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山色空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复制链接]
91#
 楼主| 发表于 2021-3-12 20: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3-12 20:06 编辑

1973年,上将许世友在太行山打了一头豹子,送给政委张春桥

      许世友是战功赫赫的开国上将,他一生中有三大爱好:一是打仗;二是喝酒;三是打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有一年春天,上将许世友在太行山打猎,打中了豹子。他将豹子送给上将杨成武。对此,杨成武在回忆录中谈到了此事,他说:“许世友担任南京军区司令员时,他曾告诉我,他和那个戴眼镜的(指张春桥,时任南京军区政委)的关系一直不好的。有一年春,许在太行山中打猎,他打中了一头豹子,将豹子送给我。而把打中的一些野鸡和野兔子送给了那个戴眼镜的。”
      上将杨成武说,许世友在太行山中打了一头豹子,并将豹子送给他。但是,根据张维维所说,其实,当时许世友在太行山是打中了两头豹子的,他将一头豹子送给了戴眼镜的(春桥),另一头豹子则送给了上将杨成武。
      张维维是谁?为何会如此了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张维维是戴眼镜的(春桥)的长女。
      春桥与妻子文静生有四名子女,分别为:长女张维维;次女小妹;三女海娃;儿子毛弟。
      根据张维维所说。
      1973年初,上将许世友去太行山打猎,收获颇丰,不仅打了一些野鸡和野兔子,还打中了两头豹子(金钱豹)。上将许世友非常高兴,派人将一头豹子送给了杨成武,另一头豹子则送到上海康平路大院,给了南京军区政委(春桥)。
      收到这头豹子后,经过处理,张维维家的厨师烧了一大桌菜,还请了警备区的几个人来吃饭。张维维的妈妈不敢吃肉,但维维、小妹、海娃、毛弟都吃了,吃起来像牛肉一样。豹子皮经过处理后,存放在张维维家的箱子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76年10月6日晚,春桥出事了。之后,他进了秦城。
      春桥出事后,一群人涌进康平路大院,在他家里翻箱倒柜。这群人走后,张维维发现,许世友当年送给他们家的这只豹子的皮没有了。


92#
 楼主| 发表于 2021-3-12 20: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3-13 12:47 编辑

青年作家金晖带来《文学与今日之现实》主题讲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文学创作来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因为一部文学作品的问世离不开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也离不开作者自身经验的积累与总结。但是,文学中的现实与现实生活中的现实不同,那么两者之间的区别在哪里?一个好的写作者需要怎么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昨日(3月10日),受国情中心邀请参与国情系列讲座,青年作家金晖为我校师生做《文学与今日之现实》为主题文学讲座。金晖,青年作家,教育硕士,作品见于《钟山》《青年文学》《当代小说》《青春》《人民文摘》《野草》《北方文学》《岁月》《浙江作家》等刊,小说、诗歌曾入选年度选本、排行榜,著有小说集《果壳形状的悲伤》(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入选浙江省青年作家人才库,现任教于温州中学。
/文学不仅仅局限于还原现实/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余华在中国小报上看到的两则新闻、沃尔特·克朗凯特的新闻、少女的头像,金晖通过一个个鲜明的案例,强调文学让叙述有了超越一般叙述的能力。“一个作家要通过自己的写作来告诉读者,我看到的生活和世界是怎么样的。”“真相永远只存在于对真相的解释当中。”“虚构是立足于对世界的真实思考与认识,文学通过虚构抵达生活的真实。”金晖指出,还原现实生活的作家,可能写出来的东西不是艺术,是现实中的现实,而不是文学中的现实。现实中的现实转瞬即逝,文学中的现实才能历久弥新。文学是人学,面对人的内心,不断挖掘内心,文学中的现实与现实生活中的现实不同,一个写作者要善于利用自身的经验,努力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个体形成融合,这是人性的力量,也是文学的力量。
/读文学是欣赏文字的魅力/
      但丁的神曲中“剑,中了靶,离了弦。”的描述,余华的《活着》中“走在路上,月光洒在地上,像是洒满了盐。”的表达,西游记把人性灌注到“动物”的身上传达对时代的思考,聊斋志异中怪鸟的玄幻案例,《红楼梦》中不同性情的人写出的诗歌……金晖认为,读文学可以领略文字的力量与魅力。作者通过找到只适合此刻的表达与描述,让文学不只是还原现实,更能有对内心的作用与想象力的空间,文字是对情感上的充实。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中西方文学对现实的表达有何相同与不同的地方?”“文学作品对现实生活的意义?”“如何看待文学与现实的关系?”……讲座结束后,金晖与在场的瑞安城市学院副校长金庆伟、瑞安作家詹子方等作家对同学们的提问进行了耐心的解答,同学们满满的收获都记录在国情课讲座学习单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最后,党委书记王北铰指出此次讲座博古通今,收获颇多,寄语温肯学生要有批判性的思维和使命的担当,多看书多创作,并把中国优秀的文学作品翻译好,向西方展示中国的文学力量。


