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泰山乌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特效] 【看历史】金石彩笺录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23-2-1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二集
李提摩太 16:20
李提摩太(1845年10月10日-1919年4月17日),字菩岳,英国传教士。属于大英浸信会。
1869年11月17日他离开英国,在1870年12月抵达上海,随后去山东烟台、青州等地传教,并同时学习佛教、儒家和伊斯兰教著作。
1886年,李提摩太来到北京,发表了《七国新学备要》,介绍西方各国的教育情况,并建议清朝政府每年拿出100万两白银作为教育改革的经费。
在戊戌变法运动中,他与梁启超、康有为建立了较好的个人关系。
李提摩太以西方文化吸引知识分子和社会上层人士。
62#
发表于 2023-2-1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二集
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 16:25


戊戌变法过程中,谭嗣同至少有三次机会可以从菜市口边缘全身而退。
  第一次机会来自于父亲。1898年9月5日,光绪帝授谭嗣同四品“军机章京”,当时其父谭继洵已升任湖北巡抚。对于谭嗣同的处境,一生为官的谭继洵自然洞若观火,他曾三次去信对谭嗣同晓以利害,命其退出变法,以避“杀身灭族”之祸。对父亲的规劝,谭嗣同毫不妥协。
  第二次机会来自于梁启超。袁世凯告密后,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临朝“训政”,下令逮捕维新派。大势已去,梁启超劝谭嗣同一起出走日本。谭嗣同执意不肯,他对梁启超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

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从容对梁启超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吾与足下分任之。”有日本志士苦劝他东游,谭不听,再四强之,则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故及于难。

这是梁启超劝谭嗣同一起出走日本。谭嗣同执意不肯,他对梁启超说的。前一句是对梁启超而言,后一句是对他自己而言。这句话见于《清史稿》、《谭嗣同传》等书的记载。


变法从流血而成
甲午战后,清朝签订《马关条约》向日本割地赔款,让西方列强看得着实眼红,对中国的领土也越来越索求无度。为了摆脱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当时清朝的光绪皇帝试图效仿日本,实行变法维新。因为1898年为戊戌年,所以又称为“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的过程以及最终失败的原因,我们在此不再详述。而变法失败后,光绪一系的人马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报复。光绪本人被慈禧囚于瀛台;康有为、梁启超师徒被迫逃亡海外;谭嗣同等六人被斩首于北京菜市场口,史称“戊戌六君子”。
据史料记载,戊戌六君子临刑前,都是慷慨激昂、视死如归,彰显了变法先驱的精神和气度。
尤其是为首的谭嗣同,作为湖北巡抚的儿子,他本来也可以和梁启超那样出逃保命。但为了中国变法自强的大业,谭嗣同选择留了下来,试图用自己的鲜血来唤醒麻木的国人。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在《南社诗话》中记载,戊戌六君子入狱时,看守他们的狱卒刘一鸣,描述了六人在狱中时的情状。其中谭嗣同“意气自如,终日绕行室中,拾取地上煤屑,就粉墙作书。”后世流传下来的谭嗣同诗歌,大约就是这个时候所作。
不过这六人中,却不是每个人都像谭嗣同这样镇定。其中一人在狱中“以头撞壁,痛哭失声”,大喊冤枉,他就是康有为的胞弟康广仁。
这被逮捕入狱的六人中,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锐,是光绪新提拔上来的军机章京,是参与戊戌变法的主力军,自然逃不开干系;杨深秀则是在慈禧发动政变后,“抗疏请太后归政”,自己撞到了枪口上,因此也被抓捕。
但康广仁,他一没有直接参与变法,二没有上疏陈词,本来整件事情都和他无关。就连康有为逃亡之后,康广仁也觉得自己没有参与其中,没有想着逃跑,结果却不明不白当上了替罪羊。
所以在《南社诗话》那个狱卒描述的故事中,康广仁在狱中大哭,说道:“哥子的事,要兄弟来承当!”
可见康广仁自己也知道,自己被捕入狱,只是因为哥哥逃跑后慈禧迁怒于己,代兄受过而已。
当然,上面的记述,与我们以前所读的历史有所出入,孰真孰假不好判断。
一方面,我们所读到的康广仁生平事迹,多是戊戌六君子被处决后,他的哥哥康有为所记述的,不排除康有为落笔时有为死者讳、为亲者讳的嫌疑。另一方面,上面《南社诗话》中的记载,也主要是当年汪精卫入狱时,与狱卒聊天所听到的故事,其真实性有待验证。
但不管事情的真相如何,戊戌六君子为变法而流血牺牲,是不争的事实。康广仁在狱中表现如何,并不影响历史对他的评价(邓颖超语,“康广仁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子”)。
我们读史之人,需明白这些为变革而牺牲的人,并非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贤,他们也有七情六欲,也会对死亡感到恐惧。因此对于历史人物,我们无需对其过分神化。对历史真相秉笔直书、直言不讳,或许更能体现这些牺牲的真实和可贵,也更加值得我们尊敬和怀念。

哀荣背后的玄机
――111年前对一个政治犯的公祭
聂作平


在清朝,北京菜市口是一条令人谈虎色变的街。这条街原本以蔬菜和一家名为鹤年堂的药铺而闻名,但有清一代,这里也是处决人犯的刑场。

1898年农历八月十三日,北京城刚进入霜风凄紧的秋天,这一天下午,六名人犯被押送到菜市口,在众多翘首观望的看客的注视下,六颗拖着长辫子的头被一一砍将下来。

人犯的鲜血,喷洒在黄沙铺地的街面,不消两个时辰,这血迹便与黄沙一道,凝成了一些深黑的血块,慢慢被来往的车马卷起的沙石和垃圾淹没。只有一些看客,还坐在鹤年堂附近的茶馆里,意犹未尽地谈论着行刑时的种种细节。

这六个被砍了脑袋的人,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戊戌六君子。按照朝廷所宣布的名单,六君子的排名先后是:康广仁、杨深秀、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六君子中,四川有两人,即绵竹的杨锐和富顺的刘光第。

刘光第死难后70年,我出生在他曾经生活了20多年的赵化镇。这是沱江边一座随自流井盐业而兴衰的古镇。111年前,刘光第遇难之后,他的遗体从北京运回了家乡,在这里,乡人为他举行了一场在今天看来也颇令人惊讶的公祭。

透过家乡父老给予刘光第的哀荣,我们或许可以看出清朝末年山雨欲来时,吊诡的历史所蕴藏的耐人寻味的玄机。
刘光第和同案的其他五人一样,都是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处死的。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史上,这是一桩极为可怕的、可能会导致灭族和凌迟的不赦之罪。忠君爱国而获罪乃至获极刑,虽然古今中外并不鲜见,但像刘光第那样充满变数的命运,却鲜有同例。

刘光第遇难时,他位于北京绳匠胡同的家离他受刑的菜市口近在咫尺,他的家中,只有老妻张云仙,妻舅张鹤林,以及几个未成年的儿女。刘光第虽然在京做官多年,但他平素不喜交游,不像同案的康有为、谭嗣同那样,既有众多追随者,也有相当高的知名度。

是以当慈禧发动政变,康有为等人纷纷出逃时,刘光第之所以呆在家中,一则在于他相信自己并没有做任何对不起朝廷的事,问心无愧,不用逃;其次则在于根本没有人帮助他逃亡,是以不能逃。

这样,当刘光第蒙冤诏狱,作为政治犯处决之后,我们可以想象得出他的遗孀和孤儿所面临的惨状:这个贫困的家庭,倒下了这根惟一的顶梁柱。

因此,到底是谁为刘光第承办了后事,把他一家老小及其遗体从紫禁城护送回老家四川省富顺县赵化镇,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有种与史实相去甚远的说法,那就是所谓侠客大刀王五为刘光第料理了后事,并派徒弟护送刘的灵柩回川。

大刀王五在清末民间有侠名,热心政治,与谭嗣同交往甚深。据说谭在获知光绪被软禁于瀛台后,曾打算请大刀王五率徒冲进大内,谋杀慈禧;谭在狱中留下的“去留肝胆两昆仑”中的所谓两昆仑,按一些学者解读,即指大刀王五和康有为。

不过,不管谭嗣同与大刀王五之间有着怎样的密约,刘光第与王五却没有往来,而为刘光光主持后事的,也不是大刀王五,而是刘光第的四川同乡乔树柟。乔系四川华阳县人,在京任学部左丞,是刘光第不多的几个可以交心的朋友。

当时在刑部任职的唐烜,算是刘光第的同事,亲眼见证了六君子被难,他以白描手法写了一首长诗,其中有云:“幸赖乔公贤,为收无家骨。”这个乔公,即乔树柟。所以大刀王五之谓,不过小说家言耳。

