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泰山乌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特效] 【看历史】金石彩笺录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23-1-7 19:01 | 只看该作者
第七集
下九流 35:20


上九流是指一流佛祖(释迦牟尼),二流仙(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八仙等等),三流皇帝(真龙天子、封建帝王),四流官(大小官吏),五流烧锅(酒厂,封建时代曾是最大厂家),六流当(当铺),七商(商贾),八客(庄园主),九庄田(农夫)。 中九流是指一流举子(举人),二流医(医生、郎中、大夫、药房先生),三流风水(风水先生、阴阳先生),四流批(批八字、算命先生),五流丹青(书画),六流相(相士、看相的),七僧(和尚),八道(道士),九琴棋(古琴和围棋,标志文人)。
下九流是指一流巫(画符念咒招神驱鬼的南方巫师),二流娼(明娼暗娼歌妓),三流大神(以跳唱形式治病的神仙附体的神巫),四流梆(更夫),五剃头的(挑担走四方的理发师),六吹手(吹鼓手、喇叭匠),七戏子(各类演员),八叫街(乞丐),九卖糖(吹糖人的)。
上九流指的是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中九流指的是举子、医生、相命、丹青、书生、琴棋、僧、道、尼
下九流指的是师爷、衙差、升秤、媒婆、走卒、时妖、盗、窃、娼

名不正则言不顺 30:35
出处:《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己矣!”
1.“名不正则言不顺”:“名不正”,名不是名分不是权力,而是“出师有名”的名,理由、目的、动机的意思。圣人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是持者为天下的心而说的,并不是为了争一些权力。“言不顺”,言不是言语、说话,而是“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中的言,著作。如果动机不纯,所立的著述便不合理。


2.“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这里的事不能简单地解释为事情的事。如果解释为事情的事,与后面的“礼乐不兴”就无法贯通了。“礼乐”负责的是教化,如果事情都成了还要教化干什么?“事”是道理的意思,即著述不合理,道理就不成立、不合天理。


3.“事不成则礼乐不兴”:没有道理就不能行教化之事。


4.“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中”,中肯、合适。如果教化不能行,完全依靠刑罚,则刑罚无法做到合适。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五个手指中间还有四条缝啊,刑罚再繁复也会有漏洞,如果不用道德教化百姓,就需要在刑罚上补上这些漏洞,就会把刑罚搞的越来越复杂,过犹不及啊。


5.“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百姓达不到圣人天下为公的心,所以才需要刑罚。刑罚繁复、反复,则会让百姓无所适从。


6.“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所以君子的治世之名必须要能够论述成书,著述比需要能够执行。


7.“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己矣!”君子对待他的著述,一定要小心谨慎啊。

52#
发表于 2023-1-7 19: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庭赏月 于 2023-1-25 19:03 编辑

杨锐
第七集 39:30
第十集 28:26

杨锐(1857年-1898年9月28日),字叔峤,四川省绵竹人,晚清维新变法时期干将、"戊戌六君子"之一。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参与发起强学会。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创立蜀学会,参与著名的戊戌变法。1898年被处斩于菜市口,年仅41岁。遗著有《杨叔峤文集》和《杨叔峤诗集》。
-------------------------------------------------------------

杨锐(1857—1898)字叔峤,又字钝叔。四川绵竹人。举人出身。1889年(光绪十五年)授内阁中书,后晋为侍读。曾入张之洞幕府,在北京任职期间经常写信向张之洞密报朝中动态。中日甲午战争时,主张集精兵猛将大举北援,保卫津沽。1895年参与发起强学会。强学会被封禁后,又联合会中志士抗争。清廷在强学会旧址基础上设立官书局,命其参与选书事宜。1898年春在京创立蜀学会,并办蜀学堂,以张之洞的《劝学篇》为指南,兼习中学和西学。4月列名保国会,而每于集会时常当众假寐。在百日维新中受到光绪帝召见,赏四品卿衔,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参与新政。与康有为相交,但变法主张多有不合,攻击康“多谬妄”,声称要对新法“稍加裁抑”。戊戌政变时被捕,张之洞营救不及,被害。遗著编为《杨叔峤文集》和《杨叔峤诗集》。

《清史稿》:百日维新,中外震仰,党争遽起,激成政变。(杨)锐、光第、嗣同、旭及深秀、广仁同日被祸,世称“六君子”,皆悲其志。
代表诗作
【腊月十五夜月】
锦官城里暂停鞍,红粉楼头独倚阑。
一十二回明月夜,可怜都向客中看。

53#
 楼主| 发表于 2023-1-8 00:14 | 只看该作者
54#
 楼主| 发表于 2023-1-9 14:12 | 只看该作者
5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0 00:18 | 只看该作者
56#
发表于 2023-1-10 18:24 | 只看该作者
第八集
祖大寿 20:50

祖大寿,原籍滁州,辽东宁远(今辽宁省兴城市)人。一般认为,祖大寿是率领“祖家祖父、子侄、别支子孙三辈人”的晚明“辽军中一位资深老将”,又是“明清战争中两次降清”而仕清明臣的“贰臣”,而给人留下他过了中年才出名的印象。
究其原因,在于各种祖大寿的传记史料记载,显示他在明泰昌元年(1620)出任靖东营游击,却忽略了他波折的前半生。
祖大寿原名祖天寿,万历三十七年(1609),任懿路备御;四十三年(1615),在宁远曹庄无端出猎,以致兵士为蟒金等部掠杀,被审监候处决。
57#
发表于 2023-1-10 18:31 | 只看该作者
第八集
买官 27:00

