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五月的麦地 于 2014-7-4 13:08 编辑
梅雨,指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持续天阴有雨的自然气候现象。 由于梅雨发生的时段,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中国人称这种气候现象为“梅雨”。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本是四季中最有诗意的现象。然,从进城后,我对夏雨,特别是对这梅雨,很是不甚喜欢。且不说它“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霉也”,也不说它,“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就春雨的柔,秋雨的幽,冬雨的妖,它也很难比及。
其实在农村的时候,我还是蛮喜欢这梅雨天的。那时在乡下,我住着小屋子,临窗有一个小院,院里有一棵美人蕉,两珠月季,和几丛四季常青的麦冬草。每每到了这梅雨季节,穿一条短裤,光着上身,临窗泡上一壶茶,燃上一支烟,静静地听着那淅沥沥的雨,打落在美人蕉的宽大叶子上,那声音真的就如同天籁,能让人忘却一切的烦恼,惬意好几天。还有那躲藏在美人蕉下半开半放的月季花,要是挂上了雨滴,那就更是娇艳,更妩媚。
你的目光要是透过美人蕉那墨绿色的叶片,向远处望去。院外不远处有条小河,河岸上的雨水,从四边的田垅哗哗流到小河里,那声音本就很悦耳了,要是偶尔还有身披蓑衣的鱼人,在河边“等鱼”(一种网袋,放在流水口,鱼就自己流到了网袋里),那情景就更加写意了。你要是性起,可以撑把油纸伞,买些小鱼小吓回来熬鲜鱼汤喝。把那些活蹦乱跳的小鱼,放到一个菜篮里,再放上几把石子儿,来回摇摆几下,那些小鱼身上的鳞片就没有了,然后,从头向下一挤,鱼的内脏就全出来,洗尽了,放上点姜、小葱,加上小院里等来的雨水,那熬出来的鱼汤,白如奶汁,鲜味能传遍半个生产队。
进城后,一到了梅雨季节,只能一个人窝居在家里,不能出去散步,也不能听雨打美人蕉叶雅乐,就是偶尔能听到点雨声,也让马路上的汽车马达声给盖住了,你要是向外望去,只能看到窗外的雨迹,像蚯蚓一样,在窗子上蠕动着,让人心烦,让人恶心。
当然,茶还是能喝的,可再也喝不出那时的味道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