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泰山乌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特效] 【看历史】金石彩笺录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23-1-10 18:53 | 只看该作者
第八集
东山再起 35:00

古时,指出山为官。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
出处
《世说新语·排调》:"谢公在东山,朝命屡降而不动。后出为桓宣武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出瞻送。高灵时为中丞,亦往相祖。先时,多少饮酒,因倚如醉,戏曰:"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今亦苍生将如卿何?"谢笑而不答。",……,"谢公始有东山之志,后严命屡臻,势不获已,始就桓公司马。"
《晋书·谢安传》:"谢安少年既有名声,屡次征辟皆不就,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典故
东山再起的历史故事在江宁周边地区流传已久。起源于三国时期孙权
江宁的东山原为土山,据说是当年小秦王赶山塞海神鞭鞭方山时掉下的一撮土,取名土山。吴开始建都于吴郡(治今江苏苏州),后筑石头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吴国(229年5月23日 -280年5月1日),三国之一,为孙权所建立,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之为孙吴(公元222年孙权称王,229年正式称帝)。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居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
东晋谢安,才学过人,但在朝廷遭到一帮小人的嫉妒,使得皇上一刻儿用他一刻儿贬他。谢安一气之下就辞官来到土山隐居,邀人下棋,落个耳根清静。他人在外,心念家,就模拟浙江会稽东山景色,在土山上大兴土木搞建筑,并改土山为东山。
公元383年8月,前秦符坚率百万大军南下伐晋。此时的皇帝想起了谢安,决定重新启用他,就派员到东山,封他为征讨大都督。宰相肚里能撑船救国要紧,谢安没有推托,他回到朝廷调兵遣将,上下整顿,赏罚分明,官兵一心,要与符坚决一死战。
不多久,符坚的人马打到了淮河、淝水,只要一过江,东晋难保,谢安心中有数,凭东晋的八万官兵跟符坚硬拼尤如鸡蛋碰石头,他坐阵东山,临危不乱,精心排兵布阵,并把自己的侄儿谢玄也派到前线去打仗。他侄儿临走前想探听这个仗怎么个打法,谢安只说了一句话"朝廷自有安排"。谢玄心里没底,第二天又派人来听口风,谢安呢,就拖来人下棋,一直下到天黑,打仗的事一字未提,到了当天半夜时分,才掏出将帅名单,摆出了他的"八卦阵"。
淝水那里战事拉开,谢安仍稳坐东山跟人下棋,敌人果真中计,大败而逃。喜报传来,谢安接过一看,二话没说,还下他的棋。客人等不及了,都围过来听消息才知道前方打了胜仗,谢玄立了大功,在场的人无不佩服谢安沉得住气,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
淝水一仗,救了东晋,谢安被封为三公之上。因为他东山闲居以后,又出来做了一番大事业,后来人们都称谓他"东山再起"。
直到现在,东山上还有"谢公祠"的碑、"谢公泉"的井,山脚下还有条"跑马埂",据传是当初谢安练马时用的,这埂能伸能缩,马跑多远,它就能长多远,神哩!
2008年东山再起的历史故事被江宁区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南京江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公元383年八月,苻坚亲自带领八十七万大军从长安出发。向南的大路上,烟尘滚滚,步兵、骑兵,再加上车辆、马匹、辎重,队伍浩浩荡荡,差不多拉了千把里长。过了一个月,苻坚主力到达项城(在今河南沈丘南)益州的水军也沿江顺流东下,黄河北边来的人马也到了彭城,从东到西一万多里长的战线上,前秦水陆两路进军,向江南逼近。这个消息传到建康,晋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员都着了慌。晋朝军民都不愿让江南陷落在前秦手里,大家都盼望宰相谢安拿主意。
谢阁老心里有数:跟苻坚硬拼,如鸡蛋碰石头。只有用计,才能以少胜多。他好容易调了八万人马到前线,跟苻坚的百万大军对阵。谢阁老虽心里有谱,也止不住发虚。不过谢阁老表现镇静,上上下下也就吃了定心丸,没得一个乱套。两边人马在淝水开战了,谢阁老稳坐东山跟人下棋。后来,淝水的敌人果真中计,被东晋八万人马打得七零八落,大败而逃。淝水一仗,救了东晋,谢阁老被封为三公之上。
谢安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年轻的时候,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经常在会稽东山游览山水,吟诗谈文。他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挺有才干的人。但是他宁愿隐居在东山,不愿做官。有人推举他做官,他上任一个多月,就不想干了。当时在士大夫中间流传着一句话:"谢安不出来做官,叫百姓怎么办?"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才重新出来做官。因为谢安长期隐居在东山,所以后来把他重新出来做官这样的事称为"东山再起"。
62#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 12:41 | 只看该作者
63#
 楼主| 发表于 2023-1-14 00:07 | 只看该作者
64#
 楼主| 发表于 2023-1-16 08:10 | 只看该作者
65#
发表于 2023-1-16 18:27 | 只看该作者
第九集
当铺 02:26