捐纳制度
捐纳,又叫赀选、开纳,有时也称捐输、捐例,即人们所说的卖官鬻爵。它通常由政府条订事例,定出价格,公开出售,并成为制度,这就是捐纳制度。
捐纳开办由来已久,早在秦汉时就已出现。据史书记载,秦汉两代,每逢军兴、河工或灾荒,统治者每多举卖官爵,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公元前243年,因蝗灾,秦始皇赵政 令"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

西汉文帝从晁错之言,令民纳粟边陲,可得上造、五大夫等爵位。汉武帝时,令"吏得入谷补官","令民得入粟补吏。"


东汉末年,汉灵帝为了积财,"聚为私钱",大举卖官,上自三公,下至羽林郎,均可以钱购买,公、卿、吏各有定例。
魏晋南北朝时期,天下干戈,军饷奇绌,各朝无不"鬻官为市";待天下甫定,新朝甫立,又因仓廪虚罄,率行开捐。以后的历代封建政权也无不开办捐例。

清代制度
捐纳制度在清朝是一个很重要的制度,它和科举制度互相补充,一部分人通过科举考试做官,一部分人通过捐纳制度做官,还有一些其他途径。始于顺治朝,完备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冗滥于咸丰、同治两朝,终于宣统朝。它与科举、荫袭、保举同为清朝选拔官吏的三个重大途径,存在了两百多年,对于清代的社会政治,尤其是晚清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产生过非常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特点
1. 统一管理:
包括统一捐项, 五项可以开捐,军需,打仗需要;河工,河决口了,治河;赈灾,闹大的灾荒了;营田开荒,开垦;海防。这五项可以捐纳,不是所有都可以捐纳。
统一主管,户部捐纳局主管。
统一入库,捐了钱统一交户部国库,后来一部分也分到省里边用,主要归户部国库。
统一政策,吏部官不可以捐,吏部是管干部的,管官员的,不能捐。礼部的官不能捐,礼部是管教育,管科举考试,不能捐。就京官来说,尚书、侍郎这一级不能捐,郎中以下可以捐,地方的官员总督、巡抚、布政使这些不能捐,道员、知府、知县以下可以捐,
统一资证,捐纳也要有资格,乡邻要具结担保,当地要给他开籍贯和清白册。是国子监的学生,国子监要出印鉴的证明,就是资格的审查要统一。
2. 明码标价。什么官,多少钱,是有规定的。
3. 官多缺儿少。捐的官很多,那个缺儿,位置,真正的落实到就职少了。
4. 捐纳泛滥。它开始时,有例捐,有常捐。后来很多例捐就变成常捐,这就越捐越滥。


弊端
1. 在财政上,饮鸩止渴。捐纳的本来的意思是解决财政上不足,捐的结果一时财政稍好一点,但是,是饮鸩止渴,后患无穷
2. 在文化上,斯文扫地。
3. 在吏治上,贪污腐败。
4. 在政治上,丧失民心。

清朝的文官制度和捐纳
清朝文官的来源,《清史稿.选举》中有明确记载:“凡满、汉入仕,有科甲、贡生、监生、荫生、议叙、杂流、捐纳、官学生、俊秀。”科甲,即有做官资格的举人、贡士、进士。但举人不一定就能入仕;贡生、监生是入国子监读书的人员,一般多为生员,即秀才;荫生指由家族庇荫而入仕者;比较少见的是议叙、杂流、官学生和俊秀。被议叙者经督抚保奏,经部议授予有功者官职,无常例。官学生和杂流,顾名思义,在官学读书及其他非正途入仕者;俊秀指平民捐纳入监,可归到捐纳一种。可见,清朝入仕门径已非常宽泛。到咸丰时,“发捻”事起,因内战而经济日绌,“仕途芜杂日益甚”。《清史稿》称:“中叶而后,名器不尊,登进乃滥,仕途因之淆杂矣。”


入仕虽然途广,却有轻重主次,又有正途和异途之分。
何谓正途,何谓异途?《清史稿》又说了:“定制,由科甲及恩、拔、副、岁、优贡生、荫生出身者为正途,余为异途。”质言之,经考试、选拔或荫袭者,方为正途。官方是这么说,可出于真才实学的因素考虑,那些十数年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有意见,因此,也有大臣建议将恩荫归到异途。
虽然都能做官,在朝廷心中,两者毕竟还是不同的。官方宣称:“异途经保举,亦同正途,但不得考选科、道。非科甲正途,不为翰、詹及吏、礼二部官。”并明确说道:“有清一沿明制,二百余年,虽有以他途进者,终不得与科举出身者相比。”也就是说,异途学问和礼节不到家,关键部门不用。至于教育部门,更不能用,你一学渣,还是别误人子弟了。
这下科甲出身的官员们心理平衡了。


