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080|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谈] 河伯归来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6 15: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北方的海 于 2017-10-16 17:37 编辑

小城没有名山大川,只有两条小河穿城而过。小时候家离南河很近,那里便成为夏日的天堂。河水清浅凉爽,只没过膝盖,有小鱼小虾和鹅卵石。那时的孩子实诚啊,怕衣服湿了回家挨骂总是脱光了跳到河里玩,每当河岸上有女孩子经过,就蹲下身“避光”。邻居二强是个坏蔫蛋,常常在我们蹲下时他就高喊:快看啊那边有飞机有大雁有这样那样的稀奇古怪,我们倏地站起身来之后才发现上当,于是边用手挡住私处边追打他。

这样玩终究觉得不过瘾,不能狗刨不能随意扑腾,后来我们就常去下游,那儿有个淘沙的大坑,深得脚够不着底儿。家里人知道之后,下了死命令不许我们去,我奶奶甚至吓唬我:河里有河伯,河伯喜欢吃小孩儿,你要是再去就会被他吃掉。呵,天不怕地不怕的我们难道会怕了这个河大爷么?于是依旧偷偷的去玩。二年级的夏天,二强永远留在了那里。说来也奇怪,从那之后,河水就慢慢变了样子,开始时只是间或有一缕缕的赤橙黄绿流过,再后来是油腻腻的黑水,我们在二强离开的惊吓里,终于知道河伯的可怕,他不但吃了二强,还把我们的天堂搅成一条散发着恶臭的黑魆魆的浊流。

其实当时并不清楚河伯是什么,总之觉得离妖魔鬼怪不远,我奶奶也不用吓唬我了,曾经热闹的河岸,遍布野草垃圾和淤泥,人们避之都唯恐不及。

去年开始,有些部门忙得很,最大的两个动作就是清理河道和落实河长制。

他们如何战天斗地的过程并不知晓,却发现春暖花开的时候,河水泛着清波,儿时的天堂,终于着上了旧时裳,直至前几日,饭后在河边闲逛时,偶遇一个朋友,胳膊上赫然戴着红袖标。我笑问老哥你这是干嘛啊,加入红卫兵了么?他莞尔,告诉我说自己是这条河的河长,负责监督河道和河水污染,每日巡视。。。

生活并不尽善尽美,也曾抱怨也曾责备,以至于忽略了身边许多令人欣喜的变化。想起前些年居住的小区,从不敢开窗,因为附近一个洗浴中心细高的烟囱里终日飘落黑尘,居民联合上访却多次未果,还有初夏时的杨絮,总能准确的钻进鼻孔让人喷嚏连连,可是不经意间,那些烟囱不见了,路边的杨树也都换成了山桃,每年清明前后,十里桃花,赏心悦目。又想起每次洗车时总是生气小子把后座当成垃圾箱,可是却不曾换个角度欣喜他不把垃圾随手扔在车窗外的简单的公义。

去年秋天,在常玩的坛子里,有位版友发了一帖,配有若干中国游客乱丢垃圾的图片,指责国人素质低下,我回复说,站着拍照不如拿起扫把,其警醒或许会比指责更有效,结果引来一场关乎道援天下手援天下的大命题口水战,虽被拍砖,但我仍然认为,与其以卫道的口吻拍照留存发文诘问,不如弯下腰去从我做起,毕竟我们谁都不是救世主,既无本事道援天下,何不放下身段,做些举手之劳的小事,就像这位河长老哥,他并没有传说中河伯的神武和伟岸,可是这清清的河水,还有这水里自由的锦鲤,都会记得他每日的脚步。

河长渐行渐远,红袖标融在夕阳里,化为一股暖意和希望,弥漫。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6 15: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方的海 于 2017-10-16 15:40 编辑

附上一篇旧作,只为说明,我们都在长大。


我拿什么拯救你


沙尘暴。

和儿子回来的时候,下起了小雨,落到身上就是一个个的泥点,小孩子觉得很新鲜,对我说要是下糖多好啊干嘛下泥呀,我问他,如果天天吃糖渴了没有水喝怎么办?他说那就喝酒,我为孩子的想法叹息,更为很多和孩子一样想法的成人悲哀。

一直很喜欢麦克尔·杰克逊的《地球故事》,他那渗入骨髓深处的声音和昏暗凄惨的背景,总能攫住我的心为之紧缩。黢黑的树干冒着劫后的余烟,哀鸿遍野的野牛角仿佛是质问苍天的弯刀弩剑,没有人会想到那杀不完逮不尽的野牛有一天会仅仅成为白人在北美平原上开疆辟壤的最后见证,大工业的机器轰鸣湮灭了它们最后的哀号,当人们身着光鲜的皮装偶尔回眸时才发觉,那震撼心脾的咆哮只剩下了空谷的回音。

有人说工业是自然的杀手,我们已经不记得人类追求文明和进步的旅程中有多少原生态作为前进的代价被扼杀,然而,当大多数民族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在尽力弥补曾经对自然造成的伤害时,我们,却如同一群刚刚睡醒的开拓者一样,睁开惺忪的眼睛,把老板斧狠狠的劈向了这片已经染病的土地,是不是三五千年我们走在文明的前沿已经太累,因而历史才让我们在沉睡百年之后醒来时惊觉人间天上的差异,于是我爱好文明自强好胜的乡亲们便开始了奋起直追的拼搏,发家致富奔小康的梦想指引下,开拓山林,进取财富,用百折不回的斗志为愚公移山精神做了最贴切的诠释,于是树没了,兽跑了,山秃了,河干了......

