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标题: 失落 [打印本页]

作者: 静电    时间: 2022-7-17 20:31
标题: 失落
4,失落
      中学时代虽然家里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那是一个放飞无限欢乐的年龄,许多美好的记忆伴随你成长,以至工作多年后仍久久的存留于心底!
       那时口袋里有个2块3块钱,非珍藏许久许久不可,必得到一个最重要的时刻才舍得拿出来用。我都是等到一个最要好的同学过生日或得奖时,请她一块到食品大楼吃一杯冰淇淋和一根娃娃头。你可别瞧不起这两种小食品,那时塔城食品大楼的冰淇淋和娃娃头可是独俱风味,名扬北疆!
     你花上2毛钱就一样买一份,左手端一杯冰淇淋,右手拿一根娃娃头,和好友在路边选一稞丁香树,站在它挡尽阳光的树阴下吃下去,那种感觉要多舒服有多舒服,仿佛天地一下子变得凉爽了起来一样!吃完了,心里总是不满足,舐着嘴边摸着口袋,暗下决心,等工作有钱时非吃个够不可!
       以后到外地上学,继而工作.虽事隔多年,但对塔城食品大楼的冰淇淋和娃娃头仍情有独钟。外地也不乏这两种产品,但总吃不出那种味道来!所以每次回故土,必得到食品大楼吃几次冰淇淋和娃娃头,就是寒冬腊月也挡不住它对我的诱惑!
       吃冰淇淋你可不能急,更严防大口大口的吃。吃这玩意可有学问啦!吃的时候,你要用专制的小木片轻轻的从小纸杯里挑出一点,慢慢放在舌尖上,慢慢待它溶化,静静品尝它的味道.当溶化的水浸润满舌,又悄悄经食道滑到胃部时,沁人心芳的感觉就慢慢的散发了出来!那个凉,那个甜,那丝清香,那心身的爽意,就一下子浸入肺腹之间,令你神情为之大振,一身的疲惫与烦燥立刻烟消云散,清清爽爽的思绪一下就融进故乡热土的纯朴之中!
      各地都不乏这两种小食品,但总也吃不出塔城食品大楼的那种独一无二的风味.据说外地不少厂家先后多次派人来此学技取经,自以为取到了真经,但回家一念就都变了韵味,其中的奥妙至今没人能说得清!
      塔城食品大楼的冰淇淋和娃娃头,不知是得益于自然地理,还是得益于人脉的底蕴,就不得而知了,反正它创造出大众认可称道的一个产品,按现代的时尚语讲,这就是原创!
       可是纯朴厚道的塔城人那时还没有品牌意识的理念,若是早早的知道注册商标,不就有了自己的名牌吗?也免得历任领导者们大会小会的高喊要创什么拳头产品啦,那蒙牛系列产品何以能一夜之间统领这地方的冷饮市场!一个自己的原创品牌就这样无声的失落在自己的手中,心中是啥滋味?可能有些人啥滋味都没有,日出日落,红尘滚滚,眼里只有那红的灯绿的酒,美人的彩裙迷神情,,,,,,,!
      这次又回故土,看到家乡与时俱进的万千变化,用旧貌换新颜都不足以完全表达出它的内函,它的繁荣,它的美丽,它的端庄,令游子更加热爱这片绚丽的热土!它那随时代鼓点锵锵前进的脚步.激励着无数热爱它的的人去为它美好的明天奉献创业的才智!以后才有了塔城空气最新鲜,是油画塔城,文化净土,康养天堂之美称。
