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507|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散文] 年味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6 20: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春去秋来,四季更迭,在平淡如水的日子中,一年又走到腊月了,岁末又至。走在大街上,音像店传来喜庆的贺年歌曲,沿街商铺里,贺年礼品,糖果,红红的中国结,大红灯笼渲染着新年的气氛,年味儿越来越浓了。我站在喧闹的街头,平静地品味着新年特有的味道,走过几十个春秋了,对新年也不会如孩童时代般充满期待了。但新年毕竟是中国最传统最重要的节日,我也不能熟视无睹,为了表示我对这个节日的重视,今天,我就静下心来,简单地介绍介绍,富有我们客家人传统特色的新年习俗。
                                ——题记
  记得小时候,为了迎接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在腊八节过后,父母总是最忙碌的,也源着那些不知道流传了多少代人的规矩章程来办事。在小年后,家里就开始大扫除,当时,我们住的是瓦房,父亲会用梯子爬上屋顶,把猫扒开的瓦片,重新放好,以便年后雨季来临时,房屋不会漏雨。再把房前屋后,里里外外打扫干净,以全新的面貌来迎接新的一年。那时候,生活在农村,家里经济也比较困难的。新年到来时,母亲得想方设法地用很少的钱,置办最必要的年货。当时,交通基本是靠走的,买东西得走路到镇里,然后,用扁担挑着,或是用双手提着东西走路回来,很不方便的。妈妈总是说,春节人来客住的,情愿平时自己节俭点,也一定要买好新年糖果,食物之类来招待客人,所以,得提前买好,要不然,客人来了,再走路到镇上去买就很麻烦了,也很费时间,更显得我们家小气,寒碜了。母亲还有一个不言而喻的潜在意思,就是过春节,准备的东西多点,来年一家人就会丰衣足食的意思。现在,我们幸运地迎来了好时代,新社会走到今天,别说城里了,很多农村地方,到处是商场超市,要买什么,只要有钱,就很容易买到了。童年时,盼着过年,就为那一套新衣,以及平时极少品尝的糖果,现在,糖果的品种越来越多了,其他新年食物也让人眼花缭乱了,可我再也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了。不知道是我的味蕾变了,还是糖果的味道变了,又或是我的心态变了?

  人到中年,越来越喜欢回忆往事。记忆中,童年时除夕的早上,父亲早早起来了,他用糯米粉煮成浆糊,吃过早餐后,他就开始忙着贴春联,贴窗花。我们姐妹们,就跟前跟后,做他的下手,递递工具等。中午,母亲摘来柚子叶,烧一锅开水,把柚子叶揉碎放进水里。蒸汽弥漫时,柚子叶的清香味儿,也氤氲在屋里,沁入心脾的清新,是除夕特有的味儿。母亲舀出一盆水放凉,然后用新的毛巾,把家里安放的神像与香炉等器具擦洗干净,再放回原位。下午,我们必须要用母亲煮的柚子叶水洗头洗澡,穿上新衣服,寓意是清除污垢,除旧迎新。这个习惯现在还用的,只是现在都用热水器,我就把柚子叶揉碎放在盆上,象征性地洗洗脸就算了。我还是特别喜欢柚子叶煮水那种淡淡清香的,不仅仅是掺杂了童年的味道,而是用这水洗澡后,浑身感觉清新无比,比名贵香水还好闻呢。到了晚上,吃团圆饭时,餐桌上的肉类非常丰盛,这在小时候那个物质缺乏的年代,除夕的晚餐绝对是一家人大快朵颐的时候。母亲一定会做一条鱼的,寓意是年年有余,为来年取个好意头吧。晚饭后,长辈们就会给我们发红包,我们一群小伙伴们,就到处去串门,整个村子就热闹起来了。到了零时,我们就会各自回家,与父母一起放鞭炮迎接新年财神,忙完后,再去睡觉休息。