当铺亦称"典当"、"当店"、"押店"。以收取动产作抵押进行放款的高利贷机构。起源于南朝时寺庙经营的当铺。历代有"质库"、"质肆"、"解库"、"长生库"等名称。清代雍正六年 (1728年) 规定,当铺营业,须向政府领取准许营业的执照,即"当帖",并按年交税;停业时,交回当帖,即不再交税。经营典当的,称典商或当商。
……
清朝经营当铺已十分普遍,乾隆时北京已有当铺600-700家。清代当铺对人民剥削相当严重。如浙江湖州府典当"息钱"旧分三等,10两以上者每月1分5厘,1两以上者每月2分,1两以下者每月3分。利息按月计算,超过几天的也按1月取息。而且到一定时期不能取赎即成死当,质品由当铺没收。1900年前后,北京当铺多达200多家,其中较殷实的当数常、刘、董、孟等五号,这些个当铺的经营资本多来源于清内务府官员和太监。

古代的当铺都有什么规矩和日常操作?
古代的当铺什么样子,我们现在恐怕只能从电影电视里看到了。在电影电视里出现的典当行,往往都是宽大的屋檐,昏暗的灯光,高大的柜台;里面的掌柜挺着傲慢的面孔,摆出蛮横的态度,使用着乘人之危的手段。唱当人(当铺伙计)拖着长音喊出的“破皮袄一件,光板儿无毛!”让人听了就感到当铺的可憎可恶,也让人无可奈何。那么当铺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中国很早就已经有了典当业。现在一般认为,当铺出现之前,典当活动就已经开始了。典当业起始于东汉,在东汉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中,将“赘”解释为“以物质钱”;在《西京杂记》中也有“以衣裘贳酒”的记载,即用衣裘为抵押,赊账买酒。《后汉书·刘虞传》是“典当”二字最早出现的史册。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特别是南朝的梁武帝,多次以身献佛,又让朝庭用钱为自己赎身,几次下来捐给寺庙的钱有几个亿,另外还有社会信众的大量捐赠。所以当时有“十分天下之财,而佛有七八”之说。寺院用这些钱除大量增建佛寺和购置田产和大量农奴外,还对社会贫困之人开展救助活动,寺院专门设立有 “质库”,也就是典当行,常常是为了发放贷款,以救济民众。唐中后期的灭佛运动严重打击了寺院经济,典当行摆脱了寺院的垄断,逐渐社会化,由此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最为核心的金融行业,开始进入社会的方方面面,杜甫有“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的诗句;白居易有“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的诗句,就是当时典当行业兴盛的真实写照。宋朝经济文化繁荣,典当业更是兴盛,清明上河图就有当铺招牌,南宋高宗下诏:凡开设典当者得授以朝奉郎官衔,跻身仕版,并免除捐税徭役。由此提高了典当行老板的地位,“朝奉”从此便成为人们对典当从业者的尊称。明清民国时代,随着徽商、陕商、晋商等商帮的兴起,典当业成为最热门的行业,遍布通都大邑。特别是徽商和晋商,有“无当不徽”和“无晋不成当”之说,典当行分布,北边以晋商为主,南方以徽商为主。


当铺还有典铺、质库、长生库、解库、抵当所、解铺、寺铺等不同的称呼,是个暴利生意,稳赚不赔。如果当户按期赎当,那么当铺就赚利息;如果当户不能按期赎当,那么就成了“死当”,当铺把当品一卖,赚得更多。那么典当行有什么暗规矩,又是如何日常操作的呢?