      图文 | 王智耀
      责编 | 媒体中心



93#
 楼主| 发表于 2021-3-13 09: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3-13 09:03 编辑

10句思念诗句,道不尽人世间悲欢离愁,相思成疾!

      在我国古代,衍生了浩如烟海的诗词歌赋,其中很多诗句都是诗人睹物思人,有感而发。他们用诗句寄托自己的情怀,表达对远方那个人儿的思念。小编特意为大家总结了10句关于思念的诗句,大家是否能引起共鸣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7、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8、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
9、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0、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

94#
 楼主| 发表于 2021-3-13 09: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3-13 09:10 编辑

中华好诗词•御街行|余香遗粉,剩衾闲枕,天把多情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御街行,词牌名,又名“孤雁儿”。以柳永《御街行·圣寿》为正体, 双调七十六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韵。另有双调七十七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韵;双调七十八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宋代〕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御街行·前时小饮春庭院
柳永〔宋代〕
前时小饮春庭院。悔放笙歌散。归来中夜酒醺醺,惹起旧愁无限。虽看坠楼换马,争奈不是鸳鸯伴。
朦胧暗想如花面。欲梦还惊断。和衣拥被不成眠,一枕万回千转。惟有画梁,新来双燕,彻曙闻长叹。

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
晏几道〔宋代〕
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树头花艳杂娇云,树底人家朱户。北楼闲上,疏帘高卷,直见街南树。
阑干倚尽犹慵去,几度黄昏雨。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荫深驻。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

御街行·别东山
贺铸〔宋代〕
松门石路秋风扫。似不许、飞尘到。双携纤手别烟萝,红粉清泉相照。几声歌管,正须陶写,翻作伤心调。
岩阴暝色归云悄。恨易失、千金笑。更逢何物可忘忧,为谢江南芳草。断桥孤驿,冷云黄叶,相见长安道。

御街行·夭非花艳轻非雾
张先〔宋代〕
夭非花艳轻非雾。来夜半、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何处。远鸡栖燕,落星沈月,紞紞城头鼓。
参差渐辨西池树。珠阁斜开户。绿苔深径少人行,苔上屐痕无数。余香遗粉,剩衾闲枕,天把多情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读睡诗社创办于2015年11月16日,诗社以“为草根诗人发声”为使命,以弘扬“诗歌精神”为宗旨,即诗的真善美追求、诗的艺术创新、诗的精神愉悦。现已出版诗友合著诗集《读睡诗选之春暖花开》《读睡诗选之草长莺飞》。诗友们笔耕不辍,诗社砥砺前行,不断推陈出新,推荐优秀诗作,出品优质诗集,朗诵优秀作品,以多种形式推荐诗人作品,让更多人读优秀作品,体味诗歌文化,我们正在行进中!





