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山色空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些见所未见的照片

[复制链接]
181#
 楼主| 发表于 2021-9-15 07:23 | 只看该作者



182#
 楼主| 发表于 2021-9-15 07:24 | 只看该作者



183#
 楼主| 发表于 2021-9-15 17: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9-15 18:21 编辑

吟秋七律九首:千丛万树皆狼藉,唯有黄花一缕香

      枫红遍野秋几度,原野群山尽染霜。千丛万树皆狼藉,唯有黄花一缕香。若忧伤可以舍弃,若抑郁可以随风,是否,心灵就会永远的平静安宁?若生活无法赋予想要的宁静,一颗心为何还要如此的善感?如此的孤意飘零?坚强了再坚强,勇敢了又勇敢,如此人生,该是多么疼痛的领悟,多么寂寥的过程!——皛玊心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原野群山尽染霜,时光飞逝又重阳。
寒波漫雾漂残叶,钭日浮云溢弱光。
园上难寻芳斗艳,空中不见雁飞翔。
千丛万树皆狼藉,唯有黄花一缕香。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拈花一笑意倾城,只把余情逗晚晴。
已去馨香携我梦,长留牵挂记谁名。
还将粉泪思人面,可傍寒泉弄古筝。
几阵秋风闲自语,飘零满地醉长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满天飞叶舞初凉,暮雨潇疏落絮殇。
曾喜魂牵情缱绻,也悲梦断散鸳鸯。
孤单夜月频临阁,寂寞秋风屡叩床。
无尽相思归那处,千般惆怅对花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叶落飘零远际中,小村篱下菊香篷。
清风拂袖歌声起,云舞霓裳闹碧穹。
谈古论今翁媪醉,溪头玩耍两三童。
枫红遍野秋几度,芦雪飞花雅意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枫红桐绿近中秋,蝶匿蜂藏碧水幽。
岸柳依依情不舍,蜻蜓默默隐丹丘。
应思昨日痴心女,不见今朝蚱蜢舟。
可叹多情花下客,胭脂陨落怎回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独卧红尘思绪乱,半空冷雾罩朱颜。
隔窗旧绿芳踪见,彩扇新红梦境寒。
落尽相思愁怅叹,孤鸿摇月影凄怜。
空尊夜泣柔情变,剪断丝盈凤镜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瑟瑟秋风日渐寒,凌空大雁又南迁。
枝无绿意悄然静,叶少青颜寂影单。
深夜哀啼思旧侣,黄昏夕落念前缘。
荒芜满目乡愁寄,直上云霄望故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弄影秋深风未暝,窗前菊语邀人听。
纤弦弹破陶然居,露叶横铺天隐径。
茶里清烟世事阑,词间野趣莲台孕。
悠然夜月荡舟时,我自飞心齐鹤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人生苦短几多愁,看破红尘任自由。
利欲功名随将去,荣华富贵莫强求。
豪情催笔倾余墨,醉语淋宣写续秋。
淡定铭心驰浩海,烟波万里驾轻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本文系百家号独家首发,若有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作者为爱尚古典文学及出处。欢迎各位诗友投稿,是否署名,悉听尊便。但须说明原作者。
      心路和道路一样的崎岖辗转,脚步和思绪一样的颠簸前行。累,休与他人诉。苦,说给自己听。不需要舞台,不需要观众,更不需要谁的质疑声。一个人的戏剧,从晨起演到日暮,从暗夜唱到天明。无论怎样的过程,都不能中途退场,都要坚持着到最后,直至剧终。就让我们用一阕阕诗篇,营造灵魂栖息的乐土家园!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





        诗词丨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最美的云都藏在诗词里




184#
 楼主| 发表于 2021-9-15 18: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9-15 18:38 编辑