首先,当铺里的职员是不自由的。上到掌柜、坐柜、站柜,下到普通的小伙计、学徒,都必须住在柜里,既不能随便回家,也不能带着家眷。以晚清为例,当铺里的职员每五年才能放一次假,允许回家探视亲人,假期是十个月。到了民国,变成了每三年放一次假,假期是6个月。职员回家时,所携带物品都必须经过专人检查后,才能带出当铺。这是因为当铺里有很多值钱的物件,防止职员偷盗夹带。


其次,对于当品,当铺都要压低其实际估价。古时的典当表面上是以货换钱,实则是一种高利贷的发放形式。通常情况下,当物需先由司柜看货定价,并按其所提供当物的价值打折扣算出贷金,贷金必须低于典当物价值的一半以下;成交后由司账记录上账,打包之后高声唱曰:“收货入库”,之后发放高利贷,约定期限收回本金和利息,期限通常是6至18个月,月利率高达二分五厘至三分。比如,一条项链值一万元,那只能估价三千元。而且,在写当票时,还会按照规矩最大程度地贬损当品。比如一件新皮袄,当票上也要写“光板无毛”“虫咬鼠啃”。


再次,当铺之间有通用的暗语,以对付那些“货比三家”的当户。比如,张三拿着一件皮袄到甲当铺来当,但对于甲当铺所出的估价不满意,他自然会“货比三家”,再到其他当铺去试一试。但最终的结果,张三不可能得到更高的估价。为什么呢?因为甲当铺的伙计已经在张三的皮袄上动了手脚。他在给张三折叠皮袄的时候,在折叠方法上,使用了当铺之间通用的暗语,其他当铺的伙计拿到皮袄一瞧,就知道这件皮袄已经在别家看过了,而且知道之前给出的估价,因此不会给出更高的估价。其他的贵重物品,当铺伙计也有办法做上记号。


其四,当票字迹难认,只有业内人能辨。当票上的文字不是潦草,而是天书,是外行人看不懂的专业术语。实际上是一种行业内部的信息封锁术,当铺学徒在当铺学买卖,学习“天书”是很重要的功课。当票上的这种奇怪文字被称为“当字”,据说只有自家当铺内部人才能辨认,一些清代当票别说外行人,甚至连别家同行都很难辨识,故俗语有“当店字有头无耳”之说。除了字形难辨外,当票上还故弄玄虚,常将“衫”字写成“彡”字,将“袄”写成“夭”字,“棉”写成“帛”字;又如把“皮袍”写成“皮夭”,“花梨紫檀木”写成“紫木”,玉器写成“假石”等;再如银钱数字都是用“壹”到“拾”的大写,第一个字特别大,下面的数字又草又密,简直如鬼画符一般。这种“天书”当票一是可以防止第三者冒领,通过询问物件形状及质典数字等,进行真伪辨别;二是当铺有本店的特殊文字,可以作为本店的特色;三则是为了防止以后若有“纠纷”,当票内容全都以当铺一方“为准”,可以信口雌黄。


其五,入口有高大屏风,柜台很高。当铺一进门,会有一个高大的屏风,必须要绕过屏风才能进入当铺。站在大街上是看不到当铺里面的样子的。因为当铺为了招揽生意,通常开设在热闹的大街上,而来典当的客人,总会有点不好意思,所以高大的屏风可以保护顾客的隐私,这块屏风也被称为“遮羞板”。 当铺的柜台很高,来典当东西的顾客,必须双手高高举起才能够得到柜台。这种做法使得当铺的人居高临下俯视顾客,有利于当铺压价;另一方面,防止发生冲突,顾客即使气得跳脚大骂,也只能动嘴不动手,因为动手够不到。


其六,“明一暗二”,“过五不过六”。所谓明一暗二,是指当期到期后,当铺并不立即处置此物品,而是继续保留一个月——这是明规则。事实上,这一个月过去后,当铺还会暗中继续保留一个月,相当于实际上保留了两个月。当铺这么做,是防止当户在当期到期后,突然手头有了钱,想要把当品赎回去。当然,遇到这种情况时,当铺会狠狠地敲诈当户一笔。所谓“过五不过六”,是指当铺在收取利息时,三十五天按照一个月计息,三十六天则按照两个月计息。虽然只是一天之差,但利息就翻了一倍。


从典当的起源来看,是为了扶贫济困的,在帮人救急济困中的确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为权贵富人所利用,成了他们盘剥压榨社会民众的赚钱工具,因此古人有“穷死莫典当”之语。现在各地也出现了不少从事典当的典当行,每每看到那个“当”字,心里就有说不出的别扭,在新社会,那些爱国的典当行老板们,当该不会以赢取暴利为主要目的了吧?