按照彼时惯例,凡是被处以斩首之刑的人,家人总是要用金线把已然和身躯分家的头颅缝合起来。刘光第的遗体是否也作如是处理,史料阙如,不敢妄断。不过,笔者曾在富顺文管所见过一张拍于20多年前的旧照片,乃是当年把刘光第的坟从赵化迁往富顺县城时所拍。

照片显示,刘光第身首异处,头颅形状还十分完整,甚至隐约能看出其表情的坚忍。后来,著名雕塑家叶毓山为刘光第创作了一尊铜像,可能也是受此照影响,叶的铜像也抓住了刘光第临刑前的那种刚毅与不屈。

在乔树柟等人的张罗下,刘光第的家小及灵柩从北京动身,踏上了迢遥的返乡之路。这条路,乃是当年刘光第离开家乡,前往北京出任刑部侯补主事时次第经过的。只不过,去时是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归时却是一具冰冷的尸体。

返乡之路由陆路抵天津,在天津登海船,航行至上海,再上溯长江;到泸州后,由长江转入沱江,从而抵达沱江边的赵化镇。运载刘光第灵柩的船只进入四川后,沿途百姓纷纷到江边致祭。在怀德镇到赵化镇的最后20来公里河道上,自动加入到拉纤者队伍的乡人多达数百名。至于刘光第的桑梓之地赵化镇,早在刘光第的灵柩抵达之前,就举行过盛大的悼念活动。

腊月初八,刘光第灵柩抵达镇上后,这座边远小镇人民公祭刘光第的活动推向了高潮:船抵赵化中渡口码头时,大炮九响,鞭炮齐鸣,家家披麻,人人戴孝,哭声响成一遍。在两匹超长白布的围绕下,家乡父老牵引灵柩,绕行全镇一周。游毕,停放于隆兴寺――这里距刘光第早年读书的学堂仅有数步之遥。

初十晚,公祭仪式正式举行,由秀才蓝瑞图主持。蓝先用悲怆的声调朗诵了文天祥的《正气歌》,接着宣读了祭文。这篇祭文,既有对刘光第忠君爱国却惨遭杀害的同情与崇敬,更有对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的愤怒和指斥:

彼苍者天,忠义何罪?歼我哲人,邦国其瘁。
哀我民思,罔知所屈。汉唐遗秽,邦国其坏。
沟壑能填,白刃已蹈。强固曰命,正气浩浩。
生而为英,死明众志。光被四表,功流百世。

按一般的理解,刘光第乃朝廷钦犯,被杀头之后运回故乡,偷偷下葬即可,至多做几天道场罢了。但赵化民众却为这个政治犯举行了盛大的公祭。公祭也罢,在由包括秀才、举人和乡绅及普通民众组成的公祭仪式上,竟然宣读了这么一篇痛斥朝廷――也就是当时的合法政府――的祭文,即便在今天看来,这也是一桩令人费解的事情:难道这个小镇的人民就没想到过此举会触犯朝廷,会为当事人惹来麻烦甚至杀身之祸吗?对这种以公祭为名,实为批判政府的行为,当局又将如何处置?

许多年过去了。当年轻气盛的汪精卫因刺杀摄政王而下在刑部狱中时,他认识了在这座监狱里当了大半辈子看守的刘一鸣。刘一鸣和汪精卫闲聊时,非常清楚地回忆起了六君子被捕入狱后的种种情形,这也与包括《清史稿》在内的诸多典籍的记载相吻合。从狱中之表现,我们不难分析出刘光第的性格特征,以及他在这场飞来横祸中的无辜与无奈。

从逮捕到处死,刘光第等人在狱中关押了四天。六君子分别关在两间囚室。其中,杨锐、杨深秀和谭嗣同关押一室,刘光第、林旭和康广仁关押一室。在狱中,刘光第犹自诵读《朱子全书》和《周易》,康广仁因受堂兄康有为牵联入狱,非常委屈,失声痛哭说,“天哪,哥子的事,要兄弟来承当。”年轻的林旭闻听,笑不可抑,刘光第便转而安慰康广仁。

刘光第之所以如此从容,其原因有两点:其一,他相信不管是在刑部侯补主事上的十来年,还是在军机章京上行走的十多天;不论是作一个无权无位的小京官,还是因缘际会与闻维新国是,自己一向公忠体国,并没有一丝一毫之私念,更不要说叛逆与谋乱了;其二,按照祖宗法度,入狱后总得经过一定的程序进行审讯,只要一审讯,那什么事情都能说得清楚的,大不了,就不当这个京官,“即罢归,固所愿也”。

以刘光第比照谭嗣同,我们会有一个意味深长的发现:谭在被捕之前,曾经有机会出走,但他向劝他逃走的人表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至于他在狱中题壁的那首诗,现在流传的版本是: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但据可靠资料表明,这首诗其实是经过梁启超后来改动的,谭的原诗根本不像这样慷慨激昂:

“望门投止怜张俭,直谏陈书愧杜根。
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

谭在拒绝出逃时所说的流血自他始有一个隐含的前提,即他清楚自己已犯下了杀头大罪;而所谓留将公罪后人论,台湾学者黄彰健认为,“谭诗用‘公罪’二字与传统用法不同。谭诗‘公罪’二字,绝非‘功罪’之讹……谭此诗末句,已自承有罪。”

这个细节表明,谭在被捕之前就已经明白,他将要遭到杀头的处罚,而这一处罚,和他打算出兵包围圆明园,用武力解决慈禧及守旧派有关。至于刘光第,他根本没有参与谭的围园救主行动,而谭也没有把这位忠厚的四川人发展成自己的同党。

因此,从客观上说,六君子从来就不是一个整体,他们的共同被难,乃是因为他们所处的职位把他们拴成了一条线上的蚂蚱――他们都是企图励精图治的光绪临时提拔到身边予闻国是的小京官,不同者乃是,以谭嗣同为代表的谭、康、梁等人的表现远比刘光第更为激进,为了维新的顺利,他们不惜动用武力,发动政变,不管是流他人之血,还是流自身之血,都在所不惜;而刘光第所设想的,却是在游戏框架之下进行一场自上而下的和平改革。

刘光第以为将会有的把事情说清楚的审讯永远没有到来。久在刑部熟知审判程序的刘光第过于天真,他忘记了他遭遇的是一场诏狱。操纵诏狱的不是祖制和法律,而是最高统治者的权谋:如果一旦审讯,显然会牵涉到已被剥夺了政治权力的光绪。

其中的玄妙,慈禧在处死六君子后的次日所发布的上谕中就不打自招地承认,如果走正常司法程序,那么就会导致“倘语多牵涉,恐致株累”,“是以未俟覆奏,于昨日谕令将该犯等即行正法。”

然而,作为书生的刘光第,又如何能洞悉这其中的政治权谋?刘光第没有把他效忠的政府想象得那么坏,但他效忠的政府其实远比他的想象还要坏。这个合法的政府,在最关键的时刻,其职责并不是要保证法律的公正,而是要保证最高当权者的个人利益。

公元1898年,岁在戊戌。这一年,积贫积弱的中国仿佛充满了改革的生机,至少,从光绪任用康梁变法上,可以看出这个古老的国度,似乎从上到下都打算效仿东邻日本,通过改革,绝地图存。

在对六君子下手之前,真正的掌权者慈禧并没有对光绪的改革进行过阻挠――至少我们目前没有有力的证据证明这种阻挠曾经出现过。相反,这个驾驭大清几十年的铁腕人物,比以往任何时候给予光绪的权力都更大,这样,光绪才有可能在短时间里发布上百道维新诏令,并破格将包括刘光第在内的小京官提拔到权力中心。

事情的不可收拾,其实源自于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等人的冒险性质的急于求成。康有为一辈子最大的理想是做帝王师,在获得光绪青睐后,日以上奏为已事,而这些奏章所言的改革事体,大多在当时根本没有施行前提。为此,他和改革派们肯定会深受朝野――尤其是守旧派官员――之诟病。

诟病之下的康谭,他们所采取的是一系列过激反应:他们谋划通过政变的方式,囚禁乃至暗杀慈禧,以便让光绪真正成为大清国主宰。然而,当谭嗣同异想天开地劝说袁世凯出兵反而被出卖后,可以想象,以前对维新持默许――至少是不反对――态度的慈禧,将会有多么愤怒。

于是乎,政变高手慈禧发动政变了,康梁出走了,谭嗣同决心杀身成仁了,而可怜的刘光第,只因被抽调到这个改革机构中任职,只因他是谭的同事,从而也被目为大逆不道的乱党――慈禧上谕的定性是:“刘光第等,实系与康有为结党,隐图煽惑。”

斯时的朝野也看清了刘光第和康谭等人的截然不同。他们不但不是志同道合的同党,甚至,刘光第和康有为根本就没有交道。据同为富顺人的宋育仁说,康有为在北京成立保国会,鼓吹变法时,刘光第曾经和友人前去旁听过一次,但“闻其议,绝恶之,初未与通。”

六君子下狱后,庆亲王奕劻也向当时预备参预会审的官员打招呼,“同案六人情形亦复不同,闻杨君锐,刘君光第均系有学问之人,品行亦好,罗织一庭,殊非公道,须分别办理。”好友兼老乡曾远夫闻知刘光第死讯后,写了一首悼亡诗,更是直言不讳地认为,刘光第遭此大难,就是受了康谭的牵连:“不谋旦夕间,遽被池鱼殃……死后望昭雪,言之断人肠!”

