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迟不肯面对的这一切,终究是要面对的。父母渐渐老去。在往年,父母舍不得多烧一点煤。而今年,妈妈在几次外出不胜寒冷之后,终于下决心,让弟弟给他们买楼,他们去住。
其实细想来,这就是父母与儿女之间的互相为对方考虑。我们一直认为,老人是离不开那个住了一辈子的平房的。所以想方设法把家收拾的舒服干净。俩弟弟出钱,负责父母的一切大的支出,我身为女儿,就是在生活上多照顾一下父母,每次买药一百到几百不等,我就用医疗卡上的钱支付,父母想给我钱,我坚决不要。
但妈妈一说要住楼,我这才明白,老人家即使出来住,也是想让她的大儿子投资,等以后这个楼就是我二弟的了,也不算白花钱。还是想一举两得。否则他们很少替自己考虑的。
可是这楼要给弟弟的话,就得在德州买,但是距离我这里又远了。我只能是像走亲戚一样去那里。我跟弟弟商量,他说不想回来住,而房产归他的话,他在北京就不能买了。这样的话,不如就在我们县城买,我们离着近了,照顾着也方便。
决定买房,房主写谁,又是一番考虑。说实在的,我只有一个女儿,将来孩子不一定在哪里,我也没考虑自己再买。所以就想两个弟弟出一大部分,我做女儿的能拿多少拿多少,尽力就行了。因为女孩子没资格去分娘家的家产,只是尽心照顾父母,也就可以了。
但是父亲大概是考虑到儿媳妇的感受,怕儿媳妇认为我会沾父母多大的光,所以坚持让我拿三分之一。考虑到二弟的不容易,身为长子,替父母还债,负责父母大部分花销,供养三弟,媳妇又没工作,又考虑到三弟买楼刚还清债务,我虽然收入少,但负担轻,我就答应了。
但后来还是弟弟坚持定下来房产归我,因为他总是觉得亏欠我太多。如果当时没有我和先生供他上大学,他就不会有今天的一切。钱还是三个人平分,但是房子以后归我。
可是,这样让我们沾光的事情,我们也不忍心,知道弟弟们的不容易,他们都不要这个房子,就不能让弟弟们平分了,于是,让两个弟弟出一小部分,我自己负担大部分,父母来住。
这样无形中我负担大了。父母又开始担心我承受不了。纠结再三,总是考虑很多很多。父亲甚至有言在先,女儿的房子他不住。又着实让人懊恼了一番。还好几经商榷,让父亲回心转意。
理清头绪,我告诉父亲,这一点我一再坚持:我们三个都是想如果一人能负担,绝不会让别的兄弟姐妹再付出的。而父母养育三个子女,年纪大了,也有病在身,实在是身边需要人照顾了。只希望,老人家平平安安。每个孩子能享的福,是老人给的,而老人的福,也希望孩子们能给。这种偿还,虽然不平等,但儿女尽力回报就是了。
好几个夜晚不能安然入睡了,我是,先生也是。他考虑的比我更多。或许,时间是最好的帮手,等钱筹齐了,都给人家了,房子住上了,这就一切都好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