北京的当铺兴起于清代嘉庆年间,至晚清时,城内处处可见。常、刘、高、董四家为晚清京城内当铺的四大巨头。他们所开的东西二“恒肇”全城皆知。



一、在清朝需要什么条件才能开当铺?
当铺之前身为“小押”,它其实是临时短期押款性质的店铺。其资本无定额,期限、利率也没有一定的标准。这种店铺私立规约,盘剥重利,常常发生欺诈现象。直至嘉庆八年,清政府才有准许当商正式营业的明文规定。当时规定经营者资本须在二万两以上,期限以三十个月为满,当本在五十两以下的利率三分,五十两以上的二分五厘,百两以上二分至一分七八厘不等。
开当铺的人,在京城多半是仓库的堂官,他们常常用钱买通一位宗室出面。当铺无门面可言,表面看去颇俗。而其内却是店房宽敞,围墙高筑。每夜都有“打更”的在店里巡逻以防当物失盗。


二、那么当铺的人员结构、分工是怎么样的?
当铺柜台很高,一般成人站在柜前是绝看不见里面是个什么样子的。柜台后面一般坐着四个人,中间两人称头柜(大掌柜),两边坐着的称二柜(二掌柜)他们都是识物能力强的人,头柜之下有三柜、踩八角、店员、徒弟、杂役等名目,在头抑之上也设有设总管的,总管主要掌管各联号的事务。
踩八角是经常代理二柜、三柜的岗位。店员的职务又分营业、银钱、写账、首饰四项。徒弟分大小,大徒弟担任库房及写票等事;小徒弟担任打包及存取货物等事。
每日开门营业,全体店内成员必须各就各位,由头柜一声大喊“挂幌子”,于是杂役便开门将幌子挂上,开始营业。这幌子是一块巨大正方形木板,中间写上一个斗大的“当”字。对角挂在店前。


三、当铺中没人来赎的物品怎么办?
当铺中的人必须学会一种代表各种物品名称的符号字,开写当票时,挥笔即就,但外行人是绝不识得上面所写的字意。所当之物到期不赎,当票就要作废,当铺中无力赎去的物品,到期就要由店主向各个估衣铺,首饰楼发函,清来各家东家,分头背靠背给价,如一件羊皮沃。一家估衣铺给价—卜元,另一家当铺给价八元,还有一家当铺给价十二元,他们分别写好价码用纸包上。然后统一由当铺主人开包观看价码,以给价最高的当铺为出售的对象。


四、清朝宫中也有“当铺”的存在。
此种营业似乎与宫廷绝无相干,其实却不然。宫中不少妃嫔、宫女及太监往往见市面上当铺获利甚厚,便相继把御赐的珍玩、珠饰等物品变卖,集成现款,交由一宗室,让他在京城之内开上几处当铺,然后取息,以补自己日常生活开销之不足。不仅在宫外,同时在宫内隆宗门外晓市的旁边也设有“当铺”,但不敢公开悬挂招牌,只好暗中进行典当之事。各宫往往因缺乏钱用便赖以周转。


宫里“当铺”生意以每年腊月,正月和九月为最兴旺。腊月乃年关,“贫穷”宫室过年用钱,便以物典当。正月有“推牌九”赌,九月有“蟋蟀”赌。凡在赌的过程中,输了的总想捞回来,而往往是事与愿违。这样就会呈现越赌越输,越输越赌的局面。现金输光了就要典当物品,所以宫里的当铺在这个时节自然就兴旺起来了。


