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泰山乌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特效] 【看历史】京华杏林录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23-7-24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八集
驴皮熬药 30:25

阿胶是用驴皮做的,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阿胶是中国的“国药瑰宝”。 它和人参、鹿茸一起,并称 “中药三宝”。用驴皮熬制的阿胶确实属于上等之品,这绝不是炒作。那么,阿胶为什么用驴皮呢?
阿胶为什么用驴皮
中国古代文化认为,马是属于火性的,而驴是属于水土之性。阿胶主要功效是收敛,而驴是水性,水性是主收敛的,阿胶这味药就是取其收敛的功效,所以需用驴皮来熬制。驴皮可补血敛血,但如果用马皮代替驴皮来熬阿胶的话,不仅达不到阿胶的那种主收敛的效果,而且马皮是下血的,孕妇一旦食用后,极有可能导致流产。所以说药是不可以乱制、乱吃的。
一般来说,用于熬制阿胶最佳的是黑驴皮,其次是普通驴皮,最不应用的是马皮等。另外,“驴骡、马骡的原料皮,在感官上和驴皮难以区别,容易被用来掺假。”而骡皮因有**基因,也不能熬制阿胶。
阿胶昂贵关键是驴皮可贵
制作阿胶的原料是驴皮,而驴是胎生的哺乳动物,一胎只产一只崽,不像猪,一产产一窝。驴也不像猪,几个月就能用激素催大,长成成年的驴,至少也要一两年。但是,人们的需求量远远超过了驴的生产生张速度,供不应求,因此驴价格自然直线上升,驴皮价格就更贵了。
现在整张驴皮每吨要至少3万多元。用驴皮熬制的阿胶每公斤单原料成本就近百元,这还没算工艺、人工、包装、运输等成本。所以,价格太便宜的阿胶值得怀疑,有可能是鱼目混珠哦。纯用驴泡皮做的正品阿胶,价格是不可能低廉的,这种阿胶能没有问题吗?
tips:驴皮出胶率2.8—3公斤,干驴皮出1公斤阿胶,一整张驴皮平均重4.3—5.1公斤,而整张驴皮的价格在2400—2800元左右一张,换算成品阿胶成本在1440元左右。
阿胶最早不是用驴皮作为原材料
其实,阿胶最早并不是用驴皮作原材料的。最早反而是用牛皮作为原材料熬制的黄明胶。因为古代牛的地位非常高。牛是农耕的重要畜力,牛皮更是重要的战争必须,古代律法对牛的保护,非常严格。所以牛皮来源非常稀少,只能寻找替代品,比如驴。在战场上驴不及马跑得块,在农业耕种中,驴又比不了牛力量大。
从现代观点来讲,以驴皮为原材料熬制的胶,称之为阿胶;以牛皮为原材料熬制的胶,称之为(黄)明胶,其功能与阿胶相似但效果次之。
而据《本草纲目》记载:“凡造诸胶,自十月至二、三月间,用挲牛、水牛、驴皮者为上,猪、马、骡、驼皮者次之,其旧皮、鞋、履等物者为下。俱取生皮,水浸四五日,洗刮极净。”也正是从李时珍开始,他一锤定音,说驴皮也可以药用。从此以后,用驴皮熬制的胶才广泛流传开来,其中以阿井水熬制的驴皮胶最为出名,并逐步作为道地药材定下来。
52#
发表于 2023-7-24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九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1:30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复句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于《后汉书·班超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原义为不敢进入虎穴,就不能捉到小老虎。后比喻不亲临险境就不可能取得成功。也比喻不进行认真的实践就不可能得到真相。
《后汉书·班超传》:"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53#
发表于 2023-7-24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集
平分秋色 7:10:

秋色:秋天景色。把秋天的景色平均分配;昼夜各得一半;多指中秋或秋分这一天;后指平均分享财物声誉等。
【出自】:
《楚辞·九辩》:“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
宋·李朴《中秋》诗:“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中秋
宋 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语出《孙子·谋攻篇》:“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54#
发表于 2023-7-24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集
兵马司 38:20

官署名。专理京城捕盗及斗殴等事。始建于 元 代。
至元 九年改千户所为大都路兵马司, 明 沿设五城兵马司。 清 制同。
清 李渔 《意中缘·卷帘》:“你这狗才,不要慌,待我明日写一箇贴子,送到兵马司去,打断你的狗筋。”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碧云岩题名跋》:“ 宋 京师有警巡院,听讼,如 明 兵马司。”
职官名。为明、清于京师设置的官署。职掌缉捕盗贼、疏理街道沟渠等事。
======================
官署名。中国古代朝廷的军事机构之一。元有大都路兵马都指挥使,分南北二司,掌京城警备事务,另有左、右警巡院掌民事及供需。明裁省警巡院并入兵马司,增置中、东、西三城,置中、东、西、南、北五城兵马指挥司,各置指挥、副指挥,画境分领京城内外,掌维持京城治安,疏理街道沟渠及囚犯、火禁等事。在清朝,主要从事京城(北京,但是不包含紫禁城)的治安。该兵马司辖下军队分驻京城各地,主管为文官建制的兵马司指挥使。1910年代,清朝灭亡后,该机构废除。
55#
发表于 2023-8-4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一集
屏门 16:15

