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020|回复: 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笔] 隋唐水扶州多少烟云风雨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4: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雪夜听风 于 2014-1-14 18:27 编辑

        我很少就一篇文字弄这么长的标题.
        前日,受一朋友之托,将他不辞劳苦拍摄的水扶州照片写点什么.

       写点什么呢?

       水扶州,现在是一处名不见经传的老名字.过去,曾经在当地一本民国小学校长写的乡土志上读到过.去年秋天,因为一桩公私兼顾的事,我沿着一条叫白水江的河流下行数千公里,意在实地探寻一番.在实地的行走过程之中,就在思考与地理相关的问题.在古代,道路一直是困扰着人们出行的难题.然而,道路却又是最具引领价值与意义的拓展与延伸.我们经常走在道路上,却很难对道路本身进行一番探询与思考.因此,当我看到朋友所拍摄的照片时,一口就答应为他的积极努力写上一点文字.

       水扶州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北周的史书记载当中.大约是那个时代,一个叫吐谷浑的部族在西部高原正在崛起,于是,这个正在崛起的吐谷浑越过了黄河,开始着与自身相关的发展.而一个部族的强盛,必然却又是伴随着其它部族的衰落,在氐羌人居住的这片深山狭谷之间,因为吐谷浑人的到来,所有的地盘很快也就便陷落,成为这个强盛部族的征服之地.而被异族征服的原土地上的部族自然是不甘心受人任意宰割.于是,他们向北周发出了求助.北周权衡利弊,也很快就作出了决策,于公元554年由丞相宇文泰率军征讨吐谷浑,经过双方较量,吐谷浑退回原来的地方,将征战之地还给了氐羌.

       我走在如今仍然是沿着河谷而开辟的公路间,河的对岸经常就能发现在开凿道路的年代,那些规则的或方或圆的岩孔.于是.我便将眼中看见的称作历史遗迹的岩孔,通过想像试图进行一番还原.

       在遥远的汉代.甚至是比汉代还遥远的年代,为了实现秦蜀互通有物,国家不惜财力人力和物力,开始了有组织地开凿道路.因为统治者明白,只有道路通达,才能实现物资的交换.只有通过这些在崇山峻岭之间的栈道,才能实现征战的意图.然而,对于战争我一直就不大喜欢,不论是谁胜谁败,倒霉的始终是老百姓.

       我更喜欢那种以物易物的贸易方式.

       长安城,是当时最大的物资集散地.也是所有的在这片山水间不懈开凿的道路向四周扩散的源头.

       那时的长安城繁华而忙碌,许多的商号,商贾,还有一路的驿站,都是围绕着如何实现与异地的交往而设置展开.走在这条崎岖蜿蜒的道路上的人,不仅有官家的邮差,驮着货物的马队,还应当有着赶赴长安的士子,甚至还有着像李白,王维这样的大诗人.我总是这样,喜欢以一个文人的浪漫情怀,在每次去实地体验的过程中,多少要加上那么一点美好的浮想.

       水扶州是长安连接西北和西南的中转站.

       在这里,一般官家的官道都是走着剑门关那边的大道.所以,在许多时候,关注这条景谷道和阴平道的,大致皆是与军事行动相关.譬如;三国时代的邓艾将军就是率部出阴平奔景谷,翻越著名的摩天岭,一举攻下了绵竹,成都不战而降,刘后主率众出城,蜀亡.

       像所有古代的城池一样,水扶州也是一个方形的城池.东门正对着白水江.

       水扶州是以土筑城的城池.座落于一处像元宝一样的山峰脚下的台地里.大约有2千亩的面积大小.尽管岁月沧桑,但是,从现在仍然能够看见的土城墙残垣断壁之间,还是仿佛能够读到一些历史的脉息.

       到了唐朝,另一个叫吐番王朝的兴起,水扶一带就成为唐军与吐番军交战的主要战场.小小的水扶州,一时间就成为双方将领争夺的焦点.因为战争,往日绵延逶迤栈道上,就少了人来人往,商贾穿梭的和平景象,四面皆大山,唯一那条依河而上或而下的道路便被封锁.水扶州也就便成了一座孤独之城.

