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80|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散文]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读李少君《流水》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11: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读李少君《流水》   

          唐朝朱庆余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原诗表面是写新娘问丈夫,自己的妆扮时髦吗?能否讨舅姑的欢心?其实作者是问考官自己的文章是否合考官的眼缘 。这是借诗言事,别有一番心事在里头。

   读李少君的诗歌《流水》,我觉得作者也用了类似的写作手法。《流水》诗表面像是一首爱情诗,作者塑造了一个孤独的美丽女子。作者对他产生爱情,而最终没有得到。“她”是作者理想的象征。每个人都有理想。理想注定很美。人们想起理想或者梦想,不由自主沉浸在自己营造的氛围中,如诗所说“每次,她让我摸摸乳房就走了/我在我手上散发的她的体香中/迷离恍惚,并且回味荡漾”

   现实总让人无奈,实的坚硬,残酷和冲突让人受伤,满身伤痕,这种疼由外到内。诗人这样写“我们很长时间才见一次面/一见面她就使劲掐我/让我对生活还保持着感觉/知道还有痛,还有伤心。”每个人都是现实中的人,现实与理想的距离让人清醒和疼痛,实实在在的生活把一个人的棱角磨掉,使他逐渐成为老实本分的被生活俘虏了的人。

    在这首诗中,人的各种情怀体现出来。幻想,快乐,奋斗,苦闷,之后,失望,也放纵。“她带我去酒吧,在包厢里/我唱歌,她跳艳舞/然后用手机拍下艳照再删除“这写可以看做是一个人的自我解脱,自我娱乐,使自己心情好起来。作者选用了惯常的场景“酒吧”“唱歌,跳舞,拍艳照。”但是过后再删除那些不好的照片,这也是一个人偶尔的夜晚魔鬼,白天天使的样子。诗作把一个人独处的痛,无助,理想无法实现时的苦闷表达出来。但在众人面前,他又是正正统统的是正常人。

  “我们最强烈的一次发作是去深山中/远离尘世,隔绝人间/我们差点想留下来不走了/可是她不肯跟我做爱/只让我看她的赤身裸体,百媚千娇/她让我摸摸她的乳房就抽身而去”。一个人一直在现实中奋斗和努力,在即将接近理想,实现理想时,欢乐占据身心,他似乎正看到理想的千娇百媚,但是最终还是没到达。在这种欢乐与苦闷中,一个人要学会安慰和疏导自己,让心理平衡,否则很快就能得轻度抑郁症。她的来信也是作者自己的心理救赎,自我安慰。“亲爱的,开心点,我喜欢你笑/这次心情不好,/下次好好补偿你/我会想你的,再见!”

  “我承认我一直没琢磨透她/她孤身一人在外,却又守身如玉/这让我为她担心,甚至因此得了轻度抑郁症”而这些正印证了我的理解。理想没实现,苦闷让一个人轻度抑郁。每个人都是这样。
  “而她仍笑靥如花,直到有一天/她乘地铁出门,将自己沉入水底/随流水远去,让我再也找她不到”
坚硬残酷的的现实让一个人逐渐失去理想和梦想,理想和梦想如那个美丽的女子,沉身东湖,没了踪迹,随流水而去,“我”再也找不到她。

       这首诗,把女子看做理想,就很容易理解了。每个人都是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奋斗,徘徊,苦闷,轻度抑郁,最后,向现实生活低头,看淡一切,心境逐渐平和的过程。

     这首诗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对现实社会的批判。现实社会越来越不适合理想存在,生长,开花和结果。美丽的女子,纵有千般风情,也难逃自杀命运。香消玉粉。让人扼腕叹息。



                 




     李少君,汉族,湖南湘乡人,1967 年生,1989 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
       《流水》被称为“注定引起争议的诗”。作者在应邀投往《诗歌月刊》“先锋时刻”栏目后,被发布在天涯网站,短短几天,点击率超过20万,成为天涯社区一周冠军。
       因为对于一位看重传统的诗人即使在作者多风格书写中也属另类因而可谓值得“重读”的经典之作。




          附:《流水》

                    李少君

  每次,她让我摸摸乳房就走了
  我在我手上散发的她的体香中
  迷离恍惚,并且回味荡漾
  我们很长时间才见一次面
  一见面她就使劲掐我
  让我对生活还保持着感觉
  知道还有痛,还有伤心
  她带我去酒吧,在包厢里
  我唱歌,她跳艳舞
  然后用手机拍下艳照再删除
  我们最强烈的一次发作是去深山中
  远离尘世,隔绝人间
  我们差点想留下来不走了
  可是她不肯跟我做爱
  只让我看她的赤身裸体,百媚千娇
  她让我摸摸她的乳房就抽身而去
  随后她会发来大量短信:
  “亲爱的,开心点,我喜欢你笑”
  “这次心情不好,下次好好补偿你”
  “我会想你的,再见!”
  我承认我一直没琢磨透她
  她孤身一人在外,却又守身如玉
  这让我为她担心,甚至因此得了轻度抑郁症
  而她仍笑靥如花,直到有一天
  她乘地铁出门,将自己沉入水底
       随流水远去,让我再也找她不到

          (载天涯网站、《海南日报》2008年11月3日、《诗歌月刊》2009年第1期)

评分

参与人数 2草币 +170 收起 理由
梦晗 + 70 赞一个!
格洛菲 + 10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13-4-2 11:47 | 只看该作者
沙发学习
板凳
发表于 2013-4-2 12:10 | 只看该作者
先感谢如花支持散版!
地板
发表于 2013-4-2 12:11 | 只看该作者
一首诗歌,能解读到如此水平,如花真了不起,赞一个!
4
发表于 2013-4-2 12:13 | 只看该作者
这首诗,把女子看做理想,就很容易理解了。每个人都是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奋斗,徘徊,苦闷,轻度抑郁,最后,向现实生活低头,看淡一切,心境逐渐平和的过程。
随着如花的导读仔细体会、品赏。
5
发表于 2013-4-2 12:29 | 只看该作者
评论是对文字的再一次体悟与创作,很显然,楼主在这一方面,做到了,理解是贴切与深入的
6
发表于 2013-4-2 13:30 | 只看该作者
各人读书恐怕都有不尽相同的体会,楼主的解读在某些层面显得很到位,学习。
7
发表于 2013-4-2 13: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梦晗 于 2013-4-2 13:43 编辑

欲与心事谁人知,持笔点点情。 解文,读文,如花赏析至此,何尝又不是写文之人的庆幸?
8
发表于 2013-4-3 17:29 | 只看该作者
如花这文,读是一种心情,品是一种心境。
从你的文中受益不少,读诗如读心,文中精神与现实切合,分析得透晰,又不失女子细腻,很喜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5-5-2 13:0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