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山色空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华国锋晚年每次进入毛主席纪念堂

[复制链接]
411#
 楼主| 发表于 2021-3-7 18:16 | 只看该作者
题仓颉上下五千年,溯人文于甲骨之中,当可见斗转川流,龟纹鸟迹易难三万字,书著作在简笺以内,又何止情诗家信,国法民规
题项羽若怀妇人之仁,空挟万夫之勇,呜呼,百战江山都属汉虽俱霸王之誉,难谋举国之兴,悲哉,三军将士尽归西
二分月好,满湖水瘦,骑鹤上州头,能留八怪半生恋一帘风清,片岭果香,驾云腾天际,可纳悟空后世情
亭侧清泉喧野壑林中红叶艳群山
几缕松风吹坦腹数丝春雨湿容颜
午梦悠悠游孔庙晨风习习荡山村
柳嫁河边莺作伴对句一:星留天际月为邻对句二:船行湖面鹭为邻
(临)(窗)邀月一壶酒   移        步     赏花满眼荷
(中)(秋)邀月一壶酒   仲         夏    乘凉两碗茶   仲         夏    观星两碗茶
题战友聚会当年同入伍,终生战友如今共举杯,永世弟兄
题”八一“军号彻云添斗志战车震地显神威
(八)(一)军旗鲜血染   万        千     英烈美名扬
一池碧水鸳鸯宿两叶轻舟波浪推
守几分真,与山与水对句一:献全心爱,至亲至邻对句二:积一点德,为子为孙
一池碧水鸳鸯宿一卷帛书鸿雁传
苍苔漫石阶除绿枫叶满山岭上红
(交)(心)不在钱多少   重         义    才能情久长
(开)(心)不在钱多少   幸        福     皆因胸广宽
带雨秋风驱暑气开花月桂漫清香对句二:牵云残月挂星空
雄鹰旋旷野对句一:麻雀聚禾坪对句二:神箭穿云霄对句三:鸿雁越长空
碧水邀明月青山映彩霞
攻坚排险阻对句一:勤政为民生对句二:探月破云霄对句三:登顶历艰辛
412#
 楼主| 发表于 2021-3-7 18:16 | 只看该作者
推敲已久无佳句对句一:讨论半天有妙方对句二:演讲半天尽废言
石上清泉流雅韵对句一:林中红叶溢诗情对句二:林中丽鸟唱新歌对句三:湖中小棹荡轻波
诗歌朗诵祝华诞泉水叮咚颂太平
酒菜飘香升学宴亲朋赞美饯行言
初秋早晚凉风爽子夜水天圆月明子夜水天明月清
路边小草无人问对句一:岭上野花有雨滋对句二:岩上苍松有雾萦对句三:海上轻舟有浪推对句四:天下平民有党 泽       (新韵)
水气淋漓堪入画山花烂漫可吟诗
点点黄花含笑对句一:枝枝红杏出墙对句二:条条细柳垂青
蝶恋花香花恋蝶对句一:莲漂水面水漂莲对句二:人行道上道行人对句三:君来路远路来君       (用君来路词牌)
413#
 楼主| 发表于 2021-3-7 18:17 | 只看该作者
浅塘深月影对句一:大海小鱼船对句二:黑夜亮星光
粮丰果硕金秋好对句一:财旺人兴喜事多对句二:水秀山清美景多
茶香酒味飘街巷对句一:月影星光照院庭对句二:武士文人入殿堂
《出句征联》作品本集对句共两百二十余联,其中还有个别不合格对句,请高明先生指教                   李金财,    二O一九年秋
414#
 楼主| 发表于 2021-3-7 18:22 | 只看该作者
周邦彦两首《少年游》,悲喜今昔,如何细腻转折

