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太多
其实每个人写字都有每个人的特点,也许有人不理解【嫩】字和【你】字之间的关系,但【杯具】却潜意识的流行了。或许我写的不是这些,但是口语却比一些艺术性的词组更贴近生活,接近现实。
南北生活是有区别的,就像南方的饺子其实也可以叫馄饨,但在南方,馄饨却不会是饺子,因为皮不同,馅也各有讲究。在接受和描写之间也会有所差异,就像稀饭和馒头,馒头和窝窝头一样。或许这看上去比较像自我辩解,但梁羽生说,花开异朵,按下不表。
其实我就喜欢直击现实的东西,尽管很多时候我很排斥,可是却又喜欢用字行来过度这层排斥,在写字的同时也能反省自己。也许有时这些看似平常的东西真的也变成了习惯,在提升所谓的艺术性时,会是一个瓶颈,所以也是有必要改变一下的。
角度也是口语出现的一个原因,很多时候我都是以第一人称来写,包括以前写过的小说,现在的诗歌和随笔。流畅通顺就好。
太过随便
我不知道大家对寂寞的文字是怎样的一个评价,但是寂寞想要表达的,传述的只是某个真实的瞬间,想师傅在文中提到的【烧烤】。我觉得尽管我的标题是写烧烤,但是也是用了几段文字来写烧烤之外的东西,如我打伞去拍照,写被领导笑话说是白吃,还提到梦晗和等待姐的回帖说龙虾吃多了,这些看似毫无关系的东西,却被我串在了一起,看似跑题了,但这些却是在去吃烧烤时发现发生的一些场景,甚至一些自己的胡思乱想,身为主角的我,这些都是真实的存在着的东西,我不想错过每一个细节,尽管有图有真相,但是其中的感觉还是要娓娓道来,这样才会有始有终,如果我只是单一的去描绘烧烤,是不是会显得太过着意呢。但反过来一想,不知道大家在吃烧烤的时候也是不是会想起很多东西呢?反正我就爱多想,就像我每到一个地方发现一些东西,就会记得拍个照,留着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尽管也曾被梦晗,等待姐,香姐说过,我就是个拍货,什么都不放过。但是你也可以这样想,哦,原来我们平常只顾吃了,忘记想到一些别的事情了。记得红茗大哥在写吃货那个话题的时候,他把烤鸭的来源都描写的极详细,让我们在流口水的同时也大致的了解了一些饮食文化。我觉得这样挺好的,随性,可以更能让大家进入状态,不是说修饰一下不好,而是有时候太修饰就变得做作了,我喜欢真实的东西,就像我现在写字的感觉一样,真实的在交待。
随性不随流,随便也是还原的一份心态。
显得啰嗦
是的,特别是写一些游记。因为害怕大家不理解,所以会反复的去强调一下。今天我还和等待姐说,我觉得文字不是单单只是一段词组,是回忆。而是当你时隔一段时间,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当你再一次来读,来看,都能快速的走进当时的场景,这就足够了,而不是那些模凌两可的文化词组里。
有天和同事在聊天,他说,还记得以前学过一篇课文吗?里面这样写,我家院子里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他说为什么不能一次说种有两棵枣树呢?我没有反驳他,毕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理解,但是我想到的却是,他是不是对这两棵枣树的感情不一样呢,又或每一棵枣树都给他留过各自深刻的印象,所以他要这样单一的指出一棵枣树,另一棵枣树。
诗歌里,我们也同样会使用到一些词组的重复,原意就是在加重,提醒某些重点,而不是单单的凑字。
我能理解师傅的苦心,写文就要记得凝炼,这些都是写文该注意的。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以前小猪哥哥说的,我就喜欢你这份田园的气息。或许是我相对的直白,又或在用词方面不加修饰吧。于是我还笑着和等待姐说,这些都是寂寞版的农家乐,上不了满汉全席,但是偶尔换一下口味,野菜也是比较爽口的。
我觉得我唯一想辩解的就是,这些只是文化程度的表现。接收和消化都是历练的一个过程,尽管也会有不少天才自学成才,但是对于一个单纯爱好文字的野路子来说,质朴却是难能可贵的,就像那天高大哥说的,寂寞是个勇敢的孩子。就因为我敢实话实说吗?
