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0-10-15 14:20 编辑
一、佳大美丽 校园锦绣
1、咏文华苑"砥砺"石(二首)(作于2004年9月10日 2015年9月10日修改)
其一
碧石钟灵年数亿,深山毓秀出珍奇。
文华苑内雄姿展,警示斯人砥砺驰。
其二
佳大校园奇石立,文华苑内展雄风。
上镌砥砺深含义,劝勉修身有始终。
注:(1)砥砺: 在佳木斯大学校园内的草坪中央置一巨型卵石,此石重达数十吨; 上镌刻着“砥砺”二大字,。砥砺, 磨炼. 砥, 细的磨刀石(砥石). 砺 , 磨刀石(粗石); 磨(刀). 还在另侧刻有: 《山海经·西山经》: “崦嵫之山, 苕(若)水出焉, 其中多砥砺.” 郭瑾注: “磨石也. 精为砥, 粗为砺.” 引申为磨厉. 《墨子·节葬》: “此皆砥砺其卒伍.” 《后汉书·冯衍传》: “镆抚吏士, 砥砺其节.”亦作砥厉. 《礼记·儒行》: 亦作“砺砥.” “砥厉庶隅.”
(2)钟灵: 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的.(3)璞玉浑金: 璞玉, 没有经过琢磨的玉; 浑金, 没有经过提炼的金. 比喻天然美质, 未加修饰. 也说浑金璞玉. (4)教化: 教育感化. (5)焉: 哪里; 怎幺(多用于反问). (6)珠玑: 珠子.
《咏“砥砺”石》(修改稿)(2008年6月10日)
碧石毓秀透灵气,璞玉浑金堪称奇。
教化启迪寓意深,不经砥砺焉珠玑?
2、无题
杏坛耕耘四十春,教书育人怀胸中。
平平淡淡业疏精,默默无闻殊平庸。
做人做事重在诚,无私奉献方为真。
回首往事心无愧,堂堂正正是男人!
3、七律·文华苑(2008年6月7日)
佳大校园新景添,弘扬传统《文华苑》。碑石林立堪雄伟,诗赋丛生殊美观。
荟萃国学无不写,珍藏名著数千篇。 启迪学子常勤勉,感悟书生重任肩。
4、 赞过街塔桥 (2004年10月3日)
跨街高架桥是佳大的一标志性建筑物,在国内也是不多见的。
一桥飞架贯西东,四足①协力目标同。
气势宏伟一风景,九载春秋映日红。
〖注释〗 ① 四足:“过街塔桥”是由顶端相接的四个A形的巨大支架为臂,挺举着东西横贯的两平行的桥面,可供东西往来的行人通行。桥下南北畅通无阻、东西也可通行“四足”喻意“四校合一”(现在不止四校!)。该桥在国内是首屈一指的建筑物,其造型别致、气势宏伟,型似金字塔,故名“过街塔桥”。它的建成给佳木斯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5、大学城赞
纵览今日大学城,楼宇栉比一幢幢。
四校合一铸辉煌,莘莘学子成栋梁。
6、赞新建图书馆 (2005年11月22日)
型似雄鹰欲飞天,馆藏图书万千卷。管理检索网络化,设施一流无可攀。
宽敞明亮阅览室,中外书刊一应全。诸位读者依尔需,查询借阅皆方便。
【注】 新建成图书馆2004年5月24日开工,2005年12月1日竣工并举行落成典礼. 建筑面积: 36582平方米(另外旧馆有2450多平方米)。造型别致, 俯瞰为X型, 喻意为“信息”, 两侧犹如打开的书本是一现代化的图书馆. 由著名书法家舒同题写馆名.
7、松林赞 (2005年11月26日)
大学校园育松林,枝繁叶茂郁葱葱。不畏严寒与酷暑,挺拔高耸特精神。
岁寒三友竹梅松,竹心梅香松品行。做人莫为墙头草,德高望重乃根本。
8、《佳大精神永铭心—赠言送别2006届毕业生诸君》
莘莘学子汇佳城, 四度春秋力奋进. 佳大砥砺成精英, 社会重任当担承.