但在私底下,这群人也有鄙视链,像现在的二本、一本、985一样,一甲不服二甲,二甲自认才高于三甲。三甲和一甲、二甲一起看不起“非甲”。史料记载,明初有个叫赵荣的工部左侍郎,副部长级别,由于他不是正儿八经考出来的,“众以荣不由科目,慢之”,大家都不拿他当回事儿,爱理不理。明朝如此,清朝尤甚。异途入仕者受到正途入仕者的鄙视,科甲入仕的庶吉士、翰林更耻于和异途做官者为伍,人家是读圣贤书,正宗的孔子门生,天子亲擢,清史有录,后世有传。你一个卖糖葫芦、摆地摊儿的有俩钱,也捐了个官,人五人六,性质能一样吗?因此,保持一种读书人的范儿,是他们和文盲的最后区别。


不管是不是捐的,大家都有官做,皆大欢喜。
然,有一条朝廷必须声明:不管是走正道,还是旁门左道,以下三类人免谈,大清的衙门永远对你们关闭。哪三类呢?第一,从事低贱职业者。如果你有不光彩或“下九流”(巫、娼、剃头、戏子、花子、货郎等)的职业经历,什么唱戏剃头,修脚按摩,对不起,您这号人我们不收,也不准你参加考试——丢我们孔圣人的脸。第二,家奴。如果你是奴才出身,或是富人家的长工杂役,您也趁早断了通过科举翻身做主的念想。实话跟您说,这是血统问题。第三,祖父一辈有重罪者。即使你没做过低贱职业,也做不来奴才,但如果你爷爷犯过罪,你也不能报考,更不能做官。想改换门庭,那就好好挣钱,等你的下一代过了三代限制,再好好读书、科举入仕吧。无论科考还是捐官,当时的政审必须提供三代人履历,正是关系到这一限制。
说完科举和入仕,详细谈一谈前面没讲的捐纳。


捐纳首开于康熙十三年(1674),是清朝文官制度和政治中的一大弊政,包括捐官和捐升,目的当然是增加收入,减轻财政负担。虽然当时是所谓的康乾盛世,但有一个关键点——前一年(1673)爆发三藩之乱,之后收复台湾、平定准噶尔、抗击沙俄等内外战争一直没停,所以才有了这么个“众筹”的馊主意。在施行这一政策的前期,捐纳在充盈国库上尚有裨益,也确实起到不小作用,解决了不少问题。也正因如此,咸丰时太平军兴起,“军兴饷绌,捐例繁多,无复限制,仕途芜杂日益甚”。


关于捐纳的根源和原因,《清史稿》中也有提及:其一,“其始固以搜罗异途人才,补科目所不及”。六部有工部,捐纳首开之始是为了搜集能工巧匠,看似勉强说得过去。但从官方史料来看,捐纳多是财政紧缺时的饮鸩止渴之举,因此这个说法比较扯,有矫饰意味。其二,“捐例不外拯荒、河工、军需三者”。这才算是句实话,为了补国家财政之不足。
说到这我们明白,所谓捐纳,一句话:明码标价,卖官鬻爵。


事实上,皇帝们何尝不知,这是在自毁长城、自掘坟墓,置社稷于不顾。因此,大凡立志有一番作为的皇帝,即位之始,总会有诸如大赦天下之类的举措,以示仁政。同样道理,整肃朝风、停止捐纳,也被作为新朝励精图治的flag,当成新君上任的三把火。有清一朝,自恋如乾隆、节俭如道光、悲催如咸丰、短命如同治,御极之初,都有过庄重而形式大于内容的面子工程。但现实却不允许他们搞形式主义,不允许他们“奋发图强”。乾隆、道光、咸丰三人中,坚持停捐政策最长者七年(道光),居中的三年(乾隆),最短如咸丰者,当年宣布停捐,没等过年即恢复捐纳,原因很简单:要打太平军,没钱,着实没有面子。咸丰即位之初,罢免庸臣,整肃朝风,宵衣肝食,广开言路,颇有明君风范,但这不能怪他,怪只怪嘉、道两朝积弊破发,待到太平军起,终是量变引起质变,无力回天了。


捐纳有哪些规则和流程呢?
并不是交钱就有官当。
第一,捐官之前必须查清捐纳人有无欠款,有则还清后方准报捐。

第二,户部专设捐纳司,负责收捐。也就是说,所收款项上缴国库,由户部发咨文给吏部,“部予以据,曰执照”,相当于上岗证和营业执照。
第三,捐纳人员拿着收据和上岗证到吏部铨叙司报到,吏部再经政审,检查手续和资料,一切齐全无误,方准铨选分发。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同时,还有一个重要原则:官不能太大。捐纳所得官衔,京官正五品,外官正四品。因此,按照捐纳规定,即使能花钱买官,想在天子脚下上班,最多只能到五品;在地方为官,最多也只能捐到四品。碰见个别土豪想花钱买个宰相干干,不光门儿都没有,窗户也没有。即使如此,捐纳对当时的文官制度也造成了很大冲击。


清朝时期的捐官制度是什么样的 真的有买卖那么简单吗?
自古以来卖官鬻爵都被视为一个政权腐败的象征,但自秦汉开始,捐纳官爵就已出现。到了明清,捐纳已趋制度化,明码标价的捐官现象成了朝廷补贴财政的重要手段。但买官卖官又非想象的那么简单,清代捐纳制度还是很有特色的。


