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81|回复: 16

[随笔] 读《中国哲学简史》第一章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3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拂清风 于 2019-1-5 20:44 编辑

  说是读,其实真的也就是读,就是读的感受七零八落的,写下来,系统化一点,当然也就一点,至于是否会意,引用书中引用《大慧普觉禅师语录》中的话,“曾见郭象注庄子,确实庄子注郭象。”文章中可能还有很多别的观点,但我由于自身的限制,就是没理解,尝试去理解吧。
  我们说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等的西方哲学,就我们国家而言其实我们的哲学过程,是从娃娃就开始抓起的,从易人识读的《三字经》,到我们所说的《论语》、《大学》、《中庸》等等。诚然《四书》曾是中国人的“圣经”,但并不是宗教性质的,这里从两个角度来理解,第一个角度是:其中没有创世纪,天堂地狱等部分。哲学更倾向于有系统的全面的反思,这就划分了四个大块:人生论、宇宙论、知识论、以及怀疑以上三者(我外加了一块)。人生论顾名思义对自己的认知,宇宙论即对周围的认知,知识论即对我们所学的知识进行思想实践等结果,对原本知识的认知。所以为了理解思想,我们首先要先思考我们的思想(原文中是思想我们的思想)。思考之后所得的思想=知识,也就是说思考我们思考之后所得东西就是反思,(原文:思想思想的思想是反思的思想,我看着好别扭),当然文中所指的没有创世纪这一部分,我并不认可这是《圣经》与“圣经”的区别,这可能更像是一种文面上区别,更深层次的是因为宗教=哲学+上层建筑(迷信,教条,仪式组织等)。所以佛家佛教,道家道教区别也在此。
  忘记最近比较火的一个国外学者说:我们是有很大一部分比例是无神论者,其实并不可怕,因为我们崇拜我们的祖先,文章具体怎么说我没拿来看不便描述,如比较早的Derk Bodde所言:中国文化基础是伦理,特别是儒家的文明显得尤为重要,至于儒家为什么不是宗教,最起码不像那种基督佛教那样的宗教,你也可以称为半成品的宗教。
  中国的传统哲学有为学、为道两部分。为学就是增加知识,为道就是提高精神境界。那么我有问题了:有人说人是无法承受太多真理的,那么我们所谓的精神境界的提高是否有助于理解道?道和真理的区别和共性在哪里?我能说真理近乎道吗?一个人怎样才能承受住道?
  哲学的功用若是从形而上的角度讲性质就好像概念的诗,但是在具体化的时候,和废话就没什么两样了。宗教虽然可以予其具体化,但是每当科学前进一步,宗教就后退一步。不过宗教和哲学可以给人提供一个与宗教相比获得更高的价值,但哲学却比宗教更为理性科学,无需采取祈祷礼拜等迂回的形式。故此,对未来的人们有一种美好的预测的话,大概就是:人不一定是宗教的,但他一定是哲学的。
  中国哲学的历史大体来讲是两个大的方向,一个是出世的哲学,一个是入世的哲学。出世的哲学就是欲的最高的成就,就必须脱离尘世,脱离社会,只有这样才能最后得以解脱。但是从入世角度讲,太理想而又没什么实用。入世的哲学就是注重人伦世务,这种哲学更为注重道德价值而不大注重超道德价值。但从出世的角度讲,却又有太现实,太肤浅。因此有人尝试既入世又出世的这一状态,是这样描绘的的“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按照中国的传统就是,做到这一步的人就是圣人。当然一个常人要想成为哲学家,必须不断经历长期的哲学训练,直到拥有“内圣外王”这一品格,因此道德、教育、政治、反思,知识都统一于一个哲学家身上,他自己以身践行它的哲学,必须保持着修养自我、无私无我的纯粹经验。(什么意思?是践行中得到的东西吗?)一旦中断,就意味着自我的复萌,因此思想上一直一个不断探索的,而实践上不能停止。故此他的哲学,从某种 意义上讲,就是个人的传记。
中国很多所谓的哲学语录都是自相矛盾的,一部分是中国历史上没有所谓职业性质的哲学家,大多数是来自朋友亲人的所书写交谈等在不同时期尤不同的人阐述,其本人的观点所叙述出来得就可能不大一样了。
中国的哲学从叙述方式上讲,大多使用名言隽语,和比喻论证。这就导致学习上的障碍了,而且如庄子名言隽语一定很短,比喻论证很难去找什么联系,这一点和西方哲学相较,更为晦涩,但也正是其未明确化的表述,也使他的文章所暗示无穷无尽。从道家角度讲,道无法明说,只能暗示,言到了某一个程度,就应该忘记了,何必自找麻烦?  在《世说新语》中记载的一个人问老庄孔三人有何异同,另一个人回答;“将无同”。既没有说毫不相同,也没有说一切相同。按照我个人的理解是因为: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其实都是有相通的地方的,也有不同的地方,因此在进行细化解释是,很难说完全不同,也难说完全相同,但是不能否认这同时也是受我们的见闻阅历所制约的,我也不否认自己在任何时刻的局限性。
  因此无论你如何去阐释《庄子》《老子》等这些书,无论这个译本有多好,都很难让人满意,当然借鉴很多阐释,也体现出其文学的丰富性。




评分

参与人数 2草币 +130 收起 理由
安然 + 60 赞一个!
水清木青 + 7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1-4 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深奥,似懂非懂。
发表于 2019-1-4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顶起来,慢慢看
 楼主| 发表于 2019-1-4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楂树 发表于 2019-1-4 05:34
太深奥,似懂非懂。

我也是似懂非懂的写出来了
发表于 2019-1-4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是中华“道”,也是世界“道”,是地球村最高层把持的真理。
简单说,“道”讲究“活着如何”,“佛”讲究“死后如何”。

不知楼主观点是否与此吻合,期待续文。
发表于 2019-1-5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拂清风 发表于 2019-1-4 14:18
我也是似懂非懂的写出来了

似懂非懂你也敢写
 楼主| 发表于 2019-1-5 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楂树 发表于 2019-1-5 00:25
似懂非懂你也敢写

因为不懂啊,看能不能写着写着,明白点儿,
 楼主| 发表于 2019-1-5 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泰山乌鸦 发表于 2019-1-4 14:44
“道”是中华“道”,也是世界“道”,是地球村最高层把持的真理。
简单说,“道”讲究“活着如何”,“佛 ...

我不大认可佛说得死后如何,我个人感觉是,佛认为活着就是一种修行,死后还是一种修行。只是我们放大了死后而已。佛和道其实还是有很多想通的地方的。
发表于 2019-1-5 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拂清风 发表于 2019-1-5 00:54
我不大认可佛说得死后如何,我个人感觉是,佛认为活着就是一种修行,死后还是一种修行。只是我们放大了死 ...

嗯,细究起来探讨的问题就多了。

儒、佛、道都有异曲同工之处,不同的仅是各宗把持的自家立场。这也无碍,老百姓看中的是各自心中正能量的元素。

学哲学最好先抽出辩证法来单独理解,然后再深入哲学理论就容易得多。
发表于 2019-1-5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哲学是最头疼的学科,出世入世,僧道儒法……想想都是圣人的事儿~忒高大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3-28 19:4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