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8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说] 话说栗兆乙之六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8 08: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晃多年过去了,于杨的工作一直未解决,兆乙已退了休,他在塔城市工商局有个老乡,文革时发配到反修公社前进队,和兆乙的爹成了生死兄弟。兆乙的爹临终时拉着他的手说:“兄弟,你这个傻侄子就托给你了,让他有碗饭吃就行了!”
一次这老乡去煤矿拉煤,看到兆乙在煤矿的情况,又听说煤矿已十分不景气,半年都发不了工资,又知道于杨一直没安排工作,就说:“别在这里呆了,搬塔城去,买个院子于杨干点啥也比安排工作收入多。兆乙退休了住哪里不一样,孩子上学也有个好环境。按规定兆乙属异地安家,矿上还应该给些安家费,买个院子自己也花不了多少钱,真不够我可以支助一下。”
这一说于杨动了心,心想他在工商局工作,开个小店,做点小生意,办证都方便。遇到什么事情他也会出面的,就决心买院子搬走。
几经活动,矿上给了兆乙8000元安家费,于杨的指标保留。于杨和兆乙一同到塔城,在老乡的活动下,二工镇黎明队有一农家院子,占地两亩,四间主房,三间偏房,两间小库房,此处紧挨着城,要价两万七千元。几经讨价还价,又看着工商局老乡的面子,最后两万五千元成交。全家搬来以后,于杨做了两桌菜,把老乡、房主,以及周围邻居请了一下,兆乙几杯酒下肚,高兴的宣布:“我们全家的户口都迁来了,从现在起,我也是塔城人了!”
俗话讲: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穷人的媳妇会管家却说的不多,于杨就是穷人的媳妇,她就把这个家管的很好,令所有亲眼见的人感动万分!
安顿好家以后,她开始养鸡、养鸭,养鹅,院子大可以放养。又抓了几个猪娃,由兆乙负责养,到外面打猪草,买饲料,请兽医打针什么的。这一切安排以后,她的眼又盯上了院子的围墙,这围墙是干打垒土墙,经多年风雨已下粉上尖,变得很矮了。为在四邻面前改变她家的形象,她决定用红墙重新砌,土墙推倒还可垫院子,做肥料。主意一定就跟兆乙说:“咱得把土切墙拆了,用红砖重砌院墙。咱长期在这里住,别人家都漂漂亮亮的,咱不要面子还得为两个儿子着想。”
兆乙是百事不考虑的人,一听就直着嗓子叫了起来:“你有钱买红砖?你有钱雇人垒墙?”
“咱没钱有人呀,你只要听我的,不怕累就行了。”于杨说。
“行,我听你的。”兆乙一贯是听她的。
原来于杨早看好红砖的来源,城市在发展,拆旧房盖新房是必然。拆旧房的砖都当成垃圾垫坑了,把那些砖捡回来不就能用吗?就这样两口拉一辆架子车开始了捡砖。星期天,节假日两个儿子也参加了进去。一家人一检就是两年,除了红砖还有水泥板,钢筋什么的,于杨算着足够了才停下来。
第三年开始推土打墙砌红砖墙了,兆乙说:“咱请一个大工,两个小工,再加上我就行了。”
于杨说:“请什么大工小工,我就是大工,你当小工就行了。”
于杨采取的办法是蚂蚁啃骨头的办法,推倒一段砌起一段。谁也弄不清楚于杨什么时候学会的砌墙,拿起瓦刀拉起线,砌的墙你还真挑不出什么毛病!兆乙自然只是和泥当小工的料,放学了两个儿子也帮着搬搬砖,提提泥什么的。一家人在于杨的指挥下齐心协力,没黑没白的干,到入冬前整个院墙就砌完了。周围的邻居一说起于杨,没有不竖大拇指的!
第四年开春。于杨指挥兆乙和两个儿子拆大门,她自己亲自设计了个门楼,说是盖的要比这一片人家的门楼都要气魄,以后儿子找媳妇好找。
砌门楼的难度大,技术要求自然比砌院墙要求的高得多。最关键的是那两座门垛子,四条角线必须陌直,四个平面必须平整,有一处差了分毫,那外观都极难看。于杨又信心十足的当起了大工,这次可是得站在脚手架上砌墙,砌到快封顶时,围观的男女老少有几十人,都把于杨会砌门楼当成了奇事。等门楼完工后,大红色的铁皮大门一安,那气势确实可观!
有人问:“门洞砌这么宽干啥?”
于杨笑笑说:“以后好进汽车呀!现在不砌宽,到买车时再拆啊?”
众皆赞叹:“这女人的心劲大呀!”
