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6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说] 话说栗兆乙之一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3 08: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栗兆乙安徽省宿县人,到他这一代栗家已五代单传了。
他的降生为栗家带来的欢喜自不必言,满月时大摆喜宴三天,大门前摆着两口大锅,一锅是红糖茶;一锅是热馒头,过往之人随便吃喝。他爷爷说:“来了孙子有了传宗接代的了,这是老天爷的恩赐,为孙子今后荣光耀祖,借他满月之际行行善事!”
他家在当地当时也算是富裕之户,可他爷爷不知道过日子,整天东闯西荡不管农事,交一些南来北往的人,吃喝不说,还送粮送钱。有时深更半夜带来几个人,吃喝完不走,还要在后院住上三天五日,白天睡觉不出门,夜晚就聚到一块瞎叽咕。有时半夜一溜风出去,天不亮又跑出了回来,也不知他们在干什么。可隔不了几天,从北边传来一个乡公所被端了的事,都说可能共产党的区小队干的,可谁也没想到是栗兆爷爷一帮子人所为。
日本鬼子打进宿县后,他爷爷成了维持会的人。一次,县大队拔一个鬼子炮楼子,他爷爷就死在了炮楼里,因而成了汉奸。后来县委书记朱大同叛变投敌,县大队几乎全军覆没。直到一九四八年淮海战役时,一天一个八路军的营长,专门到他家看望他奶奶,才知道这位营长就是常藏在他家后院中的人中的一个。他一听说他家成汉奸,真是悲感交集,万分伤心,立即找到村农会的人说:“他家咋能是汉奸,他为革命卖房卖地,做地下工作,打入鬼子内部,做内线才端了炮楼,他自己光荣牺牲了,后来组织被敌人破坏了,我是死里逃生的幸存者,我们是同生共死患难的战友,我一定向组织说清楚,还你们一个清白!”
这人就是鲁庄的鲁子道,多年无音信都以为他早死了,不想今天回来了,而且还当了八路军的营长!
栗兆乙奶奶,爹娘自然是喜从天降,重见天日!
鲁营长临走又留下一封信,让农会转给乡政府,让乡政府向上级县委汇报,不想在淮海战役后期,鲁子道光荣牺牲了,这事再找不到第二个证人,平反的事又拖了下来!
但毕竟村里知道鲁营长的话,且鲁营长又是附近庄的人,根底都知道。栗兆乙家在村里的日子总是比戴着汉奸的帽子好过多了。到土改时他家里也没有什么土地,幸亏被他爷爷卖光了,要不划个地主成分是十拿九稳的,最后给定了个贫农!
栗兆乙的爹常说:“还是俺爹有远见,把房子地都卖了支援革命,要是划个地主,他死了没事啦,我不被斗死也得脱几层皮!”
一九五三年的一天,县上来了两个人,由乡上的人带着到栗兆乙的家,送来一个烈士证书和一个烈士光荣牌,并把牌牌亲手钉在他家门楣上。从此他家成了烈士光荣之家,村里还出钱为他爷爷重修了墓!
栗兆乙的爹从此在村里能抬起了头,直起了腰。但毕竟夹着尾巴做人多年,为人处事还是低声下气,不敢张扬一点。见谁都先打招呼,不笑不说话。谁家有事他都跑前跑后的帮忙,谁找他看封信,写封信,再忙再累,哪怕正端着碗吃饭,也立即放下碗把事情给人家办好。所以他在村里人缘极好。成立农村互动组时他被推选为一个互动组的组长。组长是没有什么权利的,想干好就要多出力,多无私的帮别人干活而已。互助组联合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时,他被推选为一个生产队的会计,到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时,他就成了大队的会计。58年全国人民公社化,三面红旗指方向,大跃进战天斗地,超英赶美学苏联,放卫星创高产,办食堂进入共产主义。他那时是一个大队的副大队长兼会计,权利是有了点,但他不知怎么用,脑子跟不上日新月异的形势发展,按部就班的做他的帐,如实的报他的数字。那时十天半月公社就召开一次放卫星打擂台的大会,各大队的干部轮流登台,报产量,报炼钢的数字,报食堂化的优越性。开始大家都以为是上台表表决心,互相比比干劲,鼓一鼓社员的士气而已。三次打擂下来胜负已分,第四次打擂时调子变了,允许落后的赶超先进的,动员先进的更先进,最后那位报的最低的大队长立即被揪上台子,背上插了杆白旗,开始了拔白旗的批斗大会!红旗与白旗自然是对立的两个阵营。谁一插上白旗,虽未定位敌我矛盾,但离反革命也不远了。当场批斗完就失去了人身自由,由武装民兵押到公社关起来写检讨,交代问题,挖思想根源。有的转弯快,进去三两天就出了复了职,在下一次打擂时大吹一通,报的数字超过所有的人,一下由白旗又成了红旗!上次的红旗中必有一两个又成了白旗!这样的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亩产超万斤,食堂鸡鱼肉蛋不断,甚至有人说赶上苏联了,牛奶面包随便吃等等……
栗兆乙的爹被插了白旗不知转弯,只好天天接受批斗!他奶奶一生行善,但一生心惊胆战的过日子。他爷爷把她惊吓的死来活去,这她唯一的儿子又成了白旗,这不跟以前的汉奸一样吗?再加上58年底公社食堂已没什么吃的,全身浮肿加上惊吓辞世而去!
栗兆乙的爹被放出来时已是皮包骨头,他思来想去认为家乡已非久留之地,为保命只好逃跑!
1959年的春节刚过,他把家里悄悄安顿了一下,决定趁过节形势松了点时行动。他跟兆乙的娘讲,这几天他去拜个年,得几天后才能回来,叫他带着孩子去兆乙姥娘家住几天,有封信交给她弟弟,其他的人一概不让知道。就这样他一下子跑到了新疆塔城,幸好有个收容所,在里面住了半月后分到了返修公社前进队,从此他在此安了家!
兆乙的舅把信一看明白了姐夫的用心,他对兆乙的娘说:“姐,姐夫去逃命了,他说一落下脚就把你们接去。过年后你到公社去哭闹要人,说是叫他们抓去了,让大家知道姐夫不是跑了,迷惑他们一阵子!”
这一招还真灵!公社的人到村里明察暗访几次,毫无结果。


