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标题: 读唐诗所想到的 [打印本页]

作者: 雪夜听风    时间: 2014-1-26 14:54
标题: 读唐诗所想到的
本帖最后由 雪夜听风 于 2014-1-26 16:00 编辑

    春节临近,旧的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尚在开始。
    在这种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将要来临的时候,读点书也是非常使人愉悦的事情。
    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绚烂的华章,透过那些诗篇,在我更多地是要关注当时文人的生存境遇,像孟浩然年轻时赴长安,始终报国无门,得不到赏识,最后抱憾归乡。这是一类的诗人。还有就是像王维仕途较顺,最终却也是选择了回归自然山水,又如刘长卿屡次遭贬,从北向南辗转颠沛流离,这也算是一类。还有就是杜甫饱受战乱,客居成都、遂宁、夔门等地,甚至在成都时一位县府因为仰慕杜甫而特意拜访,都引得他唏嘘感叹不已。
   在成都一个叫浣花溪畔,杜甫,杜子美住在一处茅庐,经常拮据,常常衣食无着落。然而,在文人的情怀中却始终藏存着那种忧患的意识,即使是在贫困的境遇状态,杜子美仍然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像“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宫城外柏森森”。成都因为是在三国时代,是刘备和诸葛亮建业之地,尤其是刘备三顾茅庐,礼贤下士的作风,一直就是像杜子美这样的传统学子们所称道和羡慕的。于是,在成都锦宫城外,在夔门,还有五丈原等地人们为了缅怀孔明先生的丰功伟绩,都建有武侯祠堂以来纪念。
   安史之乱的发生,显然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包括那位仗剑行侠的李太白,也因为安史之乱也是到处奔波。

   唐朝是一个开明的时代。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同时,也是儒释道并存的年代。所谓“出世”和“入世”一直就是当时文人们注定摆脱不了的烙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十年的寒窗,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所谓的功名之路,希望自己能够遇见像刘备这样的明主伯乐,将自己的经世之才贡献出来。
  然而,历史就是这样。
  唐朝在经历了贞观之治之后,天子们独享其乐,加之,奸佞当道,许多人也就怀才不遇,抱国无门。
  但是,在文人之间,吟诗奉和,应送往来之间就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长江,柴门,长安,大明宫等等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也是在那些诗书往来之间的见证。像孟浩然的《留别王维》,杜子美的评介李白的诗作,无不传递出了文人之间的情谊与惆怅。
  过去曾经读过,褒李抑杜的文章。即使是唐朝以后的岁月,杜子美也曾一度被打压。然而,从杜子美的诗中,不难读出这一个典型的贤人。忧患自不必说,就是其诗中工整的对仗,也是堪称典范。我们常说,文如其人。此言不谬也。他不像李白,将大好河山所呈现的瑰丽,极尽夸张渲染,是天才的想像力的发挥。诸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等等。
  如果说在杜子美的人格品行当中,更多得是展现出中国传统儒家的风范,那么,在李太白的诗歌中则更多地展示出了中国道家的韵致,而王维却主要是佛教禅宗的意境。
  这样读着,渐渐也将自己的思考引入了一个庞杂的广阔时空。

  自隋朝杨广兴科举以来,国家为广纳贤才,开始了以八股文的好坏决定读书人命运。许多的士子,只有通过科举,才能实现光宗耀祖和为国家出力的志向报负。然而,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又很骨感。
   当然,决定他们命运的因素肯定不止这些。

   现在,在成都的南郊有个杜甫草堂,那是与武侯祠一样著名的历史文化古迹。
   而在一个叫青莲的地方,也有李白故里。李白号称”青莲居士“,年轻时,喜欢弄刀舞剑的,大约二十来岁时,出蜀入长安。通过皇室贵族的推荐,成为唐玄宗的御用诗人,因为生性豪放,按照现代语言讲,他是一个不讲政治的人。大约文人的通病,性情中人,哪里懂得官场的玄妙与深奥呢。所以,注定一生就要开始了颠沛流离。

   正如一个叫范仲淹的人写道:处江湖之远,却又常思庙堂。居庙堂之高,却又屡遭排斥和排挤。我不敢虚言,这是不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命运呢?
   在这个有太阳的下午,徜徉于一本唐诗中,心里就在想着那些诗人们。许多诗歌中出现的记录,早已随着那历史的烟云而飘散。如,在杜子美、李白等许多唐朝诗人笔下出现的那个”三峡“里的”猿声“现在去了哪里?以及许多在战火之中消失的建筑、楼台、庙宇等等。许多时候,就是一把火,一烧了之。