经近四年的努力,基本建设算是告一段落了,除小范围的养殖外,于杨开始规划植树,种菜,种大棚。一个秋末冬初,把院子四周全植上了树,她在春季以卖菜苗,果树苗为主,夏秋冬就是卖菜了。兆乙还是只能当下手,出笨力。一次早晨叫他去卖菜苗,卖到一半的时候,他去公厕方便,一出门不远正有几个人围着个棋盘,这一下又勾起了他的棋隐,就把菜苗的事忘到九霄云外,蹲那里看起了棋。直到12点肚子饿了才想起卖菜苗的事,跑过去一看架子车没了,心里想车子咋会跑呀?东打听西打问,才知道被市场管理人员推走了。原来早市必须在十点前结束,否则占道就罚款。兆乙只顾看棋,早忘了车子的事。找到市场管理办公室,车子在门前停着,菜苗早被晒得枯萎了。人家看他不是使心眼的人,就网开一面罚了五元钱,他回家还高兴的说:“只罚我5块钱,别人都是10块呢。”
把于杨气的直流泪。
经过八年的努力,兆乙家人力架子车换成了人力三轮车,电动三轮车又替代了人力三轮车,又更换成电动摩托车。当他的大儿子开着新东风卡车进院时,于杨设定的目标多年的愿望总算实现了!兆乙逢人便讲:“俺家买了辆东风车,要拉煤,拉沙子什么的说一声!”这是一种自豪不是显摆。
塔城撤县建市后,发展理念变了,决定城市向南发展,口号是:城市向南人向南!
塔尔巴哈台路开始向南延伸,几个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中国人民银行,体育运动中心,银座宾馆,仙桥宾馆等等,一个比一个雄伟气派,又各具风格!征地的步伐加快,路通过了兆乙院子跟前,也是命运的安排,路的规模一定型,兆乙的院子正好靠路边了。于杨又发现了机遇,第一步把大门改的面对大路,第二步把三间对路的房开了个门,到工商局申请开了个商店,第三步是毁了大棚,沿院子四周规划房子。房地产开发还没开到那里,但早晚会开发过来的。于杨又策划捡红砖盖房子了。现在捡砖已非当年砌院墙那时了,而是侦查好捡的地方,安排兆乙带足吃喝的东西,从早到晚在那里捡好堆起,晚上带着两个儿子开上东风车运回来。砖捡够以后开始规划盖房子,于杨自然又是大工。就这样两年间共盖起十五间房子,她是盖好一间向外租一间,因她的租金比别人便宜,所以从内地来这里打工的,做小生意的,搞小型建筑的人都租她的房子。房子全部完工后每年的租金就是七八万,再加上个小商店的收入,兆乙家一下进入了小康水平!
市政府下发了文件。南部划了个总体规划征用区域,在此范围内的土地,一律不准改变原来的用途以及再盖建筑物等等,可兆乙家抢先一步盖好了。
更令兆乙意想不到的是他一下子成了百万富翁!
当开发商开发到他家院子时,拆迁费随着房价也猛增猛涨。开发商第一次和他家协商时,出价是三套80平米的楼房,一个40平米的门头,一个车库。兆乙一听激动的无法形容,脱口而出:“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会当百万富翁!这都是俺爷爷革命积的德呀!”
于杨到十分平静,“看把你急的,咱不乱要价,也不能吃亏。看和咱差不多的院子人家要多少,咱少要一点就行了。你爷爷积德,俺爷爷没积德?他也是抗战英雄!”
“你爷爷是国民党,俺爷爷是共产党,俺爷爷为抗战死了,你爷爷跑台湾去了,能比吗?”
“俺爷爷为家乡投资办学,为祖国统一奔走呼号,贡献不大?”
两人说的都是幸福之言!

评分

参与人数 2草币 +140 收起 理由
梦晗 + 80 赞一个!
安生 + 60

查看全部评分

5
发表于 2013-10-10 14:48 | 只看该作者
都说男人的成功背后是一个女人的默默付出。啧啧,这兆乙同志了不得哈,娶了这么个精明能干眼光超前滴媳妇儿,汗。。。。
4
发表于 2013-10-10 09:39 | 只看该作者
人才,什么叫人才呀,这就是人才。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0 09:07 | 只看该作者
谢洛洛和紫函两位楼主
板凳
发表于 2013-10-8 23:10 | 只看该作者
写得真好!爱看,赞个!
沙发
发表于 2013-10-8 09:4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媳妇太了不起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5-5-6 03:3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