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标题: 从曾巩散文《越州赵公救灾记》看古代官员是怎样救灾的 [打印本页]

作者: 才楚    时间: 2013-9-15 01:49
标题: 从曾巩散文《越州赵公救灾记》看古代官员是怎样救灾的
本帖最后由 才楚 于 2013-9-15 01:50 编辑

从曾巩散文《越州赵公救灾记》看古代官员是怎样救灾的


    《越州赵公救灾记》作于宋神宗元丰二年,作者通过对一次救灾全过程的记述,细致描绘了当时的一位清官赵忭,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古代慌政史的珍贵翔实的资料。文章主旨“荒政可师”多引发后人的思考。

     文章开篇指出:“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越州知州赵公赶赴一线救灾。在灾害发生之先,赵公就有预案,在前民之未饥,他向所有属县调查家底:旱灾的范围多大,灾民能自己养活自己的有多少,被官俯救济的有多少,官家雇佣民工修了多少沟防构筑,官府可发的物资还有多少,富人能募捐的粮食有多少,僧道士的余粮实存多少。调查完了,一一谨慎做好准备。

     灾情显示,有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馀人。按以往惯例,发放灾民粮食只够三千石而止。但是赵公广泛发动富人募捐并征集僧道士结余的粮食,共有四万八千多石,全部赈济灾民。赵公出台措施,“人受栗日一升,幼小半之”。因为担心人多挤踏,又采取人性化措施,让灾民分男女隔日领取,每次领两天的物资。分发粮食地点选在城郊,是为了担心有灾民流亡外地,还特事特办,就地征用不在职又在境内的士人,补充到发放粮食的官员里。

     对于灾区能自食其力的人,政府向富人发出通告,严禁囤粮不卖,又调拨官栗,平价销售。赵公向灾区人员招募修缮公共设施,“为工三万八千”,给予平常双倍的工钱。对有贷款要求的灾民,政府提供担保。对灾区孤儿,政府“使人得收养之”。

     法律规定“廪穷人,尽三月当止”。那一年赈济了5个月才结束。对于有不合法律的地方,赵公一个担当责任,不连累下属,“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第二年春天有疫病流行,赵公“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并募僧照料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想必这是中国比较早期的志愿者了。)

     当时灾情严重,“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天子在做什么呢?天子发布号令,慰问灾民。“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可见当时全国人民团结一心,都在抗旱救灾。当然救灾的一切胜利都是属于天子所有的。但赵忭的担当和和胆识却是为诸多的迂腐官员所不及。

     曾巩深入越地采访,写成此文,“著其荒政可师者”,曾巩认为,“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曾巩高度评价赵公的作为,对于自然灾害,文章也谈到“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作为一个官员有灾害意识是很重要的,是事先准备还是灾后补救,得到的效果区别很大。在北宋时代的封建文人哀民生之多艰,就有如此清晰的认识,足以让今天的某些官员汗颜。



作者: 轻声细语    时间: 2013-9-15 09:48
只要真正为民着想,办法总是会有的、。
作者: 才楚    时间: 2013-9-15 19:15
轻声细语 发表于 2013-9-15 09: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只要真正为民着想,办法总是会有的、。

感谢您的回复。楚才会想你的。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13-9-15 23:13
越州赵公真是个好官儿。


作者: 轻声细语    时间: 2013-9-16 06:26
才楚 发表于 2013-9-15 19: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感谢您的回复。楚才会想你的。

你跟楚才一个头像啊?

作者: 萧兮    时间: 2013-9-16 08:54
古代现代都有勤政为民的好官,也有许多行之有效的制度。
作者: 梦晗    时间: 2013-9-16 17:17
本帖最后由 梦晗 于 2013-9-16 17:25 编辑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民之言,成民之事,还有什么比这更可贵的呢?近日忙碌,手机上论坛回帖不习惯,梦儿回复来迟,望楚才哥哥莫怪哈中秋快乐!
作者: 才楚    时间: 2013-9-16 18:52
闲庭赏月 发表于 2013-9-15 23: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越州赵公真是个好官儿。

感谢回复。
作者: 才楚    时间: 2013-9-16 18:53
轻声细语 发表于 2013-9-16 06: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跟楚才一个头像啊?

楚才就是才楚。才楚也是楚才。
作者: 才楚    时间: 2013-9-16 18:54
萧兮 发表于 2013-9-16 08: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古代现代都有勤政为民的好官,也有许多行之有效的制度。

知古才能论今。
作者: 才楚    时间: 2013-9-16 18:56
梦晗 发表于 2013-9-16 17: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民之言,成民之事,还有什么比这更可贵的呢?近日忙碌,手机上论坛回帖不习惯,梦儿回 .

感谢回复。自己忙,就忙自己的。赚钱是头等大事啊。
作者: 梦晗    时间: 2013-9-16 19:22
才楚 发表于 2013-9-16 18: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感谢回复。自己忙,就忙自己的。赚钱是头等大事啊。

哥哎,晚上八点才下班,木憋死俺。。。。
作者: 色书生    时间: 2013-9-16 22:57
赵官员的特事特办,是可以足法!中国的文人,的确有关心民生,体贴民生之心,不过,认识多于行动,光喊几句"兴,百姓苦“,恐怕还不行,需要的是落实到细节。

赵官员的做法,甚与兄所见相同,任何时代,灾难意识,不可无啊!天灾不可怕,可怕是人,特别是官员们及其组织的无备!
作者: 萧兮    时间: 2013-9-17 01:01
才楚 发表于 2013-9-16 18: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知古才能论今。

才兄思想敏锐通古博今,佩服!
作者: 轻声细语    时间: 2013-9-17 12:47
才楚 发表于 2013-9-16 18: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楚才就是才楚。才楚也是楚才。

换汤不换药。





欢迎光临 忘忧草家园 (http://www.wyc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