诗词丨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最美的云都藏在诗词里

      一卷诗书,半阕清词,钟情于古人笔底的婉约文风,沉溺于古人字里行间的浪漫情结。
      天蓝云白,云淡风轻,这世界上虽然苦难不断,但是诗情画意和人间清欢却不曾缺失。
      历史上,很多诗人也对“云”情有独钟:
      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内心的洒脱;
      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喷薄的豪情;
      陈与义“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是难得的闲适;
      仰望苍穹,其实最美的云都藏在诗词里。

01
纤 云 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秦观《鹊桥仙》

      纤巧的云彩在空中灵活变幻,轻盈无比,流星划过,却向人传递着阵阵愁怨,愁绪何来呢?原来是因为相爱的两人不能在一起。
然而正如诗人所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一生,徐徐前行。离别只是为了更好的相逢。相信我们一路行走,一路收获,一路清欢,一路惬意,就能品味到人生的幸福滋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卷诗书,半阕清词,钟情于古人笔底的婉约文风,沉溺于古人字里行间的浪漫情结。天蓝云白,云淡风轻,这世界上虽然苦难不断,但是诗情画意和人间清欢却不曾缺失。

历史上,很多诗人也对“云”情有独钟:
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内心的洒脱;
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喷薄的豪情;
陈与义“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是难得的闲适;
仰望苍穹,其实最美的云都藏在诗词里。

01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秦观《鹊桥仙》

      纤巧的云彩在空中灵活变幻,轻盈无比,流星划过,却向人传递着阵阵愁怨,愁绪何来呢?原来是因为相爱的两人不能在一起。
      然而正如诗人所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一生,徐徐前行。离别只是为了更好的相逢。相信我们一路行走,一路收获,一路清欢,一路惬意,就能品味到人生的幸福滋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02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李清照《醉花阴》

      天空浓云密布又有薄雾笼罩,瑞脑香的烟雾从兽形的香炉上袅袅升起。
      恰逢重阳节,本该家人团聚一起登高的时节,可如今孤身一人,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满着“薄雾浓云”,这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捱。白天不好过,黑夜更难挨;坐不住,睡不宁,真是难以将息。
      从容以微笑,微笑以前行,拈一花而欣然一笑,抚一水而心境澄空。云作乌沉时,应知有晴日;月落霜寒处,亦有光明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03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格局的大小,决定人生的无为与有为,黯淡与辉煌,平淡与精彩。
      有了大格局,人才更出息。具有大格局的人,总喜欢站在山顶观风景,着眼长远想事情,他们心胸开阔,勇于突破,敢于超越,终能出类拔萃。
      人生这盘棋,只有把握住棋局的人才有胜算。
      只盯着树洞里的虫子不放的飞鸟是不可能越到白云之上的,只有眼中和心中装满了山河天地的雄鹰才能自由翱翔。
      格局大了,生活就顺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04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黄鹤楼》

      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世事茫茫。
      时间不断地前行,人世间的生死和悲喜,都是这么匆匆擦肩而过,只有懂得珍惜,默默承受现实社会该有的喜怒哀乐,开心过好每一天才是上策。
      白云苍狗,不必为了过去伤怀,也不必为了未来怅然,只有珍惜今天,把握好今天,利用好今天,才能收获更美好的明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05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终南别业》

      坦然于水尽云起时,其实是一种人生智慧。世界上有几个人能一帆风顺?挫折与失败是人生必尝的苦果,一颗能在水云间自由徜徉的心,一定能参透人生玄机。
      泰然面对所遇到的一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不放弃,但也不拘泥,不患得患失,也不自暴自弃。在顺境时,能想到水终有尽时,不会张狂;在逆境时,能看到云终会聚起,不会沉沦。
      心怀阳光,黑暗不过是一抹墨色,虚怀若谷,则纷尘到头来皆归泥土。纵然身在漂泊,只要心有执守,凡事,皆可一笑而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06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很多人似乎都会有这样的疑惑,拼命追逐着幸福,却把幸福推得越来越远。其实,人生恍惚几十载光阴,一杯暖茶,一纸青卷,便可怡然自得。
      想要快乐其实很简单,只要从功名利禄的诱惑中跳脱出来,在心中修一处清浅岁月,便能得到“徜徉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的乐趣。
      让内心归于淡泊,去望一望山间的花鸟虫鱼、明月星辰,去寻找广袤人生里的点点诗意,知足常乐,自能快乐舒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07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晏几道《临江仙》

