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848|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散文] 陪着老爸、老妈逛公园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18 1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爸、老妈年龄大了,腿脚不大灵便,就多了些“远足”的局限。有时间的时候,我想着多陪着他们出去走走,亲近一下大自然。他们也总会以各种“借口”推脱,我知道他们的心思,也愿意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又顾虑怕给子女添负担。一辈子了,养成了习惯,一事当前,总是先想着别人,然后才是自己。

      我租来两辆脚踏的旅游车,顺着柳堤慢慢的边走边欣赏公园的景色。初春的暖阳把阳光洒在堤堰两边的湖面上,微风吹皱了的湖水泛出金色的波澜。新发出的纤细的柳树枝条随风摆动,在水面上扫出流动的倒影。

      退休了,有了闲暇时间,我“一门心思”就想着多陪陪父母,补偿一点对老人的“亏欠”,那些年竟“瞎忙”,对老人的“照顾”多有疏忽。父母今年都八十多了,老人年龄大了以后身体总会出现一些状况:如动作迟缓,头脑反应慢了。时常也闹些小毛病。耳朵背了,眼也花了,有时一件小事说起来也翻来复去的,显得有些“啰嗦”。父母这一代人,经历的太多,物质短缺,生活清苦,什么都赶上了。过了大半辈子的苦日子,及至生活好了一点,人生己又进入了暮年。年轻时“有牙没豆”,到了晚年“豆”有了,又没牙了,真苦。

      老爸是沈阳刚“解放”那年走出农村老家来沈阳工厂里学徒的,十六、七岁的年龄,就开始了独立的生活。旧时的学徒是什么活都要干的,为了学得一门手艺,吃了不少苦。以后稍稍站稳了脚跟,我的叔叔、姑姑也陆续奔他来到了沈阳。一次和老爸聊天,爸爸语重心长地说,管理工厂要对工人好一点,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他们有很多难处,别忘了自己的出身,你爸爸当年就象今天的农民工。爸爸不是那么爱说话,可心里有数。那年伯父病故了,他什么也不说,就在那默默的坐着,后来我问他你哥哥死了,你怎么什么话也不说呢?爸爸沉默了一会,对我说了一句没头没尾的话,“不在说不说,感情这动西,该多远就多远”。老爸爱钻研技术,年轻时被工厂送到大连轻工学院学习。他尊重知识、敬重文化人,经常鼓励我们兄妹读书学习。但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兄妹几个读点书,多是自学,“五大”毕业,老人引为憾事。前些时侯老爸在广场上和几个老伙伴们聊天,一说到自己孙子博士毕业露出一脸的骄傲,其实在他心里把读书看的一直还是挺重的。

      脚踏车载着我们在北陵后山转了一圈,我怕老爸老妈累了,说下车休息休息吧。把老爸老妈搀扶在靠椅上坐下,又去买来几瓶水,就“天上一句地下一句”地闲唠起来,陪着老人聊“家常”。春天的北陵很美,眼前的樱桃花开的很艳,小草泛着新绿。偶有几只喜鹊飞来飞去,不知在忙忽啥?两只小松鼠在树上爬上爬下,寻觅着食物也不怕人,春回大地,显得处处生机无限……

      老妈童年很苦,她十二岁就没了父母,成了孤儿。领着三个弟弟生活,后来被她的舅舅接走。也许正是经历了太多的艰难,才养成了她老人家的“要强”性格。她没念过书,是后来在扫盲班里才认的字。她从一名普通纺织女工一步一步做到了工厂的厂长,纯瘁的“工农干部”。妈妈常常说起一句话:“宁可身子多受苦,也不能让脸受热”。她处处“以身做则”,思想感情朴素,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是首先做到。记得那是1976年的事,那时还有“知青”下乡,二弟中学毕业,应该下乡近郊。妈妈看到有的同事对“上山下乡”想不通,二话没说回家取了户口本,就交给了“知青办”,二弟去了内蒙昭乌达盟。大家很“服气”,几个“闹意见”的也闭上了嘴,她用行动给大家带了头。前时说起这事二弟还有“想法”呢。