  大年初一,这是春节的第一天,孩子们起床后,看见长辈要问新年好。母亲要准备茶点了,摆起案头,点起清香,先给祖先奉新年茶。然后,家里当媳妇的要给公公婆婆奉茶,老人喝了茶后,要把提前准备好的一个红包发给自己的媳妇儿。今天是大日子,也是母亲最清闲的一天了,除了做饭吃,什么事都不能干的。地板脏了也不能扫,也不能倒垃圾的。寓意没什么特别,就是说一年到头都在干这些家务事,新年的第一天,就歇着吧,也不能去给亲戚拜年的。这一天对于习惯了忙碌的农村人而言,是非常休闲的,喜欢清静的妇女们就与邻居一起,喝茶嗑瓜子,聊天打牌等等。爱热闹的孩子们,就成群结队地踊到祠堂里,因为今天,村里的青年才俊都聚在一起,去祠堂参神的。所谓参神,就是舞着醒狮,敲锣打鼓,放着鞭炮,一群人簇拥着醒狮,一路舞一路跪拜着进祠堂。祠堂是古色古香的三进厅,青砖绿墙,琉璃飞檐,配着五彩斑斓的壁画,富丽而庄严。墙壁有主厅,次厅,还有客家人祠堂特有的天井。天井是四方形的,客家人有个说法,就是以水为财。祠堂的布局,也注重这点,主厅次厅的门口,都向着天井的,下雨时,四方屋檐的雨水就会滴落在天井里,四方代表东南西北,寓意四门归井,四水归一,意思就是说把东南西北的财源聚在一起。祠堂的主厅供奉着祖先灵位,点燃着清香蜡烛,醒狮在祠堂里前后左右跪拜后,就在正面的祖先灵前三叩九拜。然后,慢慢地舞着醒狮,带着队伍倒退着出祠堂,倒退的过程,也是一步三跪拜,意思不言而喻了,就是尊重祖先,不能背对着先人。

  年初二是开年的日子,一年从这天正式开始了,记忆中,父母总是在凌晨三四点就起床忙活了。起床后开门第一件事,就是点燃两发鞭炮,寓意是开门见红,今年的日子,必定能红红火火。然后,把鸡鹅杀好,整个放在开水里煮熟。在天蒙蒙亮时,就虔诚地提着三牲酒品,恭恭敬敬地到祠堂拜祖先。当时,村民们都是争先恐后去拜神的,用客家人的话来说,就是先到先得,先拜先发。于是,到了凌晨时分,村民就陆续起床开门放鞭炮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在村子里震耳欲聋,好不热闹哟。在天还没有完全亮起来时,祠堂里就烛火通明,清香缭绕,村民们互相打着招呼,笑逐颜开地问着彼此新年快乐,一派瑞气祥和的节日气氛,迎来了开年灿烂的红太阳。当然了,拜神只是一个传统的仪式,或者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来解释,只是个迷信的说法而已,可在当时那个特殊的年代,人们是需要依靠坚定的信仰,来支撑饱满的精神生活的。或许拜与不拜,并不能改变什么,但这正是昭示了农村人纯朴的情感依托,与对未来生活美好的追求与无限的向往。神佛在心中,心诚则安宁,这样的精神信仰,于当时那个大部分靠土地刨日子的时代,靠天吃饭,旱怕涝忧的村民而言,是心灵空间的拓宽与扩展,是精神信念的点燃与坚守。特殊的时代,造就了特殊的民众特色,凡人者,信则有,不信则无,凡信者,则心诚也。

  年初三,开始走亲戚礼尚往来的拜年了,在拜年上也是很有讲究的,先长辈再到平辈。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尽可能所有的亲戚都走一趟。平时大家都忙于生计,为生活东奔西走,各忙各的,新年难得团聚在一起。如果你不来我不往,就再浓的亲情也会淡了,再厚的情谊也会疏离了。还有,值得特别说明的是,在这一天,什么朋友亲戚家都可以去,但是,不能回娘家。据说这天回娘家,会让娘家流年不利的。也许这也是迷信的说法,但对这事儿,可以不信,但应该怀有一颗敬畏之心,能避免则避免。初四以后的日子,也无限制了。随心所喜地继续着还算是新年的日子。到了初五六,记得小时候还有这样一个说法,就是:年初五六,有酒无肉,年初七八,拜年挨骂。意思就是说,到了年初五六,基本上家家都回到正常生活了,吃平时的饭菜,有酒无肉了。如果你到了年初七八再去给亲戚拜年,就会惹来他们的责骂了。因为那个时代,农村家庭普遍经济困难,物质匮乏,到了年初七八,家里都没有好菜好酒来招呼你了,你的到来,会让他们陷入一种难为情,又无奈的尴尬境地,所以戏说成挨骂了。

