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泰山乌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文] 【中国通史】月鸦诗词选

[复制链接]
141#
 楼主| 发表于 2022-9-24 11:05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古代体育

主讲人简介
崔乐泉,1959年生于山东桓台,先后就读于山东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体育学院和上海体育学院,获历史学硕士和教育学博士,是我国首位体育史专业的博士学位获得者。现为中国体育博物馆研究员、中国体育史学会常委兼副秘书长。近年来主要从事体育考古学、体育史学和民族体育学方面的研究,出版有《中国武术史》《中国近代体育史》《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图录》等10余部学术专著。

内容简介
在原始社会人与自然斗争的渔猎、采集、生产活动中,在先民祈求神灵保佑的原始宗教舞蹈中,在原始部落之间的征战中,诞生了独具东方特色的中国古代体育。

中华体育文化是与中国社会历代传统文化同步发展的,中国古代的体育运动无论是形式、技法均有着鲜明的东方文化特征,流露出了先民的聪明才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丰富多彩的中华体育文化,是支撑世界体育文化辉煌殿堂的重要支柱。从生产实践、战斗技能中转化出来的体育运动项目,充分体现出了中国古代体育的以增强自身体格体能、娱乐为主的体育精神,虽然有些项目在历经朝代更迭后消失了,但它对我国及世界体育的诸多项目有着深刻影响。

在中国古代的词汇中并没有“体育”这个词。这个词是十九世纪从日本传入的。但是,这并不代表中国古代没有体育,只是没有现代意义上的体育。现代体育是时代的产物。在中国古代,表现体育活动的内容,在文献和文物资料中都有体现,包括从远古人类劳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有关体育活动。当这些体育活动从远古人类的生产劳动中独立出来,并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存在的时候,即被赋予了游戏的、竞技的、健身的和教育的功效与功能。

中国古代体育可归结为五个方面:第一部分是从生产实践活动和军事战斗技能中转化出来的一系列活动项目。包括射箭、“田径”运动形式,以及水上与冰雪运动项目。第二部分,具有技击和保健特色的武艺、武术与养生活动;第三个方面,娱乐特色的球类运动—蹴鞠、马球和捶丸;第四个方面,在春秋时期已经相当普及的、具有益智特点的盘上棋类游戏;最后一个方面,是具有地域和民俗时令特点的民俗、民间体育,包括龙舟竞渡、还有其他的具有民俗特色的一些体育活动。

当世界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混沌朦胧状态的时候,以中华民族为代表的中国东方体育文化已经从公元前五千年左右开始逐步向文明社会过渡,并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个性。而此时,以欧洲及地中海为代表的西方古代体育,这时候才刚刚起步,经过公元前八至五世纪的发展,西方的体育才逐步形成。所以说在早期,还是东方体育占了主要的地位,它对世界体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作为东方典型代表的中国古代体育,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上,有的项目虽然在风行一时以后消失了,但是有的随着生命力的增强还是流传下来了。

全文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谈的题目是中国古代体育。对于中国古代体育,大家有些陌生,因为我们平时接触的都是现代体育。不过,随着北京市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作为人文奥运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传统体育也时常见诸媒体,所以大家也比较了解一点。在这里,我所讲的中国古代体育,从时间上来说,是指从体育活动的出现,到十八世纪末西方现代体育传入中国为止的这个时间;从内容上来说,是指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产生并发展的传统体育活动形式。它既包括了华夏民族的传统体育形式,同时还包括了在历史上民族交往过程中,少数民族以及其他国家的传统体育形式传入我国并发展起来的体育活动。

大家知道,在中国古代的词汇中,并没有“体育”这个词。这个词是十九世纪从日本传入的。但是,这并不代表中国古代没有体育,只是没有现代意义上的体育,现代体育是时代的产物。在中国古代,表现体育活动的内容,在文献和文物资料中都有体现,包括从远古人类劳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有关体育活动。当这些体育活动从远古人类的生产劳动中独立出来,并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存在的时候,即被赋予了游戏的、竞技的、健身的和教育的功效与功能。

现在在座的各位,当大家一提起体育的时候,就会想到体育健儿们在赛场上竞争的场面,因为这是现代媒体向大家努力灌输的概念。实际上,中国古代体育主要还是指那些带有竞技特点的技巧娱乐性的活动形式,当然还包括人们为了增强自身的体格和技能而实施的一些自我训练。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尽管中国古代体育的一些形式和现代体育,包括流行的一些体育形式有些相类,但并不代表我们把古代体育的一些和现代体育相类的形式重叠到一块,就讲清了古代体育。实际上,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体育之间还是有着不同的宗旨,他们各有各的正面,也各有各的负面。就竞技这一点来讲,西方体育强调的竞技性比较浓厚;中国古代体育强调的是娱乐性。大家从画面可以看得出,一幅是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赛跑图,一幅是中国古代的养生图,画面典型地透视出了中西体育文化之间的差异。

的确,从另一个方面讲,由于中国古代体育本来不太注重竞技性,它甚至并不刻意追求超乎自然常态和令别人叹为观止的体格与体能,它也完全有理由拒绝仅仅用一些赛场上人为的量化指标,去判定人们的健康水准,特别是在人们为了身体某一部分过度发达而损害另一部分的健康成长时。更何况正因为中国古代体育讲究自家的切身体会,不需要别人去评判,无论男的老的少的、强的弱的,都可以身体力行。从这一点上来说,中国古代体育倒反而更接近体育的真精神。当然我这样讲,并不是为了非得要在不同的体育体系之间划分出孰强孰弱来。我强调的是一种理解的观点,因为有了这种观点,才能对一个自成体系的传统体育文化形式,有一个切身处地的了解。从这一点出发,我把中国古代体育分为五个方面给大家介绍。

第一部分是从生产实践活动和军事战斗技能中转化出来的一系列活动项目。这里包括了射箭、“田径”运动形式,以及水上与冰雪运动项目。射箭,可谓是中国古代体育项目的鼻祖了,据考古发现,它在距今两万八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峙峪人文化遗址,曾经发现了一件距今两万八千年前的石箭头,这表明当时人类已经在开始使用弓箭了,这是用石头磨制的箭头,绑在木杆上作为当时射箭的用具。到了商周时期,随着青铜工具的出现,石箭头开始向青铜箭头发展。到了汉代,随着铁制器械的发展,青铜箭镞逐渐地向铁箭镞发展。随着箭头的多样化,射箭的形式发生了很多变化,譬如射箭在周代就被列入当时教育的内容之一,当时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箭就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当时,射箭是一种礼仪,射箭活动要喝酒,还要奏乐,这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早的射箭比赛了。当时的孔子、荀子以及墨子等等,都是射箭爱好者,而且对学生身体力行,同时也鼓励学生射箭。到了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曾经提倡“胡服骑射”,把少数民族的射箭技术引入内地,同内地传统的射箭结合起来,把射箭运动推向了一个高潮。到了汉代,射箭运动除了在实践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在理论上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总结,仅《汉书。艺文志》记载的射法,就包括《李将军射法》、《魏氏射法》等等有八种六十九篇之多。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射箭出现了专业的比赛,在《魏宗室常山王遵传》里边,曾经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当时的北魏孝武帝在洛阳的华林园举行了一次射箭比赛,他把一个能容两升的酒杯,悬于百步之外,让19个运动员进行竞射,最后谁把这个酒杯射着了,谁就把这个酒杯据为己有,这在当时叫“奖杯赛”,在中国体育史上,这可是最早的一次奖杯赛了。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一直到隋唐,射箭活动得到了巨大发展。唐代武则天设立了武举制,在武举制里规定了九项选拔和考核人才的标准,其中五项是射箭,包括长跺、马射、步射、平射还有筒射等等。从唐代到宋代,整个射箭在民间更为普及,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在当时的河北一带,民间组织的“弓箭社”就有六百多个,参加的人员有三万多,这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专业运动员组织了。到了明清,由于满族人入主中原,把少数民族的射箭活动也带入中原,射箭得到了更广泛的开展。康熙61年(1722年),曾经将“木兰秋狝”定为恒制,把承德作为涉猎的一个重要活动场所,提高了整个射箭的开展。当时,由于射箭活动比较普及,加上清代中后期西方的火器在中国进一步普及,射箭逐渐地从军事领域退出去了,演变为一种纯粹的射箭比赛。大家看到的这一幅清代射箭图,是很典型的一幅体育比赛的画面。

下面跟大家介绍一下“田径”。田径,在古代实际上也没有这个词,但是与田径有关的同义词,如跑的同义词“走”,投的同义词“掷”,跳的同义词“逾高”、“绝远”等等经常见之于文献当中,因为田径比赛是现代体育的基础,所以它在整个中国古代体育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体育史上,留下了许多很动人的故事,譬如“夸父逐日”、“逾高绝远”等等,这些都是反映当时“田径”运动的一些故事、一些传说。从战国一直到汉代,由于车战改成大规模的兵团作战,所以士兵的走、跑是部队的主要训练方式,具有长跑能力的人,就成为当时军队的重要人才。在汉画当中,大家可以看到这么一种画面,在《车马出行图》前边,往往有两个奔跑的武士,在当时,它的名称叫“伍伯”,因为“伍伯”经常在飞驰的奔马前边跟马一起跑,所以练就了长途奔袭的能力,他们在传递信息或者重大战役当中,往往发挥马拉松的作用。从汉代开始,由于长跑得到人们的重视,到了后来就发展出一种专业的比赛。到了元代,出现了一种长跑比赛叫“贵由赤”,“贵由赤”是蒙古语,就是快行者的意思。当时“贵由赤”比赛是这么一种方式,在元大都,就是今北京一个点,元上都,就是内蒙古一个点,这个距离是180里,赛跑是两个地点同时进行。大家知道,现代马拉松是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创始的,它的距离是42.195公里,这个“贵由赤”比马拉松的距离长两倍多,而且时间上要早六百多年,所以说,中国古代“贵由赤”的长跑赛在体育史上比马拉松的意义还重大。

除了跑,跳、投掷也是田径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战国兵书,像《六韬》、《吴子》以及其他兵书里边,都有这么一项:选择善投掷、善跳跃的兵组成特殊兵种进行训练,这一项训练方式,促进了田径运动中跑以及投掷、跳跃的发展。南北朝时期,民间曾经流行着一种跳跃运动,叫做“赌跳”,赌就是赌博的赌,赌跳就以跳高为胜,当时刘宋皇帝也鼓励大臣、鼓励军队跳高进行比赛,这对整个军队、对民间跳跃比赛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跑和跳以外,投也是田径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在战国时期,秦军为了统一全国,曾经在部队当中提倡一种“投石超距”的训练方式,让士兵练习投、练习臂力,这样增强了军队以及士兵的素质,提高了战斗能力。

从汉代一直到唐代,军队对于有投掷技能者都是“具禄封进”,进行嘉奖。到了明清时期,由于投的发展,出现了多种的方式,包括工具都有改进,像蒙古族使用的一种投掷用的“布鲁”,有好多形式,它一是投远为主,一是投准为主,当然还有其他的很多了。所以,投的发展,对现代体育当中包括铁饼、标枪、铅球等等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这是讲的“田径”。

另一个就是弄潮游泳与跳水。在东周时候,南方各国都提倡水战、舟战,所以水上兵士训练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在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件《宴乐渔猎攻战纹铜壶》,壶壁上就有一幅雕刻水中进行游泳的画面,从这里看出,人与鱼共游是非常明显的,有的像自由泳,有的像蝶泳,整个画面给人以很清新的感觉。秦汉以后,游泳活动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到整个南北朝时期,游泳活动在全国各地普及,北方地区以及西北地区游泳都还存在,敦煌莫高窟就有一幅很典型的画面,这个画面是敦煌257窟里的一幅《弄潮游泳图》,从画面上四人游泳的姿势来看,跟现在的游泳姿势基本一致。当时,南方游泳主要集中在端午节五月五日举行,主要在钱塘江,还有一些比赛。整个游泳在当时得到很大发展,也受到了众多民众的喜爱。唐代一个著名的诗人李益,曾经写过这样一首五言诗,他说:“嫁与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朝有汛,嫁与弄潮儿”。就是说一个商人遗弃的妻子,竟然去嫁与一个在大海中弄潮游泳的好手,这说明弄潮游泳的健儿已经成为当时的“体育明星”了,受到人人的尊敬。从魏晋南北朝一直到宋朝,整个游泳在南方是比较普及的,特别到了宋代,整个弄潮还是以南方的浙江之潮为主。当时钱塘江之潮,在全国都是挺有名的,南宋词人辛弃疾,曾经把当时在南方弄潮游泳的壮观景象用一首诗作以表达,这首诗是这么说的:“吴儿不怕蛟龙怒,风波平步,看红旗惊飞,跳鱼直上,蹴踏浪花舞。”游泳健儿在水上活动的场景跃然于纸上。到了明清,游泳在全国各地比较普及,在西藏的布达拉宫就有这么一幅画面,反映当时的人在水中游泳、跳水的画面,而且非常形象。

与游泳有关的,还有跳水、泅水。跳水在民间叫“扎猛子”,它主要是流行于民间,直到隋唐,随着游泳技术的改进,跳水的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到12世纪的宋代,在跳水项目中出现了一种叫做“水秋千”的跳水活动,当时“水秋千”怎么跳呢?就是在大海当中的船上树两个很高的竹竿,竿上扎上秋千,当跳水运动员荡到跟秋千的横梁齐平的时候,突然一个跟斗从秋千上跳入水中。由于这种方式比较惊险,而且高度也比现在高,所以它要求运动员不仅要有高超的技艺,同时还要有一定的耐力和勇气。但是从整体上来说,这种跳水毕竟是民间的一种跳水活动,到了20世纪30年代,随着现代西方跳水运动传入中国,整个国家的跳水运动才缓慢地发展起来。

第一部分最后一个方面,我想给大家说说古代的冰雪运动。我国古代冰雪运动在隋唐时期就已经存在了,而且是北方的少数民族首先掌握的。当时,在东北地区的女真族曾经发明了一种竹马滑冰,人踏在竹马上,手执一根曲棍,向前滑行,这是最早的一种滑冰的方式。在《隋书》里,记载了距今一千四百多年前,大兴安岭的“室韦人”曾经“骑木而行”滑雪,它是脚踏在两个滑板上,相当于现在的雪橇,进行滑雪。从宋明以后,冰上运动更为兴盛,据文献记载,明熹宗五年(1625年)正月初二,东北建州女真的首领努尔哈赤,在太子河上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冰上运动会,他进行的第一个项目是冰球,然后又进行花样滑冰表演。当时规定,凡是冠军获得者赏银二十两,亚军十两,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有文献记载的第一次冰上运动会。到了清代,随着满族人入主中原,把他们的一些冰上活动也带入内地。规定:每年从全国各地选拔近千名“善走冰”的人,入宫进行训练,每年从冬至到三九在太液池,就是现在的北海和中南海进行训练、进行表演。当时的画家金昆、程志道曾把这个壮观场面作了一幅《冰嬉图》,从《冰嬉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表演有花样滑冰的金鸡独立、哪咤闹海等等。还有杂技表演的弄幡、爬竿等等,另外有军事训练冰上射箭,还有一种冰上踢足球,这都是当时滑冰表演的各种项目。所以这个形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现在的花样滑冰还丰富得多,这是第一部分。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第二部分,具有技击和保健特色的武艺、武术与养生活动,同时我把角抵与相扑,还有马术也一块儿给大家介绍。武术,在中国古代体育的历史上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器械,一个是拳术,一个是器械演练。武术器械在商周时期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实它最初是从生产工具和军事兵器发展演化过来的,商周时期的一些青铜兵器,像戈、戟、钺、矛、斧、刀、剑、铩、殳等等都是最早的武术器械。秦汉,随着铁制武术器械的发展,整个武术器械的内容、范围和种类更加多样化了。在中国古代,由生产工具、军事器械发展出来的武术器械,有这么几大类,一个是钩击类器械,有戈、钩形器、戟、吴勾等等;击刺类器械,有矛、剑、铩、殳、枪、叉等等;劈砍类器械,有刀、斧、钺;砸击类器械,有棍棒头、鞭锤等等;卫体类器械,有护臂、护甲以及盾。器械的发展,促进了整个武术器械走向多元化,可以说我国古代武术器械多样化都是从这几类演变发展过来的。

除了器械,拳术也是武术当中一项重要内容,最早在《诗经。巧言》当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无拳无勇,职为乱阶”,说明当时的拳术已经出现萌芽了。到了汉代,拳术活动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仅《汉书。艺文志》收录的,就有《手搏》六篇,这是最早的有关拳类著作的记述。在画像石上我们可以看到有关拳术演练的画面,这是出在南阳的一幅汉代画像石,上边表现的人与人之间进行拳术相斗的画面比较形象。从汉代一直到隋唐,整个拳术在民间比较普及,特别是在宗教寺院,在其他的宗教圣地,拳术成为一种武术演练形式。在敦煌 莫高窟,就有一类以拳术演练为主的图案,而且这种图案表现非常多,说明了当时与武艺有关的内容在整个民间是比较普及的。到了明清,拳术、拳法得以总结,因为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理论性的总结上升到一个高度,像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就曾经记载了宋太祖的“三十二式长拳”。明代,拳术已经出现了内外家,内家是以少林武术为代表,外家是以张三丰创立的武当武术为代表。到了清代,几大拳系已经逐渐形成了,当时文献记载的拳系有几十个,拳套路有几百多种。这里展示的一幅关于少林寺《拳术演练纹》的壁画,就很形象地展示出在清代拳术已经非常普及了。

除了拳术,器械演练也有很大发展。实际上,器械演练是随着武术器械的丰富和拳术的发展而出现的。到了秦汉,适应“近战决胜负”之需要,器械演练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汉画像石就有许多表现器械演练的画面,这是在河南出土的汉画像砖,上有两个人在击剑。除了击剑,当时还有其他器械的技法,剑对钩镶、剑对戟等等多种,有单人训练,也有双人训练。所以说器械演练除了实战的,在民间互相之间的演习也非常普及。到了三国时候,这项活动也普及到民间,普及到一般老百姓当中,像三国吴朱然墓里边曾经出土了一个漆盘,上面有两个小童进行对棍表演的画面,这叫棍术,在民间都有存在。从宋元一直到明清,出现了一个关于器械演练的统称,叫“十八般武艺”,其实“十八般武艺”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它本身是一个器械演练的统称,它可以是十八般,也可以更多,这个名称本身并不是限定某个数字,表示了中国器械演练的技术已经相当丰富了。在明清绘画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关器械演练的场景。

与武术相关的还有一大类是古代的养生,保健养生被称为中华武术之魂,也可以叫做中国整个古代体育的基础。保健养生在古代主要分这么三大部分,一个是导引术,一个是行气术,还有一个按摩术。

行气,又叫吐纳,又叫胎息,又叫练气。行气起源什么时候,现在文献记载还不是太明确,但是从考古资料来看,在天津历史博物馆存有一件《行气铭玉杖首》,这是一件玉器,它上面刻有四十余个字,用“三字诀”的形式,把行气的要领跟功能做了全面的描述,这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目前发现最早的行气养生文献。1973年考古工作者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发现了一件写在缯帛上的《却谷食气篇》,也是一件文献,它的内容要更详细,这说明行气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行气术有关的导引术,是以引伸肢体为主的一种锻炼,当然它也配合呼吸。导引术最早的资料也是见于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这是一件《导引图》,它跟前面的那件《却谷食气篇》,是同绘在一个画面上,这个画面比较丰富,它反映了四十多个人物徒手、执器械进行各种养生练习锻炼的情景,这个方式比较多样化。这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保健养生体操。汉代以后,导引养生术常盛不衰,1900年发现于敦煌藏经洞,现存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的一件编号为P.3810的《呼吸静功妙诀》,是当时很典型的一件行气文献,还有一件是南宋传下来的《文八段锦》,它以八个形式反应了当时的行气、导引的功法过程,是很珍贵的资料。

与导引、行气发展的同时,以舒筋活络为主的按摩术在明清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中医研究院藏的清人绘的《导引图》、中国医史博物馆藏的《十二度按摩图》,就很典型的把整个按摩的形式做了描绘,像画面展示的这幅《十二度按摩图》,就从12个角度把这按摩的各个形式做了描述,当然这是其中的一幅。与此相关的,在故宫博物院及其他博物馆,还存有明清时期的按摩器,这都是按摩术盛行的标志。所以说,无论从行气,还是导引,还是按摩,它在历史上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现在讲究的有关保健养生的一些体系,与古代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它是在古代保健养生体系的基础上,逐渐完善起来的,这是我讲的保健养生体育。

(接下)

142#
 楼主| 发表于 2022-9-24 11:05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古代体育(二)

再就是摔跤,摔跤基本上是沿着角力、角抵和相扑、摔跤这几个形式发展过来的,最早起源于古代“蚩尤戏”,“蚩尤戏”是为了纪念与黄帝逐鹿中原的蚩尤而在北方流行的一种民间的竞技活动。到了东周时期,这种角抵戏比较普及,特别是北方少数民族中非常多见,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发现了一件铜牌,上面就有两个人在摔跤角抵的画面,这是比较典型的。在《史记?李斯列传》里也曾经记载秦二世胡亥在甘泉宫观看角抵的情景,所以角抵从东周一直到秦代还是比较普遍的。到了汉代,由蚩尤戏发展过来的角抵的形式,有很大的文化意义,当时有一出戏叫《东海黄公》,这个戏的大概意思,就是黄公的父亲被老虎吃了,黄公为了报仇,跟老虎进行相搏,就是角抵,当时跟老虎相斗的黄公也是有道具的。这跟前面讲的蚩尤戏,是一个体系发展下来的,而且它在表演性质上占有很大的一部分因素,具有很大的文化内涵,可以说后代戏剧当中的武打,与它们的发展有很大的联系,《东海黄公》可以说首开中国古代武打戏的先河。与此相关的汉代的角抵,也在各地有了发展,像出土于山东金雀山汉墓里边的一幅帛画,中间两个摔跤角抵人物正在跃跃欲试,整个动作都很典型,旁边站着的一个应该是裁判。

角抵经过战国秦汉的发展,到晋代出现了另一个名称,叫相扑。整个宋辽金元,它的发展占主要地位,宋代的一部有关记载角抵的书,叫《角力记》,它是一个署名调露子的人写作的。它把宋以前有关角抵的形式做了记录,可以说是我国体育史上最早的一部著作了。宋金元发展出来的相扑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个时候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正式比赛的,就像打擂台。这种形式,我们大家看过《水浒传》的都知道,在《水浒传》第七十四回的“燕青智扑擎天柱”,这个过程就是描写相扑正式比赛的一种性质;另一种相扑,是在表演场合进行表演的,它是给人看的,当时在东京,还有其他地方,在其他场合都有这种表演,而且表演的服装基本延续前代。大家看到的这幅画面是金代的砖雕,现存于陕西省博物馆,这个画面就很典型的反映了两个力士在相扑前的一个瞬间,这个画面是上身赤裸,下身光腿赤足,仅在腰间系一个兜裆。这个相扑跟现在日本的相扑完全一样,也就是说相扑从中国晋代以后,逐渐通过文化交流传到日本去了,它基本上把这个形式保留下来。

明清时候出现了另一个名称,就叫做摔跤。现在所称的摔跤就从原来这个体系发展出来的。明末清初有一个叫陈元贇的,他在抗清失败后,曾经东渡日本,把中国的摔跤与中国的拳术进行糅合,在日本授徒传技。最后经过日本人士的辗转传播以后,发展成了日本现在的柔道。所以说,包括我们刚才谈的日本的相扑,日本的柔道,都与中国古代的摔跤有着很大的关系。到了清代,摔跤在宫廷当中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满族人入主中原以后,摔跤是本民族很传统的活动形式。当时的摔跤有两种,一种是“官跤”,摔跤的人叫做“布库”,当时宫廷专门设立了一个机构叫“善扑营”来管理,善扑营的布库分一二三等,每年按等领取钱粮。每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在养心殿御前进行摔跤表演。说起布库,在历史上它还起过很大作用,看过电视剧、历史书的都知道,少年康熙皇帝擒拿鳌拜,就有他所训练的一帮布库们的功劳。清代的摔跤,除了在民间,在军队当中也作为一种练兵的方式,大家看到这幅画面是乾隆时期的一幅《塞宴四事图》,四事之一就是摔跤,尽管画面极力宣染其中的艺术色彩,但也难以掩盖其中的一些竞技气氛;除了“官跤”,在民间还有一种摔跤叫“私跤”,私跤就是老百姓进行的一些游戏活动。当时在北京东四、西四、东单、西单、日坛、月坛、地安门等等,都有当时的“跤窝子”,老百姓叫跤窝子,就是摔跤的场所,每到有关节日、有关集会的时候、休闲的时候,几对大汉就在跤窝子里进行摔跤。这是民间的一种形式,中国现在的摔跤在很大程度上与古代的摔跤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它是有很深的文化底蕴的。

马术活动,在中国古代也是一项很重要的体育运动,包括赛马,还有马戏等等。在内蒙古乌拉特中旗的岩画里边就发现了史前的赛马术,在郑州也发现了有关画像砖上的《赛马图》,这是很典型的描写赛马的一个画面。除了赛马,马戏也是当时百戏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马戏的表演惊险绝伦,在汉画像石、画像砖以及壁画、漆画当中曾经留有下了无数著名艺术家对当时马戏的精妙刻画。这里展示的是在山东沂南出土大型百戏壁画当中的一个画面,是小孩在进行马戏表演,非常惊险。到了明清,马术表演除了民间,还作为军队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清宫画家郎士宁曾经描绘了一幅反映清军进行马术训练的《马术图》,表现了清军在马术训练当中的各种动作、各种方式,非常引人入胜。

我再给大家介绍第三个方面,娱乐特色的球类运动—蹴鞠、马球和捶丸。当然,中国古代的球类运动是比较丰富的,其他的像十五柱球、还有板球、还有曲棍球等等。这里,我主要给大家介绍这三个球类。

