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37|回复: 10

数字中国“数”说非遗——福州的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23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18-4-23 15:27 编辑

数字中国“数”说非遗——福州的1、2、3、4、5、6、7、8、9、10

2018-04-22 15:36

来源:海峡

原标题:数字中国“数”说非遗——福州的1、2、3、4、5、6、7、8、9、1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开幕啦!此刻,八方宾客云集海峡会展中心,共享数字盛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早在2000年,习近平同志在闽工作时,就着眼于抢占信息化战略制高点,增创福建发展新优势,作出了建设“数字福建”的重要决策,开启了福建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引领全国风气之先。
       发展指引我们走向何处,传统文化则提醒我们来自何方。
       在闽工作期间,习近平同样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尤其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了许多前瞻性的思想和观点,推动了福州三坊七巷、三明万寿岩等文化遗产的保护,为延续福建文化的“根”与“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福建是数字产业大省,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省会福州更是许多国家、省级重点非遗项目聚集地。站在数字化风口上,非遗文化的发展正呈现出百花齐放,历久弥新的生命力。而这种生命力,又是现代创新发展的力量源泉与灵魂。
       莅临数字峰会的四方宾客们,当你正站在发展的浪潮前沿时,也请允许我们,以1-10这十个最质朴的数字,为您串讲福州非遗中,那些最精彩的故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跟着我们的主持人
一起领略福州非遗的风采吧

 楼主| 发表于 2018-4-23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18-4-23 15:28 编辑

1、闽菜“状元” 佛跳墙名震四方
▲国家第二批、省级第二批非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闽菜中的第一代表菜,非佛跳墙莫属;而佛跳墙中的翘楚,就在福州聚春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经过近一百五十年的沉淀,由第一代闽菜大师郑春发所创至今,聚春园的佛跳墙制作技艺已经自成一套、相当成熟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传统佛跳墙以萝卜衬底,投以母鸡、番鸭、猪蹄、猪肚、羊肘、上排,覆以鱼翅、鲍鱼、海参、鱼唇、干贝、墨鱼以及蹄筋、鸽蛋、鸡胗、香菇、冬笋等,配以绍兴酒、桂皮、茴香、老姜、八角等香料,再以荷叶封于酒坛中用炭火煨制。光是汤头就需熬制八个小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今天的福州聚春园里,还有一个200平方米的专业厨房供烹饪佛跳墙使用,在聚春园掌勺10年以上的厨师才能参与烹饪这道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如今的佛跳墙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每个来到福州的游客,都不会忘记前去一品佛跳墙的鲜美滋味。
 楼主| 发表于 2018-4-23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18-4-23 15:28 编辑

2、一双筷子 融合千年漆、箸工艺
▲省级第二批非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双筷子小小,却蕴含着大乾坤。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000多年历史的漆文化与3000多年历史的箸文化在两根筷子上相遇、碰撞,成就了中国漆器工艺美术独特的一隅——漆箸。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很多老福州对漆箸都不会感到陌生。它曾是福州人饭桌上的“常客”,有着2200多年的工艺历史。曾经遍布福州仓山的漆筷厂,经历起起浮浮,如今只剩下少数几家民营企业仍在坚守阵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漆箸的制作工艺精巧绝伦,运用脱胎漆的髹蚀技法,以锡箔纹饰刻缕、髹漆、打磨、点缀结合,采用印花、贴花、琢花、火化铅、仿景、录蓝等装饰,漆筷上的图案华丽鲜艳、晶莹华贵。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年逾六旬的张国天是福州漆箸技艺的传承人,他潜心研究改进传统漆箸技艺多年,将现代的技术和传统的福州脱胎技艺相结合,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与成品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双筷子,可以夹起无数福州人的旧时光。喜事用红筷、丧事忌讳用白筷子……一双筷子也表达着福州人含蓄的情感与爱。
 楼主| 发表于 2018-4-23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18-4-23 15:30 编辑

3、三宝之翘楚 软木画尽见旖旎

▲国家第一批、省级第一批非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咫尺之间能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可辨千里之峻。这就是福州宝之一——软木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福州软木画有着“东方艺术珍品第一奇画”的美誉,发明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为福州人独创。软木画手工艺流程严谨,分半立体挂框、立体透屏、实用结合品三大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雕刻艺人以刀代笔,应用散点透视等技法,在进口软木上雕刻,于方寸或数平米的画框之中表现各种题材,达到雕与画完美结合的艺术境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段素木之上,尽见旖旎花开。艺人妙笔之下,写满锦绣河山。一些简单的软木,雕与画的完美结合,造就了匠人们刀尖下神奇的微观世界,也见证了福州匠人们的聪明才智。
 楼主| 发表于 2018-4-23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18-4-23 15:31 编辑