95#
 楼主| 发表于 2021-3-13 09: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3-13 09:46 编辑

朱元璋一生作诗仅36首,但首首经典,这3首最为有名!

      在中国古代,写诗最多的皇帝莫过于清朝乾隆,一生作诗四万多首,相当于全唐诗数量,不过没有几首出彩的。而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没读过多少书,一生作诗也不多,仅36首,但却首首经典,流传甚广,其中这3首最为有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一首,《咏菊》: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首诗与唐朝时期黄巢写的《不第后赋菊》相似,都表达了争夺天下的雄心壮志,也只有心怀天下之人,才会写出如此豪气万千的诗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二首,《金鸡报晓》: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日,扫尽残星与晓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据说这首诗是朱元璋登基那天写的,当时满朝文武大臣都在场,听他念出前两句的时候,由于意思太过普通直白,都忍不住想笑,但听到后两句的时候,纷纷被朱元璋的豪气跟霸气所折服,尽显睥睨天下之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三首,《咏燕子矶》:燕子矶兮一秤砣,长江作杆又如何?天边弯月是称钩,称我江山有几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是朱元璋登基后,带领大臣来到南京重要渡口以及观景胜地燕子矶所作的诗。他巧用天地之物作比,借景抒情,将内心的帝王霸气表现得淋漓尽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除了这三首之外,朱元璋写的《示僧》、《无题》等诗也是脍炙人口的作品,被很多人争相传诵,大家可以去找来读一读。

96#
 楼主| 发表于 2021-3-13 09: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3-13 12:40 编辑