尚德慎行记心中,博学广识做贤能。济世扶危献爱心,兴邦利国益人民。
励志读书须坚定,笃学不倦要韧性。睿思熟虑好学风,求新追时精益精。
勿忘母校哺育情,佳大精神永铭心。今朝一别各西东,功绩卓著再相逢。
【注】佳大校训: “尚德、博学、济世、兴邦”; 佳大学风: “励志、笃学、睿思、求新”
9、如梦令·更上一层楼(2005年12月6日)
团结厉兵秣马,共创佳大佳话。众志似铁打,困难何须惧怕。佳大,佳大,浓墨重彩绘画!
10、广场鸽随想 (2005年11月11日)
橄榄鸽子喻和平,和谐世界之象征。战火硝烟何时休?地球村人恨战争。
人类社会发展中,战争和平相伴存。中国声音传环宇,持久和平共繁荣。
11、天文观测馆 (2005年11月7日)
佳大自建天文馆,此举师生皆称赞。为了科普益学子,不惜耗资逾百万。
设施齐备呈尖端,遥望太空不费难。观测天象真方便,浩瀚苍穹尽一览。[任尔览]
12、敬瞻陶行知塑像有感
〔《敬陶行知》(嵌字诗) —和孟 礁《贺陶行知》〕 (2005年7月25日)
被毛泽东同志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他一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 为人民教育事业呕心沥血, 鞠躬尽瘁. 2005年7月25日是陶公逝世59周年祭祀日, 吾特地瞻仰了大学校园的陶行知塑像, 并作此句以祭之. 我们要像他那样“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学师爱师, 继承先生遗志,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 为科教兴国, 振兴佳大、建设佳大做出贡献!
陶冶情操葆青春,公而忘私实可论。
行为典范人皆敬,知书达理文明人。
致力教育于一生,谆谆教诲须铭心。
师者千教教求真,学子当学做真人。
〖附 录〗 孟 礁《贺陶行知》(《佳木斯大学报》) 总第122期 2005年7月5日)
万紫千红方为春,读书破万何足论。
华夏儿女多壮志,陶公笑有后来人。
〖注 释〗⑴ 陶行知: 陶行知(1891—1946年)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原名文 睿, 又名知行, 安徽歙县人. 幼年家境贫寒, 勤敏好学. 1914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 获文科硕士学位. 1917年回国从事高等师范教育, 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科主任. 1921年任《新教育》杂志主编, 发起组织《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推行平民教育. 1926年倡导乡村教育运动. 1927年创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 1932年创办生活教育社及山海工学团, 倡导普及教育运动. “一二·九”运动后, 积极宣传抗日, 参加民主运动. 1935年提倡国难教育、战时教育, 投身抗日民主教育. 1939年抗日战争时期在四川重庆创办育才学校, 1946年创办社会大学, 培养了不少革命人才. 他是一位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 1946年7月25日病逝于上海.陶行知早年信奉阳明学,故改名知行.后认识到“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故又改名行知.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实践的核心是生活即教育理论. 他始终从中国人民的立场出发, 充满着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心愿. 通过他自身的教育实践而逐渐形成他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的.
在教育对象上, 陶行知“力求劳苦阶级有机会受教育.” 主张“文化为公”、“教育为公”, 反对洋化教育, 反对传统教育.
在教育思想上, 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生活教育”理论. 他认为“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 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 并认为“大众是文化的创造者”, 所以文化应归于人民, 教育应由人民自己来办. “生活教育”的另一特点是要求生活与教育一致.
“教学做合一”是“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强调“教学做是一件事, 不是三件事”, 强调“要在做上教, 在做上学”. 这一理论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为改造中国的教育创建人民的新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他并不否认间接知识的重要, 他说:“《墨辨》提出三种知识: 一是亲知; 二是闻知; 三是说知. 我们拿行是知之始来说明知识之来源, 并不是否认闻知和说知, 乃承认亲知为一切知识之根本. 闻知与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面方能发生效力. ”(《陶行知论文选集》)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他一生为人民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真实写照. 我们应学习他的崇高品德, 象他那样“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学师爱师,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 为科教兴国做出贡献. 毛泽东同志特为陶行知题词:“伟大的人教育家陶行知”.