      我和弟弟妹妹长大以后各自有了自己的小“单元”,陆续都离开了家。每逢节假日,回家看老爸老妈,待要离开的时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老妈家住一楼,才在门前送走我们,又回到窗前目送,那种依依惜别的眼神里,总似有话要说。特别是近几年,尤为明显,想想心里就发酸。汶川地震那年,老妈在早市的市场上被车撞伤,做了手术,本来就不那么“硬朗”的身体受到“重创”,恢复以后健康状况也是大不如前。从那以后老妈路走的很慢,坐久了站起来也很吃力。就是身体到了这种状态,儿女每次去看她,她也总是要亲自把水果送到我们的手里,任谁也无法“制止”。这是旧时习惯的延续?还是她觉得在尽一个母亲的“责任”?是她在寻找“从前”的感觉?还是在她的眼里我们还是没有长大的“孩子”?我把老妈这些迟缓笨拙的动作看在眼中,内心里却“五味杂陈”。深感在无情岁月的流逝面前,身为人子的我对时间“挽留”的无力。父母千辛万苦把我们养育成人了,他们也慢慢的老了。儿女大了以后,儿女们的事情想的少了点,又开始为孙辈操心。在他们身体里好象聚集着用不尽的能量,有使不完的“劲”。在尽情享受着父慈母爱家庭温馨的同时,我也深深感到无论我怎样的努力,也难以报答老爹老娘养育之恩於万一的惶恐不安……这种感觉並愈来愈“强烈”。老妈对生活“知足”,心怀“感恩”,说还是“新社会”好。我想这是和她童年苦难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林荫路上推过一个轮椅车,车上坐着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推车的人是个和我年龄仿佛的男子。熟悉的人说,他们是父子关系。我来北陵溜弯也经常看到他们,己有几年了。在这个春光明媚的午后,于树影婆裟的林丛小路上漫步,他们步履悠闲,神态安祥,斜阳穿过柳枝洒下柔和的光芒落在父子俩的后背上,给人以暖暖的享受。每有路人经过都会向他们父子俩点头致意,也有竖起拇指的,这父子俩成了公园里温馨暖人的流动风景。

      是啊,能经常的陪陪老爸、老妈感觉真好。这是用一种怎样的形容才能表达的幸福呢?

评分

参与人数 2草币 +170 收起 理由
小雨的节奏 + 100 赞一个!
柳丝琴韵 + 7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18-7-18 11:04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林森的孝顺,林森对大自然的赏阅,体谅父母的不容易,掌声送你鲜花送你
板凳
发表于 2018-7-18 14:26 | 只看该作者
读着读着,内心的泪已在流了。
什么是孝?
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任我们如何也无以报答得完的,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能多陪伴就多陪伴吧。
唯有陪伴,是能够让父母最舒心的。
地板
发表于 2018-7-18 14:27 | 只看该作者
为林森点赞。
4
发表于 2018-7-18 20:44 | 只看该作者
真挚感人的文字,满满透着父母对子女的爱,也感受到一份对父母的孝心!

随着文字的描述,很多相似的画面呈现眼前,父母对子女的爱都是无私的,伟大的!而作为渐渐长大的我们,总是对父母有着亏欠,读着读着也有心酸的感觉,只祝福父母身体安康,让我们一起陪伴他们的日子再长久些,让他们因有子女的陪伴而晚年幸福!
5
 楼主| 发表于 2018-7-19 03:36 | 只看该作者
恕不一一回复,诚挚感谢各位关注、评点。
6
发表于 2018-7-19 05:59 | 只看该作者
那一代人确实挺不容易,动乱,内乱,剩下的就都是奉献。
7
发表于 2018-7-19 06:06 | 只看该作者
老年了,子女多陪陪,他们要求一点也不高。
8
发表于 2018-7-19 06:17 | 只看该作者
老人们时光不多,多陪陪,不留遗憾。
9
发表于 2018-7-19 08:07 | 只看该作者
受苦一辈子,奉献一辈子,这是上一代人的写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4-25 15:1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