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色书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记] 保存旧稿

[复制链接]
171#
发表于 2023-4-29 05:45 | 只看该作者

原油的颜色非常丰富,有深红、金黄、墨绿、黑、褐红、至透明;原油的颜色是它本身所含胶质、沥青质的含量决定的,含的越高颜色越深。我国重庆黄瓜山和华北大港油田有的井产无色石油,克拉玛依石油呈褐至黑色,大庆、胜利、玉门石油均为黑色。无色石油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原苏联巴库、罗马尼亚和印尼的苏门答腊均有产出。无色石油的形成,可能同运移过程中,带色的胶质和沥青质被岩石吸附有关。但是不同程度的深色石油占绝对多数,几乎遍布于世界各大含油气盆地。

~~~~~~~~~~~~~~~


石油是能源。





通信是什么,能源是什么。

折叠
172#
发表于 2023-4-29 11: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3-4-29 11:41 编辑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不会简单的重复
2015,7月开始中国股市发生一次股灾,详细内幕至今是个谜,年底美国有一部大空头电影上映了。




《大空头》是由美国派拉蒙影业公司发行的传记剧情片,由亚当·麦凯执导, 克里斯蒂安·贝尔史蒂夫·卡瑞尔瑞恩·高斯林布拉德·皮特联合主演。

影片根据迈克尔·刘易斯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华尔街金融危机时四个性格怪异的男人抓住机会,从全球经济衰退中捞取了利润,同时他们还试图阻止全球经济的衰退的故事。

影片于2015年12月23日在美国上映。

173#
 楼主| 发表于 2023-4-29 23:03 | 只看该作者
半梦半醒 发表于 2023-4-29 11:30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不会简单的重复
2015,7月开始中国股市发生一次股灾,详细内幕至今是个谜,年底美国 ...

这部电影,理论可以在网上找到吧,感谢半梦推荐呢
174#
发表于 2023-4-30 06:36 | 只看该作者
色书生 发表于 2023-4-29 23:03
这部电影,理论可以在网上找到吧,感谢半梦推荐呢

    在b站,肯定有缩略版。
175#
 楼主| 发表于 2023-5-1 22:24 | 只看该作者
半梦半醒 发表于 2023-4-30 06:36
在b站,肯定有缩略版。

我且找找看,谢谢半梦
176#
 楼主| 发表于 2023-5-1 22: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色书生 于 2023-5-3 20:43 编辑

《四》

果然,跳出了怪圈,转到外线,思路一变,石油人特别是川油人朝思暮想的石油,竟不可意议地在隆盛,桂花等构造,找到了工业级的石油流。“黄河之水天上来”,望着向天而喷的油流,为什么,我们的眼睛里,常有一滴油珠一滴血的热泪?

川中苍苍,涪水茫茫。天道酬勤,石油吉祥。我们在翻看诸多的石油记录时,总能发现石油的精神谱系中,有的高贵如钻石,有的闪耀如星辰,我们的石油能成为共和国的血脉,名至实归,又舍我其谁?康世恩如此,余秋里也是如此。

川中会战失败后,康世恩一力担下了失败之责,坦然地承认秦文彩和李德生等,“是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并在离开川中前,将再战隆桂的重任,托付给了秦文彩。儒将之风,明月皎洁。

在一次石油矿厂级的高级会议上,余秋里当众承认,“是我批评错了”,并站在主席台上,凝重地向秦文彩和李德生敬了一个军礼,深深地鞠了一个躬。将军本色,高山仰止。

我们的石油事业,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真理往往质朴而简单,是一群群大写的人,放下了“小我”,何时何地,都把那找油找气的火种高高地举起。

“感谢你们四川,川中是‘教师爷’,教训了我们,使我们学乖了。”,余秋里坦诚的话,也是秦文彩等人的群体共识。有一个党校的教授,曾经提出了这样一个历史问答,如果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一大,就确立了党的领袖地位,是否中国革命就会少走弯路?共和国的春天,就会提前到来呢?历史不能假设,但,历史又是重新上路的碑石。所以,接到隆桂会战的任务,秦文彩不敢有一点的掉以轻心,布局严谨,这是四川局的单打独斗,更是决定四川局命运的一次大决战,胜则生,败则溃。

隆桂会战在朝着秦文彩设计的方向,华丽而务实地推进。原本可以顺心顺水,让川局走出死胡同,美美的享受一下胜利的炫晕,可是,另一种“晕”,又悄无声息地从四面八方涌来,打了秦文彩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饥饿的风吹过,面包的渴望,没有油水的肚皮,让万能的主,也长叹三声,没有解决之道。从59年下半年开始的”三年自然灾害“,席卷全国,同样,我们的石油战线,也没走出面有菜色,脚步打偏的苍凉境地。

来看一看《石油师人——在四川油气田纪实》中提供的珍贵记录吧。”1959年下半年,职工口粮已开始减少,各类副食也明显短缺。到了1961年,即使是每月供给每个职工的1斤肉,半斤油也得不到保证。干部定量压减到每月19斤,营养严重不良。据不完全统计,1962年初,川中矿务局患水肿病达2428人,占职工总数的11.5%。“

