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710|回复: 6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散文] 【独泊文字】梵净仙灵(一)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21: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独泊 于 2014-8-28 15:07 编辑


梵净仙灵


  

傍晚,携着千里行程的风尘,停车漫步在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入口的石桥上。


桥下是郁郁葱葱的树林和清清柔柔的曲折溪流,凉风袭来,衣袖飞扬。看林中那两缕溪流恍若少妇身上的透明轻纱,抚弄着溪底五颜六色的晶透石矶,飘动她涓涓的柔媚,盈盈地聚于桥前的小潭中,这时又仿似一块荡漾的寒玉了,斜光照射下,悄悄的、羞羞地闪烁着体内脉脉的冰灵。


抬眼遥望溪源,那薄雾弥漫、云气缭绕中的朦胧应该就是梵净山了,朦胧中看不到盛名的金顶,思绪却不禁漫随着这朦朦胧胧之云雾飘飘渺渺。。。


相传释加牟尼涅磐之际,“大地震动、天鼓自鸣,四大海水波浪翻倒,须弥山自然倾摇,狂风奋发,林木摧折,萧索枯悴,骇异于常”而此时与须弥山神灵相通的梵净山山峰之颠的金顶,直入虚空,泪如雨下,地动山摇,一声巨响,庞大的金顶刹那间一分为二,峡沟之中爆出一束金光冲入云宵,炫灿了天地。


梵净山与须弥山有如此感应,正应了释迦牟尼在涅前对其弟子阿难所说:“你在这两棵树下为如来铺置一个床座,使头向北,面向西,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法当在北方长久地流传保持下去”。中国正处印度以北,由此释迦牟尼涅磐后佛法首传于中国,再后中国便佛法盛传,成了佛教大国。而梵净山正地处中华大地内陆的中心地带,能有此感应,真是佛法之不可思议。


近处的山林没有云雾,却也看不到树枝,只一片起伏的青翠。如青涩的少女套上了一袭异常合体的紧身衣,密密的,滑滑的,起起伏伏,竟然看不到她衣下哪怕是一点点的肤肌。。。看着,看着,不由得又想起了传说中西天运水神君的美貌女儿翠姑,便沉睡在这江口城与印江城间。旁有神鸡守灵,天长日久,化石成山(现鸡冠山);周有蝴蝶护体,亦石变为蛾灵棺(现蛾岭关)。眼中这青翠而曲线玲珑的山估计就是这睡美人儿了吧?


几只不知名的鸟儿也在桥下的树林里晃头晃脑的心醉着,啾啾呖呖的、详尽地向人们讲述着这古老的传说。。。


梵净仙山隐隐烟,

石桥碧水漾冰寒。

晚风盈袖欲怀古,

金顶溪源何处边?


兴起之余,情不自禁韵了诗句,轻声诵出。。。初识这梵天净土之山水,就已经吸纳了她几缕悠然,领略了梵净仙灵滋润山川,孕泽土地,哺育众生的神秘魅力。


江口县宿息一夜后,怀无尽虔诚,晨起至山门前静坐。山门立于谷口,谷间山泉叮咚,鸟语配鸣,若天籁中丽人之朱唇轻启,与我窃窃私语,讲述那亘古寂寞的清愁。两旁山腰之上各有一层凤凰羽毛般的树,这肯定就是她的睫毛儿了,她羞涩地微微颤动着低垂眼帘,如偷偷窥看情郎风采之后的温柔。再仔细聆听她的呼吸,两侧里山风阵阵,林浪如潮汐般轻轻涌动,亦随着胸前的起伏间悠悠。。。


为感应梵净仙灵,这才先引了魂魄拜山,在水墨空朦之梦中,若能与嫣幽的她心心相印,此生亦甘做她那亘古寂寞的翩翩倒影,在她那绝尘憾世的风华里,痴痴地写下忧郁的诗篇。


你生生世世的深情翻涌

细数着山泉的叮叮咚咚


化做了缕缕柔风

在漫漫红尘中

飞舞寻觅

我叮叮咚咚的脚步声里

生生世世的梦


风——看到了梦

梦——却迷醉了风


起身入了山门,摩肩接踵地排队购买到半山索道站的观光车票,但四下里观望却看不见车,只是见很多人在山门后的一片空地里烦燥地等着。风——这时却是湿润而任性的,它卷着些许泥土的芬芳,掀起男人的衣襟,撩动着女郎的裙角,似乎迫不及待的想让人统统溶入这山中,如这山中鸟兽一般回归自然,与众生一起同喜同悲。


