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山色空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华国锋晚年每次进入毛主席纪念堂

[复制链接]
451#
 楼主| 发表于 2021-3-8 20: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3-9 07:09 编辑

这三首诗词,透露出伟人毛泽东心目中的英雄,都是谁?一起来看

      我酷爱伟人毛泽东的诗词,早在少年时代,读过的每一首毛泽东诗词,都能背诵出来,至今从未有过遗忘。在毛泽东诗词里,有三首都写到了英雄好汉。那么这些英雄好汉是谁呢?读后真的感动地热泪盈眶,不仅赞叹:人民领袖爱人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们先看写“好汉”的这首词,题目叫《清平乐六盘山》,全词如下: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在两万五千里长征中,六盘山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翻过这座山,长征也就宣告胜利了,来到了终点陕北,来到了抗日前线。这首词,就是伟人这个时候写下的。
      天更高了,云朵淡淡,站在六盘山上,目光跟着南飞的大雅,望向远方。不到长城,不到目的地,不算英雄好汉。板着手指一算,两万五千里走过来了,真的是踏破万水与千山!
      看,六盘山高峰之上,秋风劲吹,红旗飘扬。今天,我们强大了,胜利还会远吗?不远了,必胜!
      这首词里的好汉,显然是经过两万五千里生死考验的战士!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们再看写“英雄”的一首诗《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这首诗里有两句流传甚广的名句,我们在各地的人民英雄陵园里,都会看到这两句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因为有无数人的牺牲,他们为了实现宏大志向,敢换了日月,创造一个新世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首诗是伟人毛泽东阔别家乡韶山冲32年后第一次回到家乡写的,看到家乡的巨大变化,伟人百感交集,他想起了为新中国而浴血牺牲的烈士们,一定也想起了为了人民解放事业先后献出生命他的6位亲人。他回忆了32年前的情景,看到了如今韶山精神焕发充满热情和希望的广大农民。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这两句诗里写的英雄,是韶山的农民,是新中国的农民。看着丰收在望的农田,看着在夕阳下在暮霭中回家的农民,诗人不仅感叹:遍地英雄啊,这些都是我们的英雄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最后,我们再看一首写了“英雄”的诗,《七律冬云》: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罴熊。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这首诗写于1962年12月,这是个特别的时期,国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三年自然灾害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苏联背信弃义撕毁合同撤走专家,给我们撂下烂摊子,西部边界阿三不断挑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首诗开头描写严冬景象,好寒冷的天,雪压着云,云也压着雪,万花凋零,寒流滚滚。这就是当时面临的形势。但是,大地已散发出温暖的气息。这是什么?这就是希望,希望永在,这就是伟人毛泽东在任何困难面前,从不低头,乐观向上的雄姿。从来没有任何艰难险阻能够吓到他,能够吓到中国人民!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伟人的豪气令人敬佩,任何阻挡我们前进的拦路虎,英雄豪杰都能够战胜。伟人毛泽东说过最豪气的一句话就是“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最后诗人以一种战斗的姿态,傲然立于风雪之中,以蔑视的眼光看着可怜虫怕死鬼:梅花就喜欢漫天风雪,冻死苍蝇根本不值得奇怪。
      这首诗里出现的“英雄豪杰”,就是中国人民,这是英雄群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们回过头再看这三首诗词,里面的“好汉”“英雄”“豪杰”都不是某个人,而是英雄群体。这跟历代文人诗词文章里的英雄都有着本质的区别,历代文人的笔下,英雄豪杰好汉都是某一个人或者某几个人,都是帝王将相都是游侠死士。而伟人毛泽东笔下的英雄都是人民。经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好汉是红军战士,是人民子弟兵;韶山的农民,也就是新中国的农民的缩影,是人民;敢于“驱虎豹”更不怕“罴熊”的英雄豪杰,还是人民!
      这就是伟人毛泽东的英雄情结,他心目中的英雄,只有人民,永远都是人民,无怪乎他在天安门城楼上喊出了“人民万岁”的激昂声音。写到这里,我跟很多人一样,不禁热泪盈眶,这就是我们的伟大领袖,人民领袖爱人民!

452#
 楼主| 发表于 2021-3-8 20: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3-9 07:22 编辑

词:梅英绽放展眉门,竹外桃花劈后跟

17 嘲东风
文/紫逻樵客

世间哪有风流客,艳遇一生如尔多。
两岸柳腰凭款揽,三春花颊任斯磨。
携香晚过章台路,荡绿朝惊太液波。
偎翠依红心未足,犹思再睹夏池荷。

【凝思静虑:17】想象丰富,意境优美。不足,结句犹思再睹语义重复。
【理境 17】情趣味浓
【种瓜人17】立意新,嘲的好,写成七律就是有点失于厚重,改成鹧鸪天之类的词最好。
【逍遥白 17】好一个“风流客”!作者笔下的东风是如此鲜活,叹服!
【青天揽月 17】好一个风流客,既携章台诸美,又揽太液群妃,却心犹未足
【古道松风:17】语言活泼可爱,全篇就“嘲”字做足了文章,也很幽默,喜欢。
【蔚蓝天空17】对人心不足者讽喻到位。
【兰兮:17】立题大胆,博人一笑,嘲兮?羡兮?
【一笑了了 17】羡慕嫉妒跃然纸上
【尔玉:17】喜欢这风。此风妩媚,此风妖娆。立意奇巧,词语含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8 春
文/蔚蓝天空
梅英绽放展眉门,竹外桃花劈后跟。
风细柳斜犁喜雨,衔泥海燕返烟村。