      当时明月如今犹在,曾照着她彩云般的身影回归。
      人生苦短,无论喜悲。
      多想,掬一捧盈盈月光,洗去岁月的风尘;多想,剪一丝明媚阳光,拂去经年的沧桑;多想,有一段重逢,在盛夏的午后,不为花前月下,只因相遇太美。
      就像陶渊明说的: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生命有限,光阴如流水,当站在流年的路口回望,昨日之日不可追,今日的光阴正在眼前悄悄流逝,唯有把握好眼前的一切,才最明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08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苏轼《行香子·述怀》

       繁华世间,总有遗憾,人情冷暖,总会心寒。所有,看淡了就无忧,看开了就心安。
      人活一辈子不长,优雅地活着,是我们追求的方向。只要用发现美的眼睛和善良的心灵去感受生活日常,让内心少一些阴霾,多一些阳光。
      以不同凡响的姿态,存活于世上,使生命挥洒出一种浑然天成的风韵,让自己活得恬静从容,且歌且行,这样,就定能收获到生活优雅的馈赠。
      时光消磨了我们的流年,却让我们收获了生命的优雅;岁月沧桑了我们的容颜,却让我们体悟了人生的厚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冰心说,“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小时候看云,看的是童趣,眼中的云奇形怪状,对孩子来说,天空就像是电影的幕布,光影的变化看起来都理所当然。
      到这个年纪看云,看的是人生,看的不仅是眼前的光怪陆离,还有云层变化的风险,那些藏在云朵背后的风雨欲来。
      同样的云,只是我们的心境不同,所看见的风景也不同。多抬头看看云,相信治愈的不仅仅是颈椎。
      愿你每一次望向天空,总能与最美的云相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0个汉字拆开看, 大有深意, 满是智慧




185#
 楼主| 发表于 2021-9-15 18: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9-16 18:08 编辑

10个汉字拆开看, 大有深意, 满是智慧


     “首”即是头。偏旁“辶”即是行走。“道”,头脑与行走。

      
      头脑不停地运行、思想,道才会产生。一个人只知吃饭干活,不动脑子,其道何有?出路何在?
      如此,可以这样理解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道是头脑的思想,虽然可以说出来,但是一旦说出来,它就成了静止的被固定的一段暂时性的思想,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运转不息、扩展无际的思想了。
   “道”离不开行走,也就是离不开实践。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首”即是头。偏旁“辶”即是行走。“道”,头脑与行走。


头脑不停地运行、思想,道才会产生。一个人只知吃饭干活,不动脑子,其道何有?出路何在?
      如此,可以这样理解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道是头脑的思想,虽然可以说出来,但是一旦说出来,它就成了静止的被固定的一段暂时性的思想,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运转不息、扩展无际的思想了。

    “道”离不开行走,也就是离不开实践。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正一止为正,做事不越轨。

“一”指做人要表里如一,“止”指做事要适可而止,两者结合才成为一个“正”人。
     “正”字内含一上一下,还有一竖。指为人处事,有上有下,端方有肃,不上不下,上下相合,取其中,站得直,绝不点头哈腰,阿谀奉迎。这样的人,谁敢说不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恕如心为恕。“如心”就是以心比心,拿着自心比人心。
孔子把“恕”具体化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也不要强加于人。
      人活在世上,拥拥挤挤,磕磕碰碰的事常有,谁还不出点小乱子,犯点小错误?只要不是太过分,有意使坏,邻里同事,上级下级,亲戚朋友,一不小心得罪了你,想想事理,拿着自心比比人心,自然也就能宽恕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容一间房子里住着八口人,是挤了点,但好歹能盛下。这是个肚量问题,所以有容乃大。
人的一生要容“亲人”“友人”“路人”“爱人”“邻人”“恶人”“仇人”“愚人”这“八口人”。
“容”字下面的“谷”指山谷或者五谷,可装山谷之屋,足见其空间之宽广;能容食五谷之人,足见其胸怀之宽大。
同样,人的肚子不但要容纳五谷杂粮,还要“容气”“容苦”“容话”“容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知“矢”是箭的意思。矢口为知。