  清代入仕的正途、异途之分
  “凡满、汉入仕,有科甲、贡生、监生、荫生、议叙、杂流、捐纳、官学生、俊秀。”——《清史稿·选举》
  说到入仕,最著名的途径就是科举考试了,但科举又并非入仕的唯一途径。《清史稿》中有文官来源的记载,其中科甲就是科举这条路选拔出来的士子,也就是有做官资格的举人、贡士、进士,但举人又不一定能做官,朝廷有缺了先仅着贡士、进士候补,举人有可能一辈子都是举人。因为国子监还有一批贡生、监生,他们或是贵族高官子弟,或是地方选派的尖子生,他们入仕的机会更大。另有恩荫惠及的子弟,也是拥有更捷径的入仕门路。


  议叙是指有特殊功劳的人,经督抚保奏,由部议授予官职。官学生和杂流往往是在官学伴读的人,以及其他非正途入仕者。俊秀是指平民捐监,获得国子监的文凭,并非直接入仕,是先解决身份问题,就像今天某部门要求晋升时得有研究生文凭,所以就会有人读个在职研究生,或者到党校进修取得一个同级别文凭。


  “定制,由科甲及恩、拔、副、岁、优贡生、荫生出身者为正途,余为异途。”——《清史稿》
咸丰年间,国家内忧外患,财政压力增加,朝廷为了收取更多捐银,广开入仕门路,因此造成“登进乃滥,仕途因之淆杂矣” 的局面,为了区别各类官员之轻重,便有了正异途之分。大体上将经过考试、选拔或荫袭者视为正途,其余都视为异途。而在异途中“经保举,亦同正途,但不得考选科、道。非科甲正途,不为翰、詹及吏、礼二部官”。也就是说正异之分是以入仕途径为依据,入仕后也有区别对待,正经八百科考出身的才是真正的人才,异途出身的不能进去科教、礼仪、组织部门工作。


所以清朝的官场里存在一个鄙视链,三甲鄙视非甲,科甲鄙视异途,左宗棠被鄙视就是因为这个,捐纳出身的就更不用说了。在实际待遇上正途也要比异途好,比如同样是侯补官员到各省,正途出身的,每月个有二两银子的生活费,捐官则没有。正途出身的代理或署理职能部门期间,是按照一半工龄计算的,而捐官代理期间是不算工龄的。大部分捐官等缺时间远远高于科甲出身,除非继续花钱捐资。


  然而不管是正途还是异途,有三类人是无入仕资格的:首先是从事低贱职业者,常见为“下九流”工作经历的,如剃头匠、算命先生等;其次是家奴,即奴才出身,或者在大户人家做过长工的;最后是祖父一辈有重罪的,这个相当于政审了,无论科考还是捐官,当时的政审必须提供三代人履历。这三类人是科举无门,捐官无路,没有任何入仕的机会。


清代捐纳制度的特色

  上述正途异途之分,由此可清晰认识到捐官是不走正道的途径,清代的捐纳却首开于康熙十三年(1674),万万没想到吧?康熙这样伟大的皇帝开创了清朝的卖官鬻爵。为何呢?因为在康熙十二年爆发了三藩之乱,清政府需要大量财政支撑,而且之后收台湾、平噶尔丹、抗击沙俄等重大事项一直没停过,所以卖官鬻爵就是财政增收迅速见效的手段。


当然卖官鬻爵象征政府昏聩,清政府当然不能明说国库没钱了,所以找了个借口,即“其始固以搜罗异途人才,补科目所不及”。即当时工部人才匮乏,很多具有工程才能的能工巧匠没法参与科考,他们想入仕只能走异途,卖官鬻爵是为了补充实用型、专业型人才储备。然而清政府也做过补充,说“捐例不外拯荒、河工、军需三者”,这个才点明了事实,捐官就是为了补充财政不足。如咸丰时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军兴饷绌,捐例繁多,无复限制,仕途芜杂日益甚”。


  由此可见,捐纳制度最根本的原因是要解决财政紧张的问题,所以清朝的捐纳制度具有明码标价的特色。但皇帝不是傻子,他们很清楚的明白卖官鬻爵不是长久之计,甚至是弊政,所以他们不可能自毁长城,置社稷于不顾。针对卖官鬻爵的现象,皇帝也会做以调控,在无较大财政需求时,整肃朝风、停止捐纳。如道光停捐七年、乾隆停捐三年,这里也有另外一个因素,即捐官者众多,已经没有那么多空缺来安排先前已捐纳的候补人员了。所以这又是清代捐纳制度的一个特色,即捐官是购买“做官的资格”,而不是捐了就能上任,需要待吏部分发选班。


那怎么才能获得官职呢?首先要保证捐官者没有债务,有债务的必须还清了才能捐官;其次要是平民想捐个县令以上的职位,那就先得解决学历问题,即捐监在前,捐官在后;然后捐官的钱是交给户部的捐纳司,户部入库后发咨文给吏部,吏部再“部予以据,曰执照”,即颁发“上岗证”。最后,拿着上岗证到吏部铨叙司报到,由吏部进行政审,一切无误后方可听候分选,有的人一侯就是两三年。如果想提前被选,还要接着捐各类花样,这笔钱比捐官的还贵。
  