蹴鞠也就是中国古代的足球,了解足球历史的也可能了解这一点。中国古代的蹴鞠,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在民间普及了。司马迁《史记》曾经记载当时大政治家苏秦,在向魏王介绍他所看到的齐国首都临淄的繁荣景时说,临淄的居民生活富裕欢乐,经常斗鸡、走狗、蹴鞠,所以说蹴鞠在市民当中是一项很典型的游戏活动,这说明了在北方各国蹴鞠是比较流行的。实际上南方也是很流行的,像刘邦建立西汉以后,他的老家是楚国,他把他的父亲刘太公搬到宫里去了,结果刘太公整天闷闷不乐,刘邦就非常奇怪,派人去打听说为什么呢,原来他老父亲在楚国丰邑,也就是在家乡的时候经常跟一帮老邻居、老哥们儿,一块踢球、斗鸡、打六博等等,来到这儿虽然生活很幸福,吃得好、穿得好,但是比较郁闷,刘邦说这好办,就在首都仿照刘太公的丰邑新建了一座城—新邑,把刘太公的老邻居全都一块儿迁过来,一块儿踢球、斗鸡、走狗,从此以后,刘太公又高兴起来了。这说明了当时的蹴鞠活动在民间是非常普及的,而且也非常流行。

蹴鞠既然发展了,它形式就会有多样变化。汉代的蹴鞠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音乐伴奏为主的蹴鞠,河南郑州的一幅蹴鞠图,是在音乐伴奏下进行,是靠踢技巧,踢出动作来,这个蹴鞠图是一个女子蹴鞠,这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女子蹴鞠了;除了以音乐伴奏为主的蹴鞠形式,还有带球门的蹴鞠比赛。带球门的形式是一种竞技性的比赛,当时的蹴鞠设有六个球门,汉代有一个叫李尤的,他曾经写过一首诗,叫《鞠城铭》,他就把蹴鞠的规则以及裁判、比赛当中遵守的一些道德规范记录下来,他说比赛双方各设六个球门,而且各有六个守门员,还有正副裁判。这种竞技性蹴鞠除了在民间,也影响到军队中,著名大将霍去病在塞外征战的时候,在战争之余以蹴鞠来训练士兵,就是靠这种形式。当时的球场叫做“鞠城”,球门叫做“鞠室”,是在地下挖的球门。到了唐代,蹴鞠又发生了重大变化,什么变化呢,第一个是球的变化,过去的蹴鞠用球是实心的,在动物尿胞里面,或在其他皮制器物里面塞上毛发,作为一个实心的球踢。到了唐代,发明了充气的球,它这个充气球怎么做的,中间的芯是用动物的尿胞,冲上气,周围用八片皮子缝起来作为足球,跟现在的足球基本上一样,这是一个球的改进。二是球门的改进,当时也是两种形式的球门,一种是两个球门的形式,就像现在的球门一样。像画面上展示的示意图,就在场地两端,各竖两根竹竿,上面扎网作为球门,这是一种非常讲究对抗性的竞技比赛的足球。另一种,就是在场地中间竖一个球门的形式,在竹竿上扎上网子以后留一个球门洞,这个球直接对抗性不是太强烈,讲究的是技巧性,只要把这个球踢进了球门洞里,落入对方场地,这就算胜了,这是另一种形式,讲究技巧性。这也是中国古代体育的一个特点,讲究技巧,而且竞技性比起西方体育来说稍微逊色一点。

到了宋代,蹴鞠基本上延续着前代的形式,主要的还是单球门的形式。需要指出的是,蹴鞠在唐宋以后随着文化的交流也传入日本,虽然古代蹴鞠到清代以后逐渐消亡了,但是到日本却一直流传着,这个就是日本蹴鞠的一个画面。宋代蹴鞠除了球门的形式,还有一种是“白打”。球门就是我刚才说的唐代的一个球门的形式,“白打”就是踢出花样,可以一个人,也可以十个人一块踢,讲究技巧性,就相当于现在足球当中的颠球。有一幅画,上海博物馆藏的,叫《宋太宗蹴鞠图》,它表现了宋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还有大臣赵普等等,进行“白打” 蹴鞠的情景,一个很形象的反映。大家看过《水浒传》的、电视剧都知道,《水浒传》里边描写的那个高俅,就是因为踢得一脚好球,得到了宋徽宗的赏识被提拔做了高官,这些都是蹴鞠盛行的一个标志。从宋元一直到明清,在中国古代流行了几千年的蹴鞠,逐渐走向衰落,它的特点就是从竞技性的蹴鞠,当然竞技性不太明显,逐渐转变到儿童当中,再就是妇女当中踢足球。这个特点比较明显,慢慢的娱乐性增强了,竞技性衰退了,它的存在的能力、影响逐渐的变小了。特别是近代,随着西方足球逐渐传入中国,中国古代的蹴鞠,到了清代末年基本上消亡了,现在基本上看不到这种运动形式了。

球类运动除了足球,还有一项就是马球,马球运动起源于什么时候,现在还有争议,但是在公元三世纪,曹植在他的《名都篇》里有这么一首诗句,叫做“连骑击鞠壤,巧捷惟万端”。这个“击鞠”实际上就是对古代马球的一种描写,说明在汉末的时候,马球就已经存在了。马球运动从汉代一直到整个隋唐都有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唐代曾经风行一时,还出现了专门的马球场。考古工作者在陕西长安唐长安大明宫曾经发现了一个奠基石,上面就记载着关于马球场建立的情况,刻的是 “含光殿及球场等大唐太和辛亥岁乙未月建”,它是马球场建立的一个见证。除了球场,当时有关马球的画面表现的非常丰富,陕西章怀太子墓里边就有一幅很宏大的打马球的画面,其中球的形式、马球杆的形式、人的动作都表现的维妙维肖。除了这种画面,有关马球的陶俑也经常见诸于各地,这件马球俑是存于新疆的。另外在其他国家许多博物馆也经常有打马球的唐代陶俑出现,中国体育博物馆前几年在国际奥委会洛桑博物馆举行了一次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展览,其中有一部分文物是从其他国家调入的唐代的马球俑,所以唐代马球俑在其他国家存着很多,在国内的许多博物馆也有,这证明马球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在唐代是非常盛行的一项运动形式。现在马球运动是西方传入的,中国古代马球到了清代基本上消亡了,不过它的一些形式,跟现在马球还是一样的。

球类运动的另一类是捶丸,捶丸最早起源于什么时候,元世祖至元19年(1282年),一个署名宁志斋的老人写的一本书叫做《丸经》,他就记述说捶丸最早在宋徽宗的时候就出现了,在宋元明的时候曾经大盛。关于它的形象资料,早期的时候见得不多,但是很典型的一幅资料是山西洪洞水神庙这幅画(《捶丸图》),把击球者的动态、球窝、球杖还有整个地形描写的比较形象,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幅《捶丸图》。到了明代,捶丸在民间比较流行,但是在宫廷当中还是一项高雅的运动,现存故宫博物院的《明宣宗行乐图》,其中表现的就是明宣宗进行捶丸的画面,这个场面包括地形、地貌、还有球的形式、击球的动作,跟《丸经》、跟前面说的《捶丸图》是基本一致的,从整个捶丸的形式、它运动规则来看,跟西方现代的高尔夫有很大的相类。关于这个问题,体育史学界、还有历史学界很多专家进行了考证,大家都有这么一种观点,就是中国古代的捶丸与西方的高尔夫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现在西方的高尔夫最早见于苏格兰,它出现的时候,中国古代的捶丸已经比它早三四百年了,而且两项的规则、运动方式基本上一致。所以说,从整个历史上来说,两者之间肯定有着渊源的关系。当然有很多因素,元代蒙古大军西征,是不是把中国古代的捶丸带到西方去,这也是一个观点,当然还有其他的。所以说它们之间这种渊源关系是不可否认的。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第四个方面,就是从春秋时期已经相当普及的,具有益智特点的盘上棋类游戏。其实从根本上来说,棋类也脱不尽演化自古代战争的痕迹,即使撇开仍然保留着将、士、象、车、马、炮、卒等等具有军事术语的象棋不谈,就是以抽象形式出现的“黑白”、“方圆”等等围棋这一类的别称,也正如东汉马融所说的:“略观围棋兮,法于用兵;三尺之局兮,为战斗场;阵聚士卒兮,两敌相当;怯者无功兮,贪者先亡” .这类古往今来征引不尽的“以弈喻棋”的说法,令人想到尽管疆场上的斗勇已转化为棋盘上的斗智,但是它们仍是中国本土固有的棋类游戏当中最有竞技性的一类益智活动。实际上,中国古代盘上的棋类游戏,在发展中也具有了一种陶冶身心的活动形式,如围棋在中国后来就具有“烂坷”、“坐隐”之称,而其本意恰恰是让弈者忘却时光的流失,作为排遣消闲、娱乐养性的一种工具。

围棋,根据文献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流传了,《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曾经记载,魏国的大夫大叔文子曾经用“举棋不定”这个术语,来比喻政治上的优柔寡断,说明围棋在当时已经很流行了。考古资料所见是东汉时期的围棋盘,这个棋盘在河北望都发现的,棋盘呈方形,上面有十七道,下面有四个足,这是当时围棋的具体形制。围棋在历史上一共发现了两次重大变化,第一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根据敦煌石窟发现的《碁经》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棋是“三百六十一道,仿周天之度数”,就是说这时候的围棋已经有十九的棋盘了,跟现在的一致。从这一点来看,当时的棋盘已经流行十九、十七道两种形式的,这是一种变化。另一种,就是在魏晋南北朝时候,梁武帝为了推进围棋的发展,设立了“棋品制”,授予与棋艺相当的棋士为品格,当时棋品定为“九品”,这种“九品”后来传到日本,形成现在的“九段”,所以日本的段位制就是从中国的“九品”制传过去的;第二个变化是在隋唐时期,隋唐时期围棋主要的变化是十九道的围棋基本定型了,这个画面是出土于新疆的一个唐代的《仕女围棋图》,就是反映唐代的仕女弈棋,它也反映了唐代围棋的普及情况。在唐代,陕西、还有新疆一直包括日本的正仓院,都存有当时的围棋盘,而且它都是十九道的。这件棋盘在日本正仓院,由中国皇帝送给日本孝武天皇的,它也是十九道的,说明这时候围棋已经基本定型了。到了明清,围棋的发展主要是流派增多,有关棋谱也更为多样化。但是总得来看,到了清代末年,围棋的水平还是有所下降,它与社会的发展有很大关系。

与围棋相关中国象棋,一般认为起源于兵家,据说是与春秋战国时期部队的遣将布阵有很大的关系。象棋最早称为“象戏”,因为唐以前没有象,甚至唐代传入日本的“将棋”也没有象,是为什么称为象棋呢?有人说因为当时的象棋子是象牙做的,所以把它叫象棋。象棋发展到了唐代,它的形制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王、军师、马、炮、车、兵这几个棋子,其中砲是比以前多出来的,所以唐代的象棋比以前局制有很大的改进。

到了北宋时期,象棋基本上定型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无论从制度上,还是象棋子的特点上,都基本上跟后代没有大的变化。河南省的考古工作者,在洛阳曾经发现了一副瓷质的象棋子,黑、白象棋各十六枚,棋子的类型跟现在象棋基本上一样,所以说宋代的象棋基本上完全定型了。


在棋类当中,还给大家介绍一个六博棋,六博棋大家知道得可能少一点。这个棋,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实际上在古代的棋类史上它是比较早的一类棋,像我前面讲的苏秦在向魏王介绍关于齐国的繁荣景象时,也曾经提到临淄的居民在下“六博”。所以说,六博就跟当时的蹴鞠一样,也是比较流行的一种活动形式。根据有关文献,还有考古发现的资料,六博棋主要包括哪些呢?一个是棋局,一个是棋子,还有鱼、还有箸、还有博筹,它是掷采行棋的一种方式。战国到秦汉,曾经发现了许多与六博棋有关的棋局,画像石上的有关刻画等等,有些铜镜上也有六博,这都是当时六博普及盛行的一种标志。但是,汉代以后,六博逐渐地转化为一种赌博的形式了。随着丝绸之路,六博曾经传入西方,东晋十六国的时候,曾经传入印度。但是隋唐以后,传入印度的这种六博棋也逐渐消亡了,因为它的生命力已经没有了,所以棋类同其他文化现象一样,生命力没有了,存在的价值也就逐渐消失了,这是讲的棋类。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最后一个方面,就是具有地域和民俗时令特点的民俗民间体育,这里包括龙舟竞渡,还有其他的具有民俗特色的一些体育活动。

据考古发现最早的资料,有关龙舟竞渡在春秋时候就出现了,在浙江鄞县出土的一件青铜钺,它表面的纹饰就是龙舟竞渡,而且人戴着羽饰,动作整齐划一,把竞渡的场面描写的比较形象。另外考古工作者在西南地区发现的相当于战国中期到东汉的石寨山式铜鼓上,好多画面也是表现竞渡赛的,所以说这种运动在当时是比较流行的。

秦汉魏晋以后,龙舟竞渡经常在民间盛行。特别是隋唐以后它的竞赛时间比较统一了,一般都定在每年的五月五日端午节期间。这幅画就是宋代画家李嵩绘制的一幅《中天戏水图》,这是当时龙舟竞渡的一个画面。直到现在,龙舟竞渡还在全国各地非常普及,每年在一定节日举行,而且作为一种群众习见的形式。

除了龙舟竞渡,在具有地域和民俗时令特点的民俗民间体育活动当中,还有一类是依据民俗节令的变化而兴起来的、带有规律性的一种体育活动。这种活动形式就是在节日期间、在民俗节会期间举行,而且每当节日期间必须举行这类活动。它具有一定的依附性,像春节、七夕、清明等等,这些期间都有民俗体育活动举行。因为长期在节日之间,这种活动就演化为一种体育游戏节,现在许多少数民族当中都存在着这种节日。因为它是一种例定性的、每年的活动,所以说这种活动就比较普及。还有一点,就是民俗节令体育是一种休闲娱乐的活动形式,因为它多在民俗节令期间举行,所以说能使人们在劳动之余,一张一驰、一劳一逸的转化中发展身体,增进健康,这是民间体育活动的一大特点。从这一特点出发,典型体育项目主要有这么几种:像拔河、秋千、踏青、登高、高跷、放风筝、元宵观灯、跑旱船、舞龙以及踢毽子等等,这些都是一些很典型的民俗性的传统体育活动。中国古代体育史上这些通过民俗节令而发展起来的体育活动形式,由于它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环境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当代,经过历史的洗练而流传下来具有民俗特点的体育活动,仍拥有众多的参与者,而且成为全民健身的重要活动形式。

从上面讲的整个中国古代体育史的发展表明,当世界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混沌朦胧状态的时候,以中华民族为代表的中国东方体育文化已经从公元前五千年左右开始逐步向文明社会过渡,并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制定了与后世各项运动相关的规矩,也叫规则。而此时,以欧洲及地中海为代表的西方古代体育,这时候才刚刚起步,经过公元前八至五世纪的发展,西方的体育才逐步形成。所以说在早期,还是东方体育占了主要的地位,它对世界体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作为东方典型代表的中国古代体育,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上,有的项目虽然在风行一时以后消失了,但是有的随着生命力的增强还是流传下来了。从对大众健康来说,对整个社会发展来说,东方体育本身的意义还是非常大的,现在经常在街头、在公园见到老百姓的锻炼,许多活动方式实际上都是我们民族自己创造的。而且对老百姓身心有很大益处的,还是我们民族的体育。


143#
 楼主| 发表于 2022-9-24 11:1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古代的青铜器

主讲人简介
王世民,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研究员汉族。1935年生于江苏省徐州市。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同年至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累任至研究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暨学术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等职。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研究领域主要为中国考古学史和中国古代青铜器,曾参与编撰《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 《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青铜器全集》《中国音乐文物大系》等大型图书,承担夏商周断代工程中西周青铜器研究工作。主持编纂的多卷本《殷周金文集成》,获国家优秀图书奖、古籍整理图书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研成果奖等多种奖项。最近,合著的《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一书,又获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青铜器源远流长,绚丽璀灿,有着永恒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传世和近年发现的大量青铜器表明,青铜器自身有着一个完整的发展演变系统。自夏、商、周至秦、汉整个青铜器发展史,大约可以分为十三期:即夏为二里头文化期,商、西周、春秋各为早、中、晚三期,战国分作早期和中、晚二期。秦、汉为青铜器发展史的余辉。

一、青铜器起源与青铜器时代断代1、二里头文化期 公元前1900-前1600年二里头文化期得名于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掘。二里头遗址发现了相互叠压的四个文化层次,发掘了墓葬和宫殿遗址。目前二里头发现的青铜器不多,是一些小工具和兵器矢镞及戈、戚等,但是发现了青铜礼 器爵,爵的整个数字虽还不足十件,但在铸造史上极为重要。从铸造简单的兵器、工具到铸造容器,在技术上是一个飞跃。中国古代青铜器以礼器为主体。青铜礼器是青铜时代的主要征象。二里头文化中青铜礼器的发现。表明历史已进入具有古代中国特色的青铜时代。

2、商代早期 公元前16世纪——前15世纪中叶相当于商二里冈文化期。郑州商城夯土中木炭测定碳14年代为公元前1620年,正合于商汤立国的时期,但是二里冈文化的下限还不大清楚。二里冈遗存分上下两层,上下层青铜器的差别不是属于风格方面,而是上层比下层的器类有更多的发展。商代早期青铜器在郑州出土很多,这是由于郑州商城是商代早期的都邑之故。重要的有二里冈、白家庄、张寨南街、杨庄,南关外、铭功路、二七路等地的墓葬或窖藏。大体分布在商城的南面和东南角。在城的东北和西面,也有埋青铜器的墓地。在河南北部发现了商代早期青铜器多起。在湖北黄陂盘龙城、安徽嘉山泊岗、江西清江吴城等地也有重要的发现。以上遗址和墓葬中发现的商代早期青铜器,以二里冈上层的居多。

综合各地出土的器物,计有:鼎、大鼎、大方鼎、鬲、甗、瓿、簋、爵、管流爵,觚、斝、罍、提梁壶、瓠形提梁壶、中柱盘、盘等,包括了饪食器、酒器和水器等门类。较早的器类比较简单,但是爵、觚、斝组合的一套酒器,已普遍出现。二里冈上层青铜器的器形更为发展,商代青铜礼器的体制业已形成。属于二里冈下层的青铜器,器壁普遍很薄,二里冈上层的青铜器,有的器壁巳相当厚重。

3、商代中期 公元前15世纪中叶—前13世纪在商二里冈文化期和殷墟文化期之间,有几批青铜器出土。这些器物有某种商代早期的特点,然而已有较多的演变;也有某些殷墟时期青铜器特点的肇始。比较典型的是河北地区藁城台西下层墓葬中出土的一批青铜器,北京平谷刘家河商代墓葬中出土的青铜器,安徽阜南和肥西地区出土的青铜器。在豫西的灵宝东桥,也有出土。殷墟文化一期有这类器物发现,如小屯232号墓所出土的一组青铜器,和小屯331、333号墓等所出土的部分青铜器。但这一类器物在殷墟发现并不多,而在其它地区有的反而比殷墟的更为典型而精好,现在还找不出像二里冈或殷墟那样生产这类青铜器的商代大都邑。盘庚迁殷之前的商都在奄,更早在庇和相,但是在二里冈期之后,殷墟期之前这批青铜器是客观存在。由于这类青铜器具有早期至晚期的过渡特点,所以有的将之断在二里冈期,有的断为殷墟文化早期。这类青铜器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广泛性,而其时生产它们的中心又不在殷,因而完全有必要在二里冈文化期之后,和成熟的殷墟文化期之前,划出一个称之为商代中期的阶段。商代中期的上限不易确定,下限约在武丁之前。

这一时期接近早期的器形有爵、觚、斝等。爵尾虽然与早期相似,但流已放宽,出现的圆体爵是放所未见的。斝在空椎状足之外,出现了丁字形足,底多向下臌出,平底已较少见。早期虽已出现了宽肩的大口尊,这类器形在此时有较大的发展,像阜南的龙虎尊和兽面纹尊这样厚重雄伟的造型, 在商代早期是从未出现的。

4、商代晚期 公元前13世纪至前11世纪自武丁至于帝辛。段墟文化的考古分期一般采用邹衡的四期说,即第一期盘庚至小乙,第二期武丁至祖甲,第三期辛至文丁,第四期帝乙帝辛。以后的发现,大体上都没有越过这个界限。而殷墟的青铜器分期则有张长寿的三期说,即第一期盘庚至武丁,第二期祖庚至康丁,第三期武乙至帝辛。此外,还有—些其它的说法。

《史记。殷本纪》载盘庚至武丁时较详,阳甲时,殷衰,盘庚五迁,至小辛复衰,至武丁得到了傅说为相,而后才能使“殷道复兴”。所谓殷衰,是指商王对诸侯失去控制力,诸侯不朝,即政治不从属,经济上不贡赋,因而国力衰微。而殷墟高度繁荣的青铜文化,必需在武丁的武功文治经营相当时期方能达到,武丁—即位不可能立即出现殷墟青铜文化的高度发展。因此,这个时代,可能是商代中期青铜器和晚期青铜器的交替时期。

二、青铜器的名称及种类三、青铜器的仿造、伪造与辨别伪造青铜器主要是为了牟利,而仿造青铜器则是出于对古代文化的尊重与爱好,或是出于复古以宣扬传统礼教之目的,所以仿古与伪造二者制作的目的与性质均不同,由此在器物上也表现出某些不同的特点,有必要加以区别。唐代以来各个时期仿古作伪的情况大致可概括为四句话:唐宋为仿,元明是变,清代在改,民国是骗。现将其基本情况概述如下。

1、古代青铜器的仿造仿造先秦青铜器的历史约可以追溯至宋代,当时金石学兴起,公私皆以收藏商周青铜器为乐事,宋宫廷曾据内府所藏商周青铜礼乐器大量仿造,以为郊庙之用。特别是政和年间,由于徽宗酷喜古物,常命良工仿制新得之古器,故所制尤多(见翟耆年《榴史》)。但南宋之后,铜器常被销毁铸币,宋代仿制古器传至今日者为数较少。但宋代仿古之风延续至元、明、清时代。元代时诏修诸路府州邑县之庙宇以供春秋祭祀。元成宗时为此设置了出蜡局(《元史。祭祀志》),以仿制古祭器。明代的仿造规模甚大,留传于世者亦较多。明宣德年间,宣宗朱瞻基因见郊坛宗庙及内廷所
144#
 楼主| 发表于 2022-9-24 11:1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古代的青铜器

主讲人简介
王世民,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研究员汉族。1935年生于江苏省徐州市。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同年至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累任至研究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暨学术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等职。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研究领域主要为中国考古学史和中国古代青铜器,曾参与编撰《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 《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青铜器全集》《中国音乐文物大系》等大型图书,承担夏商周断代工程中西周青铜器研究工作。主持编纂的多卷本《殷周金文集成》,获国家优秀图书奖、古籍整理图书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研成果奖等多种奖项。最近,合著的《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一书,又获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青铜器源远流长,绚丽璀灿,有着永恒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传世和近年发现的大量青铜器表明,青铜器自身有着一个完整的发展演变系统。自夏、商、周至秦、汉整个青铜器发展史,大约可以分为十三期:即夏为二里头文化期,商、西周、春秋各为早、中、晚三期,战国分作早期和中、晚二期。秦、汉为青铜器发展史的余辉。

一、青铜器起源与青铜器时代断代1、二里头文化期 公元前1900-前1600年二里头文化期得名于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掘。二里头遗址发现了相互叠压的四个文化层次,发掘了墓葬和宫殿遗址。目前二里头发现的青铜器不多,是一些小工具和兵器矢镞及戈、戚等,但是发现了青铜礼 器爵,爵的整个数字虽还不足十件,但在铸造史上极为重要。从铸造简单的兵器、工具到铸造容器,在技术上是一个飞跃。中国古代青铜器以礼器为主体。青铜礼器是青铜时代的主要征象。二里头文化中青铜礼器的发现。表明历史已进入具有古代中国特色的青铜时代。

2、商代早期 公元前16世纪——前15世纪中叶相当于商二里冈文化期。郑州商城夯土中木炭测定碳14年代为公元前1620年,正合于商汤立国的时期,但是二里冈文化的下限还不大清楚。二里冈遗存分上下两层,上下层青铜器的差别不是属于风格方面,而是上层比下层的器类有更多的发展。商代早期青铜器在郑州出土很多,这是由于郑州商城是商代早期的都邑之故。重要的有二里冈、白家庄、张寨南街、杨庄,南关外、铭功路、二七路等地的墓葬或窖藏。大体分布在商城的南面和东南角。在城的东北和西面,也有埋青铜器的墓地。在河南北部发现了商代早期青铜器多起。在湖北黄陂盘龙城、安徽嘉山泊岗、江西清江吴城等地也有重要的发现。以上遗址和墓葬中发现的商代早期青铜器,以二里冈上层的居多。

综合各地出土的器物,计有:鼎、大鼎、大方鼎、鬲、甗、瓿、簋、爵、管流爵,觚、斝、罍、提梁壶、瓠形提梁壶、中柱盘、盘等,包括了饪食器、酒器和水器等门类。较早的器类比较简单,但是爵、觚、斝组合的一套酒器,已普遍出现。二里冈上层青铜器的器形更为发展,商代青铜礼器的体制业已形成。属于二里冈下层的青铜器,器壁普遍很薄,二里冈上层的青铜器,有的器壁巳相当厚重。

