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2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江南好风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7-8 07: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7-8 07:51 编辑

千古流传的一首小诗,写尽江南好风景,开篇就美到醉人!

      江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经济比较富庶的地区之一,这得益于从晋开始直至陈的灭亡这期间长达200多年的南北分治的政策,同时在这200多年间,江南地区的人民生活也比较安定,并无太多的战乱纷扰,自此江南区域便奠定了自己的历史上的经济地位。正是由于经济上的繁荣与生活上的安定,江南也成为历史上无数的文人墨客趋之若鹜的地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这里你可以找到许多闻名遐迩的文人所留下的足迹。比如唐代时期大名鼎鼎的大诗人白居易就曾在这里逗留过,更是在多年以后回忆此地之时留下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样的千古名句,而原本就是南唐一国之君的李煜也留下了“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此类赞颂江南美景的名句,所以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就是一首描绘江南美景的诗作。

    《江南春》 唐代: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这位诗人想必大家都是很熟悉了,是我国唐朝时期一位非常著名的诗人,更是与同时期的另外一位大诗人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这首诗则是杜牧诸多名篇佳作中极富盛名的一首,后世对此诗的评价极高,哪怕是与盛唐时期以山水诗文明的“诗佛”王维的作品相比起来也是不逞多让,虽然全诗只有四句28字,但是却将江南美景的绚丽多彩与深邃迷离表现的淋漓尽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诗的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采用虚写的方式表现出江南春景的绚丽多彩,诗中的“千里”自然是不可能见到的,只是诗人由眼前的春日美景想象出的千里江南盛景,仿佛读者也能够随着诗人的想象看到江南桃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春日盛景,而诗中的“莺啼”与“绿映红”是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来体现江南春景的活力,结合开头的“千里”整个在空间的立体感上给我们呈现了全方面的江南春景,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诗的次句“水村山郭酒旗风”则是由首句的远景虚写转为眼前实景的描写,随着目光的逐次递进,我们看到了临水而落的村庄与依山而建的城郭,一直到眼前的迎风招展的酒旗,生动的体现出了江南的建筑特点,同时也是结合上句中的空间范围,将画面填充的更加丰满,同时随风飘扬的酒旗又使整个画面增添了许多人文气息,是画面更加生动具有感染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三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则又是虚写,南朝是指晋以后“宋齐梁陈”四个定都南京的王朝,史称为南朝。南朝时期的佛盛行,所以寺庙也建了许多,这里的“四百八十寺”也是虚指,代指寺庙有很多。诗的首句是对空间上的想象,而这句则是对于时间的想象,上下呼应相得益彰。 末句“多少楼台烟雨中”则是诗人通过眼之所见的蒙蒙细雨,想象到往日人来人往的寺庙,现在也只能冷清的被这烟雨笼罩,由眼前思前尘,最终感慨历史的车轮总是会向前发展,历朝历代的交替也是一种必然,这里,诗人以审美的眼光,欣赏着江南春的自然美景;诗人以深邃的思维,穿过时空,感悟历史文化的审美意义。实为千古流传的佳作! 图文/阿然(喜欢的话记得关注哦)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7-8 07:51 | 只看该作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6-6 04:4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