刘光第及杨锐与谭嗣同等人的不同,慈禧未必不知道,但知道也于事无补。她必须处死这帮围绕在光绪身边噪动改革的人,她痛恨的不是改革,而是这些人以改革之名,竟然企图挑战她的核心利益。是可忍,孰不可忍?因此,“罪有应得”的谭嗣同必须死,无辜的刘光第也必须死。

今天的人可能会错误地以为,当时的维新派一定深得民心。其实,每一个时代能看清时局的人总是极少数,而芸芸众生往往属于盲视的大多数。一个令人喟叹的情节是,当六君子被押往菜市口刑场时,周围那些踮起脚尖的看客,竟然有人向他们扔白菜梆子。

显然,在这些扔白菜梆子的草民眼里,谭和康不是变法维新的改革派,而是理当千刀万剐的乱党;至于刘光第和杨锐,就像民间所谓痛脚连着好脚一样,是受了牵连而冤死的。――京师吏民尚如此认识,何况刘光第故乡的父老乡亲呢?

自古以来,忠臣蒙难都是最能引发人们同情之泪的。在传统戏文里,人们早就对忠臣蒙难的故事耳熟能详,而现在,这样一位蒙难的忠臣竟然就是自己的乡党,是自己看着长大的邻居,故乡父老,焉能不闻风泣下,转而为这样的忠臣搞一次轰轰烈烈的追悼吗?在对忠臣的缅怀中,这些偏远之地的升斗小民,他们最终收获的,将是道德上无与伦比的优越。

刘光第和他的老家赵化,以及更大范围的富顺、四川,一直有着割不断的亲情与乡情,他的人品与才华,一直为乡人津津乐道。

刘光第祖籍福建武平,其太高祖时迁居四川富顺。由小民因科举而跻身士大夫之列,刘光第对君恩国恩深为感激。明清两代,官员――尤其京官――薪水微薄,所谓陋规、土规之类的灰色收入遂成为潜规则:“岁入得自粮饷者百分之一,得自土规者百分之九十九”。

在中进士后已授刑部主事,因母亲去世而丁忧时,刘光第就清楚自己的家庭状况,若做京官,以他不愿贪墨的操守,肯定会捉襟见肘,因此他一度打算不去做官,而是留在家乡执掌文昌书院。

对刘光第有知遇之恩的富顺县令陈锡鬯闻知此事后,热心地为他介绍了自流井一个叫刘举臣的盐商,二人联宗,举臣为叔,光第为侄。刘举臣承诺,每年赠送刘光第200两白银,作他在京为官的开销。陈锡鬯本人,也答应每年资助刘光第100两白银。正是有了这两笔比较稳定的收入,刘光第才敢拖家带口,到北京当一个人微言轻却又时常为国家五内俱焚的小京官。

在几乎无官不贪的清末,刘光第是一个少见的异数,这也是他的死,为故乡民众痛心疾首的原因之一。乡人每说及他的死,总有一句义愤之语,叫作:“好人命不长,祸害一千年”。

刘光第的同乡王抡三升为员外郎,有别项进款三四千金,主动提出与刘平分,刘光第却“不敢受”;刘光第升为军机处章京,外地进京的某省藩司按惯例送来一笔钱,刘光第也断然拒绝,来人很惊讶,说:“人受而君独拒,得毋过自高乎?”

此外,“每年军机处同僚按例可分五百金以上,而光第亦分文不取。”刘光第一家人在北京,靠着微薄的收入艰难谋生,他本人“一布袍服,十年不易”,他的儿女“敝衣破裤,若乞人子”,家务全靠妻子操持,以致于不到40岁,就衰老得如同老妇人。抓捕刘光第时,“缇绮见家具被帐甚简陋,夫人如佣妇,皆惊诧曰:‘乃不是一官人’!”

可以断言,深受儒家道德化育的刘光第,他所坚守的乃是儒家的传统。他关心国家,为时局担忧,极主改革;由于在京师鲜有知音,他常常把对国事时政的批评写成长信,寄给远在故乡的刘举臣父子。甲午战争之后,他写下了数千言的条陈,希望国家改革,以图生存。但由于他本人级别不够,而别人又不肯代他上奏,这一条陈只能寄给刘举臣和家乡父老闲览而已。

因此,可以说,刘光第虽然在京师做官,但他的思想,他的为人,他的品行,他的近乎固执的安贫乐道,却在故乡到处流传。一定意义上,他是故乡人――尤其是故乡读书人的偶像和骄傲。当这个大厦将倾的国家竟然把自己的偶像和骄傲斩首示众,家乡民众在悲痛之余,必然会对这个国家产生深深的怀疑,所以才会发出忠义何罪的质问。

如果说,忠君爱国这些东西过于形而上,不是每一个故乡的平民百姓都能理解并被感动的话,那么刘光第对家乡的热忱则给予过他们见得着的温暖。刘光第在京师时,偶然得知他的发蒙老师李少崖年老失明,衣食无着的窘境,当即写信给刘举臣之子刘庆堂,希望他从每年给予自己的200金中,先拿出30金,送给这位孤苦的老人。故乡四川两次遭受震灾和洪灾,刘光第立即和同乡京官一道,筹措善款寄回故乡赈灾。

在故乡民众眼里,刘光第是一位恪尽职守,廉洁奉公的清官,是一位热心公益,时常照顾家桑梓的同乡,是一位曾经教化乡间,启迪后学的儒者,同时还是一位如同戏文里演出的忠君爱国却惨遭奸臣残害的忠臣,而原本与他们相距遥远的戏文里的忠臣,竟然就是自己看着他长大,看着他考取进士,看着他坐上木船远走京华的街坊邻居,这样优秀的人、亲切的人竟然被处斩,这到底是什么鸟世道?

因此,赵化民众对刘光第的追悼其实既是在哀挽他们的偶像,也是在借以表达对政府的强烈不满,同时还是对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残酷现实的绝望。

刘光第被捕之前,曾经义愤地对友人说过,“吾属死,正气尽矣。”事实也正如他的断言,当这群希望通过改革使国家走出瓶颈的知识分子被处死之后,后来的知识分子,再也不愿相信这个日薄西山的王朝,他们不再对改革维新抱希望了。而在民间,就连最底层的民众也已经明白,为了保他人的江山而冒风险改革,乃至于把自己的脑袋也改掉,是一桩得不偿失的傻事。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闲坐一旁,冷眼旁观江山易主,王朝变姓。

至于这场声势浩大的对政治犯的公祭,是否会像我们曾担心的那样,招来当局的弹压呢?出人意料的是,政府竟然对此听之任之,既没有阻挠,更没有派兵抓捕这些不明真相的群众。

其原因,其实,在刘光第早些时候对时局的批评里就已经有了答案:“朝廷一切政事皆系苟安目前,敷弄了局……大臣偷安旦夕,持禄养交;小臣斗巧钻营,便私阿上。办事认真者,以为固执而不圆通;上书直言者,以为浮燥不镇静。”

如此盛大的公祭,地方官员不可能不知道,但是,在这种“苟安目前,敷弄了局”的官风之下,既然远在北京的中央政府没有对此事有过任何批示,那么,地方官最好的办法就是假装没看见也没听见,而没看见也没听见的事情,也就相当于从来没有发生过。


63#
发表于 2023-2-1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二集
慷慨难酬国士恩 27:45

狱中示复生
林旭
青蒲饮泣知何补,慷慨难酬国士恩。
欲为君歌千里章,本初健者莫轻言。

林旭(1875—1898)清福建侯官人,字暾谷,号晚翠。光绪十九年举人。任内阁中书。倡闽学会,又助康有为开保国会。百日维新间,与谭嗣同等四人以四品卿衔入军机,参与新政。政变起,被捕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有《晚翠轩诗集》。
64#
发表于 2023-2-1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二集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36:15

意思是一切你所能看见的事物外表,都是虚假,不真实的。如果能守住本心,在看见这些外表的时候,能够不被这些外表所迷惑,能够认识到看到的相并不是真实的相,那么就能达到如来的境地了。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出自《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经》在印度有唯识家(无著、世亲)的论释。传入中国,三论、天台、贤首、唯识各宗都有注疏;然而中国佛教深受真常唯心一系大乘的影响,各宗表面上阐扬《金刚经》,实际上阐扬常住佛性和如来藏。又在三教合流环境下,明清以来,三教九流都来注解《金刚经》,杂合浓厚的真常理论和儒道信仰。