4、四大唱腔 凝聚闽剧声乐魂

▲国家第一批、省级第一批非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福州人耳熟能详的闽剧分洋歌、江湖调、逗腔和小调大唱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或粗犷激越、或通俗平畅、或典雅婉约、或清新活泼,闽剧艺术家们将福州市井生活的点点滴滴融进戏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闽剧自明朝万历年间开始,沿袭鲜亮的时代底色,综合福州民间音乐与昆曲等外来声腔特色,流行于不同社会阶层之间。数百年更迭,《炼印》、《衩头凤》、《荔枝换绛桃》、《渔船花烛》、《夫人城》等剧目依然经典。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闽剧乐队里常常由一人担任多个乐器的演奏,乐手们个个能吹会拉。闽剧的主要伴奏乐器有横箫、唢呐、头管、二胡、椰胡等。打击乐器有青鼓、战鼓、大锣、小锣、大钹、小钹、磬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18-4-23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18-4-23 15:32 编辑

5、五道工序 五百年打磨一只洪塘篦梳

▲省级第三批非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破竹、破篦、刮青、制梳、烘焙篦这道工序打磨出了传承五百多年的洪塘篦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福州是中国制梳业的三大产地之一,除了大名鼎鼎的牛角梳外,洪塘篦梳也是一绝。“洪塘篦梳”出自福州仓山区建新镇洪塘村,制作篦梳所用的麻竹需要有五年以上的生长周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洪塘篦梳传统手工技艺将福州制梳工艺的精湛和洪塘的地方特色相融合。料好工精、外表光滑、色泽鲜艳、经久耐用、美观雅致,同时齿式尖圆、不会裂齿、梳发流利,既能搔发去垢,又不伤肤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18-4-23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18-4-23 15:33 编辑

6、六种市井文化 道遍福州伬艺

国家第一批、省级第一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福州伬艺源于唐宋,使用福州方言说唱,吸收了评话的道白、闽剧的表演,雅俗共赏。“伬”是中国古代记谱符号,在福州方言中,被引申为了演奏加唱曲卖艺的俗称。
一曲伬艺千回百转,其源源不断的故事素材要归功于散曲、小令、山歌、小调,传唱戏文唱段和民间故事这种市井文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伬艺表演最大的特色与难点当属变声变角色,要求表演者在说唱过程中不落痕迹地完成角色转换。一个表演者往往要撑起剧中的所有角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福州话承载着福州伬艺与闽剧这两朵姐妹花,福州儿女不论走到天涯海角,都忘不了这温暖的乡曲。
 楼主| 发表于 2018-4-23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18-4-23 15:34 编辑

7、七字一联 铜落成文 福州诗钟显才气

▲省级第四批非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字成一联,一炷香燃尽铜钱落地,必须诗成。这就是令福州旧时文人乐此不彼的一种游戏 ——诗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诗人在集会写作时利用特制工具焚香限时,在香上系线,下端缀以铜钱,香焚线断,钱落入下面承接铜盘中,发声如钟,便立即收卷,这就是诗钟名字的由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沈葆桢、林则徐、陈宝琛、林纾、严复都是诗钟的忠实爱好者。最早的福州诗钟,也正是在他们的组织下诞生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福州诗钟代表性传承人、福州三山诗社前社长郭道鉴老先生,今年已经92岁高龄。郭老说,每逢有重大节日,诗钟社就会组织诗钟活动,并且把诗作集结成册。
诗钟写出来的诗,不仅能用来阅读,还能用来吟唱,凡是对仗工整的诗词,用方言吟唱,别具韵味。
 楼主| 发表于 2018-4-23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18-4-23 15:35 编辑

8、八井拳术 暗藏神秘点穴功

▲省级第二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井拳诞生于罗源松山镇的一个畲族传统名村——八井村内。这套拳最初是为抵御土匪入侵所创,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相传在明成化年间,雷家两兄弟将祖传的盘瓠拳术和南少林功夫融为一体,创造出了一套具有长拳短打特色的拳术及棍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八井拳与畲医药相伴而生。在八井村,流行一句俗话:会拳术的武者也会治病。八井拳中最为神秘的招数是点穴功,而畲医药也有相对应的解穴医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18-4-23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18-4-23 15:36 编辑

9、一相抵工 寿山石雕的极致匠心

▲国家第一批、省级第一批
福州大名鼎鼎的寿山石雕十分注重依石塑型,因而有"一相抵工"之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寿山石的历史,目前最久远的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传统寿山石雕分五个步骤制作:相石、打坯、凿坯、修光、磨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寿山石雕是通过削减原材料,循序渐进地将造型“挖掘”出来的,所以在雕刻下刀的时候要求慎之又慎,一旦失手错刀,后果是无法弥补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时至今日,寿山石雕正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青年雕刻师们也在思考: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沿着前辈开辟的道路走得更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3-29 08:2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