3、商代中期 公元前15世纪中叶—前13世纪在商二里冈文化期和殷墟文化期之间,有几批青铜器出土。这些器物有某种商代早期的特点,然而已有较多的演变;也有某些殷墟时期青铜器特点的肇始。比较典型的是河北地区藁城台西下层墓葬中出土的一批青铜器,北京平谷刘家河商代墓葬中出土的青铜器,安徽阜南和肥西地区出土的青铜器。在豫西的灵宝东桥,也有出土。殷墟文化一期有这类器物发现,如小屯232号墓所出土的一组青铜器,和小屯331、333号墓等所出土的部分青铜器。但这一类器物在殷墟发现并不多,而在其它地区有的反而比殷墟的更为典型而精好,现在还找不出像二里冈或殷墟那样生产这类青铜器的商代大都邑。盘庚迁殷之前的商都在奄,更早在庇和相,但是在二里冈期之后,殷墟期之前这批青铜器是客观存在。由于这类青铜器具有早期至晚期的过渡特点,所以有的将之断在二里冈期,有的断为殷墟文化早期。这类青铜器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广泛性,而其时生产它们的中心又不在殷,因而完全有必要在二里冈文化期之后,和成熟的殷墟文化期之前,划出一个称之为商代中期的阶段。商代中期的上限不易确定,下限约在武丁之前。

这一时期接近早期的器形有爵、觚、斝等。爵尾虽然与早期相似,但流已放宽,出现的圆体爵是放所未见的。斝在空椎状足之外,出现了丁字形足,底多向下臌出,平底已较少见。早期虽已出现了宽肩的大口尊,这类器形在此时有较大的发展,像阜南的龙虎尊和兽面纹尊这样厚重雄伟的造型, 在商代早期是从未出现的。

4、商代晚期 公元前13世纪至前11世纪自武丁至于帝辛。段墟文化的考古分期一般采用邹衡的四期说,即第一期盘庚至小乙,第二期武丁至祖甲,第三期辛至文丁,第四期帝乙帝辛。以后的发现,大体上都没有越过这个界限。而殷墟的青铜器分期则有张长寿的三期说,即第一期盘庚至武丁,第二期祖庚至康丁,第三期武乙至帝辛。此外,还有—些其它的说法。

《史记。殷本纪》载盘庚至武丁时较详,阳甲时,殷衰,盘庚五迁,至小辛复衰,至武丁得到了傅说为相,而后才能使“殷道复兴”。所谓殷衰,是指商王对诸侯失去控制力,诸侯不朝,即政治不从属,经济上不贡赋,因而国力衰微。而殷墟高度繁荣的青铜文化,必需在武丁的武功文治经营相当时期方能达到,武丁—即位不可能立即出现殷墟青铜文化的高度发展。因此,这个时代,可能是商代中期青铜器和晚期青铜器的交替时期。

二、青铜器的名称及种类三、青铜器的仿造、伪造与辨别伪造青铜器主要是为了牟利,而仿造青铜器则是出于对古代文化的尊重与爱好,或是出于复古以宣扬传统礼教之目的,所以仿古与伪造二者制作的目的与性质均不同,由此在器物上也表现出某些不同的特点,有必要加以区别。唐代以来各个时期仿古作伪的情况大致可概括为四句话:唐宋为仿,元明是变,清代在改,民国是骗。现将其基本情况概述如下。

1、古代青铜器的仿造仿造先秦青铜器的历史约可以追溯至宋代,当时金石学兴起,公私皆以收藏商周青铜器为乐事,宋宫廷曾据内府所藏商周青铜礼乐器大量仿造,以为郊庙之用。特别是政和年间,由于徽宗酷喜古物,常命良工仿制新得之古器,故所制尤多(见翟耆年《榴史》)。但南宋之后,铜器常被销毁铸币,宋代仿制古器传至今日者为数较少。但宋代仿古之风延续至元、明、清时代。元代时诏修诸路府州邑县之庙宇以供春秋祭祀。元成宗时为此设置了出蜡局(《元史。祭祀志》),以仿制古祭器。明代的仿造规模甚大,留传于世者亦较多。明宣德年间,宣宗朱瞻基因见郊坛宗庙及内廷所陈设之鼎彝均非古制,遂生复古之心,于是在宣德三年敕諭工部仿照宋人《考古图》、《博古图》诸书所记商周青铜器器形,铸造仿古铜器,此外亦令仿造内府所藏名窑四款式典雅者铸铜器 . 2、青铜器器的伪造与辨别青铜器伪造历史之概况。

本世纪青铜器辨伪之主要成果。

伪造青铜器之主要类型与辨别。

全文

我今天讲课的内容是《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在正式讲这个题目以前,先讲讲基本的概念性的东西。首先要讲一下青铜和青铜时代。大家知道铜是人类最早利用的一种金属材料。在开始的时候使用的是红铜,就是自然铜。这个自然铜由于它的熔点是很高,它这个熔点是1080多度,很不容易熔化。所以在开始的时候,只能是用锻打的办法来制造一些小件的一些工具、一些装饰品。在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红铜的器物是土耳其和伊朗,距离现在是9000多年。那个时候人类使用的工具绝大多数还是石器。所以这个时候在考古学上称为铜石并用时代。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摸索,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制陶技术的这个发展。因为对陶器来讲,烧陶器的温度可以达到1000度。那么这样的话就对熔铜就不困难了。在经过相当时间的摸索,逐渐地就认识到了在铜料当中掺上锡和铅可以降低它的熔点可以降到八九百度。那么这样就很容易了,这样的话就可以铸造用它来铸造更多的工具和武器,铸造一些器皿。这样就被称为青铜。

在公元前4000年到3000年左右的这个时间,很多地区都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但这个时候,青铜还不能够完全代替石器,完全代替石器只有到了铁器出现以后。所以这个时期呢,就被称为青铜时代。我们中国目前所发现的青铜器和红铜器,最早的是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这段时间。发现的一些地点,从甘肃到山西,到河南,到山东,都有发现。发现的时候,这个阶段,就是青铜和红铜同时就出现了,同时出现了。应该是更早的时候,有个时期使用,很长时间使用红铜这样一个时期。那我们国家呢,这个时期我们考古啊是一个,是发展得是比西方国家晚了将近100年的时间。随着最近几十年的考古学的不断地深入,不断地有新的发现,不断地改变了我们的认识。我们相信一定会能够发现,比公元前3000年,更早的这个红铜,使用红铜比较多的这样一个时期。

下边再讲一点,总的讲一下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特点。中国古代的青铜器有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它广泛应用于当时贵族生活的方方面面,种类和数量都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当时的物质生活和政治生活起了很重大的影响。当时的人们的饮食起居用的这些器物,就是所谓礼器,礼器,青铜的,乐器。一直到车马上面的装饰,建筑上的装饰,到武器。那么前面讲的这些都是维护着当时的等级制度的。那么武器嘛,就是直接和国家机器、军队直接相关的。所以古书上讲“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就是“祭祀”,“戎”就是打仗。所以这些呢,“祀”和“戎”,这就和青铜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的青铜器在世界文明史上占着重要的地位,这么样地广泛地使用,应该说是少有的。它同当时的生产、科技、艺术这些方方面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各个国家的博物馆,凡是收藏有中国文物的都是以青铜为很突出的。那么美国的弗利尔博物馆,英国的不列颠博物馆,日本的东京国立博物馆,这些都有着相当数量的中国的青铜器,国外也还有的博物馆,就是专门收藏中国青铜器的,收藏中国青铜器的。现存的数量可以说是数以万计,就拿《中国青铜器全集》这一部书,一共是16本,它是集中了国内外博物馆的,收藏了中国青铜器的精华,一共16本,就是收藏了2700多件。说到《中国青铜器全集》,我们今天提到的只能提到1%。

下面我想讲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青铜器是商周时代生产科技和艺术发展水平的集中反映。青铜器是怎么样铸造的呢?铸造青铜器,首先要用泥巴塑一个模型,这个泥料怎么样。那还很复杂,今天限于时间不讲了,然后把它翻成一个范,要在上面加工,刻花纹,刻铭文,然后再把范合起来进行浇铸。浇铸,当然这个范怎么做,内范外范这都很复杂了。然后进行铸造,铸造了以后再进行修整,大体上这么一个过程。夏代和商代初期,这个时候就是中国进入青铜时代还不久,铸造业还不够发达。我们现在所发现的主要是些扁平的工具、武器,器皿这一类东西呢只有那么三四种,发现最多的就是这种东西,叫爵杯,爵是一种酒器。这个时期的铜器,它的体积一般都比较小,大概一般都是十多个厘米到二十多个厘米。器形也比较单纯、比较简单。同样一种器,它的器形形状都差不多,器壁很薄、素面。或者只是装饰一点圆点或者圆饼或者是有几道单线。

到了商代的前期,那么社会有了很大的发展。那么在河南的郑州偃师都发现了当时的都城,相当规模的都城和宫殿的基址。那么这个时候的铸铜业也有了显著的进步,工具和兵器以外,容器这类东西已经发现了有十多种,有做烹饪的东西,做盛食器,酒器、水器。像这个,这是在郑州一个窖藏里边发现的铜鼎,这个铜鼎已经有1米高了。一个窖藏里面发现了还不止一件铜鼎,好几件铜鼎,还有些别的东西。这个时期的合范的技术,有了相当的水平。器壁都比较均匀,花纹还是很素朴的。当然它这个当中是有这个一般地还是有这个兽面纹,花纹都很清晰,但是显得很粗犷。

到了商代的后期和西周时期,这是中国青铜器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的青铜器,器类齐全、铸造精细、纹饰华丽。有很多是成套的大件的东西,商代的后期,我们知道都城是在现在的河南的安阳。这个地方,在近代盗掘出土的青铜器是很多。后来又盗掘出土了甲骨文,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所以中国的学术机关的考古发掘,就是1928年从这个地方开始的。而早期被盗的青铜器,那可以说遍布国内外的博物馆。国外的一些博物馆有很多大件的东西都是民国初年那个时候出去的。这个时期发现过当时的大型的宫殿,发现过那个时候的王陵,也发现过那个时候的铸铜的遗址。现在我们发现的最大的这个商代后期的青铜器,就是这件司母戊鼎,收藏在天安门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它的重量是875公斤。这个时候,因为被盗的关系,被盗掘的关系,有很多墓挖了以后,挖了这个时候的王陵,王陵大部分都是空的,剩下的东西很少。

从1928年到1937年,在解放以前,那个当时的这个学术机关做过15次发掘。那个时候发掘的青铜器加在一起,一共只有170件,170件东西。而我们在1976年,曾经发掘过一个墓,叫“妇好墓”,她是一代商王的一个妃子。她当时又是一个武将,可以带兵打仗,甲骨文里面有记载,“妇好”。这一个墓就出了400多件青铜器。这种容器,像鼎这一类的东西,我刚才讲的170多件呢,不算那小东西,就是鼎这些大件的东西出了170件,而这一个墓就出了210件,一共加起来有1600多公斤。这是这个墓出的最大件的东西,叫三连甗,它是上面是三个蒸锅,就是三个屜啊,下面是那个底,底部是个篦子一样的东西,这个中间放上水,这样可以蒸东西。这是另外一个地方出土的,这个叫簋,是盛这个食品的。这也是妇好墓出土的酒器叫尊,妇好的方尊,这是它出的一个鸟形的,一个猫头鹰形的一个尊。这个时期铸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可以说各种门类的东西都已经齐备。它这个时候的花纹,刚才我们看到前期的郑州发现的它是很单线的那种花纹。这个时期的花纹一般地来讲是比较华丽的,都是三层花纹,怎么叫三层花纹呢?它是这个突出的这部分。下面还有个底子,底子是什么?很细的很细的一种回形的这种纹,我们叫它云雷纹,这种突起的花纹呢!花纹上面,表面上还有很细的花纹,所以这样子叫三层花纹。这个时期最流行的兽面纹,这个时期已经有了分铸的技术了,分铸是怎么样呢?先铸造一个器身,然后再把它的零件,铸的零件,局部再搞一个模子,像这件东西,那些小东西,就是这样铸进去,还有先把那个零件铸好,然后把它插在那个大件的东西那个范上,然后怎么把它再铸接连起来。这个时期不但在它的首都,而在地方上一些地方也有了相当的发现,就是地方青铜的生产有了相当地发展。

这是在湖南发现的这个象尊,这种鸟兽形的东西发现得很不少,造型是很生动的。这是在北京,北京出的一个西周墓出的当时的酒器,叫方罍。这是妇好墓的叫方斝,读做jiā,“家庭”的“家”。这是发现当时的武器嘛,这是当时的钢盔,这是在山东发现的。这是钺,这个钺个很大,大概有这么30公分长宽,这个斧头,把脑袋一下能砍下来是不成问题的。这是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发现的这个铜人,这个铜人呢,单单这个,不算底座,单单人这一部分,就一米七高,加上底座是2米多。西周时期,当时的都城它开始的时候,西周建国以前,就是武王伐纣以前,那是本来是在陕西的扶风、歧山这一带,后来呢就到了长安,现在的西安的东南。先是在丰京,后来在镐京。在这个武王伐纣以后呢,为了巩固对东方的统治呢,又在洛阳搞了一个陪都。所以这个西周的这个都城呢是在周原、丰镐和洛邑这3个地方,这3个地方都是西周铜器的主要的出土地。我们知道周初的时候呢,一个是分封诸侯,一个是制礼作乐,把他的这个周天子的子弟封到各个地方。然后由周公制礼作乐,制定当时的一些典章制度以巩固他的统治秩序。这个时期青铜器铸造业是对于商代的一个继承和发展,同时又形成了自己的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西周时期很多的青铜器都有着长篇的铭文,早年周原和洛阳出土的铜器,有很多也是流传到国内外,最近的三五十年,周原这一个地方出土的青铜器,出土的是最多的。单那有铭文的,据统计就将近400件。在扶风一个地方,一个窖藏一次就出了103件,这103件当中有很多长铭文,重要的铭文。这是西周时期的一件很大的鼎,这件大鼎高度是一米二,重量是220多公斤。这是叫一个大克鼎,西周晚期的,现在收藏在上海博物馆,里面有长篇的铭文。还有个大克鼎,还有小克鼎,小克鼎的铭文比它简单一点,一共有7件。这是在北京琉璃河出土的一个鬲,叫伯矩鬲。伯矩是个人,这个铜器当中就记载了伯矩这个人怎么样受到燕侯的赏识,这件东西陈列在就是琉璃河的那个燕都博物馆,这个琉璃河发现的东西就提到。有另外的铜器就提到,周王怎么样封召公到燕做燕侯,所以讲北京建城多少周年,就是因为琉璃河的考古发现,但是到后来嘛又发现了西周的甲骨。

(接下)

145#
 楼主| 发表于 2022-9-24 11:14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古代的青铜器

西周的青铜器在形状和纹饰上是更加规范化,它具有一些朴实的风格。这个凤鸟嘛是很突出,这个可能和这个所谓“凤鸣歧山”,可能有一定的关系。除了王室的东西以外,在这个都城以外,在它各地的诸侯国也不断地有所发现。北京的琉璃河燕国的墓地发现了一批铜器,特别是在山西曲沃的晋侯墓地,就发现了从西周早中期之间开始,一共是9组19座墓,若夫妻两个,两座墓并列,这么合葬的,中间有一个是一个侯两个夫人,所以是一共是9组19座墓。这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很大的一件鬲,这件鬲是鬲当中最大的,它有半米高,将近40斤重。这是周武王时候的一件铜簋,这个西周的时候呢,这种方座的东西很多,它经常是那种,尾巴卷起来的这种,张着嘴卷起来这种。这是另外一件簋,上面是鸟,那个鸟呢鸟头上面还有个垂冠,所以是这个凤凰一类的东西。那个你看两个耳朵也是鸟,这是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无己其簋,它是西周晚期的。这是簋当中最大的一件,叫害夫簋,这个字呢读音是读做hú,这是西周的周厉王的名字,周厉王的东西。周王亲自,属于他的别的都是,好多都是属于下面的贵族,属于周王的东西,有数的几件,这一件是他的一件簋。这一件是一件興壶,就是我刚才讲的在扶风,一个窖藏出了103件,这是中间的一件,你看这个花纹啊,已经是图案化了,很朴实的一种花纹。这种花纹我们叫它波曲文,像波浪一样的。这是在天安门历史博物馆的一件盘,这件盘,它是长度是一米三,将近一米四,重量是215公斤,简直像个洗澡盆似的。这个出土以后,后来在民间流传,后来重新发现的时候啊,被人当做喂马的槽子,这就是很有名的一件东西。这是一个盘,这个盘,刚才那个盛水,这个盘和我们下面要看的这个叫匜,盘匜这东西是配合着使用的,是怎么使用呢?贵族在举行典礼的时候,祭祀的时候,旁边有3个人伺候他,一个人手里捧着盘子,一个人手里头拿着这个匜,匜里面盛着水,他们要洗洗手,就一个人给他倒水,一个人拿盘子把水擎着,旁边再有人拿手巾给他擦手,这样使用。

下面再讲一下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候周天子的势力已经衰微了,列国兴起。所以各地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发展起来,青铜铸造业也有了新的发展。这个时候我们知道,中国是从西周发现了最早的铁器,是西周晚期,那么经过一个春秋,到了战国的时候,铁器的使用就越来越多了,随着铁器使用的广泛,中国从战国时候就进入了铁器时代,但刚刚开始的这段时间呢,这个青铜器呢,在社会生活当中还占有相当的比重,所以这样有了铁器也就导致了一些新的工艺的出现,而适应着所谓“礼崩乐坏”的这样一个局面,青铜器的这种神秘色彩逐渐地也就蜕变为,生动活泼的这样一种新的风格,形成了一个新的技艺的高峰。这个前后在若干个地方,有过一大批的发现,在早年,在1925年,在河南新郑这个地方。就发现过郑国的国君的大墓,出土了有上百件,大件的东西,在安徽寿县就发现了,楚王在灭亡前不久的一座楚王的这个陵墓。仅仅这个安徽省博物馆,现在收藏的就有700来件,还有流散的就不算了。特别是湖北随州的曾侯乙墓,这个墓里面,大大小小的青铜器就出了有6000多件。有大件的,有一些很小的包括到箭头一共用铜据统计用了有10吨重的铜,就这一个墓地。它连棺材,棺材外面那个椁啊,架子也是铜架子,铜架子上面再镶上木头板。这种礼器,鼎啊什么,这一类的礼器,就出了100多件。

我们下面来看,这件呢,这是在山西太原一个晋国的一个高级的贵族的一个墓里出的,一个鸟尊。你看鸟的羽毛都是栩栩如生的。这是刚才我讲到那个河南新郑郑国的国君的墓出的,这个莲鹤双壶,这个一件在北京,一件在郑州。这是还在淅川那个墓出的,淅川墓出的这个铜禁,铜禁是一个,就等于一个炕桌,弄个台子上面放酒器的,这个边上这个花纹你看着很细,这是用一种新的方法,叫做失蜡法来铸造的,因为这么细啊,要用那个泥范合范,是没办法合范的。它是怎么?先做个蜡模子,就做出这样的模子,然后外面搞成泥范,完了铜汁浇灌进去,以后呢,那个蜡就熔化了,就是这样铸造出来。过去只知道中国呢出现得比较晚。可能到了开始呢,可能认为是到了唐朝,后来因为云南的考古发现,把这个年代 提早到,战国末、西汉初这个时候,因为有了这个墓的发现,这种铸造方法在中国,在春秋的时候就有了。这种铸造的方法到现在,还是精密铸造所采用的方法。这是件吴王夫差剑,这在湖北江陵发现的吴王夫差剑,这个铭文呢是错金,这种方法如果没有铁器,那是很难想像的。它不但错了铭文,还有些铜器的花纹,也是采取这样的办法。这是在洛阳发现的一件铜鼎。它这个花纹错进去了金和银,这个是曾侯乙墓出的一个尊盘,一个尊、还有一个盘。这样连起来。它这个也是采取失蜡法铸造的。

大家看这件铜器,它是这种花纹是攻战的,水陆攻战的这种花纹,很生动的。这个时期呢,不但一些铜器的花纹程式化,像这种花纹,它有了一定的范本,怎么一定范本,我们发现在不同地点,不同地方出的,那个图像是几乎完全一样,它如果没有一定的范本是不可能的。像这件,是曾侯乙墓出的一个大件的铜器,这件铜器呢,它的高度是一米二六,重量是327公斤。这一个墓里边出了两件,一件调到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了,湖北还留了一件。这个时期,我刚才讲了,这个各地的经济政治都有相当的发展,所以这个时候呢,各地的青铜器有了不同的风格。我们根据现有的材料可以进行分区,知道这个地区能够分作几个地区。它的花纹,这个从器物的形状到花纹,都有所差别。而这种花纹,它的程式化,它是当时有一定的印模,它不是一件一件地来设计、刻。有一定的模子,然后把它拍到那个范上去,这样子。

那么从西周晚期开始,铜器的铭文也都是像活字一样,我们从铜器上可以看出来痕迹。当时是一个一个字拍上去的,不是整体这么写下来的,这么刻的,这个应运用是活字最早的这个渊源了,这是第一个问题。

下面讲第二个问题,青铜器的组合是商周礼乐文化的实物例证,商周的礼乐文化的核心是“明贵贱,辨等列” 就贯穿个等级制度。这个商代的青铜器的组合的等级情况,因为目前限于资料的所限,我们还说不太清楚,就像那个妇好墓,那样完完整整的墓,这样的墓毕竟还是发现太少。我们知道这个墓,它是大个的方鼎,像司母戊鼎那样的大个方鼎,出了两件,一件大的圆鼎,那是中号的这种鼎出了2组6件。但是别的墓呢?你现在材料还很难对比,它是很难对比,它是我们还看不出这样的等级情况是怎么样,一定有一定的等级,那么到了西周中期以后,到春秋的时候,这种规范化的组合,就非常明确,就是鼎,是9件鼎配8件簋,当然还再加上别的铜器,7件鼎配6件簋,5件鼎配4件簋, 这都和当时的等级,他的身份有关系。根据有铭文的材料,知道呢,像9件的是诸侯,那么7件5件的吧,是比他低一点等级,不但它这些礼器,而且这个编钟也有一定的组合关系,组合关系,这个一般地是只能出一套,到国君这一级可以出2套,有编钟,还有编磬。再有车马,最高一等的是有真车真马,几辆车几匹马,这个中间有个等级问题,没有真车真马是把这个车马的零件,给它摘下来,放在墓里边,再低的嘛连零件也没有,零件也没有,所以这样呢,从青铜器我们研究当时的礼制是很重要的这个实物资料。

下面再看,这里曾侯墓出的这个编钟,这个编钟是现在出的件数最多的,这套编钟,它是钟连那个钟架子,我们有好多在博物馆看那个陈列,那是复原的。这个它是钟架子,都是原来的架子,在墓里边的那个架子,还摆得好好的。那些零件和那个旁边那个铜人,这么托着,铜人连那个挂钩,这些都是原来的,上面都有铭文,根据这个铭文啊,记载它的部位,部位在什么地方。这是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藏的一套西周的编钟,西周晚期的钟,西周从西周中期开始,典型的就是八件一组,从第三件开始是发两个音,中间敲中间和敲边上和敲右侧,发两个音。这个时候,西周的钟是四声音节。中国一直到后来的,长期后来的这个民乐,请教他们搞民乐的一直都是五声音阶。

下面讲第三个问题,这个青铜器的铭文,是商周时代历史事件的真实记录,商周时代的铜器铭文,大多是铸成的,少数是刻成的,或者凿成的。据我们统计,我们在《殷周金文集成》这部书里面,著录的铜器铭文是将近12000件,因为这个书,是1994年出齐的,在这些年,各地还有不断地有出土,现在呢,总数超过12000件了。有铭文的。商代后期一般呢只有一两个字,多的四五个字,直到商代的末年,才有四五十个字的这样的,也只有几件东西。西周时期就有很多长篇巨制了,字数最多的是现在在台湾故宫的毛公鼎,497个字,我刚才讲了12000件,100个字以上的大概有100件左右,150个字的也大概有20多件,那个几十个字的那就很多了。这些铜器的铭文的内容,就包括了周天子的诰命,记载当时的征伐、宴享、田猎,一直到土地转让,婚姻关系等等。可以说一些长铭文的统计,长铭文的统计,这一篇一件器的铭文就相当于《尚书》中间的一篇。当然到了东周时代一般的铭文都比较少,有的只有这个工名,工人的名字,但是也有个别的长铭文的,像河北平山就是西柏坡,不是在平山县嘛,平山县是战国的时候的,中山国的都城所在就从这一个墓里边,出了三件铜器,长铭文的铜器,这个一件鼎,就460多个字,一件一件方壶是450个字就记载了这个中山和燕国之间的一些历史事件。

我下面举几个例子,这件是,这个叫利簋,这是在陕西临潼就在华清池附近,那个临潼县博物馆收藏的。这件铜器就记载了这个周武王,武王伐商的事情。这个铭文一开头第一个字就是武,这个武在铜器铭文中,这个文武的武是带个斜玉旁的。“武征商,维甲子朝”,在甲子这一天,维甲子岁鼎克闻,“鼎”做“当”讲,这一天这个太岁是正当空,这是第一件。刚才我前面讲过一件,武王的器物,那是过去是唯一的,现在又有了一件。这件是有了确切的年代,就是武王伐商的时候铸的。这件叫何尊。这在宝鸡,宝鸡在文革前出土的一件东西,在宝鸡博物馆。文革以后,筹备第一次中国的青铜器出国展览,出国展览,这件东西拿到北京来,这个筹备展览,到上海博物馆,马承源先生他负责筹备,他是青铜器国内有数的专家,数一数二的专家。看这件尊的内底,看着边上好像露出点笔道,后来一去锈,去出来这么长一篇铭文,这篇铭文就记载了什么,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洛邑,在洛阳这边建一个陪都,这样的重要的历史事件。再看这件,这件叫史墙盘,这就是在扶风那个窖藏,103件当中出的这件东西,这件东西啊这么长篇的铭文,前一半就记载了西周文武成康昭穆,还有当时在位的这个周天子恭王,七代,每一代呢讲那么两句话,他的突出的这个历史功绩是什么。后一半就讲他自己本家族几代的事迹,所以这件东西这个历史价值是非常高。因为它这个窖藏出的东西,不是一代人的东西,根据这件铭文,给它串起来,对于西周中期铜器,过去这个时期的铜器啊,标准的器物比较少,所以对这个时期的铜器的断代,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铜器的铭文有很多史事可以和文献资料相对照,甚至可以补充不足。

不久以前,这个报刊上都介绍,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新进了一件铜器,一件壶,这件壶就讲了大禹治水,第一行讲大禹治水。下面整篇铭文就讲怎么样以德治国,这样的思想,大禹治水我们过去知道,只有在春秋的时候铜器当中,有两件铜器提到禹,还没有提到治水,这一下子把这个大禹治水,这个是确切的事件,提早到了西周晚期,提早了几百年。在夏商周断代工程当中,夏商周断代工程嘛,最基本的是个西周的王的年的断代,因为841年共和元年这个我们是知道的,《史记》上记载知道,就是往上推,往上推,第一部就是推西周的每一个五多少年,首先第一部就是要它根据考古发现,根据碳14的测定,根据青铜器的断代,青铜器的断代的基础上,天文学家再来推算哪一个时候哪一个年和它比较符合。他如果推的,如果过去的来讲相当长的时间,一些天文学家他不管铜器的年代,这个互相不结合的,这次结合,他推的年代,他说个年代讨论,我们讨论不行,你这个年代早了,没那么早,他再算,这么样算出来的,那么像刚才那个,上海博物馆收藏那个晋侯墓地出的那套钟,那套钟提到了这样的年代,提到了七个历日。那么在同一件器上提到,那当然这个学术价值就非常高了,所以总的来说就是中国古代的青铜器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今天是限于时间,只能这么很粗略地这么说一说,我就讲到这里。

提问: 王教授您好,我看了您这么多的图片,感觉到鼎有大的,有小的,数量非常多,因为当时夏商周的时候,他们的生产力比较低下,科技也不发达,我不仅对它的原料来源产生了疑问,我就想请您介绍一下,它铸造这些铜器的原料来源情况。

答:好, 铜矿在中原地区是比较缺少的,我们知道,大概在山西,山西晋南有铜矿,那在长江流域,铜矿很丰富,从湖北大冶有个铜绿山,大治不是现在还是铜绿山,在长江流域发现最早的,春秋时期,后来不断地发现了,从湖北经过江西经过安徽,一直到,可能都临近到南京了,这一路都有铜矿,都有铜矿。像这个在江西,有的铜矿年代可以早到商代,早到商代,所以这批铜呢,就是从那个地方,来通过一定的交换关系,输入进来的,刚才我不是介绍这个保利艺术博物馆这套钟,在过去呢,我们是知道的,在宋朝的书上,宋朝的这个著录铜器的书上,讲过一件铜器,这是春秋早期的,就讲了,怎么样到这个河南安徽这一带去换铜去。这套编钟的铭文,它也是它8件是连起来一篇铭文,150多个字就讲了一件事情,叫戎生这个人,他是和晋国有关系的,除山西不知道,山西运城地区不有个盐池吗,盐池产盐卤、产盐,用山西进贡的这个盐,装了多少车,运到繁汤这个地方,再就是河南的东南部这个地方,当时可能是一个贸易的集散地,到那个地方去换铜,换了铜回来就铸的这个钟,我们在有的地方,有的遗址呢就发现过铜锭这些原料,可能那边经过初步冶炼,输入进来是铜锭,这一点恐怕大量地是从长江流域运来的。

提问:王老师您能不能介绍一下战国以后的青铜器的情况呢?谢谢!