驿外断桥边
卜算子·咏梅
宋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译文
驿站外断桥旁。梅花寂寞地开放、孤孤单单.无人来欣赏。黄昏里独处已够愁苦.又遭到风吹雨打而飘落四方。
它花开在百花之首.却无心同百花争享春光,只任凭百花去总妒。即使花片飘落被碾作尘泥,也依然有永久的芬芳留在人间。

名姓已甘黄纸外
和范待制秋兴
宋  陆游
策策桐飘已半空,啼螀渐觉近房栊。一生不作牛衣泣,万事从渠马耳风。
名姓已甘黄纸外,光阴全付绿尊中。门前剥啄谁相觅,贺我今年号放翁。

65#
发表于 2023-2-9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三集
蜡笺纸 07:10

蜡笺纸属于蜡质涂布纸,纸张涂蜡后表面光滑,增加了抗水性,并有防虫蛀的作用。 这种技术在隋唐时期已有很大发展,敦煌石室写经纸中的“硬黄纸”就是在黄色纸上涂布一层黄蜡。唐宋时还有在本色纸上涂以白蜡者,称“硬白”或“白经笺”,如故宫博物院藏唐写本《刊误缪补切韵卷》,纸两面均加蜡并书写,即硬白纸的标本。这种技术于1866年出现在欧洲,晚于我国一千多年。
粉蜡笺
粉蜡笺是产生于我国唐代的一种名贵加工产品,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粉蜡笺又称粉蜡宣、五色粉蜡笺、梅花玉版粉蜡笺、描金云龙五色粉蜡笺等。
唐代纸名。粉蜡笺源于唐代,是一种曾被用于书写圣旨的手工纸笺。谓填加白色矿物粉之蜡笺纸。此纸取魏、晋、南北朝时之填粉纸与唐代之加蜡纸合而为一,兼有粉、蜡纸之优点。


史书记载
宋米芾《书史》云:「唐中书令褚遂良《枯树赋》是粉蜡纸搨。」,又谓「智永《千文》,唐粉蜡纸搨。」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大量制作粉蜡牋,以五色纸为原料,施以粉彩,再加蜡砑光,又称「五色粉蜡」。再加以泥金等绘制图案。早期画风受宫廷画家薅廷锡等影响,晚期受邹一桂的影响,而山水图则有张宗苍、董浩等人的画风。乾隆时又大量绘制冰梅纹以为装饰,名「梅花玉版牋」,其他有「描金云龙五色蜡笺」、「描金云龙彩蜡笺」,以及绘有花鸟、折枝花卉、吉祥图案等五色粉蜡笺。此外尚有洒金银五色蜡笺,在彩色粉蜡纸上现出金鈤箔的光彩,多为宫廷殿堂写宜春帖子诗词、供补壁用。这类彩色洒金或冷金蜡笺是造价很高的奢侈品,其价格在当时比绸缎还贵。


工艺特色
粉蜡笺的制作工艺复杂,造价高昂,它巧妙地融合了吸水的"粉"和防水的"蜡"两种材料,既不失纸张易于书画的特点,又平滑细密,富于光泽,可历数百年而坚韧如新。金银粉绘成的各种秀丽图案,又为粉蜡笺增添了典雅的气质,使之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近年来,清代粉蜡笺精品的拍卖价格最高可达20万元以上。粉蜡笺的制作工艺在清代达到顶峰,于20世纪初失传。


优点
"粉蜡笺"是集粉笺和蜡笺于一体,兼有二者的优点,主要是通过染色、施胶、填粉、施蜡、托裱、洒金、挣平、水印、描绘等多道工艺对原抄纸进行再加工而成。在粉蜡笺上描金勾银,则制成"描金勾蜡笺";若饰以金箔、银箔,则制成"洒金粉蜡笺",可谓锦上添花,富丽堂皇。粉蜡笺,纸质挺括,气质高雅,富丽华贵,平滑温润,且有较强的防水性和抗老化性,适宜于长期保存。用以书写,则运笔流利,不损毫,不滞笔,不拒墨,字迹乌亮有神,更富神韵。


图案
粉蜡笺始于唐代,是以魏晋南北朝时的填粉和唐代的加蜡纸合二成一的加工纸,成为多层粘合的一种宣纸,具备粉纸及蜡纸的优点。底料的皮纸,施以粉加染蓝,白,粉红,淡绿,黄等五色。加蜡以手工捶轧砑光,称为"五色蜡笺"。有的在纸面上用胶粉施以细金银粉或金银箔,使之在彩色粉蜡笺上呈金银粉或金银箔的光彩,称"洒金银五色蜡笺";有原用泥金描绘山水,云龙,花鸟,折枝花等图案,称"描金五色蜡笺"。此纸防水强,表面光滑,透明度好,具有防虫蛀的功能,可以长久张挂。书写绘画后,墨色易凝聚在纸的表面,使书法黑亮如漆。由于制作精细价高,故多用于宫廷殿堂书写宜春贴子诗词,供补壁用或作书画手卷引首,室内屏风,多见于宫廷内府殿堂的书写匾额及壁贴等,民间很少流传。乾隆内府制作最精,也称"库蜡笺"。


做法,特点
"粉蜡笺"主要采用优质宣纸,经过染色、拖粉、加蜡、砑光、再施以泥金、泥银,由技术娴熟的专业技工,在纸上进行描金勾银,形成各色吉祥图案,一笔笔细描精绘而成。"粉蜡笺"具有"生、熟两种宣纸的功能效果,具有纸质平滑、润墨坚韧、色泽均匀、气质高雅、精美华贵等特点,适合书写绘画、装饰托裱等多种用途。"粉蜡笺"由于选料严格、加工精细、技艺精湛、图案新颖、色彩鲜艳,不仅具有宜书宜画的实用功能,而且其本身就是一种华贵精美的艺术品,极具收藏价值。


史料记载
梁披云等《中国书法大全、器具、纸》"粉蜡笺"条记载:"谓填加白色矿物粉之蜡笺纸。此纸取魏、晋、南北朝时之填粉纸与唐代之加蜡纸合而为一,兼有粉、蜡纸之优点。" 宋米芾《书记》中记载:"唐中书令褚遂良《枯本赋》是粉蜡纸拓"。又谓:"智永《千文》唐粉蜡纸拓"。尤其在清朝"粉蜡笺"加工更是盛行一时。乾隆年间大量制作粉蜡笺,以五色纸为原料,施以粉彩,再加蜡砑光,又称"五色粉蜡",再加以泥金等绘制图案。我国早期画风受宫廷画家蒋迁锡等影响,晚期受邹一柱的影响,而山水画则有张宗巷、董浩等人的画风。加之乾隆又喜欢用大量绘制冰梅纹以为装饰,故又有"梅花玉版笺"、"描金云龙五色笺"、"描金云龙彩蜡笺"以及绘有花鸟、柳枝花卉、吉祥图案等到五色粉蜡笺。此外在清代特制加工出"洒金、银五色蜡笺"。这种加工纸主要是在彩色粉蜡笺纸上现出金银铂的光彩,多为宫廷殿堂等宜春贴子诗词,供外壁用。这种特种加工的彩色洒金或冷金蜡笺,造价昂贵、技艺精湛、图案秀丽、色彩典雅,为历代文人墨客所珍视,故时有"宣纸诚可贵,洒金价更高"之美誉。

历史记录
粉蜡笺是我国著名的高档古笺纸之一。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加工纸工艺已有相当高的水平,此时,为了易于书写而用粉填补纸的纤维空隙,于是出现一种名为粉笺的加工纸。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记载:"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用法蜡之"则表明经过施蜡工艺的纸张已出现,这便是蜡笺。现存于北京图书馆的开元六年(公元718年)道教经文《无上秘要》卷52及辽宁博物馆的王羲之《万岁通天帖》唐摹本便是由蜡笺书就,保留至今。粉蜡笺自唐开创以来,历代都有仿造,其制作工艺日益精湛。至清乾隆时期已发展到炉火纯青的阶段,是当时加工纸中的皇冠,史称"库蜡笺"。其加工工艺集传统加工纸工艺的大成,代表中国加工纸工艺的最高水平。可惜其制作工艺随着清王朝的覆灭而消亡。 1999年,这一失传的技术在安徽省巢湖市奇迹般地"复活"。2006年 "手绘描金粉蜡笺"被中国文房四宝协会评为"国之宝--中国十大名纸"。目前,已开发出手绘描金、金银印花等系列"粉蜡笺"产品,大量出口到日本、新加坡等国。 2006年12月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以粉蜡笺为代表的纸笺加工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最新状况
描金粉蜡笺是我国著名的高档古笺纸之一。据史料记载:这种纸先要在宣纸上填粉、加蜡,然后用真金真银勾画出各种富丽堂皇的图案,纸张本身就是很好的艺术品。在古代,粉蜡笺一直为皇家独有。清朝之后,粉蜡笺的制作工艺不幸失传。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巢湖的刘锡宏尝试制作描金粉蜡笺,他先后十几次到北京荣宝斋、故宫博物馆、泾县宣纸博物馆,查找粉蜡笺实物和文献,并请教专家,推测粉蜡笺的选料配方和工艺流程,最终获得了成功。1999年,刘锡宏接到了来自日本的第一批粉蜡笺订单,短短两个月,就有300多万元的订单纷至沓来。今年,他计划办个粉蜡笺网站,让世界更加了解粉蜡笺。

