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雪夜听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说] 神灵遍布的夜晚

   关闭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1 12: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雪夜听风 于 2013-10-11 16:56 编辑

   水边的磨坊,如同一座骨质疏松的梦境,耸立在碧蓝的海子畔。
   从高处的流水通过枧槽将源源不断的溪流送到巨大的木轮上,冲击着木轮转动,木轮又带动着上面的磨坊内的石磨转动。在收获青稞、玉米的时节,经过秋天的日晒之后,这些晒干的农作物就是被这轰隆转动的磨子加工成了青稞面、玉米面。
   我一直放不下夜晚所见到的情形。
   于是,我就在白天,沿着枫叶飘红的小径,想去那座年久失修的磨坊里去探究一番,看看能够发现一点什么蛛丝马迹。我站在一处高坡,先是从外观上观察着这座破旧的磨坊。在心里油然升起一种敬畏感。就像茨仁多吉老人讲的;好日子不多。
   在这个遥远的村庄,收获的好坏全凭老天的恩赐。如果遇上风调雨顺的年景,收成就好一些,如果是遇上冰雹、干旱以及暴雨等等恶劣气候降临的年景,一年的收成就成问题了。
   尽管在森林之外有着许多大小不规则的坡地,但是,这些土地却并不肥沃。虽然到处是水,然后,灌溉却并不方便。需要引水,需要花费很大的气力才能将海子或者是山间的溪流引到坡地内。
   有时,我就在想生活才是真正的老师。
   不深入偏远,坐在家中,任凭你是如何天才的作家,你是绝对想像不出在这个遥远的地方,人们为了土地上那点可怜的产出,付出了怎样的辛劳和代价!
   所以,从这点而言,我要感谢生活,感谢在这遥远的村庄里,让我开始体验着别样的人生。

   那座磨坊至少有着百年的历史。完全是木质结构,分上下两层,几根粗大的木桩支撑着第二层的斜面木屋,在这几根水中的木桩之间,平放着一只巨大的木轮,那木轮是当年的能工巧匠们用高大而笔直的树干剖开,刨成一张张规则的叶片,完全没有使用什么铁钉之类,而是采取穿斗的工艺。然后,一根被冲击着光滑的圆木,如同传动轴的作用,从二层铺着的木板底部跟现两块汽车轮大小的石磨穿心连接,枧槽的出口安装着一个木质的机关,在需要使用磨坊时,只需打开机关,巨大的流水就会冲击着楼角的木轮转动,发出流水的轰响。如果不需要使用磨坊时,通过这个机关,将高处源源流来的水直接排放入海子里。
   磨坊并没有使用瓦之类的。而是称之为“塔板房”。即完全是用刀斧将粗大的原木劈开成一张张的木片,重着摞着规则地安放在房顶上,然后,又找来大大小小的鹅卵石整齐地压在这些木片上,以防刮风。在下雨的时节,雨水就会沿着斜逸于屋顶的木片滑落,形成一道道的水帘,将整个磨坊包围在雨水的瀑布之中,这些雨水闪烁着迷人的光芒,磨坊不仅有着生活的实际功能,同时,又是青藏高原农区一道靓丽的风景。

