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色书生 于 2014-4-3 22:15 编辑
[原创首发]
突然想及之七
忘忧草家园 色书生 2014。04。12
《一》
推敲是个好话头.说是贾岛那天得了佳句,为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纠结得不行呢。辣块妈妈的,韩大师,真命天子般,上场了。韩大师不愧是练字专家,说:贾兄啊, 敲字好,有声响,有嚼头,有滋味!
什么跟什么啊,纯是扯淡.试想,花和尚鲁智深喝得二麻麻的,当然,敲字,很恰如其分。但,如果是裴如海那秃驴呢,再用敲字,恐怕就真他姐姐的很雷人了吧!推字也好,敲字也罢,哪个山头唱哪个歌,何必非要分出个高低呢?
推敲的文人佳话,说穿了,不过是贾岛有意借此敲开韩愈的门,而韩愈呢,也可借此推一推自已的名声而已,麻哥哥不懂音乐嗦?
好一个推敲!
《二》
2014,谐音很不科学,尔要有事.这不,春暖花开的三月,昆明发生了砍人事件.还没完,就在多事的三月,马航的一朵喷气云,玩穿越,调皮地人间蒸发了。不管是车站的血肉模糊,还是飞机的灰飞烟灭,我只想弱弱地问一下:天上地下,哪一种方式,我们可以怡然自得地出行呢?
车站的血案,击穿了维稳的底线。飞机的失踪,令号称世界最先进的北斗系统,面红耳赤。亲爱的,我真的很困惑,哪一个大数据,是我应该深信不疑的呢?
火车,出站后可以入站。飞机,起航后还可以归航。只是,生命啊,没有返程票,这,真真的儿戏不得!
愿死者安逝,生者足戒吧!
《三》
宋洪迈《容斋随笔》有《稗沙门》一则,甚有意趣,大致是说,麦田中有稗麦,形态与小麦,相差无二,甚至于田夫也不识。待其收割时,方知此物,实是混入其中的无用物,白白耗费农人的肥力与精力耳。此则还言,禅林中,也有稗麦现象存在。貌似沙门,实非沙门,是名稗沙门。洪老先生感叹此喻甚妙,诚然,不我欺也!
其实,稗麦也好,稗沙门也罢,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哪朝哪代没有?引经据典的不说,如今的当下,地沟油不是堂而皇之上了餐桌吗?黑心棉不是被炒成特级棉花了吗?卖鱼的,卖肉的,成了卖饲料的真实代言人;卖电器的,更是卖电子垃圾的再生制造者;卖房的,业主一乔迁,他姐姐的,就是天生危房。。。。。。。卖人的,美其名曰说是性工作者,卖官的,三陪过后尽欢颜。中国啊,世界最大的卖场,到底有多少稗东西,鱼龙混杂于其中呢?
我真不知道.我真希望有一刹敌杀死,能将此稗商,稗人,甚至稗官,通通敌杀死,才好呢!!!
《四》
宋洪迈《容斋随笔》还有《二士共谈》一则,也颇有意思,说,佛经上言,二士共谈,必说妙法。因此,他洪老先生就开始神游,遥想,假使他能亲耳旁听一番李杜妙谈,那么,写诗作文的不二法门,不过是探囊取物而已。
果然如此吗?洪迈一代大家,然,对于这种事的识见,真小儿不如也。从历史零星的资料看,李杜之间的交往,不过是喝喝酒,看看花,甚至上上青楼而已,与文学大道,根本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杜甫很忙,他要忧国忧民,而李白呢,也不含糊,他要借诗名博一个好官位.各有各的事,哪有闲功夫谈什么鸟文学?
不过,话说两头,虽然李杜只是喝了点狗杞酒,不过,席面之上的荤素杂陈,那倒真是文学。李白能喝,举世闻名,一杯下去,"与尔共销万古愁".杜甫呢,公务员出身,酒量也非池中物,"潦倒新停浊酒杯",落拓如此,没忘的,还是那一杯!可以命定的是,李白不是西门吹雪,杜甫也不是叶孤城,他们用酒,不是冷冷的剑,在唐代的紫禁城之巅,进行了一番比桃李春风更温暖的论剑,不,论酒。粗听句句风月,细想来,又岂不是诗歌的不二法门?
所以,别高看了文人,他们是骚客。但,也别低看了文人,因为,他们是秋士!
《五》
孙膑与庞涓那点破事,历来被兵家们津津乐道,什么减灶计,马陵射人计,说得神乎其神,好像孙膑真是诸葛前世,玄得很。其实,细较一番,这计那计,不过是张飞杀岳飞,乱开黄腔而已。先说那个劳什子减灶计.当时,魏军围赵,齐军捡了一个空档,直接攻击魏军的首都大梁。国都吃紧,魏军急行军回撤,保护国都是第一要务,有时间去数齐军的行军灶有多少口吗?再退一万步说,即使有时间数,第一日齐军十万口行军灶,第二日五万口,第三日二万口,仅仅行军灶的减少,就能断定齐军战员在减少吗?一口行军灶,一人吃,二个吃,多人吃,不可以啊?如果庞涓就这么点道行,别说是什么鬼谷子的高徒了,跟他老人家提鞋都不配,有什么资格当魏军的大将军呢?
马陵射人计,更是令人吃笑不已。说魏军行至马陵时,见一树被铲去了树皮,上面用白漆写了几个大字:宠涓死于此树下。后,庞涓果中计,死于乱箭中。这计,疑点更是多如牛毛,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计谋指数,真的就是零。
疑点一:孙半仙会妖法?他算定,魏军将第二日傍晚,进入马陵。齐军提前一天设伏,这合情合理。但要命的是,魏军的行军规律,他孙半仙可以预定吗?而且时间刚好是傍晚,不差毫厘,比天气预报还准,可能吗?
疑点二:按孙半仙的剧情,好,魏军在暮色时分,进入了万箭设伏圈。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能见度。如果能见度高,远远即可噍见,最多庞大将军会发一个粗口:直娘贼,没兴这么玩的。如果能见度低,黑麻麻的一片,鬼大爷才管你哪棵树有什么鸟书?
疑点三:最臭脚的道具上场了,火把.火把可以明证能见度极低,也是齐军乱箭攻击的打击点。且先不管魏军是否看得见白皮书,就算庞大将军有人肉搜索癖吧,难道他不会派一名小兵过去,打探打探?
一场如此重大的战役,生死的关键,竟落在了一只火把上,岂非笑话?因而言之,纸上读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话,真是万世不假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