      一开口说话,像射出的箭一样,直指事物的本质,一语中的,这才叫知。否则,多嘴多舌,不着边际,自觉知之,其实不知,乱说而已。

      世上很多人在说话,在写书,他们的言论是不是真正的知识,这个不好说,但是一个人在面对枪林箭雨的封口时,冒着生命危险,仍然要说出口的一些话,很有可能是真知灼见,或多或少是有价值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二戈反背。

戈是古代的一种兵器。两个戈背对着背相连相击,既相互割裂、斗争,又相互依存、统一。
      古人早就把人生自我参悟透了,“我”字造得真是深奥精妙之极。谁没有两面性?谁没有善恶之分?贪廉之意?美丑之态?真假之情?古语云: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诗对于诗是什么,西方人的说法是“精炼的句子”,古人说“诗言志”,就是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这些说法都不对。其实“诗”乃是寺中人之言语。和尚无事,每日敲打木鱼,偶尔发言,说几句,就成了诗,也就是闲人说的无聊闲话。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活舌头喝到水才能活。
      水乃生命之源,什么东西喝不到水还能生存?然而“舌”字乃千口组成,所以现实中有的人说话会多吐出些唾沫星子,把死的说活了,把黑的说成了白的,这样的人左右逢源,往往活得很滋润。

      人活着就要用口舌喝水、说话,喝水可能喝出病来,说话可能说出祸来,管好自己的舌头,才能活得更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愧心里有鬼就愧。
古语云:不做愧心事,不怕鬼叫门。那些干了坏事,坑了人害了人的,本身就自心生暗鬼,不用鬼叫门,他也活不舒坦。
古人说“仰不愧天,俯不怍地”,告诫人的心志应当光明磊落,千万不要愧对良心而遗憾终身!
古人造字极富深义,“愧”字正是教育我们做人要坦诚不欺,心中不要有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才“才”是刀出头。

      有个“毛遂自荐”“脱颖而出”的典故,说有才能的人在世上,就像锥子在皮袋里,早晚会扎破皮袋而露出锋芒。这就是说,真正的人才,你想压也压不住,总有一天会冒出来。

“才”是刀出头,若是在不合适的时机“露才”,刀就会割伤自己。
“才”字又是“本”字的五分之三,想干一番事业,有了人才,就有了一大半本钱,何愁不成功?



三毛十句经典语录, 说尽人间真情与别离




186#
 楼主| 发表于 2021-9-15 19: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9-16 18:09 编辑

婉约秋词十二首:水中载情愁不尽,花下相思扣心魂


      水中载情愁不尽,花下相思扣心魂。三生浪漫眉峰碧,一曲清歌虞美人。前欢历历成追忆,旧爱恹恹梦已沉。萧萧落木何时已,馨词长短对谁吟?幽梦浮生天涯远,相逢执手泪纷纷。——皛玊题记

《眉峰碧·怅问苍天》(词林正韵第十部 苏轼体)
咽蛰耳边鸣,缺月枝头挂。
乱絮三千谁与弹,醉卧疏桐下。
此结如何开,此恨何时罢?
怅问苍天天不语,颗颗珍珠洒。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水中载情愁不尽,花下相思扣心魂。三生浪漫眉峰碧,一曲清歌虞美人。前欢历历成追忆,旧爱恹恹梦已沉。萧萧落木何时已,馨词长短对谁吟?幽梦浮生天涯远,相逢执手泪纷纷。——皛玊题记

                                                               《眉峰碧·怅问苍天》(词林正韵第十部 苏轼体)