至于价钱,以乾隆时的《川运例》来讲,贡监生的身份得4620两;学官中正七品教授2020两、侯补教授2520两。非学官的如正七品京县县丞2220两、侯补京县县丞2800两;正八品县丞3160两、侯补县丞3640两。有人会问为啥八品官比七品官贵,原因是京官在俸禄上是没有外放官员高的,外放官员不仅自主权大,而且享受养廉银的补贴,所以外放官比京官贵。而捐官也是有封顶的,文至道员,武至总兵,若本来就是体制内的,为了晋升快一些,往往先捐至道员,待有缺后相当于直接晋升了,这都属于外放官了,京官最高只能捐至五品。清代捐官虽然制度完善,但等缺问题严重,因而就出现了冗官问题。

综上,捐官在清朝是独具特色的,一般来说新上任的皇帝都会进行停捐政策,目的是整顿吏治,但若财政紧缺,捐纳制度立即摆上台面。有人说捐官基本都是得虚衔,这种说法并不正确,只不过作为异途出身,它的身份要比正途出身低一格,所以在有实职官缺时,是先解决正途,然后再解决异途。而且在捐纳制度中还有平捐、升捐等方式,职执事官可以捐个升迁或者调动,他们都是实打实掌握权力的。



58#
发表于 2023-1-10 18:37 | 只看该作者
第八集
八股文 30:10

中国明清两代科举考试采用的一种专门文体。又称时文、制义或制艺。八股文滥觞于北宋。王安石变法,认为唐代以诗赋取士,浮华不切实用,于是并多科为进士一科,一律改试经义,文体并无规格。元代科举考试,基本沿袭宋代。明代洪武元年(1368),诏开科举,对制度、文体都有了明确要求。不过写法初无定规。成化年间,经王鏊、谢迁、章懋等人提倡,逐渐形成比较严格的程式。此后一直沿用下来,由明中期而泛滥整个清代,直到戊戌变法后,才随着科举考试的停止而废除。
八股文每篇文章均按一定的格式、字数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破题是用两句话将题目的意义破开,承题是承接破题的意义而说明之。起讲为议论的开始,首二字用“意谓”、“若曰”、“以为”、“且夫”、“尝思”等开端。“入手”为起讲后入手之处。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以中股为全篇重心。在这四股中,每股又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名八股文。题目主要摘自四书、五经,所论内容主要据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不得自由发挥、越雷池一步。一篇八股文的字数,清顺治时定为550字,康熙时增为650字,后又改为700字。八股文注意章法与格调,本来是说理的古体散文,而能与骈体辞赋合流,构成一种新的文体,在文学史上自有其地位。但从教育的角度而言,作为考试的文体,八股文从内容到形式都很死板,无自由发挥的余地。不仅使士人的思想受到极大的束缚,而且败坏学风。
-------------------------------------------------------------------------
八股文
八股文从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以后,中国历朝统治者都想方设法加强这种制度。到了明朝,统治者已经不满足于统治经济、政治、军事、连人们的思想也要加以严格控制。八股文就产生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之下,并为后来的清朝所沿用。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文章格式,是一种非常严格的注重格式的文体。每篇文章的格式非常标准,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等组成部分。在起股、中股、后股、束股4个部分,各有两股互相对应的文字,共有八股,所以称八股文。八股也称八比,比是对偶的意思。在这8个部分中,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高低等都要相对成文,字体也有明确规定。对于文章的内容,八股文要求立言必须用古人的语气,题目主要从四书里出,议论的内容也必须根据宋代理学家朱熹写的《四书章句集注》,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字数也有限制。这种文体极大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自采用八股文考试后,学校教育的重心就是教学生读八股、写八股,史学、算学、天文学等科根本无人问津。明末清初大学者顾炎武曾说,八股的害处等于秦始皇焚书,而它对人才的摧残比坑儒还要严重。
--------------------------------------------------------------------
八股文

1905年,自清朝政府一声令下,宣布废除科举制度,八股文便很顺理成章地退出了文学领域。新文化运动兴起,八股作为封建旧文化象征之一,受到猛烈打击,此后可以说是"臭名远扬"……时值今日,我们这一代,恍惚中还有"八股"这样一个名称,在脑中晃了晃,大致知道"八股"是贬义的东西,很坏的东西。但确切地要说出"八股"是什么东西,恐怕我们十有八九不知。只因五四后,很少有人,甚至几乎没人再谈八股,这是原因之一;另外,据说自清废科举后以后,八股文再也不曾出现,并且明清两代五百年间所有八股文选本以及八股文参考书忽然间都销声匿迹(《四库全书》只收录明朝的八股文一集作为标本),事实上,我们这一代见过八股文的确实屈指可数。
在此,谨以启功先生的《说八股》、张中行先生的《说八股补微》、金克木先生的《八股新论》合集由中华书局出版的的一书为大体,摘录其要整理一下。
"八股"二字,现在已几乎成为"陈腐旧套"、"滥调子"的代称。启功先生说曾遇到用这二字为贬义词的人,有的竟不知它是一种文体的名称,更不说八股为什么那么坏的理由。我很久前在网上寻师访友时,便曾遇到一位误认为文言文就是八股的朋友。
其实"八股"是一种文章形式的名称,它本身并无善恶之可言。只是被明清统治者用它来做为约束士子思想的工具,同时他们又在这种文章形式中加上些繁琐而苛刻的要求。由积弊而引起了这种文体的不适,以致为时人、后人所不耻,不但它本身不必负责任,还可以说八股实在冤了。
八股文的异称——因该文中有四联,两两相对,好比人有两股,所以叫八股;又因为相对它相对两汉唐宋的"古文"来说,所以又叫"时文";可能有人嫌"股"字不雅,便称八股为"八比",殊不知八比便是十六股了,名实不符;明代出第的题目也有出自《五经》中,但主要还是出自《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特别是清代,所以八股又叫"四书文";那时皇帝的命令称为"制",八股是皇帝命作的文艺,所以又叫"制艺"、"经义"、"制义"。