主要著作有: 《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陶行知论文选集》等.
⑵ 陶冶: 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 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⑶ 典范: 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⑷ 知书达理: 有知识、懂礼貌. 指人有文化教养. 也说知书识礼.
13、主楼广场灯礼赞 (2005年7月1日)
巍巍灯柱凌云霄,欲与天公一比高。
光芒四射勤奉献,不管风雪和雨浇。
〖注释〗 ⑴ 巍巍(wēi):形容山或建筑物的高大雄伟。
14、 咏喷泉 (2005年8月13日)
国际饭店广场前,喷泉如注若天然.。
阳光照耀似霓虹,绚丽夺目惹留连。
15、钟楼赞 (2005年8月6日)
巍巍钟楼洪声响,音韵悠扬播四方。
整点报时无差错,冀君惜时恋年光。
〖注 释〗 ⑴ 巍巍(wēi):形容山或建筑物的高大雄伟。⑵ 音韵:指和谐的声音。⑶ 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而和谐。 ⑷ 冀:希望;希图。 ⑸ 年光:年华;时光。
16、赞新建图书馆 (2005年11月22日)
型似雄鹰欲飞天,馆藏图书万千卷。管理检索网络化,设施一流无可攀。
宽敞明亮阅览室,中外书刊一应全。诸位读者依尔需,查询借阅皆方便。
『注 释』 ① 新建图书馆:2004年5月24日开工,2005年12月1日竣工;建筑面积:36582平方米(另外旧馆有2450多平方米);造 型:俯瞰为X型,喻意为“信息”,两侧犹如打开的书本;藏书量:298万册;报 纸:40多种;现 刊:1640多种。
17、 拜谒华佗塑像有感 (2005年11月11日)
神医华佗医术高,尤以外科最精要。
淡泊功名厌做官,不事权贵难(nàn)侍曹。
18、西南岗今昔(二首)
其一 昔日农机校 (作于1964年10月)
独立佳城西南岗,红白二楼并平房。
虽然校舍嫌缺少,倒是读书好地方。
其二 今日大学城 (2004年6月7日)
纵览今日西南岗,楼宇栉比一幢幢。
四校合一铸辉煌,莘莘学子成栋梁。
〖注释〗 ⑴ 农机校: 即佳木斯农业机械制造学校,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机械工业部。其前身是佳木斯农业机械化学校,建立于1958年。该校于1960年被中央接收,校名定为“佳木斯农业机械制造学校”, 简称“农机校”。⑵ 栉(zhì)比:①栉, 梳子、篦子等梳头用具; ②梳, 栉比, 像梳子齿那样密密地排列着。⑶ 四校合一:指“佳木斯工学院”、“佳木斯医学院”、“佳木斯师范专科学校”、原“佳木斯大学” 四所院校经国家教委批准于1996年合并为一所学校,并命名为“佳木斯大学”。后又陆续将“佳木斯粮食干校”、“佳木斯冶金学校”、“佳木斯警官学校”、“富锦师范学校”等收归佳木斯大学。
19、 主楼广场鸽联想 (2005年11月11日)
橄榄鸽子喻和平,和谐世界之象征。战火消烟何时休?地球村人恨战争。
人类社会发展中,战争和平相伴存。中国声音传全球,持久和平共繁荣。