66#
发表于 2023-2-9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三集
高碑店豆腐丝 09:35

高碑店豆腐丝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汉族名菜,属于冀菜系。高碑店是一个地名,位于河北省。此菜由制作豆腐进展来的。从汉代起,高碑店一带的人们就开始制作和食用豆腐。随着佛教的兴起,佛门道教的人吃斋食素风行。于是,豆腐片、豆腐干、豆腐肌、豆腐丝等豆制品也应运而生。在众多的豆制品中,豆腐丝则以其浓郁的香味,乳黄的色泽,柔韧的条股,制作的精细而别具一格,成为一种地方风味食品。
相传清朝在易州(今易县)修建了西陵后,皇帝王侯来这里祭祀时,也食用高碑店的豆腐丝。据记载,高碑店的豆腐丝曾作为一道名贵菜肴,在清代宫廷里供帝王公侯食用。长时间来,高碑店的豆腐丝被过往客商品尝食用,并带到全国各地。


北洋师范
北洋师范学堂
1、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直隶总督袁世凯在天津创办。招收本省学生二百三十名,西北各省、旗以及山东、河南、山西、东三省学生一百二十名,各省自费生五十名,共计四百名,分专修预科五班,简易二班。十月正式开学。

2、
中国之有师范学堂自直隶始
当年,保定是直隶省会,天津为北方重要港口。直隶总督因兼北洋大臣,一般夏秋两季驻天津行馆,冬春二季回保定总督署,故津、保两地成为直隶两个政治中心,这一地位决定了两地在学务新政中所扮演的角色。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直督袁世凯在保定筹设直隶师范学堂,设在城内金线胡同,次年移往北关。该堂始为初级师范,设有完全科与简易科,三十一年升格为优级师范学堂。同年秋,为培养直隶、山东、山西、河南、东三省与西北各省、旗初级师范学堂、中学堂以及小学师资,在天津府城北新开河设立北洋师范学堂。宣统三年初,直督陈夔龙奏请将该学堂撤销,部分归并直隶师范学堂。
除这些正式的独立师范学堂外,还有附设在普通学堂中的培养机构。光绪三十二年,直隶高等学堂奉令改组为文、理两科,同时将不愿升学者另组师范生一班共42人,期限一年,为各府培养中学师资。三十二年到三十三年之间,北洋大学堂禀准开办师范科,一年期满,仅办二年即裁撤。
……
3、

北洋师范学堂毕业文凭
中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传统,而专门培养师资的教育机构,则始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上海南洋公学设立师范院。庚子事后,为图自救,清廷倡令各省兴办学堂以储人才,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认为“振兴学校首重师资”,遂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保定筹设直隶师范学堂,拉开了直隶师范教育的序幕,形成了除京师外,南有江苏北有直隶办师范教育的蔚然大观。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九月,为培养直隶、山东、山西、河南、东三省与西北各省旗初级师范学堂、中学堂以及小学师资,袁世凯又在直隶天津府城北新开河(今河北区志成道中学所在地)奏设北洋师范学堂。“察其缓急重轻”,学堂划为三科肄业“以广造就”,完全科六年、专修科两年半,培养初级师范学堂及中学堂教习;简易科两学制(一年)毕业,培养小学师资。李士伟为该堂监督(校长),梁志宸为教务长、周焕文为学务官,刘桂芳、马鉴元为监学,董宗河为庶务长。学堂设施完备,厨房、体操场、领导办公室、礼堂、办公楼、图书馆、宿舍、水井、厕所等应有尽有。据《直隶师范学堂简明表》载,宣统元年(1909年),北洋师范学堂优级完全科55人,专修科251人,教员28人(其中日本籍教员8人)、职员14人。宣统三年(1911年)初,因各省师范学堂大都建立,政府财政空虚,直督陈夔龙奏请将北洋师范学堂撤销(部分归并直隶师范学堂),改建天津直隶高等商业学堂。


在黑龙江省档案馆馆藏中,有一张墨尔根视学员刘振声的北洋师范学堂毕业文凭。这张纸质“学历证书”颁发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十一月十五日,早于慈禧太后懿旨公布时间,是现存已公布的最早的师范简易科毕业文凭。此文凭长67.1厘米,宽52.7厘米,右侧有“简字第陆号”字样骑边,紫颜料印制的二龙出海戏珠纹饰图案围成长方形内框。框内开头书有“北洋师范学堂发给文凭事。照得简易科学生刘振声照章修毕考列最优等,合给毕业文凭需至文凭者”。文凭框内正文中间分列该生12门功课的毕业考试分数(成绩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及教员姓名私章;左侧有毕业考试总平均分数和教务长姓名私章、记功过给该生的次数、文凭填发日期及盖在其上的红色大印,最后有“监督李”的划行和印章。文凭除毕业证号数、成绩等级、分数、姓名、记功过次数、时间的月日数字等用墨笔或朱笔填写以外,其它文字均用蓝颜料印制而成。

据文凭所在案卷中记载,墨尔根视学员兼墨尔根小学堂长刘振声于光绪三十四年四月至宣统元年三月间,因赴各站查学和办理添班,勒索川资并与站丁斗殴,经六月具禀伸诉无果,被黑龙江全省提学使遵巡抚电文撤差查究。该革员八月由学堂起行不知去向,直到宣统二年七月方在原籍肇州厅刘的叔父处追缴其勒索的钱款三百吊,还被“追夺文凭不准投充各属教员”,“以肃学章”。这张被追缴验讫注销的北洋师范生毕业文凭由此而来。
一纸文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



首先,北洋师范学堂简易科为一年毕业,发给刘振声文凭的时间是光绪三十三年,可见他是学堂创建后的早期毕业生,回原籍黑龙江省任小学堂教员。文凭印证了北洋师范学堂“以广教育”的办学宗旨,是直隶师范教育间接推进北方各省乃至全国教育近代化的缩影。

其次,文凭记载刘振声12门课程总平均81.81分,达到80分以上故列入最优等生。北洋师范学堂初级简易科毕业生效力义务年限为三年,可他于宣统元年因索款斗殴被革职,未达义务年限。在边陲黑龙江省教育落后,师资紧缺的情况下,殊为可惜,从另一侧面反映了清末对教员为人师表的要求很严,宁缺毋滥。


再次,文凭所载的学堂监督李士伟与教务长梁志宸均系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李士伟后来曾任中国银行总裁、中日实业公司总裁、民国内阁财政总长等要职;梁志宸历任内阁中书、北洋法政学堂教务长、河北法政专门学校校长、天津中国实业银行总行经理等职,可见直隶的师范学堂聘任了许多名师名人、重用留学生。文凭所载课程中修身、国文、中国地理、中国历史、国画、体操为中国教员授课,而教育学、外国历史、外国地理、数学、理化、博物均由日本人任教,其中数理化、地理历史、国文修身均由一人兼任授课,文凭列明的法制课似因无人授课而未开设,揭示了清末师范教育刚刚起步,即便天津近靠京畿,又是商埠,较为发达,合格教师也很缺乏,特别是数理化、教育、博物等新学和实学课程,国人还基本没有能力任教,直隶不得不高薪聘请外籍教员。反映了直隶在国力衰弱的情况下,不惜重金引进外教,西学东渐、中西兼顾,普及教育的举措,特别是对教育学极为重视。


北洋师范学堂从成立至宣统三年先后仅有毕业生460余人,经过上百年岁月流逝,学堂文凭存世量极少。这张文凭可与现存于世的北洋师范学堂中外职员合影、建筑图、章程等史料相映衬,抚今追昔,更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面对国家教育落后,北洋师范学堂肩负使命。

4、

李士伟与北洋师范学堂
北洋师范学堂是天津最早的师范学堂之一,李士伟是北洋师范学堂首任监督。
李士伟(1878—1927),祖籍直隶永年县。其父在江西为官,三十余岁死在任上。当时出国留学已成一种潮流,其母汤氏于1901年向亲家、长子士伟的岳父(晚清重臣孙家鼐之子)借钱,送士伟、士熙兄弟二人赴日本留学。李士伟1906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回国后由于孙家的关系,又由于袁世凯非常重视赴日留学生,李士伟逐渐成为北洋系金融实业方面的重要骨干。