八股文的最大特点

——八股文的体制,是要"代圣贤立言",全文一定要效仿哪位圣贤的口气来说,并要符合朝庭的意旨,且以朱子所注《四书》为准绳。这就是前面所说"明清统治者用它来做为约束士子思想的工具"的意思,更不准发挥自己思想,所以有人称八股只是"敲门砖"(指只是求官的途径),诚然,那时的文人多不屑写八股。

八股文的起源

——八股文确立于明代,是明、清朝的科举考试主要文体。八股本是元朝和明初开始定为考试科目的"四书文",溯源于宋朝的"经义"考试。创始者的文章据说是政治家王安石,但此事还不能确定。

八股文的题目

——主要题目多出自《四书》,也就是以四书中的某字某句为题。少数字的题(大约十字之内),称"小题";多数字的题(大约十字外),称"大题"。也许是怕重复以前考过的句子,也许是为了增加难度,后来出的题多是东一词,西一句,比如榷大学》一句"日日新",又加一句《孟子》中一句"君命召",就以这六字为题了。这在我们来看,有些不可思议。

八股文的基本形式

——或者说是八股文步骤,还并不怎么复杂。首先是破题,其次是承题;再是起讲;最后便是提比、小比、中比、后比、(或者说是提比、中比、后比、束比),也就是四比、八股;文末是收合。

"破题"

——从破字,我们可以看出这里有"解开"、"分析"的意思,就是要开篇先把题义点明。也就是说出这次要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性质也就相当于今天所谓文章的"主题"。但有规定,第一是只能用两句话;第二是这两句要概括题义、解释题义,只是绝不能直说题义。从实质上说,这种破题方法,和作谜语极为相似。进一步来讲,整篇八股文就是谜面,题目便是谜底。而且破题是作八股文最重要的一关,破题好坏直接影响到整篇。有一篇题为《子曰》的八股文很有名,其破题是--匹夫而为天下法,一言而为天下师。前句破"子"字,后句破"曰"字,真是才华横溢。这也是最标准的破题。再有一列笑话,题目是《三十而立》,其破题是--两当十五之年,虽有椅子板凳而不坐也。前句破"三十",后句破"而立"。

承题

——便是进一步作主题的补充,类似"副标题"的作用,具有承上启下的使命,以三句为标准。
起讲

——较深入地说明这个问题的用意所在,内容大意,最多不超过十句。
四比

——四比就是提比、小比、中比、后比、(或者说是提比、中比、后比、束比),四比分为八股,就是逐条分析,正面如何,反面如何等等,可以说就是正文。较难的恐怕就是这四比了,因为每两股必须成为一副对联,共四联。按对子一样,词性相对,平仄相对。试想,一句诗找出可对之句,毕竟不是很难,若是长篇大论的句子,句句都对上联,就不太容易了。
收合

——收场结束语,一般约八句之内。

古代八股文中的八股是指哪些
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
旧时科举,八股文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气说话,四副对子平仄对仗,不能用风花雪月的典故亵渎圣人,每篇文章包括从起股到束股四个部分。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所采用的一种专门文体。又叫制艺、制义、时艺、时文(相对于古文而言)、八比文等。它要求文章必须有四段对偶排比的文字,总共包括八股,所以称八股文。“股”或“比”,都是对偶的意思。


扩展资料:
八股文的主要文义在于诠释经书的义理,并要求据题立论,所以很少有作者自由阐发的空间,而它的重要体裁特征便是对偶性。
八股文是明清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明清时“科举”考试时写的八股文对内容有诸多限制,观点必须与“朱圣人”朱熹相同,极大地制约了丰富内容的出现。


八股文的字数也有限定。明初制度:乡试、会试,用《五经》义一道,500字。《四书》义一道,300字。清康熙时要求550字,乾隆以后一律以700字为准。书写亦有格式。


八股文
从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以后,中国历朝统治者都想方设法加强这种制度。到了明朝,统治者已经不满足于统治经济、政治、军事、连人们的思想也要加以严格控制。八股文就产生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之下,并为后来的清朝所沿用。
59#
发表于 2023-1-10 18:42 | 只看该作者
第八集
经史子集31:35

我国传统的图书分类法,把所有图书划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称为四部。经部包括儒家经传和小学方面的书。史部包括各种历史书,也包括地理书。子部包括诸子百家的著作。集部包括诗、文、词、赋等。我国传统图书分类的四大部类。经部包括儒家的经典和小学方面的书。史部包括各种历史书和某些地理书。子部包括诸子百家的著作。集部包括诗、文、词、赋等总集、专集。
详细解释
经:经书,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史书,即正史;子:先秦百家著作;集:文集,即诗词汇编。泛指我国古代典籍。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经史子集,区分为四,九流百氏,咸类附焉,一定之体也。”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经史子集》:“今《隋书·经籍志》已分经史子集者,《隋书》本 唐 人所修也。近代説部之书最多,或又当作经史子集説五部也。”

