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泰山乌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特效] 【看历史】京华杏林录

[复制链接]
91#
发表于 2023-8-4 19:5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二集
寿药房 37:35

清内务府所属机构。掌供应同治帝瑜妃、珣妃、瑨妃所用药品,有医师二、三十人。

清宫御药房
  御药房成立于顺治十年(1653年),是清代宫廷专司皇室医疗保健的机构,设在乾清宫东南侧的庑房内。康熙帝曾御题匾额“药房”和“寿世”。室内设有药王堂。
  御药房隶属内务府,其具体职责是为内廷采办、储存、配置药品,药房人员并与御医分班侍值。侍值又分宫值和外值,宫值地点在皇帝寝宫旁的御药房,外值则在东华门内的太医值房。外值者为宫廷中的宫女、太监、嫫嫫等人诊病。
  御药房的御医是从太医院内医术精湛、品行端正的医士以上人员中选拔的,共10名。御医在进宫之前需在太医院供职6年,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并经过3或5年一试、二试、三试合格者,才有资格入选,否则宁缺不补。有时清宫御医也从各省督抚举荐的名医中挑选。
  御药房所需药材取自太医院生药库,尽管太医院也是为皇室成员服务的医疗机构,但御药房领药仍需按定例付给银两,或令与皇室有关的药商采买。所购药材一般为生药,入宫后由御药房医生带领下属太监炮制备用。
  御药房的御医尽管直接为皇帝、皇后诊病保健,但地位并不高,在清代二百多年历史中,最优秀的御医级别也不过七品,至于那些承担宫值的被称为“御药房特简供奉”的医药顾问,待遇则更低,仅仅是“日给御膳,月给素蜡,冬给木炭”。
92#
发表于 2023-8-4 20:19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二集
黑七泷胶37:40

泷胶,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等。为补血之佳品。常与熟地黄、当归、黄芪等补益气血药同用。

黑七胶庄现为是山东黑七阿胶销售公司旗下的一款阿胶块的商标。古时黑七胶庄是中国最为古老的老胶坊之一,是中国古代阿胶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古阿胶文化的传承者。相传有北济国人王氏,世代以熬胶为生公元523年六镇之乱,世代以熬胶为生,迁入丹阳秣陵,入秣陵后熬制胶块大不如前,隧登门求教于陶弘景,二人相谈甚欢,谈及阿胶,惺惺相惜大有相见恨晚之情,结为至交。随后,其子拜入弘景门下,成为其弟子,师学于弘景。此时南北朝连年征战,百姓苦不堪言,王氏以天下苍生为重  常年在外行医,救助因战乱受害的贫苦百姓,对家庭苦难的分文不取,因其医术高超,品行高尚被人称为救命活神仙.至589年隋朝灭陈,天下无战事,王子才回到家乡,遵祖上遗训,先师嘱托回到阿地,遍访阿地著名的熬胶胶坊和老胶工,得知在阿地黑七胶庄主藏有制作上等阿胶工艺的秘本且黑七胶庄历来是朝廷贡胶的进贡者。经过连年战乱黑七胶庄已不复当年的盛景,为了得到黑七胶庄工艺秘本,张氏数次前往去拜访,原本阿胶秘本向来不外传,黑七胶庄庄主见其诚意作为当代名医,提出需在胶庄为徒十年,期间不能离开,之后十年间张氏潜心跟随黑七学习熬胶技术。根据秘本记载和自己十几年间的熬胶经验,取东阿水,选上等黑驴皮泡皮、刮毛、焯皮、化皮、靠汁、打沫、过滤、沉淀、出胶、切胶、晾胶、翻胶、擦胶等99道工艺终熬制成上等好阿胶。黑七胶庄在当时也是盛极一时。在黑七胶庄起隋唐盛世,经宋元,直至清末毁于战乱.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阿胶,出东阿,故名阿胶。阿胶一直以东阿生产的最为地道正宗,东阿出产的阿胶一直以来是皇家必备的贡品。黑七阿胶就是出产子这片阿胶圣地,黑七阿胶以上等黑毛驴为原料,取东阿之水熬制而成整个过程需要经九十多道工序,六十多天才能出上等阿胶。黑七阿胶,呈长方形或方块形,黑褐色,有光泽。质硬而脆,断面光亮,碎片对光照视呈棕色半透明。气微,气味微甘,经过高度提纯之后没有劣质的阿胶的腥臭味真正做到阿胶“黑如翳漆凝若脂,透如琥珀润如玉,经夏不湿冬不软,陈年老胶效犹佳”的特点。黑七阿胶的生产基地就坐落在这片阿胶圣地,与东阿阿胶一路之隔,位于山东省东阿县阿胶街东首路南。