作者: 高雨寒    时间: 2014-1-26 15:00
嗯,这方面我知道的很少,期待。。。
作者: 枕函香    时间: 2014-1-26 15:07
文人生活拮据的好像不少
现代社会也是这几年才有所改善吧
作者: 雪夜听风    时间: 2014-1-26 15:19
枕函香 发表于 2014-1-26 15: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文人生活拮据的好像不少
现代社会也是这几年才有所改善吧

也不尽然吧。。。
作者: 雪夜听风    时间: 2014-1-26 15:19
高雨寒 发表于 2014-1-26 15: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嗯,这方面我知道的很少,期待。。。

在临屏,老高稍等。。。
作者: 枕函香    时间: 2014-1-26 15:23
雪夜听风 发表于 2014-1-26 15: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也不尽然吧。。。


是不尽然
就像不是文人的生活也并不是都如意一样的道理
各行都有得意之人也有落魄之鬼

作者: 高雨寒    时间: 2014-1-26 15:23
雪夜听风 发表于 2014-1-26 15: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临屏,老高稍等。。。

欧克

作者: 雪夜听风    时间: 2014-1-26 15:52
枕函香 发表于 2014-1-26 15: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不尽然
就像不是文人的生活也并不是都如意一样的道理
各行都有得意之人也有落魄之鬼

有点哲理。但是,我关注的是文人的境遇。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14-1-26 15:53
很欣赏类似的文章。
听风先生读唐诗想到了许多东西,包括当时文人的处境,文人读书的目的以及生存之道,文人之间的友谊等等等的。

我读听风先生这文章,突然想起了不相干的三首诗中的几个句子。
一是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二是白居易的《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

三是清代郑板桥的《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此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都是关心民生疾苦的名句。看来,有些文人的心,有时候,是相通的。

作者: 雪夜听风    时间: 2014-1-26 15:54
闲庭赏月 发表于 2014-1-26 15: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欣赏类似的文章。
听风先生读唐诗想到了许多东西,包括当时文人的处境,文人读书的目的以及生存之道,文 .

难得你找出这些。
是的。他们的诗歌中关注了民生,关于这点,将在以后的文字中集中来写。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14-1-26 15:57
本帖最后由 闲庭赏月 于 2014-1-26 15:57 编辑
雪夜听风 发表于 2014-1-26 15:54 []http://www.wycjy.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难得你找出这些。
是的。他们的诗歌中关注了民生,关于这点,将在以后的文字中集中来写。


我喜欢这几句诗。
期待着你“以后的文字”。

作者: 高雨寒    时间: 2014-1-26 15:58
处江湖之远,却又常思庙堂。居庙堂之高,却又屡遭排斥和排挤。。。

文人入政坛,除非有那份天资,否则,不好混啊。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14-1-26 16:01
本帖最后由 闲庭赏月 于 2014-1-26 16:03 编辑
高雨寒 发表于 2014-1-26 15:58 []http://www.wycjy.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处江湖之远,却又常思庙堂。居庙堂之高,却又屡遭排斥和排挤。。。

文人入政坛,除非有那份天资,否则, .


很有哲理的话。
只是,有天赋的也不好混。就比如苏东波。政治太复杂。人心忒叵测。

作者: 雪夜听风    时间: 2014-1-26 16:02
高雨寒 发表于 2014-1-26 15: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处江湖之远,却又常思庙堂。居庙堂之高,却又屡遭排斥和排挤。。。

文人入政坛,除非有那份天资,否则, .

呵呵,也有做得稍好一些的文人。
有点开百家讲坛的感觉了。陆续慢慢形成文字吧。

作者: 高雨寒    时间: 2014-1-26 16:02
闲庭赏月 发表于 2014-1-26 16: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有哲理的话。有天赋的也不好混。就比如苏东波。

后来被贬了?

作者: 雪夜听风    时间: 2014-1-26 16:03
闲庭赏月 发表于 2014-1-26 16: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有哲理的话。有天赋的也不好混。就比如苏东波。

就是欧阳修、王安石之流也没好混什么。
作者: 高雨寒    时间: 2014-1-26 16:03
雪夜听风 发表于 2014-1-26 16: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也有做得稍好一些的文人。
有点开百家讲坛的感觉了。陆续慢慢形成文字吧。

文人与政治。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14-1-26 16:04
高雨寒 发表于 2014-1-26 16: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后来被贬了?