19 春(新韵)
文/心天一色
三月微风景物新,垂丝水岸草如茵。
牛童笛伴清泉响,燕子溪围翠柳吟。

【解之以动 19】有声有色,动静相宜
【理境 19】优美乡村简笔画


453#
 楼主| 发表于 2021-3-8 20: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3-9 07:30 编辑

《上阳赋》:上阳郡主笄礼的依据原来在这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爱好古典文化的大多知道古代的成人礼,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意味着已经成年,可以谈婚论嫁了。《红楼梦》中贾母为薛宝钗过第一个生日,王熙凤本来打算按照往年林妹妹的定例来做,但是因为宝钗今年正好十五岁,虽不是整生日,也算得将笄之年,因此要比往年林妹妹的多增些,以示重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礼记.曲礼》说:“女子许嫁,笄而字”,《礼记.杂记》说:“女子十有五年许嫁,笄而字。 ”郑玄注曰“其未许嫁,二十则笄”。古礼大成于周公,目前我们参考的古代仪礼主要有《仪礼》《周礼》《礼记》,经过历朝历代有一定的继承和发展,《仪礼》的第一篇就是《士冠礼》,详细记载了男子冠礼的全过程,但是关于女子的笄礼过程却没有详细的记载。
      到了宋代,一些学者为了推行儒家文化,依照男子的冠礼构拟了女子的笄礼。《宋史》有一则关于公主笄礼的详细记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首先介绍了笄礼之日的陈设摆放:
      笄之日,设香案于殿庭;设冠席于东房外,坐东向西;设醴席于西阶上,坐西向东;设席位于冠席南,西向。其裙背、大轴长裙、褕翟之衣(揄翟指皇后级别仅次于袆衣的礼服)各设于椸(指衣架子),陈下庭;冠笄、冠朵、九翚四凤冠(宋代皇妃、公主、太子妃的凤冠)各置于盘,蒙以帕;首饰随之,陈于椸服之南,执事者三人掌之。栉(梳子、篦子等梳头发的用具)总置于东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笄礼的具体过程如下:
一、总髻
      内执事宫嫔盛服旁立,俟乐作,奏请帝升御坐,乐止。提举官奏曰:“公主行笄礼。”乐作,赞者引公主入东房。次行尊者为之总髻毕,出,即席西向坐。

二、一加
      次引掌冠者东房,西向立,执事奏冠笄以进,掌冠者进前一步受之,进公主席前,北向立,乐止,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绵鸿,以介景福。”祝毕,乐作,东向冠之,冠毕,席南北向立,赞冠者为之正冠,施首饰毕,揖公主适房,乐止。
      执事者奉裙背入,服毕,乐作。

三、一醴
      公主就醴席,掌冠者揖公主坐。赞冠者执酒器。执事者酌酒,授于掌冠者执酒,北向立,乐止,祝曰:“酒醴和旨,笾豆静嘉。受尔元服,兄弟具来。与国同休,降福孔皆。”祝毕,乐作,进酒,公主饮毕,赞冠者受酒器,执事者奉馔,食讫,彻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四、二加
      复引公主至冠席坐,乐止。赞冠者至席前,赞冠者脱冠置于盘,执事者彻去,乐作。执事者奉冠以进,掌冠者进前二步受之,进公主席前,北向立,乐止,祝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饰以威仪,淑谨尔德。眉寿永年,享受選福。”祝毕,乐作,东向冠之。冠毕,席南北向立。赞冠者为之正冠,施首饰毕,揖公主适房,乐止。
      执事奉大袖长裙入,服毕,乐作。

五、二醴
      公主至醴席,掌冠者揖公主坐。赞冠者执酒器。执事者酌酒,授于掌冠者执酒过者公主坐。者执器,执事音的,投于掌者执酒,北向立,乐止,祝曰:“宾赞既戒,肴核惟旅。申加尔服,礼仪有序。允观尔成,永天之 祜。”祝毕,乐作,进酒,公主饮毕,赞冠者受酒器,执事者奉馔,食讫,彻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六、三加
      复引公主至冠席坐,乐作。赞冠者至席前,赞冠者脱冠置于盘,执事者彻去,乐作。执事奉九翚四凤冠以进,掌冠者进前三步受之,进公主席前向北立,乐止,祝曰:“以岁之吉,以月之令,三加尔服,保兹永命。以终厥德,受天之庆。”祝毕,乐作,东向冠之,冠毕,席南北向立。赞冠者为之正冠,施首饰毕,揖公主适房,乐止。
      执事者奉褕翟之衣入,服毕,乐作。

七、三醴
      公主至醴席,掌冠者揖公主坐。赞冠者执酒器。执事者酌酒,授于掌冠者执酒过者公主坐。者执器,执事音的,投于掌者执酒,北向立,乐止,祝曰:“旨酒嘉荐,有飶其香。威加尔服,眉寿无疆。永承天休,俾炽而昌。”祝毕,乐作,进酒,公主饮毕,赞冠者受酒器。执事者奉馔,食讫,彻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八、予字
      复引公主至席位立,乐止,掌冠者诣前相対,致辞曰:“岁日具吉,威仪孔时,昭告厥字,令德攸宜。表尔淑美,永保受之。可字曰某。”辞讫,乐作,掌冠者退。