秋日读诗:秋水荷花,李白在长安的爱情到底是谁?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唐朝李白《折荷有赠》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初衣解诗:荷花并非是一种逢秋必要凋零的水生植物。其实荷花比很多春天的花草都成长得晚,虽然春江水暖鸭先知,但是水塘之中,水汽清凉,到了暮春,埋在荷塘里的藕才慢悠悠的醒过来,开始慢慢地茁生枝叶。
      荷花盛开的季节,正是岸边暑气隆重的季节,它慢悠悠地绽放,永远是盛夏里的一道清凉风景。就算是梧桐知秋而叶落,荷花也正开得欢,红红白白,乐此不疲。一叶梧桐之声,不过是有些荷花瓣应声而落,探出了中间娇嫩的莲蓬。
      初秋季节,正是新鲜莲蓬上市的季节,下水采荷花,吃的新鲜香嫩的莲蓬,花果同时。仲秋以后,才渐渐看到莲蓬多,荷花少,一直要到了晚冬,荷花荷叶才会完全的干枯枯萎。这个时候,它们的冬眠却是在水下进行。李商隐的留的枯荷听雨声,如果是在晚秋时节,还可以看到那些黄黄绿绿的残荷,除非是隆冬时节,才会显示出枯涩绝美的荷叶枯枝。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初衣写这么多,也就是来谈一下荷花在秋天,并非是一种太萧瑟的花朵。而李白的这首诗是成就于初秋时节。此时微有凉风,而荷花也正是茂盛的季节。
      我在江中玩赏这清冽的秋水,爱着身边荷花鲜嫩的样子。我攀着荷叶,去看里面的水珠,那水珠滚来滚去,摇摇晃晃,却不能成为一个圆润安定的珠子。
      我心爱的人现在在彩云里呢,我就是想送给她,隔着天一样遥远的距离。
      我思念着她却没有因缘相见,只能心怀惆怅地在这满堂的荷花与凉爽的风前。
      初衣为什么说我要笑呢?因为李白还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诗,来写他的美人和相思。另外里面有一首著名的句子叫做“美人如花隔云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李白是一个浪漫主义的诗人。有的时候我觉得他的心情澎湃,用词造句,气势和意态和比喻都有过人之处。
      在那一首《长相思》里,李白是因为非常的恼恨自己已经离开长安千万里,但是因为长安里有他所钟爱的人,身无彩凤双飞翼,发出了最泼辣的一声叹息。“美人如花隔云端,长相思,催心肝。”
      而这一首《折荷有赠》,想必也是做在同一时期。用的是同样的一种意向,“佳人彩云里,欲赠隔天远”。每一个私人对自己所思念的人,都有一种特定的理想化或者比喻化的情境和氛围,有的诗人,会描写自己心爱的人的点滴,比如笑的样子,哭的样子,而且每一个诗人的风格都不一样。李白就反复地用了“佳人在云端”这样的意向。虽然没有任何证据来表明李白在长安城中有一位爱人或者情人,但是从心灵的解读,他必然有一位思恋的人在长安,而且反复的吟咏,只能说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特定的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所以初衣就笑了起来。一向洒脱豪迈,云游四海,仙人一样的李白,也有陷入情网的惆怅,而且他的惆怅,比许多人来得更热烈和直白。
      在《长相思》里,他恨不能飞度关山,插上翅膀,在这一首诗里,看见美丽的荷花,就想摘下来送人,才觉得山长路远。
      其中容易被人忽视的有两句,“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说虽然说的是眼前之景,其实也是描摹了最可爱的情人之思,见什么都想成双成对,看什么都想着一起团圆。可恨的是荷叶上的水珠,就是弄来弄去,弄不圆。不过就是圆了又如何?又会惆怅,不是玉石做的珠,那样笃笃定定。就算是玉石做的珠,一定也会惆怅,它为什么不能通通的归自己所有。
      所以李白的这一首《折荷所赠》是真正的情人之语,相思之词。但是我之所以喜欢李白,他很少的,用那种缠绵悱恻的字句来写,而更加的有着失落的那种落差感。相思就是相思,痛苦就是痛苦,惆怅就是惆怅,没有那种拖泥带水的病态风情,而显得更有古意和凝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而鲜明和凝练也是李白诗风的重要特征。
      那么来解读一下李白这首诗的背景。李白在天宝元年和天宝三年之间,达到了他的名望和事业的巅峰。41岁的李白,因为受到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而被引荐到唐玄宗的面前。在这三年里,李白出入宫廷如履平地,却保持着他率真豪爽的性格。但是李白并非是天宝元年才到达长安的。在此之前,他已经在长安游历了7年。长安有他数不尽的朋友,也有他的爱情。
      但是在唐玄宗天宝三年之后,李白对于在唐玄宗身边做一个风花雪月的御用文人感到厌倦,而且他知道唐玄宗并不打算重用他,于是放浪形骸。最终唐玄宗给了他一笔安家费,让他离开了宫廷。这也意味着李白在长安没有容身之地。
      李白最好的年华都在长安。只有离开了长安之后,他才发现自己的心魂,早已经和长安联系在一起。那里面不但有辉煌的过去,更有着最真挚的爱情。不管这个女子是谁,但是我们可以从李白的诗里,读到一种鲜明的存在,无论是他的长相思,还是这一首《折荷有赠》,有时候我会坏坏的,想是否是那一个赏识他的玉真公主呢?还是李白在长安认识的良家子?但我肯定坚决不认为他相思的是杨玉环。虽然美人如花隔云端,的确可以用来形容杨玉环的倾城倾国,但显然她并不是李白心中的那盘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李白喜欢的女子,应该是有着鲜明家常气的长安女儿,带着青梅竹马纯真的笑颜。正是这种鲜明,让他离开长安之后,用最热烈的情怀来写长相思,用最惆怅的心情,来写远离长安之后的秋天的美丽荷花。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97#
 楼主| 发表于 2021-3-13 09: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3-13 13:13 编辑

