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91|回复: 123

[摄影] 绝对有佳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9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绝代有佳人.jpg


发表于 2023-5-9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3-5-10 07:40 编辑

      奇葩女子,左手弹琴,    寓意是反弹琵琶?  

这种女子会让占有欲强的男人垂涎三尺,也会让胆小自卑的男人望而却步。
 楼主| 发表于 2023-5-10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上美女千千万
万种容貌万种风情
胆小自卑的也垂涎
发表于 2023-5-11 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3-5-11 03:49 编辑

琵琶(传统弹拨乐器)




弹拨乐器首座, 拨弦类弦鸣乐器。木制或竹等制成,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有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

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

琵琶,是中国传统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琵琶"二字中的"珏"意为"二玉相碰,发出悦耳碰击声",表示这是一种以弹碰琴弦的方式发声的乐器

其名"琵"、"琶"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也就是说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挑。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汉语里对所有鲁特琴族(又称琉特属)弹拨乐器的总称。中国琵琶更传到东亚其他地区,发展成现时的日本琵琶、朝鲜琵琶和越南琵琶。

中国近代汉族民族音乐史上有"海派"(浦东派)琵琶、"浙派"(平湖派)琵琶、"汪派 "(汪派)等多流派。



_360国学




基本解释

1. 断 隔~。络绎不~。

2. 穷尽;净尽;没有出路的 ~望。弹尽粮~。~境。

3. 副词。1. 极 ~大多数。~妙。2. 全然;绝对~无其事。

4. 独一无二的 ~技。

5. 气息中止;死亡 气~。悲痛欲~。

6. 绝句 七~。
























发表于 2023-5-11 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一个摄影作品可以引发多少种话题?   

话题一:琵琶。
 楼主| 发表于 2023-5-11 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半梦半醒 发表于 2023-5-11 03:17
琵琶(传统弹拨乐器)

琵琶之神韵是以上之
琵琶是我国民族乐器之天花板
小提琴是西洋乐器之最难

发表于 2023-5-11 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3-5-11 08:03 编辑

艺术人文七小时  (艺术启蒙书)

编辑推荐:本书包括三个部分:《文学修养七小时》的作者是美国人,而后两部分——《音乐修养七小时-赵世民》和《美术修养七小时》的作者则来自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央民族大学,两人都是治学有成的年轻教师。 这三个部分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学部分哲理深邃,从人文教育的角度提出了很多卓有见地的看法。音乐部分结构活泼,其中有关音乐家的访谈从一个新颖的角度揭示了音乐的秘密。美术部分中对美术史上的流派评价适度,而且作者从一个画家的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是谁说的?
发表于 2023-5-11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5-11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半梦半醒 发表于 2023-5-11 07:55
艺术人文七小时  (艺术启蒙书)

编辑推荐:本书包括三个部分:《文学修养七小时》的作者是美国人,而后 ...

这句话出自宋代赵恒的《励学篇》里说的。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发表于 2023-5-11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3-5-11 18:59 编辑

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



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在晚年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后人称之为"六经"。

其中《乐经》已失传,所以通常称"五经"。《礼记》:汉代是指《仪礼》宋朝以后《五经》中的《礼经》一般是指《礼记》。《三字经》中:"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礼指《大礼》《小礼》,后失传其一,并更名为《礼记》。

这六部古籍并非孔子所作,而是在孔子之前早已存在。孔子仅仅是对它们做了一些整理工作。

这六部古书,从远古留存下来,在孔子之前,为王室贵族所有,深为历代统治者所宝重。《国语·楚语上》记载申叔时谈到教育王室公子时所开列的教材即包含了这六部古书。

"教之处,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其会合而镇其浮,使知废兴而戒惧焉;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这里提到了九种古籍:《春秋》《世》《诗》《礼》《乐》《令》《语》《故志》《训典》。孔子整理的六经已大多包括在里面了,而且这些书名已屡见于先秦其他文献。



乐经




《乐经》,书名,《六经》之一。六经,即《诗经》《尚书》《经》《易经》《乐经》《春秋》。先秦有《乐经》存世。此说不仅见于传世文献《庄子·天下》篇,从郭店楚简中也得到了证实。郭店简《六德》说:"观诸《诗》《书》则亦载矣,观诸《礼》《乐》则亦载矣,观诸《易》、《春秋》则亦载矣。"简中另一篇《语丛(一)》也有"六经"并称之语。

关于《乐经》的流传,有多种说法。一种是认为,《乐经》已亡于焚书坑儒中的秦火;另一种是认为,《周礼·春官宗伯章》之《大司乐》为《乐经》;还一种是认为,本来就没有《乐经》这部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3-5-29 10:38 , Processed in 0.08474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