九、父母训辞
      引公主至君父之前,乐止,再拜起居,谢恩再拜。少俟,提举进御座前承旨讫,公主再拜,提举乃宣训辞曰:“事亲以孝,接下以慈。和柔正顺,恭俭谦仪。不溢不骄,毋诐毋欺。古训是式,尔其守之。”宣比,公主再拜,前奏曰:“儿虽不敏,敢不祗承。”归位再拜,见后母之礼如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十、众宾道贺
      礼毕,公主复坐,皇后称贺,次妃嫔称贺,次掌冠、赞冠者谢恩,次提举众内臣称贺,其余班次称贺并依常式。礼毕,乐作;驾兴,乐止。
      总之,公主笄礼程序主要包括三加和三醴,三加分别为冠笄、冠朵、九翚四凤冠,服裙背、大袖长裙、褕翟之衣。公主笄礼完毕要接受帝后训辞,之后众人道贺,礼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上阳赋》中重现了女子笄礼,让我们又一次意识到了这一古老的文化传承。不过女子笄礼意味着成年可以婚嫁,在男女大防界限分明的古代,群臣道贺似乎有些小题大做了,笄礼毕竟还是属于家族内部的事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现代很多学校为学生举办成年礼,一般在十八周岁的时候举行一个仪式,以表达对孩子成长的重视,同时也让孩子有了一定的责任感,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我国有很多优秀的文化传统需要有选择性地传承与发扬,但是过于泥古,完全按照过去的规制未免有墨守陈规之嫌,例如现在的汉服热,作为一种爱好和信念无可厚非,如果成为日常服饰则非常不便,因为它已经不适应今天的工作和生活了。据说还有代表提议拱手礼代替握手这一社交礼仪,似乎也有些不妥,男子相见才施拱手礼,那么女子相见呢,就该屈膝互道万福了!窃以为理解并传承文化的内核远比片面追求形式更为重要。

往期回顾:
当诗词歌赋和电视剧名相遇,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何为三妻四妾?看看《锦心似玉》里的那些妻妾就知道了!
元迎探惜四样悲剧,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
《红楼梦》春节特辑(1):贾蓉无意间一句话吐露了关键信息!
都知道《西游记》,可竟然还有《东游记》《南游记》《北游记》!


454#
 楼主| 发表于 2021-3-9 07: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3-9 07:21 编辑