光绪初年,内务府大臣,上奏慈禧,言明近年来百物昂贵。每宫俸给,多有入不敷出的现象。拟议加俸三成。慈禧见奏后,大发雷霆,不仅没有同意加俸,而且还勒令晓市旁的宫中“当铺”不准再开了。自此以后,一段时间宫中入不敷出的“冷宫”也多了起来。


66#
发表于 2023-1-16 18:32 | 只看该作者
第九集

明前龙井 07:22
明前龙井是指在清明之前采摘制作的龙井茶叶,明前采制的龙井茶叶青绿透亮,叶片匀整而有光泽,将茶叶进行冲泡,芽叶舒展,鲜绿漂亮,味道清甜可口,入口柔和清香,给人以一种清新自然之感。

在我国的绿茶品种中相对来说要属龙井茶最为出名了,龙井茶在一整年中可以采制三季,这三季可被称为春茶、夏茶、和秋茶。其中春茶的品质相对后两者来的好,而春茶又可分为明前茶和雨前茶,其中以明前茶的品质为最佳。
明前茶就是指清明之前采摘制作的茶叶,这时的季节光照充足,降雨量充沛,对于茶树的生长十分适合,采摘的茶叶原料品质也是最好的,自然制作出来的茶叶品质也是最好的。这时采摘的一般是茶叶最新的嫩芽,采摘后虽还会长出,但品质和味道就会不如第一次的,因此明前茶的价格相对于其他时候的来的贵。

明前采制的龙井茶叶青绿透亮,叶片匀整而有光泽,茶叶中香味清甜,将茶叶进行冲泡,芽叶舒展,片片浮沉与水中,鲜绿漂亮,给人自然纯洁之感,品饮之,味道清甜可口,入口柔和清香,给人以一种清新自然之感。


湖笔
湖笔,与徽墨、宣纸、端砚并称为"文房四宝",是中华文明悠久灿烂的重要象征,湖笔之乡在善琏镇。
当地有笔祖蒙恬庙。相传秦始皇的大将蒙恬"用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外衣)",发明了毛笔。
2006年,湖笔制作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湖笔亦称湖颖,是"文房四宝"之一,被誉为"笔中之冠"。中国的毛笔,起源甚早,而"湖笔"之闻名于世,当在六、七百年以前的元朝。元以前,全国以宣笔为最有名气。苏东坡、柳公权都喜欢用宣州笔;元以后,宣笔逐渐为湖笔所取代。据《湖州府志》记载:"元时冯庆科、陆文宝制笔,其乡习而精之,故湖笔名于世。""湖州冯笔妙无伦,还有能工沈日新。倘遇玉堂挥翰手,不嫌索价如珍珠。"人们愿以千金重价求买湖笔,足见其声誉卓著。


湖笔的故乡在浙江湖州的善琏镇,南宋时期,地处江南的宣城为战乱而凋敝,使与宣城接壤的湖州十分幸运地免受兵锋的洗劫,成为南宋遗民聚居之所。宣城的部分笔工徙居临近的湖州,赖此江南硕果仅存的毛笔使用群体为生,并以他们的需求改进制笔工艺,湖笔就此诞生。


相传秦大将蒙恬"用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外衣)"发明了毛笔。因此善琏建有蒙恬庙供之。蒙恬去世后,善琏笔工不忘笔祖恩惠,捐银在永欣寺旁建造"蒙公祠",又称蒙溪。每当蒙恬和笔娘娘生日(相传为农历3月16日和9月16日)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千百年来,在善琏集会膜拜笔祖,企盼笔业兴旺,这类民俗活动一直沿续着。

……

67#
发表于 2023-1-16 18:33 | 只看该作者
第九集
鸿兴楼 17:40


在清代,满清的皇亲国戚们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可是,八旗贵胄却因“大清律例”不许经商开店,为了满足没事“吃点、喝点、乐点”的追求,八旗子弟们选择暗中投资,为掩人耳目他们雇用手脚勤快、颇能吃苦的山东人为其经营,所以,就出现了很多满汉合作的老北京饭庄。这些饭庄均开设在闹市区,大多为鲁菜系,其字号吉祥典雅、院落清洁恬静、桌椅古香古色、一派富丽堂皇。往来的客人不是皇亲国戚、贝子大臣就是富商、名伶。在当时,素有“八大楼”“八大堂”“八大春”“八大居”以及“四大顺”之说,就相当于如今的米其林餐厅、黑珍珠餐厅。