20、 校园松林赞 (2005年11月26日)
大学校园育松林,枝繁叶茂郁葱葱。不畏严寒与酷暑,挺拔高耸特精神。
岁寒三友竹梅松,竹心梅香松品行。做人莫为墙头草,德高望重最可敬。
21、登教学实验楼 (四 首) (2005年11月15日)
余自2005年10月15日始,有登楼之兴趣,目标锁定“教学实验楼”。 至今,每天必登一来回(适当时候可增至两来回或以上), 自感其益无穷。边登边思,遂成数句,祈诸位见教。同时,也至盼有同好者参与此举,您不妨也试一试。
登 楼 (其一)(2005年10月18日)
教学实验楼高耸,佳大危楼它称雄。单程二百一六阶, 快上不到两分钟。
一步一阶往上登,如攀高峰在于恒。不畏艰难与劳累, 风光无限乃峰顶。
登 楼 (其二) (2005年10月25日)
登楼难来登楼难,一步更比一步艰。
坚持经常来锻炼,其中好处无须言。
登 楼 (其三) (2005年11月3日登楼中偶成)
登楼不畏高,越高越觉妙。
坚持天天登,体健心情好。
登 楼 (其四) (2005年11月11日)
二一六阶一单程,往上登时仅两分。
日复一日不停登,轻松自在如履平。
22、解剖学馆
——向为医学捐献遗体者致敬 (2005年11月12日)
解读生命在于懂,剖析人生乐无穷。学海无涯苦作舟,馆舍肃穆人起敬。
逝而不已献爱心,虽死犹生后人颂。人体奥秘可探明。全赖诸灵遗体功。
23、《佳大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有感 (2005年11月16日)
文化交流中心楼,综合服务尽皆有。 国际饭店设其中,内外宾客出入稠。
佳城独有四星级, 国内外亦有名气。中外友人须入住,各档客房一应齐。
国际学术会议多,各科才俊论其果。以科促教是方向,教学科研绽花朵。
十年树木百年人,廿一世纪要求新。科教兴国乃根本,高等学校打冲锋。
24、赞佳大食堂 (2005年11月22日)
佳大餐饮各食堂,饭菜可口喷喷香。 品种齐全花样多,吃上一回您还想。
主食种类听端详,全面介绍得半晌。馒头包子水煎包,抻面花卷炒饭香。
煎饼锅烙油酥饼,千层饼儿闪闪亮。饺子面条和糖包,如此等等等你尝。
副食种类更是多,这里不必来多说。煎炸熘炒烤炖烧,各色烹饪一应做。
中国菜系为主牌,川鲁粤陕东北风。酸甜咸辣口味全,东西南北皆适应。
少数民族和外藉,按您口味做出来。回族师生莫要愁,牛羊肉做各种菜。
西式菜点韩日风,外藉师生喜心头。众口难调言可休,佳大食堂调众口。
饭菜销售网络化,不用现金用磁卡。一卡在手真方便,吃遍佳大随便花。
食堂走上社会化,自负盈亏利不大。成本核算加微利,让利师生无不夸。
货真价实讲诚信,质量保证放心用。食品卫生更注重,保证餐者不闹病。
一心一意为师生,服务教学做后盾。佳大食堂名副实,省府褒奖榜有名。
25、 佳大附中好 (2005年 仲春)
佳大附中条件好,楼宇宽敞环境妙。设施齐全堪一流,教学质量保证高。
师资力量实雄厚,两考成绩列前茅。汝若不信吾所言,到校一瞧便知晓。
26、无 题
杏坛耕耘四十春,教书育人怀胸中。平平淡淡业疏精,默默无闻殊平庸。
做人做事重在诚,无私奉献方为真。回首往事心无愧,堂堂正正是男人!
27、《渔家傲·佳大教学评估获佳绩》(2006年 孟春)
佳大评估获优胜,师生员工齐欢庆。奋发图强更有劲, 重任继,励志图强再挺进!
合校九年创奇迹,成绩裴然当可喜。佳大精神勿忘记,众努力,步步登攀逾峰脊!
