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31|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七律·观图杂感(新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5 18: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七律·观图杂感(新韵)
日暮沧桑犹在尘,小桥流水病孤身。
枯藤老树缠终瘦,黄叶秃枝落未匀。
夜雪方惊明月照,屋白更省素年沦。
遥惜逆旅苍山道,轻抚寒窗独味贫。

评分

参与人数 1草币 +80 收起 理由
紫叶萧萧去 + 8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24-12-15 20: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4-12-16 04:42 编辑

  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 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排律除首尾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 小律对偶要求较宽。 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 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一分钟让你了解什么是解构主义!】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are_source=copy_web




解构_百度百科

欧陆哲学与文学批评中,解构主义以一个由法国后结构主义哲学家德里达所创立的批评学派为代表。德里达提出了一种他称之为解构阅读西方哲学的方法。“解构”一词由钱钟书先生翻译。

板凳
发表于 2024-12-15 20: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4-12-15 20:08 编辑

日暮沧桑犹在尘,小桥流水病孤身。

~~~~~~~~~~~~~
第一联为破题
地板
发表于 2024-12-15 20: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4-12-15 20:10 编辑

枯藤老树缠终瘦,黄叶秃枝落未匀。


~~~~~~~~~~~
第二联为颔联、



夜雪方惊明月照,屋白更省素年沦。


~~~~~~~~~~~

第三联为颈联
4
发表于 2024-12-15 20: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4-12-15 20:11 编辑

遥惜逆旅苍山道,轻抚寒窗独味贫。

~~~~~~~~~~~~~~

第四联为结句(尾联)
5
发表于 2024-12-15 20: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4-12-16 04:35 编辑

排律除首尾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 小律对偶要求较宽。 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 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解构_百度百科



欧陆哲学与文学批评中,解构主义以一个由法国后结构主义哲学家德里达所创立的批评学派为代表。德里达提出了一种他称之为解构阅读西方哲学的方法。“解构”一词由钱钟书先生翻译。
6
发表于 2024-12-16 03: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4-12-16 04:12 编辑

破题(汉语词语)_百度百科

破题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pò tí,泛指写文章时点明题意。唐宋时应举诗赋和经义的起首处,须用几句话说破题目要义,叫破题。









对偶(修辞方法)_百度百科

[backcolor=rgba(16, 110, 190, 0.18)]对偶句就是把意思相近或相反的两个句子或词组对称地排列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方式。 运用对偶时,一要注意内容形式的统一,切忌片面追求形式上的整齐对称而任意拼凑。 二要注意前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避免头重脚轻,互相包容或概念重复等现象。对偶句 对偶句形式工整、匀称并节奏鲜明,音调和谐,便于记忆和传诵;前后呼应,互相映衬,对比鲜明,语言凝炼,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7
发表于 2024-12-16 04: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4-12-16 04:24 编辑

韵脚 - 百度百科

韵脚是韵文(诗、词、歌、赋等)句末押韵的字。一篇(首)韵文的一些(或全部)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采用韵腹韵尾相同的字,这就叫做押韵。因为押韵的字一般都放在一句的最后,故称“韵脚”。因这些字的韵母要相似或相同。








【诗歌格律小知识第三节:什么是韵脚?】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are_source=copy_web



8
发表于 2024-12-16 04:29 | 只看该作者
平声韵 - 百度百科

声韵,是汉语中读音为平声的单字归类,其主要特点是发声比较平和。“平声”与“仄声”相对应。在诗词中,句尾押韵有压平声韵和仄声韵, 平声即阴平阳平,仄声是上声、去声。压阴平阳平韵的是平声韵,压上声、去声的是仄声韵。

9
发表于 2024-12-16 04: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4-12-16 04:48 编辑

图杂感’

~~~~~~~~~~~~~
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duǒ)、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guà同挂)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nòu )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5-5-5 02:5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