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散文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秋夜画卷,满溢着诗意与哲思,将岁月流逝、人生感悟细腻且深情地呈现出来。
开篇 “岁月之河载我到 2024 年的秋末,如同一片落叶,漂浮在渺茫的大海上。看看来路些许惆怅,看看去路些许迷茫”,以极具画面感与象征意味的笔触,奠定了全文略带忧伤、迷茫的基调。把自己比作落叶,漂泊于无垠大海,形象地展现出个体在时光洪流中的渺小与无助,引发读者对人生境遇的共情。
文中对男女记忆特点的阐述别出心裁,“俗话说男人的记忆往往镌刻在孩童玩耍的镜框里,而女人的记忆则洒落在季节的飞花里。而今却少见了花飞,只有满眼缭绕的,西风吹不散的眉弯”,既引用俗语增添生活气息,又通过今昔对比,将岁月变迁下记忆的留存与消逝刻画得入木三分,“西风吹不散的眉弯” 更是以含蓄之笔,暗示忧愁的萦绕不散。
在描写秋夜景致与心境时,尤为精妙。“月光总是喜欢光顾往事的记忆簿子,给你些光亮却又不甚分明”,赋予月光以人的喜好,让月光成为开启往事之门的钥匙,朦胧的光亮恰似回忆的若隐若现,为后文的情感抒发搭建了诗意的舞台。“我只好化做了一只亘古鸣叫的乌鸦,在空旷的心田里默数年华”,以乌鸦这一传统文学中带有孤寂、沧桑意味的意象自比,强化内心的荒凉之感,与秋风劲吹的环境相得益彰,情景交融。
随后笔锋一转,“然而我却喜欢这有风的月夜”,展现出作者心境的复杂多面。风月夜既能扬起思绪,让人在文字墨香、名山大川间畅游,又能在静思中体悟自身与智者的差距,引发对人生境界的思索,这种矛盾又统一的感受,使情感层次更为丰富。
“月色零落在窗棱上,一丝清愁便爬上眉梢”,再次回归忧伤氛围,清愁如影随形,在午夜角落蔓延,抖落红尘寂寞,将孤独具象化,让读者仿若能看见作者沉浸在静谧夜色中的落寞身影。
结尾部分,作者从惆怅、迷茫走向淡定与从容,“于是,我试着学会了淡定与从容…… 将鲜活与感动储存在生活的底片上”,展现出成长与蜕变,在对四季美景的列举中,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相信岁月长河因季节之美而永不干涸,传递出积极向上的力量,升华了全文主题。整体来看,文章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以秋夜为线索串联起人生百态与心灵感悟,读来韵味悠长,令人沉醉。只是个别语句在表达的流畅性上,若稍作打磨会更加完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