50句美到极致的古诗词,每一句都饱含深情,总有一句击中你的内心

      在现代社会,很少人写诗了。即使偶尔读几首诗词,也会成为别人眼中矫情而做作的事情。可实际上,诗词一直都存在我们的生活中,从未走远。

      尤其是当我们经历了各种人生离别后,如果能想起这些诗句,我们就会有力量重新回归生命的平静。在我们的生命中,所有的深情都是由许多细碎的时光一一串成的。
      而在现代社会,很少人写诗了。即使偶尔读几首诗词,也会成为别人眼中矫情而做作的事情。可实际上,诗词一直都存在我们的生活中,从未走远。尤其是当我们经历了各种人生离别后,如果能想起这些诗句,我们就会有力量重新回归生命的平静。在我们的在命中,所有的深情都是由许多细碎的时光一一串成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而这些诗词就像一片浩瀚的海洋,写尽人生的悲欢离合,说尽众生的喜怒哀乐,道尽生活的百般滋味。其中,总有一两句经典诗词,触及到你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今日,就与大家分享。

1、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李煜《子夜歌》
2、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黄庭坚《寄黄几复》
3、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刘方平《春怨》
4、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张炎《清平乐》
5、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黄公绍《青玉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
7、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李煜《捣练子令·深院静》
8、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白居易《长恨歌》
9、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
——邓剡《唐多令》
10、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张泌《寄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1、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煜《蝶恋花·春暮》
12、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13、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吴文英《唐多令》
14、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15、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王国维《蝶恋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6、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杜甫《武侯祠》
17、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18、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19、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20、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曹组《青玉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1、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越人歌》
22、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
——毛滂《惜分飞》
23、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贺铸《踏莎行》
24、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25、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秦观《江城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6、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王恽《平湖乐》
27、断送一生憔悴,能消几个黄昏!
——刘弇《清平乐·东风依旧》
28、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陆游《春游》
29、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卢仝《有所思》
30、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1、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32、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
——刘辰翁《西江月·新秋写兴》
33、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陈亮《虞美人》
34.梅花笑人偏弄影,月沉时一般孤零。
——马致远《寿阳曲》
35、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吴文英《风入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6、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37、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吴文英《浣溪沙》
38、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小重山》
39、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白居易《后宫词》
40、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行行重行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1、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李商隐《无题》
42、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佚名《涉江采芙蓉》
43、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韦庄《女冠子》
44、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
45、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欧阳修《诉衷情·眉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6、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
47、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归园田居》
48、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49、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苏轼《行香子·述怀》
50、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亲妈是导演,干妈是导演,20年都捧不红他,却在娶妻改名后火了


98#
 楼主| 发表于 2021-3-13 09: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3-13 13:05 编辑