转过山门后的一片空阔,在5米左右宽,随山势渐高的山道与涓涓溪流间见有片片幽倩的竹,顿然间只觉雅意四溢。一些看似清嫩的笋竟然有十来米高,在叮叮咚咚的溪流声中,清风阵阵徐来,轻灵的竹叶在笋尖上轻轻摆动,宛如一只只纤纤玉指在轻拢额前缕动的发丝,又仿是一支支玉笔在书写绝伦少女眼中那最是撩人的情思。。。


悠然里忽地钟声阵阵,梵声缭渺。绕过竹林,一座高约十米左右的弥勒佛金像盘坐在一古雅的寺庙之顶,笑容可掬地于眼前展现。座下庙顶的牌匾上书有“龙宗禅寺”四个大字,周围一座座辅庙亦座落于佛像旁的清溪深幽。


佛像正面是座宽大的桥,连接着庙宇和虔诚的善男信女。于桥上凝神仰望,远处山天相接处,依旧是一抹空朦一缕缥渺,在那缭绕的云烟深处,似乎也依稀回响着溪水汩汩轻流的音籁。


传说中梵净山至释迦佛涅磐后有人隔着峡沟看见一和尚端坐在金顶另一端中,其左手执一莲花,右手示指天空。这和尚通体光明,金灿耀目。但人们却猜不透他是如何上此绝顶的。后来人们便在这峡沟之上架了一座天桥,当人们得以从这天桥上过去时,和尚早已无踪无影。人们四处打量,只见那和尚又坐在遥遥相望的另一山峰之上,眼见得和尚身体胀大,逐而变成一大巨石像。尔时便有人感悟这是弥勒现世。惊呼之际,人们合十跪拜,虔心礼佛,于是有人在其金顶端坐之处修建弥勒殿,供奉弥勒佛。再后来又在这半山间也建了这座弥勒像及庙宇,以方便世人供奉。


梵净山自成弥勒道场以后,弥勒应化之传说广流民间,如梵净山一带流传的深持和尚井中取料木建天庆寺的传说,神奇的邋遢木匠来无影去无踪的种种神奇之说,还有天庆寺韦陀夜搬料石的传说,也还有隆参和尚两遭死劫,神秘化险为夷的传说。这一切在人们的心中无不看成是弥勒应化显现。


过了桥,见庙门前立有一功德石碑,遂前往观之,其中有贵州省前省长王朝文向国家申请的约十余万资金,用于寺庙之重建装修,这亦算是功德一桩了。步入庙宇殿堂,刚拜伏于佛前,钟声、木鱼声、诵经声骤起。梵音中缕缕缠绕变幻莫测的轻烟于佛像前回旋散逝,心亦随着丝丝飘渺,一种从所未有的超然于思索中潺潺倾泄。蓦然回首,纵然世事如棋,却也脉络分明,涔涔透彻地展示出物我相通的因果神髓。。。


“施主佛缘深厚,此来正值本寺放生,施主可借此机广积善德,消戾平怨,免灾除难,阿弥陀佛。”一位大师指着庙门前盆中一尾尾鲜活的鱼对我说。“肯定是要收费的吧?况且还不知这些鱼从何而来,但若是为放生之由捕生而来,岂不罪过?却又何善之有?”我心里想着,双手合十,微笑着说:“阿弥陀佛,心中有佛,处处是佛,又何必拘泥于形式?”旋即飘然离去。


蜿蜒渐陡的山道间,一位身着紫花长裙,面容姣好,曲线玲珑,步姿仍旧婆娑的靓女,带着几分高傲与漠然,清丽而脱俗,只身路行,竟然不染半点尘埃。惊讶之余,不禁油然而生几许倾慕。在这轻柔的山水间,难道她就是梵净仙灵之化身?起起落落的风花雪月,抹不去她滚滚的情缘,经历了千千万万年的沉睡,仙灵儿却并没有因此而悄息。她挥洒着千丝万缕的亘古情愁,在这清幽的山水里悠悠荡荡地飘舞着,寻觅着万世轮回中的那一点点的爱与恨的痴狂。