“八大楼”的名气大小依次为东兴楼(萃华楼)、泰丰楼、致美楼、鸿兴楼、正阳楼、新丰楼、安福楼和春华楼。就当时而言,除东兴楼在东安门、安福楼在王府井、萃华楼在八面槽外,其余都位于最繁华的前门大栅栏一带。一百多年过去了,这八大楼,有的依然坚挺兴旺,有些则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

北京的饭庄,兴起于清代末叶的慈禧垂帘听政后。为掩人耳目,八旗子弟暗中投资,雇用手脚勤快,颇能吃苦的山东人为其经营。这种满汉合作的饭庄,均开设在闹市区,其字号吉祥典雅,院落清洁恬静,桌椅古香古色,一派富丽堂皇。在这些饭庄业,昔日素有"八大楼"、"八大堂"、"八大春"、"八大居"之说。"八大楼"的名气大小依次为东兴楼(萃华楼)、泰丰楼、致美楼、鸿兴楼、正阳楼、庆云楼、新丰楼和春华楼。就当时而言,除东兴楼在东安门、庆云楼在银锭桥、安福楼在王府井、萃华楼在八面槽外,其余均位于繁华的前门大栅栏一带。
=====================================================
作为六朝古都的北京,酒楼饭庄鳞次栉比,兴衰更替不胜枚举。
老北京时期的饭庄,于清朝末年渐渐兴起。按当时“大清律”规定,满洲八旗子弟是不允许经商的。而一向讲究“吃点、喝点、乐点”的八旗子弟不甘安生,为掩人耳目,有的八旗子弟在暗中投资,雇用手脚勤快又能吃苦的山东人为其经营,这种满汉合作的饭庄均开设在闹市区,其字号吉祥典雅,院落清洁恬静,桌椅古香古色,一派富丽堂皇。

老一辈人为了便于记忆,把这些饭庄一一归类,于是就有了“八大楼”“八大堂”“八大春”“八大居”之说。“八大楼”依次为东兴楼、泰丰楼、致美楼、萃华楼、鸿兴楼、正阳楼、新丰楼和安福楼。就当时而言,除东兴楼在东安门、安福楼在王府井、萃华楼在八面槽外,其余都位于繁华的前门大栅栏一带。

东兴楼,开业于清光绪二十八年,位于东安门大街路北,东家是朝廷管理书籍的官员,领东的掌柜为邹英臣、安树塘。原本无楼,故一度又称“东兴居”。山东胶东菜系,名菜有芙蓉鸡片、烩乌鱼蛋、酱爆鸡丁、葱烧海参、炸鸭胗等。因后人不善经营,于1944年12月停业。
泰丰楼,开业于清同治十三年,位于大栅栏煤市街,外观并不起眼,里面却极为宽敞,有房百余间,可同时开60多桌席面,是当时的南城之最。山东风味,名菜有砂锅鱼翅、烩乌鱼蛋、葱烧海参、酱汁鱼、锅烧鸡等,尤以“一品锅”最为著名。虽几经易主,字号与风味始终不变。

致美楼,开业于明末清初,原为姑苏菜馆,后改为山东菜系,位于前门外煤市街。院落秀美、曲径通幽,清静舒雅、古色古香。菜肴讲究色、香、形、味。名菜有四吃活龟、云片熊掌、三丝鱼翅、寿比南山等。光绪二十八年曾再度扩大。
萃华楼,开业于1940年,位于王府井八面槽。股东马松山、兰鲤庭等人原为东兴楼的出店伙计,熟悉业务,善于经营,技高一筹。以山东菜中的“清、鲜、脆、嫩”博得“萃华楼才是真正的东兴楼”之美誉,名菜有油爆双脆、清汤燕菜、酱爆鸡丁、净扒鱼翅等。

鸿兴楼,是一家以饺子出名的老字号,早年于菜市口开业经营。其饺子一两面可捏20余个,馅有肉馅素馅、甜味咸味、鱼馅鸡馅……饺子用高汤火锅煮,与众不同。菜肴属山东菜系,名菜有鸡茸鱼翅、锅塌鲍鱼、葱烧海参、酒蒸鸭子、醋椒鱼等。