      周邦彦两首少年游,一样的词牌,甚至一样使用“而今丽日”等措辞,上下半片画风转调都一喜一悲、格局一轻快一忧思。
也都有在暖阳明媚的心情闲适,和此去经年良辰美景都虚度的怅怅念念之语之间的转变。
      同样写天气写花写景,却又不尽相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少年游其一
南都石黛扫晴山,衣薄耐朝寒。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
而今丽日明如洗,南陌暖雕鞍。旧赏园林,喜无风雨,春鸟报平安。

少年游其二
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
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不似当时,小桥冲雨,幽恨两人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周邦彦写“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风吹落红成阵、这是古诗词中非常常见的经典意象,和这样的意象一同捆绑出现的情绪往往是弃妇之悲、离人之思、失群之泣等等哀怨感伤情绪。
      但周邦彦偏偏没有往过度伤感的路数上写,质感偏淡、甚至有几丝无可奈何置身事外的超然之意。
      下一句他笔锋一转,写丽日明如洗,又再度从温度直观感受的角度来写“南陌暖雕鞍”,已是一派明媚的大好时光图景。
      再下一句“喜无风雨,春鸟报平安”,更是将自己平和美满的心境,融入景色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但在另外一阕《少年游》中,同样面对景色、周邦彦倾注的感伤人格基色却更浓郁。
      是海棠和柳树不同呢?是昔日之花和如今之花不同吗?
      都不是。
      所谓“双标”,只是词人惯用的以客体来写主体情绪的手法。
      周邦彦写“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这一句中并无一字写雨,却用完整的意境写出了一场万物同悲、春寒脉脉的伤心雨。
      首先,一个“泣”字一个“啼”字,两个很简洁的动词,前者写画面、后者写声效,柳泣花啼便同时有了视觉和听觉上的不胜伤感。
      后半句“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进一步以唯美又伤感的曲调,说明了为什么柳泣花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街上的泥土为什么重呢?
      因为正下着雨或者刚刚下过雨,被雨水打湿。
    “泥重”和“燕飞迟”是一对相对的意象。
      前者攘括九街,是纵横写广阔的大全景;后者聚焦一只小小的雨中飞翔的燕子,是微观的具体的小特写。
大与小的对比,动态与静态的交错,都很微妙。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两个半句,还是主体和客体因果关系的延续。
      燕子飞得迟,是因为口中衔着的泥土重。
      这小小的孤飞燕,为筑巢而辛劳,词中一句未提、但描摹出的画面中应有尽有。
      再将这两个半句和“柳泣花啼”结合在一起看,有了实际的劳动层面的艰难之后,还觉得柳泣花啼是没有意义的悲春惜秋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此后,周邦彦画风一转,写到而今丽日明金屋,形容“春色在桃枝”。
从哭泣的柳树、哀啼的花朵,到“春色在桃枝”,由悲到喜转折一层之后、词作又再度转折,写起“不似当时,小桥冲雨,幽恨两人知”。
      最后这个“幽恨两人知”的下笔很有意思。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古诗词中我们常见的是“无人知”,“有谁知”,是弦断无人听,是往事不堪提、前尘人不知,此处周邦彦写“幽恨两人知”显然是在写一对知晓彼此心意者。
      因为这份“两人知”,那雨打狂花的忧愁似乎也淡了几分。
      最后,阅读后遗症提问时间:周榜样这两首《少年游》,你们更喜欢哪一首?

415#
 楼主| 发表于 2021-3-7 18: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3-7 18:37 编辑

人民日报评出中国历史上水平最高的40首诗词,写尽世情写尽古今
      
      和您一起欣赏中国诗词颠覆之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念奴娇作者:苏轼 (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临江仙作者:杨慎 (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蜀相作者:杜甫 (唐)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相思作者:王维 (唐)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陋室铭作者:刘禹锡 (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16#
 楼主| 发表于 2021-3-7 18: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3-7 18:53 编辑