      同学相会,朋友相聚,少不了大杯喝酒,大块抓肉,侃天说地,谈古论今,童年趣事,学校情谊,师生之间,情侣今昔。一日酒足饭饱,余兴大增,非让同学陪着到食品大楼吃冰淇淋和娃娃头.同学说现在不叫食品大楼了.叫麦得利,冰淇淋和娃娃头的味道也今昔难比啦!
    听此一说好奇的欲望油然而生,更坚定了非吃不可的决心,同学们碍于面子,只好陪我趋车前往!
        食品大楼位于塔城黄金地段交通要道的十字路口的西南角,可以说占尽了最佳的地气人脉,半园形古朴端庄的设计曾经是这里的骄傲,临两街而立扼四面人流,令你佩服当初老厂长的卓识远见!
      而今那个令我魂牵梦想的大楼还在,只是易了主家,麦得利三个金字高高地坐在了楼顶,追求商业氛围与时尚的包装把它的外表粉饰得花花花绿绿,但我却怎么也看不出它的漂亮,反觉得有些不伦不类!
    进得厅堂,里面的一切都变了样,温馨间,情侣阁,雪中情,冰世界一间连着一间....服务员把我们带进一个风花雪月的小包间,坐在里面倒有些舒适之感,但也立刻和外面的空间隔绝了。
      待冰淇淋上来,我也不推让抢先揣上一杯,右手拿起那专用小木片,轻轻挑一点放在舌尖上,想找回封沉多年的感情,找回丁香树下的那份情意绵绵的心情!不知是酒麻醉了舌的味觉,还是时间磨去了往日的激情,亦或是冰淇淋真的失去了原来味道,一杯吃完了那魂牵梦绕的感觉始终没能再现,感觉到的只是凉和甜。待吃娃娃头时,火热沸腾的心境似乎巳被冷酷无情的封住!
      我把当时的感觉说给同学们听,他们七嘴八舌的说了如下一番耐人寻味的议论:麦得利是一种蛋糕的名字,老板买下食品大楼后,立即进行整合,七整八改,原来的干部工人被整得下岗的下岗,买断的买断,新整合进来的不是七大姑就是八大姨,小九妹加上小舅子表甥,完全成了私家店铺,那一套冷饮制品技术谁传给他,满城的人都知道楼易了主改了名,冰淇淋和娃娃头能不变味?告诉你必高兴而来扫兴而归,大大的失望一场,现在信了吧?
   我还能说什么呢,失望中带着莫大的惋惜,一种深受人们欢迎推崇的原创品牌就这样悄无声的失落了。而充塞市场的那些东西虽千变万化,终为过眼烟花,弥漫一阵即云消雾散,在人们心中留不下丝毫记忆。
     我忽然感到莫明奇妙的悲哀!为何好的东西在不断的失落?会不会有一天触动我们这个伟大民族文明道德的底线呢!
     走出大楼迎面吹来一阵凉风,心情烦闷酒劲上涌,为防失态下意识的搂住了一棵丁香树,不知不觉之中额头轻轻的靠在了树身上,幻觉中似乎听到丁香树在低沉的抽泣,一个声音由远而近,继而又四面飘散开去,我还能活多久?我还能活多久..... 每一任新书记到任,就要挖老树植新苗!
作者: 淡月光    时间: 2022-7-17 20:45
我父亲那个时候,一个月工资才12元钱,就很不错了!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2-7-18 09:38
本帖最后由 水清木青 于 2022-7-18 10:50 编辑