一首诗诞生两个成语,《登科后》是孟郊难得的轻快之作

      唐代诗人一般给人的印象都是才高八斗、出口成章,诗仙李白就是这样才情勃发。其实很多诗人写诗时字斟句酌、煞费苦心,人称苦吟诗人,其中典型代表就是"诗囚"孟郊,《夜感自遣》:
      夜学晓不休,苦吟鬼神愁。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孟郊生性孤直、一生潦倒,因而愤世嫉俗、情绪低沉。他的诗精思苦吟,险奇艰涩,惯用狠字、硬语,营造奇崛的艺术感受。
但他并非终身苦吟,其诗也并非全是硬语,韩愈看到他"敷柔肆纡余"的一面,苏拭喜爱他"鄙俚颇近古"的诗歌。他既有具有悠远情致的诗歌,又有气势雄浑的作品。
      孟郊不少诗歌具有古淡闲雅的特点,以平淡的诗语写出深婉的情致,诗歌清新纡余,跌君生姿。孟郊愁苦之诗所获褒不一,而他古淡闲雅的诗歌获得较为一致的好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七年(791年),四十一岁的孟郊才在故乡举,进京应进士试次年下第。可能就是在这次应试期间,他结识了。孟郊比韩愈大17岁,写诗笔力也与韩相当,反倒是在韩愈推崇下才诗名大振。贞元九年,孟郊应进士试,再下第。
      贞元十二年(796年),孟郊四十六岁,奉母命第三次来应试,才得进士登第。喜不自胜的苦吟诗人一改"思苦奇涩",一气呵成一首节奏轻快的《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这首诗里,诗人情与景会,意到笔随,不仅活灵活现地描绘了自己高中之后的得意之态,还酣畅淋漓地抒发了得意之情,明快畅达而又别有情韵。因而,这两句诗成为人们喜爱的千古名句,并派生出"春风得意"、"走马观花"两个成语流传后世。
      "春风得意" 意思是和暖的春风很适合人的心意,后形容人处境顺利,做事如意,事业有成。"走马观花" 意思是指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但是现在多指粗略地观察一下,已经偏离孟郊的原意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贞元十七年(801年),孟郊又奉母命至洛阳应铨选,选为溧阳(在今江苏省)县尉。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同住。仕途失意饱尝世态炎凉,愈觉亲情之可贵,孟郊写出这首发自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淳朴素淡中抒发出赤子对慈母炽热的情感,千百年赢得无数读者的共鸣,是当代人最喜爱的唐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做县尉不能舒展他的抱负,孟郊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因此穷困至极。贞元二十年(804年),孟郊辞去溧阳尉一职。
      元和元年(806年),河南尹郑馀庆任孟郊为水陆运从事,定居于洛阳。他的生活到这时候才富裕一点,可以免于冻饿了。
60岁时孟郊因为母死弃官,不久又遭到丧子之痛。元和九年(814年),郑馀庆镇兴元,奏孟郊为参谋。孟郊闻命自洛阳往,八月二十五日(公元814年9月12日),以暴疾卒于河南阌乡县,终年六十四岁,死后的丧事也是韩愈等友人集资操办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孟郊诗歌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他诗歌中那种刚直猛烈、嫉恶如仇的批判精神,在后世也时有回响!

99#
 楼主| 发表于 2021-3-13 09: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3-13 12:36 编辑

在孟子的身上,我们或可学到一些说话的门道

      立足社会,踏实肯干自是勤劳致富的不二法门。但与此同时,人际交往亦是重点。如何与人交流,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项艺术。
在孟子的身上,我们或可学到一些说话的门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话说,孟子与梁惠王论道,梁惠王对先生大倒苦水: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梁惠王自诩对国家尽心尽力,且在国内施行仁政,然而国内的灾祸并不见少,人口数量也没有出现喜人的增长,这简直成了梁惠王的一块心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面对梁惠王的疑虑,孟子该如何回答呢?
      换做魏征一类的死谏之臣,肯定会晓之以理,进入“说教模式”。不过,在东周时期,这种套路未必管用。当时的阶级制度相当严明,梁惠王未必会对逆耳忠言心悦诚服,没准会做出一些翻脸不认人之举。
      因此,孟子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换了个角度:
     “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毫无疑问,孟子挖了个坑,等着梁惠王来钻。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所以梁惠王的答案孟子早已心知肚明。只要梁惠王直指不论是“五十步”还是“百步”都是逃跑的本质,孟子的目标就达成了。
      孟子想要阐述的道理就是:虽然,梁惠王觉得自己励精图治,但他所做的还是远远不足的。相比于邻国,梁惠王的政策就像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两个国家的政策并无本质上的区别,所以梁国的发展才不见好转。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下,问题再次被抛给梁惠王,梁惠王跳入了孟子挖好的逻辑陷阱。孟子的回答相当巧妙,他隐喻了当下梁国的政治情况与邻国相当,却没有直接指明是梁惠王能力不足所导致的,即便梁惠王想发火也没有由头。
      梁惠王是个聪明人,这句话足以让他明白孟子要表达的观点。因此孟子接下来的指示,他只能选择毕恭毕敬地听完。东周时期的说客多如牛毛,可能让君主耐心听完自己观点的少之又少。孟子的一席话,无疑为自己赢得了主导地位,让梁惠王耐心地听他发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孟子的主张我们比较清楚,就是以“民本”为主的“仁政”思想。孟子希望梁惠王能再接再厉,按照他主张的方向继续努力,于是,便给了梁惠王三条指导性意见:
      第一条,不违农时。
      这句话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让老百姓能够按时播种、按时收获。然而,这四个字背后的潜台词却很宽泛,想要让老百姓规规矩矩地从事农耕,就得让他们承受合理的赋税,并给予相应的鼓励政策。轻徭薄赋,宽以待民,这才是不违农时的本质。
      第二条,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让老百姓活着的时候能过上稳定的日子,吃上一口饱饭,穿上一件寒衣,即便在死后也能有一块长眠之地。不论是鳏寡孤独都能享受到政府的福利待遇,不至于流落他乡。老百姓的生计无忧,自然会对王道产生归属感和依附感。
      第三条,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简而言之,就是教化。东周时期民间的读书人不多,所以老百姓普遍愚昧且缺乏教化。再加上法家盛行以前老百姓连法规的概念都没有,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会不会僭越道德底线。因此,一定要让民众清楚何为礼义廉耻,何为荣辱孝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现代人看来,孟子的这段论述未免有些啰嗦。但是要知道,在那个君权神授的年代,这样的仁政思想是相当可贵的。至少像梁惠王这样的诸侯,很少接触到类似的观念。孟子的论述让梁惠王觉得十分中肯,深以为然,“寡人愿安承教”。
     “地,方百里可以为王。王如使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税,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故曰仁者无敌。”
      梁惠王对孟子的学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孟子可以全面地推行他的仁政思想。到了最后一句“仁者无敌”时,梁惠王已听得痴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当然,梁惠王能否在多程度上理解和接受孟子的观点,不在我们今天的讨论范围内。仅从辩论的角度来看,孟子的语言艺术的确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参考资料:
     【《孟子》、《孟子的语言艺术》】