我常想,我们是不是穷怕了,所以不惜提前预支子孙的财富,我们是不是命不好,所以这片土地总是难逃外敌和子民劫掠的宿命,当有一天这种消耗性的经济增长带来的惩罚降临在后代的身上,我们黄土下的灵魂会否安宁?有个公益广告说:请珍惜每一滴水,不然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若当此时,这世界会否还有一朵积雨云,为我们酝酿那滴悔恨的泪水。

曾一向以自己的抗日情结为荣,但有些时候其实很心虚,日本的森林覆盖率是我们的四倍多,而他们却舍不得砍自己的树做筷子,从中国进口的筷子用完之后回收造出纸浆;1994年广岛亚运会开幕式结束后,5万人的体育场没有一点垃圾,同一天,中国国庆4 5周年,在天安门广场却留下了上百吨的垃圾。前几年去长白山,火车站前有一片美人松林,那挺直婀娜如同女人皮肤一样颜色的树干以及不经修饰仍显高贵的树冠,本该是一处绝美的景观,遗憾的是,却只给路人提供了随意如厕的方便和一个露天的垃圾箱。这是艰苦朴素么?这是民风淳朴么?这是一种意识的缺失!而正因为这种缺失我们已经品尝了自己种下的恶果,依然还记得那一年吉化双苯厂爆炸时的照片,那巨大的黄烟团宛如一棵金秋的胡杨树始终在我的脑海中摇曳不止。松花江,我的母亲河,当你亲手哺育的臣民给你注入了浑浊的毒液时,你是以怎样的坚强蹒跚着前行的步履?污染可以流走可以流到俄罗斯可以流到任何一个地方,中毒的百姓可以治好可以依然无悔的喝你的水吃你的水煮成的饭,但是你一路走来的呻吟要怎样在噩梦中消除?一个外国朋友看到雄伟的地上河时曾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这不是细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的破裂!我的黄河远上白云间,是从什么时候变成华夏民族鲜红的血?是不是我们把丰腴的物质文明交到孩子的手里时,穹庐天地之间已没有一片蓝天?如果那样,我宁可我的后代继承的是一片荒山野岭而不是大厦将倾,哪怕他们茹毛饮血衣不蔽体,但是至少他们还可以呼吸,至少有一片绿荫去休憩。

外甥的课本里一篇叫《燕子专列》的课文,讲的是瑞士北方一个山区为了救助冻僵的燕子从政府到百姓自觉行动最后把燕子装上专列送往南方的感人事件,我记得当时我问孩子,你若是政府官员怎么做,他说凡是救一只燕子我会奖励他们10元钱!当环境意识被捆绑上如此的功利思想并且是存在于孩子的头脑中时,我想哭。

很多人知道任长霞知道罗阳,但是却少有人知道一个叫朱莉娅·希尔的美国女孩, 1997年的冬天,她为了保护一片千年红杉树林战竟然 “树坐”738天。如果说任长霞罗阳的事迹铸就了一座人文道德的丰碑,那么朱莉娅·希尔则用骇人听闻的举动开启了我们头脑中对环境认识的蒙昧,一直以来,我们只忙着教育孩子去修德养善,却忘记告诉他们把善良和呵护给予生存的这个空间,而这种疏忽将是对未来不可饶恕且无法逆转的犯罪,有多少人能够意识到,其实我们缺少的不只是那些英雄,而是朱莉娅·希尔这样唤醒民众的先驱者呢?

雨停了,天空依然阴霾。
儿子问我:为什么天是黄的?
“因为没有太阳。”
“太阳呢?”
“在你手上。”
…………

板凳
发表于 2017-10-16 17:05 | 只看该作者
艾玛,真能写!
如今能坚持写字的人不多了,尤其能写千字更是少之又少了。
地板
发表于 2017-10-16 17:10 | 只看该作者
实话说,这些年玩论坛,眼睛彻底搞坏,不写散文,改写诗歌糊弄自己玩,见到字多的绕道而去。
这会得空,看完了一楼,还真好看呢。
写起儿时故事,总会愉悦自己的。
4
发表于 2017-10-16 17:11 | 只看该作者
赞同你说的说不如干,虽挨了几砖头,是不是觉得更精神了呀。
5
发表于 2017-10-16 17:15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忧国忧民的好同志,这么有思想,有见解的文字必须点赞。
6
发表于 2017-10-16 23:18 | 只看该作者
想起从前慢了。过去的天很蓝,过去的水很清,过去的人很淳朴。。。。。
7
发表于 2017-10-16 23:45 | 只看该作者
据说,人类的完整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环境的完整性,人的健康不是本身没有了疾病这么简单,而是和社会,道德,环境等都有关吧,而我们能做到的,起码可以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北海文章深刻, 这实实在在的关乎我们人类生存质量的问题,,值得深思。     
8
发表于 2017-10-17 00:20 | 只看该作者
你那篇文章昨天发表了。
9
发表于 2017-10-17 00:2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问题很复杂,涉及到社会,道德,伦理,观念,法律等诸多方面。好多东西我们无法改变,莫不如楼主所说,从自身做起,解决一点是一点,减少一点是一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4-27 06:4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