毛主席回到阔别32年的家乡,高兴写下一首七律诗,成为传世经典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二首·其一·贺知章
      年少时离开家乡等到老年才回,我的乡音虽未改变多少,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洁白。家乡孩童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纷纷笑着询问我是从哪里来的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少年离开家乡,中年甚至暮年回到家乡,这是古今中国游子的常态,有的是因为钱,有的是因为理想,还有的是因为生活。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毛泽东主席,他的人生正如这首诗一般。毛主席在1927年全身心投入到革命中,离开家乡韶山,离开那块养育他多年的土地,踏上艰苦却充满希望的道路;毛主席本以为数年后会回来,没曾想再次踏上家乡韶山已是32年之后的1959年,他已是66岁的高龄老人。
      贺知章的这首诗关于毛主席的人生写照只说对了一半,后半句应该“儿童相见亦相识,笑言尔家在此方”。唐朝诗人高适在《别董大》一诗中的第二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恰好是毛主席时隔32年再次踏上韶山土地的真实写照。不说当时,就说现在,哪个中国人会认不到毛主席,即使是没读过书的文盲二流子看到画像也明白,这是毛泽东毛主席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27年,中国乡村和城市颇不平静的一年,1月到2月毛主席在湖南的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考察农民运动,了解他们的需求,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3月,毛主席发布《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向中国有志革命者澄清农民运动的不实之处,通过实地细致研究告诉中国革命者,真实的农民运动到底是怎样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无产阶级及政党领导农民革命斗争的纲领性资料,在历史的紧要拐角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肯定农村革命运动的发展必要性和益处。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核心思想内容有四项:一是肯定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即将发挥的巨大的、无可匹敌的作用;二是科学分析农民各阶层的存在;三是明确指出农民革命政权建立和农民武装存在的必要性;四是着重宣传放手发动、组织和依靠群众的新革命思想。报告写完,当月毛主席参加在武汉举行的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见识国民党的革命思想和理想,同时公布自己在农民运动中获得了教训和思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月,蒋介石为了一己之私在上海发动骇人听闻的反革命政变,史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国革命遭到前所未有的摧残重创。4月27日至5月10日,毛泽东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同时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中国革命陷入静默的僵局,白色恐怖笼罩在中国每一位革命者的心头。7月15日,汪精卫又在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宣告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彻底失败。
      8月1日,影响深远的南昌起义发动,毛主席同宋庆龄等22位国民党中央委员联名发布《中央委员宣言》,愤怒地谴责蒋介石和汪精卫背叛国民革命。8月7日,毛泽东出席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著名思想“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被正式提出,毛主席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很快,毛主席到湘赣边界领导著名的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标志着中国人民革命史开始了新的起点。此次起义的结果大体是失败的,却开创了一条新的革命道路,证明农村包围城市的可行性,启示着其他为中国崛起而奋斗的革命者。秋收起义以后,毛主席没有再回过家乡韶山,开始曲折苦难、却充满希望的中国革命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59年6月,忙里偷闲的毛主席放下政务,终于找到机会回到阔别32年之久的故乡韶山。毛主席的卫士长李银桥和警卫局的沈同处长对毛主席这段回乡之旅,都有具体的回忆,因此用笔记录下。毛主席的回乡不是特意的,充满着偶然性,说是“忙里偷闲”一点没错。
      1959年6月25日,毛主席视察湖北武汉的工作结束,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的王任重和公安部长罗瑞卿陪着一同在武汉登船准备东下江西九江,刚好途径湖南长沙,应“当地主人的盛情邀请”——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的邀请,毛主席顺便探望32年未见的故乡——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
      当时大部分随行人员都不知道将要去哪里,包括贴身警卫人员,在登岸后还在长沙乘火车在刚修筑的铁路上行驶了一段,因不能直达韶山便改乘汽车。众人乘坐汽车在一条蜿蜒的公路上奔驰,经过一段时间的颠簸,终于到达目的地。大家这才知道这是在去毛主席久别32年的家乡啊,大家的一路疲劳瞬间不见。随行人员都感到由衷地高兴,为一心为国的毛主席高兴,也为自己即将看到传奇革命领袖的成长地感到兴奋。这种高兴既有为己,也有因人,还参杂着一种探险的神秘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时间已来到傍晚,汽车在毛主席的故居对面停下。故居在一座新建在南山坡上的屋子旁边,这里就是当地给毛主席准备的住处。住处是青山围绕,显得十分宁静,有着让人心灵安定的感觉。既是毛主席回故乡回得突然,也是事先特地打好招呼不要惊动乡亲,毛主席回乡,没有什么欢迎仪式,只有当地村干部、村中长者和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在迎候。
      32年,经过几十年的斗争革命取得了胜利。毛主席站在故居旁有点近乡情怯,伫立不动,环顾着周围,似乎是在回忆着什么,然后深吸一口气,指着门前水塘对李银桥说:“我小时候就在这个塘子里游泳,那时候还没见过长江(畅游长江是毛主席不多的爱好之一)。”看完周围景物,毛主席仔细端详迎候的老人们,有的是同辈,有的比毛主席老一辈;毛主席刚看到一个长白胡子老人家就说:“30年没见你们了,我是来看望你们的。”他们全部坐了下来,一起讲了许多毛主席小时候的事,有趣事有琐事,大家都不觉得枯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交谈时,毛主席回来的消息不胫而走,乡亲们奔走相告。之后,毛主席访问了几户农民,询问了他们家中情况,又在街上转了一圈,还去小水库里游了泳。毛主席游泳时,岸边围了许多群众;毛主席一边放松自由地游着泳,一边笑着招呼岸边的乡亲一起下来游。乡亲们有的摇头,有的直接说不会。听到有人说不会,毛主席笑呵呵地说:“不会就学呀。他们都喜欢蛙式、蝴蝶式。我来给你们表演一个新名堂。”
      只见毛主席一会仰泳,一会坐凳子似的游,一会抽起来香烟。岸上的乡亲们边赞叹边高兴,都笑得合不拢嘴。毛主席游玩后,休息片刻便开起了座谈会,全面了解家乡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到吃饭时候,毛主席请客,围坐了三桌,边吃饭边聊天,气氛好热闹。毛主席邀请了村里的长辈老人、同辈亲友,还有那些从北京来的警卫、秘书和医务人员等。毛主席的贴身警卫王明富回忆这顿饭:“平时我们总觉得自己和毛主席是一家人,今天怎么成客人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客人到齐,毛主席举着杯到各个桌前与客人们碰杯,没有更多的祝酒词和客套话,大家都沉浸在发自内心的喜悦和幸福中。参宴人员大都不记得吃了什么饭菜,只将毛主席碰杯微笑的情景牢牢记在心里。饭后毛主席没闲着,继续走访亲友乡邻,这里聊聊那里问问,互相嘘寒问暖唠家常。
      毛主席还到了小学校去看望孩子们,刚到学校就碰到一小学生,一下被认出来了;小学生看见毛主席先是愣住了,然后兴奋大喊,当时正在上课师生们也无心上课,一窝蜂地出来把毛主席团团围住,拉着主席的手,像是看到了许久的挚爱亲朋。老师搬来凳子,孩子们拉着毛主席坐下,一起问这问那,主席根本回不过来。有个孩子将自己脖子上的红领巾解下给毛主席带上,随行同志准备照相时,孩子们看到挤得更紧,胳膊怀里,甚至是脖子上都有孩子,这让毛主席多少有点招架不住,可他乐在其中,并不想离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学校之行结束,毛主席去参观故居。由于早前有过专门交代,所以旧居还是原汁原味的,没再装饰过。毛主席看着十分满意,以主人的身份向大家介绍,这间屋子是谁谁谁住的,这件家具是干什么用的,哪些家具没放对,相框里的是什么人,什么时候拍的。睹物思人,说着说着毛主席陷入沉思。
      入夜该睡觉了,毛主席显而易见的激动还未平静,难以入眠;他靠在床栏上,用报纸垫底,上面放上一张白纸,用铅笔在上面涂了写、写了涂,嘴里哼来哼去(熟悉的人都知道他这是在作诗)。
      当时的农村晚上十点准时断电,毛主席没有察觉,待到沈同提起马灯才“啊”了一生,然后跟沈同回忆起白天的情景。两个多小时后,毛主席停笔,抑扬顿挫、充满感情地吟诵出《七律·到韶山》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吟诵完毕,毛主席又提笔在上面写道:1959年6月25日到韶山。离别这个地方已有32年了。值班卫士被毛主席招来,请他去叫秘书过来;秘书来了,毛主席叫他把自己的作品誊一誊。这首诗是毛主席对三十二年历史的回顾,其中霸主代指蒋介石,而英雄是人民群众。据说,最后一句的“遍地英雄下夕烟”原作是“人物峥嵘胜昔年”,读来也是不错的。
      离别后的多少梦境在诅咒岁月流逝,我的故乡,我与你一别已过了32年。红旗漫卷吹动的农民武装,罪恶的手高高举起霸主的皮鞭。因为有太多壮志才会有牺牲,但我敢叫这天地翻覆换一幅新颜。喜悦地看大片庄稼如滚滚浪涛,尽是是农民英雄们从暮色中收工归来。

