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915|回复: 7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笔] 心底的那枝修竹--祝阿紫生日快乐!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6 17: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风雨夜归人 于 2015-11-17 17:05 编辑

                               心底的那枝修竹
                  四时花草最无穷,散罢芬芳色便空。
                  唯有山中松与竹,经春历夏又秋冬。
      竹,在植物里是那样的朴实无华,她既无兰、桂之芬芳四溢;也不似杨柳之婀娜妩媚;更无牡丹、玫瑰之富丽俊俏。但她却有着自己独特的动人之处------未出土时先有节,身至凌云尚虚心!竹是谦谦君子,默默地修身,从不张扬、从不卖弄。即使在风雨之中,始终保持着刚柔相济、坚韧不折的气节。

      “澹彼淇奥,绿竹猗猗。”(《诗经·淇澳》)从诗经开始,咏竹之诗文,历朝历代皆有佳作传世。梁·刘孝先一首《竹》推出了竹子的猗猗身影: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而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诗人常常写景寓情,托物铭志。唐·杜甫(《佳人》)有句: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在杜甫的笔下,空谷中的佳人,有了竹子的倚托,更觉得冷艳坚贞了。
他的《苦竹》一诗既颂扬了竹子、也蕴涵自喻:
      “青冥亦自守,软弱强扶持。
         味苦夏虫避,丛卑春鸟疑。
         轩墀曾不重,剪伐欲无辞。
         幸近幽人屋,霜根结在兹。”
这首诗形象的描述了诗人的境遇,更注入了自己高洁的情怀。
·张必更有诗道出了竹子的清高的品格:
    “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
       谁许风流添兴咏,自恋潇洒出尘埃。”
世人皆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她们在逆境中勇于面对、敢于抗争、永不言弃的品性为人们所赞颂。尤其竹的“高节、虚心、凌霜、傲寒。”的品性更为人们所效仿。唐·刘禹锡对竹赞道:
      “露涤铅华节,风接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显然诗人对于竹子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和情怀。唐·白居易写有《养竹记》推崇“竹似贤”、“竹性真”、“竹节贞”。养竹之余不无感慨的写道:“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可见其养竹雅趣,乐在其中也!

      宋·王安石在政治的漩涡中跌宕沉浮、政治抱负终受挫折的逆境中,把自己的一腔悲愤与忧思,以及无限的感慨和高怀都融进了他的《与舍弟华藏院此君亭咏竹》: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这又是多么高的品德呀!
      东坡老更是对竹偏爱尤加,不可一日无竹也!他赋予了竹子更高的品位: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秦观则从另一个角度写竹:“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满庭芳·碧水惊秋》)他词句里竹子的娇美品质尽显,此情此景又怎不让人憧憬呢?

      清·郑板桥擅长画竹,不仅是画竹的高手,更是写竹的高手。他的一首《竹石》写尽了竹子的坚韧精神: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他的另一首《竹》又写出了竹子的沉稳的气韵和不浮不躁的品行: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郑板桥在从政的生涯中经营着他的竹子------画竹、养竹。他从竹子的声音中听到了人民的疾苦,想到了自己这些“州县吏”们的责任: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是的,竹子有着太多的美德,带给人们太多的启迪。故一些文人雅客还以竹为号。如魏晋的嵇康、阮籍等人相聚竹林,称为“竹林七贤”;唐代李白、孔巢文等号称“竹溪六逸”;北宋作家廖止一自号“竹溪居士”;南宋诗人林希逸自称“竹溪”。

      自己也不知是哪年哪月喜欢上了竹子。记得小时候,在闲置的一块宅基地上,长着一簇竹子,也不知道家兄是从哪里弄来的竹子栽种到了这里,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竹子。刚种下的时候、我一天好几次跑过去看,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竹子那修长的身影就印在了脑子里。有事无事的时候,自己总要跑过去看上几眼,她那修长的身姿刚柔并济、高风亮节,还有那些个酷似‘个’字、‘介’字的竹叶,披披洒洒、迎风飞舞,煞是好看。她一年四季都保持着青春的本色和活力,那怕是在皑皑的白雪里,照样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即使是叶片上落满了雪花,那瘦削的躯干依然是那样的挺拔傲立。这坚韧不拔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自己幼小的心灵。

      我喜欢雪竹、喜欢风竹、尤其喜欢雨竹,更喜欢在淅淅沥沥的雨中去听竹。那潇潇的雨滴无序的洒落在竹叶上,发出窸窸窣窣、滴滴答答的声音。这声音错落有致,随着风力的改变而变换着自己的节奏和旋律,时疏时密、时缓时急,时而如泣如诉、时而慷慨激越!自己就在竹旁屏息伫立、什么都不去想,静静地听着这美妙的声音。这声音胜过任何的歌曲,这声音激发了我对生活的向往。这声音仿佛来自曚昽的天际,这声音就发自身旁的竹间,这声音向遥空飘去,这声音久久地回荡在我的心田!心底的那枝修竹,你是我永远的眷恋!

评分

参与人数 2草币 +140 收起 理由
轻轻、 + 70 祝福
月光紫竹 + 70 感谢风雨兄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6 17:42 | 只看该作者
很乱,不会编辑,哪位替编辑一下。谢谢!
板凳
发表于 2015-11-16 20:07 | 只看该作者
俺想替你编辑没权限,编不了,不过这样也不错啊~~~
地板
发表于 2015-11-16 20:14 | 只看该作者
阿紫来了
4
发表于 2015-11-16 20:14 | 只看该作者

赶紧赶紧坐地板上
给风雨兄上热茶
5
发表于 2015-11-16 20:17 | 只看该作者
一句句读来
禁不住先为风雨兄深厚的古诗文功底叫好点赞
6
发表于 2015-11-16 20:18 | 只看该作者
竹,在植物里是那样的朴实无华,她既无兰、桂之芬芳四溢;也不似杨柳之婀娜妩媚;更无牡丹、玫瑰之富丽俊俏。但她却有着自己独特的动人之处------未出土时先有节,身至凌云尚虚心!竹是谦谦君子,默默地修身,从不张扬、从不卖弄。即使在风雨之中,始终保持着刚柔相济、坚韧不折的气节。
=============
竹的气节,竹的节操,
竹的品格,竹的风韵
也一直一直是阿紫喜欢欣赏并打心眼里称颂敬仰着的啊
7
发表于 2015-11-16 20:24 | 只看该作者
无论是写景寓情,托物铭志
还是借竹依托咏颂坚贞
抑或借竹来言自己情怀的高洁
或者干脆直言胸意
赞竹子的坚韧挺拔
自古写竹之诗文之作
大家很多
传世很多
在兄长的笔下
却一一娓娓道来
层次清晰着又不着痕迹的浑然一体
阿紫读到了风雨中的才学
更读出了风雨兄的用心
感动的话在嘴边
感激的话在心里
8
发表于 2015-11-16 20:25 | 只看该作者
再容阿紫说一句
谢谢兄长抬爱
精美的文字用心珍存了
9
发表于 2015-11-16 20:25 | 只看该作者
给兄长撒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6-1 04:5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