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盐
前段时间,因为说轮流买菜,结果那天因为前晚还剩了一餐菜,于是同事说他中午去买今天的菜。后来大厨说,顺带买米吧,没有米了。结果,他只是买了菜,米没有买。
好吧,忘记也可以,懒得提也可以。到做饭时间了,还是没看见米,又一次告诉他了,结果他说,你去买吧。终于米下锅了,大厨又从厨房喊,盐呢,没看见盐呀。
后来等到的答复是,明天谁买菜谁再买。直接狂晕。这没有盐怎么煮菜,难道还要等明天再吃吗?
寂寞的观点,买米买生抽了,再拿一包盐不重的。商店就在楼下路口的拐角,不用打车的,当做散步就能全部搞定了?为什么要推三说四的,多走一下又不会怎么样,当然,看官也会说,你为什么不去呀,就会站着说话腰不酸。其实我的理由是,这种事不能帮,很多东西都是被宠,被惯出来的,有了第一次,还会继续第二次,甚至无数次。所以我们要狠起心肠,只能当旁观者。
小偷
回家的第二天,和妈妈去县城。因为有过被拉包的事情,所以这次在公车上特别小心,特别注意,因为公车上人实在太多太挤。
结果一路无事,就在街道上走走看看的时候,妈妈突然说,你裤袋怎么没放好啊?我低头一看,心就凉了。这么黑。
后来心里算着,一共多少钱,没敢跟妈妈说,因为我知道出门不能把钱都放一个口袋,所以,我还不是全部被黑。我记得,在上公车前,我看过最后一次好像有好几十快呢。
好吧,就当作做了善事吧,可是真的不甘心呢,几十块可以买几天菜了,凭什么我千省万省的要这样白白送人,要是知道送谁还好,可是突然不见的心情,真的很恼火。最后安慰说,破财消灾吧,不是很多。
其实吧,现实其实都是看似美好。路边乞讨的多数都是连锁公司,装一下,每天都能进账比你多。还有这些妙手空空,为什么屡抓不禁呢?很多问题不是提出来了就有答案的。这就是社会。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只能无语冷观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
其实这首歌一上榜,我就下载了,一直听着,第一感觉是在说生活,柴米油盐的生活。
可是当那天,听见大萌子再次唱起,有种心酸就涌上来了。子欲孝亲不在,或许就是对我最好的惩罚吧。
有时候,你可能觉得那是人为的炒作,可是不可否认的,在某个细微里,着实的触碰了心底某些情绪。
褪去歌曲之外的东西,现实中,你也可以问一句,时间都去哪儿了,你有多少梦想,多少愿望没有实现,而时间都早已匆匆。
2013过去多久了?到今天已经是2月18了,你说呢?虽然新年才是正月十九,但是,你觉得你还有多少时间来消磨呢?说不定当你再回头,已经劳动节了。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时间都去哪儿了,这个问题要问自己了。
饼干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吃饼干了,然后变成零食类一直坚持的最爱之一,特别是某类饼干。
其实细想起来也是有迹可寻的,在2002年的时候,我第一次买的饼干叫威化饼,除了草莓味的不喜欢,基本上都可以品尝。后来也试过很多类型的,如夹心类的,苏打类的,甚至迷过一段时间那种小薄饼,巧克力味的,而在当时来说,价格也是实惠的,一条一块钱,记得有一次,我直接买了十五条,然后再买单的时候,被收银员围观了一小会。也迷恋过压缩饼干,尽管很硬,但是还是每逢必买。
但说到现在的最爱,应该是从2009年开始印象深刻了。同事请假回家,来的时候给我带了两包,我不吃不知道,那时吃的是粗粮系列的,才知道,原来真的可以和广告词一样,多吃一点的冲动。于是后来就开始关注了,在早些时候我喜欢的是蛋黄派,可是有一次在超市买到过期的之后,就果断的暂停喜欢了。
在云南的时候,是我吃饼干相对多的一个地方。饼干可以当宵夜,也可以当零食,于是就背着了。盒装的吃太快,就买散装的,28块一斤到25块一斤的调幅,但是依旧喜欢。
今年回家,在某市场,我突然看见也有,然后堂弟一直在说,消费水平超高,于是我就说,也不是全部贵啊,比如这个,我在云南是打折后才有3.5的,这里平常都是3,5呢。可是去了一趟广州才发现,人家都是卖3块,甚至在贵阳,也是3块,我才知道,原来贵的真的存在,我以前记得是五块的啊,难道我地域化了吗?
好吧,那就算我OUT了吧,但是相对来说,包菜云南那会是一块四斤的,但是回家才发现,一斤要三块。所以心情也舒坦了。
有时候,你可能不理解的,甚至理解不了的,都是有迹可寻的,在接受和理解之间,都是人性行为使然吧。爱心可以有,泛滥了之后就是纵容了。正确对待,端正自己才是未来的姿态。21块在某些地方只能算一餐午饭,可是在边远山区,21块也可能是一个家庭两天的伙食费甚至更多了。
因此,事情可以有意识参考借鉴,却不是刻意的模仿和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