谷雨不见晴天,青苔不识斜阳



      物道君语:
      很多人都听说过:“人不可以无癖”,其实还有前半句“石不可以无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物道君语:很多人都听说过:“人不可以无癖”,其实还有前半句“石不可以无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刘禹锡被县令“捉弄”,只给他配置了一处只容得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在外人看来这实在简陋不堪,可诗人不以为意,尤其是当窗前的石阶上长满了青翠的青苔,小屋顿时生意盎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青苔是天地之间不起眼的小角色,没有如花娇艳的姿态,也不如古树葳蕤参天,所生长之地无非是些小角落,斑驳的石块,枯朽的老木。可就是这样小小的青苔,却能让看似枯老的生命焕然新生,为陋室点染出一分精神与生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个大晴天的傍晚,王维走进一片深林,外头阳光灼热,林间却非常清凉安静。毛茸茸的绿苔在石壁上蔓延,就算是几道阳光偷偷穿过林间把青苔照得一片明亮,但他一点也不觉得耀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不同植物对暖凉有不同的喜好,青苔恰恰喜欢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角落,有一天从来没见过阳光的青苔问红叶:“阳光长什么样子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原来,平平无奇的青苔,即使匍匐在地,也不会只知安时守顺,也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最早知道这首小诗是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一群贵州山区的孩子们正在吟唱这首《苔》。梁老师问:“还记得为什么我们要唱《苔》吗?”

     “因为我们要像牡丹一样勇敢地绽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17#
 楼主| 发表于 2021-3-7 19: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3-7 19:05 编辑

蝈蝈的工笔和写意画法
      蝈蝈又称鸣螽,因其鸣叫声的谐音,大众化的普遍叫法称蝈蝈,有些地区称“叫哥哥”,因鸣声悦耳、颜色漂亮、体型美、容易饲养等诸多特点,自古以来备受人们喜爱,是艺术家喜欢描绘的题材之一。
      在现代昆虫分类学上,蝈蝈的种类大约有十多种,但在绘画艺术上,我们描绘几种形态区分明显,颜色差异较大的就可以了。

形态结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描绘的蝈蝈头部,是它的自然形态,没有进行艺术上的变形描绘。它的上下唇吃食物时能上下活动自如,上下颚也能像人的双手一样灵活辅助进食。颈是薄膜般的软组织,只在伸头时可以看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是经过艺术加工的蝈蝈头部,将上下伸缩,葫芦状的上下唇变成近方形,简洁,清晰。
2、将蝈蝈凹凸不规则的胸部概括成几乎近似的几何形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是蝈蝈前中足自然形态的真实描写,它的腿很粗壮,腿上毛刺极多,极于攀附植物。
2是经过创作提炼的两种画法,减去毛刺,勾画变细,显得蝈蝈灵巧、轻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是蝈蝈雄虫,有铠甲般的背板和双翅,翅上有正圆形透明的音镜,双翅摩擦发出悦耳鸣声,翅上有三条显示筋纹,小筋纹细碎,极不规则。
2、是经过艺术概括的画法,背板的勾线也强调了中国画用笔“写”的韵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自然形态的后足和艺术概括的两种画法,颜色可根据不同的品种、画面内容灵活运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图模式


      蝈蝈自然形态的腰腹和艺术提炼的腰腹对比,雌虫的腰腹部除去有产卵器外,和雄虫基本相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图模式


工笔画法及其步骤(绿蝈蝈)