咽蛰耳边鸣,缺月枝头挂。
乱絮三千谁与弹,醉卧疏桐下。
此结如何开,此恨何时罢?
怅问苍天天不语,颗颗珍珠洒。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虞美人·香阶信步》(词林正韵 李煜体)
香阶信步拈花叹。又忆初相见。
亭台水榭映花梢。玉树临风飘袂、弄青萧。
回廊幕落空庭静。柳梦桃溪冷。
绣颦长敛岁蹉跎。月色依然人似、旧时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眉峰碧·秋夜生寒》(词林正韵第六部 苏轼体)
秋夜冷生寒,渐觉心烦闷。
疏影年年画梦残,都入相思困。
惆怅寝难安,又是更声近。
倦倚鸳帷懒尽欢,寂寞香魂恨。

《虞美人·枫红叶落》(词林正韵 李煜体)
枫红叶落盈秋色。泊水清幽寂。
蛩鸣柳败惹伤愁。托雁锦书谁在、那边收。
芳心缕缕情难别。望断南山切。
路遥天际世炎凉。孤影寒窗日夜、盼成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眉峰碧·转眼秋深》(词林正韵第四部 苏轼体)
转眼已秋深,落絮浮风舞。
篱下幽幽菊蕊黄,一任群芳妒。
静坐忆曾经,对景琴心诉。
一缕香凝入墨中,醉把秋歌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虞美人·绝世孤芳》(词林正韵 李煜体)
风霜无畏重阳灿。绝世孤芳绽。
不随飘叶舞秋黄。蕴秀东篱露染、抱枝香。
素华铁骨凌寒笑。瘦蕊丰姿傲。
抒情泠赋恰逢时。怎比陶公隽咏、菊花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眉峰碧·月上高楼》(词林正韵第十二部 苏轼体)
月上小高楼,影动鳞波皱。
蝉伴伤荷点点秋,风弄莲丝藕。
水中载情愁,花下相思扣。
圆叶枯黄泪难收,冷页词翻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虞美人·雁翔南国》(词林正韵 李煜体)
雁翔南国迁幽境。陌野清萧景。
霜凋万物冷凄凉。月夜星疏缱绻、怅惆伤。
寒宵捻墨真情吐。落字尝诗赋。
不堪追忆怕回眸。难得糊涂知足、解千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眉峰碧·秋菊霜梦》(词林正韵第一部 苏轼体)
画笔纸上秋,枫叶诗边共。
似火云霞醉夕阳 ,野菊芳芯动。
香薰万山浓,丝弄千江涌。
傲骨迎风冷中鲜,了却霜花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虞美人·香断清秋》(词林正韵 李煜体)
风吹雨打芳枝瘦。香断清秋后。
飘飘落落结人愁。却自逍遥逐水、向东流。
不知墨客相思苦。浓淡都辜负。
欲将相见待来春。又恐那多空梦、瘦诗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眉峰碧·缱绻相思》(词林正韵第七部 苏轼体)
面带一丝伤,心底三千怨。
江水奔流永朝东,浪遏西厢叹。
案落真情书,愁坏南飞雁。
缱绻相思几十年,却是云烟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虞美人·花飞满地》(词林正韵 李煜体)
月光如水盈盈动。人醉情难控。
凭栏斜倚忆当年。漠漠如愁欲说、却无言。
花飞满地伤心又。泪把香罗透。
恨来贪个病酲酲。困到三更梦里、唤卿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本文系百家号独家首发,若有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作者为爱尚古典文学及出处。欢迎各位诗友投稿,是否署名,悉听尊便。但须说明原作者。无数的夜晚,轮回着叶的寂寞。无数次的起伏,抓不住一丝冰凉的执着。生命的气息,忽冷忽热的交替,岁月里没有永不斑驳的季节。就让我们用一阕阕诗篇,营造灵魂栖息的乐土家园!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




诗词丨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最美的云都藏在诗词里




187#
 楼主| 发表于 2021-9-16 09: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9-16 09:32 编辑

