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92|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谈] 崇拜名人的妄举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11 07: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尹一丁 于 2013-8-11 08:14 编辑

      莫言火了!59岁的莫言,一路风尘,拿回了诺贝尔文学奖,还拿到了750万美元的奖金。一个小学毕业生竟然成了世界著名的文豪,这不得不令人惊讶和赞叹。
  一时之间,全国各地一片沸腾!人们怀着对名人的崇拜,纷纷背起行囊,奔向莫言的家乡。参观他童年简陋破旧的故居,坐上失修多年的木椅,久久不肯离去;呆在那密密丛丛的高粱地里,睁大眼睛观赏着那红彤彤的高粱穗,迟迟不肯动身;走过那绿绿盈盈的萝卜地,不惜价格昂贵的翠衣红裳染上泥土,专心致志地挖着尚未成熟的红萝卜,据说有的人挖不到萝卜,就采了一些萝卜樱子……诸如此类的举动,不可胜数。此种举动在其他名人故居也时有发生:来到五台山,就躲在身摆武姿而没脑袋的鲁智深身后照张相;来到成都城,就模仿杜甫手握毛笔伏案写诗的架势……
  我们猜想一下人们这样做的意图。坐上失修多年的木椅,久久不肯离去,大概他们认为莫言的椅子有着取之不尽的文学细胞,多坐一刻就会沾染更多的文学细胞,就会思维敏捷起来,有朝一日也会拿到诺贝尔奖;睁大眼睛观赏着那红彤彤的高粱穗,迟迟不肯动身,大概他们认为那片高粱地里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多呆一会儿就会呆出文学素养,就会思路畅通起来,时隔不久就会捧回巨额奖金;专心致志地挖着尚未成熟的红萝卜或采萝卜樱子,大概他们认为萝卜里或缨子里蕴藏着众多的写作灵气,多挖一些或多采一些就会灵光载体,就会下笔有神起来,为时不远就会走上世界文坛。
  毋庸讳言,莫言坐在那张椅子上坐出了《春雨夜霏霏》,莫言走过那片高粱地走出了《红高粱家族》,莫言吃下了红萝卜吃出了《透明的红萝卜》。众所周知,莫言还被授予副师级军衔呢,是不是到他曾呆过部队逛一圈,明天就成了副师级干部了。崇拜名人,无可厚非;参观故居,也未尝不可;寻觅足迹,也属人之常情。但我们到底在这些活动中应寻找些什么,值得深思!
  如果莫言只是在那张椅子上坐着,恐怕坐上一百年,也不会坐出《春雨夜霏霏》;如果莫言只是走过那片高粱地,即使走上一万趟,也不会走出《红高粱家族》;如果莫言只是吃那些红萝卜,就算吃下一亿斤,也不会吃出《透明的红萝卜》。
  有人会说,既然坐不出来,走不出来,吃不出来,那么莫言的奖杯、奖金是怎么来的?
  人们往往如此。当一个人出了名,人们只看他有了什么,而不想他曾经做了什么。别人拥有的东西,就想自己也拥有,不管他是如何得来的。其实那是痴心妄想,根本就不可能实现。铁矿石扔进火炉里,就会炼出好钢,而扔在陆地上就会永远是石头,两者的区别就在于是否炼,是否持之以恒的炼。
  我们来看看莫言的获奖演讲,也许能明白点什么。我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我跟随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搧了她一个耳光……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小学未毕业即辍学,因为年幼体弱,干不了重活,只好到荒草滩上去放牧牛羊……够了,够了,我们不必读完他的全文,就应该感受到一些东西——莫言生活在苦境中,遭受了人间的各种苦难,是苦难造就了一个伟人。有了苦难,就有了改变现实的欲望,就有了向往光明的动力,就有了诉诸文学的追求。没有苦难的经历,就缺少了写作的根基。
  坐坐莫言坐过的椅子就想成为世界文豪,走走莫言走过的高粱地就想写出文学大作,吃吃莫言吃过的红萝卜就想拿到巨额奖金。这种想法是不是太没谱了?如果真想有名气、有成就、得奖金,就要吃下莫言吃的苦,就要受下莫言所受的罪,就要付出莫言所付的劳。俗话说,天不雨钱,地不冒金。钱来自辛苦的劳动,金出于勤奋的挖掘。诚至石开,天道酬勤。不经一番寒霜苦,哪得梅花放清香?如果不经历练,就想硕果累累,那简直是百日做梦,醒来一场空。
  当然,不是说我们放弃优越的生活而去受苦,而是说当有一项工作需要花费大的气力完成时,你是否去认真做了,是否尽最大的努力把它做得最好。现实中不是常常有人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吗?不是常常有人把重担推给别人,沾沾自喜吗?业余时间你又是怎样过的呢?莫言当过兵,正常时间有军务需要整理,业余他在写作;而当过兵的又有多少人,业余时间恐怕就下棋、打扑克消磨了。普通人又在干什么?喝酒,聊天、打麻将。这也许就是伟人和凡人的区别吧!别人称赞鲁迅有天才,而他却说:“我哪里有什么天才,我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写作上。”可见,勤奋就是天才,天才就是勤奋。
  莫言吃下红萝卜在干什么?在吸收;莫言走过高粱地在干什么?在淘金;莫言坐在椅子上在干什么?在提炼。碳原子在普通状态下是煤炭,而达到了850℃就成了金刚石。一块钢板,如果锻造成一把铁锨,它的价值是几十元;如果锻造成机器零件,它的价值是几百元;如果锻造成绣花针,就值上千元。究其原因,就是加工的程度差别。材料相同,多一份辛劳,就增加一份价值。可见锻造加工的多少决定着价值的大小。与此同理,和莫言有着同样经历的人不胜枚举,可取得和莫言同样成就的人又有几个?寥寥无几。这也是一个锻造加工多少的问题。莫言吃下红萝卜,不断加工,就锻造成了《透明的红萝卜》;莫言走过高粱地,不断加温,就锻造成了《红高粱家族》;莫言坐在椅子上,不断提炼,就锻造成了《春雨夜霏霏》。
  我们提倡参观莫言故居,看了红萝卜,我们应该感受他身处困境却不断进取的精神;走过高粱地应该寻找他面对挫折而不气馁的品质;坐在椅子上,我们就应该悟出他有了生活就笔耕不辍的行动。而不再是坐坐椅子就梦想得到奖金,走走高粱地就梦想写出名作,拔个萝卜就梦想成为文豪。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离开椅子就要稳下心来考虑怎样工作,走出高粱地就要静下神来考虑如何生活,迈出萝卜地就要蹲下身子来考虑如何创业,并坚持不懈的付诸行动,却不是念叨“梦想成真”的呓语。椅子可以坐,高粱可以看,萝卜可以吃,但“天上掉馅饼”的梦却不能做。
  崇拜名人,寻找名人成长的足迹,挖掘名人的内在精髓,效法名人的超常行动,你也许就是下一个名人!
  