是啊。你百度一下苏东坡看看就知道了。
作者: 雪夜听风    时间: 2014-1-26 16:04
高雨寒 发表于 2014-1-26 16: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后来被贬了?

苏东坡最后被贬到了海南岛上,年高死于归途上了。
作者: 高雨寒    时间: 2014-1-26 16:05
闲庭赏月 发表于 2014-1-26 16: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啊。你百度一下苏东坡看看就知道了。

嗯,记得书本里记载过这个事。

作者: 高雨寒    时间: 2014-1-26 16:05
雪夜听风 发表于 2014-1-26 16: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苏东坡最后被贬到了海南岛上,年高死于归途上了。

额,这个还真不知道。。。

作者: 雪夜听风    时间: 2014-1-26 16:06
高雨寒 发表于 2014-1-26 16: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文人与政治。

这是个好话题,也是敏感的话题,。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14-1-26 16:06
雪夜听风 发表于 2014-1-26 16: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就是欧阳修、王安石之流也没好混什么。

是啊。还有许多当官的文人遭贬。
作者: 雪夜听风    时间: 2014-1-26 16:07
高雨寒 发表于 2014-1-26 16: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额,这个还真不知道。。。

他在海岛上,开了书院,开一代风气,自东坡始,海岛终于有了进士,
作者: 雪夜听风    时间: 2014-1-26 16:08
闲庭赏月 发表于 2014-1-26 16: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啊。还有许多当官的文人遭贬。

呵呵,我觉得读原诗更有意思,甚至,还可以弄点赏析。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14-1-26 16:09
雪夜听风 发表于 2014-1-26 16: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我觉得读原诗更有意思,甚至,还可以弄点赏析。

嗯。听风先生说的对。我等着赏析听风先生对唐诗的赏析。

作者: 高雨寒    时间: 2014-1-26 16:09
雪夜听风 发表于 2014-1-26 16: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是个好话题,也是敏感的话题,。

说古代的,木事。

作者: 高雨寒    时间: 2014-1-26 16:10
雪夜听风 发表于 2014-1-26 16: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他在海岛上,开了书院,开一代风气,自东坡始,海岛终于有了进士,

读书多,知道的就多啊。

作者: 雪夜听风    时间: 2014-1-26 16:10
高雨寒 发表于 2014-1-26 16: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读书多,知道的就多啊。

老年的生活,读点书,挺好的。
作者: 雪夜听风    时间: 2014-1-26 16:11
高雨寒 发表于 2014-1-26 16: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说古代的,木事。

今年打算开个道长说历史的栏目。。

作者: 雪夜听风    时间: 2014-1-26 16:12
闲庭赏月 发表于 2014-1-26 16: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嗯。听风先生说的对。我等着赏析听风先生对唐诗的赏析。

我是乱弹。今年打算好好读读书,写点历史话题之类的。

作者: 高雨寒    时间: 2014-1-26 16:14
雪夜听风 发表于 2014-1-26 16: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年的生活,读点书,挺好的。

那是,这生活很美好。

作者: 高雨寒    时间: 2014-1-26 16:15
雪夜听风 发表于 2014-1-26 16: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今年打算开个道长说历史的栏目。。

不错,打算从什么年代开始?

作者: 雪夜听风    时间: 2014-1-26 16:16
高雨寒 发表于 2014-1-26 16: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是,这生活很美好。

是。沏一杯茶,坐在有山有水的地方,读闲书。
作者: 雪夜听风    时间: 2014-1-26 16:17
高雨寒 发表于 2014-1-26 16: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错,打算从什么年代开始?

战国诸子百家,你看如何?
作者: 高雨寒    时间: 2014-1-26 16:18
雪夜听风 发表于 2014-1-26 16: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沏一杯茶,坐在有山有水的地方,读闲书。

神仙啊。

作者: 高雨寒    时间: 2014-1-26 16:18
雪夜听风 发表于 2014-1-26 16: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战国诸子百家,你看如何?