100#
 楼主| 发表于 2021-3-13 18: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3-13 19:10 编辑

落榜才子辗转难眠写首词,无一“雨”字句句写雨,成咏雨千古绝唱

      在文人才子的眼中,相同的景物总是能被赋予不同的意境。在普通人眼中平常不过,甚至被很多人厌恶的雨滴在诗人眼中也会充满诗意,造就了很多优秀的咏雨佳作。想要将雨描写得又美又有诗意并不是一件简单却又不会复杂到极致的事情。不管是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还是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等都是非常经典的咏雨诗,因此想要超越这些经典做出更优秀的诗作并不容易,但是有一位北宋词人却做到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名词人便是万俟咏,生卒年不详,字雅言。他自己将柳永作为写词的老师,流传于世的词作27首,最初并没有什么名气,但是一首《长相思·雨》却成功将他的名字烙进民众的心里。在写这首词之前,万俟咏的科举之路非常不顺利,所以在一个雨夜,一直郁郁不得志的万俟咏彻夜难眠,最终写出了这篇佳作。整个作品中语句凄美,虽然没有一个“雨”字,但是你一看就能知道全文都在围绕雨进行创作,句句不离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从这篇词中,也确实能够看到柳永对万俟咏的影响,相比起柳永的浓烈,万俟咏的词作则更加淡雅。上阕开篇的六个字就惊艳众人,“声声”与“更更”两组叠字的使用让词作有了工整的韵律。雨下个不停,落在芭蕉叶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每一声都直直传进词人的耳朵里。这时,万俟咏正独坐在窗前,点着一盏油灯,心中的愤懑苦楚油然而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整个上阕中,我们看不到任何一个描写雨的形态的内容,万俟咏完全是靠描写雨落的声音,从听觉上来感受雨。细雨和芭蕉叶接触碰撞,仿佛滴进了词人心中,撩起一波惆怅。词的下阕则从描写景色转为抒情,以“梦难成,恨难平”起句,两个“难”字连用,让上阕所言的无限情有了实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可是雨毕竟是个没有生命感情的物,它丝毫不理会世人爱不爱听它的声音,自顾自的飘落着,一直到天明才肯停歇。这句话中其实是一语双关,词人从听雨开始转入怨雨,表达了雨声惊扰他的睡眠的不满。而深究其中内涵,你就会发现万俟咏还表达了对自己踌躇不得志的抱怨,以及因为仕途不顺而滋生出的万千愁绪。“空阶滴到明”算是神来之笔,雨落个不停,使得世人彻夜难眠。简单的五个字却将诗人和雨景牢牢地结合在一起,堪称绝妙。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从万俟咏的这首词中,我们看不到任何一个具体的“雨”字,但是他却用雨的声音来表达情意,将雨在无形中贯穿了整个作品。事实上,诗人的愁绪也作为一个暗线,贯穿作品。词人的愁是层层递进的,仿佛雨滴的从小到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用对雨声的恨意传递自己对仕途不顺的恨意,将怒气转移到雨的身上。这样一篇将情完美寄予景的作品非常高明,很多诗作都难以做到,可见万俟咏的文字功底是有的,只不过差点运气,一直郁郁不得志。