评分

参与人数 3草币 +200 收起 理由
色书生 + 70 老师说得极是
安生 + 60 是这个道理
梦晗 + 7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8-14 06:54 | 只看该作者
格洛菲 发表于 2013-8-13 22: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只想说一句话,盲目崇拜是可悲的。

谢格议事垂读点评!祝夏安!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8-14 06:54 | 只看该作者
肥企鹅 发表于 2013-8-13 20: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与莫言同属一个地区的人,高密在这一地区按经济排名第四,现在生活好了,所以高梁已经没有人种了。但自从莫 .

谢文友垂读点评!祝夏安!
17#
发表于 2013-8-13 22:00 | 只看该作者
只想说一句话,盲目崇拜是可悲的。
16#
发表于 2013-8-13 20:23 | 只看该作者
与莫言同属一个地区的人,高密在这一地区按经济排名第四,现在生活好了,所以高梁已经没有人种了。但自从莫言出名了,高密政府特别拔款种高梁,特别拔款搞莫言纪念馆,其实名人效应不止于民间,官方也是同样的盲目。
以前的莫言是寂寞的,上学时看过莫言写过的檀香刑,当时就想莫言若不出名,实在没有天理,所以这次莫言拿奖,倒也没出我的意外。放言国内,除了余华等少数几位作家有他那种厚度,如安妮韩寒郭小四,实在难登大雅之堂,当然也是见仁见智了。
总之,追捧也好,崇拜也罢,真正的作家都是寂寞的,莫言现在仍是寂寞的写着他的家乡梦。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8-13 06:01 | 只看该作者
色书生 发表于 2013-8-12 23: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师说得极是,的确,莫言现象,有炒作的成分,不过,即使是炒作,也比炒作什么歌星,明星,我觉得有意思得 .

谢超版垂读点评!祝快乐!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8-13 06:00 | 只看该作者
安生 发表于 2013-8-12 20: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几乎没有读过莫言的书,今年看他的红高粱觉得很美,但因为是在网上看的没有看完。听说莫言获得里提名当时我 .

谢安版主垂读点评!祝快乐!
13#
发表于 2013-8-12 23: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色书生 于 2013-8-12 23:49 编辑

老师说得极是,的确,莫言现象,有炒作的成分,不过,即使是炒作,也比炒作什么歌星,明星,我觉得有意思得多!

中国人有从众心理,即,你坐莫言的椅子,我也要坐,虽然不知道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并且,中国官方的价值取向,多少有推波之助,也有盲从之嫌。据说,莫言先生,写了农村题材的作品,因此还获得了一个什么三农奖,想想,的确有点牵强!中国写农村题材小说的作家,很多,之前,也没有人因此而获三农奖,之后,我想,也不可能有吧!

也许,诺贝尔奖是一个先例吧,所以,莫先生能得这个奖,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吧!

或许,只有如此说,才说通!
12#
发表于 2013-8-12 20:21 | 只看该作者
几乎没有读过莫言的书,今年看他的红高粱觉得很美,但因为是在网上看的没有看完。听说莫言获得里提名当时我也没有在意,因为我不觉得他能能这个奖,但最后还是拿了。
文字的确是能忍受的了寂寞与枯燥的人才能次弄的东西,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写出好的东西。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8-12 17:26 | 只看该作者
佩佩 发表于 2013-8-12 17: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盲目崇拜追捧,岂知成功背后的付出。

谢文友垂读点评!祝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6-16 16:3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