      这首诗不能单纯地从字面意思去看去理解,我们拿几个重要的来看:“咒”字既对时间流逝过快地感叹,还是动词表现,更是表达毛主席的特别感受和主观态度的自我表达;“卷”字描绘了农民运动的波澜壮阔、势不可挡、迅猛发展的态势;“红旗”“黑手”,突出了双方的斗争和各自不同的性质,两者的搏斗非常尖锐;“敢”字是有力且贴切,体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胆量勇气,是革命精神的具体体现;“换”字生动显示革命给中国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毛主席自1911年第一次走出故乡韶山求学革命,到1976年9月9日,共58年的时间里,共回8次故乡,其中包括过年、看病和奔丧等。《七律·到韶山》是第七次回乡写的。最后一次回乡,也就是第八次回乡,是1966年的6月,时隔七年时间,之后再也没回韶山了。八次回乡,第七次是最重要的,也是毛主席最开心的一次。
      写完这首诗后,毛主席睡觉去了。第二天7点,毛主席早早醒来洗漱好,绕着村子转。大家都以为毛主席是在散步,后来才知道他在找父母的合葬墓。一个山坡上,有着孤零零的一个坟包,毛主席对着坟墓深深鞠躬,前后各三个,眼圈有些红,没有说话,沉默地站在那,待了好一会才走。想必花甲之年的毛主席在心中对着已过世的父母说了不少话,父母虽不怎么懂诗,也当作总结默默吟诵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七律·到韶山》这首情感四溢、生动感人的诗篇,完美抒发毛主席革命成功的归乡心情。这首诗,是对故乡32年的往事回忆,对父母亲人的怀念,对在数十年风雨坎坷的追思。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首诗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不仅琅琅上口,还富有深意。名家解析这首诗:这诗虽然写得是韶山,实际概括了整个中国的情况,经过血与火的考验中国终于迎来了新生。若是这首诗都称不上是传世经典,那还有哪首诗称得上?
      谨以此文,纪念已逝去的伟大毛主席。







455#
 楼主| 发表于 2021-3-9 08:12 | 只看该作者
春风先行抵达春天 (外一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万条垂下绿丝绦李 陶  摄
孟 夏
如果一定要探究,先行抵达春天的
非吹面不寒的春风,莫属
河边的垂柳,是春风拂绿的
山坳的桃花,是春风吹红的
沉重的云朵,是春风梳轻的
沉睡的大地,是春风唤醒的
蜜蜂的嗡嗡,是随着春风而来的
惊雷的轰轰,是赶着春风而来的
雨水的沥沥,是踩着春风而来的
流水的潺潺,是跟着春风而来的
春风的脚步一抵达春天的腹地
千般妩媚万种风情就浩浩荡荡地走向四面八方

惊蛰时节
所有深藏着的欢悦和美好
只需一个撩拨的眼神,都争先恐后地
攒足了劲似的,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地
醒转过来
赤膊上阵也好,衣着华丽也好
你方唱罢,我登场
这时节,为春天打开了紧闭的心扉
这个小姑娘不再怯生生地打量人间和万物
这时节,每一双蠢蠢欲动的眼神
都触摸得到一寸寸正在生长的春色


456#
 楼主| 发表于 2021-3-9 08:14 | 只看该作者
沁园春读毛主席诗词作
      沁园春读毛主席诗词作
      一夜长风,白雪生辉,碧水吐寒。看远山素裹,连绵写意;高楼玉立,栉比成弦。万里江山,千年风雨,曾是豺狼饕餮餐。血和火,但长歌当哭,矢志朝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由来世事多艰。风云变、丛林勇者攀。叹天宫摘月,蛟龙潜海;民安国泰,斩浪新天。隐姓埋名,焚膏继晷,默默无闻士百千。慷慨意,向红旗飘举,肝胆拳拳。



457#
 楼主| 发表于 2021-3-9 08:18 | 只看该作者
39岁马苏有多真实?没有10级美颜后,网友:这不是我们村的村花吗
      我们所看到的明星,大都是光鲜亮丽,不仅仅五官精致,身材各方面都是很耐打的。但大家也都很清楚,在这个美颜滤镜都特别盛行的时代,即使是长相一般的明星,也能够被拍的很完美。那么如果明星们真的被关掉了美颜,长像会有怎样的变化呢?对于这个问题,39岁的马苏就曾经亲身经历过,网友们在看到这样的马苏之后,都纷纷表示:这不是我们的村花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家都知道,自从李小璐事件之后,马苏也几乎被娱乐圈给封杀了,也正是因为这件事,网友们才了解到了马苏的真实人品,对她十分失望。不过,人品归人品,马苏在一些影视剧里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而她为了能够再次复出,也是做了不少努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之前就有网友拍到马苏新戏开机的照片,从图中就能的看的出来,身衬衫和白裤子的马苏,画着的非常淡的妆容,几乎和我们普通人没有什么差别一样。没有了10级美颜的马苏,完全从明星变成了村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58#
 楼主| 发表于 2021-3-9 08: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3-9 08:21 编辑