再来扫描一下”三年自然灾害“下,石油人的”饥饿感“已达到了何种地步,也许,对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光盘行动“,是一种震动,一种回应吧。居安思危,兹事体大,真不可一日而废。

镜头一:

时任西充钻探大队副大队的杨型亮,石油师人,同几位主要技术负责人回到大队,已是深夜了。肚儿在“金戈铁马”闹革命,有人实在熬不住了,“大队长,饿得实在厉害,弄点吃的吧!”。办公室外瓜藤上的几个嫩南瓜,地里的牛皮菜,加上一点蚕蛹豆油,煮成了一锅,阴悄悄地祭了肚皮。第二天,保卫科发现菜园子被别人”偷袭“了,不依教(不肯罢休),非要追查。还是杨型亮把保卫科长叫来,苦笑着道出了其中的一二三,这事,才算摆平了。
杨型亮身体起来越差,体重从138斤锐减到118斤,腿肿得像苞谷粑,好多次,开生产会,他讲着讲着,眼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 。
这天,充9井队长张玉发来看他,进门后,将一小袋豆子放在了床脚。
”大队长,这个给你,饿了,好歹也能顶个事?“
”不成不成,你拖家带口的,爱人和小孩吃啥?“
”我爱人和小孩都回老家了。这20年豆子,是我老婆的粮票买的。没事没事。“
与子同袍,岂曰无衣?艰难时节下的那一袋豆子,令杨型亮的眼眶发热,鼻子发酸。

镜头二:

1961年春节前夕,张忠良回到办公室,见办公桌下,一个竹筐里搁着杂七杂八的食品,堆得满满的,颇为丰富,他找来了秘书,要问个所以然。
”这是什么回事?“张忠良指着那一堆食品,脸色严肃。
”五通桥盐厂拜年送的。人家那边说感谢石油局对他们的支持和照顾。“
”请你记住。第一,东西马上送幼儿园;第二,今后人家送东西,一概谢绝;实在推脱不了,不用请示,一律送幼儿园。“

镜头三:

石油部的厂矿级干部会在北京召开。
秦文彩拖着浮肿的双腿,在楼梯上艰难挪动。余秋里走过,见此情况,大为震惊,”秦文彩,你咋搞成这个样子啰?……“
秦文彩只得苦涩一笑,”大家都这样,国家有难处啊。“
”不行,以后你每天同我一起吃饭!“余秋里心疼他的将,感叹不已,“局长都这样了,怎么带部队,怎么搞生产?”
这之后,余秋里把秦文彩找去,“四川有那么多水,河沟里,堰塘内,那些鱼啊虾啊,为啥不可以组织职工业余时间,去摸,去捉呢?”
“你们可以组织生产队专业种粮嘛,组织打鱼队打鱼,打猎队打野物,组织生产自 救嘛!”
听了余秋里的话,秦文彩的心活了。以前,这些想法都猫着,点子和措施都有,怕违犯政策,怕影响石油单位的面子,怕好地方不好处,如今领导支持,可以放手干了。
他巴不得马上就赶回四川去。

镜头四:

刘连生彻底没招了。以前,脑壳灵光,一眨眼就是一个主意的他,在饥饿来临时,生存问题那么现实地推到他面前,他感到自己是那么的无助,那么的渺小啊。
他爱他手下的那一群兵,特别是那100名长期驻扎在一线的话报员。按理说,他们干的是前线的活,就应该享受前线的生活保障,可是,编制上,他们又属于后勤人员,所以,每次下基层,看见手下饿得不成人形的兵,他都觉得是他亏欠了他们,想扇自己几个大耳光。
屋漏偏逢连夜雨,事儿,还在大面积地扩大。前几天,线路维护人员周伍,脚打闪闪地上了杆路,在杆上还有说有笑的,没料到,一个恍惚,人就在踩板上,安静地“睡着了”,还好,有保险带,还好,一起搭档的郑旺,见势不对,反应灵光,否则,周伍可真去见“马克思”了。这家伙,几天没沾一颗米,吃的全是苔根,红苕尖尖,野菜。再说上个月吧,通信线路进行例行清障,一路出来的七八个人,走着走着,就倒下了三四个,肚儿没有粮食垫底,哪有气力干这么重的活?……
每一次,被精简的人员,离开团体时,他一次次握手,一次次拥抱,他的眼泪,是那么的不值钱。每一次,人员选择离开,他只能拖着发肿的双脚,送了一程又一程,叮嘱了一道又一道。当战友倒下了,他只能达到极限地省下一点口粮,送去半个馒头,一把干胡豆,表达自己微薄的心意。……
人员还在精简,队伍从400名锐减到100名,他长歌当哭,痛如刀绞,他常常在无人的夜晚,向隅而泣,我,我没有把这支队伍带好啊!
所以,很多年以后,他喜欢唱那首《送战友》,”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驼铃声 。路漫漫,雾茫茫 ,革命生涯常分手 ,一样分别两样情。战友啊战友,亲爱的弟兄 ,当心夜半北风寒, 一路多保重!“

镜头五:

黄凯和秦文彩到隆盛检查工作。中午开饭,接待领导的客饭,也只中一人一碗红苕叶稀粥,一小碟咸菜。说是粥,两人在碗里打捞了半天,也是”汤中有米清可数,“不禁相视苦笑。
下午开会。秦文彩问,”同志们,你们肚子饿不饿啊?“会场上清丝雅静,没一个人吭声。一个接一个的运动,让人说话行事,都有点稳重,不敢张扬。
”说实话,现在大家都饿肚子,是不是?“秦文彩拍了拍腹部,”这地方是瘪的,干活就没力气,油就拿不到,拿啥支援国家建设!“
他突然提高了嗓门,”现在不是讲政治挂帅吗?什么叫政治,吃饱肚了就是政治。我们要一方面要搞生产自救,一方面也要搞好会战,工作生活两不误。“
话音刚落,台下巴掌拍得山响,众人情绪激奋。

……

在中国,三年的饥饿记忆,成为一代人终生的财富。在川中,在四川油气田,一群面有饥色,从生存的阴影中,站了起来,从茅草棚,干打垒,农家的猪圈,乡人的屋檐下,从四面方向,向着钻塔,向着井口会聚而来,“风萧萧兮易水寒”,这样的一只铁军,岂能倒下?岂能战胜!



177#
发表于 2023-5-2 21: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3-5-2 22:21 编辑

再来扫描一下”三年自然灾害“下,石油人的”饥饿感“已达到了何种地步,也许,对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光盘行动“,是一种震动,一种回应吧。居安思危,兹事体大,真不可一日而废。