28、参观《校史展览馆》有感 (2005年11月24日)
硝烟弥漫中诞生,延安精神哺育成。北大荒人豪爽劲,早已溶入血液中。
根植沃土茁壮长,栉风沐雨更坚强。培养学子卅七万,各条战线挑重担。
改革大潮我崛起,教育改革逞生机。四校合一力量大,如虎添翼跨步急。
合校九年三大步,合校合心展坦途。抓住机遇扩规模,成绩裴然皆瞩目。
教学评估是契机,提高质量做主题。快速发展不停步,综合教育担当起。
校长寄语托深情,再接再厉齐奋进。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师生员工齐砥砺,优良传统共传承。精诚团结一条心,佳大明天火样红。
万乘之国惊宇殊
长治久安民之福,国兴昌盛启新途。
龙的传人共劢搏,万乘之国惊宇殊。
公而忘私重民生
公而忘私重民生,温良恭俭让众崇。
家国忧患常怀胸,宝塔高耸延安风。
庆祝中国共产党88诞辰
八十八载党指航,前赴后继救国殇。
烈士回眸应笑慰,中华跻身立东方。
改革开放结硕果,与时俱进谱新章。
展望未来新世纪,全民小康奔大康。
七 一 颂
嘉兴湖上灯壹盏,前赴后继世代传,
乘风破浪永向前,光芒四射照人间。
克敌制胜打江山,穷苦大众把身翻,
改革开放谋发展,兴国富民奔小康。
散文诗:七一颂歌
沐浴七月金色的阳光,
踏着七月欢快的节拍,
奏起七月壮美的旋律,
高唱七月响亮的颂歌——
那金光闪闪的1921,
已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荣史册;
在7月1日这经典的日子,
我点燃88支蜡烛——
庆祝党的生日快乐!
88年前流火的七月,
南湖船头上的那盏明灯,
犹如天际升起的朝阳,
照亮了黑暗中的中国。
从此,
这片满目疮痍的华夏大地,
被那如星的灯火,
点燃得光芒四射——
秋收暴动的长缨
浸染了满山未红的秋叶;
八一起义的枪声
唱响在军阀没落的城堞;
井冈山头的号角
吹奏着飞将军从天而降;
万里长征的战歌
湮灭了敌军的围追堵截;
遵义会议的上空,
树立起继续革命的旗帜;
中华民族的尊严
在日寇的投降书上耸立;
蒋家王朝的城廓
在隆隆炮声中灰飞烟灭;
人民用铁锤镰刀
缔造了一个崭新的中国;
“改革开放”的浪潮;
迎来新纪元的曙光;
一曲春天的故事啊
唱响了新时代的岁月;
“三个代表”的巨笔
描绘了新世纪蓝图;
新一代领导人谱写了一曲
富民强国的赞歌……
87年的风雨历程,
88年的辉煌岁月;
88年的历尽沧桑,
88年的不倦求索;
88年铸就了一座历史永恒的丰碑,88年崛起了一个光辉灿烂的中国!
“七一”颂歌
这是一个闪光而神圣的日子——
在历史的扉页,
书写壮丽的灵魂;
在精美的画卷,
展现镏金的岁月;
让记忆的封面,
迸射绚烂的光芒;
让鲜艳的党旗,
辉映壮丽的山河……
“七一”,
这是一曲高亢而不朽的礼赞——
包含着开天辟地的声音,
蕴藏着波澜壮阔的力量,
诞生着前所未有的奇迹,
装扮着繁荣富强的祖国。
七月的天空——
一面火红的旗帜,
指引着中国科学发展的道路;
一点燎原的星火,
照亮了人民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种崇高的信仰,
构建着现代文明和谐的社会;
一种坚定的信念,
激励着我们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
而团结战斗、奋力拼搏!
灿烂的朝霞染红了七月,
金色的阳光洒满了七月,
强劲的东风擦亮了七月,
丰硕的果实缀满了七月,
沉甸甸的稻香陶醉了七月,
亮闪闪的钢花壮美了七月。
在红色的七月,
我们用深情的笔墨,
书写对祖国的热爱;
在金色的七月,
我们用优美的旋律,
谱写对党旗的颂歌;
在希望的田野,
我们用热血和汗水
播撒开创未来的种子;
在闪光的征程,
我们用壮志与豪情,
收获那金灿灿的硕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