屏门是中国传统建筑中遮隔内外院或遮隔正院或跨院的门,一般用于垂花门的后檐柱、室内明间后金柱间、大门后檐柱、庭院内的随墙门上,因起屏风作用,故称屏门。
56#
发表于 2023-8-4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二集
寿药房 37:35

清内务府所属机构。掌供应同治帝瑜妃、珣妃、瑨妃所用药品,有医师二、三十人。

清宫御药房
  御药房成立于顺治十年(1653年),是清代宫廷专司皇室医疗保健的机构,设在乾清宫东南侧的庑房内。康熙帝曾御题匾额“药房”和“寿世”。室内设有药王堂。
  御药房隶属内务府,其具体职责是为内廷采办、储存、配置药品,药房人员并与御医分班侍值。侍值又分宫值和外值,宫值地点在皇帝寝宫旁的御药房,外值则在东华门内的太医值房。外值者为宫廷中的宫女、太监、嫫嫫等人诊病。
  御药房的御医是从太医院内医术精湛、品行端正的医士以上人员中选拔的,共10名。御医在进宫之前需在太医院供职6年,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并经过3或5年一试、二试、三试合格者,才有资格入选,否则宁缺不补。有时清宫御医也从各省督抚举荐的名医中挑选。
  御药房所需药材取自太医院生药库,尽管太医院也是为皇室成员服务的医疗机构,但御药房领药仍需按定例付给银两,或令与皇室有关的药商采买。所购药材一般为生药,入宫后由御药房医生带领下属太监炮制备用。
  御药房的御医尽管直接为皇帝、皇后诊病保健,但地位并不高,在清代二百多年历史中,最优秀的御医级别也不过七品,至于那些承担宫值的被称为“御药房特简供奉”的医药顾问,待遇则更低,仅仅是“日给御膳,月给素蜡,冬给木炭”。
57#
发表于 2023-8-4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二集
黑七泷胶37:40

泷胶,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等。为补血之佳品。常与熟地黄、当归、黄芪等补益气血药同用。

黑七胶庄现为是山东黑七阿胶销售公司旗下的一款阿胶块的商标。古时黑七胶庄是中国最为古老的老胶坊之一,是中国古代阿胶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古阿胶文化的传承者。相传有北济国人王氏,世代以熬胶为生公元523年六镇之乱,世代以熬胶为生,迁入丹阳秣陵,入秣陵后熬制胶块大不如前,隧登门求教于陶弘景,二人相谈甚欢,谈及阿胶,惺惺相惜大有相见恨晚之情,结为至交。随后,其子拜入弘景门下,成为其弟子,师学于弘景。此时南北朝连年征战,百姓苦不堪言,王氏以天下苍生为重  常年在外行医,救助因战乱受害的贫苦百姓,对家庭苦难的分文不取,因其医术高超,品行高尚被人称为救命活神仙.至589年隋朝灭陈,天下无战事,王子才回到家乡,遵祖上遗训,先师嘱托回到阿地,遍访阿地著名的熬胶胶坊和老胶工,得知在阿地黑七胶庄主藏有制作上等阿胶工艺的秘本且黑七胶庄历来是朝廷贡胶的进贡者。经过连年战乱黑七胶庄已不复当年的盛景,为了得到黑七胶庄工艺秘本,张氏数次前往去拜访,原本阿胶秘本向来不外传,黑七胶庄庄主见其诚意作为当代名医,提出需在胶庄为徒十年,期间不能离开,之后十年间张氏潜心跟随黑七学习熬胶技术。根据秘本记载和自己十几年间的熬胶经验,取东阿水,选上等黑驴皮泡皮、刮毛、焯皮、化皮、靠汁、打沫、过滤、沉淀、出胶、切胶、晾胶、翻胶、擦胶等99道工艺终熬制成上等好阿胶。黑七胶庄在当时也是盛极一时。在黑七胶庄起隋唐盛世,经宋元,直至清末毁于战乱.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阿胶,出东阿,故名阿胶。阿胶一直以东阿生产的最为地道正宗,东阿出产的阿胶一直以来是皇家必备的贡品。黑七阿胶就是出产子这片阿胶圣地,黑七阿胶以上等黑毛驴为原料,取东阿之水熬制而成整个过程需要经九十多道工序,六十多天才能出上等阿胶。黑七阿胶,呈长方形或方块形,黑褐色,有光泽。质硬而脆,断面光亮,碎片对光照视呈棕色半透明。气微,气味微甘,经过高度提纯之后没有劣质的阿胶的腥臭味真正做到阿胶“黑如翳漆凝若脂,透如琥珀润如玉,经夏不湿冬不软,陈年老胶效犹佳”的特点。黑七阿胶的生产基地就坐落在这片阿胶圣地,与东阿阿胶一路之隔,位于山东省东阿县阿胶街东首路南。