1.勾线
将蝈蝈底稿放在生宣纸下面,用狼毫小笔蘸浓、淡墨按不同结构分轻重提按勾线,用笔千万注意一个“写”字,要有起按提顿收之间。背板、翅根、腿部基切各部位用笔要重些,用墨须浓些,翅梢则要笔轻墨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底色
      勾线完成后,可用花青染底色,用羊毫或兼毫小笔,蘸花青将背板、头部内侧,胸基部、腰尾部,各腿的基节部位等处渲染。染时千万注意平心静气,下笔要有轻重之分,尤其在背板、腰、尾部要染出凹凸、折皱关系来。音用赭石染,在生宣纸上颜色不能遮盖墨线和洇出,还要分清结构,一定要有耐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染色
      用草绿色(花青+藤黄)罩染胸、翅、腰、尾、腹、腿各部位,翅梢一定要淡而极淡至无色。翅筋两侧罩染石绿色,音镜周围罩极淡赭色,分浓淡染出半透明状最好。头部罩淡石青色,背板下缘留出,凹处稍罩石青色,唇稍染赭色,眼睛染赭红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勾纹、须
      用须眉小笔蘸墨绿色勾翅上筋纹,用笔要轻重适度,至翅梢一定要极淡、极轻,大腿及胸部筋纹要劲挺有力,还要有顿有收,小腿上毛刺要齐而不板为妙。最后用须眉小笔蘸赭墨画触角及腭须,两触角是蝈蝈生动与否的重要关键,一定要画出它上下左右柔中劲挺的灵活和刚健。至此,一只工笔蝈蝈按步骤画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动态各式
      蝈蝈简单各式,舔须、足是蝈蝈及其他几种虫类一种经常性活动。画肚腹是正面的构图,也应结构清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品种图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画禁忌(1)
1、勾线柔弱无力,虽流畅但不生动。
2、勾双翅应根重梢轻,要有半透明感,此图板、凝、呆、僵,似城墙。
3、中国画讲浓淡,蝈蝈肚腹虽在腰背下较阴暗,但颜色汪,所以勾线应轻于腰背。
4、双须勾法粗、直、板、硬,无灵动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画禁忌(2)
1.国画勾线应似书法,起收顿挫,有书法功力,则虫足关节自出,此图似木棍直插。
2.勾毛刺及大腿筋纹要用规则钉头描。
34.画虫六足要有前后爬行变化,才有生动感,平行雷同则似僵死之标本。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注意事项
1.画鸣虫要将虫画得低头,强调夸张,才有动势。
2.从蝈蝈头部向后看,应右翅压左翅。
3.蝈蝈的右翅只稍微透明,稍有音镜的形状,而左翅的圆形音镜是极透明的,但只有在鸣叫时才能看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蝈蝈是秋虫,只宜配秋景,冬春只能在室内饲养,画春景不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画蝈蝈攀附植物,其六足不必都抓着附着物,才显灵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小写意画法及其步骤
1.用细炭条或淡墨勾出大概轮廓,用小白云笔蘸赭石加藤黄画出背、胸、头部,用三绿色画出翅。
2.按腰腹节结构用笔画出腰、腹及尾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赭中加墨画出六足。用笔时要用楷书法写出顿挫,显出关节。
4.重赭墨勾出大腿等结构关键处,勾须、纹。腹稍罩草绿,此为“草白蝈蝈”画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写意画法及其步骤
1.用狼毫稍秃笔蘸焦墨侧锋画出背、头部,用中锋画出边缘线。
2.用白云笔蘸淡花青画出翅,墨笔画出胸,要按结构见笔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楷书用笔“写出”六足。
4.点睛,画腰、腹,分节侧锋用笔。勾须、腭须,随意画翅纹等。头、背、胸稍染花青。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18#
 楼主| 发表于 2021-3-7 19: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3-7 19:53 编辑

苏轼夜醉进不了门,跑到长江边吹风,一首《临江仙》悟出人生真谛
      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苏轼谪居临皋,在黄州城东南开荒种田,又修了一座“东坡雪堂”。从此自号“东坡居士”,布衣芒鞋,出入阡陌,过起潇洒放浪的生活。

      某一日,他在东坡雪堂中喝高了,半夜才回到家中。结果敲门无人回应,门童已经鼾声如雷。于是他只得到长江边吹吹江风、听听潮声,思考人生,然后写下了这首《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后来,地方官知道以后,以为他弃官逃跑了,急忙乘着轿子去他家看,结果发现他还没有睡醒。从此,这一首词就出了名。一、《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赏析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宋·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词作意译:几番喝醉又醒来,回家时已是三更。门童鼾声像打雷一样,我怎么敲门他都不答应。所以我只能拄着拐杖,听听江边的潮水声。