  现在我下了坡,走在磨坊搭着两张木板上。
  木板既是桥,也是直接通往二楼磨坊内的唯一通道。
  我有点小小的遗憾就是没有像当地人那样背上一只背篓,里边装满着青稞,可以更加真实地体验背着几十斤重的粮食,去加工成精细的面粉究竟是什么感觉。或者,像每天清晨当地年轻的姑娘们,背着木桶走在轻轻摇晃的木桥上,到海子边用铜瓢舀水。
  我沿着斜搭在通往磨坊的两块木板上,来到了磨坊的门口,推开门,那门便发出吱呀的声音,立即就能嗅到年久的那种腐朽而甘甜的味道。那是青稞、玉米在这幽暗的房间内长期发酵与海子边每天上升飘逸的清新空气相混杂的气息。那是年迈的阿依们(祖母)手抚弄青稞就像抚弄自己的孩子一样的虔诚,伴随着她们辛勤的汗水的味道。那是厮守着自己的泥土,依着自己民族坚定的信仰与传承的味道。
  我推开门,磨坊内显得非常幽暗,我用一根小木棒支撑,又推开木窗,顿时,外面的阳光亮起了光柱投射到了磨坊内,我还看见从房顶稀漏下来的光线,笔直地照射到房内的角落。
  磨子是青石雕凿而成。
  线条古拙而优美,即使是实用功能的水冲石磨,当年的匠人们也不敢怠慢,横的竖的,那一錾一凿的痕迹之中,无不透露出匠人们的敬畏之心。仅凭这一点,我就不得不佩服那时的前人做事认真和较真儿。
  殊不知,这正是我们这个浮燥的当下,最缺乏的东西啊!
  借着磨坊外面照射进来的秋日阳光,我看到低矮的房梁上悬吊着一根大指粗细的麻绳。在我左手边的木架上,堆放着一件年代久远的妇女衣裙,上边积满了灰尘。
  关于这座磨坊曾经吊死过一个姑娘的说法看来是成立的。
  我正打算继续寻找着其它的物证,突然背后刮起了一起阴风,扯着旋儿,从我的身后包裹着杂乱的秋叶和尘埃,然后沿着房顶稀漏的缝隙飘向了外面的海子和森林。
  我望着打着旋儿,被风扯向外面的杂草枯叶,仿佛看到在旋转的风中,出现了一个位妙龄少女的身影,她的身影就像沙状的飘旋,随时在风停住时,就会随着那旋起的杂草枯叶而坠落,消失得无影无踪。
  或许这个世界就是由类似的虚幻构成。
  就像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总是错把这种人生的虚幻当成了成功的花环,以为自己真的就是什么成功的人士一样。
  接着,我又嗅到了牛奶的味道。
  是带着那种久远而膻腥的牛奶的味道。曾经在什么书本上读到,在高原人们把灵魂用牛奶来形容,说灵魂就是跟像牛奶一样的东西给喂养着。
  而我在那时那刻却更加愿意相信,那就是这个半夜出来跟我们玩捉迷藏的妙龄少女的味道。是啊,尽管岁月悠悠,日月轮回。我觉得就像许多在藏地至今都无法获得合理解释的现象一样。譬如说,人死后到底有没有灵魂?灵魂又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示在我们凡夫俗子的肉眼面前?
  有人曾经这样形容说:灵魂如风。
  那么,风是肉眼极难看见却是通过树叶、水波、飘扬等等而能够感知的。
  所以,相信了风的存在,也未必就没有灵魂的存在?
  灵魂是什么东西呢。灵魂是使我们心安的东西。
  对啊,心安。为什么许多人在所谓日子好起来之后,反而不能得到心安了呢?
  心安又跟情感,跟归宿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我从这处旧磨坊内出来,秋天的阳光刺得眼睛有些睁不开。
  从五月到九月,我一直在寻找着答案。连小张也不知道我的心里究竟是在想些什么。小张呢,在八月跟一个省旅行社的导游搞上了,俩人正在热火朝天地恋爱。
  小张的爱情在我看来是极具形式美感的那种爱情。虽然最终的结果,大都是以不了了之告终。而且,小张这小子真是艳福不浅的主儿,跟他谈恋爱的女孩子是一个比一个漂亮,一个比一个花枝招展。
  小张呢,也似乎非常享受这种有始无终的过程。
   到底是年轻人呀,有得是时间和精力本钱。
   遭殃的不仅是我睡不好觉了,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那该死的不隔音的隔壁就会传来床板被压得吱呀的声音,还有就是那女孩子放肆的叫声,特别是临近森林边的小木屋的夜晚,寂静极了。空气中也仿佛安装了扩音器般放大而清晰,即使是在我熟睡之后,也会被他们那种极具形式美的爱情给折腾。
   还是跑到消防队那边吧。
   阿珍喜欢在晚上饭后召集人打麻将。
   麻将这玩意儿,就是好混时间,坐上桌子,什么都可以不去想,只是专注地摸牌出牌和牌。

