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403|回复: 7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散文] 童年趣事(三十八)爆米花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0 17: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水清木青 于 2018-1-10 17:07 编辑




    小时候,每逢晚春、早秋或者夏季的夜晚,一听到外面不时响起沉闷的“砰”声,就知道一定是爆米花的来了。爆米花的原料有好多种,我们这儿爆的最多的是大米花和棒子(玉米)花,几乎没见过爆小米花或高粱花的。

    我第一次吃的爆米花是大米花,那一年我刚5岁,正跟随母亲在张炉集区(即当下的乡镇)完小读一年级。记得是一个寒冷的冬夜,我早早的钻进暖呼呼的被窝,似睡非睡间听得有人说话,睁眼一看,父亲刚刚摘下棉帽子,正在脱羊皮衬里的棉大衣,急忙从被窝里坐起来,“爸,您不是出差了吗?”“我刚从济南回来,看看我给你带来了什么好吃的。”父亲弯腰拉开提包的拉链,从包里掏出一个圆鼓鼓的纸筒袋递给到我手里。入手感觉很轻,晃一晃哗啦啦直响,捏一捏跟豆粒儿大小差不多,闻一闻有一股夹带丝丝烧糊味儿的香气,“不是糖也不是花生米,这是什么啊?”我疑惑地问道,“袋子上印着名字,你自己看吧。”我斜歪下身子,把纸筒袋伸到煤油灯的玻璃罩边,玫红色的“大米花”三个字清晰可见。“爸,大米花好吃吗?”“你撕开口自己尝一尝不就知道了嘛。”父亲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先小心翼翼的撕掉一个角,再倒出几粒在左手心,然后伸出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捏起一粒轻轻放进嘴里,既香又酥而且脆,还带有些许的甜味儿,吃完了没渣,嚼起来不费劲,“嗯,真好吃。”边说边将左手心里的大米花捂进嘴里,接着又将纸筒袋里的大米花倒满了左手心。父亲见状忙道:“慢慢吃,没人跟你抢,我买了10袋呢,两个姐姐一人两袋你六袋,喜欢吃的话下次去济南时再给你们买。”过后才知道,爆米花刚刚流行到省城济南,外地没有卖的,那茶杯口粗细、课本样长短的一纸筒袋大米花,当时的价格是八分钱。

    后来小城也有了爆米花的小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前头挂着大炮爆米花机、米袋和筐袋,后头是风箱、炉子和碎碳。走到住户较为集中的地方,就摆开家伙什儿点火开炉,先拿自带的棒子开始爆米花,那些在街上玩耍的孩子一看有爆米花的,便三三两两的走上前来围观。待到“砰”的一声米花出炉,香气袭人,嘴馋的孩子便待不住了,扭身往家跑去,一边跑一边激动的喊着:“爆米花的来喽!”于是乎,那些听到响声、闻见香味儿、知道休息的嘴馋孩子,或者家有馋嘴孩子的大人们纷纷行动起来,有的攥着硬币毛票,有的端着盛满大米的搪瓷茶缸子,从各自的家中向爆米花的围拢而来。

    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城市居民凭购粮证和粮票买粮,加之我所在的城市地处平原地区,降水量不大,灌溉用水主要引用黄河之水,故而农作物以小麦、棒子、大豆和棉花为主,间或有少量的花生、芝麻、高粱和谷子,几乎没有水稻种植,故而城里人能从粮店购买棒子面和大米,但买不来棒子,而农村人家里有的是棒子却买不到大米,也没钱卖大米。故而那些攥着硬币毛票的孩子大多是奔着棒子化而来的,那些端着大米的孩子则是寻求加工的。

    那时的爆米花机很简陋,外形像炮弹,尾部有个带盖的开口,顶端是用拇指粗钢棍儿弯成的圆环,通过三根间距均匀的短钢棍儿将圆环与爆米花机连成一体,像极了汽车方向盘。圆盘上垂直焊接一根短钢棍儿做把手,用来转动横卧在炉火上方的爆米花机,使得机体均匀受热,同时也令得罐内的大米或棒子不停滚动,以避免因局部高温而焦糊。最初的爆米花机上连压力表都没有,全凭经验操作,待听到罐内不断响起“噼噼啪啪”声音时,便抓住圆环将爆米花机拎起来,尾部伸进去掉底部套着一条布袋子的柳条筐内,用早已经准备好的短而粗的木棍子敲开罐盖的卡销,说时迟,我们刚用手捂紧耳朵,那时快,就听“砰”的一声巨响,机器盖子被打开,大米或棒子被突然释放在常温常压下,锅内的气体迅速膨胀,压强很快减小,使得大米或棒子粒内外压强差变大,导致其粒内高压水蒸气也急剧膨胀,瞬时爆开米粒,伴随着阵阵香气氤氲升起,爆米花被鼓入筐袋之中。拿起筐晃一晃,把筐壁上残留的米花抖进布袋里,再将布袋从筐底部解下来,倒在各自带来的面袋子里或者包袱皮上,孩子们一边不停地往嘴里塞着米花,一边兴高采烈的提着米花回家。