一方烟火气,锁住儿时美好的记忆。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2-7-18 09:39
淡月光 发表于 2022-7-17 20:45
我父亲那个时候,一个月工资才12元钱,就很不错了!

不会吧,学徒工也得十八九块钱的工资吧
作者: 小雨的节奏    时间: 2022-7-18 09:41
你花上2毛钱就一样买一份,左手端一杯冰淇淋,右手拿一根娃娃头,和好友在路边选一稞丁香树

看到这里,一下就被场景给吸引住了,丁香树下,冰淇淋,娃娃头。
作者: 小雨的节奏    时间: 2022-7-18 09:43
吃冰淇淋你可不能急,更严防大口大口的吃。吃这玩意可有学问啦!吃的时候,你要用专制的小木片轻轻的从小纸杯里挑出一点,慢慢放在舌尖上,慢慢待它溶化,静静品尝它的味道.当溶化的水浸润满舌,又悄悄经食道滑到胃部时,沁人心芳的感觉就慢慢的散发了出来!那个凉,那个甜,那丝清香,那心身的爽意,就一下子浸入肺腹之间,令你神情为之大振,一身的疲惫与烦燥立刻烟消云散,清清爽爽的思绪一下就融进故乡热土的纯朴之中!

这样的细腻,足见作者的用心。
作者: 红尘一僧    时间: 2022-7-18 12:19
娃娃头是雪糕吧?形状像娃娃头?
作者: 淡月光    时间: 2022-7-18 13:17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2-7-18 09:39
不会吧,学徒工也得十八九块钱的工资吧

我出生于1962年,1978年高中毕业。上学时,一个月生活费55元。我没出生前一个月生活费也就十元钱,那时候买菜吃饭都有粮票。
作者: 清水茉莉    时间: 2022-7-18 13:36
淡月光 发表于 2022-7-18 13:17
我出生于1962年,1978年高中毕业。上学时,一个月生活费55元。我没出生前一个月生活费也就十元钱,那时候 ...

大哥你十六岁就高中毕业了?
作者: 清水茉莉    时间: 2022-7-18 13:37
淡月光 发表于 2022-7-18 13:17
我出生于1962年,1978年高中毕业。上学时,一个月生活费55元。我没出生前一个月生活费也就十元钱,那时候 ...

我知道,那时候有粮票就富有,粮票可以换钱,我妈妈说的。
作者: 淡月光    时间: 2022-7-18 13:49
清水茉莉 发表于 2022-7-18 13:36
大哥你十六岁就高中毕业了?

在4年级(10岁)提前学完小学内容,然后和毕业班一起升学考试。
作者: 清水茉莉    时间: 2022-7-18 13:56
淡月光 发表于 2022-7-18 13:49
在4年级(10岁)提前学完小学内容,然后和毕业班一起升学考试。

还好,我那个时候小学还是五年制,我四年级到北京治病
,休学了一年!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2-7-18 20:45
淡月光 发表于 2022-7-18 13:17
我出生于1962年,1978年高中毕业。上学时,一个月生活费55元。我没出生前一个月生活费也就十元钱,那时候 ...

这我知道,我父母都是粮食系统的干部,不光油票粮票,还有布票豆腐票,买大物件比如自行车、缝纫机、手表都要票,叫工业券,我大姐1975年参加工作,实习期工资好像就是十八块五,定级工资是二十一块五吧。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2-7-18 21:33
清水茉莉 发表于 2022-7-18 13:36
大哥你十六岁就高中毕业了?

没错,那一年的高中毕业生绝大多数是62年生人,我爱人就是78年高中毕业生,那时的小学五年,初中二年,高中二年,那时的学杂费一年才几块钱,若是家庭困难的,单位出具证明信后学校还可以减免。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2-7-18 21:44
清水茉莉 发表于 2022-7-18 13:37
我知道,那时候有粮票就富有,粮票可以换钱,我妈妈说的。

粮票是按人头定量的,参加工作的是按工种来定量的,比如装卸工、翻砂工就比普通工人的多。同样的定量,知识分子和县团级以上干部的细粮比例要比普通人的高,而且警犬和军犬都有自己的粮食指标,全国粮票的细粮比例要比地方粮票高,全国粮票在全国通用,地方粮票只能在省内使用,如果去外地出差,可凭单位介绍信去粮食部门拿地方粮票兑换全国粮票。所以,同样是粮票,全国粮票比地方粮票卖价高,当然,粮票是不允许买卖的,只能是私下交易。
作者: 淡月光    时间: 2022-7-19 09:05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2-7-18 20:45
这我知道,我父母都是粮食系统的干部,不光油票粮票,还有布票豆腐票,买大物件比如自行车、缝纫机、手表 ...

80年代初的1元等于今天的1316元
作者: 淡月光    时间: 2022-7-19 09:08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2-7-18 21:33
没错,那一年的高中毕业生绝大多数是62年生人,我爱人就是78年高中毕业生,那时的小学五年,初中二年,高 ...

我们这里到高中都是义务教育,我是小学四年,中学不变。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2-7-19 12:08
淡月光 发表于 2022-7-19 09:05
80年代初的1元等于今天的1316元

小时候鸡蛋才几分钱一个,八十年代上海、杭州有一分钱的公交车票,现在最少也得一块两块了吧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2-7-19 12:10
淡月光 发表于 2022-7-19 09:08
我们这里到高中都是义务教育,我是小学四年,中学不变。

全国都一样,九年义务教育嘛,后来变味了,改成小学六年初中三年的九年义务教育了。
作者: 清水茉莉    时间: 2022-7-19 12:42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2-7-18 21:33
没错,那一年的高中毕业生绝大多数是62年生人,我爱人就是78年高中毕业生,那时的小学五年,初中二年,高 ...

