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明自愁思 清气心舒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4-5 17: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顺时生活|清明自愁思 清气心舒畅

      讲解专家:彭康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兼治未病中心学术带头人。教授(中药学)、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导师、岭南名医、羊城好医生。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调剂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慢性病管理分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药调配与监测分会副会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子珂

      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中国传统祭祖节日,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历书》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含上清下明之意,大地一片生机旺盛,万物吐故纳新。《岁时百问》中也提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所以清明养生应顺应自然,重在“清、明”。

      清心气
      清明节祭拜祖先时,很多人会睹物思人,产生悲伤抑郁的情绪,难以走出,累及于心。古往今来,人们把祭祖扫墓和郊游踏青结合起来,就是为了避免忧思伤身,在追思先人时又能健康身心。若感到心气不顺,可以出门走走,在小区内或者公园河边,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放松身心。

      清肝气
      中医认为,立春之后,人体内的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常言道过犹不及,肝气过旺易伤脾胃,还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诱发疾病。建议在饮食上要少吃“发物”,常见的发物有海虾、竹笋、羊肉、鸡肉、鹅肉等。发物易引动肝风,助火助邪,容易诱发旧疾。清明时节是饮茶的好时机,不妨每天喝上一杯清肝茶,如菊花茶、玫瑰花茶、金银花茶等,有利于清畅肝气。

      清肠胃
      五行之中,肝木克脾土,肝经应春气而旺,容易压制脾胃之气,造成肝强脾弱的状态。再加上清明小长假,人们难免放纵饮食,加重肠胃负担,尤其是肠胃虚弱不好的人。对于吃寒食和青团的传统习俗,也要因人而异,适量食用。清明后可以适当选用一些清肠道的食物,比如西兰花、洋葱、大蒜、豆类、海带、黑木耳等,避免出现胃肠积滞的症状。

      清湿气
      清明处于冷空气与暖空气交替相遇之际,空气湿度明显增大。此时,祛除湿气,提高抵抗力势在必行。清明前后正是艾草长得茂盛之时,用艾草泡脚能祛湿散寒,促进身体血液循环,也可搭配生姜同时使用。还可以尝试中国传统古法艾灸,帮助温通经络散寒祛湿。常用的祛湿穴位大多分布在下肢,比如丰隆穴、足三里、承山穴等。

      ★推荐食疗方:淮山芡实扁豆排骨汤
     【配料】淮山15克,芡实15克,北芪15克,白术10克,薏米15克,扁豆15克,猪排骨200克。
     【做法】扁豆、薏米用锅炒至微黄,淮山、芡实、北芪、白术、排骨洗净,然后将全部材料放进煲内,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醒胃、祛湿抗疲劳,对于脾虚湿重、精神不振者尤宜。

     (羊城晚报岭南名医工作室出品)
      编辑:刘欣宇

         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及视频)为创作者平台"快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6-5 12:1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