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400|回复: 5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笔] 那些年的事情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13: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雪夜听风 于 2013-12-6 14:54 编辑

 年轻时理想的光环如同这冬天的阳光。
 长发、喇叭裤、高领毛衣、常常作思索状。是八十年代我们年轻时非常典型的文艺青年范儿。
 本人也不例外。
 既然是文艺青年,自然就喜欢在业余弄文什么的。而且,每每小城书店里来了一些新书时,就在先保证每月伙食费的前提下,几乎所有的工资都用来了购书。
 到底是银子不足,于是,我们几个有着同样爱好的文艺青年商量不买相同的一本书,这样,各自可以交换读着彼此喜爱的书籍。好处就是,因为年轻阅读也大都囫囵吞枣似。本人年轻,记性不错,一本书常常是以极快的速度阅读完毕。
   讨论甚至争论,是年轻时不服输的表现。
 小城因为偏远,平时生活原本就单调,更不用说文化生活了。
 常常是我们吃了饭,坐在校园内的那棵大树底下,交流着彼此读书的心得。
 然而,不是所有的青年都是文艺范儿,每每见到我们几爷子谈天说地,就有人风言风语。在以正统自居的同行人眼中,我们几位就是不务正业之辈。
 更加令他们可气的是,我们虽然同为教书匠,但是,我们的业务能力不差,不谦虚地说,是校园公认的几大帅哥。
   因此,要想成为文艺青年也不是那么简单。首先,你得有做文艺青年的本钱,身高气质,不说学识。近来,因为公务几次返回了校园,偶见一老同事,自然是女老师了。说到近来来的年轻男教师们时,曾颇为感叹;“你看,现在的年轻男教师们,个个长得像矮冬瓜似的,那像当年的你们,个个身材高大,英俊潇洒呀“。
 说白了,当年的我们是一群有理想的青年。是不愿意平庸一生的青年,所以,我们精力旺,教书的活儿,玩似就搞惦。就有着精力去为着心目中神圣的理想而去奋斗追求。
 诗歌、小说。是让我们永远乐此不疲的事情。特别是谁在地区杂志上发表了作品,自然大家少不了要庆祝一番。那时,稿费很低,常常是要提前预支银子,跑到小城味道最好的那家馆子,叫上一桌子的菜,酒,敞开豪放地喝着。
 那时,人与人之间没有太多的实用主义,有的就是彼此之间的坦诚。大家又都是性情中人,对于文学作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也没有更多的江湖习气,谁是老大什么的。
 当老师最舒服的事情就是每年有两次假期,特别是放暑假时,我们就会骑上自行车去附近的山寨采风。与民间艺人们切磋。有时,也会搭上大卡车,去较远的林场,与林业工人们一道上山,体验林业工人们的生活。
 有一次,一个其它县的文艺青年来到了校园,点名说是要见我。
 尽管我们素不相识,但是,通过彼此在杂志上的作品,我们就知道了对方。
 列宁曾说,只要你会唱国际歌,到处就有朋友。
 在八十年代,只要你说自己是写诗的,也一样就是到处就有了朋友。
 经过交谈,大同小异。也就是,我们这些在深山峡谷、草原上校园内的文艺青年们,在单位差不多都是不招校方待见的人。有才华,自然也就有个性,有个性自然也就是有脾气之人。说我们恃才傲物也好,说我们不守规矩也罢。反正,我们是在高原随便走到那里,都是能够找到朋友的人。

   校园之外,文化馆就是我们常去光顾的地方。
 因为在八十年代,文化馆里有着一批饱学之士,许多文革前和文革中毕业于内地艺术院校的老大学生们,正是身强力壮的中年,也正是创作最丰的时代,许多的画家在国内频频亮相,许多的小说、诗歌也出自在文化馆上班的这批人之手。
 那真是一个使人惊喜不断的年代。
 许多年老的民间艺人还健在,大家结合各自的专业强项,一心一意搞事业。而且,也搞出了名堂。尽管那时大家都穷,但是精神却是那么富有!
 我常常在想,初上高原,我就结识了许多至今仍然在国内甚至国际上名气很大的艺术家、作家,这究竟是人生的幸运,还是命运之神对于我的眷顾?尽管他们当时只能算是小有名气,但是,就其所处的专业而言,无疑皆是佼佼者。偶尔,我就会在主流媒体上见到他们当中一些人的身影,他们是在高原坚守理想,并且为着自己的理想不懈努力奋斗之人。是我们当年的老大哥、老大姐,是真正透着艺术气质与艺术才华的人。

 到了九十年代,我们纷纷改行离开了校园,离开那粉尘飞扬的三尺讲台。
 然而,我至今仍然不悔,沿着校园那条唯一的道路,上街,去新华书店,在店内就会碰见那些老熟人。然后,去文化馆,与那批志同道合的兄弟们高谈阔论。

 往事历历在目,尤如昨天。
 然而,我想说的是;文学的精神涵养着我们的内心,并且丰富着我们的内心世界。
 
 
 













评分

参与人数 2草币 +280 收起 理由
梦晗 + 160 赞一个!
安生 + 120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13-12-6 13:16 | 只看该作者
先生在即时写作吧
板凳
发表于 2013-12-6 13:16 | 只看该作者
不急
阿紫候着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13:29 | 只看该作者
月光紫竹 发表于 2013-12-6 13: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先生在即时写作吧

是临屏写作。。想那儿写那儿。。。
4
发表于 2013-12-6 13:41 | 只看该作者
雪夜听风 发表于 2013-12-6 13: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临屏写作。。想那儿写那儿。。。

俺先读了一段
与几位要好的同学商量着用受限的银子买不同的书交换读
这事儿俺也是做过的
与先生不同的是,您是在教书,而阿紫该是在初中和高中的时候的经历
5
发表于 2013-12-6 13:43 | 只看该作者
想象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青年文艺范儿,该就是先生酱紫的才子们了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13:45 | 只看该作者
月光紫竹 发表于 2013-12-6 13: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想象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青年文艺范儿,该就是先生酱紫的才子们了

有时间慢慢完成了,先挖坑,。,
7
发表于 2013-12-6 13:53 | 只看该作者
先占位
8
发表于 2013-12-6 14:13 | 只看该作者
道长原来是老师
9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14:35 | 只看该作者
清颜素问 发表于 2013-12-6 14: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道长原来是老师

曾经从事过这个伟大的职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5-5-8 00:1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