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臭皮匠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太极拳的基本盘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25-1-8 05:36 | 只看该作者
音乐(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活动)_百度百科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活动,其媒介是按时组织的、有规律的声波(机械波的一种)。
它的基本要素包括强弱、调性、时长、音色等。由这些基本要素相互结合,形成 音乐的常用的“形式要素”,例如:节奏、曲调、和声,以及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构成音乐的形式要素,就是音乐的表现手段。不同类型音乐可能会强调或忽略其中的某些元素。音乐是用各种各样的乐器和声乐技术演奏, 分为器乐、声乐(例如不带乐器伴奏的歌曲)以及将唱歌和乐器结合在一起的作品。
在最一般的形式中,将音乐描述为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化活动,包括音乐作品的创作(歌曲、曲调、交响曲等),表演,对音乐的评价,对音乐历史的研究以及音乐教学。古希腊和印度哲学家将音乐定义为水平排列为旋律而垂直排列为和声的音调。诸如“各个领域的和谐 ”和“这就是音乐在我耳边”之类的俗语指出了这样一种观念,即音乐通常是有序且听起来很愉快的。但是20世纪的作曲家约翰·凯奇John Cage)以为任何声音都可以是音乐,例如说:“没有噪音,只有声音。”
音乐的创作、表现、意义甚至定义都根据文化和社会背景而有所不同。确实,在整个历史中,一些新的音乐形式或风格都被批评为“非音乐”,包括1825年贝多芬的大赋格, 1900年代初的早期爵士乐和1980年代的硬核朋克

22#
发表于 2025-1-12 03: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5-1-12 05:19 编辑

  • 九曰幽
  • 音有幽度。
  • 始称琴品。
  • 品系乎人。
  • 幽繇於内。
  • 高雅之士。
  • 动操便有幽韵。
  • 洵知幽之在指。
  • 无论缓急。
  • 悉能安闲自如。
  • 风度盎溢。
  • 纤尘无染。
  • 足觇潇洒胸次。
  • 指下自然写出一段风情。
  • 所谓得之心。
  • 而应之手。
  • 听其音而得其人。
  • 此幽之所以微妙也。


23#
发表于 2025-1-14 08:12 | 只看该作者
  • 十曰奇
  • 音有奇特处。
  • 乃在呤逗间。
  • 指下取之。
  • 当如千岩竞秀。
  • 万壑争流。
  • 令人流连不尽。
  • 应接不暇。
  • 至於章句顿挫。
  • 曲折之际。
  • 尤不可轻易草草放过。
  • 定有一段情绪。
  • 又如山随人面转。
  • 字字摹神。
  • 方知奇妙。


24#
发表于 2025-1-14 12:24 | 只看该作者
旋律(音乐术语)_百度百科

旋律,是音乐的首要要素,通常指若干乐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节奏的序列。 [1]按一定的音高、时值和音量构成的、具有逻辑因素的单声部进行的。
旋律是由许多音乐基本要素,如调式、节奏、节拍、力度、音色表演方法方式等,有机地结合而成。


25#
发表于 2025-1-14 12:31 | 只看该作者
(汉语文字)_百度百科
曲(拼音:qū、qǔ)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 [4]。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和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曲尺,一说像某种养蚕器具。曲的基本义为弯曲,与“直”相对。读qū。又引申指不合理、不正直。“曲”也作名词用,指弯曲的地方。引申指局部、不全。“曲”又常指乡村曲折隐僻之处。乐曲的声音有高有低,歌曲、乐曲是曲折的引申义,此义读qǔ。
“曲”又是“麯”的简化字,“麯(qū)”指一种能引起发酵的块状物,用来酿酒或做酱,简化后写作“曲” [1


26#
发表于 2025-1-15 06:32 | 只看该作者
  • 十一曰古
  • 琴学祗有二途。
  • 非从古。
  • 则从时。
  • 兹虽古乐久淹。
  • 而仿佛其意。
  • 则自和澹中来。
  • 故下指不落时调。
  • 便有羲皇气象。
  • 宽大纯朴。
  • 落落弦中。
  • 不事小巧。
  • 宛然深山邃谷。
  • 老木寒泉。
  • 风声簌簌。
  • 顿令人起道心。
  • 绝非世所见闻者。
  • 是以名其古音。


27#
发表于 2025-1-16 06:24 | 只看该作者
  • 十二曰澹
  • 时师欲人耳。
  • 必作媚音。
  • 殊伤大雅。
  • 第不知琴音本澹。
  • 而吾复调之以澹。
  • 故众人所不解。
  • 惟澹何居。
  • 吾爱此情。
  • 不奓不竞。
  • 吾爱此味。
  • 如雪如冰。
  • 吾爱此响。
  • 松之风。
  • 而竹之雨。
  • 涧之滴。
  • 而波之涛也。
  • 故善知音者。
  • 始可与言澹。


28#
发表于 2025-1-17 07:52 | 只看该作者
  • 十三曰中
  • 乐有中声。
  • 惟琴固然。
  • 自古音淹没。
  • 攘臂弦索。
  • 而捧耳於琴者。
  • 比比矣。
  • 即有继空谷之声。
  • 未免郢人寡合。
  • 不知喜工柔媚则偏。
  • 落指重浊则偏。
  • 性好炎闹则偏。
  • 发声局促则偏。
  • 取音粗厉则偏。
  • 入弦仓卒则偏。
  • 气质浮躁则偏,
  • 矫其偏。
  • 归於全。
  • 祛其倚。
  • 习於正。
  • 斯得中之传。


29#
发表于 2025-1-18 03:28 | 只看该作者
  • 十四曰和
  • 和为五音之本。
  • 无过不及之谓也。
  • 当调之在弦。
  • 审之在指。
  • 辨之在音。
  • 弦有性。
  • 顺则协。
  • 逆则矫。
  • 往来鼓动。
  • 有如胶漆。
  • 则弦与指和。
  • 音有律。
  • 或在徽。
  • 或不在徽。
  • 俱有分数以位其音。’
  • 要使婉婉成吟。
  • 丝丝叶韵。
  • 以得其曲之情。
  • 则指与音和。
  • 音有意。
  • 意动音随。
  • 则众妙归。
  • 故重而不虚。
  • 轻而不浮。
  • 疾而不促。
  • 缓而不弛。
  • 若吟若猱。
  • 圆而不俗。
  • 以绰经注。
  • 正而不差。
  • 迂回曲折。
  • 联而无间。
  • 抑扬起伏。
  • 断而复连。
  • 则音与意和。
  • 因之神闲气逸。
  • 指与弦化。
  • 自得浑合无迹。
  • 吾是以和其太和。


30#
发表于 2025-1-19 13:15 | 只看该作者
  • 十五曰疾
  • 指法有徐则有疾。
  • 然徐为疾之纲。
  • 疾为徐之应。
  • 尝相错间。
  • 故句中借速以落迟。
  • 或句完迟老以速接。
  • 又有二法。
  • 小速微快。
  • 要以紧。
  • 递指不伤疾中之雅度。
  • 而随有行云流水之趣。
  • 大速贵急。
  • 务使急而不乱。
  • 依然安闲之气象。
  • 而泻出崩崖飞瀑之声。
  • 是故疾以意用。
  • 更以意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5-5-3 15:0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