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18|回复: 4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笔] 丹心一片颂师恩 ——诗词赏析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21 2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丹心一片颂师恩       ——诗词赏析

鹧鸪天 •  市老年大学校庆(新韵)  
静湖空山
箫鼓欢声闹燕城,功高德厚庆勤耕。
桑榆织彩夕晖美,桃李成林硕果丰。
歌盛事,踏征程,丹心无意恋芳名。
堪怜耿耿感恩愿,难报拳拳蜡炬情。

鹧鸪天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等。双调,五十五字,押平声韵。前后片各三平韵,前片第三、四句与过片三言两句多作对偶。

箫鼓欢声闹燕城,功高德厚庆勤耕:
这两句词,开门见山,交代了地点:燕城。事件:校庆。描绘了一种鼓乐齐鸣的欢乐场面。使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箫鼓,箫与鼓。泛指乐奏。功高德厚四个字,概括地总结了这所大学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歌颂了教师们辛勤耕耘不求回报的高风亮节。

桑榆织彩夕晖美,桃李成林硕果丰:
夕晖美。字面意思很好理解,描绘了夕阳西下,漫天余晖的壮丽景色。李商隐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叶剑英元帅曾经在一首书怀诗中反其意而用之,说是,“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这夕晖美三字,与叶帅词有异曲同工之妙。
桑榆织彩,交待这所大学的性质,是老年大学。古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之句。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织彩,是拟人用法。
桑榆织彩夕晖美,暗喻这所老年大学,描图绣锦,使老年朋友们的生活像绚丽的夕阳一样多彩多姿。桃李成林硕果丰:化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典故。更进一步歌颂燕城市老年大学桃李满天下,硕果累累的伟大成就。
按照《鹧鸪天》词牌的要求,这两句应该是个对偶句。所以,桃李桑榆成林织彩硕果丰夕晖美,很明显,对仗非常工整。
上片主要是写景记事。

下片主要是直抒胸臆。表达词作者的豪迈情怀以及对老年大学的感激之意。
歌盛事,踏征程,丹心无意恋芳名。
歌盛事,意思是,写词来歌颂校庆这件盛大的事情。踏征程,高歌对月满怀豪情地,踏上了新的征程——进入市老年大学参加学习,重新做了学生。
古人有“不求名登雁塔,惟愿沽酒题诗”之句。名登雁塔,据说从唐代始,参加科举考试,中状元或进士之后的举子们,常常把自己的名字题写在西安大雁塔下的石碑上,以便千古流芳。当然书生们大多都以名登雁塔为荣。丹心无意恋芳名。说是,我的一颗赤子之心,无意留恋功名利禄等等的那些身外之物。抒发了作者一种清心淡泊自在悠然的空阔情怀。

堪怜耿耿感恩愿,难报拳拳蜡炬情
李商隐在《无题》诗中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本是两句情诗,现在常常被用来形容教师们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奉献精神。唐诗人孟郊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寸草之心,报答不了母亲的深恩。而师恩也似海,师恩也难报。所以,这两句的意思就是,可惜我忠心耿耿的一颗感恩之心,难以报答学校老师们的蜡炬之情。
这两句词也是个对偶句。堪怜、难报,耿耿、拳拳,感恩愿、蜡炬情。对仗很是工整。

整首词语言朴实无华,用典无痕。却豪放大气,很是耐人寻味。

评分

参与人数 3草币 +380 收起 理由
月雪圣妃 + 120 很给力!
独泊 + 120 很给力!
倚栏听雨 + 14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47#
发表于 2014-4-26 17:18 | 只看该作者
又来欣赏好诗好文,闲庭引经据典,赏析妙不可言,可见诗词功底深厚。
46#
发表于 2014-4-25 22:22 | 只看该作者
闲庭赏月 发表于 2014-4-25 22: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再谢小雨。因为有你,你们的鼓励,我会接着写的。

小雨先跟老师说辛苦,这就想着在老师的赏析中美美享受的快乐了。
45#
 楼主| 发表于 2014-4-25 22:19 | 只看该作者
小雨的节奏 发表于 2014-4-25 22: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赏月老师的赏析写得好棒,将诗铺展成一幅画。期待老师更多的赏析。

再谢小雨。因为有你,你们的鼓励,我会接着写的。
44#
发表于 2014-4-25 22:15 | 只看该作者
闲庭赏月 发表于 2014-4-25 22: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也是在欣赏的过程中学习古典诗词的妙趣。

赏月老师的赏析写得好棒,将诗铺展成一幅画。期待老师更多的赏析。
43#
 楼主| 发表于 2014-4-25 22:12 | 只看该作者
月光紫竹 发表于 2014-4-25 21: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于古诗词阿紫本是门外人
所以,也极少涉足那片圣土
静湖兄长的词

再谢阿紫鼓励。


42#
 楼主| 发表于 2014-4-25 22:11 | 只看该作者
小雨的节奏 发表于 2014-4-25 11: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期待赏月老师更多的赏析,给我们这些喜欢古韵朋友一个学习的机会。

我也是在欣赏的过程中学习古典诗词的妙趣。


41#
 楼主| 发表于 2014-4-25 22:10 | 只看该作者
月光紫竹 发表于 2014-4-25 21: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阿紫问候赏月

谢谢阿紫的问候。


40#
 楼主| 发表于 2014-4-25 22:09 | 只看该作者
红尘一僧 发表于 2014-4-25 21: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空山老哥现在是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非常充实,所以诗歌写得也是勃勃生机。老乡这点评很专业啊!

谢谢老乡肯定与鼓励。


39#
发表于 2014-4-25 21:50 | 只看该作者
于古诗词阿紫本是门外人
所以,也极少涉足那片圣土
静湖兄长的词
被赏月如此精细的解读
还真让阿紫享受了一次精美的文化盛宴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6-18 15:5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