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美人人向往,但对美的理解却千差万别,一百个人有一百种审美观。这是根据人的出身,所处的环境,受到的教育程度,以及个人的性格喜好等决定的。
无论怎么理解,终归要有统一的标准,或者叫普遍的认可。
就拿穿衣服来说吧,这里面的学问大了。走在街上,男男女女花花绿绿,你就琢磨吧,真的是五光十色褒贬不一。
穿着打扮首先得因人制宜,也就是要适合自己。根据自己的性别,年龄,相貌,肤色,体态,身高,气质,为自己量身搭配。
比如男人穿西服就挺讲究,要根据季节,场合,职业,体型等选择颜色,面料,款式,领带等。
通常是高个,体型偏瘦的人穿西服比较合适。体型偏胖或个矮的人穿西服不好看,穿身上容易变形,造成一种不协调感觉。穿西服时的言谈举止做派等,会受到一定约束。
除工装外,平日只要不出席正规场合,尽量少穿西服,板人板身,穿的太随意了又显得不伦不类。比较细腻,有耐心的人比较适合。
再如女人穿短裙短裤,这个问题更突出。好多人不问年龄,体态,肤色,看短流行就跟风。岂不知,越短遮挡越少,裸露越多,对身体各方面的要求也越高。
腰粗腿短,年龄偏大过于丰满,肤色较深的,尽量少穿短,因为会把所有缺点暴露无遗。
懂得自己的优劣所在,懂得扬长避短,是穿着打扮最重要的一环。身材体型不太美妙的,尽量多穿,尽量穿长,尽量宽松,这样覆盖面积大,劣势就巧妙覆盖了。
纵观历史几千年,人类的穿着打扮那都是有规律和定数的。
人类从远古的洪荒走出,那时的人类栖息居住在山林里,为了抵御野兽袭击抱团而聚。那时人们用树叶遮住该遮的地方,那树叶应该就是衣服的前身。
我们已无法考证,但小编以为,那树叶也不是随便披的,恐怕也会有颜色,花纹,大小之分。恐怕也会有男女,长幼,尊卑之别。
随着社会发展,开始出现阶级,有贵族奴隶,有统治者和下人。衣服也开始从简单遮丑御寒,向真正的美化,性别,身份转变。
古时人们喜欢绫罗绸缎,喜欢里三层外三层,裙子长袍盖过脚面,拖在地下晃来晃去,赶上环卫工人扫马路了。这样的装束既浪费又不卫生,那时又没有洗衣机,衣服都是女人抱到河边洗,想想都恐怖。
随着社会发展文明普及,衣服也由繁琐向简单转化。从长衣长裤,短衣短裤,到了今天,男人穿大裤衩子打赤背也不稀罕。女人更是少露透,就差光屁股了。
由简入繁,由繁入简,然后再由简入繁,这是规律性轮回。历史就是这样,总是轮回发展。但每一次轮回,都会比前一轮更上一层楼。
不管简也好繁也罢,都是反映当时社会的发展水平、理念、审美观。
民国以来,人们穿着也是一个由繁入简的小轮回。从长袍马褂到中西服式,再到现今的休闲及短打,人们正向着以简约为美的方向发展。
简约美,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起码目前是这个态势。
过去不管天冷天热,稍讲究点的人都是里三层外三层,上衣内必须有衬衣,裤子内必须有衬裤,鞋子里必须有袜子。现在除了特别凉的天气外,该减的都减了。女人上衣内带个胸罩,男人穿T恤,穿裤子不穿衬裤,穿鞋直接光脚丫子。
人们懂得了衣服的根本作用是遮羞御寒,所以只要气候允许,尽量少穿。既省事又省料,岂不美哉。
穿衣打扮除了御寒遮羞外,更是一个人的门面。所以,你一定要知道自己从相貌到身材的特点。比如娃娃脸的人,穿戴过于传统,就会给人以滑稽的感觉。反之一个气宇轩昂的人,穿戴过于轻浮,同样会产生别扭的感觉。
比如前几年女人实行穿旗袍,结果不管老少胖瘦满大街旗袍。其实旗袍跟西装差不多,是很讲究的。
穿旗袍首先要有个头,有苗条,有曲线,过分臃肿绝对不适合。而且旗袍带有古典韵味,穿的人要有一定气质,否则会弄巧成拙。
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只是闲侃而已,但可以告诉你一个窍门,那就是穿着打扮要多征求别人看法。
有老公问老公,有媳妇问媳妇,没老公媳妇的问朋友。因为自己看自己会带有很大局限性。
知道自己适合啥,知道穿啥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