北洋师范学堂的地址在新开河北(今天津外国语学校一带),首任监督是李士伟。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10月开学。该校建有风雨操场、教室、礼堂、图书馆、食堂、师生宿舍等,风景优美,环境宜人。该学堂以培养中学堂及初级师范学堂的教师为主,也担负着培养小学教师的任务。培养中学教师的为优级完全科,预科和本科各为学制三年;培养初级师范教师的为专修科,学制预科半年,本科三年;培养小学教师的为初级简易科,一年毕业。


学堂开办之初,专修科有300名学生,初级简易科有100人,教师共有七名,其中有六名日本教师。学堂堂医为一名日本医师。宣统二年(1910),因各地师范学堂相继建立,该学堂随之停办,原校址改设天津直隶高等商业学堂。


民国成立后,李士伟曾任财政部顾问、农商部矿政司顾问、中国银行总裁、中日实业公司总裁、靳云鹏内阁财政总长等职,1927年1月在上海病逝。

67#
发表于 2023-2-9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三集
隋炀帝 船覆书画落水沦弃15:50

中古中国书画的主要劫难
与青铜石刻相比,书画更易于创作,但却更不易于保存。综观中国古代书画的传承,留存至今的,弥足珍贵。因为在历史上,因战乱、好恶、劫掠、自然损毁等原因,书画至少有过如下一些大的劫难。

一、汉代:七十余乘只剩半
据《历代名画记》,书画的收藏可追溯到夏商时期。但书画被统治者当作珍贵文物保存起来并传之后世的信史,可上溯到汉代。第一次书画劫难,也发生在汉代。
《历代名画记》载,东汉明帝喜欢绘画,因而设置画室,后又创立鸿都学收藏书画及其他宝物。画室、鸿都学保存了大量书画,东汉末年董卓叛乱时,皇室所收“图画缣帛”被乱军抢夺去充当帷帐行囊,装载达七十余乘(古代指七匹马拉的车,一辆为一乘)之多。只是因为下雨导致道路泥泞,运输不便,这些文物便多被弃置。尽管由于历史缘故,汉代所收书画数量极为有限,但在当时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假如没有这次雨中遗弃,今人或许还能够见到汉代“图画缣帛”的真容。


二、晋代:萧绎兵败焚书画
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不仅书画的创作更加活跃,书画的收藏量也开始有所增加。曹魏西晋旧藏书画,在西晋愍帝司马邺建兴四年(公元316年)刘曜攻陷长安时,多为胡寇焚烧。次即史书所记载的“魏晋之代,固多藏蓄,胡寇入洛,一时焚烧”。


但是,由于喜爱书画已经成为社会风尚,并向为朝野喜爱珍视,所以,虽然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朝代更迭和战乱中,不断有书画的散佚、销毁,幸存者却又能在不长的时间内再度聚集起来。东晋桓玄酷爱法书名画,在元兴间篡晋安帝司马德宗皇位时,将晋内府所藏书画尽掠为己有。据《晋书·桓玄列传》记载,在他篡夺帝位前,曾命作“轻舸,载服玩及书画等物”,认为“书画、服玩既宜恒在左右,且兵凶战危,脱有不意,当使轻而易运。”刘裕灭东晋建宋,桓玄所藏均归刘宋王朝所有。刘宋王朝数帝均为书画爱好者,他们在晋内府珍藏的基础上,征收扩大,使库藏得以不断充实。明帝之时,诏令寻求前废帝刘子业乱政中所散失的书画。派遣使者到三吴、荆、湘一带征询散佚书画,所得丰厚。据载,其时仅王献之父子书法就有707卷,钟繇纸书697字,张芝缣素及纸书4件,张昶缣素及纸书4件,毛宏八分缣素书4件,索靖纸书5件······在战乱年代收藏如此丰富,真是难得。


公元477年,萧道成灭宋建齐,将刘宋内府书画悉数占有,并进行了鉴别分类,分划等级优劣。自画家陆探微至范惟贤42人评为42等,计27帙348卷,供其闲暇时欣赏。遗憾的是,现在检阅起来,这些早期珍贵书画连目录也没能保存下来,更何况真迹了。


到梁武帝萧衍时期,在继承齐内府所藏书画的基础上,继续广收前人作品。据《法书要录》,梁武帝尤好图书,搜访天下,大有所获,其中所得“二王”书法作品就有78帙767卷。萧衍之子元帝萧绎(字世诚)才艺过人,也不遗余力访求名迹,使内府所藏书画数目剧增,远远超过前代。但是,也正因为他的竭力搜寻庋藏,给古代书画带来无法弥补的灾难。先是太清二年(公元548年)侯景作乱,致使内府珍藏书画被焚数百函。此后内库所藏书画被运抵江陵收藏。不幸的是承圣三年(公元554年),江陵被西魏将领于谨攻陷,梁元帝走投无路,遂命后阁舍人将所藏书法名画典籍24万卷堆聚一处,并大小二王遗迹,付之一炬。萧绎也要投火与书画同焚,被后宫嫔妃阻拦。于谨等赶到后,在灰烬中抢出书画四千余轴,运往长安。这是我国书画史上见于文献记载的,最大的一次书画损毁事件。究竟有多少历代珍迹遭受此劫,因《梁太清目》一书失传,无从查对。颜之推在《观我生赋》中沉痛慨叹道:“人民百万而囚虏,书史千两(辆)而烟飏,史籍以来,未之有也。溥天之下,斯文尽丧。”

到南朝最后一个王朝陈,文帝天嘉年间,又继续广泛收集民间流传的书法名画,才使内库所藏日渐增多。

三、隋代:船覆书画落水沦弃
据《历代名画记》记载:“陈天嘉中,陈立肆意搜求,所得不少,及隋平陈,命元帅记室参军裴矩,高颖收之,得八百余卷。”
隋文帝杨坚被周禅为帝,于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攻陷建业(今南京)俘虏陈后主叔宝,统一中国,为书画的创作和收藏创造了优越的条件。隋文帝时期,关于书画收藏的壮举是,在东京(洛阳)观文殿后建起二台,东曰妙楷台,藏自古书法,西曰宝迹台,收自古名画。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隋炀帝杨广东幸扬州,尽将在东京的书画随驾。哪知在中途翻船,大半书画落水沦弃。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杀死后,运到扬州劫后余生的部分书画,全部归宇文化及所有。宇文化及至聊城,被窦建德击败,书画又归窦建德所有。隋朝留在东京洛阳的部分书画,被王世充所取。自此,隋代宫廷收藏的历代书画尽数散佚。

古代最痴迷收藏的四大皇帝
现如今喜欢收藏的人越来越多,凭着对收藏的一腔热血,很多收藏爱好者投入了收藏的“大军”中,收藏也似乎从上流社会,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实际上,爱好收藏的人很多,不光是平常百姓,那些尊贵的帝王也是文物收藏的“发烧友”,今天就跟大伙说说几位史上最牛的收藏家。


一、唐太宗一生最爱《兰亭集序》
上下五千年,中国出了数百位皇帝。跟我们一样,皇帝也是人,也有自己的爱好,有的喜欢音乐,有的喜欢书法,有的好色,有的好酒,当然,也有喜欢收藏的。这些爱好收藏的皇帝中,有的把收藏当做业余爱好,有的却把收藏当成了“职业”;有的皇帝在爱好和治国之间,两不耽误,也有的皇帝因为玩物丧志,最终把江山社稷都给丢了。


一代明君唐太宗,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是一把好手,而且还对诗书字画也十分感兴趣。李世民酷爱收藏王羲之的字画,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据说,唐太宗为了得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真迹,竟然用了“行骗”的手段,可见《兰亭集序》在他心目中的分量。
唐太宗得到《兰亭集序》的真迹后,爱不释手,多次题跋,将其奉为神品。李世民临死前还不忘嘱咐他的儿子唐高宗李治,将《兰亭集序》随葬昭陵,直接应了那句歌词“死了都要爱”!


二、爱好瓷器的周世宗,自创“柴窑”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乱世,军阀割据,战争频仍。然而这期间也出了一位好皇帝,他就是被誉为“五代第一明君”的周世宗柴荣。柴荣盛年即位,励精图治,开疆扩土,在政治和军事上都很有作为。除此之外,他对瓷器也十分喜爱。

我们今天提到瓷器,很多人首先会想到景德镇、哥窑等这些五大名窑的精品。实际上,有一个窑口,它烧造出来的瓷器一点不比五大名窑差,它就是柴窑。柴窑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的官窑,被称为“世界陶瓷史上的奇迹”。据称,柴窑是周世宗柴荣所创的窑,并且为皇帝柴荣本人所用。

柴窑号称中国历代“诸窑之冠”,是中国历代惟一以君主姓氏命名的瓷窑。可惜的是,这一绝世“瓷皇”今天已经失传,至今都未发现确切的柴窑瓷器实物及其窑址。


三、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说到收藏,自然要提到中国历史上的书画皇帝宋徽宗,宋徽宗不仅书画双绝,而且特别喜欢收藏。他在位期间,广收历代文物、书画、青铜器和瓷器,并且根据他的这些藏品编写成了《宣和书谱》、《宣和书画》和《宣和博古图》三本书。在书画当中,他尤其喜欢花鸟画,仅仅是一本《宣和画谱》,就记录了他收藏的花鸟画2700多件,可见他的收藏之多!