  到了年初十,是客家人流行已久的传统节日,灯{丁}日。家里在过去一年里,新添了男丁的村民,需要在这天,扎个五彩斑斓的花灯,挂在祠堂,以表示感谢祖先的托福之意。然后要相约组成花灯队,到新婚不久,还没有生育孩子的新媳妇家庭去闹花灯。所谓的闹花灯,在我们这已经有四百多年历史了,最初是流行于我市英德县沙口镇的民间舞蹈。闹花灯从中原地区传入,沙口镇的清溪,红峰等村庄均有此习俗。其中以清溪村为主。客家话“灯”与“丁”同音,每逢年初十,闹花灯的花灯队,从黄昏开始出发,一路上敲锣打鼓,鞭炮隆隆,穿街过巷。每到一家,便会高声叫喊:“送灯{丁}来了,送灯{丁}来了,快来接灯啦,快来接灯啦……”寓意是,送灯{丁}进这个家庭,今年内要添男丁了,所以这个活动,很受村民们的欢迎。无论跑到哪家,主人家都会烧鞭炮,热情地来迎接花灯队的,然后,随喜抓一把糖果,封个红包利是,给领队的头儿。到了半夜子时,闹花灯的队伍算是结束了,大伙儿把红包里的利是钱拿出来,无论多少,都悉数交给村长,纳入村里的总帐收入。等到村里需要花钱时,就拿出来用,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了。

  春节的最后一个重要日子,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了.在元宵节,我们客家人不但要吃汤圆,还有表演凤舞与春牛舞的习惯。所谓凤舞,又名双凤舞,流行于我市城区与市郊,因为清远市{简称“清城”,又名曰“凤城”},每逢元宵佳节,均有凤舞表演。凤舞表演主要以道具为主,用打击乐伴奏,加唢呐{代替牧童土笛}吹奏引子及过门。打击乐起着烘托渲染的作用,使整场面气氛颇为抒情,欢快,热烈。春牛舞最初是随着中原文化的南移而传入广东各个区域的,并广泛流传。舞“春牛”在每年元宵节进行,表达了人们对“春”的期望和祝愿。农民耕田种地,是离不开牛的,而元宵节过后,就要开始田间劳动了。春牛舞的寓意是,祈求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它最大的特点是生活气息浓厚,动作简单,多为生活动作以及牛的习性的模拟,生动自然。表演者打扮成牛的模样,从事农事活动的场面形象逼真,基本上是农村真实生活的再现。演员随着锣鼓,音乐的节奏走“圆场步”,“小碎步”,和“十字步”,很容易掌握和运用。每到元宵节这一天,舞春牛的队伍,在白天敲锣打鼓,舞着春牛到附近关系较好的村子拜年,先在村里的大地坪集中表演,然后到每家每户拜年贺岁。一般而言,客家人热情,注重礼尚往来,所以各村均有舞春牛队,互相往来拜年贺元宵,所以,这一天,各个乡镇村落都有舞春牛队沿途活动,非常热闹的。

  现在,这些本应该很熟悉的家乡风俗,传承已久的传统文化,已被新世纪的人遗忘了。很多只能留在童年的记忆里,难得一见,过年也删了很多繁文辱节,一切从简了。腾飞的发展,经济的开发,让陪我走过童年岁月的老家变得村非村,城非城的。而我却是一个非常怀旧的人,在人生匆匆流去的四季里,一直在刻意的保留着,那一片远去的记忆。花开花谢,轮回交替,又一个新春佳节来临了,又一片沉睡的记忆复苏了。

文字:夜雨
2015年2月3日

评分

参与人数 1草币 +60 收起 理由
轻轻、 + 60 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15-2-6 20:41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年代表着团聚幸福开心快乐,那还是过年吧。
板凳
发表于 2015-2-6 20:47 | 只看该作者
打开论坛,无意间竟看见了一泓夜雨。不知道能不能抢个沙发和雨儿叙话?
地板
发表于 2015-2-6 20:47 | 只看该作者
打开论坛,无意间竟看见了一泓夜雨。不知道能不能抢个沙发和雨儿叙话?
4
发表于 2015-2-6 20:50 | 只看该作者
年味真的是一年一年远去了。
很多习俗也渐渐被淡忘。
那些泊的的节日却过得越来越热闹。
5
发表于 2015-2-6 20:51 | 只看该作者
看来只能坐地板听雨,唠往事。地板好,踏实,坐听雨儿从小年一直聊到元宵节。
6
发表于 2015-2-6 21:05 | 只看该作者
曾经年味儿浓浓的春节,如今都过的没滋没味的
7
发表于 2015-2-6 22:33 | 只看该作者
先占个位子
回头细细读品妹妹的年味儿
8
发表于 2015-2-6 22:33 | 只看该作者
好像没法撒米米
欠着妹妹
9
 楼主| 发表于 2015-2-6 23:50 | 只看该作者
荷锄醉风 发表于 2015-2-6 20: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打开论坛,无意间竟看见了一泓夜雨。不知道能不能抢个沙发和雨儿叙话?

请问你是哪位老朋友了,换了名字,我就糊涂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5-17 10:5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