~~~~~~~~~~~~~~~~~
我以为你们精简通信话务人员是因为步进制升级到纵横制交换技术引起的。   你可以查一下,理论上这种交换机升级换代应该要精简或调整人员编制。  
178#
 楼主| 发表于 2023-5-3 08:50 | 只看该作者
半梦半醒 发表于 2023-5-2 21:52
再来扫描一下”三年自然灾害“下,石油人的”饥饿感“已达到了何种地步,也许,对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光盘 ...

嗯,半梦看得细,一方面是大的政策,另一方面是技术的升级,其实,我们石油单位的通信技术升级,是比较缓慢的,所以,从大的背景看,中石油起步的时侯,时常有肩拉背扛的记载,就是这个原因。
179#
发表于 2023-5-3 09:18 | 只看该作者
色书生 发表于 2023-5-3 08:50
嗯,半梦看得细,一方面是大的政策,另一方面是技术的升级,其实,我们石油单位的通信技术升级,是比较缓 ...

      一般都是荒无人烟的地界才适合开采,艰苦是必然的。
180#
 楼主| 发表于 2023-5-3 11: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色书生 于 2023-5-3 20:36 编辑

《五》

经过了三年“自然灾害”,经过了“隆桂会战”,经过了川中矿务局的撤消建制,刘连生跟随秦文彩走南闯北,会战在哪里,他就把通信的战场摆在哪是,这是雷打不动的使命和责任。没有四川石油那一片天,哪有石油通信可以出走的地?这,是背靠大树好生长的依恋,更是叶子对根的拳拳情义。

