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贾宝玉诗词赋在府外小有名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8-7 13: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贾宝玉诗词赋在府外小有名气,为何在大观园诗社中,却总是落第?

      平心而论,宝玉的诗写得不错,但最好的并不是诗,而是《芙蓉女儿传》,胜在情真意切。
      有真情实感,作品容易写得好,这在古今中外的文学界是普遍共识。而宝玉最早在外面受到赏识追捧的诗作,是《春夜即事》《夏夜即事》《秋夜即事》《秋夜即事》四首。这四首,恰好不是诗社中的作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春夜即事
霞绡云幄任铺陈,隔巷蟆更听未真。
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
盈盈烛泪因谁泣,点点花愁为我嗔。
自是小鬟娇懒惯,拥衾不耐笑言频。

夏夜即事
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
窗明麝月开宫镜,室霭檀云品御香。
琥珀杯倾荷露滑,玻璃槛纳柳风凉。
水亭处处齐纨动,帘卷朱楼罢晚妆。

秋夜即事
绛芸轩里绝喧哗,桂魄流光浸茜纱。
苔锁石纹容睡鹤,井飘桐露湿栖鸦。
抱衾婢至舒金凤,倚槛人归落翠花。
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

冬夜即事
梅魂竹梦已三更,锦罽鷞衾睡未成。
松影一庭惟见鹤,梨花满地不闻莺。
女儿翠袖诗怀冷,公子金貂酒力轻。
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以《冬夜即事》为例,本诗表现了大观园中人冬日的生活情趣。全诗即事抒怀的焦点落在最后两句上。前六句不断换角度,但都在写“冬寒”。
      前四句纯写景。“梅魂竹梦”,指梅和竹都已睡去,以梅竹入梦点染冬夜的寒冷。“三更”,点明时已半夜,加强冷的程度,所以人盖着锦毛毯鹈绒被仍嫌冷,睡不着。
    “松影一庭惟见鹤,梨花满地不闻莺。”上句以松、鹤写冬夜中的清冷。
      松耐冬寒,经冬不凋,在雪光(与下句照应)映衬下,在庭中落下疏影。松亦常以鹤为伴,故合在一起写。下句的“梨花”喻雪花。以梨花喻雪,说梨花落满一地却听不到有莺在歌唱,意思是说这不是春天,还是雪花飞舞雪满大地的冬天,表达的意思既形象又婉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以上写景,松、竹、梅“岁寒三友”(如果把鹤也加进去的话则为四友了)都有了。由于抓住了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来写,冬夜的寒冷是表现得比较充分的。
      五、六句从人的感觉上写寒。“诗怀冷”,极言寒冷,连诗情也冷却了,可见寒冷的程度。六句的表达方式也是一样的,公子穿着金貂,喝着酒,可都仍不足以御寒。
      经过多方面的形容渲染,冬夜的严寒也就变得具体可感了。就在这严寒的冬夜,大观园中的人却还有他们的“喜趣”。也许是那个“知试茗”的侍儿出的主意吧,大家都忘却了冬夜的严寒,冒着飘舞的雪花,扫来新雪,烹煮清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诗的最后一笔,有如画龙点睛,使全诗的生活情趣跃然纸上。诗着一“喜”字,使“趣”味全出。“新雪”一词亦极有表现力。雪水洁净,新雪尤是,烹茶味道清醇。
      诗中说“试茗”而不说“品茶”,是因为茶的品种不同,烹烧的火候也不同,“试茗”就有掌握火候使茶不失色的意思。以上词语都使诗人表现的生活情趣更为浓郁。
      宝玉是个爱自由的人。诗社中写诗,多多少少对形式题材有一些要求,束缚了写作才能。宝玉在诗社中发挥不出最高水平,当然更容易输给才华横溢的姐妹们。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也许你会说,宝玉虽然比不上钗黛,总和探春不相上下吧?再不济,难道还不如迎春惜春?
      可是你忘了,从起诗社之初,就定下了规矩:“亦不可拘定了我们三个人(纨、迎、惜)不作,若遇见容易写的题目韵脚,我们也随便作一首。你们四个却是要限定的。”
     纨、迎、惜三人,经常不参加写诗,算是诗社的“行政人员”。参与竞争的,是钗、黛、探、玉,湘云,以及后来的宝琴等人。在这些人里,宝玉的确不占优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而钗黛的诗作没在“外面”广泛流传,也不是才力不及,或者没人欣赏,主要是因为“闺阁文字”不该外传的观念。偶然有一次宝玉把诗稿带出去,不是引起了哄动、“谁不真心叹服?他们抄了刻去了”。只是这样的机会不多而已。
      再回到大观园诗社里来,宝玉常常落第,还有一层原因:他是个男孩子,承受能力比较强。即使他与探春的作品不相上下,把他排在末尾,也比较容易接受一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只除了咏絮填词一次。探春与宝琴落第,而自己交白卷、却替别人续写的宝玉,得到了“正经你分内的又不能,这却偏有了。纵然好,也不算得”的较高评价。
      应制而写的,自己都嫌不好;看了别人的半首残篇,却“动了兴,开了机”,得到了较高评价。所以说文学创作,还是灵感最重要。而触发灵感的,往往是真切的感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有真情实感,未必能写出好作品。但是没有真情实感,是一定写不出好作品来的。宝玉作品在外面与园内得到了大相径庭的评价,既由于强手如林的比较,也因为应制诗与自由创作,容纳了不同的感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6-12 14:1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