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664|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笔] 【同题】我上学时的那些事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9 00: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矜持的大卫 于 2013-10-29 01:29 编辑

  -  老师,您在哪儿

      回忆小学老师,大多模糊了。深刻的,是栾老师和班主任。前者教我们地理,后者兼语文。
      看栾老师比我父亲还老,成天油脂麻花,袄袖挨手腕的那一段,总是亮闪闪的。我怀疑他根本就没有手帕,即使有,也来不及用。他是南方人,执教于北方严冬,伤风,情急时,小孩儿般习惯地用袖口蹭蹭鼻涕。
      他上课极不讲究,这第一印象,出在我喊起立并领喊老师好的那一刻,栾老师揣着袖,抬起胳膊肘,侧身将棉门帘儿撑开,迭声好好,棉帽被自然回落的门帘儿刮掉,露出脏兮兮杂乱无章的头发,全班哄堂大笑。
      老师低头,看了一眼落在地上的帽子,转向同学,头仍然低着,算是回敬,尴尬一咳,手从袖筒里扯出,转身,粉笔在黑板上草草一挥,一幅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清清楚楚,逼逼真真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教室里哗哗啦地一阵翻书,同学们是在拿课本上铅印的中国地图与黑板上老师所画相对照 沉静,片刻间不约而同地再次起立,冲正弯腰捡拾棉帽的他齐声:老师好!
      栾老师的笔描绘祖国,出神入化。他把国分割为省,又把省缩小为市,点点到位。今天说中国地形西高东低,三级阶梯,珠穆朗玛,明天说丘陵沙漠盆地,一马平川;今天说寒风暴雪,冰冻三尺,明天说烈日炎炎,狂风巨浪;今天说大豆高粱玉米小麦花生,明天说油菜稻谷椰子甘蔗无核蜜橘。我们眼里的祖国,之地大之物博,就在栾老师的笔下,蜿婉蜒蜒,一勾一画地添加着。
      老师个性,他不怕发言踊跃但嫌乱遭。五十年代,北方的孩子,哪吃过香蕉呀?那一天老师讲海南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盛产香蕉,问大家吃没吃过,多数沉默,少数站起嚷嚷吃过吃过…… 别吵吵,别吵吵,栾老师压手,说,人家吃过的,不吵吵,越是整天吃咸菜疙瘩的,偶吃一次,越吵吵地掴耳朵。为此,后来的那场运动,让他吃尽了苦头,这是后话。
      班主任姓孔,多少年过去,才知道她是孔夫子的第 ** 代嫡亲。一身素装,整齐短发,轻声细语,深度近视,镜片后边不可琢磨,让人不敢正视。
      学龄前我就认识她。一天,临院大我两岁的玩伴儿逃学去小沙河摸鱼回来,正巧碰上这老师家访,只见玩伴儿叼着成串儿泥鳅的柳枝,蹲在地上不敢抬头,老师先是俯身,然后弯腰,再弯,直到蹲下来不停地跟玩伴儿说着什么,轻轻地。黄昏时,她把玩伴儿拉起,拍拍玩伴儿身上的土,把书包背在玩伴儿的肩上。
      等我如龄,也迈进这所小学时,孔老师却一反众人皆称温和之常态,像一位严厉的长者,整整收拾了我五年。
      她说,各科的学分可不求门门第一,但国语不能不出类拔萃。汉字、成语有生有熟,但不可知其然而不知其来龙去脉。她教我操笔描红写大字,不厌其烦;让我读课本之外的唐诗宋词,即使一时不懂,也要背会;经常把已读、未读年级的试卷拿来让我解答,说是戒浮去傲。总之,她对我总是不满意,笨拙、不用心、懒惰甚至废物等字眼儿经常挂在嘴边,发怒时,眼睛上的两只亮片横飞竖晃,阴森森的。更有甚时,还动手打人,那一天因我“在”字的一横一瞥,她猛地抽出我手持的毛笔,在我手背一下、两下,咬着牙,含着泪还有一次,她出题给我的小灶作文没有做完,抄起两尺多长教学用的木质圆规,啪地拍在我的小PP上,折了,她却倒在床上。偶尔奖励,就是领着我去听京剧,因为她是这个地区剧团的琴师,可以不买票。她的二胡功底特好,但只准我吹笛子。最高的一次奖励,是因我由三年级直升五年级,她借别人的缝纫机,为我做了一件花格子汗衫。
      文革时,读初二,5.16通知之后,便是大串联,大字报,造反保皇大辩论,说急了,便不是文斗了。读不了书,就想得慌,也想那些教过我的老师们。于是从省城的中学跑回家,没顾上吃饭便去了小学母校。
      远远地,看到了栾老师,未来得及招呼,他便躲了,人说他是资本家的狗崽子,污蔑仇视无产阶级革命后代,回回有批斗,他都陪绑。那么孔老师呢?绕着后园地,足足四五圈儿,终于找到了,只见她脖子上挎着一块黑牌子,写着封建残余、妖婆什么的模模糊糊看不清,两手,笨拙地拿一长柄粪勺,在施肥。我喊老师,怕惊动她又觉自己战战兢兢声音太小,提高嗓门,老师!鞠躬她没有回身,也没抬头,手中继续着。我呆在那里,有段时间,这才听到她说,稀罕你,回去吧,别,别来了,想着,找机会读书,多读,你能出息
      孔老师的女儿和我小学同桌初中同班,文革后插队去了北大荒,1974年,恍听她和我一样被推荐为工农兵学员,于是四处查询,无果。30年后同学聚会,邀请当年中小学依然健在的校长和老师,恩师席上,却没有栾老师和我的班主任。倒是孔老师的女儿,我们的同班,远在异国他乡打来电话,聚会主持用扩大器放给大家:同学好,老师好,我是**,想念你们
      老师啊,您在哪儿?如今,我的银白也爬上鬓角了,还能再见到您吗?
      您们的知识,教诲,我没有忘,我们都没有忘,没齿难忘。
      您教给我们的 b、p、m、f  游弋在得心应手之工作的键盘上,有哪一阵阵的嗒嗒滴滴,不是您在帮我们敲击!
      母语,地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成就做人,成就做事,又有哪一字哪一句哪一步,哪一面对物欲横流、难料世事之明智抉择,不是您在为我们提示,扬帆和助力!
      老师啊,您在哪儿呀

评分

参与人数 3草币 +220 收起 理由
闲庭赏月 + 60 赞一个!
梦晗 + 80 赞一个!
一个人的寂寞 + 8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13-10-29 00:40 | 只看该作者
午夜沙发欣赏哈
板凳
发表于 2013-10-29 00:43 | 只看该作者
回想学校和老师的点点滴滴,真是令人感到时光匆匆尘世如烟。
地板
发表于 2013-10-29 07:21 | 只看该作者
感念老师之佳作。
4
发表于 2013-10-29 10:33 | 只看该作者
来听大卫哥哥讲上学的故事。
5
发表于 2013-10-29 10:34 | 只看该作者
总的感受,那年月的老师和学生都恨朴实。
6
发表于 2013-10-29 11:40 | 只看该作者
嗯,写得很感人啊,文革时期,多少好老师受到迫害啊。
7
发表于 2013-10-29 12:22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老师越来越少了
8
发表于 2013-10-29 12:23 | 只看该作者
老师们此刻都住在我们的祝福里吧,无论天涯海角
9
发表于 2013-10-29 15:47 | 只看该作者
师恩难忘。在困苦岁月里,孩童时光,良师总印心头,深深问一句:而今的你,恩师,还好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5-5-6 05:3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