红鸾禧
京剧《红鸾禧》剧情简介
临安有丐头金大,平日节衣缩食,薄积家私;所生一女,名玉奴,才貌出众,爱如珍璧,拟招赘读书种子,以光门楣。适有秀才莫稽,贫寒落魄,金遂婿之。莫入赘后,衣食无虑,专心攻读,不数年一举成名,职授无为军同户。
93#
发表于 2023-8-4 20:21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三集
编修 8:40

    编修,官名,始置于宋,主要负责文献修撰工作。宋代凡修前朝国史、实录、会要(用于记录一个朝代中各种规程制度及其变化的书)等,均随时置编修官 ,枢密院也设有编修官,负责编纂记述。明、清属翰林院,编修正七品职位次于修撰,与修撰、检讨同称为史官。明、清翰林院编修以一甲二三名进士及庶吉士留馆者担任,无实职。
参阅《历代职官表·翰林院》。
94#
发表于 2023-8-4 20:23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三集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11:15

作者为汉朝董仲舒。
完整句为“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属于封建修社会中所谓的“三纲”之一,三纲指君臣、父子、夫妻。
古时孔子有言:“君待臣有礼,臣事上以忠”,后来就被孔后(孔子之弟子或后人)演变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最早记载(出处)这句话的是董仲舒的“三纲五常”的具体内容了。
95#
发表于 2023-8-4 20:25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三集
击鼓鸣冤 36:05

鸣冤鼓乃古代衙们中的设施,又叫喊冤鼓。所谓击鼓鸣冤就是指这鸣冤鼓。
民间传说
相传,汉开国皇帝刘邦登基不久,他有个侄子倚仗皇势胡作非为。一天,京城少女苏小娥正在街上行走,恰遇浪荡皇侄,他见小娥貌美若仙,遂生邪念,上前调戏。只听"啪"的一声,小娥不知哪来的勇气,一巴掌扇到皇侄脸上。皇侄在众人面前挨此一掌,岂肯罢休,骂道:"不识抬举的贱娼,我要你立死此地!"言毕,夺过随从手中的齐眉棍,使劲向小娥头上砸下。只听"咣当"一声,皇侄举起的木棍下断落在地。皇侄一愣,定睛一看,救人者原是个彪形大汉,遂令随从们动武。岂料一随从举剑刺向大汉时,大汉猛地一闪,锋刃却捅进了趋前挥棍的皇侄肚皮,皇侄霎时倒地身亡,随从们急忙抬起尸体回府,那误杀皇侄的爪牙便串通同伙,栽赃说是大汉所杀。刘邦获悉,下令将大汉捉拿收监,定处死刑。
脱险的苏小娥得知恩公将被问斩,深感不安,决定去闯金殿。
但禁宫戒备森严,恐进不了反惹出大祸,于是她想了个办法。一日,小娥和妹妹各持一小鼓、一小锣,敲打过街来到金殿门前,突然猛击锣鼓,连声高喊"冤枉!",锣鼓频传,惊动了刘邦,他下令拿当事上殿是问。小娥胸有成竹,见了皇上从容答道:"万岁,小娥若不击锣鼓,咋能面君,我的冤情又咋能伸呢?"接着便把皇侄劣迹、随从恶行一一呈述。继而又恳切地说:"万岁你切莫屈杀英雄,小女冤枉事小,朝廷声誉事大啊!"刘邦听毕,觉得言之有理,遂提"囚犯"与皇侄随从对质,那人见抵赖不过,只好招认为误杀。刘邦十分愤慨,厉声吼道:"小奴才,跟随王爷不劝其走正道,还断送其命,诬陷他人。寡人今日亲审此案,方知真情,差点错杀英雄。来人,将小奴才拉出去斩了!"随即将好汉释放,让小娥回家。百姓闻讯,无不赞颂高祖英明。
苏小娥击鼓鸣冤这一举动,倒给刘邦一个启示,为便百姓告状,他特下圣旨,命各级官署大门必须各置一鼓一钟,并规定钟鼓一响,官必上堂,藉以显示便民、德政。就这样,击鼓鸣冤之制,一直流传了两千余年,直至清末。