答:我刚才讲到这个战国时期呢,那么已经进入铁器时代了,那么从战国和战国以后,从这个工具和武器来讲,那主要都是用钢铁的东西,那么人生活用的这些器皿,这些东西,器皿这些东西,那么到汉代呢,从战国开始,到汉代,是个贵族用的东西,这个漆器占了很重要的地位,铜器呢也还有,像我发现汉代的一些王的墓,徐州的楚王墓,什么还有写河北满城的那个中山王墓,那铜器吗还有相当的铜器,但是他在生活当中的这个地位就有所不同,这个铜器一般的都是素面的,铜是大量用来做什么呢?用来铸造铜镜,铸造钱币。那么从这个铜器,汉代以后,瓷器又发展起来了,瓷器金银器这些又发展起来了,所以这个铜器所占的位置,就有所不同,当时像编钟这一类的东西,汉代的编钟也还有。那么到了这个魏晋,铸造佛像,有很多铜的造型,有的鎏金的,当然铜这种东西,这个一直到后来,一直到故宫、颐和园的铜狮子,圆明园的水龙头、猴头、马头,一直到民间铜壶铜盆。那个四川的茶馆用的大铜壶,这些也还用铜,还有香炉、蜡台,但是它和商周时期。这样在生活当中方方面面这个就有所不同,所处的地位在整个社会中间所占的地位不同,因为社会总要往前发展的,是吧!到后来到近代不但瓷器,玻璃器,塑料器那么这个比重就不一样了,我是这么认为的。


146#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 14:08 | 只看该作者
丝绸之路与丝路考古学

主讲人简介
孟凡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同年分配到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现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新疆考古学、新疆史和历史地理,丝绸之路与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学。
主要著作:《北庭史地研究》、《楼兰新史》、《楼兰鄯善简牍年代学研究》、《丝绸之路史话》、《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壁画》、《新疆古代雕塑辑佚》、《吐鲁番古代壁画辑佚》、《中国古瓷在非洲的发现》、《新疆考古与史地论集》等。

内容简介
古老的丝绸之路连接着世界的东方与西方,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这里有令后世惊叹的东西方艺术珍宝,凝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发明创造,异彩纷呈、扑朔迷离的古文字,给后世流下了一个个难解的谜团,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去探索,去发掘。
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非洲的古文明联系在了一起,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在延绵的丝绸之路古道上,遗留下大量的文明古迹,举世闻名的敦煌,神秘的楼兰古国,静静的矗立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传达给人们的却是超越国界和民族差异的精神共鸣。

全文

大家好,我今天讲的题目是《丝绸之路与丝路考古学》。这个题目是非常大的,涉及的内涵也非常多。所以今天只能是介绍一个大概情况。今天我讲的第一个题目,就是丝绸西传,与丝路名称的由来。这个丝绸西传的时间,现在学术界看法分歧非常大。根据我的看法丝绸西传可以分两个阶段:一个就是丝绸辗转流传的时期。这个时期是比较早的,因为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养蚕、缫丝、织绸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伟大贡献。当中国丝绸发展以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和周边的各少数民族交往比较多,通过这些少数民族丝绸呢,就辗转流传到了西方。因为这个时期主要是通过游牧民族,游牧民族它是活动范围非常广的,辗转流传出去。这个丝绸西传真正的始于什么时候,始于汉通西域。因为这个时期,这个丝绸的传播源,传播目的地,传播的路线都非常清楚,传播的量也非常大。所以这个时候双方是有计划的,而且甚至是有组织的来搞这些丝绸贸易。所以我认为丝绸真正西传应该是汉通西域以后。当时根据西方的一些记载,说丝绸不仅非常漂亮,穿着舒适,而且还可以保护人的身体健康,可以防虱子臭虫,也不怕夏天的下雨,打雷、闪电。所以就给了丝绸很大的魔力。当时的巫术,它那个护身符都要用丝绸来包上,所以就是说当时在这种情况下,整个从中亚一直到罗马,这条线对丝绸的需求量非常大,在这种丝绸热当中,最突出的是罗马帝国。

刚才我讲了,真正丝绸西传应该说是在西汉通西域以后。这个罗马人什么时候才知道丝绸呢?根据西方史料的记载,公元前53年,克拉苏也就是古罗马的执政官之一,叙利亚总督,带领军队和安息,在卡尔莱大战,这个战斗是规模很大的。在这次战斗当中,罗马军团就被安息的军队围困住了。围住以后,在关键时刻,安息的军队在正午的时候就把绣金的彩色的军旗整个就展开了,就晃悠,这一晃悠,在阳光的照耀下,罗马的士兵感觉非常恐慌,结果这场战斗罗马军团惨败。所以在西方史学家就认为,这是罗马人第一次看到丝绸。罗马人知道丝绸以后,对丝绸非常热爱,到处就想得到丝绸,但是丝绸怎么来的,长期以来,他们并不清楚。所以,当时他们就对蚕丝和蚕种做了多种猜想。他们一开始就认为蚕丝是怎么来的呢?就是用梳子,有一种树叶或者树皮梳出来跟白绒丝一样,另外他说蚕丝是一种小动物。这种小动物比金龟子大两倍,有八只脚,这种动物呢,一共要养五年,然后它吐丝,像蜘蛛一样吐丝,把脚都缠起来,最后从残骸当中把丝拿出来。所以,他们非常想得到这种小动物。当时罗马人形容丝绸美如花朵,细如蛛丝,蜘蛛的蛛,细如蛛丝。到公元4世纪的时候,罗马使用丝绸,不单是贵族,而且脚夫,都在用,也就是说已深入到它的社会了。罗马人喜欢丝绸它不是说中国织成的丝绸,因为他们喜欢紫红色,紫红色在罗马社会是一种高贵的象征,紫红色和黄色。所以最初他们在喜欢中国的原色丝绸,也就是白色的。白色丝绸去了以后,他们把它拆开,他重织、染色。所以后来它主要是进口中国的生丝。我可以讲一讲,中国丝绸是怎么过去的。

中国丝绸西传我认为主要是有三条渠道:一条呢大家看中国史书都知道,中国的汉唐帝国各朝代对周边的少数民族有大量的封赐和赠与,这个是很重要的一个渠道;另外一个是当时的中国政府和周边的少数民族绢马贸易,绢和马贸易。这个贸易额也是非常大的,因为北方一直到欧亚大陆草原地区这个是相通的。所以,这个为什么说早期丝绸能流传过去与这个有一定的关系,当然后期的流传也起一定作用;再一个问题呢,就是中国把丝绸作为一种商品和货币推出去。另外是当粟特的商人,波斯的商人到中国来采购。有些文书记载非常清楚,你比如说在西晋的时候,在新疆发现的文书,和敦煌发现的文书就是粟特商团。他们是非常大的商团,就是组织到了中国来采购,这个商团不但在新疆采购,而且到了长安,洛阳和中国的内地。他们主要是用他们的银币,他们的毛织物,他们的一些麻制品和特产来交换,来购买,也非常大的,它有一套整个的系统。另外就是当时就是这种做生意吧,粟特人在新疆和敦煌,以至于内地有他们的聚落,也就是说很多东西是由他们购买过去的,这是主要的几条渠道。

丝绸之路是什么时候才有这个名称呢?根据现在的研究呢,就是说19世纪末德国学者李希霍芬在1877年出过一本书叫《中国》。在这本书里他首先提出丝绸之路这个称呼,后来在1910年还是德国人的赫尔曼,他又出了一本《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他把这个李希霍芬的观点又完善了,而且把丝绸之路延伸到叙利亚。现在,一般的来讲,古代的丝绸之路,也就是说,从长安到叙利亚,这个丝绸之路提出来之后,渐渐的现在已经被学术界接受。在中国来讲接受这个名称,真正广泛的用,是近几十年的事。因为大家如果说看中国的研究东西方关系的一些学者的论著,就知道。当时这些学者主要用的名称是东西交通,或者是中西交通,当时并不用丝绸之路这个名称。因为丝绸之路这个名称,是有局限性的。因为这条路不仅是丝绸贸易,它只是其中的一项,它也不是丝绸之路,这条交通线的内涵,也不是丝绸之路能完全概括的。当时讲东西交通和中西交通,它既包括交通线又包括所有的各种交流,包括文化、艺术、科技、宗教所有的各方面的交流。所以,它实际上是一个东西文化交流的这么一个学科,发展到现在,学术界也基本接受了丝绸之路这个称呼。实际上它呢也并不是局限丝绸和交通,也还是重在交流,这是它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

丝绸之路并不是一开始就有了。所以下面我就讲讲丝绸之路的开辟、发展和终结的问题。首先讲一下东西交通的概况。东西交通在中亚,现在斯坦的中亚概念就是前苏联五个加盟共和国,现在的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乌孜别克,土库曼,这个地区咱们现在所称的中亚地区。这个中亚地区本来就是亚欧大陆一个通道,是东西南北的一个通道。古代中亚地区它是和西方和南亚次大陆和南西伯利亚,北方的草原地区交通是非常发达的。但是在汉通西域以前,这个新疆地区的交通是封闭的,这是与当地的情况有关。大家都知道新疆地区周围都是被山圈起来的,而且都是非常高。另外就是新疆的沙漠、戈壁范围非常大,小国林立,就互相封闭。所以当时大规模交通是没有的。从西方所记的一些历史记载,对现在的新疆了解的并不清楚,当时就是天山以北的地区,是游牧民族迁徙的路线,你比如乌孙、大月氏等等。但是后来就被匈奴给封闭了,说那边基本上也是不通的。所以当时中国和中亚之间和西方之间隔着新疆地区,现在的新疆地区,当时这条交通线是并不通的。所以现在丝绸大量的外运,在汉以前是不可能的,它过不去。所以这个交通线的开辟,就是在西汉时期。西汉时期主要是有一个大家都知道张骞,张骞凿空与汉通西域与丝路的开通关系非常大。当时张骞凿空,他主要是两次,当时为什么要叫他通西域呢?也就是说当时汉武帝是要打匈奴,因为乌孙和大月氏,原来是在甘肃河西走廊,它被匈奴驱逐出去以后,迁到了中亚地区,他要联合乌孙、大月氏打匈奴,就是两面夹击,为了这么一个政治目的,派张骞去,张骞第一次去,没有取得多少效果,乌孙和大月氏也不想回来,后来就说汉武帝还不死心。第二次又派他去,到乌森和周围各国,这次古代新疆的好多小国家,他都派使节去了,张骞凿空回来以后,会了向汉政府有详细的报告,就是周围的交通线,各国的风土人情、实地物产等等都报告的非常详细。所以这个报告就是后来《史记大宛列传》主要是以报告为素材的,这个报告对汉武帝,汉政府了解西汉以西的情况非常重要,对汉武帝下决心通西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后来的汉武帝,就决定通西域,派兵到西域去,最后就是统一了西域。这个西域,大家可能也知道,但是这个理解不一样,现在有广义的和狭义的说法。

广义的说法,就是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区都可以叫西域;狭义的西域也就是玉门关和阳关以西,新疆包括就是帝俄侵略咱们领土以前那个范围,都叫西域。但是历代呢,中国历代对西域的说法也不一样。汉武帝决定通西域以后,因为军事方面的需要,政治方面的需要,他把当时交通线封闭的交通线,各国之间交通线整个打通了,而且他的势力到了中亚,包括当时的乌孙、大月氏等等,他都是有很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把新疆交通线和刚才讲的中亚的交通线对接起来。这样的话,丝绸之路才真正通。所以真正开辟丝绸之路,是中国的汉朝开辟了。以前是各自都有的交通线,并没有真正的连接起来。

丝绸之路开辟以后,它有一个发展过程。两汉时期基本上可以说丝绸之路发展,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的时候,中国处于内乱状态。在西方公元395年,罗马帝国也分裂了,波斯也衰落了。所以这时候,丝绸之路属于比较箫条的时期。到了唐朝,唐朝可以说经营西域最盛的就是唐朝,不仅说在整个新疆地区是进行直接统治,在中亚地区直到波斯的东境,它设立了16个都督府,是名义上控制的。所以就是说他们当时唐朝的交通线,交通组织,也是最完备的,这时候发展到非常高的一个阶段。但是就是在唐朝,在怛罗斯被阿拉伯帝国战败,后来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就要到公元790左右就退出了新疆。所以在这个阶段,丝绸之路就属于慢慢的衰落时期是吧。到了唐末,五代时候,这个时候陆路的丝绸之路就被海上丝绸之路取代了,它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也就说终结到五代宋初的时候,这个陆路丝绸之路作为它的主要历史使命已经完结了。但是到元朝时候,蒙元时期,因为它通过各个汗国,整个陆路丝绸之路又通了,这时候也还是比较发达的,但是这是落日辉煌,只是随着蒙元帝国的灭亡,也就失去了作用。所以丝绸之路呢,它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关于丝绸之路现在交通线的问题,大家也很关心,现在丝绸之路的交通线,中亚西亚和罗马地方,那个交通线是比较清楚的,因为研究的也比较充分。从长安到河西走廊,总体来讲也是比较清楚的,现在最不清楚的还是新疆地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新疆地区主要是戈壁和沙漠,戈壁和沙漠固定的交通线是没有的,它只要大方向对就可以了,大家如果到了新疆就知道这个情况。

你比如说丝绸之路的西域北道。现在的丝绸之路是北段是很靠北了,因为塔克拉玛干,塔里木河,它是南北摆动的,以50公里和100公里来回摆动,它总的来讲是,向北移。所以,就是汉唐时期的遗址都在现在的居住区的南边,现在交通线跟原来交通线差异是非常大的。另外,你比如说塔克拉玛干的南边,现在就是和田这一带。从喀什出来,和田一直往东走,这条交通线跟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也没关系,这是现在的。现在这些交通线甚至于清代交通线都是变化很大的。根据汉唐的遗址,来确定它的交通线,就是现在这个阶段交通线,也就离现在的居民点和公路线50到150公里都在沙漠当中。所以现在交通线的研究,现在还处于不是十分清楚的阶段,大的方向,大的路段这是没问题的,但是非常具体,从学术角度来讲,需要研究的方面还是很多。

下面,我就把交通线概括的给大家看一看。这个是河西之路,所谓河西之路,也就是说从长安,当然就是说它的都城在洛阳的时候,从洛阳出发,都城在长安的时候从长安出发,一直到河西,经过河西跟西域接壤,为什么叫河西呢?因为它主要路段是在河西走廊,这个可以看出来是六盘山,六盘山以东,它就是分南线和北线,六盘山以东,它南线主要是沿着渭河走,北线是延泾河,南线走现在的经过兰州这条线,到凉州,这段线是长凉道,从长安到凉州这条线,北线走现在的平凉、固原这条线过去,看图上有虚线,这个虚线。所有的交通线都是以唐代为基准的,汉唐的区别不大,但是到唐代发展的非常好的,很完备。这个虚线就是两汉时期这个线,这上头大家可以看清楚。这是第一段,从长安到凉州,凉州就是现在的武威,这是从凉州到伊州的,也就到伊吾,伊吾就是现在的哈密,这条线大家看了也都很清楚。这里我主要给大家讲几个问题,一个是汉代的玉门关和阳关。汉代的玉门关,大家看到敦煌,汉代的玉门关在敦煌以西的小方盘城,这个阳关在玉门关的南边,南湖这一带,这是汉代的玉门关;另外,就是唐代玉门关。不在这地方,往东移了,大家找瓜州,瓜州的西北那是唐代的玉门关,宋代的玉门关在嘉峪关的西边,那是宋代的玉门关,从五代到宋。所以玉门关大家所谓讲的玉门关,不同时代是有区别的。这是河西路线,这里头最重要的刚才讲了一个是凉州,凉州就是武威,武威实际是两汉到唐,经营西域的一个重要的,最主要的大后方的基地,它前方的基地就是敦煌,在唐代它叫沙洲,这条线是天山北路,伊州就是现在的哈密,从敦煌也就是沙洲到伊州这条道从玉门关往北走。丝绸之路自从汉代正式开辟以后,一直到唐末,它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讲一讲,它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的问题。

丝绸之路它是作为路,作为交通线。所以它就是成为沿途各国,各个民族进行各种交流的一个载体,也就成为当时展现他们各种复杂关系这么一个载体。所以,这个丝绸之路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另外,丝绸之路它也是一个大舞台,它当时把古代和中世纪的主要大国和主要的文明地区都连接在一起了。你比如古代的四大帝国,汉朝,安息、贵霜、罗马都是在这条线上。到中世纪唐朝、萨珊、波斯、东罗马帝国,以至于后来的阿拉伯帝国,都在这条线。另外主要的文明地区:中国、中亚地区、伊朗,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希腊、罗马,通过希腊,罗马甚至把北非,埃及也都连起来了,往南印度,往北就是游牧民族的草原文化,整个就说它把当时世界的主要国家和主要的文明地区都串联起来。所以它这个展现了当时主要世界历史的情况,丝绸之路,它既然是一条路,它也是一条纽带。它通过这个纽带,把当时沿线诸国各族都连系在一起,成为他们互通有无,物畅其流商贸之路,和物种传播之路。当时商贸实际上并不是这么一种丝绸,丝绸当时影响最大。你比如说中国传来的很多东西,比如金银器、玻璃器,还有这里头很多路,还有很多名称,什么黄金之路,天青石之路等等,它都是有交通线有关的。所以另外物种传播,现在考古资料因为不太保存,文献很多,无论是中国和中国传出去的都是很多,这个大家可以看。另外这条路也就成为中国各个民族相互学习,互相影响文化艺术和科技交流之路。同时这条路也是沿线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不断增进了解的友谊之路,也是各国进行政治交流使节之路,所以有人就把这叫做使节之路。另外这条路,也是到沿线各族魂系天国。比如说佛教、袄教、摩尼教、景教是基督教这里头的一个分支,以至于后来的伊斯兰教,世界的主要宗教都是沿着这条线传播进来的。所以这又是一个神灵之路。这条路还是游牧民族的迁徙之路,因为这条路的北边就是欧亚草原。你比如大家都知道的,中国的匈奴是通过这条路西迁来的,再早的刚才讲的乌孙、大月氏,再晚的突厥,以至于后来西辽等等。蒙古都是沿着这条线,再往西边最著名的塞人,也是沿着这条线迁徙,也是游牧民族的迁徙之路。为什么这条路有很多刚才讲的丝绸很早传过去,与这个丝绸有关系。

另外,这条路因为游牧民族的迁徙,它也成了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交流之路。这个历史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因为这条线从河西走廊以后一直到欧洲草原,北边都是游牧民族,它变化很大,它一迁徙,按照当时的情况,他们经常是侵略和掠夺游牧民族,交融是非常多的,经过这种交融,对于游牧民族有一定破坏对它整个城镇的发展和防卫武器的发展。各个方面和社会的进步,在客观上也起了一定作用,对于游牧民族发展也提供了作用。

丝绸之路,它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底蕴丰富深厚的。所以它并不是一个交通线的问题,也不是一个丝绸贸易的问题。它的内涵牵扯到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全方位的。所以我感觉丝绸之路正因为是这样,所以它是代表了当时人类社会历史,当时世界人类文明可以说是一个缩影。所以丝绸之路也是一个宝库,当时的主要的绘画艺术,雕塑各种艺术珍品,美不胜收,非常多。另外世界的一些主要文字,都形成在这条线上,用这些文字所记录的文书和刻石历史性是非常丰富的,现在很多历史之谜就是靠这个来解的,揭开了很多历史之谜,同时又用这些文字写了很多遗著,现在研究历史当时的社会很重要的。所以这条交通线,它的内涵非常丰富,影响非常大。当然在东西方来讲,影响最大的是丝绸。正因为它影响非常大,所以直到19世纪末,西方学者还以丝绸来命名这条交通线;正因为以丝绸命名这条交通线,现在叫做丝绸之路,已经逐渐被大家认可。因为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现在原来丝绸之路沿线的各个地区、国家,重开丝绸之路的呼声很高。现在大家知道亚欧大陆桥,实际上就是与这个有关的。我们相信就是说在今后的发展的过程中,沿线各国通过努力,通过陆路的和空中的交通,必将能够建立一条比古代丝绸之路更为胜似古代丝绸之路的金光大道。对今后的影响是更大的,所以丝绸之路概况大概就是这样。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丝绸之路考古学的问题。丝绸之路,它现在是多学科研究的,有丝绸之路史,研究丝绸之路的历史,有研究丝绸之路的考古学,从这里头派生出很多的题目。什么叫丝绸之路考古学?丝绸之路考古学,实际上就是沿线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考古学,这个考古学都是代表某个地域的。现在所谓丝绸之路考古学,主要依托于这些考古学,在表现它们之间相互交流的,东西方文化交流,这一部分属于丝绸之路考古学,主要研究文化交流、相互影响,这一部分。所以这一部分考古学的特色,就是它不但要研究按照考古学的规范来整理和研究,而且它还要结合很多学科。因为考古学,它是研究古代人类社会的,涉及的方方面面,它必须结合有关的文献、历史、地理、铭刻学等等,全方位的。所以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学,必须以考古学为基础,涉及其他学科互相渗透,这个来研究。根据这个特点,也就是要求我们研究东西文化交流考古学的学者,要学贯中西,甚至就是在他所研究的领域,他眼界要宽,视点要高,要有洞察问题的能力。所以要求是比较高的。丝绸之路考古学内涵是比较多的,但是丝绸之路文化的内涵从资料来源讲,无非是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文献资料主要处于历史时期,文献资料都是用人来写的,它受人的水平、观点制约,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真正涉及丝绸之路的,直接的是比较少的。所以就从文献的角度,我全面的构建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这是比较难的。因为文献资料它是可知但是不可及,因为它实证性比较差,有很多资料必须要进行考证,考古学因为研究古代的人类社会,是物质文化涉及的方方面面,它是有实证性、直观性。所以考古学对于构建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是最主要的,但是光靠它也不行,因为它毕竟也有它的局限性。所以以考古学为基础,结合文献和相关学科,才能够最终全面的构件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