如今,他又随石油大军,辗转到了威远的曹家山,他站在路口,在等一个人。这个人的履历,引起了他的好奇和注意。

这个人就是廖宣洲,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娃。从小,他就喜欢和小伙伴”打仗“,当满山跑的”娃儿山大王“,建功沙场,保家卫国,是那个时代很多男孩子的梦想。十八岁一满,”男儿要当兵,纵横走四方“,那一身绿军装,就是他日思夜想的全部。这不,每年春秋两季一招兵,第一个报名,总是他,争着抢着,一路飞奔,脚底下都在打旋旋。没想到,年年出师,年年名落孙山,原因呢,不是身高不够,就是政审差一点,直到1959年,他已经22岁了,才这么起起伏伏地闯进了军营。

好事多磨,好事就会在后头。有点“大器晚成”的廖宣洲,一进部队,就遇上了好彩头,那一年,他们这一群新兵蛋子,部队正缺通信兵,鬼使神差的,他这个农村娃,加入到了技术兵的行列。有时,一个好的起点,也许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走向。廖宣洲很珍惜这个天赐的机会。别人练十次正步,他练百次。别人上杆,挂踩板,做线缆把子,做到规范就行,他不,不但要规范,还是快,还要姿式优美,动作一气呵成,绝不拖泥带水。别人组装电话,能拼装就行,他不,他私底下偷着“玩”,就像士兵爱枪一样,拆了装,装了拆,乐此不倦。他自己知道,他是农村娃,是呆鸟,呆鸟多飞几趟,一样可以“海阔任鱼跃。”

他有点像后来的“许三多”,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好兵”呢。因为,他的上衣包包里,装着父母的叮咛,和一乡坝人的期望。三年之中,除了苦练,连梦里,都在做“引体向上”。功夫不负辛苦人。62年那年,本是告别军营的退伍季,一个春天的上午,部队的领导,告诉他了一个比春天更温暖的消息了,小廖,贺龙元帅要求我们,要大搞技术练兵,你是咱通信兵的一棵好苗子,现在,丁盛的54军有一个为期一年的通信培训,你要舍得一身剐,把技术学到家。去吧,等你学成归来,再传帮带,把咱们部队的通信技术,再上一个台阶,好好发扬光大。

到了54军,他的眼界进一步被打开了。军中像他这样“做一个好兵”的人,太多了,数不胜数。他虚心向他们请教,一点一点地抠操作中的不完美,学习更高级的”盲装电话“等通信手段,做到心手合一,不越规范。培训之余,他还缠着从战场上归来的老兵,讲54军130师跟印军的英勇作战,老是听不够,老是在心中起画面,如果我也在战场我也会在枪林弹雨,一边发报,一边传递一个个胜利的喜报,那得有多么的带劲。

回到老部队后,他并不张扬,只默默的把学到的本领,像春雨一样,散泼了出去,润了军中的通信阵地。他没想过回报,但回报像雨后的春笋,一个接一个。62年,他参加了全军在重庆的大比武,虽因临场太紧张,错失了名次,但,虽败犹荣,能上场参赛,这是他一生的荣誉。他连续三年当选“五好战士”,连续三年成为“技术能手”,没有平常的春风化雨,哪有桃李艳放春如许?

64年,他脱下军装穿油服,从40多个退伍军人中,脱颖而出,一人被留在石油局机关。1965年5月,石油部筹备会战指挥部,他一听是石油会战,要打大仗,激动得不行,小时侯就埋下的那枚理想,如今,壮丽成了一棵树,他要站在一线,成为会战的风景。
他如愿以偿,成了第一批上曹家山的参战人员。
……

《六》

路的尽头,并没有人影的出现,刘连生心里并不急,他心里还有一些思量,正在趁这个空档期,理一理,顺一顺,好开展下一步的通信工作。

引起刘连生深度思索的,是秦文彩跟他谈的关于红村会战的来龙去脉。从玉门油田入川到现实,七八年间,他已经和四川融合得了无痕迹了,听懂得川音,说得来蜀腔,历次的会战,也让他从一个向前的冲锋者,成长为知进退,懂布局的战役指挥者。时代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一面镜子,你如何面对,都得自己每天去观照。

