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5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说] 私心篇系列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9 08: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引言:不知何时,何地,何人,为我们留下一句千古流传的经典名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对这句话,先贤们早有明确的注解,虽褒贬不一,但最终在人们心目中还是贬多褒少。

但以我这草民之浅见,这句话并无什么错,只不过是讲了句人皆有私心之大实话而巳,私心人人皆有,只要不以危害别人为目的,不以危害公共利益为动机,无损于国家和民族,为生存,为日子过得好点,有点私心也无可过与非议,有私心的人也不能一概说不是好人!

我下面讲的几个小故事就是有关私心的事,但这些人都是好人,用句大节无过、偶而脸上沾上个泥点形容,我以为很恰当!

 

私心篇之一:林英军为女儿泄题

 

林英军转业时是位副连长,分配到煤矿时任过采峰队副支部书记、副队长,后调党委办公室任宣传、组织干事,最后在党委办公室主任位置上光荣退休。

他虽没什么学历,但在部队连级单位任文秘多年,练出了一手好字,提高了写作水平,学会了做思想政治工作。辩论演讲的口才人人佩服,为人处事无利不干,生活上小算盘打的分毫必计,凡事不占点便宜不撒手。

他妻子是位老师,有两个女儿,姐妹俩相差一岁整,姐妹俩从小学到初中毕业,从没买过笔墨纸张,连演草纸用的都是煤矿的公文纸,姐妹俩常常自豪骄傲的说:“俺笔墨纸张不花钱,爸爸那里多的是!”

偌大个煤矿,何在乎这点笔墨纸张?但如果都往家拿,常年累月算下来也不得了!那时党办主任姓候,是位46年在沂蒙山参加革命的老干部,听机关的人议论多了,一次半真半假的对他说:“小林,听说小学的孩子都用咱机关的公文纸做演草纸,当手纸,你去查一查,看是谁家的孩子拿出去的!”

林英军自知这话是敲他的,脸一红一白的说:“好、好、好!我去查查,真有点不像话!”

过后他两个女儿再不送人纸了,也不再用了,可一学期过后,又外甥打灯笼--照舅啦!

林英军买菜最不受卖菜的欢迎!因为他太挑剔,太斤斤计较。比如买韭菜,他一定要根根择好再过称,买豆角必须掐去两头再过称,买茄子、辣子,一定坚持将把儿掐掉再过称。开始人家以为他心细,免得老婆费工夫,把菜都弄好再带回家一洗就可以用。久之大家才悟出其中的奥秘,原来是想过称时减少分量,少付点钱,你看他多会算计!

孟云霞掌握了他小心眼,斤斤计较的毛病,每次他去前就把菜给弄得好好的,他拿起左看右查,感到确实满意了才过称,口里还说:“谢谢你小孟,服务态度真好,得向你学习!”

孟云霞就笑嘻嘻的说:“你工作忙,我闲着没事,顺手就弄好了。省了你的时间好干大事呀!这也是跟你学的呀?”

林英军的菜从不都买好一次性付钱,称好一样付一样的钱,这样不到5分的零头就可以不付了。四、五样菜下来也能省两毛、三毛的,如果算总账,零头只有一个,多吃亏!

孟云霞摸透了他的心性,就利用这菜竟抓住他办了件大事(这是后话)。

他走上党委办主任位置时,两个女儿已高中毕业,都在家待业,他的脑子开始为女儿的工作开动了。恰在此时,学校招聘来一位代课教师,姓邯名丹,专攻英语,与林英军妻子在一个教研组,半年后,邯丹的长相、人品、才气,为人处事之灵活,彻底征服了林英军的妻子,要是年龄相当她一定会以身相许!无奈之下,认他作了干儿子。邯丹孤身一人来新疆,正没个依靠,有了干娘干爹吃喝再不用发愁。林英军也十分喜欢邯丹,就跟妻子说:“这孩子不错,干儿子总归是干儿子,靠不住的。不如让他当个女婿,也算收了个真儿子!”

妻子一听,百分之百赞成,为难的是两个女儿哪个嫁他好呢?

林英军就笑说:“姐妹俩只差一岁,嫁哪个都一样,让他挑吧,挑哪个是哪个!”这话一传出,矿区的人都为邯丹命运那么好而妒忌,咱咋就遇不上这好的事呀?