虽然宋徽宗爱好广博,但他最喜欢的还是书法,他还自创了著名的书法字体“瘦金体”,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与其所画工笔重彩相映成趣。宋徽宗的书画作品大多被他收藏在宣和殿,作为北宋皇宫建筑,宣和殿在徽宗时期被用来藏书藏画,作为北宋皇室三大藏书地点之一。
可惜的是,笔墨风流的宋徽宗在治国上却很无能,最终北宋亡在了他的手里。后世对他的评价倒也中肯,“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四、乾隆皇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上面几位皇帝也算是皇帝收藏界的“大咖”了,但要跟乾隆爷比,那可就不能同日而语了!北京故宫的三希堂,曾经是乾隆的书房,乾隆爷的三件“绝世珍宝”就藏在这。哪三件宝贝呢分别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珣的《伯远帖》和王献之的《中秋帖》!这三件古代墨宝,乾隆爷爱不释手,十分喜欢,特意贮存在此,以供不时把玩。


在历史上,皇帝是最容易玩收藏,也是最有能力玩收藏的人,乾隆爷就是如此。他当了60年的天子,收藏的奇珍异宝不计其数,我们今天去北京或者台北的故宫博物院,那里展示的大大小小的传世珍品,很多都是乾隆爷所收藏的。坐了整整一个甲子(60年)的江山,乾隆爷搜罗了大量的艺术精品,来充实自己的收藏。有趣的是,乾隆爷不仅喜欢收藏,而且还喜欢在这些书画上刻上“到此一游”的记号凡是他喜爱的书画,他往往加盖“乾隆御赏之宝”、“三希堂精鉴玺”等章,以示珍藏之意。


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的《石渠宝笈》,著录了清廷内府所藏历代书画藏品,其中大部分是乾隆爷自己收藏的,藏品有多少呢大约有10000多件。这么庞大体量的收藏,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68#
发表于 2023-2-9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三集
康小八 33:20

康小八,男,绰号吴秃子,回族,年龄不详,天津卫人氏,光绪年间纵横京津两地的大盗。因为早年曾过继给北京东皇庄的康家,故改姓康,匪号康八太爷,江湖人称康小八。
在北京康营(今朝阳区孙河乡康营)长大,是清代最后一个被凌迟处死的罪犯。

卧佛寺
十方普觉寺,位于北京市西山北的寿牛山南麓、香山东侧,距市区30公里。该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原名兜率寺,又名寿安寺。以后历代有废有建,寺名也随朝代变易有所更改。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后改名为普觉寺。由于唐代寺内就有檀木雕成的卧佛。后来元代又在寺内铸造了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佛涅盘铜像,因此,一般人都把这座寺院叫作"卧佛寺"。
2001年6月25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69#
发表于 2023-2-9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三集
刘伯温的预言碑 37:30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浙江青田(今浙江文成)人。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
元至顺年间,刘基举进士。至正十九年(1359年),受朱元璋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吴元年(1367年)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朱元璋即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曾谏止建都于凤阳。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次年赐归。刘基居乡隐形韬迹,只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因左丞相胡惟庸诬陷而被夺禄。入京谢罪后,不久即逝世。明武宗时赠太师,谥号"文成"。
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著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
刘基辅佐朱元璋平天下,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他为"吾之子房"。在中国民间,也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烧饼歌
刘伯温的「烧饼歌」是一首甚为准确的预言。它的名为何叫做「烧饼歌」呢?在其中也有提及,话说于公元 1368年某一日的早上,明太祖朱元璋在内殿里吃烧饼,只咬了一口,便听到内监报告刘伯温觐见。
原文内容
明太祖一日身居内殿,食烧饼,方啖一口,内监忽报刘基进见,太祖以碗覆之,始召基入。
帝问曰:"先生深明数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
基乃捏指轮算,对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乃饼也。"
开视果然。帝即问以天下后世之事若何。
基曰:"茫茫天数,我主万子万孙。何必问哉。"
帝曰:"虽然自古兴亡原有一定,况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能享之。言之何妨?试略言之。"
基曰:"泄漏天机,臣罪非轻!陛下恕臣万死,才敢冒奏。"
帝即赐以免死金牌,基谢恩毕。
基曰:"我朝大明一统世界,南方终灭北方终,嫡裔太子是嫡裔,文星高拱日防西。"
帝曰:"朕今都城竹坚守密,何防之有?"
基曰:"臣见都城虽巩固,防守严密。似觉无虞,只恐燕子飞来。"
随作歌三首:
"此城御驾尽亲征,一院山河永乐平;
秃顶人来文墨苑,英雄一半尽还乡。
北方胡虏残生命,御驾亲征得太平;
失算功臣不敢谏,旧灵遮掩主惊魂。
国压瑞云七载长,胡人不敢害贤良;
相送金龙复故旧,灵明日月振边疆。"
——————————————————————————
刘伯温碑文能预测未来吗?他对2022年的预言我们能相信吗?
长久以来,我们的民族都相信因果循环,站在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讲,确实也是有一定依据的,毕竟蝴蝶振动一下翅膀,都可能引起一场飓风。而对于这些规律与因果的探索,也诞生出很多研究的学者,后来逐渐总结完善成为自己的独特见解,留下诸多的预言奇书,比如李淳风、袁天罡所作的《推背图》,诸葛亮的《马前课》,刘伯温的《烧饼歌》,这些古籍成书于百千年前,仍然验证了后世很多大事,甚至包括近现代的。
今天我们聊聊刘伯温和他的《烧饼歌》。

刘伯温,原名刘基,他和宋濂、高启并称为“明初三大家”。而他最有名的成就就是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刘伯温这个人,不仅文采出众,军事才能了得,还精通天文、地理、兵法、周易、数理、文学等,每一项单拎出来都足够让人叹服,所以,民间有传言说,诸葛亮的前世是姜子牙,后世就是刘伯温,由此可见他的能耐有多大,人们有多推崇他。


刘伯温在周易星象的推理方面非常精通。相传,在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候,江南发生了一场特别严重的旱灾。看着当地因此民不聊生,朱元璋也是焦急万分,仰天长叹,“为什么会出现旱灾呢?要怎样上天才能够降雨呢?”长时间的干旱,导致灾民众多,也给朱元璋在当地的治理造成了非常大的困难。朱元璋问刘伯温怎么才能让上天降雨呢?刘伯温说当地没有降雨,是因为当地有非常多的冤假错案,果然,将这些案件一个个真相公布后,还真就下了一场大雨。
刘伯温不仅神机妙算,他还写出了许多惊世预言,在他的众多预言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当属《烧饼歌》,这不到40首诗组成的《烧饼歌》,精准地预测了明朝的发展。


《烧饼歌》名字平平,来历却不小,传说在公元1368年的一天早晨,朱元璋正在殿内吃烧饼,才刚吃一口,就收到刘伯温有事觐见的报告,刚想要说同意的时候,突然想到刘伯温神机妙算的事,打算考考他,看看到底有没有传闻中那么神。于是便将自己刚刚吃过的烧饼扣在了碗里,当一切准备充足后,便召见了刘伯温。当君臣之礼行毕,刘伯温入座后,突然说:“听闻先生见多识广,那先生可知这碗中扣的是什么?”刘伯温掐指一算,抬头便说:“这碗中的东西既像月亮又像太阳,还被陛下您咬了一口,是饼呀。”如此精准的预测,使朱元璋连连赞叹。
在这件事后,《烧饼歌》也就诞生了。《烧饼歌》通篇不到2000字,也可以说是刘伯温和朱元璋的聊天记录,它最深的地方是完整地预测了大明王朝的未来。

朱元璋在见识到刘伯温的神机妙算后,和平常人一样,开始询问自己的未来,以及大明朝的未来。虽然天机不可泄露,但面对天子的询问,刘伯温还是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他大致说的是,现在都城虽然巩固,防守得也很严密,外人是很难攻进来的,可能觉得没什么好担忧的了,不过或许会有燕子飞进来。这话是什么意思呢?朱元璋在位期间将众多儿孙封为藩王,管理一方土地,他去世后,各地藩王的势力逐渐增大,并且开始影响到朝廷,建文帝决定削藩,而且是从实力最强的燕王开始,结果燕王朱棣起兵反抗,发动了靖难之役。刘伯温说的“只恐燕子飞来”说的正是燕王朱棣。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并没有。刘伯温还预言了明朝末期魏忠贤祸乱朝纲的事情。原文中他是这样说的:“阉人任用保社稷,八千女鬼乱朝纲。”乍一看并不能完全了解其中意思,拆开一看,“八千女鬼”不就是魏嘛,正是臭名昭著的宦官“九千岁”魏忠贤。
同时,书中还有一句“树上挂曲尺,遇顺则止”,说的正是崇祯帝最后会在煤山自缢,朱家的政权到了顺治帝的时候也就彻底结束了。这几乎已经预测整个明朝的历史。