1500年前一位高僧写的趣文,短短几句道出人生真谛,值得一读再读

      我们在生活中,听闻了很多大道理,但是很多时候空泛地讲大道理其实是很令人反感的,因为道理一般都是“知易行难”,倘若只是简单地说道理本身,听者其实自己也知道,所以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而真正能将一个道理简明扼要的阐述,使听者能够真的上心,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将道理掺杂在故事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寓言小故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其实早在古代文人墨客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不管是我国历史上还是外国历史上,都有很多发人深省的寓言故事。就像我们小时候时常听到的《掩耳盗铃》、《揠苗助长》、《守株待兔》、《刻舟求剑》,还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这些小寓言故事不仅趣味性强让人读之不会反感,而且一般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从这简单的故事中明悟出道理。而我本期要介绍的这篇趣文,正是1500年前一位高僧所写,虽然只仅仅几句,却讲了两个深刻的人生哲理,读懂能让人受益终身。下面就来和我一起走进这篇趣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则小故事出自佛教寓言集《百喻经》,是古印度高僧伽斯那所著,南朝齐时印度来华的僧人求那毘地翻译,而这个求那毗他还是伽斯那的弟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则小故事意思也很简单,说的是有个人去别人家做客,嫌主人家的食物没有什么味道,所以主人就加了点盐,加了盐以后食物果然美味了许多,于是这个人就以为自己知道了食物美味的真谛,就暗自嘀咕“食物好吃都是因为盐,放一点就这么好吃,那如果多放点岂不是更好吃?”这个人没什么智慧,就开始只吃盐,没过多久盐破坏了他的味觉,反倒成为了他的祸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其实这个小故事暗含两个人生哲理。第一个就是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其实也就是均衡之道,很多时候我们看待问题不能忽视它所处的环境,因为这些都是相对而言的,如果忽视掉其他因素,那么我们所关注的东西也只是空中楼阁,本身也是谬误的。第二个相信很多人都读懂了,那就是“适可而止”的到底,不管我们做什么事都要有一个限度,一旦超过限度好事也可能变坏事,就像好好学习好好工作本来是好事,但是倘若你工作学习到废寝忘食,损害到自己的身体健康,这个时候好事也就变成了坏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其实我们小的时候都曾读到过很多寓言小故事,很多在当时读来可能会觉得很可笑,就像《掩耳盗铃》和《刻舟求剑》一样,但是当我们再回过头去细细思量,相信又会有新的收获。很多小故事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人生真谛,就像《愚人食盐》一样,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459#
 楼主| 发表于 2021-3-9 08: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3-9 08:27 编辑

华国锋每次去伟人纪念堂,都要三鞠躬后大喊一声,几十年未改变

      相信大家一定都知道华国锋,在他任职领导人期间,他努力工作,任劳任怨,为我国付出了很大的心血。然而,1981年之后,他开始逐渐淡出人们的眼球,过上了平凡普通的生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华老的家是一座老式的四合院。每到夏天,院子里就绿绿葱葱,墙上爬满了树枝和藤蔓,院子里也很干净,东西十分整齐地摆放着,看起来很舒服。在这样一个院子里,他平静地度过了27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春种秋收,华老和妻子在小院里快乐的忙碌着。要是家里有客人,他们就亲自摘一些瓜果蔬菜,做一顿饭款待客人。当遇到邻居时,还会叫邻居带一些回去做下酒菜。院子不大,却管理得十分井然有序,这边种辣椒,那边种葫芦,充满着生活气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华老十分简朴,在衣食住行方面都很节省。衣服洗到发白还在穿,也不买新衣服,冬天只穿着一件旧夹克,非常单薄。他也很少去麻烦别人,为人很和蔼可亲,在邻居中十分受欢迎。华老和他的妻子十分喜欢热闹,所以一有人前来,他们总是忙乎个不停,招待客人喝茶、吃点心、聊家常......妻子还会摘院子里的蔬菜,亲自下厨,聚在一起吃饭聊天。日子过得十分舒适和幸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华老所写的文字也颇受好评,受到当时大师的高度赞扬。他的书法作品可以在许多景点都可以看到,比如湖南省的张家界等等。在那个时候,甚至还有人出价150万英镑想买下它,但被华老阻止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华老退休以后,很少出门,一方面是因为他年纪不小了,另一方面怕给身边的警卫员添麻烦。有一次,华老本来想在劳动节带着孙女去春游,但是还没到公园门口就被认出来了,后面跟着一群人围观。华老对于这样高调的事情极不喜欢,他只想过着平凡而普通的生活,所以他的计划就这样泡汤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不过一年中有两个特殊的日子,华老是一定会出门的。一是伟人的生日,二则是伟人的纪念日。到了这两天,他就会放下手里的工作,和家人一起去纪念馆。每次他到达大厅,他都会充满敬意地大喊一声:“向伟大的领袖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这一件事,华老坚持了几十年,从未改变过。2008年,华老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7岁。
460#
 楼主| 发表于 2021-3-9 08: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3-9 08:47 编辑

华国锋

华国锋(1921年2月16日—2008年8月20日),原名苏铸,山西省交城人,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曾任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共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届中央委员。1975年任国务院副总理。1976年4月7日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后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2008年8月20日12时50分因病医治无效,于北京逝世,享年87岁。

人物关系




基本信息
  • 民族

  • 出生日期

    1921年2月16日

  • 逝世日期

    2008年8月20日



目录
人物简介

华国锋(本名苏铸,1921年2月16日-2008年8月20日),中国山西省交城县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曾经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至今唯一同时出任党政军最高领导职务的领导人。

早年参加抗日战争时化名为华国锋,并任中共交城县委书记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委任为中共湖南湘阴县、湘潭县委书记,后升任湖南省委书记。文化大革命期间,任中共九大中央委员、中共十大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公安部部长。文革结束前,被毛泽东指定为接班人,出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

他在任期间,与汪东兴、叶剑英合手逮捕了“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2]



折叠生平经历折叠早年

华国锋原名苏铸,出身于山西省交城县的一个商人家庭。民国十年正月初九(1921年2月16日),出生于交城县南关街(今交城县天宁镇永宁南路46号),祖籍河南省范县苏家堡。父亲苏庆惠、母亲王二女,苏铸是家中第四子,亦是最年幼的儿子。1928年,父亲苏庆惠去世,苏铸和三哥由

母亲王二女抚养长大。同年,入学交城县南关小学。1935年,就学交城县商业职业学校。

1938年,苏铸投身抗日战争,参加交城县牺牲同盟抗日游击队,取意于“中华抗日救国先锋队”而化名称华国锋,并于同年10月由李伯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华国锋担任抗日根据地晋绥边区第八专区汾阳县牺盟会特派员。次年初,华国锋在山西交城县担任了工、农、青、妇、武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主任,随后任中共交城县委书记兼县武装大队政治委员。1945年,华国锋担任了中共阳曲县委书记、县武装大队政治委员。1949年1月,与韩芝俊结婚。8月,华国锋被任命为中共湖南湘阴县委书记、县武装大队政治委员。