自古民间有“击鼓鸣冤”之说,现在称作上访申诉。大致自魏晋时起直到清朝初期,历代有这项让民间冤情直达皇帝的制度,称之为“挝登闻鼓”。挝读“抓”音,意为击打。所击之鼓称作“登闻”。挝登闻鼓就是民间经常说的击鼓鸣冤。

“登闻鼓”一词首见《晋书》。晋怀帝永嘉年,有一名廷尉检举殿中帐吏邵广偷了宫中三张帐幔,折合布三十匹,有司衙门判处邵广斩首弃市。邵广有两个儿子,长子邵宗十三岁,次子邵云十一岁。二子救父心切,于是“黄幡挝登闻鼓乞恩,辞求自没奚官奴,以赎父命”(《晋书·汪叔坚传》)。黄幡即手举黄旗,没奚意为罚作奴隶。朝廷听闻这两名幼子自愿为奴来换取父亲性命,于是以“垂恩之仁”成全了邵氏父子,免去邵广死罪。


“登闻鼓”之流变
上古时期就有“击鼓以达上闻”的做法。那时击鼓并非鸣冤之用,是为了纳谏而设。《吕氏春秋·不苟论·自知》云:“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尧帝为谏言之士专门设置了一面鼓,有想要进谏的人即可击鼓。舜帝设立木牌供人书写其过失,称之为诽谤之木。《汉书·贾谊传》又有“诽谤之木,敢谏之鼓”的说法。魏晋时期,衍生出鸣冤之用,挝登闻鼓由此成制。后世登闻鼓之用,鸣冤大于谏言。

隋唐之前,登闻鼓设置在朝堂之左。《魏书·刑罚志》:“(太武帝)神䴥中,诏司徒崔浩定律令。……阙左悬登闻鼓,人有穷冤则挝鼓,公车上奏其表。”穷冤意为穷尽各种途径申冤仍得不到公正审理。此处“公车”为官署名,是卫尉下属机构,专门负责宫廷宿卫传达等事。唐高宗显庆五年(公元660年),有冤屈之人击鼓诉于朝堂,遂令东西都设置登闻鼓。另外,唐代宫阙前还有谤木肺石。谤木即“诽谤之木”。肺石,长八九尺,形如垂肺。周秦时期申冤者立于肺石下,向司员诉说冤情。肺主声,喻意以声达其冤,故名“肺石”。

宋代登闻鼓置于宣德门南街之西,由“鼓司”受理其事。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五月,“鼓司”更名为“登闻鼓院”。所有人申冤所呈递状子一律先经登闻鼓院。事情涉及军机密事或者告发京城官僚的,登闻鼓院依例实封,不得拆阅。仁宗朝又设“登闻检院”,合称“鼓检院”。“鼓院”收状子“检院”审状子,随后进呈御前。(参宋孙逢吉《职官分纪·登闻鼓院》)
宋太宗淳化年间,京畿户民牟晖击登闻鼓,诉称家奴把一头公猪弄丢了。鼓司遂将此事奏报太宗,太宗诏令赐给牟晖一千钱,赔偿他所丢猪钱。随后对宰相曰:“似此细事悉诉于朕,如此断决听起来可笑。然而推此心以临天下,可以无冤民矣。”(参《古今事文类聚·失豭击鼓》)

