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半梦半醒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笔] 【酒馆文化碎碎念】长夜思

[复制链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3-6-17 17:40 | 只看该作者
标点符号_360百科

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语气的符号。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标点符号包括标号点号


第一个从国外引进标点符号的人是清末同文馆的学生张德彝。同文馆是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为培养外语人才而设立的,张德彝是第一批英文班学生中的一员。同治7年(1868年)2月,前驻华公使浦安臣带领"中国使团"出访欧美,张德彝也成为随团人员中的一名。张德彝有一个习惯,无论到哪个国家,都喜欢把当地的景色、人物、风俗习惯记录下来,以"述奇"为名编成小册子。1868年至1869年期间,他完成了《再述奇》。眼下这本书名为《欧美环游记》,其中有一段介绍西洋的标点符号,云:"泰西各国书籍,其句读勾勒,讲解甚烦。如果句意义足,则记'。';意未足,则记',';意虽不足,而义与上句黏合,则记';';又意未足,外补充一句,则记':';语之诧异叹赏者,则记'!';问句则记'?';引证典据,于句之前后记'""';另加注解,于句之前后记'()';又于两段相连之处,则加一横如'--'。"虽然张德彝不是有意识地向国内知识界引入标点符号,甚至带有反对的口气,觉得这些标点繁琐,但是却在无心栽柳的过程中为中国语言符号的发展带来了新风。

1919年4月,胡适、钱玄同、刘复、朱希祖、周作人、马裕藻6名教授极不愿看着"现在的报纸、书籍,无论什么样的文章都是密圈圈到底,不但不讲文法的区别,连赏鉴的意思都没有了"。在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一次大会上,他们提出了《方案》,要求政府颁布通 行",。;:?!-()《》"等标点。

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从此诞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5-31 05:3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