我大姐63年的,小学五年,初中三年,然后读的技校。
作者: 清水茉莉    时间: 2022-7-19 12:48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2-7-18 21:44
粮票是按人头定量的,参加工作的是按工种来定量的,比如装卸工、翻砂工就比普通工人的多。同样的定量,知 ...

淡月光说六十年代初,听他父亲说,在那个时期,吃饭要粮票,吸烟要烟票,喝酒就得有酒票,就连一分钱买一盒火柴,也得用火柴票。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2-7-19 13:03
清水茉莉 发表于 2022-7-19 12:42
我大姐63年的,小学五年,初中三年,然后读的技校。

不对吧,那时的初中和高中都是两年制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2-7-19 13:05
清水茉莉 发表于 2022-7-19 12:48
淡月光说六十年代初,听他父亲说,在那个时期,吃饭要粮票,吸烟要烟票,喝酒就得有酒票,就连一分钱买一 ...

计划经济时期,都是凭票供应的,比如买豆腐,除了拿豆腐票还得拿粮票
作者: 清水茉莉    时间: 2022-7-19 17:45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2-7-19 13:03
不对吧,那时的初中和高中都是两年制

哦!看来南北方不一样
作者: 清水茉莉    时间: 2022-7-19 17:46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2-7-19 13:05
计划经济时期,都是凭票供应的,比如买豆腐,除了拿豆腐票还得拿粮票

粮票在手,天下全有。
作者: 静电    时间: 2022-7-19 23:33
想不到一篇随笔,勾起众朋友青春回忆。
作者: 淡月光    时间: 2022-7-20 10:08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2-7-19 12:08
小时候鸡蛋才几分钱一个,八十年代上海、杭州有一分钱的公交车票,现在最少也得一块两块了吧

一块的公交已成历史,最少也得两元。
作者: 淡月光    时间: 2022-7-20 10:11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2-7-19 12:10
全国都一样,九年义务教育嘛,后来变味了,改成小学六年初中三年的九年义务教育了。

确切的说,我那时是十一年,后来专家认为,如今的劳动力市场并不饱和,我们也应该缩短学习时间,补充劳动力。
作者: 淡月光    时间: 2022-7-20 10:13
静电 发表于 2022-7-19 23:33
想不到一篇随笔,勾起众朋友青春回忆。

题材真心不错,祝福祖国, 感受变迁。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2-7-20 11:16
清水茉莉 发表于 2022-7-19 17:45
哦!看来南北方不一样

好像到了八十年底才恢复了初高中各三年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2-7-20 11:16
清水茉莉 发表于 2022-7-19 17:46
粮票在手,天下全有。

走到哪儿都饿不着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2-7-20 11:17
淡月光 发表于 2022-7-20 10:08
一块的公交已成历史,最少也得两元。

2元的是空调车,1元的应该是10年前的黄历了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2-7-20 11:18
淡月光 发表于 2022-7-20 10:11
确切的说,我那时是十一年,后来专家认为,如今的劳动力市场并不饱和,我们也应该缩短学习时间,补充劳动 ...

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嘛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2-7-20 11:20
淡月光 发表于 2022-7-20 10:11
确切的说,我那时是十一年,后来专家认为,如今的劳动力市场并不饱和,我们也应该缩短学习时间,补充劳动 ...

哦,你的意思是由寒假升学改为暑假升学,延长了一个学期,是这样吗?
作者: 清水茉莉    时间: 2022-7-20 13:55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2-7-20 11:16
好像到了八十年底才恢复了初高中各三年

我国中小学的学制,自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发布以来,主要是:小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刚百度了一下。
作者: 清水茉莉    时间: 2022-7-20 13:56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2-7-20 11:16
走到哪儿都饿不着

义务教育十一年,一下子成了小学六年和初中三年,原因是淡月光说的。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2-7-20 22:23
清水茉莉 发表于 2022-7-20 13:55
我国中小学的学制,自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发布以来,主要是:小学五年、初中三 ...

我不知道以前和以后的,反正1974年到1980年毕业的初高中都是二年制。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2-7-20 22:24
清水茉莉 发表于 2022-7-20 13:56
义务教育十一年,一下子成了小学六年和初中三年,原因是淡月光说的。

有义务教育十一年的说法吗?




欢迎光临 忘忧草家园 (http://www.wyc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