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肥企鹅 于 2013-8-1 19:31 编辑
随份与随缘
我很喜欢小动物,所以见到流浪的小猫、小狗,都会忍不住唤它们几声,手中若是有食物,会顺手喂喂,给它们一些。我心里是快乐的,但我的心里没有同情,若有同情,那只是对自己的同情。
我经常走在街上遇到乞讨的流浪者,若有零钱,也会放在他们的碗中。我心里面是平静的,但我的心里没有施予的概念,若有,那也只是施予我自己的心情。
随手把自己多余的东西送给别人,没有目的,甚至没有心情.
以上,是为随份。
受者高兴与否与我无关,我给与不给,也只凭我手中或心中有无多余。
就像拜佛一样,拜的其实是自己。
随份若动同情之念,那真正同情的是自己,这点小小的事都会生出同情的念头,难道自己不更应该值得同情吗?
随份若生施予之心,那真正受者应是自己,这点小小的念头都动了心,自己才是真正的被施者。
这是我随份的概念。
而随缘呢?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最柔软的地方, 或因一朵花、一粒沙、一句话,简简单单,就被触动了。或有一个人,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缕魂,于流年的某一刻不经意间走进自己的世界,从此生命中便多了一份默然相伴,寂寞喜欢.
那句已经被人用滥的“人生若只如初见”,比起“从未相见却挂念”的莫名,比起“魂相知梦相守,却彼此不见”的放开,不知层次上差了几许。只因“初见”只是眼缘,“不见却思念”是情缘。
情缘是前世注定,魂魄相知,也是前缘。
流年清浅,没有人会拥有天长地久;只因前缘,每次遇见都是一种美丽,每次相知,都在感叹着相见恨晚.
若随的缘已尽,一切淡然,就当什么没有发生。但若随缘悠远,那我会以止水的心境,倾听那相隔万水千山的呼唤。
待到发如雪,彼此记忆中珍藏的,仍是那缘去留下的道道痕,碎碎念。
以上是为我随缘的概念。
莫若随缘起缘灭,看云淡风轻,共一场萍水相逢,然后任情丝在风中,淡淡的消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