日上三竿了,离索道的路程还很远,由于景区旅游部门管理不当,却始终没有观光车载客上山。上山的游客们爬得愤怒,干脆连下山的车也给拦住,挥舞着拳头,统统强行换了乘客掉头上山。我自走着,看着,虽然也有些微劳累,但却也自得其乐。这时,路旁又大声而嘈杂地喧哗起来。原来是一广东人模样的小女子反拦住了被拦上山的观光车。


这小女子二十岁上下,长的也蛮清秀,只是紧绷着那张白皙的小脸,噘着个犟嘟嘟的小嘴,斜靠在车头上,任你如何呵哄骇诈,死活也不愿走路下山。再仔细一看,路旁也有很多老人跟小孩在围观,不由得灵机一动,上前对小女子温言道:“美女,谁家里没有老人和小孩,这车就让给他们吧,好不?”哗!俺这句话可说的绝妙,旁边立时就有很多人吼了起来:“是啊,是啊!你一个年轻人,好意思跟老人和小孩争吗?”这小女子恨恨地盯了我一眼,悻悻然走了开去。呜呼哀哉!惨不忍睹!看来俺跟她这梁子是结下鸟。看着她无可奈何而步行下山的窈窕背影,忽地想起了同是广东的好友菲菲,不由得悔恨交加,心里又添加了几分愧疚。。。


走啊,走啊!我也是很累了。又有一台车被拦了下来,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一个二十五岁左右的女子同样是长的也很好看,但同样也是很生气地涨红着脸带头不肯下车。我不禁菀尔,是不是一旦是稍有些姿色的女人都是很娇气和任性的呢?俺也就在车旁佯作静静地看着别处,悄悄地守着。终于,还是下山的拗不过上山的,车上的人陆续下了,车下的人也争先恐后地上了,但她却依然还是稳如泰山,悍然不动。嘿!俺就不信她会坐回山上去。。。当我略怀些许怜香惜玉之情但却又无可奈何地看着她凄然下车,并缓缓而满意地坐上了副驾驶的位置后,居然又有一个晚到的年轻男子来跟我挤坐,呜呼哀哉!一样的是惨不忍睹!早知道俺就坐后排了。


  


评分

参与人数 4草币 +480 收起 理由
碧水寒烟 + 120 赞一个!
闲庭赏月 + 120 赞一个!
倚栏听雨 + 120 赞一个!
洛洛 + 1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14-1-13 21:15 | 只看该作者
沙发吗?
板凳
发表于 2014-1-13 21:15 | 只看该作者
从开始浏览2就开始点,一直点到8才点开,抢个沙发真不容易的说
地板
发表于 2014-1-13 21:17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奇怪这帖一直没能进来。
4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21:17 | 只看该作者
木子公子 发表于 2014-1-13 21: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沙发吗?

呵呵,感谢木子。
5
发表于 2014-1-13 21:19 | 只看该作者
况且还不知这些鱼从何而来,但若是为放生之由捕生而来,岂不罪过?却又何善之有?”
============================
这感悟很高的说,木子经常参与放生活动,却从未这样想过
6
发表于 2014-1-13 21:19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泊版大作
7
发表于 2014-1-13 21:19 | 只看该作者
双手合十,微笑着说:“阿弥陀佛,心中有佛,处处是佛,又何必拘泥于形式?”旋即飘然离去。
=================================
真如神仙一般飘逸的

8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21:20 | 只看该作者
木子公子 发表于 2014-1-13 21: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从开始浏览2就开始点,一直点到8才点开,抢个沙发真不容易的说

呵呵,沙发因你而荣幸,开始时泊还在编辑呢。
9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21:21 | 只看该作者
洛洛 发表于 2014-1-13 21: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真是奇怪这帖一直没能进来。

开始时是在草稿呢,问好洛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5-5-8 12:5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