侵华日军老照片张张揭露丑恶面孔,尤其图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我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我国领土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当然历史不能被遗忘,更不会被磨灭,很多老照片就记录了当时侵华日军的种种暴行。图为两名日军,正在威逼手无寸铁的百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2日本鬼子正在吃玉米,而且个个脸上都露出了丑恶的笑容。看着架势,应该是进村后,在村民那抢夺过来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3日本鬼子正搂着一个中国妇女合影。妇女脸上充满了恐惧,相信大家在很多老照片上,都看到过这样的场景,鬼子和妇女、儿童合影时,总是表现出一副和善的面孔。这也是为了掩人耳目,表现出他们伪善的一面,很多鬼子经常干这种事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4是在徐州会战中,日军把俘虏的中国士兵,当活靶刺杀。侵华日军这种惨无人道的行为,和我军优待日军俘虏的做法,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88#
 楼主| 发表于 2021-9-16 09: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9-16 09:36 编辑

全运会最新奖牌榜:奥运冠军们发力,陕西7金领跑,粤苏湘京5金!

2021-09-10 07:52

      北京时间9月10日,全运会渐入佳境,目前的情况如何了呢?随着奥运冠军纷纷出场,展现了统治力,很多比赛也成为了奥运冠军的表演。目前最新的奖牌榜上,东道主陕西7金依然领跑,而广东、江苏、湖南、北京目前都是5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跳水项目开始单项比赛后,奥运冠军开始收割比赛,到目前为止,奥运联合队在所有项目中都展现了统治力,虽然这样跨省份的组合有点“欺负人”,但也证明了国家队的顶级选手还是明显技高一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帆船项目同样是奥运选手的舞台,海南的奥运会铜牌得主毕焜以及福建的奥运冠军卢云秀分别获得帆板RS:X级男女组别金牌。网球项目,天津的王蔷成功卫冕女单金牌,天津的李喆拿下男单冠军,江苏的张择/孙子玥拿下混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整体来看,东道主陕西队目前拿到了7枚金牌表现最为强势,需要注意的是,陕西蒙圈展现的优势除了足球、跳水、体操,还有武术,在武术以及太极剑3个项目拿下3金。广东、江苏、湖南、北京目前都是5金,湖南成为黑马,孙文雁在花样游泳比赛中夺得2金后,湖南队在蹦床、射击都有斩获,而且湖南这5枚金牌,都是奥运项目,堪称强势。

      此外,山东、天津、福建、上海都是4金,后劲十足。浙江、湖北、安徽则是2金,四川、 山西、河北、江西、海南也有金牌入账。

189#
 楼主| 发表于 2021-9-16 09: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9-16 09:43 编辑