      忽然就想到《庄子·知北游》中说:你的身体并非你所有,那是天地赐予你的东西。既然命运不由自己来作主,那么我们何苦还要为了生计而冥思苦想,劳碌奔命呢
夜深人静的时候特别适合思考,此时的江上也平静无波纹,就让我借一叶扁舟,漂泊江海,度过我的后半生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苏轼这一首词通过对书童“鼾声”和江水声音的描写,来突出夜半时刻的清静。是在“闹”中写“静”的技法,也是本词的一个亮点。
      南梁诗人王籍作《入若耶溪》说: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如果是在夏日的白昼,你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走,是听不到蝉叫声的。
      但是如果到了午休的时间,或者是傍晚。没有马车的声音,也没有人声或者别的噪音,你就能听到蝉叫。鸟鸣声也是这样,“空山”中听到鸟鸣,更会觉得山中幽静。
      苏轼被现代人称为“全才型的大文豪”,他一生中填词三千四百余首,中年以后的词作,有相当一大部分都饱含哲理。他“走红”不是后代口碑积累的结果,其实是他在自己所处的那个时代,就已经广泛地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当初苏轼因为“乌台诗案”涉及到“不臣之罪”,可能被判处死刑,结果太后和皇帝爱惜人才,在看到他写的绝命诗后,找机会赦免了他,再把他贬到黄州。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首词,就写于他谪居黄州的这一段时间。当时他的词作在社会上非常有名,其“走红”的程度,通过这一首《临江仙》的传播过程,就可以窥见一斑。
      北宋叶梦得著《避暑录话》中提到:元丰五年的某一天晚上,苏东坡和几位朋友在江上饮酒时,看到江水宽广,夜风夹着雨露飘荡在水面上,于是有感而发,填了这一首《临江仙》。
      他说他将乘船去“江海寄余生”,作完了词,苏轼就扔下衣冠,独自驾船,一路唱着歌儿逃跑了。县官徐某听说了这件事,大叫不好,因为这个时候苏轼还是戴罪之身。
      苏轼被贬到黄州来,怎么可以不辞而别呢?为免得自己受到牵连,县官连夜坐着轿子跑到苏轼家里去看,结果发现他正在睡觉打鼾。
      按理说,苏轼站在江边作了一首词,当时听众应该只有江水和水里的鱼虾,是谁把风声告诉给县官的呢?这个典故恐怕是有一些夸张的嫌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不过,很多人仍然选择相信这个说法。这就说明,当时苏轼的词很红,每一次只要作品出来,总能第一时间传遍全城。
      另外,县官的这种做法,也从侧面证实了苏东坡《临江仙》中下片“长恨此生非我有”的说法。他被贬谪到黄州去当官,说是当官,结果到底还是一个“不自由”的罪人!二、“长恨此生非我有”
      苏轼《临江仙》中,涉及到了一个中国古老的哲学问题。在《庄子·知北游》中,有一段关于舜帝和庄子的对话,就与之有关。
舜帝问庄子:道这种东西,我可以拥有它吗?庄子回答说:就连你的身体都不是你自己的,你还想要道呢!舜帝说:我的身体不是我的,那是谁的啊?
      庄子说:那是天地交托给你的,你身体不是你的,你的性命不是你的,就连你的子孙后代,都是老天借着你的形体蜕变出来的生机。换句话说,一个人只不过是天地制造的一架机器,命运并不由自己掌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英国学者理查德著《自私的基因》说,我们每一个人,也不过是身体里那一堆基因的奴隶。命运是由自己掌握的吗?如果不能,那么我们为了生计而冥思苦想,殚精竭虑又是何苦呢?
      虽然人们平时总是不断地用文章和诗歌来激励自己奋进,但是许多时候,的确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尤其是当一个人孤独落寞的时候,这种宿命论的思想就会涌上心头。
      “乌台诗案”给苏轼带来了精神上的重创,他本是北宋文坛上的天之骄子,突然受到这样的打击,让他后来的诗词风格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那一年他已经四十五岁,经历过太多的事情后,就萌生了归隐之心。
      唐朝大诗人李商隐曾写了一首诗《安定城楼》,他在诗中感叹像汉朝的贾谊、王粲曾经都是少年有为,志向远大的人。可是,他们都是空有理想最后不能实现。
      而自己则是“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老是想着等年纪大了,头发白了才退隐江湖。在退休之前,先把这朝堂上的歪风邪气给扭转过来。但是自己总是遭到别人的猜忌,不被理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苏轼想必也有同感。他是一个天才文学家,可他并非是一位精明的政客,怎么玩儿得过他的朝堂上那些政敌们呢?于是他什么也不想多说,只说自己想要“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结语
      苏轼这一首《临江仙》,下半阙流露出来的,是一种儒道合流的归隐思想。儒家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既然无法在政治上取得进展,就没有必要把自己搞得太辛苦了。
      《庄子》中提到的一个哲学问题,即:人,不是命运的主人。当一个人无法完全把握自己命运的走向时,他可以选择随波逐流,听之任之;也可以选择不坠青云之志,奋起与命运抗争。
      而这个时候的苏轼已经人到中年他在文学上的才华,令他得到了举国的追捧,但是无法让他在政治上如鱼得水。所以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应该远离政治的漩涡,泛舟四海,做一个江湖闲人。


