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 子
在师傅的帖里灌水,与听风老师谈起写写各地的特色吃食,或许是作为当地人,我是无论如何也不知道该写点啥吃食才令人觉得新鲜,既然听风老师出题写《包子》,那咱就先从包子开始吧!
华北平原的人,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在日常主食上,既不像南方人偏重于大米,也不像西北人偏重于面食,而是米面交替而食,但毕竟由于地处北方的原因,在面食的制作方法上颇有心得。
记得我还很小的时候,家里包饺子的时候,我就被母亲逼着学压皮儿,稍稍长大一些便学会了蒸馒头、烙大饼……。然而,在众多的面食中我尤其喜欢吃“馅儿”,而北方人又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出多种不同的“馅儿食品”,除了饺子(其实饺子还有蒸饺和煮饺之分)之外,还有馅儿饼、锅贴儿、包子等等。
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是很有名气的,由于名声在外,价格也一路飙升,但还是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慕名而吃。
而我却尤其喜欢吃自家包的素馅包子,不论是白菜馅儿的、茴香馅儿的、韭菜馅儿的,我总觉得素馅儿的好吃,而我做包子的手艺也是为同事朋友赞不绝口的。
要想做出好吃的包子,发面是很关键的。以前,人们都是用“面肥”发面,现在人们为了方便多用安琪或者其它种类的发酵粉,面子要发的恰到好处,没完全起来不行,过劲儿了也不行。然后是做馅,做馅儿可是门儿学问,每个人依据自己的口味做出的馅儿大多味道不同。一切都准备停当,就该包包子了,先把大团发好的面儿揉好,然后分成小团儿,再压成皮儿,再放上馅儿包好,包子要包的好看,必须在褶儿上做学问,这可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需要慢慢学习、琢磨,经过反复尝试才行。
包子包好了,便要上屉蒸了,水要事先烧开,锅里放上篦子,铺上用水浸湿的屉布,把包子摆放在上面,包子之间要留一定的空档,发面的包子熟了的时候会涨大的,不然就会粘连到一起。蒸包子的用时可以根据包子的大小和火的力度而定,还有看馅儿的耐火力,一般素馅的比肉馅的熟得快。
一锅包子蒸熟了,打开锅盖,用夹子把热腾腾的包子夹到盘子里,就可以叫家人朋友们一起用膳了。
呜呼!好香的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