事隔不久,地区行署办公室打电话来,说是矿区建镇以后,托里县税务局、工商银行、工商局要在镇上设办事机构,决定在煤矿招三男三女,条件必须是矿工子女,高中毕业待业,叫矿劳动人事部门到行署办公室取考试卷子,由煤矿和镇政府派人监考。最后强调一定要公开、公平,这是行署领导研究专门照顾煤矿职工子女的指标。

林英军放下电话,心跳加速,这么个好机会,不能错过,女儿的就业问题在此一举了。向党委书记汇报时,将劳动人事部门去取卷子改为党办派人去取卷子,并说卷子保密要求很高,必得派可靠的人去取。党委书记一听,心里高兴,上级为煤矿子女着想,这是天大的好事,不假思索的说:“你辛苦一趟吧,路上小心!”

林英军一听,心差一点从肚子里跳出来,天赐良机呀!

回家跟妻子一说,妻子立即想到邯丹。

林英军说:“他不是矿工子女呀?”

“不是矿工子女,是矿工亲属呀!他姨不是矿上的工人吗?”

“对,对!我咋没想到这一层呢?按你说的办!”

煤矿和镇政府成立了个由9人组成的招干报名,政审,监考领导小组,林英军任了名副组长。报名的青年男女共60多人,按招6人来说也达到十取一档次,邯丹户口迁来不到一年,但也属当地户口,挂在他姨名下,也算矿工子女。林英军没让大女儿报名,理由是一家考上三个他不好说话,说不定一下砸了锅,答应大女儿以后保证给她找个好工作。小女儿正是邯丹挑定的对象,两人都考上那才是天公作美呢!大女儿正为邯丹没挑上她而气恼,这次又不让她报名更是火上浇油,恨从胆边生,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到北京老家闯荡去了。

林英军冒风雪严寒领回了考卷,开考那天纪律十分严明,拆卷时9名监考领导小组成员都在场,发卷时都寸步不离的监督。考完了收卷密封由政府派一人陪林英军送到地区行署办公室,在那里统一阅卷,决定谁能录取。林英军两人送完卷子打道回府,静等阅卷后的通知。

半个月后,录取通知下来了,林英军女儿名列第一,分配单位是工商管理所,邯丹名列第四,分配单位是税务管理所。第二、三、五、六四人自不必说。张榜一公布,矿区立即一片哗然,各种议论不绝于耳,甚至有人要上访投诉,矛盾的焦点就在林英军女儿和邯丹身上。她女儿那学习成绩谁不知道,咋能考个第一名呢?邯丹考第一还差不多,咋考个第四呢?再说他也不是矿工子女呀,咋政审的呀?有人更直白:女儿女婿都榜上有名,这正常吗?好事咋能叫他家摊上了呢?肯定是他泄密看了卷子,要不他女儿根本没门!

泄密之话一传开,林英军来个以攻为守的策略,首先主动找到矿党委书记,要求调查,还他一清白。并在群众中说:“一家考中两个不行吗?违法还是违规了?苏东坡一门三进士怎么说,那凭的是本事!”

调查也调查了,唯一让人怀疑的是去拿考卷是他一人去的,会不会做了手脚!但拆卷时那8位监考成员都在场,谁也没发现存在开封的迹象,难道他的眼有穿墙之功?送卷时两人一同前往,更做不了手脚,前后应不存在他做手脚的可能!

查无实据只好不了了之!

两个月后,林英军女儿、邯丹都穿上了制服,戴上了大盖帽!

五年后的一天,邯丹酒醉之后,无意中冒出一句:“老岳父真不是简单人物,封好的东西,拆开还能还原!真不可思议”

泄密卷子得到了证实,但五年岁月磨去了人们的多少恩怨?谁还再提起呢?

为儿女谋点私利,谋个好差事本无可非议。但利用职权,让大家与之不在一个平台上竞争,既不公允也算是违规违纪之举!

林英军这次私心,组织上虽未过多追究,他内心安否?

安与不安都不影响女儿女婿的幸福!

他这次的私心,是是非非任由人说去吧!

评分

参与人数 3草币 +200 收起 理由
洛洛 + 60 赞一个!
闲庭赏月 + 60 赞一个!
梦晗 + 8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13-10-29 10:41 | 只看该作者
帮静电编辑了一下,这样看起来好些了吧?
板凳
发表于 2013-10-29 15: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梦晗 于 2013-10-29 15:58 编辑

人有私心,本是正常。凡人之所以凡人,终究难落七情六欲之网,私心亦是如此。但心存私心有度,方能坦然获利吧。
地板
发表于 2013-10-29 18:07 | 只看该作者
如此私心,合情但难合于理。记得有个名词叫“以权谋私”。我不知道用在这里对不对。
4
发表于 2013-10-29 21:37 | 只看该作者
这种事情在天朝乃是常事,基本上和九年义务教育一个样
5
发表于 2013-10-29 22:51 | 只看该作者
在世俗眼里以权某私叫能耐。有权不知道利用叫。。。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1 08:57 | 只看该作者
谢格洛菲楼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6-9 12:2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