正阳楼,开业于清咸丰三年,位于前门外肉市南口,山东风味,其“涮羊肉”当时与清真东来顺的涮羊肉齐名,尤以螃蟹鲜肥、个大著称,名菜有小笼蒸蟹、酱汁鹌鹑、酱香鲜蟹等。
新丰楼,清光绪年间开业,位于虎坊桥香厂路口。也是山东菜系,尤以白菜烧紫鲍、油爆肚丝及素面、杏仁元宵等著名。曾在广安门内白广路重新营业的“新丰楼饭庄”,基本上承继了旧时的名菜名点,信誉极佳。

安福楼,是位于王府井的山东菜馆。名菜有糟溜鱼片、沙锅鱼唇、芜爆肚丝等。曾在朝外关东店重新开业的安福楼,在保留原有鲁菜风格的同时又经营川菜。

除以上八家外,还有几家以“楼”命名的知名饭馆:位于和平门五道庙的春华楼,规模相对小些,做菜讲究工料精细,名菜有锅贴鸡、松鼠鳜鱼等。1934年,张大千在北平参加书画展后到此用餐,曾传授一道“张大千鱼”的做法,以后便成为此处名菜。位于正阳门南珠市口的同春楼,有爆炒鱿鱼、干烧鱼、赛螃蟹等。位于前门外西河沿的春明楼,其特色与春华楼可称姐妹,烤大虾名气很大。另外还有鸿庆楼等。
68#
发表于 2023-1-16 18:37 | 只看该作者
第九集
新式学堂 34:40

新式学堂是洋务运动时期由洋务派在北京创办的京师同文馆,创办时间是1862年。后来才有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等人主办的京师大学堂,即现在北大的前身。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新式学堂主要有外国语学校、军事学校和技术实业学校三类。

在洋务运动初期,国内具有近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非常短缺,即使是早期教会学校的毕业生也不能满足人才之需。因此,洋务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洋务运动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面对人才压力,洋务派只好采取创办新式学堂的方式,培养系统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及近代科学技术的人才。


从1862年开办第一所近代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开始,到1900年创办江苏武备学堂为止,30年时间里洋务派共创办了近40所新式学堂。
这些新式学堂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外国语学堂,主要有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广州同文馆、新疆俄文馆、湖北自强学堂等;
第二类是工业技术学堂,主要有福州船政学堂、江南制造总局附设的工艺学堂、广东实学馆、福州电报学堂、天津电报学堂、上海电报学堂等;
第三类是军事学堂,主要有南京陆军学堂、天津水师学堂等。在这些近代新式学堂中,教育内容已涉及到国内旧式学校没有的近代自然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知识。
69#
发表于 2023-1-16 18:40 | 只看该作者
第九集
七品芝麻官 36:00

知县,正堂一般是七品官。
一般进士,三甲后进,或者庶吉士没考上,不能在翰林院的,经过吏部筛选,会放到七品知县。
因为古代皇权不下乡,七品县令基本是官位的下限,八品,九品基本就可以归为吏员的部分了。
所以,形容七品官小,就说是七品芝麻官。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官分九品,每一品又有正从之分。“官分九品”源自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魏、晋时期,从第一品到第九品,共分九等。不过,历史上各朝代的具体划分略有差异,北魏时期共分为三十等。隋及元、明、清等朝代则分为九品十八级。


古代的知县确实大多官列正七品,但历史上不少朝代都有“例外”。隋炀帝时,京城所在的大兴(万年)和长安,东都所在的洛阳和河南,四县的县令都被封为正五品。金朝中都所在的宛平和大兴,知县都是从六品。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各县按人口多少划分等级,江北六千户以上和江淮以南三万户以上,都划作“上县”。“上县”的知县都是从六品。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开始按经济发展状况区分各县等级,每年征收田赋满十万石的县称为“上县”,知县也是从六品。清代,全国共有一千多个县,其中四个地位特殊的县其知县均官居正六品。县令由于品级不同,待遇上自然也有差距。比如在明代,正五品县令一年的俸禄是192石米,从七品县令一年的俸禄只有90石米,高低相差100多石粮食。
70#
 楼主| 发表于 2023-1-20 21:54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5-3 13:2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