作为丝绸之路考古学来讲,文化内涵也是多方面的。下面我就简单的给大家举点例子。先讲米兰遗址,米兰遗址是一个佛寺遗址。米兰在若羌以东边是七十公里,在楼兰古城南偏西约150公里,这是它最东边的一个城,可能是文献记载的善村的东城,这里讲的主要是佛寺遗址。这个图就是斯坦因的图,它主要是以佛塔为中心,这里标的是15个遗址,这里是遗址分布的一个情况。另外壁画主要发现在第二、第三佛寺遗址,第二佛寺遗址大家看了这是一个平面图,这是一个剖面,这个平面它是有两层,这个都是有柱子,这是有一个照片,大家可以看清楚。这就是第二佛寺遗址,它是分两层,底下这根柱子,柱子之间都有是有塑像的。柱子的情况斯坦因认为,说这个下面这是有古代印度风格,上面是希腊文化,实际上这是犍陀罗风格。整个佛塔的构造、结构、列柱之间有佛像,跟犍陀罗的佛塔是一样的,这是属于初传来时候的情况。这个佛寺遗址大约在公元3世纪到4世纪,这是第三佛寺遗址。这种遗址比较多,它有一个圆形塔基,塔基上头,塔身跟炮弹一样,大家看平面图,底下有几个出口,这个佛寺遗址围绕佛塔有一圈走廊,这个围廊是壁画的,到佛教这个时期,它跟印度已经有所区别了,它不但崇拜塔,它还崇拜像,佛塔和像是同时存在的。我下面介绍的壁画,主要出在第三佛寺遗址,这是第三佛寺遗址的造像,这是第三佛寺遗址有翼天使像,这个是非常有名的。这个最先发现的就是斯坦因,他把它命名为有翼天使,实际上有人研究这是佛教飞天的一种,这个形象有翼的,整个形象都不像西域人,实际上斯坦因认为,整个形象的构造、构图是受西方影响的,实际上它整个五官,尤其眼睛和嘴都是结合起来,跟犍陀罗艺术关系是很密切的。

刚才有翼天使像画在下头,这是佛和弟子像,是画在有翼天使的上头,这也是一个局部,这也是一个说法图。这个说法图,你看单人像,这是佛,这是它的弟子像。这个像和刚才的有翼天使像结合起来看,就是说它整个的绘画的技术是西方的,它是用光和阴影,虚实这种画法,这个是西方的传统。另外,它整个的五官,它的眼睛非常大,目光很直,整个颜色的运用都是受西方古典艺术的影响。但是这个里头,你可以看到受到中国的影响,大家如果看那个图,可以看得很清楚,它的轮廓是两层,它是用图。这个土红线又叫朱红线。先描个轮廓,用墨线定型,从这儿开始,一直到整个到唐代,这是西域绘画的一个特点,也就是两层轮廓线,一个是朱红,一个是墨线,用墨线这是中国的特点。下面讲一下尼雅遗址,尼雅遗址是非常著名的,国外学者称它东方的庞培。这是尼雅遗址图,这还不是全部,它主要的部分是在中部偏北,这个遗址范围很大,在现在民丰以北百公里左右,在大沙漠当中,已经完全被沙漠埋住了,南北长大概是20多公里,东西宽3到5公里左右,范围非常大。

这就是尼雅遗址保存的情况,这个保存情况非常好。有些遗址我们去了以后就看,就根据人刚离开一样,保存的非常好。这是司禾府印这是采集的,也是在尼雅遗址,这是东汉的,也就说东汉。在这儿有本田机构,这主要是属于善村时期,三、四世纪这是晋简,就是晋朝的简,晋简。大概现在发现六七十枚,真正的刊布的大概是五十多枚,六十枚左右。这个简牍也是非常重要,这个简牍主要内容都是政府下的文书。

这就是大家所关心的佉卢文简牍。先把这个主要情况看一下,这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其他还有很多种,这是简牍上的封泥,这个佉卢文简牍,它的形制是源于内地,但是它用的文字是佉卢文从贵霜传过来的,记录的当地的语言。所以它实际上是从形式到内容,到用的文字是中西合璧的。现在大家看到是封泥,上下两合缠上之后,用绳子要捆好,最后盖上封泥,这个封泥样子非常多,这个封泥主要是西方图案,但是也有汉字,其中两个典型的,我给大家看一下。这就是封泥里头,斯坦因做复原的。斯坦因认为希腊的雅典那就是一个手是盾一个手拿着雷电,这就是封泥,就是它复原图,作为佉卢文,这也是很有名的。这在楼兰古城出的,楼兰古城一个墓葬,这是一个毛织物。这个毛织物,斯坦因认为这个像是半个像,这个像他认为这是希腊的赫密士像,这边是一个柱头,跟希腊那个商神是一样的,这个是希腊风格。毛织物,这些锦,现在学术研究认为是中国生产的,专门是为了出口,这有好几种。这是联珠纹,这是联珠猪头,联珠猪头在波斯图案里头非常有意义的。这是联珠胡王一个是骆驼,一边走人,在人和骆驼之间有胡王两个字。这是典型的反映了丝绸之路的情况。我今天就讲到这儿,谢谢大家。


147#
 楼主| 发表于 2022-10-4 13:16 | 只看该作者
老子的自然之道

主讲人简介
颜世安,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8-99年度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专业为中国古代思想史,曾发表专著一部、译著一部,论文四十多篇。有关论著曾获全国第一届青年优秀社科论文奖三等奖,江苏优秀社科成果奖二等奖。

内容简介
老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自然之道的概念,这个概念影响深远。但是假如我们直接读《老子》,就不大容易明白自然之道究竟什么意思。并不是文字艰深,而是说的太简单玄奥。必须要结合读先秦其他道家文献来理解老子,因为其他的道家文献如《庄子》、《管子》、《吕氏春秋》、《韩非子》、《淮南子》以及“马王堆出土帛书”等等,是接着老子说的,各自发挥了老子思想中的某一部分,通过这些著作的发挥与展开,才能把老子的自然之道的几层主要含义弄明白。

(全文)

老子在古代思想史上能享有这样崇高的地位,就在于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道,自然之道。就是我们今天要解释的这个自然之道。

那么要说明一下:道,老子不是第一个提出来的,就是把道作为指导社会人生行为的最高准则,以道为准则,不是老子最早提出来的。那么在老子之前一两百年,这个思想的变化就推出了这个概念,再早的时候,再往前,你比如说在西周初年,那个时候古代思想也很丰富,西周初年,商朝灭亡,西部的,陕西的周人集团进入中原以后,他们思想有个很大的变革,对后来的思想发展影响也很大。《尚书》里边有一些文献,但那个时期的重要的思想概念里边没有道,比如说讲天命,讲上帝,讲敬德,讲这东西。道这个字那时候有,西周的金文里边有道这个字,它就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就是路,古代思想史上,每一个时代的思想,它都有一些核心的概念,来概括那个时代的主要的价值,那么道在西周初年,还不是核心概念,道在大概公元前8世纪到7世纪,这个是我们以《左传》的记载为据,这个时候开始成为贵族思想的一个核心概念。

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呢?就是从商到周延续了很长时期的宗教信仰,在西周灭亡以后,东周初年开始崩溃,古代人思想上经历一个极大的变化,原来的信仰没有了,原来的意义世界瓦解了,他们需要重新思考世界的存在基础,重新找到一个指导性的原则。在在孔子、老子之前,春秋早期就出现一批概念,道在这批概念里起着相当重要的地位。道代表什么?道就代表最高的原则,代表一种指导性的方针。在孔子、老子之前,黄河流域流传的主流文化,就是这样来用道的,老子不是第一个用道的人。思考以道来作为社会政治人生的指导原则,这么一个思想,标志着中国古代思想在春秋时期的变化。它是从一种宗教转向了人文,最高的指导者它不是神了,而是某种文化的原则。我们的先人希望找到某种文化的原则,来指引自己的行为。

大家就讨论“道”到底是什么?黄河流域的贵族讨论很热闹,道到底是什么?黄河流域这种对道的讨论,后来就凝聚在孔子的思想里边,他们的主要的思路是什么呢?就认为古代的信仰崩解了,现在需要重新找到指导政治和社会的原则,他们就相信这个原则要到哪里去找呢?到历史文化里边去找,到古代圣贤的传说里边去找,他们认为历史上积累起来的文化里那个厚重的力量,有指引我们后人重建政治和人生的根本原则,这个是古代黄河流域对道的理解,也是后来孔子讲道的时候,他那个道的主要的意义。

那么老子在这个背景下,他提出“道”,他的独特之处在哪儿呢?他不是找到古代历史的这种文化积累,在历史的文化积累里边找一个原则,来指引我们的行为,他认为这不行,他找到了自然世界,他认为自然里边的道,才是在一个混乱的崩溃的时代,人们可以由此来重建政治,重建合理人生一个最好的凭借。相反,如果相信文化,相信历史上建立起来的那些规矩,人类要出大的毛病。所以老子提出的这个道,后来在古代思想上影响这么大,他主要的特点就是:它是一个自然之道。

我们明白了老子的道是自然之道,我觉得,你仅仅说它是自然之道,还是没有搞懂为什么这个概念后来会有那样大的魅力,吸引那么多优秀的人来跟着他接着说,在这里边挖掘智慧。这个道还有一个特点,它不仅是说要以自然来指导我们,而且他对自然有一种特殊的理解,老子他实际上是在自然里边建立了一种信仰,他对自然有一个什么特殊的理解呢?他认为自然世界就是我们的文化规范。人类的社会习俗以外的那个世界,是深奥不可测的,是充满活力的,这个自然的深奥,自然的活力,远远超过人的智力和理解力,那么这就引出了老子,也引出了后来所有道家思想家一个重要的信念,就是人要信任自然的指示,要信任自然的指引,而不能信任文化的规范,特别不能信任自己的智力,不能自高自大,在自然面前要谦卑,这是道家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因为自然是伟大的示范,自然的深奥不可测,通过种种的迹象表现出来,给人一种深刻的启示,《老子》也好,《庄子》也好,像《管子》这些书里都提到种种自然现象。日月风雨山河,天地万物,它没有一个有意识的一个神或者人,有意识地在这儿安排,它如此和谐,如此完美,这种和谐完美不是人的智力能够窥测万一的,所以在这样伟大的智慧面前,人凭什么还相信自己渺小的智慧,渺小的这种智力,渺小的这种计划能力,预测能力,行动能力?要信任自然,要谦卑,这是道家思想的主要原则,假如仅仅是说信任自然,我们以自然之道为指引,假如没有这一条,就是对自然的特殊理解,没有这个特殊理解,后来道家的理论就不会形成那么一个非常独特的文化特征。

我们现在来理解老庄思想也好,道家思想也好,假如不注意这一点,你也不能够理解老子的智慧,不能理解道家的智慧。我想我们今天,如果有兴趣来看看老子,不仅仅是学一点知识,说他讲了什么,我想我们还要去理解古人的智慧,理解古人在他们面临的特殊的困难、痛苦面前,如何去应对这个困难和痛苦,人类的灵魂在不同的历史情境下,是如何艰难地一次一次战胜他们面前的困境,这个可以给我们启示。所以不仅仅是知识,你要理解它特殊的思考方式,这是我觉得我们要讲老子之道特别要说明的一点。

老子固然提出道的伟大和深邃,人在自然的原则面前要谦卑,但是他并不是要贬低人,他实际上是对人怀抱的伟大的理想,他认为人应该担当起伟大的使命,人是了不起的,但是人怎么了不起呢?人凭什么是了不起的?道家就有一个信念,人的了不起,人的生命的了不起,他的伟大的潜力恰恰来自于自然的禀赋,那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人的自然禀赋是被抑制住的,老子为什么反对文化?老子为什么反对人的自高自大?他就是认为文化规范,比如说你这个“礼义仁智”这些说法,看上去好像人很有一套办法,看上去好像人很有一套组织社会的程序,但是这个恰恰是把人得自于自然的这种深奥的东西,这种深邃的东西给堵死了。所以信任自然,不是为了贬低人,信任自然恰恰是什么呢?为了打破文化的蔽障,打破习俗的蔽障,回归到人原始的伟大的可能性上,这是我理解老子思想里边最有原创价值,对后来人最有启示的一点,人要时时注意自己的处境,人是很容易自大的,人创造了文化,创造了文字,创造了制度,看上去很辉煌,很巍峨,老子这种思想就和世界上其他的伟大宗教一样具有这种功能,提示人回到根本处,想一想自己的处境,想一想自己的立足地究竟在哪儿?想一想自己可能犯的错误,他退到的那个立足地就是对自然的一种深刻理解。

老子首先提出道是宇宙万物的一个根源,宇宙万物的一个本原,万事万物都从“道”里产生出来,对这一点,老子五千言里边有好些描述,有的时候他还打个比方说“道”像什么?他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就是一个雌性的生殖器,道就像一个伟大的生殖之门一样,宇宙万物就从生殖之门在远古的时候就产生出来,这样一种比喻就反映了老子江淮流域文化背景的特色,老子思想的地域文化特色很明显,他提出自然之道,反对黄河流域的文化之道,很重要的一个支持是他在江淮流域的文化背景。有的学者很重视这一点,说老子的道是什么,“道”就是雌性生殖器。我不同意这么看,我觉得江淮流域民间的文化,民间的信仰给了老子很大的启示,但是老子的道,不是停留在民间信仰、民间习俗的那个水平上,他是在这个启发下提出一个伟大的新概念,所以玄牝我认为只是一个比喻,他还有别的说法。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道生万物”这个说法,后来不是道家思想发展里边,它不是一个主流的东西。那么在“道生万物”里边只有一个东西,确实是反映了老子对这个可以指导我们行为的这个自然法则,它有一种独特魅力。对原始之道的一个描述,是什么地方呢?就是他在描述自然之道是万事万物的起始者,原始的推动者的时候,他极力想说明一点,就是这个道是非常玄奥的。他用了很多模模糊糊的词:幽冥,恍惚,这都是北方黄河流域那个主流文化不熟悉的词。我觉得这是老子故意这么干的。他就一定要让你知道,“道”这个东西你是不可以用常规的词来描述的。那么这反映了一个什么思想呢?我觉得,它反映了老子想强调,作为宇宙万物根源的这个道,它不是你用常规的文化手段能够描述的。换句话说,也不是人的智力能够理解的。它高于人的智力和理解力。道究竟是什么?它高于人的智力和理解力。道是玄奥的,是玄奥不可测的。这个思想给后来道家思想的发展有很大的启示。实际上我们看到后来在庄子的道论里边,庄子就明确把宇宙的生成问题和道的问题,他就区分开来。他认为道根本就不是这个问题。有人就问,在庄子有一篇《则阳》里边,有两个人对话,有一个叫少知,就问一个叫大公调说:“你能给我谈谈宇宙起源吗?”这个大公调就跟他讲了,宇宙起源,他用了当时流行的那些概念,阴阳、气化,怎样相互作用,万物就产生了。谈完以后,他说:但是这不是道。道是超越人的语言能力的,道是不可言的。道不可言的想法就从老子对“道”的那个恍惚的描写里边就产生了这个思想了。为什么一定要强调道不可言呢?就是要提醒人的智力,人的理解力在伟大的自然存在面前,它是渺小的。人不能信任自己的智力。人要学会另一种思考方式,要学会效法自然的准则,这样才能够把一种人类得自于自然的禀赋把它慢慢调出来,能够与道合二为一。

你比如说有一个人问庄子,说:“道到底在哪里?”那么这个思想,就是想把道说成是一个东西。庄子就说道无所不在。那你举个例子,老子说:比如“道在蝼蚁”,那个问的人很不高兴,他在问的时候,他就觉得道应该是个了不起的东西,怎么“道在蝼蚁”呢?然后庄子一连举了好几个比方,都是我们一些看不上眼的东西,什么碎砖烂瓦,说道就在这个里边。庄子是什么意思?庄子第一他要强调道无所不在。第二他实际上就是想说明什么?道展示的是自然世界本来的样子。这个自然世界本来的样子和我们人按我们习惯的眼光理解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我们人的习惯的眼光,是一个有贵贱高低的等级的一个世界。我们总是想什么东西它是特别了不起的。比如说那个问的人,他说道在哪里?你要说,道在太阳里,他可能会接受。因为我们有个高低贵贱。但是自然本身是没有的。你一旦打破了高低贵贱的这个观念,你以自然本来的样子去理解世界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世界本身,它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所以我举这么一个例子,来说明道到后来,它已经不是一个什么东西,你说道是什么?它就是自然本身的显示,但是每一种显示,它都给你一个启示,让你以新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本来的样子,这就是道体思想后来的发展。

老子提出自然之道,它主要的目的,它还不是谈一个自然哲学,他主要的目的不是想去给你描述自然的法则是什么样子的,生成宇宙万物的根源它是什么,生成万物的过程怎样,他也描述。但他主要的兴趣不在这儿。他主要的兴趣是想什么?是想以自然之道,是想以自然世界这样一个伟大的示范来纠正人类的错误。人类的错误主要表现在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人类的政治,一个是人类的日常的生活。

老子五千言八十一章,可以说实际上他这个八十一章主要的内容都是谈政治。所以,有的学者认为老子实际上就是一个政治思想,他以自然之道来介入政治。那么老子谈的政治,我们知道是叫无为而治。老子认为应该用自然的原则来处理政治问题。为什么用自然的原则来处理政治的问题呢?因为人类社会它是特别复杂的。那么在这个复杂面前,过去我们已经有的那些文化规范,它不能解决问题。“仁义礼智”不但不能解决问题,你用这些规范来解决问题的时候,还会引出新的毛病来。老子说你看天地它做什么,它什么也不做,结果把万事万物安排得非常好。你一个政治家要干什么呢?你如果什么都不干,自然社会上的事也会很好,所以他提出你什么也不要干。所以要讲无为而治的思想,我觉得他是提出了一个原创性的观念。

你如果要问:无为而治是一种什么样的政治?这个政治为什么能使社会治理得很好?社会为什么能够在无为而治的情况下能够发展得很好?你找不到答案,老子没有解释。他只是提出自然本身能够协调得很好。那么依此类推,社会生活本身你如果不去管它,它也能协调得很好。这就是道家的一个基本信念,信任自然本身的活力,这个自然本身的活力包括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一种自然。你要老去管它,就把它管坏了,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你老去管它干吗?所以老子给我们一个印象,他好像是主张不要政府,但是他又不是,他又不是一种无政府主义,他还是认为要有一个政府,这个政府最好是信任社会生活本身它的内在活力。这个思想后来的道家文献谈得比较多,你比如说像战国时候,齐国有一批道家人物,他们的文献有像《管子》《慎子》,就讲得比较具体了。齐国的道家人物,就提出无为政治的一个重要概念,叫因应之道,因为的因,答应的应。特别是因,叫因循,《慎子》里边有一篇《因循》。你看老子,你就觉得,好像没有政府。那么《管子》里边,不是没有政府,而是政府要因循,这个因循就有一种尊重社会生活,老百姓的习惯,民间社会的习俗,你尊重它,你顺着它的社会形式的发展,加以制度的调整,他还是要有制度的调整,这就是应,应就是应变,老子里看不出来,你觉得他好像就是,你不管它就可以了。

当然老子有一个思想,他是这样的,就在老子五千言里边,他觉得老百姓的生活是一种自然纯朴的,我们都知道“小国寡民”,老百姓居住单位是人很少,人与人之间来往也不多,那么吃什么东西都觉得好,他也不是要追求好东西,这是老子原来无为而治的一个想法。

我一开始介绍老子自然之道,就是说它尊重自然,要遵循自然的法则,这里边有一个信念,就是认为自然有内在的活力,自然世界有内在的活力,它自己会弄得很好,它这个活力会蓬勃发展,你老用人的很狭隘的规范给它条条框框,你把这个活力封死了,反映在政治上就像因循的思想。

那么这个思想到了战国后期,进一步发展你比如说像《吕氏春秋》里边,有很多接着这样说,到西汉初期,他甚至于不仅仅是一种学术思想,它都成了政治上的一种指导思想,政治上的一种指导思想,我们知道西汉初年的政治就是一种无为而治的政治,当然这个无为而治的政治和秦的高压有关。秦的政治完全是和道家这种想法反过来,不仅是不干预,少干预,它完全是多干预,是全面干预,全面控制,认为相信靠政府的强力一切可以解决。结果秦的政府十几年就崩溃,那么汉初的人来总结经验。他们总结谈到很多。所以道家的思想,在那个时候趁势而起,影响很大。西汉的政府,比如汉文帝,这样著名的皇帝,他真的就是一个相信黄老的一个皇帝,少去干预社会生活,我们看到史传里边讲汉初一些著名的地方长官,你比如说像曹参,像汲黯,郑当时,这些都是做郡守,《史记》里边讲他们的故事很有意思,他们做地方郡守他们干什么,管其大体而已。大体的事情管管,琐碎的事情不管,在衙门饮酒,快活得很,结果怎么样,天下大治,这个郡大治,在他们治理下,年年风调雨顺,非常好。但是他介绍很简单了,究竟他们怎么不管,他们治理下的这个郡,社会状况如何好,没有一个详细的介绍。

我们通过《史记》里边其他的一些传,司马迁写《史记》,写当时社会人物的活动,那么我个人有个推断。那个时候实际上是什么呢?实际上这些无为而治的地方郡守,他们是放手让地方的精英去处理地方的事情,包括商人,包括地方一些豪强,这个是一种趋势,一直发展到汉武帝才扭转过来,汉武帝时期,道家有两个文献,接着老子无为政治的思想,就是讲得更加富有深意。

你比如说像《淮南子》,就讲到地方民俗,各种地方的民俗不一样,你为什么要拿一个地方的民俗去改正另一个地方的民俗?比如说当时儒家以礼为治,礼它也是来自一种民俗,它来自于周鲁曲阜。《淮南子》就说了,难道人家夷狄就没有他的礼吗?举了很多地方,各有各的礼,你凭什么说你这个礼就比别人的礼好,你一定要拿一种礼把所有的礼统一呢?重地方文化的多元性。

司马迁讲得更好,司马迁讲到商人活动的时候,我觉得真是富有深意,他有一个《货殖列传》,他劈头就讲,他说我们北方、东方、南方、西方,生的物产各不一样,北方有牦牛,有畜牧业,东方有渔盐,有各种木材,那么这些东西都是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北方它也要用木材,南方也要用皮毛,怎么办?社会生活自己就会调节,他讲的就是什么?其实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市场的这种调节,就是商人的活动,自己会把物品四处周流,他说这就是一个自然之势。

司马迁在总结了社会生活的这种自我调整的功能,他就说最好的政府就是因,就是我们前面讲的那个因,其次才教诲,才想到要教育老百姓。所以自然之道的思想到了西汉的时候,到了《淮南子》,到了司马迁,已经相当系统化。

对社会生活本身蕴含活力的这种信任,已经发展成一种非常系统的这种理论,那么西汉的政治,在这样一个思想的指导之下,也发展得相当地顺利。老子的政治思想,无为而治的思想,在古代有几百年,影响很大,在学术思想史上,在政治上,都是一个大放光明的一个古代的一个思想原则,那么当然到西汉中期以后他就可以说这个就中断了。

人的生活态度老子看来就不对,但是这一点,在老子五千言里面,它和无为政治是分不开的,老子这本书隐者倾向不重,它好像不是谈一种,就是说我们对这个政治没兴趣,我们这一批人退隐,然后我们过一种归隐自然的生活,在他里面谈得不多,他谈的按照自然的原则来修身养性,那么这个按自然的原则修身养性最后都要落实到政治上,一个伟大的君主,自然之道的君主一定能够按自然的原则修身养性。

但是他后来,他这个思想成了隐者思想一个指引的纲领,按自然原则生活后来,就是隐者这个系统里边,他发展得比较好。但是在隐者的圈子里面,出了庄子这么一个奇特的人物,庄子在某种意义上和隐者大的立场是一样的,就是抵制社会价值的对人的意义的侵袭,对自我,我应该怎么过完一生,对这样一种理解的侵袭,抵制这个东西,不受它的欺骗,过自己的生活,所以庄子某种意义上他是一种闲适派,他是主张逍遥自在的。史书里讲到:庄子他可以有机会,有人请他去做官,他不去,他在那儿钓鱼,楚国君王派人来请他,庄子就说了,他打了一个比方,庄子是一个很幽默的人,他说就像,我听说有一个乌龟,它活的时间很长,那么古代会用乌龟的壳来占卜,活的时间很长,这个龟壳很珍贵,等它死了以后,这个国君把它很郑重地用毛巾包起来,用盒子装起来,收在庙堂里面,等于给它很高的礼遇,但是站在乌龟的立场上,我是愿意死了以后,让你包起来那么尊贵,还是让我活着,我就在烂泥里面爬来爬去呢?庄子反过来问劝他去做官的两个人,两个人想想,那还是活着爬来爬去,庄子说那你们回去,我就是活着爬来爬去。在这些地方,庄子他是一个闲适派的人,是一个主张悠闲适宜,你社会生活的种种东西我都不要。这个他和隐者是一样的。

庄子另外一个独特之点就是他不和上流社会的人往来,他的交结的朋友全是社会的下层,这也是他自然生活的一个重要特点。他只有一个朋友,是知识圈子里边的人,就是惠施,所以惠施死以后,他跟人家说,说这个人死了我没人说话了,只有这个人能跟我说上话。

他又打一个比方,他路过惠子墓的时候,他说过去我听说楚国有一个人用石灰刷墙的时候,一不小心把一个石灰点粘到鼻子上,粘到鼻子上以后他就请人用斧子来砍,当然这个说法很夸张了,我们一听:石灰你抹掉就好了,你砍干吗呢?当然是很夸张,但是他说是用人砍。他请来一个木匠,那个木匠就抡起斧头,一阵风就砍过来,然后这个人站这儿不动,刚好这个斧子过去,把这个石灰砍掉没伤到鼻子,最妙的是这个人站这儿面不改色,然后楚国的国君听了就把砍斧子的这个木匠请去,听说你砍得这么准,你砍给我看看,这个人说我能砍,但是这个世上只有一个人能站在那儿不动让我砍,这个人已经死掉了,我不能砍了,然后庄子说惠施死了,我没人说话了。他的很多对话,是通过和惠施的对话说出来的,我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庄子这个人,他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他非常富有智慧,他有很多道理,他都是通过这些寓言说出来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和其他的隐者不一样,他觉得这种为我拒绝社会上流的价值,过一个闲适的小日子,其实他不满足,我觉得除了他绝顶聪明以外,他还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英雄主义。我们读过《逍遥游》可能知道,一开始讲的大鹏鸟飞九万里高,这个比喻很有名,这个比喻就说明他的那种和世俗生活,他不屑一顾,这种英雄气,反映他这个东西。