红鸾禧
京剧《红鸾禧》剧情简介
临安有丐头金大,平日节衣缩食,薄积家私;所生一女,名玉奴,才貌出众,爱如珍璧,拟招赘读书种子,以光门楣。适有秀才莫稽,贫寒落魄,金遂婿之。莫入赘后,衣食无虑,专心攻读,不数年一举成名,职授无为军同户。
58#
发表于 2023-8-4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三集
编修 8:40

    编修,官名,始置于宋,主要负责文献修撰工作。宋代凡修前朝国史、实录、会要(用于记录一个朝代中各种规程制度及其变化的书)等,均随时置编修官 ,枢密院也设有编修官,负责编纂记述。明、清属翰林院,编修正七品职位次于修撰,与修撰、检讨同称为史官。明、清翰林院编修以一甲二三名进士及庶吉士留馆者担任,无实职。
参阅《历代职官表·翰林院》。
59#
发表于 2023-8-4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三集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11:15

作者为汉朝董仲舒。
完整句为“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属于封建修社会中所谓的“三纲”之一,三纲指君臣、父子、夫妻。
古时孔子有言:“君待臣有礼,臣事上以忠”,后来就被孔后(孔子之弟子或后人)演变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最早记载(出处)这句话的是董仲舒的“三纲五常”的具体内容了。
60#
发表于 2023-8-4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三集
击鼓鸣冤 36:05

鸣冤鼓乃古代衙们中的设施,又叫喊冤鼓。所谓击鼓鸣冤就是指这鸣冤鼓。
民间传说
相传,汉开国皇帝刘邦登基不久,他有个侄子倚仗皇势胡作非为。一天,京城少女苏小娥正在街上行走,恰遇浪荡皇侄,他见小娥貌美若仙,遂生邪念,上前调戏。只听"啪"的一声,小娥不知哪来的勇气,一巴掌扇到皇侄脸上。皇侄在众人面前挨此一掌,岂肯罢休,骂道:"不识抬举的贱娼,我要你立死此地!"言毕,夺过随从手中的齐眉棍,使劲向小娥头上砸下。只听"咣当"一声,皇侄举起的木棍下断落在地。皇侄一愣,定睛一看,救人者原是个彪形大汉,遂令随从们动武。岂料一随从举剑刺向大汉时,大汉猛地一闪,锋刃却捅进了趋前挥棍的皇侄肚皮,皇侄霎时倒地身亡,随从们急忙抬起尸体回府,那误杀皇侄的爪牙便串通同伙,栽赃说是大汉所杀。刘邦获悉,下令将大汉捉拿收监,定处死刑。
脱险的苏小娥得知恩公将被问斩,深感不安,决定去闯金殿。
但禁宫戒备森严,恐进不了反惹出大祸,于是她想了个办法。一日,小娥和妹妹各持一小鼓、一小锣,敲打过街来到金殿门前,突然猛击锣鼓,连声高喊"冤枉!",锣鼓频传,惊动了刘邦,他下令拿当事上殿是问。小娥胸有成竹,见了皇上从容答道:"万岁,小娥若不击锣鼓,咋能面君,我的冤情又咋能伸呢?"接着便把皇侄劣迹、随从恶行一一呈述。继而又恳切地说:"万岁你切莫屈杀英雄,小女冤枉事小,朝廷声誉事大啊!"刘邦听毕,觉得言之有理,遂提"囚犯"与皇侄随从对质,那人见抵赖不过,只好招认为误杀。刘邦十分愤慨,厉声吼道:"小奴才,跟随王爷不劝其走正道,还断送其命,诬陷他人。寡人今日亲审此案,方知真情,差点错杀英雄。来人,将小奴才拉出去斩了!"随即将好汉释放,让小娥回家。百姓闻讯,无不赞颂高祖英明。
苏小娥击鼓鸣冤这一举动,倒给刘邦一个启示,为便百姓告状,他特下圣旨,命各级官署大门必须各置一鼓一钟,并规定钟鼓一响,官必上堂,藉以显示便民、德政。就这样,击鼓鸣冤之制,一直流传了两千余年,直至清末。