当然可以。

作者: 雪夜听风    时间: 2014-1-26 16:19
高雨寒 发表于 2014-1-26 16: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神仙啊。

下半年,俺可以退休了,先适应一下。
作者: 雪夜听风    时间: 2014-1-26 16:20
高雨寒 发表于 2014-1-26 16: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当然可以。

呵呵,这样又让自己去大量阅读了,,,
作者: 高雨寒    时间: 2014-1-26 16:20
雪夜听风 发表于 2014-1-26 16: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下半年,俺可以退休了,先适应一下。

额,退休了去山上隐居吧,别忘了带个电脑。

作者: 高雨寒    时间: 2014-1-26 16:21
雪夜听风 发表于 2014-1-26 16: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这样又让自己去大量阅读了,,,

嗯,是个促使自己学习的好办法。

作者: 雪夜听风    时间: 2014-1-26 16:22
高雨寒 发表于 2014-1-26 16: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额,退休了去山上隐居吧,别忘了带个电脑。

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发挥余热,帮助弄些文献整理事。
作者: 雪夜听风    时间: 2014-1-26 16:22
高雨寒 发表于 2014-1-26 16: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嗯,是个促使自己学习的好办法。

是,现在时间归自己了,也不错的。
作者: 高雨寒    时间: 2014-1-26 16:23
雪夜听风 发表于 2014-1-26 16: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发挥余热,帮助弄些文献整理事。

哦,不错啊,会有报酬吧。

作者: 雪夜听风    时间: 2014-1-26 16:26
高雨寒 发表于 2014-1-26 16: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哦,不错啊,会有报酬吧。

应当有吧,据说不菲呢。。
作者: 高雨寒    时间: 2014-1-26 16:28
雪夜听风 发表于 2014-1-26 16: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应当有吧,据说不菲呢。。

额,这余热发的不错。

作者: 雪夜听风    时间: 2014-1-26 16:30
高雨寒 发表于 2014-1-26 16: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额,这余热发的不错。

呵呵。。。
作者: 雪夜听风    时间: 2014-1-26 17:53
雪夜听风 发表于 2014-1-26 16:30
呵呵。。。

小事。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14-1-26 18:20
雪夜听风 发表于 2014-1-26 16: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下半年,俺可以退休了,先适应一下。

就像李银河还是谁,说的,有了新职业了。
祝福你啊。

作者: 倚栏听雨    时间: 2014-1-26 19:29
读书吊古,心中满满都是时间的沉重感。
作者: 雪夜听风    时间: 2014-1-26 20:01
倚栏听雨声 发表于 2014-1-26 19:29
读书吊古,心中满满都是时间的沉重感。

呵呵、、、
作者: 独泊    时间: 2014-1-26 20:50
问好听风老师,泊来欣赏学习。
作者: 独泊    时间: 2014-1-26 20:54
好!  因为唐诗的精练,读它,必须是要先懂了作者。
作者: 独泊    时间: 2014-1-26 20:59
感叹先生的学识,泊唯有学习、再学习。
作者: 色书生    时间: 2014-1-27 06:37
唐诗中的三个最著名者,诚如老师所谓,是三教的代表!

个人感觉,这个王维,很诡异,李,杜之间,是有交往的,但,王与此二人,根本无一字诗文相赠,是什么原因呢?偶一直没有答案.

王投安禄山,李投李璘.反倒是老杜,虽处乱世中,却保全了一生的节气!一个凤歌笑孔丘,一个求仁笑孔丘,关键时侯,胆气全无,只能让孔丘一笑了!

安史之乱后,王还算老实,自认其罪,不久就死去了!李白呢,还在为自已开脱,说什么当时李璘的谋反,颇似楚汉相争,看看我们伟大的诗仙的政治识见,真连小儿都不如也,呵呵,如果玄宗真重用他,付以相权,天下不大乱,才怪呢!

王学佛,只为做大官而已。李学道,只为声色罢了。虽然他们的文学成就都很高,不过,还是老杜的"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千百年后读之,心头依然很暖和呢!

作者: 雪夜听风    时间: 2014-1-27 12:08
色书生 发表于 2014-1-27 06: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唐诗中的三个最著名者,诚如老师所谓,是三教的代表!

个人感觉,这个王维,很诡异,李,杜之间,是有交 .

书生有见地!
作者: 雪夜听风    时间: 2014-1-27 12:09
独泊 发表于 2014-1-26 20: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感叹先生的学识,泊唯有学习、再学习。

相互学习吧。。
作者: 雪夜听风    时间: 2014-1-27 12:10
闲庭赏月 发表于 2014-1-26 18: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就像李银河还是谁,说的,有了新职业了。
祝福你啊。

没有,就是喜欢,顺带研究一点。
作者: 雪夜听风    时间: 2014-1-27 12:10
倚栏听雨声 发表于 2014-1-26 19: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读书吊古,心中满满都是时间的沉重感。

读点唐诗好。




欢迎光临 忘忧草家园 (http://www.wyc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