我国有一姓氏,只有短短三笔,但很多人张口就读错,你能念对吗
      《五柳先生传》中提到: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陶先生生平就喜欢读书,但不可能会逐字逐句的去过分解读每一个字背后的意思。也就有了不求甚解这个词儿,不求甚解后来也演变成了一种读书的态度。有很多人可能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或者觉得没必要继续深入研究的字词,最后自己就放弃了。但其实如果在某一方面,学习的不够深入,很有可能会闹出一些笑话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就比如说在宋朝之后,我国对于姓氏文化的管理就变得更加系统一些。也就是《百家姓》的出现,人们可以更好的认知姓氏文化了。但是在众多的姓氏内容里面有一个姓氏,虽然仅仅只有三笔,但是大多数人可能对这个姓氏的认知并不是很高。甚至连读音都不能够掌握全,这个姓氏就是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个姓氏不管现代读者是否能够认全,最起码在明朝时期的朱见深皇帝眼中,这个字就是一个陌生的字体,甚至根本就没有想到这是一个姓氏。朱见深出生于1447年,是明朝时期的一位皇帝,在公元1464年朱见深主持了一场殿试,提考生问题的时候就看到了一个考生的名字叫做彡茂。朱见深一看这个名字自己不认识,只能看懂第2个字,这个名字的姓氏自己叫不上来,是应该读虚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朱见深当时就十分为难,表情也非常难看。好在旁边有一位学识非常渊博的大学士,李贤。李贤就上前为朱见深排忧解难,说这个名字读山,和山行的山是一个读音。只不过这个姓氏比较罕见,而且在一般官方记载姓氏的书上就不常见,像《音律诗》这些书籍里面就没有记载这个姓氏,所以皇帝陛下不认识这个字完全是有理由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李贤博士这一句话完全是给朱见深一个台阶下,但是没想到朱见深害怕自己的面子挂不住,这件事情传出去对自己的名声不好听,于是就想了一个法子。那就说,既然应书上都没有记载这个姓氏,那么为什么不把这个姓氏排除,直接改成陕西的陕呢?所以之后人们在了解明朝历史故事的时候,就看不到彡茂这个人了,最多只能听到陕茂。
      这个故事也就被记载在了《公安县志》当中,而仔细去阅读关于彡的历史,大家能够在1831年出版的《姓氏考略》中得知,彡虽然是我国的一个罕见姓氏,但是它的历史渊源却非常长久。也就是公元3000年之前,姜氏部落的后裔。只不过是由于明朝皇帝朱见深临时插了一脚,打断了彡姓文化,所以自此之后人们在生活中已经很难见到彡姓后人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现代生活中,大家还是能够看到陕姓。陕姓虽然本身就有自己的姓氏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3000前部落文化中的姬姓文化。但是在明朝之后,彡也融入到了陕姓文化中,所以彡姓后人当然可以在陕姓后人中找到关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4-29 11:1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