再糟糕的文字修饰一千遍也是精品
这句话看似比较正确,但是这句话却不是任何人都能适用,只能说对于一些文化功底很在行的人而言。
坦白说,我对文字修饰这个真的是没有在乎过,几乎都是临屏,然后匆匆的贴上,再去忙别的事情,时间永远都不够用的感觉。就像我做图,成品图出来之后,总是能找到很多可以更加细致的修复处,但是我已经没有时间再去修改了,又或者说,有些感觉过了,就真的不想再去弄它了。不是我不追求完美,而是我宁愿说在下一次的时候,我会记得这些可以注意的地方,然后尽量不会犯相同的错,尽管很多时候不能避免,但记住了,就会自我提醒着。
我写字,喜欢第一感觉。我也试着去修饰过,但是改完之后,我会发现,我原本想要表达的不是这样的,所以之后,除了一些错别字之外,我就很少再去修改了。精品只是一个大众的认为,而不是我想要表达传述的初衷,但精品也是对自己提升自己的一份鼓励。
我宁愿一次就精品,而是不是修饰一千遍的。或许有些偏激,但这也是自己激励自己的一种动力。
我对文字的态度
其实,写文,我更觉得我在模仿三毛,尽管也有人说,她很做作,什么都写出来,一点也不避讳,好像要把自己的老底都公布于众。但是我却这样理解,她写荷西绝不是为了博取大家的同情,而是在真实的记录着和荷西的点滴,或笑,或闹,甚至在荷西走了之后,她搬回台湾的那段日子,这样的一个女子,你还能怎么样?换做是你,你又能怎么样?每一次看【哭泣的骆驼】都是泪流满面,仿佛真的听见了骆驼的悲鸣,是世道不公还是太混乱?谁是真理?谁又代表天理?【五月花】里,她去帮荷西讨工薪的时候,谁能理解她的病,她的痛?题目很美,但是内容却是对着活着的无奈和心酸,也是一份期待。【相思农场】里,那个做梦都会笑的女子,难道你不曾也幻想过吗?或许你要的不是农场而是别的罢了。也许更多人对【橄榄树】的喜欢是因为旋律,但流浪过的人对歌词更加的深刻,一句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远方多远,故乡多远,很多时候梦都梦不到。
这也是我写了不少【印象】系列的缘故。我想要记录我发现的,真实在我眼前存在的东西,还有我对这些印象的一些理解。有些地方或许理解错了,但我也能接受指正,毕竟我只是一个匆匆的旅者,所言所述,只是片面,不代表全部,或许更需要一个土生土长的人才能真实的还原原本的状态。
停顿下来才发现我又跑题了,但这些都是我此时此刻的想法。学无止境,我们都在路上,都希望被指正,指出弱点,而不是敷衍。在此,很谢谢师傅能这样的深入探讨。
有些坚持要继续坚持,有些态度也需要端正,知错才能及时改正。在此,再一次的恳请师傅继续监督,指教。
高雨寒 发表于 2013-9-3 14: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些坚持要继续坚持,有些态度也需要端正,知错才能及时改正。在此,再一次的恳请师傅继续监督,指教。
支 .
初见月 发表于 2013-9-3 15: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寂寞的文字我很喜欢看
无恨追梦人 发表于 2013-9-3 17: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安生 发表于 2013-9-3 21: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关于三毛,那时候看他的雨季不再来吧,结果是我看中国作家最感动的一次。三毛也是我最喜欢的中国女作家。
.
梦晗 发表于 2013-9-3 22: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良师益友而精也,是福。愿屁兜寞在此随心之中,能在师傅的监督与苛刻下,精进凝练更上一层楼!
苏杨 发表于 2013-9-6 02: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此师,当是三生之幸。
色书生 发表于 2013-9-6 21: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处事无我可,文字有我真,即使是大师的作品,也未必人人都得赞一口吧!
千人同赞的,不是文学作品,那是 .
一丁 发表于 2013-9-7 13: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严谨~~~·赞!
一个人的寂寞 发表于 2013-9-7 13: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丁丁也跑来这边啊。。。
一丁 发表于 2013-9-7 13: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走后,我一个人在那边也很寂寞啊,知道不
一个人的寂寞 发表于 2013-9-7 12: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还要爬楼啊。。。累呢
梦晗 发表于 2013-9-7 20: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亲耐哒。不就是一层楼么,咱是寂寞咱怕啥?
一个人的寂寞 发表于 2013-9-7 21: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怕爬楼啊。。。。
欢迎光临 忘忧草家园 (http://www.wyc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