       这种孤独的滋味是不好受的.

       眼看秋天即逝,转眼就是冬天降临.

       冬天降临的时候,大雪又是一道大自然的封锁.守城的将军非常心焦,因为城里每天需要大量的粮食,才能稳定城内和城外的流民百姓和守城的士兵.

       这就是战争的残酷.

       人在困境之中,要么是将所有智慧才能发挥到了极致,要么,就是怨天怨地,坐以待毙.战争的法则,历来就是如此.或许是在初冬的一个圆月之夜,也不知道是唱起了歌谣.

       这歌声是那么的凄凉!

       漫长的冬季,城里冻死了不少的人.

       因为缺粮,也饿死了不少的人.

       水扶州的城头布满着冬天的大雪,那些远到而来的吐番士兵情况也不乐观.因为漫长的战线,也受天气道路的影响,他们也没有多少粮食,特别是那些善战的羊峒骑兵,因为冬天,军马缺乏草料,也难以开展大规模的行动,他们因为久离故乡,也唱起了思乡的歌谣.
       水扶州也便在双方的歌谣声中,多少驱遣了一些冬日的孤独。流民和城里的居民,他们自然是不希望发生战争,希望过着往日那种虽然平淡却是和平的日子。
       由于地理条件,水扶州便在历史的嬗变过程中,一直处于汉地王朝和西部少数民族的“夹击”状态,成为今天我们称之为的“民族走廊地带”。
       最近几年,我一直潜心于这个民族走廊地带的研究,甚至是叫醉心于在这个民族走廊地带的行走。丰富的民族多元文化及其沉淀给了我太多的惊喜与心灵的神游与神往。因为在这样一个纷呈复杂的文化环境之中,我也许通过自己的梳理,可以感受着历史上众多的民族的走向轨迹。沿着这条轨迹,我能体验到更多的生命形态与情态,可以更好地关注着文化生态。
       尤其是在当下,我以为能够静下心来,从事着自己迷醉的工作与研究,实在是件幸福的事情。通过实地考察与研读,渐渐那个同样纷繁的居于西部与中部之间的这个民族走廊地带开始在我心中明晰起来,在历史上蕴含着多少岁月的沧桑与风尘啊!

     
        

         










评分

参与人数 4草币 +640 收起 理由
梦晗 + 160 赞一个!
闲庭赏月 + 240 赞一个!
独泊 + 120 很给力!
洛洛 + 1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14-1-14 14:08 | 只看该作者
听风先生慢慢写。我慢慢欣赏。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4:45 | 只看该作者
闲庭赏月 发表于 2014-1-14 14: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听风先生慢慢写。我慢慢欣赏。


地板
发表于 2014-1-14 15:05 | 只看该作者
先生写完了吗?听雨坐下慢慢欣赏~~
4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5:06 | 只看该作者
倚栏听雨声 发表于 2014-1-14 15: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先生写完了吗?听雨坐下慢慢欣赏~~

没有.乱写呢.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5:28 | 只看该作者
谁在编辑我的帖子,弄丢了一大段文字??
6
发表于 2014-1-14 15:28 | 只看该作者
雪夜听风 发表于 2014-1-14 15: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没有.乱写呢.

已帮先生重新排版,这样看着舒服一些~~
7
发表于 2014-1-14 15:29 | 只看该作者
雪夜听风 发表于 2014-1-14 15: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谁在编辑我的帖子,弄丢了一大段文字??

我全部复制上去,没有弄丢呀
8
发表于 2014-1-14 15: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倚栏听雨声 于 2014-1-14 15:31 编辑
雪夜听风 发表于 2014-1-14 15: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谁在编辑我的帖子,弄丢了一大段文字??

如果真是听雨弄丢了,真的不好意思,请先生把文字发给我,我重新为先生编辑。
9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5:32 | 只看该作者
倚栏听雨声 发表于 2014-1-14 15: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真是听雨弄丢了,真的不好意思,请先生把文字发给我,我重新为先生编辑。

我是临屏写的,丢了好大一部分文字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5-5-7 09:4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