419#
 楼主| 发表于 2021-3-7 19: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3-7 19:58 编辑

纳兰性德夜半睡不着,写下一首词,寥寥数语,道尽多少人生惆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如果清词坛没有了纳兰性德,还会有多少人会注意到清词的美?作为一个末代王朝,清王朝距离现代社会那么近,让后人可以通过它一窥千年历史的神秘与沧桑。然而,也正因为它的“末世”,古典诗词的脚步变得越来越沉重,渐渐失去了曾经的飞扬与飘逸。一首与初夏最配的宋诗,宁静、愉悦、淡然,陪你安享一段美好时光 可是,纳兰性德的横空出世,却让人们在“饮水词”中,再一次领略了古典诗词的神韵与魅力。“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因为纳兰性德,这个末世王朝在走向历史的尘烟中时,留给人们的依旧是风华绝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今天,“文化点心铺”想与大家分享一首纳兰性德的《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这首词是纳兰性德夜半睡不着写下的一首词,寥寥数语,道尽多少人生惆怅。其中“我是人间惆怅客”,“断肠声里忆平生”最是惊艳。全词如下: 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已经无法考证。想来,多半是词人心有郁结,或因为失去爱人,或因为与挚友分离,或因为无人理解。夜半人静,往往是寂寞的心灵最难以平静的时候。词人于床榻之上辗转反侧,一抬眼,瞧见一方月光懒懒地铺在窗棂上。于是,心有所动,便写下此词。 整首词是一首抒发人生惆怅的词作,凄美感人,情真意切,伤感无比。词作上片写景,平实感人,为全词营造出了一种孤独凄清的氛围。首句“残雪凝辉冷画屏”点明了词作描写的环境和地点:冬日的残雪未消,在书房的画屏上印出一片凝固的光辉,令人感到丝丝寒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接着,“落梅横笛已三更”,由视觉转移到听觉。夜深人静,一阵“梅花落”的笛声划破夜空,钻入词人的耳朵,不禁令人感到更加的孤独寂寞。于是,“更无人处月胧明”便顺势而出了。月照人,人望月,天地之间此时只剩词人一人,大有“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意味。 下片抒情。在上片一系列清冷孤独意象的层层堆积下,词人的情感终于爆发了。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一句没来由的问句,起得妙绝。词人夜半失眠,独自品尝孤独。一阵笛曲传来,让他不禁自伤身世。这两句看似在与朋友对谈倾诉,但其实却是词人内心的独自感慨。“泪纵横”三字,一个满脸泪水的词人形象跃然纸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当一个人活得太倦了,太累了,太苦了,太伤了的时候,他便会不由自主地自言自语,自叹自伤。何况像纳兰这样至情至性的文人墨客!词作尾句“断肠声里忆平生”画龙点睛,短短七字,让人潸然泪下。一个“断肠”高度概括了词人平生的痛苦与伤感,而“忆平生”三字将上下片联系起来,留给人们无限遐想,耐人寻味。 多数时候,受儒家思想浸润的文人们早已习惯了哀而不伤,隐而不发。写出来的诗作就仿佛绵绵春雨一般,虽然亲切妥贴,却不容易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而像纳兰性德这样痛彻心扉的凄绝之美,却如急风骤雨,直击人心。词作最后,读者闭上眼睛,仿佛依稀看到一个在断肠声里惆怅哀叹,满目泪水的词人形象。 (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