评分

参与人数 5草币 +320 收起 理由
闲庭赏月 + 60 赞一个!
色书生 + 70 很有味道
梦晗 + 70 赞一个!
安生 + 60
肥企鹅 + 60 精彩佳作!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13-9-3 20:57 | 只看该作者
静电朋友此篇很有时代感,看过之后,很有感触。
我想,每个故事背后,都会有一个真实存在的影子,或实实在在发生过的片断,组合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篇很有画面感,很有厚度的作品,欣赏了。
期待朋友后续!
板凳
发表于 2013-9-3 21:4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也是一个系列的文吧,静电的文思路清晰,情节铺展有序,而且字里行间里流露着农村人的厚道与朴实。期待下文哈。
地板
发表于 2013-9-3 21:46 | 只看该作者
既是毫无结果,也会有一锤定音的落实。
4
发表于 2013-9-3 22:06 | 只看该作者
静电介小文倒是挺厚重,时代感很强烈的穿入人心,引发对战争时代的思绪。
5
 楼主| 发表于 2013-9-4 08:54 | 只看该作者
我馒幔发,再次恳求梦晗姑娘看完指教斧正!
6
发表于 2013-9-4 10:12 | 只看该作者
那个年月的事仿佛听天书一样。
7
发表于 2013-9-12 16:17 | 只看该作者
文字按静兄特有的风格,写得质朴,生动,有历史感!读来,令人思之,也令人叹之!

弱弱地问一下:静兄对于人民公社化,是如何看的?当然,从你的文字中,已经隐隐有答案了,呵呵,只是想再确定一下,因为,我没有经历过这个时代,对于这个时代,有一些认识,是不清晰的!

这些都是题外话了,呵呵,就此打住,继续欣赏佳作!
8
发表于 2013-9-12 18:47 | 只看该作者
过去的有些事情,真好像是一出出闹剧。在这些闹剧中,有些人,就成了悲剧的主人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5-5-5 17:0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