    米花膨化后体积增大,一茶缸子大米足能爆出一包袱米花来。孩子们回家后往往会呼朋唤友,大家围坐在一起,你一把我一捧地吃着,尽情享受着米花带来的美味。有的吃的太急,被米花呛得咳嗽不止,有的忘了嘴里塞满米花,一不留神想说话时,偶有米花被带进气嗓,憋得直流眼泪,猛地一个喷嚏,大米花直接被从鼻子里喷了出来,惹得周围的小伙伴哈哈大笑。

    由于大米花外出时不便携带,且时间稍长易受潮变软,丧失了原有的酥脆特点和香味,有心思灵活的小贩便将大米花加工制作成了米花球,因是用梨膏糖稀将大米花粘接而成,故而我们这儿俗称其为花梨蛋儿。一时之间,街头巷尾和小学校门外的商贩摊上,摆满了乒乓球大小的花梨蛋儿,“花梨蛋儿一分钱儿,又好吃又好玩儿,还能回家哄小孩儿,就是不能腌咸菜儿”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响彻在孩子们行走之地的上空。

    其实爆米花并不是现代人发明的,早在古代就有类似的膨化食品,起源可上溯到宋代。范成大在《吴郡志·风俗》中记载:“上元,……爆糯谷于釜中,名孛娄,亦曰米花。每人自爆,以卜一年之休咎。”当时的诗人范成大在他的《石湖集》中曾提到上元节吴中各地爆谷的风俗,并解释说:“炒糯谷以卜,谷名勃娄,北人号糯米花。”清代学者赵翼曾在自己的《檐曝杂记》记收有一首《爆孛娄诗》:“东入吴门十万家,家家爆谷卜年华。就锅排下黄金粟,转手翻成白玉花。红粉美人占喜事,白头老叟问生涯。晓来妆饰诸儿子,数片梅花插鬓斜。”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食品加工不止仅仅是食品简单的加热作熟,而是通过的物理的高温高压作用原理来改变食物的状态口感,这种加工方式就是现代新兴的澎化食品。这种加工方式使普通不和口的食品变为可口有特色的食品小吃,可以说千百年前的爆米花是近现代各种五花八门澎化食品零食小吃的祖先。

    儿时爆米花的味道只有原味和甜味两种,一般来说,棒子花大多是原味的,大米花大都是甜味的,所谓的甜味也不过是爆前在大米里加了几粒糖精而已。虽然如今的爆米花味道更加丰富,不仅有原味和甜味的,还有咸、奶油、巧克力、草莓甚或是芥末味道,但在我的心理,依然对那种夹带着丝丝糊香的爆米花念念不忘。

                                                2018年1月10日

童年趣事(二十四)



评分

参与人数 3草币 +230 收起 理由
清风倩影 + 80 赞一个!
北国睡莲 + 80 赞一个!
柳丝琴韵 + 7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18-1-10 19:24 | 只看该作者
看着就亲切的情景,我们小时候的零食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8-1-10 19:53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8-1-10 20:17 | 只看该作者
读美文似乎回到了童年,爆米花的香味诱惑记忆犹新
4
发表于 2018-1-10 20:19 | 只看该作者
那图片从哪儿找的呢,简直和记忆中的一模一样
5
发表于 2018-1-10 20:48 | 只看该作者
熟悉的图片,至今脑海里还保留着当年排队爆玉米花,然后大把大把吃爆米花时的那种兴奋劲儿!
6
发表于 2018-1-10 20:51 | 只看该作者
就是现在我也喜欢去看电影,每次入场之前都要买上一桶爆米花,呵呵!
7
发表于 2018-1-10 20:54 | 只看该作者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18-1-10 19:53
如今夏季的广场边偶尔还能见到爆米花的,只不过碳炉子换成了天然气炉

来而不往非礼也
8
发表于 2018-1-10 20:56 | 只看该作者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18-1-10 19:53
如今夏季的广场边偶尔还能见到爆米花的,只不过碳炉子换成了天然气炉

蹦爆米花的情景历历在目
9
 楼主| 发表于 2018-1-10 21:10 | 只看该作者
丁香 发表于 2018-1-10 20:17
读美文似乎回到了童年,爆米花的香味诱惑记忆犹新

哈哈,也是个小馋鬼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4-25 16:2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