自古民间有“击鼓鸣冤”之说,现在称作上访申诉。大致自魏晋时起直到清朝初期,历代有这项让民间冤情直达皇帝的制度,称之为“挝登闻鼓”。挝读“抓”音,意为击打。所击之鼓称作“登闻”。挝登闻鼓就是民间经常说的击鼓鸣冤。

“登闻鼓”一词首见《晋书》。晋怀帝永嘉年,有一名廷尉检举殿中帐吏邵广偷了宫中三张帐幔,折合布三十匹,有司衙门判处邵广斩首弃市。邵广有两个儿子,长子邵宗十三岁,次子邵云十一岁。二子救父心切,于是“黄幡挝登闻鼓乞恩,辞求自没奚官奴,以赎父命”(《晋书·汪叔坚传》)。黄幡即手举黄旗,没奚意为罚作奴隶。朝廷听闻这两名幼子自愿为奴来换取父亲性命,于是以“垂恩之仁”成全了邵氏父子,免去邵广死罪。


“登闻鼓”之流变
上古时期就有“击鼓以达上闻”的做法。那时击鼓并非鸣冤之用,是为了纳谏而设。《吕氏春秋·不苟论·自知》云:“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尧帝为谏言之士专门设置了一面鼓,有想要进谏的人即可击鼓。舜帝设立木牌供人书写其过失,称之为诽谤之木。《汉书·贾谊传》又有“诽谤之木,敢谏之鼓”的说法。魏晋时期,衍生出鸣冤之用,挝登闻鼓由此成制。后世登闻鼓之用,鸣冤大于谏言。

隋唐之前,登闻鼓设置在朝堂之左。《魏书·刑罚志》:“(太武帝)神䴥中,诏司徒崔浩定律令。……阙左悬登闻鼓,人有穷冤则挝鼓,公车上奏其表。”穷冤意为穷尽各种途径申冤仍得不到公正审理。此处“公车”为官署名,是卫尉下属机构,专门负责宫廷宿卫传达等事。唐高宗显庆五年(公元660年),有冤屈之人击鼓诉于朝堂,遂令东西都设置登闻鼓。另外,唐代宫阙前还有谤木肺石。谤木即“诽谤之木”。肺石,长八九尺,形如垂肺。周秦时期申冤者立于肺石下,向司员诉说冤情。肺主声,喻意以声达其冤,故名“肺石”。

宋代登闻鼓置于宣德门南街之西,由“鼓司”受理其事。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五月,“鼓司”更名为“登闻鼓院”。所有人申冤所呈递状子一律先经登闻鼓院。事情涉及军机密事或者告发京城官僚的,登闻鼓院依例实封,不得拆阅。仁宗朝又设“登闻检院”,合称“鼓检院”。“鼓院”收状子“检院”审状子,随后进呈御前。(参宋孙逢吉《职官分纪·登闻鼓院》)
宋太宗淳化年间,京畿户民牟晖击登闻鼓,诉称家奴把一头公猪弄丢了。鼓司遂将此事奏报太宗,太宗诏令赐给牟晖一千钱,赔偿他所丢猪钱。随后对宰相曰:“似此细事悉诉于朕,如此断决听起来可笑。然而推此心以临天下,可以无冤民矣。”(参《古今事文类聚·失豭击鼓》)

明代朱元璋立国后即设立登闻鼓。“登闻鼓,洪武元年置于午门外,一御史日监之,非大冤及机密重情不得击,击即引奏。后移至长安右门外,六科、锦衣卫轮收以闻。”(《明史·刑法志二》)明代专门由一名御史每日监理登闻鼓,凡有击鼓者,御史一律将其呈状奏报。永乐帝朱棣迁都北京后,登闻鼓院设置在西长安门外。有小厅三间,东向,旁有一小楼悬鼓。每天有科道官各一员、锦衣卫官一员轮流值班,司理申冤之事。明代各省按察司负责本省谳狱事,百姓若认为他断案不公,自己确有冤情,可赴巡按监察御史处申冤。巡按监察御史是都察院派往各省的中央机枢职官,品秩或不高,但是权力颇大。若监察御史仍然判案不公,允许冤情者进京赴通政司递状申诉于都察院。凡四方陈情建言,申诉冤情,或者状告不法等事,通政司负责誊写诉告缘由向上呈报。都察院接到通政司呈状后不予审理,或仍枉问,则允许冤情者挝登闻鼓。

清代登闻鼓院在西长安门外街东。顺、康两朝设满、汉科道各一员值班监理。清初京师有“御状”“通状”“鼓状”之分。御状即拦截御驾喊冤申告。通状指赴通政司申告。鼓状即挝登闻鼓。雍正二年改制,统归于通政司职掌受理申诉之事。再后,申诉者直接赴都察院及提督衙门,外藩人员则赴理藩院,自此再无鼓状、通状之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5-10 02:0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