所以庄子里边讲了很多故事,就讲人在自然状态下的生命的那种境界,例如他《齐物论》一开始,他讲一个人,坐在那儿,他的学生站在旁边,这个人简直就像一段枯木头一样,他学生说这个人怎么能变成像枯木头一样?原来这个人已经怎么样?他已经入定,像灵魂出窍一样,他在听一个东西。他就问这个学生,你听说过人籁,我们叫天籁那个籁。你听说过人籁,你听说过地籁,听说过天籁没有?籁就是声音,意思就是说你听说过人嘴里发出来的声音,你也听到过大地发出来的声音,你听到过自然深处发出来的声音吗?那个学生不理解什么叫天籁。这个天籁后来已经成了我们语言里面的一个词了。我们一讲天籁,好像是来自宇宙深处的声音,一种非常了不起的启示。我们古人讲的天籁,这就是庄子讲的。这个人听到天籁了。他后来就对天籁有一段解释。他的解释大概就是说,大风吹起来,吹到万物不同的时候,吹到山上,吹到树上,吹到石头上,发出各种各样不同的音响。然后你想到这么杂乱无章的声音,最后组合起来,它居然能够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而这个背后又没有一个指使者。你就感觉到自然真是了不起,大概是这么一个解释了。大概的意思,这就是天籁。我在这地方要强调的是这一类的例子在庄子里边很多。这个就是什么呢,就是发挥从老子开始的,对自然之道,通过自然的原则指引人生,这么一个思想的一个进一步深入的一个阐发。

他举一个例子说一个工匠去做一个乐器,做得特别好,做得特别好,好到简直是像惊若天人,像天神做的一样的。人家问他,是怎么做的。他说没有什么诀窍,就是你做这个东西的时候,你完全忘掉什么东西,完全忘掉。比如做这个乐器的这个工匠他是一个官奴,古代的工匠都是一个奴婢身份,他有主人。那么你做这个东西肯定要讨好主人,做不好受责罚。他说你要忘掉这个东西,一切你做成这件事情最后它的结果。我要做一件事情,这件事做得好还是做得不好,它给我带来的是荣誉,还是羞辱,还是什么,你全要忘掉。

所以庄子他不是讲为我,他是讲忘我。前面哪个坐在那儿听天籁的人,也是忘我,这个做乐器的人也是忘我。忘我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忘掉人在社会生活里面的角色的种种限制,沉浸在自然本来的。我现在做一个乐器,就是做乐器。说人把心态调整到这个时候,他不讲技术的东西,不讲技巧的东西,他讲这种心态。我对这个东西,我是很有体会的,我们有时候做东西做不好,做一件事情做不好,特别是你比如说做学问也好,发明创造到比较艰深的时候,阻碍你的真的往往不是智力,不是你的学术修养,而是什么,你对种种功利的考虑。你要把这个东西弄出来,你要让这个东西怎么怎么样。这种考虑很伤害人。庄子的这个意思就是什么,你按自然的原则,你做一件事情就是这件事情。人的自然潜能能够发挥出来。所以按自然的原则来生活,不是仅仅是用世俗地 日常地过小日子。也有这一面。

《淮南子》里边讲一个故事,说庄子有一次在钓鱼,他已经钓了一桶鱼了,惠施来看他,就是我刚才说那位,他打比方,只能跟他一个人来谈话的惠施, 惠施来看他,惠施那时候做了官,他很威风,带了一个车队来看他,他自己坐了一辆车,他后面还有一个车队。庄子看到这个老朋友,带了一个车队来以后,庄子做了一件事情,他拿了一条鱼,他不跟惠施说话,拿了一条鱼就走,然后把所有其他的鱼全倒到水里去,就走掉了。记这件事的人,我觉得真是理解庄子,什么意思?他就拿一条鱼,他实际上首先是对惠施的一个讽刺,你那么夸张干吗?是不是,你需要坐十几辆车,人在文化习俗里边养成的人和世界关系,它就是一个占有的心态,他不是说我占有了要用,他还要在占有里边对比,一个人怎么成功,怎么得意,他占有的越多越好。庄子对这个批评得很厉害,那么人怎么才能自由呢?他觉得要从这个退出,他这个对惠施的一个讽刺,同时他自己,我要那么多鱼干吗呢?我一条鱼就够吃了,把其他鱼都倒掉,这就是回到自然,就是有的时候,随意的生活,你不要老想着,我要占有一些东西,庄子对占有的否定是贯穿始终的,假如没有这一层,你不能理解他的自由,所以在这意义上我说他是修身,他和儒家的修身不一样的,他最后表现出来的是非常率真,有真性情。

很多人讲的老庄误解,其实就是这个意思。但是真正的老庄,比如庄子阐发出来,从老子开始,由庄子阐发出来的这种自然的生活,它是要调动你的生命的潜能,是对自然本身的活力的信任。所以我再回到一开始,我讲的自然之道的,那个它最重要的灵魂,就是对自然本身的活力的信任,对自然的潜能信任。追随自然之道就是要打破社会生活的这种障碍,社会习俗、文化规范的条条框框,让这个潜能发挥出来,那么这个大概就是自然之道的一些,它的主要的精神在政治,在人生这些问题上的这种表现。


148#
 楼主| 发表于 2022-10-4 13:25 | 只看该作者
《千年少林》历史篇

主讲人简介
马明达:回族,著名历史学家。祖籍河北省沧州,1943年生于甘肃省兰州。现任广州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华南师大体育科学学院客座教授、西北民族学院历史系客座教授,广东省武术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李小龙研究会会长。
马明达教授出身中国武术世家,父亲马凤图、叔父马英图都是民国时期全国闻名的武术家(抗日战争时期,西北军威名赫赫的“大刀队”就是由马凤图、马英图昆仲训练出来的)。兄长马颖达、马贤达、马令达都是著名武术家,弟兄四人在开武术界被推誉为“马氏四杰”。马明达教授自幼师从父马凤图求学,文武并修。1959年初,获甘肃省青少年武术比赛冠军。1967年毕业于甘肃师范大学。1993年到广州暨南大学工作至今。
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民族史和中外关系史的研究和教学,断代史研究上侧重于元、明、清三朝。担任主编和副主编的书有《中国武术大辞典》、《中国回族辞典》等。历年来发表中国古代史、民族史和武术史论文一百余篇。

内容简介
中岳嵩山,少林古刹。达摩面壁,禅宗祖庭。
高僧辈出,普度众生。武功盖世,名扬天下。
少林功夫,以棍当先。戏说少林,五花八门。

始建于公元495年的少林寺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在北魏孝文帝时期,有一位名字叫麻陀的印度僧人来中国传教,当时孝文帝就在今天河南登封市少室山脚下,一片茂密的树林里,为他建起了一座寺庙,少林寺因此而得名。在公元527年,印度高僧菩提达摩来到嵩山少林寺传授佛法,在这里,达摩面壁九年,创立了中国禅宗和少林功夫,少林寺也从此也名震天下。少林寺以禅宗和武术并称于世。隋唐时期,已具盛名;宋代,少林武术已自成体系,风格独绝,史称“少林派”。成为中国武术派别中的佼佼者。元明时期,少林寺已拥有憎众二千余人,成为驰名中外的大佛寺;清代中期以后,少林寺逐渐衰落。少林寺虽历经沧桑,但是留存下来的文物仍然相当丰富。如:自北齐以后的历代石刻四百余品;唐至清代的砖石墓塔二百五十余座;北宋的初祖庵大殿;明代的五百罗汉巨幅彩色壁画;清代的少林拳谱和十三棍僧救唐王等彩色壁画等等,都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全文)

大家都知道,少林已经成为全世界人们所熟悉的一个名称了,一个名词。那么这些年来,特别是最近这些年来,由于我们少林寺自己所做出的大量的努力,使得少林稳步的走向世界,全世界人都在关注着少林,都把少林看成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代表。甚至我们可以这样讲,在近些年来,国际上已经出现了“少林热”,这个“少林热”不只是演练少林功夫,不只是通过影视的手段,通过文学作品的手段,表现了很多与少林有关系的故事,甚至有很多神话,很多传说。那么不只是这样,现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个动态,那就是少林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

首先,要讲它的历史。其次,少林是一个很大的文化整体,它不只是一拳一棒,不只是有几个兵器,有点功夫,它有比这个更多的内容,从而它构成了一个很大的文化整体,那么这是第二。第三,当然少林有自己的文化亮点。那么它的文化亮点,一个是佛教的禅宗,少林之所以受大家的敬仰,大家都知道,因为少林寺是中国佛教禅宗的祖庭,它的发生地;其次少林功夫,那么我们把这两者合起来,把它叫做“禅武”,就在禅宗思想所指导下的少林功夫,这成为它的第三个方面。这三个东西构成了少林这样一个文化的三个基石。这三者我个人认为缺一不可,缺了一个就是个瘸腿凳子,就是一个瘸腿椅子,可以说有这么三块基石支撑着少林。

关于历史我想比较简单的给大家讲一下,因为说来话长,说来话多,内容太多了。    我们都知道,少林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也就是公元495年,算到今年已经整整的1509年,它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可以说一千多年来,少林寺和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是相同步的,在这个过程中,有那么几件事是少林寺历史上的亮点,是它最重要的一些历史事件我要大略给大家说一下。少林寺建立以后,大约过了三十多年,有一位印度著名的僧人就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达摩他由海路到了中国的南方,到南方以后,他先到了建康,也就是现在的南京,那么那个时候的南方是我们国家历史上南北朝的南朝,南朝的梁朝时期,梁朝的统治者姓萧,于是我们通常把它叫做萧梁。到了南朝以后,达摩想推行他的佛教的主张,而没有得到重视,于是达摩北上,以一苇而过长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他显示了自己的神力,踩着一个芦苇像船一样的过了长江,然后到了淮北,然后再过,然后再到北方。北方当时是少数民族鲜卑族所占领的,鲜卑族所创立的一个国家北魏占领着。达摩就到了洛阳,在洛阳呆了若干年之后,他开始主要在洛阳与龙门之间在这样游方,后来选择了嵩山的五乳峰,也就是少林寺所在的西北部,在一个山洞里,在那里修行,这一修就是九年,大家都知道,他在那个山洞里面壁九年,纹丝不动,表现了极为超常的禅宗的定立功夫,于是乎引动了很多人的注意,禅是讲悟性的,我们用简单的话给大家讲,就是讲你的悟性,我们现在讲你这个人觉悟高不高,“觉悟”这个词就是从禅宗这里借用过来的,你一个人对认识一个问题时脑子清楚不清楚,你的认识的选择方向清楚不清楚,那么禅宗我们用最简单的话给大家讲,就是中国化了的佛教。也就是接受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一部分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一部分儒家的思想,它使得佛教能够为中国人所接受,我们用现在时髦点的话来说,有中国特色的佛教。那么它变成一个中国化的佛教,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变化,禅宗后来就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派,中国大多数佛教徒到了宋元以后主要信仰禅宗的,这样少林寺就成为禅宗的祖庭。

当然达摩是一个很有神秘感的人物,因为达摩后来就死在少林寺,也有一个说法死在龙门附近。说达摩死了,达摩圆寂了,但是在达摩死的同时,当时北魏派到印度去的一位使者叫宋云,宋云从帕米尔高原回来的时候,在山顶上碰到了达摩,达摩手里拿着一只鞋,匆匆走去,宋云就问他,说你要到哪儿去?他说我要回西天去,那么宋云从葱岭,也就是从中国到印度的中间所经过的非常艰难的道路。宋云回来后在洛阳,听说达摩已经死了,但是宋云说我看到他了,我在他去葱岭的路上见到他了。大家不信,于是就打开达摩的坟墓来验证,验证的结果,这个坟墓里没有达摩的尸体,只有一只鞋。在佛教史上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达摩显圣的故事,所以我们现在到少林寺去大家都经常能看到刻着达摩的像,总是手里拿着一只鞋,那么由此达摩就成为一个充满神秘感的人物。

那么到了隋朝,少林寺发生第二件重要的事情,这就是大家通过《少林寺》那个电影所知道的“十三棍僧救唐王”。隋代末年,农民起义,农民起义当时对天下的寺院打击的很厉害,可以说河南河北山东境内的很多寺院都遭受农民军的攻击,农民军到寺院去抢掠东西。这时候的少林寺也曾经遭到隋末所谓“山贼”对它的进攻,打了少林寺,少林寺也没有能够防护得了,整个寺院遭受破坏。在这个情况下,少林寺僧人团聚起来,形成力量,而且迅速在政治走向上找到自己的出路,那么和当时已经建立了唐朝的李唐王朝,就是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李世民发生了联系,而李世民在攻打洛阳,洛阳有另外一个小小的国家,叫“郑”。它的皇帝就是隋朝一个大将叫王世充,他占了洛阳,企图抢夺天下,群雄并起,要争抢天下。这个时候少林寺的僧人帮着大唐王朝把王世充 一个侄子,就驻守在登封的一个侄子叫什么,大家都知道吧,我想大家看了电影都知道,就是那个著名武术运动员于承惠演的那个人,叫什么?叫王仁则。少林寺僧人就把这个王仁则抓住了,抓住以后就送给了唐太宗,这是一个重要的战役,那么以此来表示少林寺对大唐王朝的支持。唐太宗非常高兴,立即就给了少林寺封赏,亲自签名,写了碑文,这个碑现在在少林寺还在,而且“世民”两个字是太宗皇帝亲自签名的。那么由于这件战功,李世民就把少林寺的僧人一共有十多位僧人,封他们做官,但是大部分僧人不愿意做官,愿意继续做远离尘世的这样的一个僧人生活,其中只有一位叫昙宗的,被授为“大将军僧”,虽然是和尚,但是军衔很高,是个大将军,那么少林寺有武功的名声是从这时候开始的。就所谓后来演绎成为“十三棍僧救唐王”。这当然是故事了,大家不必当真,因为唐王不是几个和尚救得了的,李世民是武艺超群,李世民是当时天下无敌的神箭手,他有个大将叫尉迟敬德,尉迟恭,马上的枪法是天下第一,而他和尉迟敬德两个人经常去冲战,不知有多少次,每次都是他们俩出来挑战,一个凭着射箭,一个凭着马上的马术,当时叫马槊,马上长枪,那是天下无敌的,而且唐太宗身带几十万大军,绝对不会出现某一个危险,靠几个人去救,那不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可能出现的事情。这是故事,但这个故事的历史根据是真实的,就是少林寺的和尚把王仁则逮住以后送给了大唐王朝。

经过了唐宋两代少林寺的正常发展,到了北宋时,也就是我们现在讲学的嵩阳书院最为发达的那个时期,而北宋是一个重文轻武的王朝,文化很盛,武功很弱,和周围的这些少数民族国家打仗,经常是打败仗。后来北方的女真族就是大家在故事里经常看到的金兀术,带着大军来攻打北宋,北宋是没有抗拒力的,整个北宋就灭亡了,然后跑去南宋建立另外一个王朝,南宋王朝。而这个过程一直延续到什么时候,延续到北方建立了一个新的少数民族王朝,就是金朝,而金朝接续下来,就是大家都知道,由蒙古族所建立的大元王朝,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个王朝。在这个过程中,少林寺曾经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都不能想像,一个远在嵩山山里面的少林寺怎么能会对当时的政治发生那么大的影响呢?简单地说,那时候少林寺出了几位高僧,出了几位非常了不起的大和尚,他们的代表人物:虚明教亨, 还有一位叫东林志隆,还有一位叫性英粹中,这批和尚看到了天下这个状态,就是蒙古军队打进来以后,女真人所治理的金朝衰败了,战争非常残酷,同学们,战争残酷到我们没办法想像,蒙古大军主要的手段就是杀掠,那么如果你这个城市胆敢抵抗,它先通知你,你要投降,如果不投降就得屠城,那就是屠城。所以金朝它的首都原来在什么地方?在中都,就是现在我们的北京,在北京守不住了,它迁,迁到开封,在开封又守不住了,继续南迁,迁到了蔡,就是现在河南的上蔡县了。它这个国土越来越小了,而所有退缩的过程中,大量的人民被蒙古铁骑所杀,真是杀的数量非常的大,汴梁就是开封城最后被围的时候,城内的人口可能达到150万到300万人左右,四方的难民都拥挤到城里,被蒙古军队所包围,那么当时如果这个城破了的话,那这个城里的百姓,那可以说是没有哪一个能幸免的。在这个过程中,有好几位著名的历史人物起了作用,来保护大家,其中有一位著名的人物叫耶律楚才,你们都听说过吧?他是成吉思汗的大臣,成吉思汗很多事情都向他商量,他本人不是汉人,他是契丹人,但是耶律楚才是一位禅宗的信仰者,他不是和尚,他是个居士,他的号叫湛然,湛然居士。他的老师,是个大名鼎鼎的和尚,叫万松秀行。这位和尚关注天下人的生命,就不断的劝说蒙古人少杀,少杀,而他又通过耶律楚才又来劝成吉思汗,不要杀,所以汴梁城最后被攻破的时候,并没有实行大规模的屠杀。而这个过程中,而少林寺的几位高僧他们都是这位万松的弟子,这些和尚日夜奔走的到处去劝说这些蒙古人,希望他们能够改变政策,改变一种宽容的政策,不要把老百姓全杀了,说你把老百姓全杀了,谁来养你?你去哪儿去收税?起了很大作用。

在这个时间里,少林寺有一位著名的和尚他叫福裕,他的号叫雪庭,我们把它尊称为雪庭福裕。现在少林寺的塔林里,最大的一个塔就是他的塔,他是万松的弟子,他受命来做少林寺的长老,那么这时候少林寺几乎起了稳定天下的作用。可惜我们过去讲少林寺的历史的时候,没完没了的“十三棍僧救唐王”,岂不知“福裕雪庭救天下”,救了多少生灵啊。所以少林寺名气这么大,从那个时候开始,少林寺为天下所瞩目,是这批德性很高的大德高僧,把自己的命运和天下人的命运连接起来,那是普度众生啊。这时候的雪庭福裕,他已经是天下的总僧统了,他管天下的和尚,所有寺院都归他管,少林寺下面有二十多个下院,也叫做护持寺,就归他指使,归他管,河南周围一带的和尚,寺庙都是归少林寺管,这是少林寺历史上非常辉煌的一段。

到了明代,少林寺武功的名声开始大起了,尽管少林寺的武功有一个历史源流,在明代以前就有少林寺僧习武的这样一个传统,但是真正少林寺武功的名声大起来是明朝。为什么?明朝把天下三个寺院五台山,伏牛山,伏牛山也在河南吧,和嵩山少林寺这三个寺院的武僧,正式编列为国家的“乡兵”,那时候叫乡兵,用现在一个不恰当的词语来比,就是预备役,要接受国家的征调,所以少林武僧在明朝多次接受国家的征调去参加打仗,战争无非是两种,一种是保护大明王朝的政权,有些地方发生了动乱,有些地方发生了所谓起义,少林僧人带领军队去参加作战,那么这时候少林寺出来一个大名鼎鼎的和尚叫三奇周友,我们每一个少林武僧都应该首先记住他,是他的赫赫战功,才使少林寺的武功天下闻名。他先后四次出征,最多的时候带三五百和尚去打仗,在河北省打过刘六、刘七,在山东打过王堂,他一直远征到什么地方,远征到云南,云南的一部分苗族发生了动乱,他带军队去打。那么这位周友受到皇帝的特别的赏赐。周友的武功历史上有明确记载,而且他教了很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大弟子叫洪转,这位洪转,我们现在算一下的话,他的年龄应该活了八十多,在现在少林寺碑刻的文字里我们能找到他的名字;在明代末年到清代初年的历史著作中,我们能找到他。他的棍法当时天下第一,他的枪法也是当时天下最好的,他的影响很大。他有一位师弟叫洪纪,也是武艺非常的高,明代末年河南发生了李自成的起义,历史很复杂,我们过去总是受一种教育,听到起义就是英雄,真实的历史同学们不是这样的,有很多起义者是盲目的,是社会的破坏者,比如和李自成同时起义的张献忠,在四川,那就杀人很多,那几乎把四川杀绝是个杀人狂,他们提不出什么新的政治制度,也没有更新的经济主张,到处都是破坏。所以很多地方老百姓就得组织起来保护自己,所以这位洪转的师弟叫洪纪的后来脱下僧衣,换了戎装,参加了明朝的军队,奋勇抗击,最后战死。因为我们过去的历史受一些左的观念的影响,所以我们很多人受了这个影响,把这样一个是非界限一刀切,凡是支持农民起义的就是好的,我们的电影小说里都是这样,凡是站在过去的封建国家的立场上的都是坏的,事情不是这样,所以明朝少林寺的历史非常重要,也是少林寺的武功兴旺发达的时期。

那么这时候大家要注意,少林寺的武功代表是什么呢?我也问过一些僧人,问过一些少林僧人,大概不大说得清楚,真正少林寺的武功是少林棍,而少林棍是非常特殊的一种棍。为什么少林以棍为它的标志呢?第一在佛教上棍是“法器”,我们去看敦煌,古代佛教的经典故事,释迦牟尼的转生故事,佛教徒从印度开始他主要武器就是棍。古代的少林棍是棍中有枪,枪中有棍的。我现在看了一下咱们少林表演的棍我只能表示欣赏,因为跳来跳去,舞的呼呼作响,实际上毫无古意了,就是没有大概搞得清楚这个真正的中国棍是怎么回事,那么少林寺之所以重视棍这是第一个原因,它是佛门的法器,佛门把它叫做“杖”,这个杖就是棍,从古代的绘画上看得清清楚楚,而现在搞得禅杖那是戏曲上表演的,古代没有那个东西,一头一个铲子,一头一个月牙,那是道具,不会有人拿那样的武器去打仗,那搞不好把自己伤了,前面一铲后面回来把自己捣了,稍微有点战斗知识的人,我宁肯拿一个最简单的矛,我也不会拿那玩意,因为它不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武器。少林的棍实际上是棍中有枪,枪中有棍,形成了一个独立的风格。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古代是禁止兵器的,古代不允许任何人带着兵器在大街上乱走,任何人家里有兵器都要登记的。我们看了电影以为侠客们每天拿着剑在酒馆里出出进进,那是不可能的,任何人家里私藏甲胄,私藏弓箭,那是要杀头的,除了边防地带,特别是边境地带国家特许你拥有什么样的兵器,数量要登记,质量要检查,每一个时间要上报官府,然后除此以外,有了特许的证件以外,任何人随便带兵器都是犯罪的,古代的法律比现在只严不宽。它是有法律的,而我们的小说家们通常不大读历史,他们信口胡编,只要赚钱就行,所以大家都认为古人比我们现在还自在,几个人随便拿一把刀,拿一把剑动不动就打起来,动不动就在那里打抱不平一番,随便杀一个人便扬长而去,哪有这样的社会?那还叫文明社会吗?那和我们自己的历史的真实相差太远了,那是完全是一个伪造的杜撰的历史。于是和尚和普通老百姓出门走路,走远路,能够允许带的东西,就是棍,不在国家管制范围以内。

因为明代使少林寺的武术一下子张扬起来,少林寺它比较特殊是因为国家把它编列成了乡兵系列,于是国家就特许它拥有一定的武装,但这个武装是肯定要受严格的管理的,它不会是你人人少林寺和尚人人都拿一条棒到大街上乱转悠,那还能行?那是什么和尚?流氓和尚,要把你抓起来的。它是有一个很严格的规范的,何况那和禅宗的精神是不相吻合的,所以少林寺在明代的武艺高涨起来时,它的标志、它的代表都是棍。

入了清代以后,少林开始逐步衰落,这个衰落是因为佛教入清以后,总的形势就衰落,因为清朝时,它的主要宗教取向是喇嘛教,就是藏传佛教,以密宗为主,而禅宗在整个清代开始衰落。并没有发生过所谓清朝火烧少林寺这些事情,这都是小说家们编造出来的,既没有发生过清代初年火烧嵩山少林寺这样的事情,更没有发生过火烧南少林的事情,我是一个历史工作者,我负责任的说,没有这样的事情。任何一个文化的起落,都有它自身的原因,总得原因是整个佛教有些衰落,衰落下来了。再加上到了晚清国家经济情况不好。清代初期经济情况很好,国家很强盛,所以乾隆皇帝多次来少林寺,而且给少林寺题了匾额,他的爸爸雍正皇帝亲自过问少林寺的修建。少林寺入清以后,被明末农民战争搞了个一片瓦砾,康熙年间就恢复修建,康熙年间就用了很大的工夫来修建,那么到了乾隆年间,它的主要几个大的建筑,它的大雄宝殿,那么它的天王堂,几个大的建筑的牌匾都是乾隆皇帝亲自题写的,就说明清政府对少林寺是很重视的。我们的小说我们的港台的那些小朋友们爱看的那些低俗的武打片里,动不动少林寺反了,清朝派人杀来了,完全是胡说八道,毫无历史根据。我想,少林寺的和尚们也没有愚蠢到以一个寺院的力量来对抗国家,要和强盛的大清王朝来对抗,那是可能的吗?那怎么可能呢?若干个和尚会练几下子武术,有一条棒使的呜呜作响,就敢和大军对抗,那是怎么可能的?是小说的误导。所以清代没有发生过大清王朝对少林寺的残破,也没有发生过大清王朝对所谓南少林的火烧,没有这样的事情,而中期以后随着我们国家多灾多难,整个国家经济残破,经济状况不好,那么少林寺也自然的衰弱下来,当然真正衰落时是在民国年间。