明代朱元璋立国后即设立登闻鼓。“登闻鼓,洪武元年置于午门外,一御史日监之,非大冤及机密重情不得击,击即引奏。后移至长安右门外,六科、锦衣卫轮收以闻。”(《明史·刑法志二》)明代专门由一名御史每日监理登闻鼓,凡有击鼓者,御史一律将其呈状奏报。永乐帝朱棣迁都北京后,登闻鼓院设置在西长安门外。有小厅三间,东向,旁有一小楼悬鼓。每天有科道官各一员、锦衣卫官一员轮流值班,司理申冤之事。明代各省按察司负责本省谳狱事,百姓若认为他断案不公,自己确有冤情,可赴巡按监察御史处申冤。巡按监察御史是都察院派往各省的中央机枢职官,品秩或不高,但是权力颇大。若监察御史仍然判案不公,允许冤情者进京赴通政司递状申诉于都察院。凡四方陈情建言,申诉冤情,或者状告不法等事,通政司负责誊写诉告缘由向上呈报。都察院接到通政司呈状后不予审理,或仍枉问,则允许冤情者挝登闻鼓。

清代登闻鼓院在西长安门外街东。顺、康两朝设满、汉科道各一员值班监理。清初京师有“御状”“通状”“鼓状”之分。御状即拦截御驾喊冤申告。通状指赴通政司申告。鼓状即挝登闻鼓。雍正二年改制,统归于通政司职掌受理申诉之事。再后,申诉者直接赴都察院及提督衙门,外藩人员则赴理藩院,自此再无鼓状、通状之说。

96#
发表于 2023-8-4 20:2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三集
哪壶不开提哪壶 37:30

哪壶不开提哪壶,汉语成语,比喻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提及别人的隐私缺点问题,该说的说,不应该说的不说。
出处
早年,有父子俩开了间小茶馆,虽说本小,门面不大,可是由于店主热情和气、诚恳实在,加上水沸杯净,开门早、收摊晚,小茶馆越办越兴旺。知县白老爷是个贪财好利的官儿,整天不掏钱的大鱼大肉吃足了,便到小茶馆来喝茶。他一个人占一个桌子,骂骂咧咧不说,还得来点儿花生米、豆腐干什么的就嘴儿。茶喝够了就扬长而去---白喝。白老爷天天来白喝,这父子俩可怎么受得了啊,却又惹不起他,只好忍气吞声。不久,小茶馆的老掌柜病倒了,便让儿子司炉掌壶,应付生意。这几天,白老爷一端起茶杯,就龇牙皱眉吧嗒嘴,说:"这水也没开,茶也没味儿。" 小掌柜说:"老爷,茶,还是天天为您准备的上等龙井;水,还是扑腾扑腾泛沸花的开水,怎么能没味儿呢?" 过了几天,白老爷来得少了;又过了几天,白老爷渐渐不来了,小茶馆又恢复了往日的兴旺。老掌柜病愈后,便问儿子:"白老爷为什么不来了?"儿子机灵地一笑,说:"我给他沏茶,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从那时候起,这句话就跟这个故事一样,四下传开了,越传越远。
97#
发表于 2023-8-4 20:28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三集
既来之,则安之。39:25

季氏将伐颛臾
[ 先秦 ] 孔子及弟子
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98#
发表于 2023-8-4 20:3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三集
欲速则不达 42:25