我国最简单的三个姓氏:一个一笔一个两笔,第三个没几个人能读对

      早在氏族部落社会中,为了区分部族之间的亲属远近,老祖宗们发明了姓、氏。随着时代变迁和朝代更迭,姓、氏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在当时社会中姓与氏有很大区别,这一点“上古八大姓”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姬、姜、姒、嬴、妘、妫、姚、姞,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姓,与母系、父系两大氏族有明显区别。
      但是在战国时期,由于宗法制度日去没落,所以姓氏合二为一,就变成了现代人熟知的姓名了。
      中国的简单姓氏你知道哪些?笔画只有寥寥数笔,一个一笔一个两笔,第三个没几个人能读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一、笔画最少的姓氏,“一姓”的起源历史
     “一”又可以写作大写的“壹”,相信很多人都没有听过这个姓氏,据《魏书》记载,早在南北朝时期这个姓氏便已经出现。只不过是由北朝时期的北魏人,即鲜卑族人最早姓这个姓氏而已。
     “一”姓脱胎于“乙弗氏”,当年北魏孝文帝入主中原之后,开始在全国上下推行政策,要求北魏人穿汉服、说汉话、改汉姓,鲜卑族的乙弗氏后来绝大多数都改为了“娄氏”。
      但也有人根据原来的姓氏,按照汉字谐音改为一氏、乙氏。另外一种说法认为“一姓”起源于商朝开国君主成汤,他字“天乙”所以后代将“乙”改为“一”作姓。
      目前,“一姓”主要分布于山西、四川、安徽,但人口数量却仅有1424人,相比较于人口最多的四大姓氏而言,简直已经到了濒临消亡的地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二、仅有两笔的姓氏“卜”,起源于何时?
     “卜”姓相对于“一姓”而言比较普遍,但由于这个字属于多音字,所以很容易就会被念错。
     “卜”应该是一个常见字,既可以读作萝卜的“bo”,也可以念作“pu”或者“piáo”。 但如果从性质角度来讲,正确的读音应该是“bǔ”。
      在北宋时期编纂的《百家姓》中,“卜”姓位列第92位。关于这个姓氏的起源,其实这今日也没有人能够说清楚。
      并且根据现代专家的研究结果来看,大概有十多种说法或猜想。但可以肯定的是几乎每一个朝代,都有姓“卜”的人,目前“卜”姓人数约73万左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三,三撇就能写出一个姓氏,“彡姓”的前世今生
      据古籍《姓源》上的记载来看,彡姓可能是姜姓的后裔。为了佐证这种说法人们又翻阅了很多史料,发现《姓氏考略》中记载:“汉时陇西羌人姓,当为彡且氏所改”,很显然这种说法认为彡姓是少数民族姓氏。
      按照现代汉语的读音注解来看,彡(xiǎn)姓又可以读作shǎn,属于我国十分罕见的姓氏之一。先不用说大家认不认识这个姓氏,恐怕很多人见都没见过,这个仅由三个撇组成的姓氏,在古代社会中指代须毛和画饰花纹,可见它属于汉字和汉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但是读作彡“xiǎn ”的时候,却是中国古代羌族的“彡姐”,属于一种极为罕见的复姓。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彡”又属于少数民族的姓氏。
      实际上早在战国末期至秦、汉之时,生活在西北地区的羌族,有一个氏族部落就叫做“彡姐”。由于受到了西汉军队的攻打,为了能够保存部族实力,一部分彡姐羌族向西南方向迁徙。
      剩余的一部分则归降西汉,回来归降于西汉的彡姐,在不断与汉族融合的过程中纷纷改姓,最终彡姐姓氏逐渐消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从这三个姓氏的起源及演变历程中,其实完全可以看出古代姓氏的变迁史。姓氏作为一个部族或家族的代号,所起到的作用远超出大家的想象。
      因为姓氏在不断变化、融合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华夏民族不断融合的过程和标志。我国拥有五千载的文明史,以及博大精深的、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成熟文化。
      单从姓氏这一个分支来看,实际上就蕴含了非常深刻的含义。这三个仅有一画、两画、三画的姓氏,虽然最后一个已经基本消失了,但是却可以代表一个族群的文化特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结 语
      可以说我国姓氏文化,就像一个异彩纷呈的大花园,每一个姓氏都是一朵艳丽无比的鲜花。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早已没有了姓氏贵贱之分,但是对于一个家族而言,同一个姓氏的族人往往都拥有血缘关系,这对于凝聚族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0#
 楼主| 发表于 2021-9-16 09: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9-16 09:54 编辑

15岁男孩上课总是不专心低头画画!老师翻开他笔记本后甘拜下风

      这个15岁男孩上课总是不专心低头画画!老师愤怒翻开他的笔记本后被彻底吓坏了,心甘情愿甘拜下风啊!
      这些作品看起来真是太不可思议了!笔记本中扭曲的线条,让这些漫画角色看起来十分立体,仿佛每个都快从笔记本里走出来一般,更令人惊讶的是竟是出自一名仅仅15岁的巴西艺术家!J Desenhos平常非常喜欢在笔记本里面画画,听起来也许不足为奇,但这些有趣的想法却创造了他这些令人惊艳的作品,让大家啧啧称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真想对这位大神说:“请收下我的膝盖~”
      怎么样,大家有没有被这位大神折服?
      图片来源于网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6-12 13:5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