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070|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谈] 电影《帝国的毁灭》观后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9-17 17: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故乡的炊烟 于 2020-9-17 17:38 编辑



德国人的二战
——电影《帝国的毁灭》观后感
   “风生水起生活圈”在自己的新浪博客中曾说:“二战电影还得看德国人拍的!只有战败过才能拍出好电影。”我觉得这话说的有几分道理,没有真实感受怎么去创作真实。这应该是大家能够接受的文艺创作规律。他所强调的“战败”,应该是在对战争给德国和世界带来的灾难进行反思上更加深刻一点吧。最近,我观看了德国电影《帝国的毁灭》,使我对二战的认识似乎又深入了。
     一是二战带给德国人民的伤害一点也不比给其它国家人民带来的伤害小。人民是无罪的,是无辜的,可流血的却是人民。过去看别的国家拍的二战片如此,现在看德国拍的《帝国的毁灭》也是如此。且不说德国军队入侵它国所付出的牺牲,最后保卫德国所付出的牺牲,由此片可见一斑。当然,除了流血牺牲,战败给德国人民造成的心灵创伤更是无法用语言诉说。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会再来。战争的罪恶是毁灭生命。所以战争没有胜家,因为用什么都无法换取生命。
    二是德国战败是法西斯、希特勒的失败,德国的人民没有失败。电影中,纳粹军备部长、建筑设计大师阿尔伯特-斯佩尔,他一直拒绝执行元首“焦土政策”的命令,并暗中保护德国重要的工业、基础设施免于破坏。可以说,战后德国腾飞的奇迹,应该记他一功。他的一句话“这个命令剥夺了德国人民继续生存的权利”;还有他最后一次冒着生命危险回柏林见元首最后一面,在探望戈培尔夫人的时候,劝说她带着6个孩子逃离柏林,说“孩子就是未来”。后来,在纽伦堡大审判中,斯佩尔是所有被告中唯一一个当庭承认自己有罪的前纳粹高官,并拒绝就针对他的罪行指控进行上诉。他彻底的和纳粹划清了界限,实现了自我救赎。有意思的是,他的儿子,后来也成为举世闻名的建筑设计大师,甚至还参与了北京奥运鸟巢和水立方的设计。
    三是通过战争认识一个民族的伟大。军医申克教授,直至投降前夕,一直坚持救死扶伤,在手术台上践行着白衣天使的使命,正是千千万万像申克这样的敬业职守,才有了德军战争初期的大胜,以及战后重新崛起的奇迹。在投降的最后时刻,面对SS抵抗到底的建议,他发出了质疑“这种堂而皇之的自杀和谋杀难道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吗?”,发人深省。申克教授,是千千万万普通德国人的一个缩影,德国的“脊梁”。当一个年轻军官申请加入蒙克将军的突击队时,申克医生问他“元首已经死了,你想为你自己继续战斗吗?”他的回答很简短有力“我在恪守自己的誓言”。感慨德国人的诚实守信。指挥官魏德林前往地堡时,地堡走廊上准备战斗的德军士兵,一律立正行注目礼或纳粹礼,可见直到柏林沦陷前夕,德国国防军仍然保持着极高的战斗意志,没有丝毫的末日来临的慌乱和溃逃。德军虽然惨败,可他们不屈的战斗意志不能不令人钦佩和尊重。
    四是真实客观的反映是一种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帝国的毁灭》的创作来自历史学家约阿希姆费斯特的《希特勒的末日》(2002)和希特勒最后的女秘书特劳德尔琼格的回忆录《直到最后时刻》(2002)。琼格生于1920年的慕尼黑,22岁时被希特勒选作私人秘书。她一直供职到希特勒自杀并记录了希特勒的遗嘱,最后和一支小分队一起逃出地堡。令许多人不安的是,在这个打字员的记忆里,希特勒是个有教养、受人尊敬,做事斯斯文文的领袖。当她打错了字或做错了其它什么事,希特勒总能宽大为怀。所以,直到希特勒自杀,琼格对他始终心存敬意。该书还透露,希特勒是一个素食主义者,是一个对狗有着深情厚谊的人。与情人爱娃布劳恩结婚前,他还当众吻了她。希特勒多少有些多愁善感,他不让别人在他的办公室里放花,因为花会凋谢,他不喜欢看到死去的东西。影片从琼格的书里提取大量素材,赋予了希特勒极其人性化的一面。我就想,如果摘掉所有的“帽子”,希特勒还是个人嘛!
    德国的拍二战电影,我不能否定它有“为自己说话”倾向,但依照他们负责、勇敢、诚恳、严肃、勤奋的性格,不会大到走样的。据一位西方记者报道,二战后的德国满目疮痍,日耳曼人在连生活都不能保障的情形下,依然每家每户在桌子上摆放着一盆鲜花,当时的一个美国官员惊讶地感叹道:“任何一个民族,当他们处在这样凄惨的境地,还能想到在桌上摆设一些花,就一定能在废墟上重建家园。”1947年,尼克松访问德国时,他为当地人民的精神状态所震撼了,一些贫穷的德国儿童围住了他们,但却不是来乞讨的,而是试图用父辈的勋章来换取粮食,其中一个年仅10岁、饥饿的小女孩在得到一块巧克力后,将其塞给了比自己更小的妹妹。战后德国人每天拿着比英国人少得多的工资,却进行着比英国人多几个小时的工作,以筹备资金赔偿二战的受害国。在当时的德国,只要能证明自己曾经受过纳粹迫害,就能获得赔偿,无需过多繁琐的程序。直到两德统一时,德国人还在赎罪,德国的民间在当时已经给出了900亿马克的赔偿金。德国在战后的重新崛起,是以两任总理的下跪、无数次经济赔偿、以及不断地纪念二战中的受害民众换来的。这就是二战后的德国人。