1951年以后,华国锋在湖南湘潭任县委书记、专署专员、地委书记等职务,此后担任湖南省委第一书记、革委会代主任。1955年秋天,华国锋因其写的《克服右倾思想,积极迎接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的到来》、《充分研究农村各阶层的动态》、《在合作化运动中必须坚决依靠贫农》三篇文章获毛泽东赏识,得以在长沙获毛泽东接见,衣着朴素、面相忠厚的华国锋给毛泽东留下了很好的印象。1959年夏,毛泽东在往庐山会议途中,在长沙约见了华国锋,随后由华国锋陪同到湘潭走了一次。会议结束后,毛泽东提名华国锋担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

1963年10月,华国锋率团与湖南干部到广东参观学习农业生产经验,回来后写出《关于参观广东农业生产情况的报告》,获毛泽东批示,肯定了他的地位。

1968年4月8日湖南省“革命委员会”成立,华国锋担任副主任。

折叠进入中央
1969年,华国锋在中共九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并担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

1970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接见美国新闻记者斯诺时,提到华国锋。斯诺回国后将此事写入文章并在美国《生活》杂志发表后,华国锋开始受到国外关注。

林彪身亡前,1971年1月被调至中央任国务院业务组副组长列席中央政治局会议。1973年8月,在中共十大上华国锋被提拔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0月兼任公安部部长。

1975年,在四届人大上华国锋出任国务院副总理,继续兼任公安部长。1976年1月,周恩来去世,华被任命为国务院代总理。2月,叶剑英元帅被毛泽东劝去养病。毛泽东的晚年言语不清,常使用纸条。据张玉凤称,华国锋的“你办事,我放心”,“慢慢来,不招(着)急” ,“照过去方针办”。的毛泽东批示就是从毛的一次谈话中,由于毛言语不清用字条写下的。4月5日,北京发生天安门事件。4月7日,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第一副总理的邓小平因此下台。华国锋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兼国务院总理主持中央工作。

折叠粉碎四人帮

毛泽东逝世后,华国锋和叶剑英等同志代表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意志,采取断然措施,对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等人实行隔离审查,一举粉碎“四人帮”,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10月6日晚,华国锋以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讨论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清样名义,逮捕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随后又逮捕毛远新、谢静宜、迟群等人,并连夜控制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社等机关。随后,华国锋又派遣中央工作组深入四人帮的老家上海,控制了上海市委,粉碎了市委书记马天水发动民兵叛乱的阴谋。10月14日,中央公布了粉碎四人帮的消息,全国沸腾,毛泽东去世之后的沉闷局面一扫而空。

折叠“英明领袖”时期

粉碎四人帮之后,华国锋以毛泽东生前留下的题字“你办事,我放心”,作为他执政合法性的证据,被中共中央政治局一致推举为中央委员会主席,随后在天安门城楼接见了百万群众庆祝粉碎四人帮**,被称为“英明领袖”。随后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华国锋和邓小平分别被选为党中央的正副主席(叶剑英继续担任副主席)。1977年8月,中共提前召开了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华国锋再次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连同1976年以来一直担任的国务院总理于一身,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兼职共产党、解放军、国务院一把手的领导人(职务已废除),甚至超过了毛泽东的兼职(当时总理职务一直由周恩来担任)。在这次会议上,华国锋宣布了“第一次文化大革命”的胜利结束。

拥戴毛泽东是华国锋执政的主要合法性来源。在

对待毛泽东遗体问题上,华国锋主持修建了毛主席纪念堂,永远保留遗体供后人瞻仰。在对待毛泽东思想问题上,1977年2月在人民日报上出现了“两个凡是”的说法,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支持这一主张的中央领导人主要有汪东兴、陈锡联、纪登奎、吴德和陈永贵,这五人和华国锋在党内形成了“凡是派”,以毛泽东的生前指示为纲领“抓纲治国”。华国锋坚持毛泽东生前提出的“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在各个领域维护毛泽东的权威。对待四人帮,华国锋将其定为“极右派”,避免一切涉及评价文革的言论。

“英明领袖”时期,华国锋和他的副手掀起了对他的个人崇拜,华国锋的画像与毛泽东并列悬挂,并享有同毛泽东一样的拥戴。歌颂华国锋的歌曲《交城山》也同《东方红》一并播送,一时间全国把他视为了“伟大领袖”的化身。在各大媒体上,以“英明领袖”作为他的代称,此代称与“伟大领袖”(毛泽东)不能混用。

华国锋提出了“抓纲治国”和“大干快上”等一系列主张,积极发展工农生产,结束了文化大革命以来的混乱状况。在政治上,华国锋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坚守毛泽东的指示,以毛泽东生前的指示为纲领,肯定文化大革命,阻碍党内对彭德怀及天安门事件平反的要求,把批斗四人帮与评价文化大革命隔离。

外交上,华国锋积极发展与红色高棉和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与北朝鲜的关系,继续敌视苏联,延续毛泽东的“三个世界”的外交路线。华国锋时期,中越开始交恶。经济上,华国锋延续了“工业学大庆”与“农业学大寨”的文革路线,继续以大寨作为农业发展的模范,扩大投资,急躁冒进,拨乱反正时期,他的经济政策被邓小平批评为“重复1958年的冒进错误”。