欲速则不达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于《论语·子路》。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欲速则不达"即出自于此。
"欲速则不达"指违背规律,一味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欲:想要。达:达到)。也说"欲速不达"。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思想家孔子有很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叫子夏。子夏是孔子七十二个得意弟子之一,他一生好学,不但学识渊博,而且品德高尚。子夏家境贫寒,但他并不愿意为了一些蝇头小利去争取,因此养成了孤傲而坚强的性格。他一生继承孔子的事业,以身作则,活到老学到老,为后世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有一年,子夏因为才能出众被派到莒父这个地方做地方官。临行之前,他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孔子告诉他:"欲速则不达。做事情不要那么着急,不要因为眼前一些微小的好处而忘了大局。一味地求快非但不能起到好的效果,反而容易误了大事。"子夏听了深受启发,就带着孔子的教诲前往莒父上任去了。
《韩非子》中也记载了一个欲速则不达的故事:春秋末期,有一次齐国的国君齐景公正在海边游玩,忽然接到侍者的报告:"相国晏婴病重,十分危险!"晏婴是长期帮助齐景公治理国家的功臣,威望非常高。景公得到这个消息,非常着急,立刻下令火速返回都城。他挑选最好的驭手驾车,挑选最好的马拉车。在车上,他不住地催促,"快点跑!快点跑!"虽然马车跑得飞快,但景公仍然觉得太慢。于是他把驭手推到一边,自己拿起鞭子赶车。这样跑了一阵,他还是觉得不够快。他心急如焚,干脆跳下车子奔跑起来,跑了一会,便累得汗流浃背,上气不接下气。景公当然不比有四条腿的马跑得快,他一心想快,但这样做的结果反而更慢,根本达不到他的预期目的。
99#
发表于 2023-8-4 20:31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四集
出将入相 4:45

出将入相的意思是: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丞相。指兼有文武才能的人,也指文武职位都很高。
【出自】唐·崔颢《江畔老人愁》诗:“两朝出将复入相,五世迭鼓乘朱轮。”
在两朝皇帝身边都担任著将相之类的要职,好几个世纪出入都是乘坐着漆着朱红漆的大马车,敲锣打鼓的向行人鸣金让道。
江畔老人愁
[ 唐 ] 崔颢
原文
江南年少十八九,乘舟欲渡青溪口。
青溪口边一老翁,鬓眉皓白已衰朽。
自言家代仕梁陈,垂朱拖紫三十人。
两朝出将复入相,五世叠鼓乘朱轮。
父兄三叶皆尚主,子女四代为妃嫔。
南山赐田接御苑,北宫甲第连紫宸。
直言荣华未休歇,不觉山崩海将竭。
兵戈乱入建康城,烟火连烧未央阙。
衣冠士子陷锋刃,良将名臣尽埋没。
山川改易失市朝,衢路纵横填白骨。
老人此时尚少年,脱身走得投海边。
罢兵岁馀未敢出,去乡三载方来旋。
蓬蒿忘却五城宅,草木不识青谿田。
虽然得归到乡土,零丁贫贱长辛苦。
采樵屡入历阳山,刈稻常过新林浦。
少年欲知老人岁,岂知今年一百五。
君今少壮我已衰,我昔少年君不睹。
人生贵贱各有时,莫见羸老相轻欺。
感君相问为君说,说罢不觉令人悲。
100#
发表于 2023-8-4 20: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庭赏月 于 2023-8-8 13:26 编辑

第二十四集
戏子 28:10

“戏子”是旧时代对出身低下戏曲演员以及能歌善舞的青楼女子一种不甚尊重的称呼。
在中国历史上,还有许多称呼戏剧表演者的称呼,例如戏子、优伶、娼优、伶人、散乐等,而因为在中国过去戏剧的表演者身份并不高。
这些称呼许多也有著刻意贬损的意味,而以”娼"称呼戏剧表演者,固然是因为表演者是歌者,但是在历史上有长的时期戏剧表演与娼妓之间的确关系密切。
戏子在中国古代封建时代叫伶仃,主要是供达官贵人娱乐消遣,其社会地位都是很低的,属于下九流。
其实演员表演的是艺术,向观众提供的是艺术作品,是能够满足受众审美需要的。按道理说,能创造和提供美的人,理应受到观赏者的礼遇和尊重。
可实际上,却是受到观赏者达官贵人的蔑视,这也说明中国古代达贵者的流氓本性。