秦文彩的话,令他激动,第二次打响的四川会战,对于刘连生,对于川局的每一个石油人而言,都是战鼓在催,催人振奋。

“连生,咱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在1965年5月的杭州会议上,谈到了第三个”五年计划“,语调轻松,又带着几分严肃地说,在大西南光搞煤炭不行,还要搞点石油,搞点天然气。毛主席是伟大的战略家,他的做出指示后不久,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小平,又在一个全国的工交会议上明确指出,从战备的角度看,我们的石油和钢铁的形势都不好,特别是石油。大庆,东营虽然有油,但位置都处在一线。真正的三线地区油很少,小平接着说,你们石油部不在四川找出油气来,以往的工作都不算数。主抓工业的国务院副总理彭真,因为毛主席的批示,专门问询了康世恩康部长,并不无危机感地说,四川搞不到油是不行的,毛主席睡不好觉。你看,咱们的国家层面,对于再一次开展的四川大会战,寄与了多少希望,任务又是多么的紧迫。”

”当然,有些大的形势,你不一定清楚,我也只知一个大概,一般来说,不会超过这三个意思。一个是“是什么”,一个是“为什么”,再一个就是“怎么办”。连生,我就长话短说,是什么,毛主席的指示,邓总书记和彭真总理的讲话,说明这一次的会战,比川中会战的规格还要高,是重中之重。为什么?我也说不好,我只说我的想法,可能跟65年的三件大事有关。第一件事,可能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抗美援越有关。第二件事,与海军有关的崇海海战有关。第三件事,与中苏关系恶化,“北极熊”已在我们北边陈兵百万有关。现在大家都在说“大三线建设”,以我的理解,是要留出战略纵深地带,一线不行,退居二线,三线是我们必须死守的底线。一旦擦枪走火,一二线不保,那么,我们川局将要推到最前线,现在,我们的油气田的这点油气当量,是不能支撑起这么宏大的任务的,这可能也毛主席他老人家睡不着觉的主要原因。”

”老伙计,任务重大,形势紧迫,怎么办,就交给了石油部,交给了咱们57师的老政委张文彬来打这一攻坚战。有过川中会战惨痛的经历,咱们的老政委,一出手就是大行家。既有战斗口号,“一切为了开气找油,一切为了七十亿!”,也有战役方针,“攻克八大技术,打开五朵金花。“。这口号提得多好,重点是开气,当然,顺带放鹰打兔子,也不是不可以。这也是符合四川盆地“贫油富气”的实是求是嘛。至于八大技术,五朵金花,一句话,技术是手段,得到金花才是目的。“

“当然,第二次四川大会战的地址,是张政委和黄凯书记,张忠良局长一再推敲,最后才慎重确定的。我们这一次主攻的构造,一是威远构造,二是泸州古隆起构造,两个构造中,威远构造又是更主攻的方向。老伙计,还记得几天前,我们从局机关五天之内,就搬到曹家坝的事,这,不仅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战略转移,也是”一切向前指挥“的具体落实。这就是我们现在在曹家坝安营扎寨的来龙去脉。”

“连生,你可能不知道吧,前不久在成都召开的二次会战领导小组会议上,咱们的”粮食书记“董金壁,就在会上放了一炮,这个老董啊,一点没变,一把冲锋枪在手,就敢一人突突,要得。老董说,这些年,我们找油找思想不明确,有问题,为了完成进尺,为了”放卫星“,为了”抢标杆“,为了任务而任务,根本不管出不出油这个现实问题,……老董一吐为快,说得急,大气武气的,简直就是在吼:我们成了’杀害‘油层的’土匪‘,成了 毁坏设备的’败家子‘,……咱们的老政委在来四川之前,余秋里将军曾语重心长地说,张文彬,回四川以后,请你转告黄凯和张忠良,大敌当前,用你们的时候到了。连生,你懂我的意思吗?大敌当前,你们现在是会战指挥部通信站(以下简称红村通信站),虽然机构名称在变,但使命没变,我只有四个字要求你们,必须务实。老伙计,你也要好好查一查,在你们通信站线上,有没有这样的风气?有,就要坚决刹住,此风不可涨,我的同志哥,否则是会摔大跟斗的。“

想到这里,刘连生格登了一下,喃喃在说,是啊,很有必要开一个会,自查一下咱们的战线上,有没有这股风?同时,也要在这个会上,大家群策群力,在会战之下,我们通信战线的发展方向,毕竟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啊。

暮色四合中,一道身影在奔跑,在向刘连生喊,”刘站长,我是廖宣洲,你的新兵,到曹家坝的班车,路上抛锚了,我来晚了,……“

刘连生望着奔向自己的那个人,精瘦,高挑,一身的朝气,奔跑中,风纪扣依然扣得严丝合缝,背上的背包,打得方方正正,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兵,刘连生从心里底喜欢。

”小廖,欢迎你,欢迎你。“两双军人的手,就这么紧紧地握在了的一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6-18 15:1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