   那时,除了有座小水电站定时发电外,就是专职消防队有台一千千瓦的柴油发电机。所以,到了午夜小水电停止发电时,老更嘎就会特意发燃这台柴油发电机,专门供应我们打麻将时照明。
   所以,柴油机轰响时,我就知道是午夜十二点了。
   由于山里的空气很纯,柴油机飘出的味道,很快就会弥漫在空气中,特别是在半夜,柴油的味道特别地强烈。阿珍坐在我的对家,她那天手气不好,输了不少的钱。
   阿珍手气不好的原因非常简单,就是她有点像花痴一样的眼神,真是让人受不了。
   阿珍一直没有孩子。有一次,她喝了一点酒,借着酒劲儿突然搂住了我,在我的耳朵边悄悄说,“我真想跟你生一个娃娃。”说着,她居然在我的耳朵上轻轻地咬了一口。

   按理在现实生活中,我不是一个招女人喜欢的男人。
   我直到离开这个遥远的村庄时,才真正弄明白。

   阿珍生着一双丹凤眼,滴溜溜的黑眼珠在跟我的目光相遇时,总是闪烁着含情脉脉的光芒。就像妙龄少女般脸上就会飞上两朵红晕,那目光仿佛充满着什么感应似,只要我把持不住自己,就能让她燃烧起来。
   “哎,出牌嘛,阿珍。”
   我的下家见阿珍又用那种眼神看我,有些不耐烦地催促着她快点出牌,阿珍慌乱地收回眼神,随手出了一张牌,我的上家立即倒牌,“哎呀,龙七对,阿珍,我等你这张牌,等到花儿都快凋谢了。哈哈,,,”
   阿珍恼怒地盯着我,仿佛是我让她不能安心专注地打麻将一样。
   她边数着钱边在合牌时在我手背上使劲掐了一下,我痛得想叫,她却咯咯笑了。
   她穿着一件高领的毛衣,丰满的胸脯在笑声中夸张地起伏着。

评分

参与人数 1草币 +60 收起 理由
闲庭赏月 + 6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62#
发表于 2013-10-11 15:50 | 只看该作者
好的,我一定会认真的拜读。
63#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1 16:33 | 只看该作者
豪卉 发表于 2013-10-11 15: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的,我一定会认真的拜读。

64#
发表于 2013-10-11 21:59 | 只看该作者
雪夜听风 发表于 2013-10-11 12: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水边的磨坊,如同一座骨质疏松的梦境,耸立在碧蓝的海子畔。
   从高处的流水通过枧槽将源源不断的溪流 .

这一章节前部读来很让人陶醉,陶醉于那粗糙、那纯得如同几百年前进古磨坊、仿佛跟着老师身临其境般。

笔峰一转,成就了老师的艳福。好转结。
65#
发表于 2013-10-12 00:3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能在这样的 环境里生活真是令人敬佩,吓死人了。
66#
发表于 2013-10-12 07:34 | 只看该作者
老师啊,链接加上了。
67#
发表于 2013-10-12 08:24 | 只看该作者
雪夜听风 发表于 2013-10-11 12: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吗。不至于吧。。

老师文笔很棒,如行云流水一般,真的羡慕。就是别跟虫子为伍了,多危险。
68#
发表于 2013-10-12 09:31 | 只看该作者
洛洛 发表于 2013-10-10 23: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你要在我身旁,我会忘记恐惧象英雄的男人一样保护你。

洛洛就是洛洛   
69#
发表于 2013-10-12 14:43 | 只看该作者
人死后究竟有没有灵魂呢,这个真是挺有意思的命题。
用鲁迅先生在《祥林嫂》里的话说,“也许有罢,——”
我对西藏的故事非常的感兴趣。特别是那些个灵异的,现代科学解释不清楚的故事。所以,对听风先生的这篇小说,也非常的感兴趣。
很想知道那个自尽的姑娘,为啥要自尽,以前是怎样的故事。有什么冤屈。以后变成了鬼魂没有,又是怎样的下文。那个大胆开放的阿珍,与小说中的“我”,有什么样的结局。

70#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2 19:19 | 只看该作者
格洛菲 发表于 2013-10-12 07: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师啊,链接加上了。

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5-5-9 01:3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