河南是北洋政府时期天下遭受涂炭最严重的省,居天下之中嘛,大小的军阀过来过去要过河南,有个叫张敬尧,大家都知道吧,他做河南督军,那简直是,他后来做湖南督军,毛泽东同志最早参加革命活动开始就是“驱张”运动,带领湖南的学生把张敬尧赶跑了嘛,而这位张敬尧在河南做督军的时候,那简直是把地皮都刮干了,天高三尺,是因为把地刮低了三尺,那老百姓是受了大罪,加上水灾,旱灾,蝗灾,把张敬尧叫做“张灾”,总之是河南的四大灾害,导致了经济破坏,经济衰落。那么于是寺院养不住了,寺院要靠经济发展社会、文化昌明,大家来供奉着寺院。1927年,也就是民国16年,冯玉祥将军参加北伐战争,他从北边打北洋军阀,那么南方的革命军从南方打,而冯玉祥的主战场就在河南,主要在豫西了,但是河南地方的一些地方军阀这个樊钟秀,他们都是支持北洋军阀的,那么这个军阀它占了少林寺,以少林寺作为它的司令部,然后把当地的一些人,河南籍的一些人,不明政治动向,煽动起来武装起来,以保护河南为理由,实际上是抗拒北伐,发生了战争。而冯玉祥手下有一个人叫石友三,这是冯玉祥一批将领里比较糟糕的一个,以反复无常而驰名,最后日本人来了他又跟着日本人转,冯玉祥手下另外一个大将叫高树勋 ,解放后做河北省省长的高树勋,就把石友三骗去,拿绳子勒死,这个勒死的非常好,因为什么,就是这个石友三在打了樊钟秀以后,把少林寺放了一把火,这是一场历史上最大的火。

我算了一下,少林寺历史上被破坏再修复,被破坏又修复,我现在能算得出来的,大约19次左右,反反复复,甚至有时候烧成一片瓦砾,然后又出来一位长老又很能干,功德很高,又来动员,又把少林寺恢复,1509年里,少林寺起起落落大概有19次,我现在知道的19次,可能还有比这个数字多。但是石友三 这把火烧得最残,基本上把少林寺的主体建筑,18个主要建筑全烧了,最关键是少林寺所收藏的历代的很多重要的文件,佛经,保存的大藏经,还有历代皇帝给予它的赐封,古代叫赐谍,也就是少林寺作为天下的大寺,它的方丈,就是它的长老我们通常叫住持了,住持必须是皇家任命的,皇家任命的正式的谍和普通僧人拿的那个谍那是不同的,那是正式由国家的礼部正式授予的,有皇帝的批文的,规格很高。而各个寺院经常把这些主持僧,长老的赐谍都保存起来的,石友三一把火烧得什么都没有了,所以这次损失是很严重的。

实际上大家都不大了解,到三十年代我们一些武术家,武术史家来采访少林寺的时候,少林寺已经很残破了,僧人的数量很少。再加上大家知道,解放以后有一段时间里,我们的政策偏左,我们的宗教,尽管党的政策是很明确的,但是在具体操作执行中出现了偏离,后来发生了文化大革命,那当然不用我讲了,大家很清楚,我听说当时少林寺只剩了几个僧人了吧,而且都很贫困,连基本生活都保不住。

关于少林寺的历史,我想大概就讲这么几个主要的要点,就不再那么多讲了,那么这里只强调一点,我们看少林寺的历史时要注意到,北魏太和19年,公元495年少林寺创建,少林寺不是民间修建的寺院,而是个什么寺院?国家修建的,国家修建的寺院,于是乎少林寺从那时候开始就有一个传统,它和国家的关系很密切,几乎每个王朝都是这样,少林寺自身的起落以及它的主要住持人的任命都是由国家负责的,它的规格很高。而少林寺也把自己的命运紧紧地和国家的命运连接在一起,国家昌盛则少林寺昌盛,国家衰败国家问题多难多灾,少林寺也多灾多难,它的命运紧紧地和我们的国家,跟我们的民族连接在一起,这也就形成了少林寺僧人的一个非常好的传统,什么传统?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传统,爱国的传统。因为什么?它自己的命运和国家连接在一起,于是它对国家要有一种义务感,它是少林寺所有传统中我觉得最重要的。包括它的武艺,在少林寺的历史上它总是把自己的武艺的专长用之于国家,为国家效力。当然我们现在的武艺和古代的武艺是两个概念了,我们不可能现在拿着刀枪剑棒对付人家导弹、原子弹、火箭的,但是我们可以拿它来健身,提高我们的文化品位,提高我们整个人的气质,造就我们新一代中华民族年轻人的这样一种气概,它同样是有价值的。


149#
 楼主| 发表于 2022-10-4 13:27 | 只看该作者
《千年少林》文化篇

(全文)

我们要真正认识少林的话,少林功夫是一个切入点,是一个方面,但你真正进入少林寺,你所感受到的,你应该去认识的东西恐怕不只是少林功夫,还有很多东西。

我们怎么样去看待少林这样一个很复杂的这样一个文化结构呢?我个人有几点认识,首先少林的禅是文化交流的结果,少林寺是北魏孝文帝为印度僧人跋陀所建立的,这位印度僧人我们就应该把他看做是在佛教文化传入中国时的一个文化使者,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向中国传播佛教,传播一种新的文化。而三十年后,菩提达摩到了少林,在这里面壁九年,把禅宗确立在这里。他是一位印度僧人,他不是中国人,所以当时少林寺的禅师,以及少林后来作为禅宗祖庭对禅宗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它的所有的过程我们都应该把它看作是什么?文化交流的过程。少林寺从一开始就立足于交流。我举一个例子,唐代著名的僧人义净,他是跟玄奘相同的,以十几年的时间去印度取经,影响很大。当然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是唐三藏了,玄奘大师,有一部小说,有一部《西游记》这就使得玄奘的名气很大,义净和玄奘并列的一位大师,义净取经回来后就来了少林寺,在少林寺开戒坛,就把他从印度带来的新的佛教经典带到少林寺来。这是从佛教的角度来讲,那么在整个元朝以前,少林寺的禅宗是北方的禅宗,那么元代从福裕雪庭以后,把南方的禅宗——南禅六祖慧能的嫡系曹洞宗引入少林,从那时候开始一直到现在,少林寺一直是雪庭福裕的直脉,一字不差,雪庭定了70多个字辈,一直传到现在。这是一种引进,显示了少林文化的胸怀,很宽广。以武术而言,以少林的功夫而言,少林居嵩山,嵩山是位于天下之中,号称为中岳,四通八达,所以少林寺的位置就必然成为天下南来北往所有武术家们要走一走的地方,它实际上给天下练武的人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所以有些人对少林武功的理解是有点问题的,他认为少林寺自己会有一个什么不传之秘呀,如果是那样它就衰退了,少林寺在于它在交流方面保持了它的活力,保持了它的活力,它不断地从天下武艺中吸取好的东西。

我举一个例子,在金代末年和元代初年,当蒙古人从北方打进来,而金朝的这样一个已经败落的政权,不是它的对手,首先受罪的是普通老百姓,大部分老百姓流离失所,特别是中原各地可以说哀鸿遍野。在这个时候少林寺曾经做了一件事情,当时少林寺的主持僧就是东林志隆,东林志隆在少林寺修建了一个药局,叫做少林药局,东林志隆以后,东林志隆的继承者少林寺的主持僧叫性英粹中,性英粹中就请了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写了一个碑,对这个药局怎么样创建的?它的作用是什么?做了记载,这个药局是怎么回事呢?就是在少林寺这样成立了一个用现在的话,一个药品的免费供应站,他把人们由于疾患,大量的人们需要药品,但是得不到药品,而他把自己把嵩山周围的经常采集到的药品,按照古代的方脉,方子,配制成为一百多种成药,选了两位僧人,这两位僧人都是德行很高,很负责任的人,来主持这个药局,向四方求药的人来施舍药物。那么这里至少有一个前提呀,你施舍药物,少林药局的主持人,你应该懂药,应该你自己是深明医理的人,如果你不明医理,不懂药物,那你乱配药,那是治病的,还是要命的,那不就很复杂了吗?于是乎它就形成了少林文化中的医药部分,所以后来少林寺练武功,少林寺的僧人向天下传播武功,传播的同时也经常要传播一些医药方法,从武功的角度来讲,主要是什么?一些跌打损伤的药,中医把它叫做什么?伤科。那么这个部分也应该是我们少林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我给方丈有一次聊起来说,在将来有条件时,应该恢复少林药局,把少林历史上曾经以医药而救济众生的这样一种善行,在这个科学的时代里把它继承下来,这就是一种文化行为。

明代有一位著名的抗国将领,俞大猷,我想大家都知道吧,当时抗倭两位名将了,名声最大,一位是福建的俞大猷,一位是山东的后来定居在安徽定远的戚继光,这两个人都和少林寺有关系。俞大猷亲自到了少林寺来看,看了少林寺后,俞大猷带了两个少林僧人,亲自把他带走,带到军队里,给他们吃,给他们喝,养着他们,俞大猷把自己南方的棍法,俞大猷练的完全是南棍,和我们北方的棍法是完全不同的,他交给这两个僧人,这两个僧人又回到少林寺。教其他僧人练,过了若干年,其中一个死了,有一个感念俞大猷,千里迢迢又跑到很远,跑到南方去看俞大猷,俞大猷很感叹,留下两首诗。

所以这就表现为少林寺有勇气来吸收新的东西,吸收我自己所没有的东西,这是一种见识,这是一种胸怀,也可以说这是一种水平,不能吸收,保守固闭,我的最好,我这儿的东西那他就没有前进,没有生命力了,所以今天少林寺能够大踏步的走出国门,向世界各地发展,也不断吸引其他的人来少林寺,在我看来这仍然是少林寺交流传统的一个继续发展,非常好。

从武功这个角度来讲,大家最关心,少林它的武的文化,我们应该从这么两点来看,因为大家都知道禅宗是佛教的中国化,他吸收了很多中国的东西,有一段时间少林的禅宗就叫孔孟禅,它就是把孔子的很多东西吸收进来,实际是禅中有儒,儒中有禅,所以少林寺有几位名僧,历史上把他们叫做“素衣学士”。他和很高层的文化人物来来往往,诗歌唱答,一点都不显低水平,他的文化素养是很高的。如果把我们少林的和尚们,高僧大德们,个个理解成为一下跳到房上了。他应该首先有很高深的学养的,他有很好的文化的学养的,什么叫功夫?什么叫功夫?功夫就是学养。我们不能把所有喜欢练少林拳的人个个都教成一条好汉,他未来的职业就是当一个保镖,站在人家后面当一个保安,那就是少林文化很低俗。少林应该出像历史上那样一些高僧大德,他们能写,有很多僧人书法是第一流的。我们不能把少林僧人理解为个个一脸的金刚怒目,腰大三围,拿起来棒来舞得嗡嗡作响,头上撞石头一下就撞断了,如果都是那样的话,恐怕有失少林真意呀,有失少林真正的精神,我们需要这样的武僧,它表达一种精神,但是我们武僧必须是文人型的武僧,文而能武。为什么?因为禅宗他得吸收中国儒家文化时,他非常有眼力,我们儒家文化到宋元以后出了一个怪的文化现象,叫做重文轻武,瞧不起练武的,孔子本人是文武双全的,大家知道孔子是大力士了,孔子的射箭是非常好的,他的驾驶战车的能力也很强,他跟人说君子无所争,真正的君子是不应该有什么争议的,“必也射乎”,说真正要比赛一下的话,我们俩比比射箭。孔子给大家表演射箭,观者如堵墙,他是百发百中的。有人说他非常能干,说他什么都会,孔子很谦虚,他说我会什么呢,他想了半天,他说“予射乎,予驭乎?”他说我所有的能力里最有把握的是射箭,驾车,古代的战车是不好驾的,不是自行车,不是电单车,那是很难驾驭的,他说我只是射箭呢,他说“予驭乎!”我驾车更好一点。所以孔子是能文能武的,中国古代的文化是有文武两个方面构成的,所以我们历史上出了很多名人,他们都是文武兼长的,中国人搞成文人武不了,武人文不了,这是出现了 文化偏差,这是我们的儒家文化走形了,我们的文化走形了。

我们历史上很多杰出的人物, 你比如说诸葛亮,他深通军事,但他是个文人,他是我国第一流的军事家,当然他懂文。而禅宗在吸收儒家文化时,恰好吸收了被儒家所轻视的武文化,这是少林寺对我们的一大贡献。所以我们有很多东西历史上无记载,武的东西受人家瞧不起,所以少林文化里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它就是把儒家文化中间的受到轻视的武文化搬过来,吸收到了禅文化之中,用禅的思想来解释武。因此在全社会都轻视武的时候,少林寺以它的力量来保留武文化的传统,这也是当代少林僧人应该积极发扬的。当然我们的发扬我们的发展,我还是那句话,要平衡,要文武并取。有人说文有多高,武有多高,我们最第一流的民族英雄,在国家危难之际站出来,能够指挥千军万马,像戚继光,像俞大猷他们都是文武皆通的,戚继光的诗在明代的诗人中应该说是写得最好的人之一,那么他的字也是,戚继光留下的字不多,现在留下的字拿来我们看,我们肃然起敬,至于他对武艺的理论,他的一部《纪效新书》,几乎成为我们武术界的经典,他的《拳经》一共四百多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拳经》,那是字字珠玑。他高尚的理解,加上自己对武功的具体实践,使得他成为一个很高的理解者,不是一条好汉,好汉多得是,用一句开玩笑的话,二十年后又一条好汉。那多得是,我们需要学人型的英雄,这是少林精神的本质。

少林寺的功夫的构成也是值得注意的,也很有特点,那么也很有特点。首先它立足与养生。我们要注意我们中国人的养生观念,这个养生观念是我们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精华,它叫“颐养”。人你作为一个自然体有自己很恰当的去养它,就相当于你养一盆花,你养一个宠物,你都要经心的,你要对自己的身体要随时随地的注意,一种恰当的科学的理念的养的办法,有时候不要去强求。而养生的核心是什么?四个字,顺其自然,有些人锻炼很好,通过锻炼强大了身体,有些人不大适宜那样强锻炼,你过分强锻炼,肯定还给你带来了麻烦,虽然你多吃了半碗面是事实,但是你练得过猛可能还带来后患。所以我们很多专业运动员,我是专业运动员出生,我就留下后患,因为什么我的左腿的髌骨摔伤,半月板就拉伤,到现在我是一条腿的好汉,我用右腿支撑,左腿踢人,略有把握;我要用左腿支撑,右腿踢人,我就自己倒下了。就是你过分地练往往会带来一些麻烦,因为你有个体能的消耗问题,你太透支,太支出,过分反而不好,所以要把它摆在“颐养天年”的理念上。所以从明代开始,少林寺流传到社会上的一些东西,一些养生术,它叫卫生术。就是我们现在国家卫生部,卫生那两个词是中国古代的,我们现在把卫生理解为干净,古代的卫生不是,古代的卫生是什么?是适乎天时的生活,就符合天时,符合自然法则的生活。该做什么时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时不做什么,这个很重要。而少林的这个养生又和禅宗的一些东西结合起来,比如禅定的修炼,把新陈代谢降到最低程度,把新陈代谢降下来,使内心处于一种超常的一种静的状态。而这个状态里,有用于的力量来积存的力量,到适当的时候又把它发挥出来,那么由养生发展到套路演练。很多人很轻视套路,不能轻视套路,套路是中国人特有的东西,练套路就是一种文化享受。通过恰当好的套路的结构,再通过你把它表达出来,这个过程中就是一种修炼,当然套路必须是高水平的,不能胡编乱造,现在胡编乱造的套路满天皆是,尤其是我们的竞技武术,公开允许运动员自己叫“自选套路”,把“编”合理合法了,那就乱套了。就同样是作曲家,有的人作的曲子就好听,有的人作的曲子不要听,太恶心了,要人的命,多听就会脑子出问题的,就这个道理。不是每个人编出来的套路都好,必须得大家来编。那么养生套路演练加上功力的求定,加上功夫的追求,而它的制高点,制高点是应用性的兵器。

在少林寺古代的主要的兵器,少林寺的代表就是棍,那就是棍,那么我们非常幸运的明代有人,有一个叫程冲斗的安徽人,安徽徽州休宁汊口人 ,他的名字叫程宗猷,号冲斗。他来了少林寺向洪转求学,学了他的大小夜叉棍,然后他把它带回安徽。他教了他的子弟,他的侄子程子颐一帮人,他最后把它写了书,写了书,于是乎我们就能了解到明代那个少林的棍法究竟怎么回事,而且他套棍在民间一些特高层位的武术家族里保留下来,当然不多了。我花了大概近乎三十年的时间专门研究他这个东西,我一趟一趟的跑,查阅所有的材料我就来研究他这个东西,我自己也练这个,一般的棍,我很坦率地说,我看都不要看,我一看它就是瞎编的,根本不是学有本源的,所以他很难得的保留下来,它确实是中华民族武艺的精华。

我们都知道少林有武僧,但是大家都知道少林寺不是兵营,它不可能国家允许你少林寺像个军营似的。少林寺的武僧们练习武术毕竟是一种民间活动。我们经常从电影上看到少林寺的僧人们练武在大殿上,脚都打出坑坑来了,很感动人。但那不是精华,那不是精华,那不是真正代表武术,如果武术家都那样,每天打,那没有用的,自己给自己找感觉呢,那只是一种显示力量。真正的武术的力量那戚继光讲得非常透彻,它需要活动的步伐,“脚法轻固,进退得宜”,要活动开来。没有那个人蹲在那儿让人家打,蹲的时间太久关节还不好。所以少林武术古代的武术文化之所以能够吸引天下人,大家都敬仰,到了明清两代,好多人一谈武术就是少林寺,少林必有真才实学,有非常好的东西,只是我们还需要再研究,再去努力发现它。所以这是少林文化中武文化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还是那句话,它通过交流不断的吸收天下的好的东西,也不断的少林的僧人游方走天下,也有很多人本不是少林,而走到其他地方冒充少林,也有,明代有很多这样的和尚,因为他们的字,他们的名字,他们的法号和少林寺的字辈套不起来。但是这个不奇怪,因为你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好的品牌了,用你这个品牌来表达自己他觉得值,他觉得值,再一个还是有很多很高的僧人。

明代中期嘉靖年间,浙江有一位做官的,为了抗击倭寇,招来了不少的英雄好汉练武术。来了一位僧人,自称少林僧人,来和这些给大家讲,讲完以后,讲没有用的,拿起棒来试一试,总要做做演试嘛,结果拿棍一演示,这位长官所请来的教师个个倒地。用棒来进行比试,往往就是一下两下,第三下都不要了,你们看打的没完没了了,打了又起来,起来又倒了,那是香港电影。没有那样的人,往往一下就解决问题,一下就解决问题,如果一个人没有一下解决人的能力时,他的武艺是不高明的。所以这位少林僧人当时比试时有和他比试一下就倒了,这位少林僧人说了八个字,我经常给大家讲,是经典语言要记住,他叫“花拳入门,误了一生。”你练的这是花拳,表演性的拳,误了一生,耽误了你一生,我相信这是个少林僧人,因为这个话很有禅义,这个话很有禅义,一个人一生中开始入门,入错了,耽误一辈子,误了一生,你看你下的功夫很大,你练得很厉害,天天练,把地弄了很多坑,但是耽误了你,所以也有很多名僧比如一个叫月空的,参加了抗倭战争,打得非常好,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很好,非常好明代的倭寇打到我们东南地区各省的时候,老百姓受了大罪。经常十几个倭寇遇县破县,遇州破州,遇府破府,一个府有那么多军队来几十个倭寇就打进来了。所以当时以月空为首的十几个僧人,拿铁棒去对战,他们很壮烈,大都牺牲了,但是至少可以勇敢地去抗击他们。

因为这个原因,戚继光创建了鸳鸯阵,鸳鸯阵七个人,有的九个人,有的十一个人。中间一个是拿着叫狼筅,狼筅就是南方砍下来的大竹子,中间这个人身高马大,拿一个茅竹,两边两个人,两个长枪手,长枪手两个人的两边,两个盾牌手,拿盾牌,拿腰刀。我们的伟大民族英雄戚继光动了脑子,花了巨大的精力吸取民间武艺,终于把倭寇打败了。

那么我讲这些,我给大家举这些例子,我们的武功不是大家看到的这些花花绿绿,千万不可以把艺术作品文学作品等同于武术,因为你武功毕竟是受人最基本条件制约的,你的速度,力量,灵敏,反应,最基本的这些条件摆在哪里,你需要一定的力量,那么所有的这些条件都具备了,最核心的条件是什么?作为一个武术运动员,一个练武者,你最根本的素质是什么?胆气。戚继光《拳经》第一势叫“懒札衣”,他就说了两句话,经典,“临阵无胆向前,空自眼明手便。”要有足够的勇气,充分地发挥你的能力,你练了半天,一见先被吓唬住,先把自己吓住了,该出手时你不出手,不出手时,你乱出手,那你还有什么武功可言。所以为什么我很欣赏有禅定的方式来培养我们武功锻炼者的心理状态,它是非常好的一个方法,使得我们临大事而有静气,使得面对任何的动乱时,我心净如水,我可以极为冷静的态度来观察。鲁莽是没有用的,匹夫之勇,拔剑而起,控拳而斗,然后是扑然倒地,表现得很勇敢。初生牛犊不怕虎,早晚就被虎吃掉,就是这样。再勇敢没有用,那是一种盲目。所以作为少林文化它把禅文化引入到武功里了,引入到功夫里来。你要作为一个真正的武功表达者,心理素质是第一的。不具备这个心理素质的人,最好不干这个,天下之大,什么都可以做,为什么一定要来做这个呢?受这个罪呢,每一次比赛紧张的心跳,比赛完了,不到三十岁心脏病严重了。所以在少林文化特别是少林的武文化中,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这个。少林文化正在走向世界,于是乎少林文化也在承担一个责任,向全世界表达一个真正的中国文化,这个责任就落在少林的身上,能不能借少林寺的法缘和禅机,能够振兴中华民族的武文化!谢谢大家。




150#
 楼主| 发表于 2022-10-5 14:24 | 只看该作者
文化融合与文明冲突(上)   

主讲人简介
赵林,1954年11月8日生,北京市人。哲学博士,现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全国宗教学学会理事、湖北省哲学史学会理事等职。
研究方向:西方哲学史、西方宗教思想、西方文化史、世界文明史。
主要科研、教学成果:已发表个人学术专著7部,即《协调与超越——中国思维方式探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神旨的感召——西方文化的传统与演进》(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11月)、《文明形态论》(台湾汉忠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4月)、《黑格尔的宗教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西方宗教文化》(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10月)、《告别洪荒——人类文明的演进》(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8月)、《浪漫之魂——让-雅克。卢梭》(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并在海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2000年因科研、教学效果突出而荣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全文)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文化融合与文化冲突》。可以说,早在20世纪的时候,1993年美国一位国际关系学的教授,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国际关系学的教授叫萨缪尔。亨廷顿,他在美国的一个权威杂志《外交》的夏季号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文明的冲突》。那么在这篇文章里边萨缪尔。亨廷顿指出:随着1993年那个时候,大家知道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世界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苏联的解体以及国际关系格局出现了很大的变动,以及由此而导致冷战时代的结束。那么萨缪尔。亨廷顿在一这篇文章里边,他就提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是耸人听闻的一个观点,他认为随着苏联的解体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不复存在,那么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之间的对垒。从此以后就不再是未来世界冲突的主题了。所以他在这个基础上,他认为在21世纪世界冲突的主题将不再是政治,尤其不再是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冲突。而是什么呢?他说是文明的冲突。

那么所谓文明的冲突是个什么意思?萨缪尔。亨廷顿他对文明的界定是以传统的宗教信仰或者传统的价值观作为根本依托的。几大文明体系之间的冲突,那么这个观点当时提出来以后,可以说在世界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我觉得萨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里边提出的很多观点,固然有一些西方中心主义的色彩,比如说,他在《文明的冲突》里边一再提醒西方各国,尤其是这个欧洲的各国要和美国加强团结、加强联合,共同防止东方可能出现的伊斯兰教以及我们儒家伦理世界,可能出现的对西方的威胁。那么大家知道,在西方的政治中间,它们总是要寻找一些假设的敌人,那么当冷战时代结束,当苏联以及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已经不再构成了西方资本主义一个主要的对立面的时候,这个时候要寻找下一个世纪新的对手。那么从这点来说,这是美国战略方面的考虑,那么萨缪尔。亨廷顿在这个方面,确实也是为美国提供一些咨询。但是我觉得他对文明本身的一个分析还是有一定的道理。所以我今天这个话题就是从这个地方来切入,我们来看一看人类的文明几千年是如何发展的。那么正是在这个历史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对未来做出预测,这里边实际上有一个“二难”的一个选择。要不然我们就认为历史是没有规则的,历史是没有任何规则可循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对未来就不需要做任何判断,如果历史完全是偶然的,一切事情都是说发生突然就发生的,没有任何规律可循。那我们说,这个历史本身就没有任何预测的价值和意义。反之,如果我们相信历史本身是有一定规律的,有些东西它是必然性的,那么如果我们要是居于这种认识的话,那么我们如何对未来做出预断呢?当然就只能依据历史以往发展的一个脉路,只能根据过去,根据我们人类的过去,根据我们人类的昨天和今天的状况来推断我们人类明天将会是什么样。那么我今天的讲座,实际上就是依据后一种观点,我认为要想知道我们世界的明天,首先要知道我们的昨天和今天。尤其是要知道我们从昨天到今天是如何发展的。这样我们才能根据这个线索来合理地推论出未来将会出现一种什么样的趋势。所以这样呢,我就一下子就把大家的思路从今天、从21世纪一下子拉到5000年以前。

让我们从5000年以前开始谈起,我们人类最早的文明有五个,尽管在我们很多中学的教科书里面老说是四大文明古国,那么所谓四大文明古国,只是说最早的一批文明发展到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阶段出现的一个比较辉煌的时期。某一个国家作为一个代表,这是一般的通俗的说法,但是我们要做研究的话我们就得提出。