"经史子集"古代人将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一些大型的古籍丛书往往囊括四部,并用以命名,如《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可见四部分类对古籍的重要意义。经:经书,是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史书,即正史;子:先秦百家著作,宗教;集:文集,即诗词汇编。泛指我国古代典籍。

四部简介
"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适用于传统文化典籍。今天,它仍是我们熟悉古籍、进而了解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五四以来,我国借鉴西方的图书分类法,按现代学科体系进行图书分类。截止到2013年10月我国各类图书馆普遍仍采用的是九十年代修订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但是,由于不少古籍很难纳入中图法的分类体系,因此一般古籍图书馆(库)的庋藏和检索,仍袭用传统的四部分类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代产生的典籍难以数计,据不完全统计,留存至今的尚有8万余种之多。对古籍的分类整理也很早就开始,第一次大规模的古籍整理,始于公元前26年西汉成帝时,由刘向、刘歆父子先后主持,内容包括搜辑、校勘、分类、编目等,最终编成了中国最早的国家图书馆目录《七略》。



《七略》将当时搜辑整理的典籍分为六艺、诸子、兵书、数术、方技、诗赋六大类,加上概论性质的辑略,总题《七略》。该书早已亡佚,但它的基本内容都被保存在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因此,《汉书·艺文志》成为今存最早的古籍分类目录。

汉代以后,各种官修,私撰的古籍分类目录不断涌现,分类方法也不断有所改进。西晋荀勖的《晋中经簿》将六略改为四部,即甲部录经书(相当于六艺),乙部录子书(包括诸子、兵书、数术、方技),丙部录史书,丁部为诗赋等,这就奠定了四部分类的基础。东晋李充所编《晋元帝书目》根据当时古籍的实际情况,将史书改入乙部,子书改入丙部,这样,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已略具雏形。


四部体制的最终确立,体现在《隋书·经籍志》中,这部实际上由唐初名臣魏征所编的目录,正式标注经、史、子、集四部的名称,并进一步细分为40个类目。
除了上述四分法、六分法外,历代还有将古籍七分、九分以至十二分的,但都不占主导地位,这说明经过时间的检验,四分法能较好地解决繁复的古籍分类问题,因而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当然,四部之下的各种类目,历代都有所变动,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分为四部44类,有较大的权威性。


60#
发表于 2023-1-10 18: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庭赏月 于 2023-1-10 18:50 编辑

第八集
《汉宫秋月》32:50


《汉宫秋月》是中国名曲。原为崇明派琵琶曲,现流传有多种谱本,由一种乐器曲谱演变成不同谱本,且运用各自的艺术手段再创造,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这是民间器乐在流传中常见的情况。《汉宫秋月》现流传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筝曲、江南丝竹等。主要表达的是古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汉宫秋月》是著名的十大古曲之一,但乐曲的历史并不长。原为崇明派琵琶曲,乐曲要表达的主题不是很具体。不少相关文章对此曲解题时都模糊地称,此曲旨在唤起人们对受压迫宫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具有很深的艺术感染力。有的文章称,此曲细致地刻画了宫女面对秋夜明月,内心无限惆怅,流露出对爱情的强烈渴望。
《汉宫秋月》很可能与《汉宫秋》有一定的关系。而《汉宫秋》是一出元末杂剧,作者是马致远。《汉宫秋》讲的是王昭君和亲出塞的故事。汉初时开国元勋多为布衣出身,而后妃、宫女也多出身微贱。基于这一传统,汉朝的宫女与嫔妃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因而,每一位宫女都心存梦想,即有朝一日能获得被皇帝宠幸的机会。然而王昭君在宫中深居数年,却连皇帝的影子都没见过。


葛洪的《西京杂记》中介绍了一则在后世广为流传的故事。宫廷画师毛延寿因向王昭君索贿不成,就在王昭君的画像上点了一颗痣,使王昭君的相貌显得比较普通。由于宫女太多,汉元帝只凭借画师呈上的画像上来选择宫女。这样一来,原本拥有惊人美貌的王昭君就淹没在众多的宫女里了。此为野史,不足为信。


据《后汉书·南匈奴传》记载:"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以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斐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然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从上面的文字中可以看出,王昭君之所以自愿远嫁匈奴,是由于"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与其在宫中过着冷清孤寂的生活,让青春年华年复一年的老去,不如远赴异域。所以听说汉朝的属国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入长安朝觐天子并自请为婿之时 ,王昭君果断的毛遂自荐。然而,皇宫内的生活虽然孤寂,倒也平静,匈奴所居之地是草原大漠,未来如何,谁也不知。



李白有诗云:"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杜甫显然很同情王昭君,他写下了"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的诗句。
而做为政治家的王安石却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他认为昭君出塞不是件坏事,写诗云,"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王昭君出塞时,是否充满了悲怨情绪,后人已无法得知。无论如何,这对她来说是一个并不轻松的人生选择。虽然这是一次政治婚姻,但王昭君的想法也许并不复杂,并非抱有为"汉匈两族世代团结友好"的目的。这种说法显然是意识形态对历史的强行解读了。

后来昭君在匈奴生了两个儿子。呼韩邪单于死后,他的儿子继位,欲娶昭君。父死后,子可娶继母,兄死后,弟可娶其嫂,这本是胡俗,在匈奴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昭君觉得难以接受,于是上书汉成帝求归,成帝敕令其可以不尊汉习从胡俗,昭君后来只好服从。唐代吴兢在《乐府古题要解》中却说,昭君誓死不愿改嫁给呼韩邪单于的儿子,于是,"昭君乃吞药而死"。难道历史上的"昭君怨"就是源自这等讹传?