评分

参与人数 2草币 +140 收起 理由
水清木青 + 80 赞一个!
古越涛 + 6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20-9-17 17:47 | 只看该作者
希特勒作为一个战争的失败者只能站在历史的审判台上。
板凳
发表于 2020-9-17 18:01 | 只看该作者
二战对德国人来讲,只能说是在决策者的错误带领下,打了一场有悖于人类和平的战争。
地板
发表于 2020-9-17 18:07 | 只看该作者
其实,东西欧的国家地域狭窄,纵横有度,国家的进深太小,一如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的列国,你不打他,他就打你,第一次世界大战就说明了问题,为了自保与发展,远交近攻成为必然。
4
发表于 2020-9-17 18:08 | 只看该作者
炊烟这段时间看电影上瘾了呀
5
 楼主| 发表于 2020-9-18 08:54 | 只看该作者
古越涛 发表于 2020-9-17 17:47
希特勒作为一个战争的失败者只能站在历史的审判台上。

评价人物有两种方式:一是社会评价,二是历史评价。前者具阶级性,主观色彩重;后者客观,自然色彩较浓,认识的也全面些。两个体系,方向不同目的不同。各取所需,都不为错。
6
 楼主| 发表于 2020-9-18 09:02 | 只看该作者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0-9-17 18:01
二战对德国人来讲,只能说是在决策者的错误带领下,打了一场有悖于人类和平的战争。

走出圈子看圈子,应该看的更全面更清晰。战争是一种无奈的、极端的解决问题方法。可能是发动者个人欲望极度膨胀的结果。当然最后,自己种的苦果就得自己品尝。
7
 楼主| 发表于 2020-9-18 09:07 | 只看该作者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0-9-17 18:07
其实,东西欧的国家地域狭窄,纵横有度,国家的进深太小,一如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的列国,你不打他,他就打 ...

幸亏德没成功,可想称王称霸者从没间断过。世界应当相互平衡,还是家天下?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数学题,等待后人求解。
8
 楼主| 发表于 2020-9-18 09:09 | 只看该作者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0-9-17 18:08
炊烟这段时间看电影上瘾了呀

哪儿呀,这不是陪大家玩儿嘛
9
发表于 2020-9-18 09:10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6-10 13:4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