“英明领袖”时期,相继召开了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十一大和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在五届人大上,通过了197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继续保留了“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四大自由,继续了1975年宪法党政不分的模式,是华国锋时期的纲领文件。同时期,《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被填以新歌词,歌词以“我们万众一心高举毛泽东旗帜”为主轴,为华国锋“新长征”口号呐喊助威。华国锋时期,国务院再度简化汉字,称为二简字,二简字在邓小平时期被废除,因而成为华国锋时期的标志符号。

对于这一短暂的时期,邓小平后来评价华国锋只是一个过渡。在后来宣传的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中,华国锋并不能成为第二代的核心。

折叠晚年

从1982年到1997年的四次党代表大会他都选进中央委员,并担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

华国锋
委员会,是担任中央委员职务时间最长(第九届到第十五届)的领导人。尽管他很少露面,深居简出,但在党内仍然受到尊重,是唯一一个全票在中共十五大上当选中央委员的候选人。在1997年产生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里,只有2名年龄过了70岁的,一个是华国锋,另一个是江泽民。2001年他没有参加中央直属机关选举中共十六大代表会议,没有进入中共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引起了舆论关注。2007年10月,华国锋出席中共十七大,被一些海外媒体认为是中共元老之一。华国锋酷爱书法,写得一手过硬的颜体。毛主席纪念堂匾名、交城城内小学校名均为华题写。晚年隐居的他潜心研究锻炼笔墨。

2008年8月中旬,香港《明报》引述消息人士称华国锋病重入院,8月20日中午12时50分在北京逝世,终年87岁。官方新华社发悼文指华国锋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曾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的华国锋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皇城根南街九号华国锋住处及其接受治疗的解放军三〇五医院均设灵堂供吊唁,追悼会在8月31日于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胡锦涛、江泽民等现任和前任领导人到八宝山革命公墓送别。在新华社发布的《华国锋同志生平》,给予了很高评价,并未提到“两个凡是”等“错误路线”。[1][3]

折叠文革结束
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510名,代表着3500多万党员。华国锋代表党中央作政治报告,总结了同“四人帮”的斗争,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重申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是新时期党的根本任务。但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华国锋“左”的错误的影响,这次大会没有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反而加以肯定,因而党的十一大未能完成从理论和党的指导方针上拨乱反正的任务。

叶剑英在会上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邓小平致闭幕词。他强调指出,我们一定要恢复和发扬毛主席为我们党树立的群众路线、实事求是、批评与自我批评、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和作风,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服务;我们一定要恢复和发扬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全党、全军、全国努力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他号召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要高举和捍卫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为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努力奋斗。19日,党的十一届一中全会选举华国锋为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为副主席;选出中央政治局委员23人,政治局候补委员3人,政治局常委5人。

折叠主席评价折叠毛泽东:你办事我放心
      1976年4月30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接见访华的新西兰总理罗伯特·马尔登爵士,时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的华国锋陪同接见。马尔登走后,毛泽东留下华国锋一起讨论国内形势问题。由于当时毛泽东已经病重,开口很不方便,因此他一般会在纸条上写下要说的内容。据说当天他给华国锋留下三张纸条,内容分别是:“照过去的方针办”、“慢慢来,不要着急”和最重要的“你办事,我放心”。

当时的外交部长乔冠华在人民大会堂等候着华国锋,华国锋给他看了这三张纸条,乔冠华特意问他“你办事,我放心”是什么意思,华国锋回答道说他向毛泽东汇报川、贵的批邓不成功,他建议将当地的造反派和保守派调到北京,集中力量批邓,毛泽东就对他说了这句话。

9月9日,毛泽东逝世。中国共产党党内斗争激烈,直到10月6日,华国锋、叶剑英等人突然逮捕四名掌握大权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成员——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并宣布打倒了阴谋篡权夺位的王张江姚“四人帮”,次日,华国锋随即当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

10月24日,中国全国各地举行庆祝华国锋继位和打倒“四人帮”的隆重的庆祝大会。在首都庆祝大会上,华国锋第一次以最高领袖的身份登上天安门城楼接受群众欢呼,而群众欢呼的正是“放心、放心、放心……”。时任北京市革命委员会主任的吴德对着的群众演说时正式宣告“伟大领袖毛主席特意亲笔给华国锋同志写了‘你办事,我放心’,表达了毛主席对华国锋同志的无限信任”。这被认为是华国锋正式继位的标志和合法性宣告。

随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各军区纷纷通电表示“完全拥护”华国锋。10月29日,《解放日报》刊登社评《华国锋同志是我们党当之无愧的领袖》,随后全国各地报纸纷纷转载,全国组织学习;官方的文调说法统一成“毛主席无限信任华主席,全国人民衷心拥护华主席”,华主席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宣布建立毛主席纪念堂,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和筹备出版毛泽东文集,“不愧为毛主席的好学生、好接班人,不愧为我们党和我国人民的英明领袖,不愧为我们军队的英明统帅”。

在华国锋掌权的开始那一年多中,几乎所有报纸版面上都用黑体字印着毛泽东的这句“你办事,我放心”,各地群众以各种形式表达对华国锋的拥护,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署名“胡工”的诗作《毛主席放心,我们放心》,以及著名画家李延声创作的油画《你办事,我放心》,描绘毛泽东生前和华国锋在沙发上促膝而谈的情况,这幅油画在1977年印刷量达数千万,当时很多家庭都有贴著。

华国锋虽然以“你办事,我放心”六字取得了毛泽东合法继承权并且顺利继位,但是由于其资历太浅,不能服众,尤其是中共元老们。华国锋等人所能作的只是不断地重复这六个字以强调其合法性,以及提出“两个凡是”试图延续毛泽东时期的阶级斗争治国路线。但是当1977年,在陈云、叶剑英等元老的支持下,邓小平复出,华国锋就迅速失去其最高权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4-29 06:3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