那么人类最初的文明一共有五个文明,这五个文明从西到东依次就是,最西方的就是地中海上的一个克里特岛,克里特岛上的一个文明,一般我们把它叫做—克里特文明。然后再往这边稍南一点,朝南面一点,就是在北非,在埃及有一个古代埃及文明,这是第二个。然后再往东一点,就是在西岸,在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一块冲积地,那么在这块地方有一个两河文明,或者一般又把它叫做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或者我们以它最初的一个国家形态叫苏美尔,我们又把它叫做苏美尔,那么这个都是通用的。再往东,印度河流域有一个最古老的文明,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叫哈拉巴文明。那么再往东,当然就是我们中国的黄河流域文明,一般我们指夏商周三代。那么这是我们说的五个文明。那么现在我们依次对这五个文明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这五个文明中,最古老的最悠久的要数两河文明和埃及文明。当然我们说的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为现在考古学对古代文明的发掘,只能停留在以百年为单位,它不可能再细。那么我们说两河流域文明,也许是人类现今可以发掘出来的最古老文明。它的时间大概是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就出现了一些城市。比如说像乌鲁克、乌尔等等,这样的一些城市就已经出现了,而且有了他们自己的一些楔形文字。其次就是埃及文明,按照现在一般的历史记载,就是从公元前3100年开始,就已经有了最早的所谓的古王国的文明。在尼罗河的中游有一个城市叫孟菲斯,在这个地方埃及人建立了最早的一个王国叫古王国。那么这个时候是埃及文明开始,这两个都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再稍晚一些,一个是克里特文明,克里特文明大概在公元前2600年的时候就出现了,而且克里特文明明显地带有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影响的一种痕迹。所以我们说克里特文明,它可能带有很浓厚的模仿色彩,模仿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因为克里特紧靠着爱琴海,爱琴海是地中海东北角上的一个湾,那么爱琴海世界,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个商业活动交往非常频繁的一个世界。所以两河流域以及埃及和克里特之间,它们通过海上的一种交往,可以说是比较频繁的那种交往。所以我们说,克里特文明带有很浓郁的一种埃及文明的色彩,这一点凡是研究希腊神话,追溯到克里特神话的,我们都可以看出来。

比如说,那种半人半兽的一些神,像我们比较熟悉的在希腊神话里边占有一席之地的那些怪物、神族。像斯芬克司这样的一些神,那么这些神最早是从埃及传过来的。大家知道埃及有斯芬克司这个金字塔,那么这都是从埃及那边传过来的,还有一些其他的证据可以证明,克里特文明是深受埃及影响的,同样也有东方的影响,东方主要指两河流域。

那么另外一个就是印度的哈拉巴文明。那么关于印度文明,我们可能了解得比较少,我们一般知道的印度文明是以吠陀教或者婆罗门教而著称的古代印度文明,那个古代印度文明实际上是第二代文明,它不是最初的,如果我们还是借用生物学上的概念的话,那么我们把最初的一代文明叫做亲代文明。那么下面,我们把它叫子代文明,可以说我们大家所熟悉的那个以婆罗门教而著称,出现了种姓制度的那个古代印度社会那只是第二代文明,在这个文明之前还有一个由印度,当时在印度河流域那些土居民族所创造的一个文明,这就是所谓的叫哈拉巴文明。哈拉巴文明,它是比较晚才发掘出来的,是在20世纪初由一批英国的考古学家在一些墓地,发现了一些荒芜之地 ,发掘出来一些城市遗迹。而且根据这些城市遗迹,可以推断出来,在印度在那些建立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的外来入侵者,来到印度河流域之前,印度曾经存在过非常发达的文明,那么这些文明是由一些被称为叫达罗毗荼的人所建立的,那么达罗毗荼人建立的文明,后来就被称为叫哈拉巴文明。那么这些达罗毗荼人,因为他们是生活在南亚,所以皮肤比较黑,身材比较矮,鼻子比较扁,他和后来入侵到印度河流域的那些身材比较高大、皮肤比较白的那些入侵者来比较,身体形态上有很大的差距,所以那些后来征服了印度河流域,摧毁了哈拉巴文明,重建了印度古代文明的那些入侵者,他们就蔑视当地的土居,就把他们贬称为叫达萨,达萨在印度语里面也就是奴隶的意思。也就是说,那些原来哈拉巴文明的创建者在后来的被征服过程中反而沦为奴隶,一直到现在,印度在南部地区仍然生活着一些达罗毗荼人的后裔,他们的社会地位都是比较低下的。那么至于我们后来熟悉的印度文明,我们可以看到明显地是一种融合,所以这是印度的情况。

然后再往东就是我们中国了。我刚才说了中国是夏商周三代,当然关于中国的文明,可以说现在在学术界,尤其在西方学术界是有一些不同的看法的。大家知道,我们国家现在花了很大的精力、财力、投入了很大的经费来搞一个项目,叫夏商周三代的断代工程。那么可以说是人文科学研究中间最大的一个项目,也取得了很多进展。那么这个项目的目的无非是要证明,我们中国的文明史不能从商代开始算起,要从夏代开始算起,当然也有一个其他的就是具体断代,夏代、商代、周代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具体的年限,要把这个年从百变成十,变成具体的那个年。但是其中也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证明我们中国的文明应该从夏代开始,因为大家知道商代的文明是从公元前1600年开始。从公元前17世纪开始,如果要是说我们的历史只能追溯到商代,我们就没办法说我们具有5000年的文明史,我们只有3000多年的历史,那么我们现在要通过这样的一些大量的考古,大量的发掘,我们最后要确证夏代确实是文明,它不是文明以前的野蛮。那么在这样的基础上,可以说取得了很多成果,当然现在还是缺乏一些证据,特别是一些比较重要的证据。

比如文字,文字是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文明区别于野蛮的一个重要标志。那么可以说文明和野蛮之间的区别有很多,但是可以说最主要的两点,用今天比较时髦的话来说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两点这样来区分。那么从物质方面来说,一个文明的标志是什么呢?就是必须有定居农耕生活,已经开始过上了定居的农耕生活,大家知道农耕生活和游牧生活是不一样的,游牧生活游牧民族是追逐水草而生,所以,今天可能在这儿,明天可能就是到,几百里几十里,上百里以外的地方去了,所以不可能定居。这个生产力发展水平就比较缓慢,那么也不可能出现城市,不可能出现城市中心。但是一旦人们开始过农耕生活了,大家知道,农耕生活的特点是春播秋收,所以说,你必须在那儿等着,那你就必须定居下来,而且初期的农耕生活主要靠天吃饭,但是毕竟比游牧生活稳定些,所以可以创造更多的生产力,生产力水平可以是更高。而且由于过上了定居的农耕生活,就出现了最初的城市中心。最初的城市当然不能跟现在的城市相比,但是它已经是人们的一个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了。那么正是在定居的农耕生活的基础之上,我们才可能超出直接的生产活动,而从事一些非生产的活动,也就是我们人类的一些高尚的活动一些文化活动,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说,文明产生的一个物质标准、物质条件,就是看有没有定居的农耕生活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出现的城市中心,这是一个物质标准。文明还有一个精神上的标准。最初的文明都是随着庙宇而出现的,最初的城市往往都是一些庙宇,最初的城市中心都是一些庙宇中心,所以有人提出,说人类的文明是在祭祀鬼神的活动中间产生出来的,因为要有祭祀鬼神的这样的活动需要。人们从最初的图腾开始走向了一种固定的,有固定场所的一种祭祀活动,这是跟农耕生活联系在一块的。那么一旦我们开始有了一个固定的庙宇中心,那么就自然会产生一批专门从事宗教活动或者迷信占卜活动,祈祷占卜活动的这样一批专职人员,我们把他叫做祭祀集团,而我们发现人类最早的文明的统治者往往就是祭祀集团。最早的国王往往就是最大的祭师,他本身承担着人和神之间沟通的这样一个重要使命,而且老百姓也觉得他就是神的化身,这一点在埃及在两河流域,在中国以及在哈拉巴文明、克里特文明都可以看到大量的例子。

那么所以这样我们说有了庙宇中心以后它自然产生祭祀、祭坛,而由于祭祀的产生,由于宗教迷信活动这样的一种要求,所以才就开始出现了对宗教、祭祀、占卜活动结果的记载这种记载就是最初的文字,所以文字最初都是出现在庙宇之中的,我们中国的甲骨文也是主要用来占卜的,求神问卜的一种文字,后来才逐渐推广到非宗教领域推广到日常生活中去,所以从精神这个标准来看,精神文明这个标准来看。文明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文字,这也就是我们刚刚说的,为什么西方学术界至今还认为我们中国的文明只能从商代开始,而不能从夏代开始,那么这是五个文明,我们做一个简单介绍。

那么在这些最初文明周围是一种什么状况呢?可以说,基本上都是被那些游牧民族包围着,如果我们刚才说了农耕生活是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那么没有进入农耕,那些追逐水草而生的游牧民族,基本上还是属于野蛮民族,没有进入到文明。尽管有自己的一些文化,但是没有进入到刚才说的文明这个范围之内。那么在这五个最初的亲代文明的南边基本上都是荒漠或者大海,而在他们的北边可以说一望无际的平原、草场、森林,当然也有高山峻岭。那么在这些森林草场中间,长期游徙不定地生活着一些游牧民族,这些游牧民族,他们追逐水草而生。因此我们很难说,固定的地方在哪个地方。但是由于南方定居的这个农耕生活这种文明,它的文化水平比较高,所以它实际上在很长时间以来,就成为北部的那些游牧民族入侵的对象,游牧民族虽然没有进入到文明,但是由于都是过着马背上的营生,机动性非常强,而且由于长期追逐、打猎,所以他们比较剽悍,能够打仗,能够吃苦耐劳,而且这种野性比较强,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都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入侵南方的农耕世界。

那么这样一来,我们又形成了最初的文明出现的时候,我们就形成了两个世界,一个就是在亚欧大陆偏南的地方,这是北回归线与北纬35度线之间的,这个偏南地带的文明我们叫做农耕世界。他们都是过着农耕生活。再一个就是在他们的北边的可以说像漫山遍野的黄沙一样,到处弥漫着的游牧世界,我们叫做游牧世界。那么这样就形成了南农北牧这样的一个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的对峙,那么这个对峙可以说一直持续到从公元前3000年,一直持续到公元后1500年。可以说,人类4000多年的历史都是在这两大世界的对立之中过来的。因此可以这样说,在15世纪来临之前,在15世纪、16世纪,这个世界历史的重要分水岭到来之前,人类的文明主要就是在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的冲突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和壮大起来的,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的冲突构成了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动力,我们刚才说了,游牧世界像汪洋大海一样地包围着农耕世界,那么游牧世界每次大入侵,其结果就导致了文明和农耕世界巨大的变化,这个变化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两个方面来说:一个方面我们把它叫做空间效应,一个方面我们把它叫做时间效应。那么由于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就导致了巨大的时间和空间上的效应,那么所谓时间效应是一种什么效应呢?我们可以说,这种效应我们一般叫做文明形态的嬗变。文明形态发生了嬗变,那么这个文明形态的嬗变,具体举个例子来说,形象地说就好像是一只蚕,这只蚕它要脱皮,它蜕了一次皮后就变成一个新的,然后再脱一次皮又变成新的了。从一个黑蚕变成一个黄蚕,然后变成一个白的,变成一个透明的蚕,然后它又吐丝、结茧,结完茧以后它又咬破茧变成蛾子,然后又产卵。所以虽然它的形态在不断变化,但是那个蚕还是那一个蚕,那么文明也是这样。

那么文明的那种形态的嬗变,我们说文明形态的嬗变也就是指这一个意义,就是同一个文明,在经过游牧世界的不断地冲击以后形态发生变化。从第一代文明变成第二代文明,从第二代文明又变成了第三代文明乃至第四代文明,那么我这个图实际上也就是说明,文明是如何在游牧世界的冲击之下是如何发生形态的嬗变的。竖着看就是这样,这是时间效应,待会儿我们会讲,这5000年文明是如何演变的时候,我们会进一步讲解这个文明形态嬗变的过程。

同样我们说。文明在游牧民族的冲击之下,农耕世界也发生了一个空间效应,这个空间效应我喜欢把它叫做酵母效应。所谓酵母效应就是看起来是弱小的,地域非常狭小的农耕世界处在游牧世界的包围之中,但是这个包围的时间长了以后游牧民族不断地入侵农耕世界,这个其结果最后就导致了什么?导致了文明反向地扩张到游牧世界生活里头去,其结果就使得原来是游牧世界、游牧民族生活的地区,现在反过来也变成了文明地区了,也变成了农耕了。看起来游牧民族是入侵者是主动者,但是经过长期地冲突以及融合以后,游牧民族反而纷纷地都皈依了文明的生活方式,改变了游牧的习性,开始过上了定居的农耕生活,整个人类文明就是这样在扩展。所以就像一个酵母被一个面团包裹着,时间长了以后,酵母发酵,使得整个面团变成一个酵母,然后再一个更大的面团在包裹着它,然后它又发酵,于是更大的面团,又变成一个酵母。所以文明就是通过这种反向的作用而不断地发酵,不断地扩展、不断地膨胀,乃至于到了15世纪的时候,我们再看这个世界,我们说那个时候的世界,基本上到处都是农耕世界,基本上我们找不着游牧民族的立足之地了。再到今天,我们上哪儿去找游牧民族!我们找到的话,可以作为我们旅游观赏的对象了,那已经不是作为一个对农耕世界和工业世界具有挑战性的一个完整的世界了,它只不过是一个非常零星碎点地散布在文明世界的、农耕世界的这个缝隙之间的一些古老的一些遗迹,只不过是这样的东西了。所以对照4000年以前的那样的一种格局,就是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的一种格局。我们可以说,今天这个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那么我们下面就来看一看,游牧民族对农耕世界的那种具体的冲击的情况。

在4000多年的历史中,就是从公元前3000年一直到公元后1500年,在这4000多年的历史中,游牧民族对农耕世界的大冲突大入侵,可以说分为三次。从公元前3000年末一直到公元前600年左右,这个时候基本上是游牧民族对农耕世界的第一次大入侵,以及随之而来的大融合的完成。那么这一次大入侵主要的发起者,是最初可能生活在黑海和里海之间的平原上的,一批操持或者说原始雅利安语的一些游牧民族。那么这些游牧民族最初的生活范围主要是在黑海和里海之间,但是后来随着历史时间的推移就不断地开始向南部渗透、向南部扩张。那么这个扩张是通过千百年而完成的,在这个一边走一边扩张的过程中,游牧民族完成了对农耕世界的第一次大冲击。那么这个大冲击,使当时在中国以西的几个文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摧残。

首先,我们看看这个操原始雅利安语的游牧民族,对最西边的克里特文明的入侵。那么可以说,操原始雅利安语的游牧民族对当时的最早的亲代文明的入侵分为三个方向。一个是向西南,一个是向正南,一个是向东南三个方向。向西南冲入的那一支冲入了巴尔干半岛,冲入了希腊,然后通过希腊攻击了克里特,最后使克里特文明毁灭。然后在克里特文明毁灭的基础上,在希腊半岛东南角出现了一个迈锡尼文明。而我们所熟悉的希腊文化主要是指第二代的希腊神话文化,这实际上已经是一支一支的游牧民族冲入了巴尔干半岛以后,跟当地的土居相结合的结果。那么这些冲入希腊半岛的民族,可以说有三个浪潮。第一个浪潮主要是爱奥尼亚人,那么这些爱奥尼亚人他们还是以一种比较合理的方式,渗透到爱琴海世界,渗透到希腊半岛,渗透到小亚细亚和西亚,建立了很多城市,很多城邦。紧接着就来了一支比较凶猛的游牧民族,他们自称叫阿卡亚人,那么这些阿卡亚人冲入到希腊半岛以后,就毁掉了克里特文明。然后在希腊半岛的东北角,在迈锡尼这个地方就建立了一个迈锡尼文明。迈锡尼文明带有很大的模仿克里特文明的色彩,很浓郁的这样一个色彩。那么迈锡尼文明的那个时代出现了很多战争,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荷马史诗》描写的特洛伊的战争。伊利亚特讲的就是迈锡尼时代的故事。讲的就是迈锡尼时代,所以大家如果看《荷马史诗》里边双方打仗的时候,是为了一位美女海伦。当时可以说,冲冠一怒为红颜,那么这一场战争,那么当时是希腊人开始主动去进攻小亚细亚的一个特洛伊城邦,那么当时希腊人,都是自称阿卡亚人,所以大家看《荷马史诗》,希腊人就自称我们阿卡亚人怎么样。那么可见他们是当时毁掉了克里特文明,然后建立了迈锡尼文明的那批人,叫阿卡亚人。然后在阿卡亚文明持续了300年以后,到了公元前11世纪,从北方又冲来一支更加野蛮的游牧民族,叫多利亚人,那么这支多利亚人就摧毁了迈锡尼文明。最后其结果就导致了整个古代的克里特文明的整个毁灭。克里特、迈锡尼是连在一块的,整个克里特、迈锡尼这种亲代文明的毁灭。那么这个毁灭以后就导致了一个什么呢?就导致了所谓黑暗时代的来临,那么从公元前11世纪,一直到公元前8世纪,在希腊半岛这个地方,文明好像没有了消失了,又退回到史前的一种原始状态,那么这样就出现了所谓我们说的这个黑暗时代。一直到公元前8世纪才开始出现那个非常辉煌的希腊城邦文明,所以希腊城邦文明本身就是在游牧入侵者和当地的土居相融合、相杂交以后所产生的一个新的文明形态。那么我们说这些游牧者,当然在入侵希腊的这些游牧者之外,还有一些原始雅利安语的游牧民族他也就冲入到阿平宁半岛就成为罗马人的祖先。所以罗马人也是一些游牧民族冲进来的,然后还有一批进入了伊比利亚半岛,就是西班牙半岛,就成为后来的高卢人的祖先。那么高卢人后来又成为法国人以及西班牙文化的一个最早的一些创始者。那么这样我们说,这三个地中海上的中间的三个半岛,都是游牧民族来了以后,在那个地方扎下根来和当地的土居文化相杂交、相融合,最后导致了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所以这样在西南这一支冲击的结果就使得克里特文明毁灭,导致了希腊、罗马文明的产生,这是西边。

往正南冲的那一支,越过了伊朗高原进入了两河流域。那么两河流域的文明,我们说最早的那个亲代的两河流域文明,它包括很多国家形态。从最初的苏美尔   到阿卡德、到古巴比伦、到亚述、到新巴比伦,尽管这些国家形态在变换,但是它都属于一个同源同种的,基本上我们都属于赛姆族或者闪族。说这个闪族或闪米特语言的那些民族,所以我们算他们都算同一个文明。那么这个文明持续到最后的阶段,两河文明从苏美尔开始,一直持续到新巴比伦,它最后的一个形态,最后一个国家形态。那么到了公元前600年的时候,有一个从北方来的游牧民族,操持原始雅利安语的游牧民族,有两支渗透到两河流域,一支叫做米底人,一支叫做波斯人,那么在他们之前还有一些,比如像赫梯人、像胡里特人、喀西特人,这些人都是操持原始雅利安语的,从北方冲过来的人。但是建立这些国家时间不长纷纷都瓦解,所以到了公元前600年的时候,那么随着密地人以及波斯人入侵,那么整个古代的两河流域文明算是彻底解体。那么这个解体的结果,就是导致了一个新的文明,就是波斯帝国的产生,波斯文明的出现,所以这样两河流域下面,我们是波斯帝国。波斯帝国是作为两河流域下面的第二代文明,也是由于这个入侵的操持原始雅利安语的,游牧民族和当地的两河流域文明的这些土居相融合、相杂交以后产生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这是第二点。

然后再往东看,我们说还有一支是向东南方向涌去。那么这一批操持原始雅利安语的,身材高大皮肤白皙的这样一些,甚至是金发碧眼的这些入侵者,他们取道伊朗高原,冲入到印度河流域,摧毁了我们刚才说了由那些身材矮小皮肤发黑,鼻子扁平的那些达罗毗荼人所建立的哈拉巴文明,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创立了一个古代的印度文明也就是以婆罗门教,最初是吠陀教,然后发展到婆罗门教,在婆罗门教的基础上,后来到了公元前6世纪的时候,又产生了佛教和四大教。然后到公元4世纪的时候,又产生了印度教这样的一个古代印度文明。那么这个第二代的古代文明,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那个古代的那个印度文明,那么这个古代印度文明,可以说也是第二代。它是在哈拉巴文明以及与北方来的从西北方来的,那些游牧入侵者相互融合相互杂交的基础上产生的第二代。所以这样我们说这三个文明都产生了第二代形态,都是由于那些操持原始雅利安语的游牧民族和当地的土居文化相结合而导致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那么这是西边的这三个。

然后我们再看东边在中国这边,中国先秦时代的夏商周文明可以说在游牧民族对农耕世界的第一次大冲击中间,它幸免于难 .原因很简单,因为在中国与西部的其他文明之间有着崇山峻岭,从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这样一道一道的崇山峻岭,可以说把游牧民族的向东的入侵浪潮遏制住了,所以没有越过帕米尔高原来到我们中国。这个先秦黄河流域的文明中间,没来侵入到这个地方,但是也有一些已经来到了帕米尔高原,形成了可以说是广义的突厥人的祖先。但是基本上没有威胁到或者直接威胁到中原的黄河流域的夏商周文化。所以我们当时看起来幸免于难,但是,虽然我们没有受到操持原始雅利安语的游牧民族入侵,但是我们在同样的时间里边,中国夏商周文明也受到了与我们这个文明建立着同源的蒙古利亚种的一些游牧民族的入侵,那么这个入侵就是我们说,从最早殷商时代的鬼方啊 、戎狄啊开始,一直到后来的匈奴啊这样的一些游牧民族入侵,当然我们是谈夏商周三代,当时还不叫匈奴,统称叫什么呢?就是我们曾经说过的,就是北边叫狄,西边叫戎,所以广义的戎狄民族入侵,那么这个戎狄民族入侵,我们也曾经讲到过,从商代开始就有鬼方、鬼狄不断地在骚扰着商代的这边,然后再往后,到了周代开始,我们知道周幽王被犬戎杀死在骊山之下的,他烽火戏诸侯,本身设烽火台就是防止西北的戎狄民族来犯,然后到了东周列国时代,北边的那些列国的,北边的那些国家,赵、韩、燕也设置了长城,包括秦也设置长城,主要就是防止西北的那些游牧民族来犯。所以我们可以说,在先秦时代,从商开始一直到周,可以说这个西北的戎狄民族始终对中原这边形成了一个威胁,而且不断地进行战争,形成了一个冲击或者融合的过程。那么这个冲击融合的过程,经过春秋战国的这样的一个动乱,一个战乱时代,最后就导致了第二代文明的出现,这是我们中国的第二代文明,也就是秦汉帝国出现。秦汉帝国的出现,所以我们这样来想这五个文明,我们讲了四个文明,有三个是受到操持原始雅利安语的游牧民族入侵而导致的形态的嬗变,有一个是操持着阿尔泰语系的游牧民族入侵而导致的形态的嬗变。那么这样,第一代游牧民族对农耕世界的冲突所导致结果,前面有五个文明,还有一个到哪儿去了,埃及到哪儿去了?

埃及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它当时就幸免于难,它没有受到冲击。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在《历史研究》里边他这样说:“他说埃及在公元前1600年喜克索斯人被驱逐的时候,埃及实际上就已经死掉了,埃及文明就已经灭亡了。”但是这样一个巨大的尸体死而不僵的巨大的尸体,从死亡到收尸入殓,居然用了1600年的时间,这要一直到罗马帝国,把它埃及变成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居然用了1600年的时间,实际上埃及早就已经不存在了,那么我觉得非常有讽刺意义的非常有象征意义的是,埃及文化的典型象征就是金字塔和木乃伊。而埃及文明的命运恰恰就是金字塔和木乃伊,它成为一个文明的金字塔,一个文明的木乃伊,或者用汤因比的话来说,它成为文明的化石所以它消失了。因此再往后,我们看就是四大文明,从西到东,一个是希腊罗马文明,一个是波斯帝国或者叫波斯文明,一个是印度古代文明,一个是我们说了中国秦汉时代的文明或者叫秦汉帝国,所以这样游牧民族对农耕世界的第一次大入侵到此结束了。

赵老师您好!刚才在您讲的整个文明发展的过程当中,您特别提到了一个印度的文明,我觉得它在整个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也是非常特殊的,然后现在有许多学者提出了对文明的区分,分为一种强势的文明和弱势的文明。那您觉得在印度文明的这个问题上,它虽然是多灾多难,但是它现在却仍然保持着一定的生命力,您觉得印度的文明它究竟是属于一种强势的文明还是弱势的文明?

很难用一种它是一种强势还是一种弱势来说。因为我们可以说,实际上有时候看起来,好像那种比较喜欢侵略,比较喜欢扩张的文明,好像是一种强势的。那种受侵略受征服的文明,好像是一种弱势的。但实际上印度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恰恰是在长期地被奴隶被统治被征服的过程中,它始终能以自己的东西来同化外来的统治者,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说一种以柔克刚,有时候可能比直接地对你这种暴力的冲击,可能有时候说,在从某种意义上它更具有生命力,它更加强势。在这个意义上,所以我觉得这个东西,要从长期来看,实际上很多文明,它本身最初都是很弱小的。我们包括文明和野蛮和游牧之间的关系,文明最初往往都是受侵略 受征服的。但是结果呢?外来入侵者征服它统治它的过程中,反过来是那些游牧民族者反过来被同化。我们中国从商周以来,有多少是遭到了北方的游牧民族入侵,游牧民族建立了多少个蛮族政权,但是时至今日,我们今天还能找到匈奴人吗?我们还能找到鲜卑人吗?我们现在找到的都不太多了,只在东北才有一些,他已经都被同化了,在很大程度上,这样的一种以柔克刚,往往是文明史发展的一个奇特的效应。就是那些入侵者,野蛮的入侵者,反过来被他所征服,征服了更先进的文明,所征服这样一种效应是经常会出现的,当然西方对非西方世界的征服不属于这一种。因为它确确实实是强势文明,它的强势就表现在它的文化水平,不管是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不好比,这两个层面都确确实实更高级,当我们东方还处在这个专制统治下的时候,西方率先进入了民主,当我们还处在农耕的那种自然经济的状况下,它已经进入了大工业。所以从这两个方面,从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来说,它确实是超越了东方。但是精神层面上是不太好比较的。比如说,到底是基督教的价值观念更好,还是儒家伦理的价值观念更好,还是印度教的价值观念更好呢?这个东西不好比较,这个东西也没有办法比高低。因为每一个民族发展出它自己的高级宗教伦理价值系统就有它自身的历史的合理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4-20 08:0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