420#
 楼主| 发表于 2021-3-7 20: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3-7 20:02 编辑

生命的最高境界!
HR COFFEE 社群
国内高端专业的
HR主题社群
境界,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它饱含着人生的感悟,体现了一个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也是一种自我修持的能力。
境界,其实蕴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人生的最高境界
沉得住气   
弯得下腰   
抬得起头
正所谓:熟谷常弯腰,智者常低头。
沉得住气,才能成器;弯得下腰,才能抬得起头。
就像一株大树,沉得住气,将根深深扎进土地里,才能后续发力,抽条长枝。在困难与挫折面前,更是如此,沉得住气,才能发得了力。
沉得住气,是冷静,是积累,也是沉淀。
人生或许跌宕起伏,但心中若是安定,便可从容度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快乐的最高境界
心中有风景   
眼里有光芒   
真正的快乐,不在于外界,而在于己心。
一个人,心怀美好的向往,哪怕遇到困难,也不会感觉很苦。
只要有希望,一切都可以变得积极,而不会消沉下去。
心中有风景,就不怕荒凉;眼里有光芒,才看得见希望。
做一个快乐的人吧,生活才会显得愈发可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婚姻的最高境界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婚姻不是片刻的相处,而是一生的相守。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自我完善、努力承担、倾听自己、理解对方,才能成就最好的爱情。
互相欣赏却又各自精彩,举案齐眉、白头偕老,应该是婚姻最美好的模样。
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养生的最高境界  
吃得饱,睡得好   
想得开,乐得出  
养生,首先要培养好的心态,心态若是不好,一切都是徒劳。
人生有得亦有失,唯有保持豁达的心态,有事心不乱,无事心不空,才能从容一生,自在而潇洒。
吃得饱,睡得好,身体才康健;想得开,乐得出,心情才愉悦。
身体健康,心态积极,即便人老,心也不会老,便能活到老,年轻到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友谊的最高境界  
不在身边   
却在心间
最好的友谊,大概就是“不在身边,却在心间”。
不联系,不代表不挂念;不问候,不代表不关心。
真正的情谊,从来不会因为时间而褪色,也不会因距离而疏远。
友情如水,浓烈如海涛,平静如溪流。
即使不常联系,想起仍旧如初,没有蜜语甜言,亦不失心的牵念。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涵养的最高境界  
干净的衣着,真诚的心   
舒服的言行,温和的脸  
干净整洁的仪表,既能给自己信心,也代表着对别人的尊重。
而更重要的,是保持一颗真诚的心,这样才有可能赢得别人的真心。
内心真诚,谈吐温和,是一个人最好的涵养。
与真正有涵养的人相处,会让人如沐春风,身心舒适。
愿我们能以一颗真诚的心,与相处舒服的人一路同行。
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生
只有适合自己的生活
心若平和
人生就美好了
心若知足
人生就幸福了
心若快乐
人生就美满了
一切的喜怒哀乐
都源于心
源于我们心灵的境界
来源:网络综合整理、央视中文国际
版权申明:以上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HRC社群立场,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4-29 11:0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