刘伯温的预言不仅体现在对明朝历史的精准预测上,他的一个《金陵塔碑文》也震惊了所有人。在1918年国民党反动派进入南京时,南京城内常常会有奇怪的叫声传出,这让南京城的居民难以入眠。蒋介石听到了这个消息,出于好奇心,他彻查了南京城。他发现这个声音可能是由金陵塔传出的,于是他下令把金陵塔拆掉,想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随着金陵塔的拆除,一块儿碑文默默地出现在大家的眼前,这个碑文就是震惊所有人的《金陵塔碑文》,那么碑文中到底写的是什么?
“金陵塔,金陵塔,刘基建,介石拆”,蒋介石得知石碑上的内容,当场就惊呆了,要知道刘伯温可是600年前的人物,他怎么知道600年后蒋介石会去拆金陵塔呢。

在1993年太白山的地震中,人们无意发现了《陕西太白山刘伯温碑记》,上面写道“若得过了大劫年,才算世间不老仙。就是铜打铁罗汉,难过七月初一十三。任你金刚铁罗汉,除非善乃能保全。谨防人人艰难过,关过天番龙蛇年。”这段话在近期被解读为,在2024年到2025年间,人哪怕身体健壮像金刚罗汉一样,也很难保全自身,平安地度过瘟疫。前面的小故事也许还值得一聊,但这条,显然只是好事者的胡言乱语而已。


理性地想一想,刘伯温说过的很多话,似是而非,将它套用在很多情况上都非常合理。而且刘伯温虽然预言了很多天下大事,但他却没能算到自己的命运,难道是“医不自医,人不渡己”吗?刘伯温一生神机妙算,可千算万算还是没能躲得过胡惟庸的暗算。
刘伯温预言了哪些事件?

未来永远都让人神往,从古至今预言未来的历史传说数不胜数,但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唐朝的《推背图》和明朝刘伯温的《烧饼歌》,尤其是《烧饼歌》中那句“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的名句更是明朝盛极一时的佳话。人们经常将这位明朝著名的股肱大臣称之为再世诸葛,也是因为其精准的预测和《三国演义》中时常掐指一算的诸葛亮形象不谋而合。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过程中,刘伯温是居功至伟的,开国之后更是充分运用其在天文、兵法、数理上的高超智慧竭力辅佐,被朱元璋称之为“吾之子房”。


朱元璋和烧饼的故事耳熟能详,据传其在建国后的一天坐在内殿一边批阅奏章一边吃烧饼,刚咬一口便听到内监通报刘伯温觐见。太祖灵光一闪想要测试下刘伯温的预测之术,便将咬了一口的烧饼用桌上的碗盖住,随后宣刘伯温进来便问到“先生精通数理,知晓碗中之物吗?”刘伯温掐指一算不假思索答道“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朱元璋见状大赞。随后兴致大盛,顺势问起明朝往后的历史,刘伯温于是作歌而答,这便是举世闻名的《烧饼歌》。


这位千古奇人也因此给人们留下神秘莫测的一笔,自此以后无论是民间还是朝堂都能听到烧饼歌的声音。随着历史的前进,烧饼歌所叙述的都已成为事实,这让人更是倏然起敬。从明朝开始到清朝覆亡期间数次历史事件均被验证,主要有以下几件:
一是预言了明朝的寿命,烧饼歌中有那句“万子万孙”看似恭维之辞,实则预示着明朝的气数,而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孙子朱由检正是明朝的末代之君。随后一句“除非燕子飞入京”,“一院江山永乐平”想必不用多说都知道是言朱棣篡位一事。与之相关的姚广孝出家后几番辞官最后参与《永乐大典》的编修和烧饼歌中“秃顶人来文墨苑”不谋而合。


而励精图治的崇祯皇帝其命运也在烧饼歌中成了定数,书言“万子万孙层叠层,祖宗山上贝衣行”,古人用拆字进行预测的方法数见不鲜,这句也不例外,宗上加山为崇,上贝衣为祯,而古代帝王驾崩统称“大行”,可见其明确预算到明朝的末代帝号。以此类推在看后面所说的“木下一了头,目上一刀一戊丁”对比李自成的名字一笔不多一笔不少,而”桂花结得好英雄,拆缺长城尽效忠“更是直截了当的说吴三桂降清并大开山海关门户一事。


至今数百年来,烧饼歌一直让人匪夷所思,如果此书真是刘伯温所作,也能侧面证明唐朝《推背图》的预言真伪。虽然现在看来这种精准预测未来的事情依旧让人难以接受,但试想几千年前的祖先已经写出《周易》和《奇门遁甲》这样已被科学肯定的天书,而掐指一算也并非虚妄,因为万事万物都有其发展变化的规律,而古人看到了这个规律,掐指无非是脑中推演的一个行为体现。


古人将这个规律包含在理、象、数三个概念当中,思之让人大开眼界。大多数人对古书中时常提到的”理、象、数“既熟悉又陌生,而南怀瑾先生曾举了一个非常生动浅显的例子,他以我们平时摇晃酒杯喝酒为例。我们所看到的举起酒杯左右摇摆的现象就是“象”,而酒杯多少秒摇摆一次,每次摇摆多少度则是“数”,为什么摇摆便是“理”,而为了使大家能具体了解理、象、数的道理而所做的动作便是这个举杯喝酒的“理”。他还言明这个例子中的“理”便是为了而使大家能具体了解理、象、数的道理而所做的动作。可见只要人的智慧能够洞悉事物的理、象、数,便能明白事物的发展规律,再加以计算推演预测未来自然有理有据。古代先贤通过这种方法加上其卓越的智慧,预测未知的事物显然并非难事。

70#
发表于 2023-2-19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四集
鸡鸣驿 00:20

鸡鸣驿城位于河北省怀来县鸡鸣驿乡鸡鸣驿村,是一处建于明代(1368年-1644年)的驿站遗存。驿城占地220000平方米,平面近方形,城墙周长1891.8米。城墙表层是砖砌的,里层是夯土。墙体底宽8-11米,上宽3-5米,高11米,城墙四周均匀分布着4个角台。东西各开一城门,建有城楼,城外有烟墩。城内的五条道路纵横交错,将城区分成大小不等的十二个区域。城内建筑分布有序,驿署区在城中心,西北区有马号,东北区为驿仓,城南的傍城有驿道东西向通过。城内还有古代遗留的商店和民居。 鸡鸣驿城是中国邮传、军驿的宝贵遗存,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鸡鸣驿,因背靠鸡鸣山而得名。鸡鸣山,《水经注》里说,赵襄子杀代王于夏屋而并其土,襄子迎其姊于代。其姊代之夫人,至此曰,代已亡矣,吾将归乎,遂磨笄于山而自杀。代人怜之,为立祠焉,因名其地为磨笄山,每夜有野鸡鸣于祠屋上,故亦谓之鸡鸣山。《明·一统志》里则说,唐太宗北伐至山闻鸡鸣,因名鸡鸣山。
鸡鸣驿始建于元代,1219年成吉思汗率兵西征,在通入西城的大道上开辟驿路,设置"站赤",即驿站。到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鸡鸣驿扩建为定货府进京师的第一大站。清康熙年间,设驿臣主管驿站事务。鸡鸣驿在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建土垣,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砖修城池,全城周长2330米,墙高12米,设东西两门,城门上方筑两层越楼,此城中部建玉皇阁楼,城四角分筑角楼。东西"马道"为驿马进出通道,城南的"南官道"即是当年驿卒传令干道。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将城墙重新修理,并在城东筑护城坝一道。


鸡鸣驿城城池四周砖墙包皮,周长699丈,高3.5丈,城内明清建筑庙宇达17处之多, 大多保存完好,其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和邮驿价值吸引了国内外大批参观考察者和影视剧作家,同时也引起了各级各部门的高度关注。鸡鸣驿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8月,国家邮电部为纪念中国邮政创办100周年,发行了纪念邮票《古代驿站》一套两枚,其中一枚就是鸡鸣驿。

题鸡鸣驿
清·屈大均
马饮洋河春水肥,鸡鸣山驿晓霞飞。汉皇宣府馀歌管,辽后花园满翠微。
红草沟边朝会猎,鸳鸯泊上暮开围。愁来不饮燕姬酒,清泪将同露湿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5-21 00:0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