宫女之怨是个传统话题。汉乐府中有不少关于宫女之怨的题材,如《玉阶怨》,《昭君怨》,《昭君悲》等。后来甚至形成了专门描述后宫的诗体,名为宫词。唐朝张祜的一首五言绝句《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即是描述宫女的佳作,写出宫女积郁难遣的深怨。



唐朝诗人王建、五代时后蜀花蕊夫人都曾做过《宫词》百首。宫女身居深宫,不得自由,日久自然生怨。
另一方面,西汉辞赋家邹阳在《狱中上梁王书》中曾感叹:"女无美恶,入宫见妒。"三千嫔妃和宫女,整天想的事情是向皇帝一人争宠,怎能不妒。
然《汉宫秋月》中的幽怨并非小家碧玉式的、弱不禁风的闺怨。汉代宫娥身材健硕,能陪皇帝骑马、打猎,宫内活动受到的限制也较后世皇宫为少。因而她们怨则怨矣,本身并不幽闷纤弱。

汉代宫女中也有不怨的。有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讲汉代有一个宫女名叫元宵,做得一手好汤圆。她每天极为想念家里的父母姊妹。她的诚心感动了皇帝,以后每年正月十五,汉武帝批准家家户户做汤圆,点灯笼,允许娘娘宫女出宫与民同乐。那一天,元宵在自己的灯笼上写着"元宵"两字,带着自己做的汤圆出宫,与家人团圆。


赠花卿 (七绝)
唐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礼仪划分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礼仪制度极为严格,即使音乐,亦有异常分明的等级界限。据《旧唐书》载,唐朝建立后,高祖李渊即命太常少卿祖孝孙考订大唐雅乐,"皇帝临轩,奏太和;王公出入,奏舒和;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这些条分缕析的乐制都是当朝的成规定法,稍有违背,即是紊乱纲常,大逆不道。


赏析评价
这首绝句,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对它的主旨,历来注家颇多异议。有人认为它只是赞美乐曲,并无弦外之音;而杨慎《升庵诗话》却说:"花卿在蜀颇僭用天子礼乐,子美作此讥之,而意在言外,最得诗人之旨。"沈德潜《说诗晬语》也说:"诗贵牵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杜少陵刺花敬定之僭窃,则想新曲于天上。"杨、沈之说是较为可取的。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礼仪制度极为严格,即使音乐,亦有异常分明的等级界限。据《旧唐书》载,唐朝建立后,高祖李渊即命太常少卿祖孝孙考订大唐雅乐,"皇帝临轩,奏太和;王公出入,奏舒和;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这些条分缕析的乐制都是当朝的成规定法,稍有违背,即是紊乱纲常,大逆不道。

花卿,名敬定,是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曾因平叛立过功。但他居功自傲,骄恣不法,放纵士卒大掠东蜀;又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杜甫赠诗予以委婉的讽刺。
耐人寻味的是,作者并没有对花卿明言指摘,而是采取了一语双关的巧妙手法。字面上看,这俨然是一首十分出色的乐曲赞美诗。你看:
"锦城丝管日纷纷",锦城,即成都;丝管,指弦乐器和管乐器;纷纷,本意是既多而乱的样子,通常是用来形容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的,这里却用来比状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乐曲,这就从人的听觉和视觉的通感上,化无形为有形,极其准确、形象地描绘出弦管那种轻悠、柔靡,杂错而又和谐的音乐效果。

"半入江风半入云"也是采用同样的写法:那悠扬动听的乐曲,从花卿家的宴席上飞出,随风荡漾在锦江上,冉冉飘入蓝天白云间。这两句诗,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乐曲的那种"行云流水"般的美妙。两个"半"字空灵活脱,给全诗增添了不少的情趣。


乐曲如此之美,作者禁不住慨叹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天上的仙乐,人间当然难得一闻,难得闻而竟闻,愈见其妙得出奇了。

全诗四句,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

然而这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其弦外之音是意味深长的。这可以从"天上"和"人间"两词看出端倪。"天上"者,天子所居皇宫也;"人间"者,皇宫之外也。这是封建社会极常用的双关语。说乐曲属于"天上",且加"只应"一词限定,既然是"只应天上有",那么,"人间"当然就不应"得闻"。不应"得闻"而竟然"得闻",不仅"几回闻",而且"日纷纷",于是乎,作者的讽刺之旨就从这种矛盾的对立中,既含蓄婉转又确切有力地显现出来了。


宋人张天觉曾论诗文的讽刺云:"讽刺则不可怒张,怒张则筋骨露矣。"(《诗人玉屑》卷九引)杜甫这首诗柔中有刚,绵里藏针,寓讽于谀,意在言外,忠言而不逆耳,可谓作得恰到好处。正如杨伦所评:"似谀似讽,所谓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也。此等绝句,何减龙标(王昌龄)、供奉(李白)。"(《杜诗镜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4-20 16:5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