戏子为啥是下九流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人是严格按照其所从事的职业而进行分等级统治的。三教九流就是封建社会中关于职业在社会中的地位等级排名的次序。
在《汉书·艺文志》九流分别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将百家首次划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等六家。后来,刘歆在《七略》中,又在司马谈划分的基础上,增「纵横、杂、农、小说」等为十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袭刘歆,并认为:「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后来,人们去「小说家」,将剩下的九家称为「九流」。
九流可细分为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但却有不一的说法。
上九流的几种说法
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佛祖、天、皇上、官、阁老、宰相、进、举、解元
佛祖、仙、皇帝、官、斗官、秤、工、商、庄田
佛祖、仙、皇帝、官、烧锅、当、商、客、庄田
中九流的几种说法
举子、医生、相命、丹青、书生、琴棋、僧、道、尼
秀才、医、丹青、皮(皮影)、弹唱、金(卜卦算命)、僧、道、棋琴
举子、医、风水、批、丹青、画、僧、道、琴棋
举子、医、风水、批、丹青、相、僧、道、琴棋
下九流的几种说法
师爷、衙差、升秤、媒婆、走卒、时妖、盗、窃、娼
高台、吹、马戏、推、池子、搓背、修、配、娼妓
打狗、卖油、修脚、剃头、抬食合、裁缝、优、娼、吹手
巫、娼、大神、梆、剃头、吹手、戏子、街、卖糖
上九流的俗语
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朝廷,四流官,五流商家,六流客,七馋,八懒,九赌钱。

戏子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叫“伶仃”,是专门供达官贵人娱乐消遣之用,社会地位低下。有句俗话叫“婊子无情,戏子无义”,说的就是对戏子品性的评价也如妓女一般,所以这些无情无义的职业都就被列为“下九流”去了。


第二十九集
鹌鹑戏子猴 15:45
鹌鹑戏子猴分别指代:鹌鹑是指一种鸟类、戏子、猴指的就是猴子。在旧社会,戏子属于下九流,与鸟、猴子相提并论,属于有钱人家的玩物。意思是戏子的地位很低,与鸟、猴子相提并论,被有钱人家肆意玩弄的存在。
这句话说法很多,有说“鹌鹑戏子侯,喂不熟的鸟物”,也有说“戏子鹌鹑猴,喂不熟的鹰”或“鹌鹑戏子马隶猴,喂不熟的绝户鸟”等等。

第二十九集
剃头挑子一头热 12:15
用于比喻一件事情,只有一方愿意,一厢情愿,另一方不同意。例如恋爱中,一方热恋,另一方冷淡,就是"剃头挑子一头热"。

在过去,不仅有固定的理发店,还有走街串巷的流动理发师傅.他们使用一种"唤头"。它是两根条铁,一头烧结成把儿,另一头微张,全长一尺二寸,左手拿着它,右手用一根五寸的大钉子,从两根条铁的缝隙中间向上挑,发出响亮的"嗡嗡"声,这就算是剃头的叫卖声(即市声)。所谓"剃头的挑子一头热",是因为当时剃头的挑子用扁担挑着。一头是红漆长方凳,是凉的一头。凳腿间夹置三个抽屉:最上一个是放钱的,钱是从凳面上开的小长方孔里塞进去的,第二、三个抽屉分别放置围布、刀、剪之类工具。另一头是个长圆笼,里面放一小火炉,是热的一头。上面放置一个大沿的黄铜盆,水总保持着一定热度。下边三条腿,其中一条腿向上延伸成旗杆,杆上挂钢刀布和手巾。

剃头挑子的这种模式,不但在沈阳如此,就是从黑龙江直到四川也没有两样的。如今,在沈阳的街头巷尾还会看到类似的个体理发者,但这种剃头挑子已很难见到了。
近代北京走街串巷的剃头匠都挑着个扁担,一头是红漆长方凳,是凉的一头。凳腿间夹置三个抽屉:最上一个是放钱的,钱是从凳面上开的小长方孔里塞进去的,第二、三个抽屉分别放置围布、刀、剪之类工具。
另一头是个长圆笼,里面放一小火炉,是热的一头。上面放置一个大沿的黄铜盆,水总保持着一定热度。下边三条腿,其中一条腿向上延伸成旗杆,杆上挂钢刀布和手巾。因此剃头匠的挑子是一头热一头凉的。“剃头挑子一头热”即以此得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5-8 22:2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